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论文
朱自清论文(五篇模版)
朱自清论文(五篇模版)第一篇:朱自清论文目录引言 (1)一、结构的艺术 (1)(一)漂亮的构思..............21、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22、散文的艺术构思,还表现在线索的贯穿上. (3)(二)缜密的结构..............41、服务性............52、整体性............53、多元性 (6)二、抒情的艺术 (6)(一)叙事抒情,真挚的美 (6)1.朱自清是用散文描写旧时代的小人物能手 (7)2.事件真实,叙述细腻,抒情真切而委婉 (8)(二)说理抒情,理趣的美 (9)三、语言的艺术 (10)(一)诗化美的语言特点 (11)(二)口语化的语言特点 (12)(三)朴实清新的语言特点 (13)(四)运用缤纷修辞,铺展装饰美 (15)结论 (16)主要参考文献 (16)朱自清散文不仅有丰厚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其以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起一座丰碑。
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本文探求了朱自清散文在中西文化撞击下所走的民族化的道路。
朱自清的散文真挚、自然,深秀。
在结构上,注重“文眼”的安设,运用对立统一的原则,把“明断”与“暗续”统一起来,体现了漂亮缜密的特点。
在抒情上,善于创造情景交融、以形传神的艺术境界,追求真挚美、绘画美和理趣美。
在语言上,对口语进行大胆的艺术锤炼,追求朴实清新,雅俗共赏的作风。
朱自清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名的散文大师。
他的散文真挚、自然、深秀,在结构上注重“文眼”的安设,线索的贯穿,运用对立统一的原则,把“明断”与“暗续”统一起来,体现了漂亮缜密的特点;在语言上对口语进行大胆的艺术锤炼,追求朴实清新,雅俗共赏的作风;在抒情上善于创设情景交融、以形传神的艺术境界,追求真挚美、绘画美和理趣美。
语言特色散文朱自清(共5篇)
语言特色散文朱自清(共5篇)第一篇:语言特色散文朱自清【内容提要】朱自清是继冰心之后出现的另一位美文家。
他功力于语言的锤炼和讲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散文写得非常细致华美,有如我们传统的“工笔画”,创建了“绘画的美”,具有诗化之美。
三十年代,朱自清的散文风格发生了一些变化,就是在语言上更多地运用口语,使作品显得成熟自然。
朱自清的散文的语言艺术对后世的创作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语言特色散文朱自清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我国现代散文艺术瑰宝中的“和氏壁”,不是以具夺目的外表取胜,而是以“不矫饰,不撒谎的朴素自然的美,和经过认真提炼的群众口语谨严质朴的美引人的。
”他的散文以委婉细腻、诚挚平易的风格描述了他所经历的各种生活,接触的各种风物,娓娓而叙亲情、友情、爱情,精雕细刻青山、绿水、鲜花,抒情坦荡如砥,沁人肺腑,状物比喻丰美、形神俱至,令人耳目一新。
诗化美孙玉石在他主编的《中国现代散文八大家》里对朱自清这样评价道:“他那具有浓郁诗人气质笔触又掺入文字中,常令人于散文中感到一种诗的意境和蕴蓄的力量。
” 的确,对古典诗歌的深厚功底,对国外诗歌的深入研究,对同期诗坛的关注和借鉴,以及诗集《踪迹》的问世,这种种经历带到散文创作中来,使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有一种独特的诗化美。
首先表现在由诗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所孕育的语言上。
诗人的思维是跳跃、动荡的。
断续的思想、激烈的感情由非凡的比喻、奇特的想象所表现。
这在朱自清的散文中主要为两个方面。
一是各种奇妙的比喻。
最为人称道的如《荷塘月色》里用“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比喻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以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来比喻荷塘上的“光与影”,用音乐美来比喻香的风和月光影,这种通感手法的运用是前无古人的。
二是独特的想象,为构造一美妙意境,作者有时真可谓煞费苦心。
如在《阿河》里描写优美的别墅周围环境这样写道:“这边沿岸一带,相间地栽着桃树和柳树,春来当有一番热闹的梦。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四大艺术特色(开题报告+论文)
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浅谈朱自清散文的四大艺术特色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级级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年 1 月浅谈朱自清散文的四大艺术特色摘要:现代散文是中西文化碰撞、融汇的所形成的一个富有个性的产物,它是对传统散文的扬弃与超越。
朱自清以他独特的思想特色、艺术特色和风格特色成为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
在思想内容上,他的散文真实地表现了自己的生活、思想情感及个性特点,显示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正义感和爱国心。
在艺术上,他的作品以漂亮、缜密著称,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在诗与画的交融上达到很高成就。
在风格上,朱自清的散文显示出两种不同的文采:一种是工笔画式的精雕细琢,达到出神入化的美的极致;另一种是追求用词的朴实和口语化,用清幽细密语言艺术达到质朴自然的极境。
关键词:情感、意境、构思、语言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生于江苏海州,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所以他说“我是扬州人”。
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在大学时代和毕业后在江、浙等地中学任教期间,他致力于新诗创作。
1925年以后,他的创作转向散文。
他的散文大多写于此后的十年间。
他曾说自己“近几年诗意枯竭,搁笔已久”,“觉得小说非常难写”,“至于戏剧,更是不敢染指”,但“有不免有话要说”,所以“自然而然采用了(散文)这种体制”[1]。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最重要的散文作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背影》(1928年出版)、《欧洲杂记》(1934年出版)、《你我》(1936年出版)。
早在1924年还出版了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对现代散文的发展、成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朱自清最初是以诗人的身份走上文坛的。
1925年,27岁的朱自清开始致力于散文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写出了《背影》、《春》、《温州的踪迹》、《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儿女》、《给亡妇》等散文名作,这些作品以其高超的艺术成就蜚声文坛,从而奠定了其一代散文大师的地位。
朱自清散文美论文
朱自清散文美论文摘要:作者在此饱蘸感情的油彩,首先再现着秦淮河的自然风光,具有幽静、朴素的自然美,洋溢着作者对秦淮河无比爱慕的炽热之情。
朱自清的散文在我国散文园地独树一帜、卓然成家。
最显著的特点是画面美,画中孕情,寓意深远。
一、亦文亦画,多姿多彩朱自清的散文是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认识与体验,以饱蘸生活色彩的浓笔,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幅真切可感的生活画面。
他笔下的春,踮着脚叩开风门,唤醒小草,是一幅生机盎然、万头攒动的闹春图。
此为粗线条的素描。
他笔下的厚积着绿的梅雨潭飞珠溅玉、晶莹发光,是一幅神光离合的悬泉瀑布图,乃是背景壮观、物象清晰的山水画。
他笔下月光如泻的荷塘曲径蜿蜒、优雅别致、秋高气爽、媛女采莲、蕴情深沉,是引人驻足的人物画。
他描绘的秦淮河,灯与月互映、水与天相衬,桨声在灯影中划响,也是意境深邃的风景画。
而这多姿多彩的大画面,又包含着许多精美的小画面,作者情感的河流也时时穿透其中。
让我们展开《春》的画轴,伴着春姑娘的脚步走进画面,领略那独具特色的春天吧。
首先扑面而来的是温馨的春风。
春风过处近的水,远的山,地上的小草,天上的太阳,都在忙着“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桃花争妍,无名花跃跃欲试,婉转的鸟鸣,嗡嗡的凤蝶,牧童的短笛同奏着一首迎春曲。
老人蹒跚、幼儿雀跃,春雨也舞动花针为春姑娘“斜织”着彩屏。
这是空前的闹春会。
蹦呀、跳呀,在生活的舞台上,吸引着人们赶来咏春,让读者时时感觉到作者感情的脉搏在频频跳动。
朱自清笔下的秋又是如何呢?让我们趁着那皎洁的月光,去欣赏一下荷塘的月色和月光下的荷塘吧。
沿着曲折的煤屑路,莫惊醒催眠曲后刚刚熟睡的婴儿,否则他的哭闹将惊动那羞涩的舞女,使你看不到那迷人的佳境而后悔终生。
那可真是别有洞天之妙啊!“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层层叶子的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毕业论文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毕业论文第一篇: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毕业论文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摘要: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散文作家。
他的散文数量不多,而精品却不少。
朱自清的散文脍炙人口,取材广泛,内容丰富。
既有反映社会人生,表现出鲜明的反帝反封建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品,又叙写身边琐事、个人见闻的抒情小品。
他的散文的艺术成就,对于创作白话散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朱自清散文不仅有丰厚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其以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起一座丰碑,他的散文以构思缜密,布局精巧,抒情色彩浓郁以及语言的清新、自然、悠美、典雅体现出巨大的艺术魅力,他丰富的艺术经验需要我们予以认真地总结、学习。
朱自清的散文既是优美的艺术品,又展示着崇高的人格魅力。
其文明净的色彩、素雅的风致能引读者进入奇妙的境界,他对风物人情的形象描绘,“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最能传达朱自清散文风神韵致的,是取材于作者自己生活的那些写景、叙事、抒情的“美文”。
这些“美文”的成就和特色,奠定了朱自清一代散文大师的地位。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背影》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从内容上来说,能从一个战乱时代的真正的知识分子的角度抒写了对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同情以及离乱时代的真情,并以尖锐的笔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号角作用。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要有完美的艺术形式才能使内容表现得更充分更完整更加深刻。
朱自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将经历和体验的社会内容与生活内容表现出来,使他的散文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杨振声总结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是“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
[1]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认真品味探究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艺术特色,吸收其创作经验,对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写作水平,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做粗浅论述。
一、观察透彻,描写细腻[2]刘勰曾提出“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
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美论文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美摘要: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散文大家,其散文文笔清俊、语言简练、风格朴素,字里行间流露出丰富的真情实感。
正是这种卓然不群的美文风格,使其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书写了最为瑰丽的一笔。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美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引言说到现代散文,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朱自清。
朱自清作为中国现代文坛的一位大家,他的散文蕴含着强烈的个人色彩,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朱自清特色。
其散文饱含了真情实感,自然和谐的描写和抒情令每一个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这归功于他语言的艺术美。
朱自清散文语言朴素精练、生动自然、真挚感人,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
本文从朱自清散文语言的绘画美、音乐美和语风艺术三个方面分析其散文语言的艺术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使用散文语言,从而推动散文写作的发展。
一朱自清散文语言的绘画美朱自清曾经说过,写散文便是以文字的方式进行绘画,他的作品无论是在写景、抒情或者叙事,都是在用文字向读者描绘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
通过语言,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并引起共鸣。
由此可见,朱自清十分注意散文语言中对于意象画面的描绘,充分发挥汉语文字的优势,化无形为有形,化呆板为灵动,化单调为丰富,化晦涩为简洁,化腐朽为神奇,所以他的散文才能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绘画跃然纸上。
下面从立体感和色彩美两个方面来分析朱自清散文语言的绘画美。
1 立体感为了使其散文语言更具立体感,朱自清在文章的构思上进行反复斟酌,力求结构严谨、自然、顺畅。
所以,我们能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感受到作者对文章结构和脉络的精心设计,深得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要旨。
比如,在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朱自清把来到月夜下的荷塘观景、思索时的心境变化作为纵线,把荷塘月色的景物变化作为横线,从而形成了纵横交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自然和谐的结构美,将一幅饱含深情的荷塘轮廓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朱自清散文华美艺术意境论文
浅谈朱自清散文华美的艺术意境【摘要】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在现代文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朱自清的散文风格独特、意境悠远,饱含深情且诚挚至深,充满诗情画意却又很平实质朴,他把真挚朴厚的感情注入散文之中,用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情景交融的画面美感、精妙深刻的选材视角,达到了散文华美的艺术之巅。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艺术意境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其散文作品在现代文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散文风格独特、意境悠远,饱含深情且诚挚至深,诗情画意却又平实质朴,他把真挚朴厚的感情注入散文之中,用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情景交融的画面美感、精妙深刻的选材视角,奠定了重要的文学地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境界,达到了散文华美的艺术之巅。
一、清新自然、细腻雅致的语言风格朱自清的文字功底极其深厚、扎实,在他的散文中,语言艺术是最大的亮点,清新自然、委婉淡雅、简洁细腻、生动绚丽而又平实质朴的语言文字,富有音韵美的修辞手法,简洁流畅的口语化风格,在营造氛围、烘托气氛的同时,强烈地感染和影响着读者。
1.清新雅致的文字美感朱自清在散文创作中擅长用清新自然、委婉淡雅、简洁细腻、生动绚丽而又平实质朴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境,这种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尤其是在情景散文中运用得淋漓尽致。
在《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种描写很生动、清新,把静物写得极为鲜活,更把一种感官体验用一种悠远的想像表现出来了,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他所描绘的情景中,分不清现实与意境,收到了奇特的艺术效果。
在注重语言的清新自然、生动绚丽的同时,他还在质朴平实准确上下功夫。
名篇《背影》中多次对父亲的“背影”作描写刻画,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正是在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的基础上,才在用字用句上如此生动、真切、朴实、精确。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探究论文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探究论文内容摘要: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清新自然,语言优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朱先生主要是从朴素美、音韵美、装饰美和绮丽美四个方面提炼语言的。
学习研究朱先生散文的语言对于丰富语言,创新和提升文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朱自清先生是我国“五四”以来最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家。
他的散文,不论记人、叙事、说理、抒情,都如实抒发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的情感性感染了广大读者。
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蕴美向来是文学创作的最高追求,这种内在美是通过怎样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的呢?语言的运用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研究朱先生的散文创作,我们不难发现,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突出表现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
一、精选口语入文,体现朴素美关于散文的语言风格_朱自清强调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确提出要用“活的口语”写文章。
认为这样的文章才能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
”《春》里,他不说春天来临,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而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似的。
”《绿》里,不说梅雨潭的绿美丽纯洁,令人心醉,而以与“绿”谈心的方式说“我舍不得你_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我送你一个名字,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朱自清先生为使口语入文,把北京话作为挑选和提炼口语的标准。
在他的散文创作过程中,始终恪守这个标准,因而他的散文语言与今天的普通话几乎一样,活跃在中国人的交际生活中。
(一)善于使用富有个性化的北京话口语《春》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
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草“偷偷地”“钻出来”,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时从暗处钻出来,充满了孩童情趣。
“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一连串动词无不童趣盎然。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5篇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5篇第一篇: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内容摘要】:朱自清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散文集有《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他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从思想内容上看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战斗性较强的,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
二是描述个人家庭生活,抒发自我感情以及描绘大自然景致的散文,如《背影》、《绿》、《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朱自清散文真挚、自然、朴实,在结构上注重“文眼”的安设,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
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体现了漂亮缜密的特点;在抒情上善于创造情境交融、以形传神的艺术境界。
因作品的立意和题材的不同,而显示出浓郁的抒情色彩;在语言上对口语进行大胆的艺术锤炼,读起来明白如话,通俗平易,又形象生动,浓缩隽永。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缜密真意情致文美清秀)特色朱自清原是一位诗人,所写散文自然不失其诗人本色,郁达夫曾经在《中国文学大系·散文集·导言》里说到:“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贮满着那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①。
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大体说来,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构思缜密,布局精巧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上,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所谓“文眼”,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与集中,把作品的思想与形象辩证地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围绕这个“焦点”,或者说是“文眼”,把零散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或者把纷繁的内容集中到某一点上,使作品所表达的思想高度凝聚。
清人刘熙载云:“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
在篇首则后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之父,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天才。
其散文作品富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刻画了丰富而细腻的人性风景,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围绕着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展开论述。
一、语言艺术方面朱自清的散文表达方面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上的别致和优美。
他的语言简洁明快,文笔清新自然,表达方式自然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同时,他还善于借鉴白话文的表达方式,使得他的文章在理解上更加易懂。
在表达的过程中,他往往使用一些富有感染力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以此表现他对自然、对人生的感受。
例如,他所写的雨是“缓缓的,小巧的”,这种生动形象的描写方式,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二、思想深度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大多涉及生活琐事,但却深刻而充满哲理,往往在诸如生活、自然、情感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思想深度。
他经常用生活中丰富而细腻的体验,去阐述他对社会发展、人生哲学和人情世态的理解。
例如,在他所写的《荷塘月色》一文中,思想深刻,通过荷塘就地取材的细腻描写,告诉读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三、意境独特方面朱自清的散文意境通常是优美而独特的,往往概括出一种简单而丰富的美感。
他的意境往往清新、宜人,表现珍爱自然、留恋静谧、向往和平的情感。
他的作品,通过细致的描写,让读者看到了具体的事物,同时又引导读者从事物的具体逐渐抽象到精神高度的领域,如《背影》、《春》等作品,使人读后深受感动,意境独特。
四、审美趣味方面朱自清的散文描写和表现的内容十分生动有趣,同时让读者感受到他的审美趣味。
他可以从一件看似平常的事情入手,以个人的视角,让读者感到他的独特视角。
例如,他所写的《背影》一文,描述了一个父亲为了自己的儿子而冲出重重危险,在情感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涵盖了语言艺术、思想深度、意境独特和审美趣味四个方面。
他长期以来的不懈追求和坚持,创造出了一系列极为精彩而且独具特色的散文作品,独树一帜,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作。
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的应用价值作文
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的应用价值作文朱自清的散文,就像一坛陈酿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那咱就来唠唠研究他散文艺术特点到底有啥应用价值。
可是呢,研究他散文的艺术特点也有让人头疼的地方。
有时候感觉他的那种细腻和含蓄,咱学起来有点吃力。
就像我自己写作文的时候,想模仿他的描写,可总是写得要么太啰嗦,要么就感觉很生硬。
也许是咱还没有真正理解透彻吧。
但不管怎么说,这就像爬山一样,虽然难,可一旦爬到山顶,看到的风景肯定不一样。
我还听过一个故事呢。
有个同学,作文老是写得干巴巴的。
后来他老师让他好好研究朱自清的散文。
他一开始觉得没啥用,可慢慢的,他发现自己描写景物的时候开始有感觉了。
有一次写校园的樱花树,他写道:“那樱花树像个穿着粉裙的公主,风一吹,花瓣飘落,仿佛是公主洒下的花雨。
”你看,是不是有那么点意思了?这就是研究朱自清散文艺术特点的魅力所在。
所以说啊,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那应用价值可太大了。
它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我们写作能力提升的大门,让我们在文学的世界里畅游得更畅快。
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的应用价值作文,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这里面的事儿可有意思了。
我记得有一次参加作文比赛,我就想把朱自清散文艺术特点中的那种情景交融运用进去。
我写的是关于故乡的老房子。
我想把对老房子的怀念之情融入到对老房子的描写里。
我写着写着,就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了。
我发现要真正做到像朱自清那样自然地情景交融还真不容易。
我就像一个刚学走路的小娃娃,东倒西歪的。
但是呢,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尝试的乐趣。
就像在黑暗中摸索,虽然可能会碰壁,但说不定哪天就突然找到方向了。
从整体上来说,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的应用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写作。
它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
当我们深入去分析他的文章时,我们就像在欣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我们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韵味,那种美是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
就好比我们看了很多美丽的画,久而久之,我们对美的鉴赏力就提高了。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四大艺术特色(开题报告+论文)
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浅谈朱自清散文的四大艺术特色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级级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年 1 月浅谈朱自清散文的四大艺术特色摘要:现代散文是中西文化碰撞、融汇的所形成的一个富有个性的产物,它是对传统散文的扬弃与超越。
朱自清以他独特的思想特色、艺术特色和风格特色成为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
在思想内容上,他的散文真实地表现了自己的生活、思想情感及个性特点,显示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正义感和爱国心。
在艺术上,他的作品以漂亮、缜密著称,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在诗与画的交融上达到很高成就。
在风格上,朱自清的散文显示出两种不同的文采:一种是工笔画式的精雕细琢,达到出神入化的美的极致;另一种是追求用词的朴实和口语化,用清幽细密语言艺术达到质朴自然的极境。
关键词:情感、意境、构思、语言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生于江苏海州,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所以他说“我是扬州人”。
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在大学时代和毕业后在江、浙等地中学任教期间,他致力于新诗创作。
1925年以后,他的创作转向散文。
他的散文大多写于此后的十年间。
他曾说自己“近几年诗意枯竭,搁笔已久”,“觉得小说非常难写”,“至于戏剧,更是不敢染指”,但“有不免有话要说”,所以“自然而然采用了(散文)这种体制”[1]。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最重要的散文作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背影》(1928年出版)、《欧洲杂记》(1934年出版)、《你我》(1936年出版)。
早在1924年还出版了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对现代散文的发展、成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朱自清最初是以诗人的身份走上文坛的。
1925年,27岁的朱自清开始致力于散文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写出了《背影》、《春》、《温州的踪迹》、《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儿女》、《给亡妇》等散文名作,这些作品以其高超的艺术成就蜚声文坛,从而奠定了其一代散文大师的地位。
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论文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摘要:作为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名字永远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写在一起。
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为培养文学青年和繁荣散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他的散文文笔细腻,无论是描景、写人、叙事、描景、抒情、状物,无不流露出作者朴实真挚的情感,充满着诗意美和绘画美。
朱自清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
几乎篇篇美文都可以找出一些情景交融之句,清幽细密的语言特色无不渗透着作者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清灵隽永的美学追求。
充满诗意美和绘画美,是朱自清散文的一大特色。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175—01一、注重“眼”的安设,构思缜密,布局精巧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
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
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
“设眼有致”。
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
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
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
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荷塘月色》一开篇就“揭全文之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
接着,作品写小路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
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
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
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
《背影》也是篇首点明题旨:“我和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文章围绕“背影”对各种材料进行适当的剪裁布局。
首先是由远及近,回叙父子奔丧时的相聚,细数父爱的种种表现,定下深情怀念的基调。
浅论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浅论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内容摘要】:朱自清先生是语言艺术家,他的散文语言清丽朴素,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用词准确,善于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多用叠词,富有音韵美。
在他的散文中能够将古典诗词的风格融入其中,写景抒情,这是现代散文家绝少有的独特现象,他用语言塑造了美的人生。
当然,这种人生适合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所以散文附着上了个人的浓厚色彩。
从色彩上看,不同心境下的散文,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或为明丽,或为灰暗,也许就是先生的不同的人生际遇。
本文主要是从修辞多样,用词灵活;景语为情语;朴素又创新;口语化程度高;深刻的阅历烙印;鲜明的个性特征等六个方面来论述他散文的语言艺术特色。
【关键词】:多样朴素口语化个性特征有人说,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节奏平缓刻板,抒情浅显啰嗦,技巧浅显平易,基调阴柔,缺少丈夫气慨”;有人说,先生的文章“交代过于平白直露,行文平起平落,欠缺吞吐开阔之气”,更有甚者云“(先生)抱其佛脚而大嚼其中三味,秉其衣钵而自以为得其嫡传”。
而本人却认为先生的语言平实自然,清新质朴,富有柔情,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一、修辞多样,用词灵活(一)叠字叠句,是我们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法。
先生是巧用叠词的高手。
在先生的笔下,一个个看让人毫不起眼的词语都能运用得恰到好处。
恰似一条水晶项链中嵌着一颗珠光宝气的蓝宝石,显得那般的光彩夺目,那般的非同凡响,那般的高雅尊贵。
而将词用得最传神的当数《荷塘月色》了。
“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
“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
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反映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平实自然的叠词,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
相信读过朱自清先生的作品的人都深有体会。
“阴森森”的小径,“淡淡”的月色,以寂静的氛围,衬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情。
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的应用价值作文
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的应用价值作文朱自清的散文,就像一坛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那咱就唠唠研究他散文艺术特点的应用价值呗。
再说说他散文的结构。
他的文章结构就像是精心搭建的积木城堡,有松有紧,错落有致。
有时候他会先铺陈一些景色或者事物,然后慢慢地引出自己的情感或者思考。
咱写文章的时候,往往结构乱得像一团麻。
要是能借鉴他的结构,那文章的条理肯定会清晰很多。
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的应用价值作文朱自清的散文啊,在文学的星空中那可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研究他散文的艺术特点,这价值可大了去了,就像发现了一个装满宝藏的山洞。
他散文的节奏感也很独特。
读他的文章,就像听一首优美的曲子,有舒缓的时候,也有激昂的部分。
有时候他会用短句来营造一种紧凑的氛围,有时候又用长句来慢慢诉说。
咱平时说话有时候也是没个节奏,写文章更是。
如果能借鉴他散文的节奏感,那文章读起来就会顺口很多。
我有一次参加作文比赛,写的文章自己读起来都觉得别扭,就像一个瘸腿的马在走路。
后来我就想啊,要是我能像朱自清那样把握好节奏,说不定就不会这么糟糕了。
朱自清散文里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他不会直白地把道理讲出来,而是像把珍珠藏在贝壳里一样,让你自己去发现。
这种含蓄的表达,很有韵味。
在咱们现代社会,大家都习惯直来直去的表达,可有时候含蓄一点反而更有魅力。
比如说在和人辩论的时候,咱要是能像朱自清表达哲理那样,把自己的观点巧妙地隐藏在一些故事或者描写之中,那肯定能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被说服。
不过呢,有人可能会质疑,现在都信息爆炸的时代了,大家都喜欢快餐式的阅读,朱自清那种细腻的散文艺术会不会被淘汰呢?我觉得也许在某些方面会受到冲击,但是绝对不会被淘汰。
就像古典音乐一样,虽然流行音乐满大街都是,但是古典音乐依然有着它不可替代的魅力。
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就像是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也能让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上有更多的武器。
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的应用价值作文朱自清的散文那可是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啊,研究他散文的艺术特点,就像是在挖掘一座隐藏着无数宝贝的矿山,价值高得超乎想象。
探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探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探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朱自清先生是现代散文大家。
他的散文语言自然清晰,风格委婉细腻,不论叙事状物抒情无不传神动人。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探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探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摘要:朱自清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抒情、意境、构思、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散文;艺术特色;朱自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是我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中最重要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情感色彩浓郁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把抒情是与叙事、描写、议论交织,是其散文创作的突出特色。
《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
在叙事中,融进了真挚的情感。
在作品中,作者围绕“背影”铺陈其事,这个重心四次点题,虚实并用,疏密有致,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把真情与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者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荷塘上,月色下,种种景物,色彩是多样的,情态也各不相同,但都扣住一个“淡”字的韵味。
“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微微的风”……这些都是轻淡的,情态交融,静美淡雅,表现出作者的闲情与希求恬静的心境相吻合,其中包含着作者淡淡的欣慰,更包含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显示出多姿的美,丰富的情感,偏重于描写的写景篇章则是细致绮丽,偏重于议论的杂感则见机智深沉。
二、意境情景交融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力求“绘画美”,意境清雅。
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论文
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摘要: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美。
作为散文大家,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的散文是优美的艺术品,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的笔墨挥洒自如,把自然景色、物体状貌描绘得栩栩如生,真实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露出来,坦诚的真、浓郁的情、朴素的美深深打动读者;朱自清的散文贮满诗意,文中有画,画中有情,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本文着重从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三大方面论述他的散文艺术特色,突出其较高的艺术成就、审美价值和历久不衰的魅力。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前言: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是散文。
他的散文“贮满诗意”、“真挚清幽”、“纯正朴实”,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郁达夫说:“他的散文贮满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
”他的散文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具有历久不衰的魅力。
一、艺术特色之一——意境美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的,还是描写个人家庭的,或是叙事议论的,都能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里,让读者感动不已。
(一)叙事中意境美——体现人性美在散文的创作中,朱自清常用的是叙述的方法,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真情实感娓娓道来,以真挚的感情打动读者。
《背影》一文,叙写的是一件普普通通的生活琐事,既无宏伟的结构,也无华丽的词藻,却能打动广大读者,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上的名篇,让人久久传诵不忘。
作品叙述了父亲为远行的儿子送行的情景,作者从父亲再三叮属茶房,终于决定还是自己去,以及他忙着照看行李,与脚夫讲价、给我拣靠门的位子等细小的事情的描写,来显示父亲对我真挚的关爱。
最为动人的是父亲为儿子去买橘子的过程:“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上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摘要: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师。
他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朱自清先生散文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
细腻委婉的景致观察和描写,精雕细刻的语言锤炼,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新颖别致的布局构思,融情于景。
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都烙上鲜明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022-01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是一位诗人和散文家,又是一位著名学者。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在课本里最早接触先生脍炙人口的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都是一种美的享受,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朴素慎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散文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一、朱自清散文艺术构思,巧妙安设“文眼”
所谓“文眼”,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与集中,把作品的思想与形象辩证地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围绕这个“焦点”,或者说是“文眼”,把零散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或者把纷繁的内容集中到某一点上,使作品所
表达的思想高度凝聚。
如《春》这篇短小的精美的散文,从各个方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无限的生机和创造力。
作品先写对春天的盼望,其次勾画出春天的轮廓,然后具体地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春光图,最后,从春天的自然景物的描绘转到春天中人们的活动的描写: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是的希望。
《春》好一幅迎春图,作者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春天的赞颂。
一句朴实而似寻常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作品的“文眼”,也是作品诗意的核心。
这一“画龙点睛”之句,没有雕琢、也没有粉饰却又有最神奇的功力,有一种不露痕迹的自然美感。
二、朱自清善于运用叙事抒情,表达真挚的美
有两种散文,一种是虽然也以现实生活为根据,但在写作过程中,作家对事实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有一些必要的想象和虚构;另一种则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完全不容虚构。
朱自清的散文属于后一种。
我们读朱自清的散文,的的确确相信他笔下写出来的都是真人真事,都是实录。
例如,买桔子的“父亲”,“换了金镯子帮助我的学费”的亡妇,房东太太,和易宽容的叶圣陶,都是真人;象《执政府大屠杀记》中记述的“三一八”惨案,《生命的价格一一七毛钱》中记述作者亲眼所见的,用七毛钱买来的一个小女孩的命运,都是真事。
问题的关键是,朱自清善于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娓
娓叙来,并抒写自己的真切感受,以达到质朴和真挚的情感美。
朱自清是用散文描写旧时代的小人物能手。
由于长期过着学者的书斋生活,不能较多的接触劳动人民,所以,朱自清写得最多最好的是他的家人、学生、朋友、以及旧时代的小资产阶级的小人物。
朱自清善于从真实人物身上,选择那些看似平淡,实则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加以描写,从而创造出具有某种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朱自清写人抒情的另一方面,是通过一系列人物生活中典型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自然而然地变人物的“生活细节”为感人的“抒情细节”。
“父亲”买桔子的细节,“妻子”照看“儿女”和“我”的细节、“儿女”吃饭的细节等等,这些细节寥寥数笔,不事渲染,而却又真挚吐露质朴的父子之情、夫妻之情、天伦之乐,具有真实之美。
事件真实,叙述细腻,抒情真切而委婉。
朱自清叙事抒情是很注重“至诚”和“写实”的。
感情是丰富的,又是较为抽象的,要用文字把感情抒写得具体可感是不容易的。
朱自清善于在叙述事实之中,让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能得到情感上的熏陶。
三、朱自清散文艺术语言清新、自然、悠美、典雅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美。
首先,作者注意修辞,语言优美,用字遣词功夫颇深,如《荷塘月色》中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准确而传神。
同时,作者善于作比喻、通感等手法,如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
出浴的美人”比喻荷花,用听觉印象的“渺茫的歌声”比喻嗅觉印象“缕缕清香”作通感修辞,用听觉印象的“梵阿岭上奏着的名曲”比喻视觉印象的“光与影”。
作通感修辞,文中还有了不少叠词,如“淡淡的”“田田的”“亭亭的”“蓊蓊郁郁”“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使行文气势悠扬婉转,舒徐不迫,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美,再如《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赋于音乐美、诗美的同时,也兼有朴质无华、蕴藉腴厚的美。
作者追求的是另一种美,这就是用词的朴实和口语化。
这正为他的为人不虚伪、不浮华、不讲排场和客套。
他曾说“用笔如舌”是文章的极境。
他说富有“说话风”的作品“读了亲切有味”。
《背影》中的叙述语言是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尤其如此。
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
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
”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