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大气篇第二讲)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部分

≤1.0
>1.0最高允许ຫໍສະໝຸດ 放 浓度(mg/m3)2100
1200
7
二. 燃煤烟尘旳形成
影响燃煤烟气中飞灰排放特征旳原因——运营负荷
8
§4 燃烧过程中硫氧化物旳形成
一、燃料中硫旳氧化机理 1.燃料中硫旳氧化
√有机硫旳分解温度较低(700k)(800k)
✓无机硫旳分解速度较慢 ✓含硫燃料燃烧旳特征是火焰呈蓝色,因为反应:
2、教学要点
要点了解燃烧旳基本原理和有关污染物形成机理,要点掌握 燃烧过程污染物排放计算。
3、教学难点
燃烧过程污染物排放计算。
10
本章小结
1.要求了解燃料旳种类、构成 2.了解燃烧旳基本原理和有关污染物形成机理 3.掌握影响燃烧旳”三”T条件 4.学会计算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5.燃烧过程硫氧化物旳形成与控制 6.燃烧过程氮氧化物旳形成与控制 7.燃烧过程中颗粒污染物旳形成 8.燃烧过程中其他污染物旳形成
在全部旳情况下,它都作为一种主要旳反应中间体
9
§2 燃烧与大气污染(1)
1.教学要求
了解常见民用及工业燃料旳构成和性质; 掌握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旳燃烧过程,学会分析影响燃烧
过程旳原因; 学会计算燃烧过程产生旳烟气量和污染物浓度; 掌握颗粒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旳产生机理,了解经过变
化燃烧条件降低污染物生成旳途径
作业题P61-62
11
习题答案
2.2 解:
相对于碳元素作如下计算:
%(质量) mol/100g煤 mol/mol碳
C 65.7
5.475
1
H 3.2
3.2
0.584
S 1.7
0.05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蒸气和各种杂质。
2.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P3(名词解释/选择)3.按照大气污染范围分为: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污染。
4.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
P3(填空)5.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P3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1.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P42.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
P43.气溶胶状态污染物粉尘: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一段时间内能保持悬浮状态。
烟:烟一般指由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气溶胶。
飞灰: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的较细的灰分。
黑烟:由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
霾(灰霾):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尘粒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天气现象。
雾: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
4.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100的颗粒物。
P55.可吸入颗粒物(P 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的颗粒物。
P56.气体状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7.对于气体污染物,有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P58.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P59.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空气污染控制工程ppt

各地政府根据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了各行业和企业的减排目标 ,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05
未来空气污染控制展望
新兴污染物控制技术
01
02
03
高级氧化技术
利用强氧化剂分解有机物 和有毒有害物质,具有高 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空气污染控制工程
目录
• 空气污染概述 • 空气污染控制技术 • 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实践 • 空气污染控制政策与法规 • 未来空气污染控制展望
01
空气污染概述
空气污染的定义
空气污染的定义
空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大气质量恶化,对人类 健康、生态系统和气候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气体污染控制技术
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化学手段,去除 或减少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技术。
02
吸收法
利用吸收剂吸收气体中的有害成分, 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01
03
吸附法
利用吸附剂将气体中的有害成分吸附 在表面,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燃烧法
将气体中的有害成分燃烧后生成无害 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05
利用过滤材料(如滤袋)将颗 粒物拦截下来,达到净化空气 的目的。
颗粒物控制技术
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化学手段, 去除或减少空气中颗粒物的技 术。
静电除尘
利用静电场使颗粒物带电,然 后在电场力作用下将颗粒物分 离出来。
湿式除尘
利用水或其他液体洗涤气体, 使颗粒物在液滴的碰撞、凝聚 等作用下被去除。
气体污染控制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WHO)
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大气篇第二讲)概论

粉尘的导电性主要取决于粉尘和气 体的温度和成分。
8、粉尘的爆炸性
环境工程
粉尘的爆炸性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某些 粉尘(如煤粉等)达到一定浓度时,若 在高温、明火、电火花、磨擦、撞击等 条件下就会引起爆炸的性质。
这类粉尘为爆炸性粉尘。
环境工程
具有爆炸危险的粉尘只有浓度在一定 的范围内才能发生爆炸,这个爆炸范围 的最低浓度叫做爆炸下限。
➢疏水性粉尘:难被水润湿的粉尘;如石墨粉尘、 炭黑。
5、粉尘的粘附性
环境工程
粉尘的粘附性:粉尘颗粒相互附着或 附着于固体表面上的现象。
粉尘的粒径小、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 含水率高、润湿性好以及荷电量大时,易产 生粘附现象。
环境工程
尘粒在液体中的粘附性要比在气体中 弱得多;在粗糙或粘性物质的固体表面 上,粘附力会大大提高。
分级效率可以用质量法或浓度法表示。
环境工程
质量分级效率用ηi表示,可用下式计算:
i
G3 G1
gd3 gd1
100 %
式中:G1、G3----分别为除尘器进口和被除 尘器捕集的粉尘量,kg/h;
gd1,gd2---分别为除尘器进口和被除尘器捕集 的粉尘中,粒径为d的粉尘质量分数,%;
ηi------质量法表示的分级效率。
粉尘的安息角是评价粉尘流动性的重 要指标。它与粉尘的粒径、含水率、形状、 表面光滑程度、粘附性等因素有关。安息 角是确定灰斗锥度和含尘通风管道倾斜角 的主要依据。
4、粉尘的润湿性
环境工程
粉尘的润湿性:是指粉尘能否与液体相互 附着或附着难易的性质。
根据粉尘被液体润湿的难易程度将粉尘分 成两大类。
➢亲水性粉尘:指容易被水润湿的粉尘;如锅炉 飞灰、石灰粉尘。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PT课件

u 2
PL L
L Ri
d2
(1)管段流速的选择 P330
(2)管段断面尺寸确定
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和选定的流速确定各管 段的管径(或断面尺寸)。P331
d 18.8 Q u
d 4Q 4Q 1000 18.8 Q
u 3600u
u
(3)流体阻力损失
计算各管段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从最 不利的环路(即距风机最远的排风点)开始
自然通风----门窗通风 机械通风----轴流风机
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
无动力通风器
利用室内外的空气对流 来驱动风机涡轮旋转。
优良的空气动力学设计 使通风器在微弱的气流 下也能转动。当通风器 涡轮旋转时,产生离心 力,通风器下方热空气、 废气从叶片间隙排出。
12.1.1 全面通风
满足全面通风的要求,必须有: (1)足够的通风换气量; (2)有合理的气流组织(换气方式方法)
“局部通风”。 还可理解为是局部通风之后没有办法的办法
12.1.2 局部通风
--用集气装置将污染源排放的污染气体收 集起来,通过净化之后排放到室外
局部排气净化系统 P315
(1)集气罩:收集废气的罩---污染物捕集装置 --其性能的好坏对净化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 和净化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2)风管:通风管道---输送气体的管道。通过 风管将整个净化系统连成一体。
(2)集气罩的吸气气流方向应尽可能与污染 源污染气流运动方向一致,以充分利用污 染气流的初始动能。
(3)在保证控制污染的条件下,尽量减少集 气罩的开口面积,使风量最小。
集气罩的设计方法 P336
(4)集气罩的吸气气流不允许通过人的呼吸 区再进入集气罩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操 作人员的位置和活动范围。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课件

气体监测与评估
通过改进燃烧过程,降低燃烧过程中 产生的气态污染物。
对气态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为控制技术提供数据支持。
废气处理技术
采用吸取、吸附、催化转化等技术, 对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进行处理。
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与方法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改进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大气污染危害
大气污染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生态系统破坏、气候变化等问题 ,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 重影响。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证人类健康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可以减 少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降低空气污染对人类健 康的危害。
保护生态环境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可以减 少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 态平衡。
案例描述
某工业园区采用集中供热、统一排放的方式,对园区内的大气污染进行控制。具体措施包 括安装除尘器、脱硫脱硝设备等,并对排放口进行监测和监管。
案例分析
该案例采用了集中供热、统一排放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园区内的大气污染。同时,安 装除尘器、脱硫脱硝设备等措施也能够进一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是,该案例也存在一 些问题,如设备维护成本较高、监管难度较大等。
目前关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需要进 一步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效果评 估。
未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发展策略建议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加大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发的投入 ,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和应用,提 高治理效率和效果。
加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立法和执法力度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为工程的顺利 实施提供有力保证。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02章 1-4节

主要气象要素
5.湍流
风速、风向无规则的阵性和摆动叫做大气湍流。 机械湍流:由机械或动力因素形成机械湍流。 热力湍流:由于地表受热不均,或大气层结不稳 定,使空气发生垂直运动和使垂直运动发展而形成的 湍流。 大气湍流是两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要气象要素
6.云
大气中水汽的凝结现象叫做云(使气温随高度变化小) 云量:天空被云遮蔽的成数(我国10分,国外8分)
第二章 气象与大气扩散
大气污染的形成: 源强 气象条件 下垫层条件
大气扩散:
大气污染物排入大气之后,在大气湍流作用之下, 使污染物与周围环境清洁空气混合稀释的过程。
大气扩散
源
受体
酸雨越境转移
大气物理、化学…… 大气科学 大气气象学…… 空气污染气象学… 气象条件对污物的稀释、扩散作用 污染物对气象的影响
4、大气稳定度的分类方法: (1)帕斯奎尔分类法: 几点说明: 稳定度级别A~B表示按A、B级的数据内插; 夜间的定义为日落前1h至日出后1小时; 不论何种天空状况,夜间前后1小时算作中性, 即D级稳定度; 仲夏晴天中午为强日照,寒冬晴天中午为弱日照; 强弱太阳辐射 与太阳高度角对应,并考虑云量。
地面白天加热,大气自下而上变暖; 地面夜间变冷,大气自下而上冷却。
逆温类型
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下午
日落前1小时
黎明
日出后
上午9~10点
逆温类型
1、辐射逆温:最常出现,与大气污染关系最密切。 特点:逆温层的厚度大
陆地,冬季最强
山谷、盆地区域 受天气条件影响
逆温类型
2、平流逆温:由于暖空气到冷地面上而形成的逆温。 暖空气平流到冷地面上而下部降温而形成。
(由压力变化引起)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2

一前言1.1概述 (1)1.2设计任务书 (1)1.3设计原则 (1)二烟气量、烟气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2.1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9)2.2 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 (9)2.3 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 (9)2.4 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 (10)2.5 标准状态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10)三除尘器的选择3.1除尘器应达到的除尘效率 (11)3.2除尘器的选择 (11)四确定除尘器、风机和烟囱的位置及管道的分布4.1各装置及管道布置的原则 (14)4.2管径确定 (14)五烟囱的设计5.1烟囱高度的确定 (14)5.2烟囱直径的计算 (15)六系统中烟气温的变化6.1烟气在管道内的温度降 (16)6.2烟气在烟囱中的温度降 (17)七系统阻力的计算7.1摩擦压力损失 (17)7.2局部压力损失 (18)八风机和电动机选择及计算8.1风机风量的计算 (18)8.2风机风压的计算 (19)8.3电动机功率计算 (20)九设备一览表 (20)第一章前言1.1概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燃煤锅炉排放的二氧化硫严重地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由于中国燃料结构以煤为主的特点,致使中国目前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其中尘和酸雨危害最大,且污染程度还在加剧。
因此,控制燃煤烟尘的SO2对改善大气污染状况至关重要。
高温气体净化主要包括脱硫和除尘两部分,此外还须脱除HCI、HF和碱金属蒸汽等有害杂质。
在常规工艺中,脱硫和除尘作为独立的单元操作分别在各自的装置中完成。
而在脱硫除尘一体化工艺过程中,将脱硫和除尘两个单元操作结合起来,即在一个操作单元中既达到除尘的目的又满足脱硫的要求。
脱硫除尘一体化操作可以简化工艺流程,节约设备投资。
因而,研究开发适合于我国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设备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目前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主要是通过工艺改造和设备优化组合来实现脱硫除尘的目的,很少有人来通过改良脱硫除尘剂的配方来实现这一目的。
环境工程概论总复习-大气污染

内容
3. 旋风除尘
4. 静电除尘 5. 袋式除尘 6. 湿式除尘
§2.2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
一、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一)颗粒的粒径
1.颗粒污染物控制原理
大气污染中涉及到的颗粒物,一般指粒径介于0.01~100μm的粒 子。颗粒的大小不同,其物理、化学特性不同,对人和环境的危 害亦不同,而且对除尘装置的影响甚大,因此颗粒的大小是颗粒 物的基本特性之一。 实际颗粒的形状多是不规则的,所以需要按一定的方法确定一个 表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作为颗粒的直径,简称为粒径。 粒径: 反映单个颗粒的单一粒径;反映由不同颗粒组成的颗粒群 的平均粒径。
Rep 1 (层流)时
24 CD Rep (N)
对于球形颗粒,得到 得到
Stokes公式:FD 3π d pu
1 Rep 500 湍流过渡区 18.5 CD Rep 0.6
Rep 500 湍流区(牛顿区) FD 0.055π d p 2u 2
CD 0.44
(2)含氮化合物。大气污染物中含氮化合物种类很多,如N0、N02 、 N 20 ( 一 氧 化 二 氮 ) 、 N 20 3( 三 氧 化 二 氮 ) , 以 及 N H 3( 氨 ) 、 H C N ( 氰化物)等,通常用符号N0X 表示这些氮氧化物。其中造成大气污 染 的 N0X 主 要 是 N0 和 N02。 N0X 主 要 来 源 于 化 石 燃 料 的 燃 烧 , 大 约 8 3 % 的 N 0 X是 由 燃 料 的 燃 烧 而 产 生 的 。
6.雾(fog):小液体粒子的悬浮体,< 200µm;
§2.1 大气质量与大气污染
一、大气污染物
(一)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2. 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2篇)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1) 调整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工业布局不合理是造成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改善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是十分必要的。
调整工业布局要以生态理论为指导,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调整工业结构就是在保证实现本地区经济目标的前提下,优选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工业结构,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加快以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采用技术起点高的清洁工艺,控制工业污染。
(2) 改善能源结构,积极采取节能措施以国家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为契机,加快城市能源结构调整;通过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推广电、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城市原煤的消费量,推广洁净煤技术,促进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的发展,有效控制煤烟型污染。
《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原则要求燃煤SO2的排放应推行节约并合理使用能源、提高煤炭质量、高效低污染燃烧以及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根据技术的经济可行性,严格二氧化硫排放污染控制要求,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首先要限制高硫煤的生产和使用,对于电厂锅炉、大型工业锅炉和炉窑鼓励使用高硫分燃煤,并安装烟气脱硫设施;对于中小型工业锅炉和炉窑,应优先使用优质低硫煤、洗选煤等低污染燃料或其他清洁能源;对于城市居民炉灶鼓励使用电、燃气等清洁能源或固硫型煤替代原煤散烧,逐步减少直接消费煤炭,尽快提高使用燃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的销费比例。
(3) 大力开展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利用率越高,向环境排放的废物就越少,使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开发强度不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生产过程的排污量不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因此,大力开展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发展工业生产、保护环境的生产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
(4)完善城市绿化系统、发展植物净化在城市和工业区有计划、有选择地增加绿地面积是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具有长效功能的重要措施。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章2-PPT说课稿

AF理论=理论空气质量/燃料质量
思考题:
1.试推导一般燃料理论空燃比的数值? 2.理论空然比和理论空气量有什么关系?
计算题:已知某天然气组成为CH4: 59.2%; C2H6:12.9%;N2:0.7%;CO2:26.2%,试计算其 完全燃烧的空燃比?
理论空气量Va0为:
Va0=22.4×4.78 (x+y/4+z-w/2)/(12x+1.008y+32z+16w) =107.1 (x+y/4+z-w/2)/ (12x+1.008y+32z+16w) m3/kg
例3
假定煤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C:
77.2%;H:5.2%;N:1.2%;S:2.6%;
在上述假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反应的反应物 和生成物关系如右图:其中 Q 代表燃烧热。
➢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xHySzOwx4yzw 2O23.78x4yzw 2N2 xCO22yH2OzSO23.78x4yzw 2N2Q
例2:甲醇完全燃烧方程式的确定
1.2 理论空气量
单位质量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 需要的空气量(体积)称为理论空气量。它由燃 料的组成决定,可根据燃烧方程式计算求得。
➢重点
1.掌握理论空气量、理论烟气量、空气过剩系 数和空燃比的概念;
2.学会根据燃料组成计算理论空气量,根据空气 条件计算实际空气量;
3.掌握烟气体积和过量空气校正方法,学会计 算实际烟气量;
4.熟练掌握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感谢您的关注
污染物
TSP
排 放 因 子 3.5Aa (Kg/t)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重点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重点第一篇: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者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
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1温室效应2、臭氧层破坏3、酸雨硫酸烟雾:大气中SO2等硫氧化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悬浮颗粒物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
主要成分有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PAN)、酮类和醛类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的途径:1、表面接触2、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和水3、吸入被污染的空气煤的基准: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非常规燃料——除煤、石油、天然气之外的可燃物分类:1、城市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2、商业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精馏残渣,染料、涂料固废,有机树脂类固废,以及有机污泥)3、农产物和农村废物(农业秸秆)4、水生植物和水生废物(芦苇)5、污泥处理厂废物(污泥)6、可燃性工业和采矿废物(煤矸石)7、天然存在的含碳和含碳氢的资源(泥炭)8、合成燃料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1、空气条件2、温度条件3、时间条件4、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条件空气过剩系数: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
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第三章1、大气圈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大气边界层和近地层在对流层;臭氧层在平流层;电离层在暖层2、气象要素主要有:气温、气压、气湿、风向、风速、云况、能见度等3、气温:一般指距地面1.5m高处的百叶箱内观测到的空气温度4、气湿常用表示方法:绝对湿度、水汽压、相对湿度、含湿量、水汽体积分数、露点5、云量:天空被云遮蔽的成数;云高:云底距地面的高度。
低云(2500m以下)中云(2500-5000m)高云(5000m以上)6、能见度: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用m 或km表示)7、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8、位温:一干空气块绝热升降到标准气压(1000hPa)处所具有的温度,用θ表示9、大气稳定度判别:若△Z>0 则(1)γ>γd时,,a>0 气块作加速运动,不稳定(2)γ<γd时,a<0 气块作减速运动,稳定(3)γ=γd时,a=0大气中性10、烟流型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波浪型(不稳大气)γ>γd;锥型(中性大气)γ=γd扇型(逆温)γ-γd<-1;爬升型(下稳,上不稳);漫烟型(上逆、下不稳)下部γ>γd上部γ-γd<-111、海陆风:海风和陆风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 480 1 92.5% 15 3200 0.6 480 1 99.55% 20 3200
η>40=100%
环境工程
(2)计算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gdid i
i 1 n
=(20×0.415+10×0.79+15×0.925+
20×0.9955+35×1)/100
环境工程
堆积密度: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 粉尘的质量,用ρb表示。 它与粉尘的贮运设备和除尘器灰斗的设 计有密切关系。 真密度: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粉尘的质 量,用ρp表示。 它对机械式除尘器的工作和效率有较 大的影响。
环境工程
对于粒径大,真密度大的粉尘可以选用机械 力除尘器,而对于真密度小的粉尘,即使颗粒 大也不宜采用这种类型的除尘设备。
环境工程
质量分级效率用ηi表示,可用下式计算:
G3 gd3 i 100% G1 gd1
式中: G1 、 G3---- 分别为除尘器进口和被除 尘器捕集的粉尘量,kg/h; gd1,gd2--- 分别为除尘器进口和被除尘器捕集 的粉尘中,粒径为d的粉尘质量分数,%; ηi------质量法表示的分级效率。
环境工程
2、除尘效率
除尘效率是表示除尘器性能的重要技 术指标。
除尘效率分为总效率和分级效率两种 表示方法。
环境工程
除尘器的总效率:是指在同一时间 内被除尘装置捕集的粉尘质量占进入除 尘装置的粉尘质量的百分数,常用η表示。
环境工程
假定:
Q1---进口的气体流量(m3/s),粉尘流入量 为G1(g/s),气体含尘浓度C1(g/m3); Q2---出口的气体流量(m3/s),粉尘流出量 为G2(g/s),气体含尘浓度C2(g/m3); G3---除尘装置捕集的粉尘(g/s)。
二、除尘装置的性能指标
环境工程
一般采用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来评价 除尘器的优劣。
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含尘气体处理量、 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 经济指标主要包括设备费、占地面积 或占用间体积、使用寿命等。
环境工程
1、含尘气体处理量
含尘气体处理量是衡量除尘器处理气 体能力的指标,一般用气体的体积流量来 表示。
这类粉尘为爆炸性粉尘。
环境工程
具有爆炸危险的粉尘只有浓度在一定
的范围内才能发生爆炸,这个爆炸范围 的最低浓度叫做爆炸下限。
粉尘的粒径越小,比表面越大,粉尘和
空气的湿度越小,爆炸的危险越大。
环境工程
有些粉尘与水接触后也会引起自燃或 爆炸,不能用湿法除尘,如镁粉、碳化 钙粉等。
有些粉尘互相接触或混合时也会引起 爆炸,在除尘时应注意防爆,如溴与磷、 锌粉和镁粉等。
=85%
环境工程
3、除尘装置的压力损失
压力损失是指含尘气体经过除尘装 置后会产生压力降。
压力损失常用净化装置进出口气流 的全压差表示,单位是Pa。 压力损失的大上除了与装置的结构 形式有关之外,还与流体的流速有关。
环境工程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p
u
2
2 1
式中:ΔP-----除尘装置的压力损失,Pa; ε------净化装置的阻力系数; ρ------气体的密度,kg/m3; u1------装置进口气体流速,m/s
环境工程
7、粉尘的比电阻
粉尘的导电性通常用比电阻来表示。 比电阻是指电流通过面积为1cm2、厚度 为 1cm 的粉尘时具有的电阻值,单位是 Ω.cm。 粉尘的导电性主要取决于粉尘和气 体的温度和成分。
环境工程
8、粉尘的爆炸性 粉尘的爆炸性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某些 粉尘(如煤粉等)达到一定浓度时,若 在高温、明火、电火花、磨擦、撞击等 条件下就会引起爆炸的性质。
环境工程
4、粉尘的润湿性
粉尘的润湿性:是指粉尘能否与液体相互 附着或附着难易的性质。 根据粉尘被液体润湿的难易程度将粉尘分 成两大类。
亲水性粉尘:指容易被水润湿的粉尘;如锅炉 飞灰、石灰粉尘。 疏水性粉尘:难被水润湿的粉尘;如石墨粉尘、 炭黑。
5、粉尘的粘附性
环境工程
粉尘的粘附性:粉尘颗粒相互附着或 附着于固体表面上的现象。 粉尘的粒径小、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 含水率高、润湿性好以及荷电量大时,易产 生粘附现象。
由于装置漏气等原因,造成除尘器的进出 口气体流量不同。可用二者的平均值表示 除尘器的气体处理量。
环境工程
式中: Q1-----除尘器入口气体标准状态 下的体积流量,m3/s; Q2-----除尘器出口气体标准状态下的体 积流量,m3/s; Q-----除尘器处理气体标准状态下的体 积流量,m3/s。
环境工程
根据除尘效率的定义,除尘效率可 用下式表示:
G3 100% G1
环境工程
由于G3=G1-G2,G1=Q1C1,G2=Q2C2,
因此有:
G1 G2 G2 100% (1 ) 100% G1 G1
Q2C2 (1 ) 100% Q1C1
环境工程
dp=0~5µ m粉尘 dp=5~10µ m粉尘
0~5
78 480 1 41.5% 20 3200
5~10
14 480 1 79.0% 10 3200
环境工程
dp=5~10µ m粉尘 dp=5~10µ m粉尘 dp>40µ m粉尘
10 ~ 20
20~ 40
环境工程
尘粒在液体中的粘附性要比在气体中 弱得多;在粗糙或粘性物质的固体表面 上,粘附力会大大提高。
这是 为什 么?
环境工程
利用粉尘的粘附性可以使粉尘相互凝聚和
附着在固体表面上,这有利于粉尘的捕集和
避免二次扬尘。但在含尘气体通过的设备或 管道中,又会因为粉尘的粘附和堆积,造成 管道和设备的堵塞。
为什么?
环境工程
3、安息角
安息角:将粉尘通过小孔连续自然堆 放在水平面上,堆积锥体的母线与水平 面的夹角,也称静止角或堆积角。
环境工程
将粉尘置于光滑的平板上,使该倾斜 到粉尘开始滑动时,板与水平面的夹角称 为粉尘的动安息角或滑动角。
粉尘的安息角是评价粉尘流动性的重 要指标。它与粉尘的粒径、含水率、形状、 表面光滑程度、粘附性等因素有关。安息 角是确定灰斗锥度和含尘通风管道倾斜角 的主要依据。
作业
环境工程
2 、有一两级除尘系统用来处理含石棉粉 尘的气体。已知含尘气体流量为2.5m3/s, 工艺设备的产尘量为 22.5g/s ,各级除尘效 率分别为83%和95%。 ( 1 )计算该除尘系统总除尘效率和粉尘 排放量,粉尘排放浓度是否达标? ( 2 )若仅使用第一级除尘,粉尘排放浓 度是否达标?
gdid i
式中: gdi----除尘器进口中粒径为 di的粉 尘的质量分数,%; ηdi---粒径为di的粉尘的分级效率。
i 1
n
环境工程
例 在现场对某除尘器进行测定,测得除 尘器进口和出口气体中含尘浓度分别为 3.2×10-3kg/m3 和 4.8×10-4kg/m3 ,除尘器 进口和出口粉尘的粒径分布如下:
环境工程
当几台除尘装置串联使用时
η1-n=1-(1-η1)(1-η2)(1-η3)……..
(1-ηn)
环境工程
例 有一两级除尘系统,除尘效率分 别为 60% 和 85% ,用以处理含尘浓度为 3g/m3的锅炉烟尘,计算该系统的总除尘 效率和排放浓度。净化后的粉尘浓度是 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国标为 200mg/m3)
(Q1 Q2 ) Q 2
环境工程
若进出口气体不是在标准状态
(T=272K,P=101.3×103Pa),可用下
式将其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流量。
环境工程
式中:
T P Q0 Q T0 P0
Q0,T0,P0---- 标准状态下的流量( m3/s )、 温度(K)、压力(Pa); Q,T,P----- 操作状态下的流量( m3/s )、 温度(K)、压力(Pa);
环境工程
浓度分级效率用ηd表示,可用下式计算:
Q1 gd1C1 Q2 gd2C2 d 100% Q1 gd1C1
环境工程
如果除尘装置不漏风, Q1=Q2 ,则上 式可简化为:
gd1C1 gd2 C2 d 100% gd1C1
环境工程
式中: Q1 、 Q2--- 分别为除尘器进口和出
若装置不漏风,Q1=Q2,于是有:
C2 (1 ) 100 % C1
环境工程
(1)总效率
当入口气体中含尘浓度很高,或者要 求出口气体中含尘浓度较低时,用一种除 尘装置往往不能满足除尘效率的要求。可 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除尘器串联起来 使用,形成两级或多级除尘系统。
环境工程
若两台除尘装置串联使用时,η1和η2 分别是第一级和第二级除尘器的除尘效 率,则除尘系统的总效率为: η1-2=1-(1-η1)(1-η2)
口风量,m3/h; gd1,gd2--- 分别为除尘器进口和被除尘 器捕集的粉尘中,粒径为d的粉尘质量分 数,%; C1 、 C2--- 分别为除尘器进口和出口气 体的含尘浓度,g/m3。
环境工程
对某一除尘装置,如果进口含尘气体 中粉尘的粒径分布gdi 和它的分级效率ηdi, 则可由下式计算除尘装置的除尘效率 η 。
环境工程
解:该系统的总效率为 η1-2=1-(1-η1)(1-η2)
=1-(1-0.6)(1-0.85) =0.94
尘后,从第二级除尘器排入大气的气体 含尘浓度为: C2=C1(1-η1-2)
=3000×(1-0.94)
C2 (1 ) 100% 根据式 ,经两级除 C1
环境工程
=180(mg/m3)
环境工程
除尘装置的压力损失是一项重要的 经济技术指标。装置的压力损失大,动 力消耗也大,通风机的设备费用和运行 费用就高。通常,除尘装置的压力损失 一般控制在2000Pa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