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特点及治理技术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特点及治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95784e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e.png)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特点及治理技术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特点及治理技术一、引言土壤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关系到农业生产、食品安全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近年来,我国土壤面临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特点以及治理技术,为土壤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参考。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源: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污染物,如铅、镉、铬、锌等。
2. 农业投入源: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投入物质中含有少量的重金属元素,长期施用会导致土壤重金属积累。
3. 城镇化发展源:城市化过程中,高密度人口聚集和大量的建设活动使得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到土壤中。
4. 生活废弃物源:生活垃圾、养殖场粪便等生活废弃物的堆肥和填埋过程中,重金属元素也会进入土壤。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特点1. 现状: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普遍存在,严重超标的地区有限,但受到影响的面积广泛。
据统计,我国60%以上的耕地和30%以上的园林绿化土壤已超过土壤质量标准。
2. 特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布不均匀: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差异性,集中在工业和农业生产密集地区。
(2)难以清洁:由于重金属对土壤的固定效果较好,一旦受到污染很难被彻底清除,需要长期治理和修复。
(3)生物富集:土壤重金属对农作物、植物和动物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通过食物链可能会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四、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结合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理技术:1. 土壤修复技术:(1)植物修复:通过选择一些具有重金属超富集能力的植物,如石竹、大豆等,种植在受污染土壤中,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富集作用,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0cec6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2.png)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一、本文概述《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一文旨在全面解析中国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评估其污染状况,并探讨可能的环境影响。
重金属,如铅、汞、铬、砷等,因其对环境和生物的毒害作用,一直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
农田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其重金属含量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还直接关系到人类的食物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
本文首先对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变化趋势。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实际情况,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包括污染程度、污染范围、污染来源等方面的内容。
文章还探讨了重金属污染对农田生态系统、农产品质量以及人类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对于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重金属污染问题一直是全球环境保护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农田土壤污染方面,由于其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因此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因此,近年来,中国学者针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关于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许多学者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对中国不同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描述。
这些研究表明,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其中南方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高,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
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还受到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面,国内外学者已经建立了多种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其中,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等。
中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中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38164dae5727a5e9856a61ee.png)
中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摘要:依托收集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案例资料,建立了我国138个典型区域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库,并利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作为评价标准,测算了我国耕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研究表明:(1)我国耕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概率为16.67%左右,据此推断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的面积占耕地总量的1/6左右;(2)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等别中,尚清洁、清洁、轻污染、中污染、重污染比重分别为68.12%,15.22%,14.49%,1.45%,0.72%;(3)8种土壤重金属元素中,Cd污染概率为25.20%,远超过其他几种土壤重金属元素;此外,也有一些区域发生Ni,Hg,As和Pb土壤污染,但是Zn、Cr和Cu元素发生污染的概率较小;(4)辽宁、河北、江苏、广东、山西、湖南、河南、贵州、陕西、云南、重庆、新疆、四川和广西14个省、市和自治区可能是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的多发区域,特别是辽宁和山西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尤其严重。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耕地;污染概率过去的50年中,大约有2.2万t的Cr,9.39×105t的Cu,7.89×105t的Pb 和1.35×106t的Zn排放到全球环境中,其中大部分进入土壤,引起了土壤重金属污染。
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污水灌溉、汽车废气排放等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重金属污染不仅能够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还能够抑制作物根系生长和光合作用,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更为重要的是,重金属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迁移到动物、人体内,严重危害动物、人体健康。
镉米、砷毒、血铅等重金属污染危害近年来常见诸报道,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土壤污染中倍受关注的公共问题之一。
自20世纪50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和“骨痛病”被查明分别由重金属Hg 和Cd污染引起后,重金属污染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8cdc62d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8.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超过了自然背景值且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现象。
重金属污染主要源于工矿企业的废水、废气和废渣排放、农业使用重金属污染的农药和肥料、城市固废的处理等。
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
在中国,由于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大量工矿企业的污染排放、农药和肥料的大量使用,以及城市固废的不合理处理,都导致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积累和污染。
据统计,中国约有15%的农田、10%的果园和35%的菜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受限、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农作物中毒和食品安全问题等。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也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某些重金属元素如铅、镉和汞等,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积累在人体内部对神经、肝脏、肾脏等造成损害,甚至导致癌症等严重疾病。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需要建立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网络,对污染的程度和范围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
需要对污染源进行严格的管控,强化工矿企业的环保措施,加强农药和肥料的监管,改善城市固废的处理方式。
可以通过修复技术来处理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如物理修复、生物修复和化学修复等。
也可以通过植物修复等生态修复方式来降低土壤重金属的含量。
提高农作物品种的抗重金属污染能力也是重要的治理措施。
通过选育和培育重金属抗性强的农作物品种,可以减少农作物中重金属的积累和转移到食物链中,保护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要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需要从源头控制污染、加强监测评估、实施修复技术和提高农作物品种抗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db6129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e.png)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综述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来源以及已有的修复技术研究。
一、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分布在工业发达地区和农业密集地区。
其中,江苏、浙江、广东、河南等省份是我国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推广,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废弃物排放:工业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直接或间接排放到土壤中,导致土壤重金属超标。
2.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许多农药和化肥中含有重金属成分,长期过量使用会导致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累积超标。
3. 农作物吸收: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并进入人体食物链中,造成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二、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研究当前,我国已经开展了很多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修复技术:利用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等生物体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吸附、还原、转化和稳定化等作用,减少重金属的毒性。
例如,菌根真菌可以与植物共生,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及转化。
2. 物理修复技术:采用物理手段改变土壤环境,减少或分离土壤中的重金属。
例如,利用电动力和超声波等技术分离土壤中的重金属。
3. 化学修复技术:通过添加适量的修复剂改变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态,减少重金属的毒性。
例如,添加石灰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促进重金属的沉淀和吸附。
4. 土地利用调整:合理调整农田的利用方式,减少重金属的暴露和迁移。
例如,将农田改为林地或湿地,减少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应加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提高修复效果和修复速度。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防治策略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防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13b7d1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0.png)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防治策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可能造成严重伤害,因此,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调查数据,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污染物包括铅、镉、汞、铬等重金属元素。
其中,农用地、工业用地和城镇居民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比例最高。
铅污染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带和珠江三角洲,其中江苏、安徽、广东等省份铅污染非常严重。
镉污染主要分布在湖南、广东、广西、重庆等省份。
汞污染则较为集中在西南地区,如贵州、云南、四川等。
铬污染相对来说分布范围相对较广,主要分布在东北、江苏、河南、河北等省份。
随着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关注土壤的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
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长期且系统性的措施,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予以高度关注。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策略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危害。
对于人类健康,重金属元素会在食品链中不断累积,最终进入到人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伤害。
例如,大量接触铅元素会导致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和智力发育受到严重影响;长期摄入镉会导致人体中毒,最终会引发肾脏疾病和不可逆的骨质疏松。
汞和铬等有毒物质也同样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影响着土壤的生态功能,同时也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从而影响有机质分解的速率,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还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降低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的防治策略。
从前期预防、中期监测到后期治理等各个方面入手,开展针对性的工作。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治:1. 污染源防治。
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协作,加强对大气、水体等污染源头的治理,减少重金属元素的输入来源。
耕地重金属污染情况汇报
![耕地重金属污染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9372679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7.png)
耕地重金属污染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因此,我对耕地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根据我所在地区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工业发达地区和长期施用化肥、农药的地区。
重金属主要包括镉、铬、铅、汞等,它们对土壤和作物的生长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尤其是农产品中的重金属超标,直接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安全。
其次,耕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排放、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废弃物填埋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逐渐增加,从而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不利影响。
同时,这也给土壤修复和农产品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针对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来加以解决。
首先,应加强工业排污治理,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同时,对于废弃物的处理也要加强管理,避免对土壤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植物修复、土壤修复等技术手段,来减轻耕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通过选择具有吸附、蓄积重金属能力的植物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同时,采用土壤修复技术,如土壤通气、添加有机质等,也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减少重金属对农作物的危害。
总的来说,耕地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重金属污染的影响,保护好我们的耕地和农产品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共同应对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0e8936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5.png)
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一、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农田土壤镉污染主要集中在工农业集约化区域以及农产品出口区。
根据环境保护部的数据,我国农田土壤镉超标面积已经超过3%,其中严重超标面积占0.3%。
农田土壤镉浓度超标主要是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和工业废弃物的不恰当处理等造成的。
尤其是一些煤矿、金属冶炼、化工等工业污染产生的废渣和工业废水含有高浓度的镉元素,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农田土壤。
二、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的原因1. 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特别是过量施用含有镉的化肥和农药,将导致土壤镉含量的不断增加。
在一些地区,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管理,农民盲目追求高产,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土壤镉浓度超过安全标准。
2. 工业污染物的废弃物一些工业企业的废渣和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镉元素。
由于处理不当,这些废弃物不经过有效的处理,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农田土壤。
农作物通过土壤吸收了这些含有镉的废弃物,导致农产品中的镉含量超标。
三、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的防治对策1. 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控制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少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管理意识和技术水平,推广科学施肥、绿色防治等农业生产管理措施。
2.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加强工业污染物的治理和减排工作,严格实施废水和废气的处理措施,确保工业废弃物经过有效的处理后,不会对土壤产生镉污染。
加大对违法排放企业的处罚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举报制度,加大对工业污染的监测和执法力度。
3. 建立农田土壤镉污染监测和预警体系建立农田土壤镉污染监测和预警体系,定期对农田土壤镉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估,为相关部门和农民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和预警信息。
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对策
![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d1718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d.png)
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对策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田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农田重金属污染是指农田土壤中超过植物生长所需的某种或某些重金属元素,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品质造成危害的现象。
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垃圾渗滤液、化肥、农药等污染物的排放。
目前,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二、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危害1. 对土壤的危害:重金属长期积累在土壤中,会改变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2. 对农产品的危害:作物吸收了过量的重金属,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引发癌症等疾病;3.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重金属污染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对农田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三、农田重金属修复对策1. 植物修复技术:选择对重金属具有富集能力的植物种类在污染土壤中进行种植,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富集来修复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目前广泛应用的植物包括拔蓝、铜蓝、铬蓝等;2. 微生物修复技术:利用某些微生物和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对重金属进行还原、解毒和转化,从而实现土壤重金属的修复;3. 生物炭修复技术:将生物质材料进行高温焚烧或热解制备生物炭,然后将生物炭应用于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能有效吸附土壤重金属,从而减少重金属的毒害作用;4. 土壤修复剂修复技术:运用吸附剂、还原剂、离子交换剂、螯合剂等材料对重金属进行制备,从而实现土壤重金属的去除和修复。
四、应对农田重金属污染的政策建议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治理责任,规范农田污染物排放和处理的管理;2. 完善检测标准和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农田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体系,制定农田重金属污染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提高重金属检测技术的精准度和可靠性;3.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和示范工程建设。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范文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bc6d34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7.png)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篇一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重金属污染不仅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还会对农作物生长及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对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进行综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土壤中镉、汞、铅、铬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
这些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活动、生活垃圾等。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某些老工业区由于长期接受工业“三废”的排放,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
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含有大量重金属元素,这些污染物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导致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
2. 农业活动: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也是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
例如,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以及不科学的灌溉方式等,都可能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升高。
3. 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垃圾若未经妥善处理而随意堆放或填埋,其中的重金属元素会通过雨水冲刷、地下水渗透等方式进入土壤,造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
四、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针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修复技术。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等。
1.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排土换土、客土覆盖等。
这些技术通过将受污染的土壤移除或覆盖新土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dd488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7.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元素超过一定标准,对土壤环境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由于工业、农业、采矿等人类活动的不当排放和利用,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本文将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其治理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1. 主要污染来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废物、化肥农药、污水灌溉、城市垃圾填埋等。
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和废气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元素,长期排放会积聚在土壤中;化肥农药的长期使用也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积累;污水灌溉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直接输入;城市垃圾填埋中的垃圾渗滤液也会使土壤重金属含量逐渐升高。
2. 污染地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工业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密集区和采矿区。
比较典型的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鲁西南地区、陕西关中平原等地。
3. 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
首先是对农产品的影响,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积累会导致农产品中也会含有较高的重金属含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次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破坏了生态平衡。
1. 加强监测加强对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建立和完善国土环境监测网络,及时掌握重金属污染的情况。
要实施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建立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推进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普查,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2. 严格减排加强对工业、农业、采矿等领域的污染物排放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强化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推动各行业减少重金属排放。
3. 探索治理技术加大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研发,通过植物修复、土壤修复、地下水修复等手段,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修复受污染地区的土壤环境。
尤其是对于采矿区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可采用植物修复、土壤改良等技术手段,将受污染的土壤逐步恢复。
4. 经济手段通过税收、资金、价格等经济手段,推动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行为。
全国耕地污染严重粮食遭遇镉汞等重金属超标
![全国耕地污染严重粮食遭遇镉汞等重金属超标](https://img.taocdn.com/s3/m/d153df9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d.png)
全国耕地污染严重粮食遭遇镉汞等重金属超标近年来,“镉大米”“毒蔬菜”事件屡现报端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17日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从污染物超标情况看,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现状工矿企业及农业生产是主因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调查的范围是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
我国的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首先,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是造成其周边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尾矿渣、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堆放等,导致其周边土壤污染。
汽车尾气排放导致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铅、锌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
其次,农业生产活动是造成耕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
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导致耕地土壤污染。
影响土壤污染有哪些危害?一是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土壤污染会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减产;农作物可能会吸收和富集某种污染物,影响农产品质量,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可能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98345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6.png)
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秀英(赤峰农牧学校,内蒙古赤峰024031)[摘要]耕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是保护耕地质量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概述耕地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分析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0)23-121-2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载体,在长期的耕种过程中外部环境会对土壤性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耕地重金属污染不仅破坏了土壤的内部结构,而且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质量,因此加强对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是非常必要的。
1耕地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污染物具有不可降解、长期存在的特点,对耕地及生态环境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间接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进而引发严重的公众危害事件。
耕地重金属污染,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危害,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
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产出的农作物被人们食用会造成癌症和肾衰竭等疾病的发生,如骨痛病、血铅超标事件、砷中毒事件都是由重金属污染所造成的,重金属在人体内很难被新陈代谢消除,在人体内长期积累后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危害。
因此,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已成为我国农业耕地保护和治理的重要内容[1]。
2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城镇化发展对耕地的掠夺、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工业污染物排放对耕地造成污染等,造成了耕地重金属富集转化现象严重。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过量施肥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
1965年,东北地区施肥量为18万t,2019年施肥量高达900万t,增长了将近50倍,化肥的过度使用造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
研究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部分地区Cd、Pb、Cu、Zn等重金属含量超出了土壤元素的限制值。
另外,近年来工业污染排放造成了耕地中重金属Cd、Pb、Cu、Zn等含量超标,并且出现了重金属元素累积现象,有些地区耕地重金属富集化程度达到了生态危害的程度。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战略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caae8b4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5.png)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战略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这些重金属,如铅、汞、镉、铬等,一旦进入土壤,就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长期且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包括污染程度、污染范围、主要污染源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治理战略和措施。
文章还将关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评估方法,以及未来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本文旨在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策略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影响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统计,我国受到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约为2000万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近五分之一。
其中,以镉、铅、汞、砷等为代表的重金属元素污染尤为突出。
这些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城市污水灌溉等多种途径。
在地域分布上,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一些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由于长期的工业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普遍超标。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壤也开始受到重金属的污染。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是全方位的。
它不仅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例如,镉污染会导致稻谷、小麦等粮食作物中的镉含量超标,长期食用会对人体肾脏造成损害;铅污染则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
面对严峻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
然而,由于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累积性和难以修复性等特点,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和监测,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理战略,以保护我国的土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挑战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和不可逆性,这使得治理工作变得复杂而困难。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a930d2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4.png)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重金属污染不仅对农作物生长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还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对于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我国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普遍较高。
工业排放、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污水灌溉等因素都导致了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
其次,重金属污染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
沿海和河流沿岸地区以及工业发达地区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而大部分农村地区相对较低。
再次,不同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和富集系数存在差异。
不同重金属的富集特点和对作物的影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最后,重金属素有危害潜能和趋向积累的特性。
这使得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变得尤为重要。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污水灌溉、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及大气沉降等。
工业排放是主要的重金属进入土壤的途径之一。
大量的工业废气和废水中含有各种重金属,其中锌、铜、镉等元素是常见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物。
污水灌溉是另一个主要的重金属污染来源。
由于我国污水处理能力相对不足,部分城市污水被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导致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逐渐升高。
此外,农民普遍使用化肥和农药,其中一些产品含有重金属成分,长期使用会导致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
大气沉降是重金属进入土壤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工业发达地区。
针对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修复技术。
常见的修复技术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
生物修复主要利用植物的自净能力,通过吸收、富集和转运重金属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一些超富集植物如大花蒿、杂草等被广泛用于农田土壤的修复。
物理修复主要通过土壤剥离、替换和覆盖等手段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化学修复则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来改变重金属的形态和迁移能力,降低其对农作物的毒性。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a220169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9.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出环境容许值,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的现象。
重金属污染源可以来自工业废水、固体废物、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矿山开采和燃煤等活动。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特别是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在中国,由于长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据统计,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面积已占到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
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区域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基地和矿区周边地区,尤其是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汾渭平原等地区。
这些地区由于长期的工业生产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如镉、铬、铅、汞等超标严重,已经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食物链传递。
受污染土壤种植的农作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当人们摄入这些农作物时,会引起重金属中毒,甚至导致癌症、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等疾病。
污染的土壤可能导致水质污染,进而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影响生态平衡。
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防治措施、修复措施和综合治理措施。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理:1. 加强监测和评估。
要建立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强对污染源、受污染区域和污染程度的监测和评估,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 减少重金属排放。
应加强工业企业、矿山等重金属污染源的监管和管理,采取控制措施减少重金属排放,如加强废水处理、减少固废排放等措施。
3. 推进土壤修复。
针对受污染的土壤,可以采取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方法,通过植物修复、土壤改良等手段恢复土壤功能,减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
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改良方法初探
![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改良方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9edf629f168884868662d6a8.png)
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改良方法初探通常,人们会格外关注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却特别容易忽略土壤污染。
相对于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隐蔽性强、自净能力差、风险累积时间长。
其中,耕地重金属污染便是土壤污染的突出表现之一。
土壤污染正在以一种隐藏的方式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根据2021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农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 4%,以Cd、Ni和Cu等重金属污染最为突出。
赵其国等指出我国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以西南(云南、贵州等地),华中(湖南、江西等地),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区较为突出。
曾希柏等对湖南和广东等矿区周边农田的调查显示,样品超过现行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的比例达到21.1%~62.3%。
耕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导致粮食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及社会经济问题。
方面,种植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里的农作物,叶绿素会遭到严重破坏,进而影响农作物对光、水分、温度和营养物质进行有效吸收,极有可能会导致农作物直接死亡。
另一方面,很多重金属元素很难得到有效降解,即使是深埋于土壤中,也需要上百年才能降解为无害物质。
一旦农作物表面沾染上重金属物质,或者重金属物质渗入农作物体内,人们食用后,将对人们的身体产生严重危害,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等身体疾病,甚至会对人体的脑神经系统、肝脏等进行破坏,如日本由镉巾毒引发的“痛痛病”。
总之,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防治。
3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3.1 污水灌溉污水灌溉是农田重金属污染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未经过处理或处理不合格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至农业生产灌溉区,当污水排放量过大,所含的镉含量、铅含量、汞含量等严重超标,超出了土壤或农作物的承载能力,则很容易造成重金属污染。
一般而言,不同的农业生产灌溉区会采用不同的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漫灌等,其中,采取漫灌方式的农业生产灌溉区所遭受的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且难以修复。
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对策
![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d8b8fa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3.png)
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对策1. 引言1.1 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农田重金属污染是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田土壤中重金属超标面积逐年增加,已有近一半的农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超标现象。
主要受到工业废水、农药化肥过量施用、废弃电子垃圾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土壤中镉、铬、铅等重金属超标严重。
特别是一些重金属元素对于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长期食用受重金属污染的农产品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甚至引发癌症、中毒等严重后果。
农田重金属污染不仅危害农产品质量与农业生产安全,也影响到环境生态平衡与人民健康安全。
加强对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的监测与研究,提高人们对农田环境质量的重视与认识至关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农田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与修复,确保农产品质量与环境安全。
1.2 对农田重金属污染的重视对农田重金属污染的重视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田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农田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影响,还会通过食物链向人体传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农田重金属污染的问题不容忽视,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重视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和防治。
只有时刻保持警惕,加强监测和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发生和扩散。
还需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引领产业升级和环境治理,为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问题的解决提供坚实的保障。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田重金属污染问题的认识和重视,共同努力,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技术支持,促进我国农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内容结束】2. 正文2.1 农田重金属污染的成因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果排放不经过处理直接进入农田,就会造成农田重金属污染。
2. 农药与化肥使用: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也会导致农田中重金属的积累,特别是一些含有铅、镉等重金属成分的农药和化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摘要:依托收集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案例资料,建立了我国138个典型区域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库,并利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作为评价标准,测算了我国耕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研究表明:(1)我国耕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概率为16.67%左右,据此推断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的面积占耕地总量的1/6左右;(2)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等别中,尚清洁、清洁、轻污染、中污染、重污染比重分别为68.12%,15.22%,14.49%,1.45%,0.72%;(3)8种土壤重金属元素中,Cd污染概率为25.20%,远超过其他几种土壤重金属元素;此外,也有一些区域发生Ni,Hg,As和Pb 土壤污染,但是Zn、Cr和Cu元素发生污染的概率较小;(4)辽宁、河北、江苏、广东、山西、湖南、河南、贵州、陕西、云南、重庆、新疆、四川和广西14个省、市和自治区可能是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的多发区域,特别是辽宁和山西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尤其严重。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耕地;污染概率过去的50年中,大约有2.2万t的Cr,9.39×105t的Cu,7.89×105t的Pb和1.35×106t的Zn排放到全球环境中,其中大部分进入土壤,引起了土壤重金属污染。
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污水灌溉、汽车废气排放等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重金属污染不仅能够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还能够抑制作物根系生长和光合作用,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更为重要的是,重金属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迁移到动物、人体内,严重危害动物、人体健康。
镉米、砷毒、血铅等重金属污染危害近年来常见诸报道,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土壤污染中倍受关注的公共问题之一。
自20世纪50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和“骨痛病”被查明分别由重金属Hg和Cd污染引起后,重金属污染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学术界则主要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不过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认为污水灌溉、金属矿场废弃物、交通运输等是土壤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2)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方法,包括综合指数、潜在生态危害、富集因子、地积累指数、正负关联方法、多元统计和GIS相结合等;(3)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分布,探讨了城市、农田、城乡交错带、工业区和金属矿场周边等不同区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4)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毒性以及通过食物链可能对于人体健康造成的伤害;(5)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者提出了蜈蚣草、蚯蚓、真菌等动植物修复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开展了一些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工作。
1997年,我国曾对24个市320个严重污灌区的土壤开展了污染调查;2000年,农业部环境监测系统发布了我国大中城市郊区、工矿区、污灌区、商品粮基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农畜产品监测结果,认为我国大部分城市郊区土壤和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相当严重。
最近,我国刚刚完成了全国土壤污染普查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相关重金属污染调查信息仍未发布。
我国的土壤污染,尤其是耕地重金属污染的形势比较严峻,但又缺乏可以使用的全国范围内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不利于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总体概况的判定和相关政策的制定。
鉴于此,本文尝试以案例文献资料收集的方式构建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数据库,评价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01数据来源虽然我国目前尚缺乏可供公开使用的全国范围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数据,但是许多已经完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和调查工作的区域,其相关数据和结果已经在国内外进行了发表。
通过对这些土壤重金属污染案例数据的检索和收集,构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反映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的数据。
进行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文献检索的原则是:(1)重金属污染案例区以地级市行政区为主要单位,兼顾省级和县级行政单位,避免金属矿场、污灌区等特殊的小尺度土壤重金属污染案例文献;(2)重金属污染数据采集地点为农田或耕地,采样点较多;(3)重金属污染数据年份较新(2000年以后),不同区域具有可比性;(4)文献能够提供耕地土壤金属污染的原始数值。
依据以上原则,通过对近千篇文献进行检索,最终筛选建立了包括重金属污染物数值、种类、地点、时间、土地利用类型等在内的重金属污染数据库。
最终收集到138个典型区域的土壤污染案例,涉及到26个省份、78个地级市和62个县,案例区的位置见图1。
目前,我国共有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和346个左右的地级市,通过文献检索建立的土壤污染数据库涉及我国83.87%的省份和22.5%左右的地级市,土壤污染数据的代表性良好,应该可以大体反映我国耕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概况。
02研究方法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识别方法有对比法、地球化学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等,分别可以通过“元素剖面对比”和“与环境标准和背景值对比”、多元统计分析、地统计学、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判定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其中,对比分析法在土壤污染识别方法中应用广泛,简便易行。
因此,我们采用该方法来分析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状况。
对比分析法采用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单因子指数和内罗梅污染指数两种方法,单因子指数的数学表达式为:Pi=Ci/Si(1)式中:Pi—土壤中某污染物i的环境质量指数;Ci—污染物i的实测值(mg/kg);Si—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mg/kg)。
Pi>1表示土壤受到了污染,P=1或<1则表示未受到污染,Pi值越大则污染程度越严重。
因为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往往不只一种,所以还需要综合考虑不同重金属元素对于土壤的污染程度。
综合污染程度可以用内罗梅污染指数来衡量,其数学表达式为:式中:I—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Pimax—各土壤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中的最大值;Piave—各土壤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的平均值。
内罗梅污染指数的主要特点是可以突出考虑土壤中污染程度最大的重金属元素的作用。
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的分级标准见表1。
土壤污染的评价标准(Si)是土壤污染程度判定的重要影响因素。
目前,常用的土壤污染评价标准一般有土壤自然环境背景值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两种。
在检索到的138个耕地重金属污染案例中,土壤污染评价标准不一,差别较大,不利于全国范围内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案例评价结果的对比。
为了使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统一选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规定的土壤重金属含量二级标准作为土壤污染的评价标准(Si)(表2)。
结果与分析01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概率依托建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库,利用内罗梅土壤污染指数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评价标准,可以测算出各个案例区的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
将建立的数据库作为全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测算抽样案例的重金属污染超标率,可以近似估算我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面积比例。
在138个案例区中,有23个案例区的重金属污染综合指数大于1(图2,案例区编号116-138),发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概率为16.67%。
由此可以推断,我国耕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面积大概在16.67%左右,约占我国耕地总量的1/6,略低于近期经常被学者和国土资源部门引用的我国有近1/5的耕地受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数据。
02耕地重金属污染的等别根据划定的土壤污染等级(表1),我国耕地土壤属于尚清洁的比例最高,为68.12%(表3),其次为轻污染,比例为15.22%;再次为尚清洁,比例为14.49%;中污染和重污染的比例较低,分别为1.45%和0.72%,虽然我国属于清洁土壤的比例比较高,但值得警惕的是还有15.22%左右的土壤处于重金属污染警戒线(尚清洁)内,与轻污染的比例几乎相当。
03主要污染元素和数值通过计算8种土壤重金属元素发生污染的概率,可以明晰我国耕地主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
由表4可知,Cd元素是当前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最主要元素,污染发生概率为25.20%,远远超过其他7种土壤重金属。
其次,Ni 和Hg元素也具有比较高的污染概率,分别为5.17%和3.31%;也有部分案例区发生As元素和Pb元素的污染,概率分别为0.92%和0.72%。
相对来说,Zn、Cr和Cu元素发生污染的概率较小。
8种主要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数值中,除Cd、Ni和Hg元素的平均值较接近《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评价标准外(表5),其余几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平均值远远小于对应评价标准。
不过,这并不代表除这3种重金属元素以外的其他5种土壤重金属元素无污染之忧。
实际上,其余5种重金属元素在小区域的耕地土壤污染也时有发生。
污染概率,或者经过空间插值的土壤污染面积比重的测算仍然是衡量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最佳方法。
04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点区域将收集的案例按照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进行划分,分别统计相应区域的案例数量和污染案例数量,可以大概估算出我国东、中、西部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概率。
三大区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呈现出中部重金属污染概率最高,东、西部低的特点(表6)。
当然,这与常规认识上的经济发达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或许会更重一些的判断略有偏差。
主要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东、中、西部土壤污染案例的分配并不完全符合对应区域行政区数量比例。
另一方面,中部地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确实也比想象中严重。
中部地区较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与我国中部地区分布有大量的煤炭和金属矿场及其相关开采有关。
收集的案例中,东部地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发生在辽宁(3个)、河北(1个)、江苏(2个)和广东(1个);中部地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发生在山西(3个)、湖南(2个)和河南(1个);西部地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发生在贵州(1个)、陕西(2个)、云南(2个)、重庆(2个)、新疆(1)、四川(1个)和广西(1个)。
这14个省份可能是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发生概率比较高的省份,特别是土壤污染发生案例超过3个的辽宁和山西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尤其严重。
05土壤重金属污染因素污水灌溉、涉重金属企业“三废”排放、汽车尾气排放、不合理的农药和肥料的施用等,一般被认为是造成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首先,化工、矿山等行业排放的污水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较高,污水未经必要的处理而直接灌溉农田常常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例如,利用冶炼、电镀、燃料、汞化物等工业污水进行灌溉,能引起Cd,Hg,Cr,Cu等重金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