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液的灭菌

合集下载

注射剂灭菌工艺研究内容以及资料撰写格式

注射剂灭菌工艺研究内容以及资料撰写格式

注射剂灭菌工艺研究内容以及资料撰写格式注射剂按照工艺通常可以分为终端灭菌工艺产品和无菌生产工艺产品,其灭菌/除菌无菌工艺验证的内容也有较大的差别。

下面分别针对终端灭菌工艺产品和无菌生产工艺产品进行阐述。

1.终端灭菌产品灭菌工艺验证1)热分布试验热分布试验考察灭菌过程中灭菌柜各个不同位置的温差状况,为下一步的热穿透试验提供数据支持。

热分布考察通常分为空载热分布和装载热分布考察,需连续进行三个批次,以保证数据的重现性。

热分布试验主要包括:探头分布情况;灭菌温度和时间的设置;装载方式和所用样品情况;空载条件下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最大波动数据,冷点的位置和温度;装载条件下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最大波动数据,最冷点和最低温度;试验结论等。

装载热分布试验中应说明所用样品批号、批量、装载方式等。

如未采用申报产品进行装载热分布考察,应明确说明试验所采用的样品的名称、组成、规格、包装形式、装载方式,并评估所采用的样品和装载方式是否能充分反映样品的实际情况。

2)热穿透试验热渗透试验是研究灭菌柜和灭菌程序对灭菌产品适用性的试验。

因此,热渗透试验一般应与申报产品一起进行,并应规定产品的批号、批号和装载方式。

在热穿透试验中,温度探头应插入待灭菌产品中,插有温度探头的产品的安放位置包括热分布试验确定的冷点和高温点。

热穿透试验中除了关注上述热分布考察的内容外,还需关注温度探头的安放方式,灭菌过程的最大f0值、最小f0值、平均f0值等。

3)微生物挑战试验应澄清微生物挑战试验中使用的生物指示剂的来源、类型、规格(D值和细菌数量)和试验结果,并说明试验中使用的生物指示剂的耐热性和数量是否对灭菌过程构成必要的挑战。

生物指示剂的耐热性应大于生产环境和产品中常见污染菌的耐热性。

4)灭菌前微生物负荷的控制除了对灭菌过程的监控外,还应该说明灭菌步骤之前采取了哪些措施监控药液的微生物负荷,并提供相关的验证数据;应提供灭菌前产品中的污染菌及其耐热性的监控方法与测定结果;药物溶液在灭菌前的最长放置时间等等。

药剂学——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药剂学——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药剂学——灭菌制剂与⽆菌制剂药剂学——灭菌制剂与⽆菌制剂要点:1.灭菌与⽆菌制剂常⽤的技术:灭菌⽅法2.注射剂(⼩容量注射剂)3.输液(⼤容量注射剂)4.注射⽤⽆菌粉末5.眼⽤液体制剂6.其他灭菌与⽆菌制剂7.注射给药系统的新进展⼀、灭菌与⽆菌制剂常⽤的技术(⼀)⼏个基本概念:1.灭菌:杀灭或除去活的微⽣物(繁殖体+芽胞)2.消毒:杀灭或除去病原微⽣物3.防腐(抑菌):抑制微⽣物的⽣长与繁殖4.⽆菌:物体、介质、环境不存在任何活的微⽣物5.灭菌制剂: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物繁殖体和芽胞的⼀类药物制剂6.⽆菌制剂:采⽤⽆菌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物繁殖体和芽胞的⼀类药物制剂(⼆)物理灭菌技术1.⼲热灭菌法◆直接灼烧(⾦属、玻璃及瓷器-安瓿180℃ 1.5h)◆⼲热空⽓灭菌法(油性软膏基质、注射⽤油)2.湿热灭菌法——饱和蒸汽/沸⽔/流通蒸汽包括4类:热压、流通蒸汽、煮沸、低温间歇影响因素:微⽣物的种类与数量、蒸汽性质、药品性质、灭菌时间、其他(介质pH)湿热灭菌法1)热压灭菌法——最可靠的灭菌⽅法特点:⾼压饱和⽔蒸汽加热杀灭微⽣物适⽤:耐⾼温、耐⾼压蒸汽的药物制剂、玻璃/⾦属容器、瓷器、橡胶塞、滤膜过滤器热压灭菌条件:115℃×30min121℃×20min126℃×15minF0值(热压灭菌可靠性参数,min)≥8 (12)使⽤热压灭菌柜注意事项:①必须使⽤饱和蒸汽;②必须排尽灭菌柜内空⽓;③灭菌时间以全部药液温度达到所要求温度时开始计时;④灭菌完毕先停⽌加热,逐渐减压⾄压⼒表指针为“0”后,放出柜内蒸汽,使柜内压⼒与⼤⽓压相等,稍稍打开灭菌柜,10~15min后全部打开。

以免柜内外压⼒差和温度差太⼤,造成被灭菌物冲出或玻璃瓶炸裂,确保安全⽣产。

2)流通蒸汽灭菌法——100℃流通蒸汽,30~60min适⽤:消毒、不耐⾼热制剂灭菌3)煮沸灭菌法——沸⽔,30~60min适⽤:注射器、注射针消毒4)低温间歇灭菌法将待灭菌物置60~80℃的⽔或流通蒸汽中加热60min杀灭繁殖体→放置24h芽胞发育成繁殖体→再次加热灭菌、放置→反复多次直⾄杀灭所有芽胞适⽤:不耐⾼温、热敏感物料/制剂灭菌3.过滤除菌法——⽆菌条件下进⾏操作适⽤:⽓体、热敏药液/原料常⽤滤器(孔径⼩于芽胞体积)◆微孔滤膜滤器:0.22µm/0.3µm◆垂熔玻璃滤器:G64.射线灭菌法①辐射灭菌法:60Co、137Cs-γ射线适⽤:热敏——维⽣素、抗⽣素、激素、⽣物制品、中药材和中药制剂、医疗器械、药⽤包装材料及药⽤⾼分⼦材料②微波灭菌法——液态、固体物料(兼⼲燥)③紫外线灭菌法——最强254nm适⽤:物体表⾯、⽆菌室空⽓、蒸馏⽔不适于:药液、固体物料深部(三)化学灭菌法①⽓体灭菌:⽓态杀菌剂(环氧⼄烷、甲醛)适⽤:环境消毒、不耐加热的医⽤器具/设备/设施消毒、粉末注射剂灭菌②液体灭菌法适⽤:⽪肤/⽆菌器具/设备消毒杀菌剂:75%⼄醇、1%聚维酮碘溶液、0.1%-0.2%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酚或煤酚皂溶液(四)⽆菌操作法1.特点:整个过程控制在⽆菌条件下进⾏,产品⼀般不再灭菌,特殊可再灭菌(青霉素G耐热)2.适⽤:不耐热药物的注射剂、眼⽤制剂、⽪试液、海绵剂和创伤制剂3.场所:⽆菌操作室(甲醛溶液加热熏蒸法、紫外线灭菌、液体灭菌法)、层流洁净⼯作台、⽆菌操作柜4.注意:所⽤⼀切物品、器具及环境均需灭菌;操作⼈员先洗澡并更换灭菌⾐鞋,不得外露头发内⾐,以免污染。

注射剂灭菌工艺

注射剂灭菌工艺
• 共识--无菌检查合格不能得出产品无菌的结论
灭菌产品的无菌保证不能依赖于最终产品的
无菌检验,而是取决于生产过程中采用合格的灭
菌工艺、严格的GMP管理和良好的无菌保证体系
灭菌工艺的验证是无菌保证的必要条件
灭菌工艺经过验证后,方可正式用于生产
附:无菌产品检测取样的时机和位置
无菌灌装产品
• 批开始、结束及重大故障和调整后
37体的质量外源性的影响因素人员潜在风险潜在风险微生物质量缺陷微生物质量缺陷后果后果可导致产品灭菌前微生物含量失控可导致产品灭菌前微生物含量失控产生风险的原因产生风险的原因供应商质量保证不完善注射用水系统设计或管理供应商质量保证不完善注射用水系统设计或管理不完善不完善管理措施管理措施采购标准控制原辅料微生物限度采购标准控制原辅料微生物限度供应商均按供应商均按sop规定经过严格筛选规定经过严格筛选每批检查微生物含量严格管理仓储条件每批检查微生物含量严格管理仓储条件输液瓶定点采购热塑封装防止淋湿和昆虫输液瓶定点采购热塑封装防止淋湿和昆虫污染污染注射用水注射用水80以上高速循
注射剂灭菌工艺
灭菌工艺验证的必要性
灭菌安全相关的药害事件
美国:1971年3月,7个州8家医院发生
了405起败血症
中国:2006年8月,“欣弗”事件,涉及
十几个省,160多起严重不良反应,8人死

注:引发药害事件的产品均通过了无菌检查
灭菌工艺验证的必要性
无菌检验的局限性一:
• 无菌的定义
–理论上:无菌=没有任何活的微生物
瓶时,通过无菌检查的通过率:
(1-0.001)20=98.0%
检出染菌的概率为2.0%
抽样1000瓶时,通过无菌检查的通过率:
(1-0.001)1000=36.7%

最终灭菌与非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工艺设计的探讨

最终灭菌与非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工艺设计的探讨

最终灭菌与非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工艺设计的探讨作者:廖锐仑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0期廖锐仑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168[摘要] 随着各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出现,制药行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注射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剂型,因其特殊的性质,对于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有更严格的要求,以保证人们用药安全可控有效。

工业生产中根据药物的耐热耐敏性的差异,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除菌方式即最终灭菌和非最终灭菌方式。

本文就这两种工业上常见除菌方式制成的小容量注射剂在工艺设计的差异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灭菌;注射剂;工艺设计[中图分类号] R460.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4(a)-0028-02无菌产品是指中国药典规定需要进行无菌项目检查的原料药和制剂。

按照生产工艺的不同可将注射剂分为最终灭菌和非最终灭菌两种。

而小容量注射剂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制剂。

最终灭菌和非最终灭菌两种剂型在生产工艺上有相近之处,但二者之间存在本质区别。

其区别在于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是在药液灌装时完成灭菌的,而非最终灭菌注射液除了对于药液进行过滤除菌外,还需要对于操作的每个环节和步骤进行无菌控制。

其中灌封和除菌过滤操作应该在无菌操作区中完成,这是二者在生产工艺环节中最大的区别。

无菌药品的生产对于生产的环境、人员和设备的洁净等级要求必须符合GMP的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应避免药液的二次污染。

下面就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讨论下最终灭菌和非最终灭菌在生产工艺上的差异。

1设计的依据不同1.1 对于生产环境洁净度的要求不同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附录中对于无菌药品的要求。

小容量注射剂采用联动线进行操作时,由于灭菌烘箱和灌封机带有A级洁净区系统,洗瓶在D级的操作环境下,灌封操作则在C级洁净区背境下的A级洁净区操作,就能够达到最终灭菌药品的环境要求。

而对于采用非最终灭菌操作的药品,洗瓶时在D级的操作环境下,灌封操作只允许在B级洁净操作环境下采用局部A级洁净区操作。

葡萄糖注射液生产中PH值的控制和灭菌法

葡萄糖注射液生产中PH值的控制和灭菌法

葡萄糖注射液生产中PH值的控制和灭菌法发表时间:2016-02-23T09:11:39.3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作者:黄国锋[导读]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葡萄糖注射液生产的具体情况,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 150000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葡萄糖注射液生产中所含有的PH值进行控制,同时对控制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灭菌法进行了详尽的解析,从而总结出葡萄糖注射液生产的具体情况,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葡萄糖注射液;PH值;控制;灭菌法在目前的临床所应用的注射液中,葡萄糖注射液较为常见,应用范围也较广,这也决定了其生产的质量尤为关键,如果葡萄糖注射液生产的质量过低,那么就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保障葡萄糖注射液生产的质量,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能够在葡萄糖注射液生产过程中,合理的对PH值进行控制,使得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同时采用适宜的灭菌方法,以此来保障葡萄糖注射液的生产质量。

1.葡萄糖注射液生产过程中所应用的灭菌法在葡萄糖注射液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有效的灭菌法来对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细菌进行有效的杀除,这样可以保障葡萄糖注射液生产的质量,而在对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灭菌处理的时候,可以采用的灭菌方法一般为湿热灭菌法,该方法是一种较为常见,并且应用范围较广的灭菌方法,该方法在实际的灭菌应用中,能够发挥出其较大的压力优势,使得灭菌温度不断的提升,保障的有效的穿透性,这样可以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

虽然,这样灭菌方法有着如此多的应用优势,但是其也有着一定的应用弊端,当灭菌的压力过大、温度的控制不准确或者是时间把握不好,就会使得灭菌的效果大打折扣,葡萄糖注射液中仍然会含有一定量的细菌,这样就会使得患者在进行葡萄糖注射的过程中,短时间内就会出现一些细菌变质的情况,同时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注射剂灭菌工艺变更申请常见问题分析

注射剂灭菌工艺变更申请常见问题分析

注射剂灭菌工艺变更申请常见问题分析注射剂变更灭菌工艺为较常见的补充申请,当前的申报资料显示存在如下几种最常见的变更形式:1、由除菌过滤工艺变更为终端灭菌工艺;2、将残存概率法灭菌工艺变更为过度杀灭法灭菌工艺;3、由流通蒸汽灭菌变更为残存概率法或过度杀灭法灭菌工艺。

按照《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上述变更可能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产生较显著的影响,属于Ⅲ类变更,需进行全面的研究和验证工作。

本文分析了近期灭菌工艺变更申请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供研究者参考。

问题1:未结合药物的理化性质对灭菌工艺进行全面的研究如:对某些稳定性较好,能够耐受过度杀灭法灭菌的品种,申请人仍采用残存概率灭菌工艺。

某些对温度比较敏感的品种,部分申报资料仅按照变更后的灭菌条件提供了工艺验证资料,未提供灭菌条件的筛选信息,包括确定F0值的控制范围、降解杂质的控制情况。

另外在工艺筛选时,未结合灭菌柜验证的情况考察热点温度对样品的影响。

建议:目前较多申请人根据《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8]7号)的要求,对注射剂提出灭菌工艺变更申请。

申请人可参考欧盟液体产品灭菌决策树,并结合产品的特点设计灭菌条件。

选择何种灭菌工艺,首先应取决于被灭菌产品无菌保证水平以及药物的热稳定性,而非其他因素,如包装材料等。

只要条件允许,应首选过度杀灭灭菌工艺,主要是因为该工艺的无菌保证安全性非常高,对工艺全过程的控制要求相对较低,只要该药品是严格按照GMP的要求组织生产,即可确保无菌保证值达到≤10-6,而不必担心装载的生物负荷和耐热性。

残存概率灭菌工艺则是从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控制和灭菌过程控制两方面入手,使得灭菌F0值较低的情况下也能确保达到药典规定的无菌保证水平。

通常情况下,当产品的热稳定无法耐受过度杀灭工艺时,可选择残存概率灭菌工艺,并且通过对处方工艺(包括灭菌工艺)的优化(某些产品可采用加入抗氧剂、工艺中充氮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灭菌F0值,确保无菌保证水平,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的热降解。

小容量注射剂(聚丙烯安瓿)产品无菌保证措施描述

小容量注射剂(聚丙烯安瓿)产品无菌保证措施描述

小容量注射剂(聚丙烯安瓿)产品无菌保证措施描述按照《无菌药品》的要求,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合预定用途的要求,应当最大限度地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

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其工作态度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精心设计并经验证的方法及规程进行,产品的无菌或其它质量特性绝不能只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最终处理或成品检验。

按照上述要求,现将我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聚丙烯安瓿)生产过程中无菌保证措施描述如下:1.人员(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其工作态度)小容量注射剂(聚丙烯安瓿)车间共有员工25名(不包括质量管理部人员);其中高中及以上人员17名;11名有制药企业生产经验,其中6名有无菌药品生产的实践经验。

按照公司2018年培训方案,该车间员工均接受GMP及其附录无菌药品的理论和实践培训、药品管理法、岗位职责及相应岗位的SOP培训,培训次数达到246人次,其中包括洁净室消毒、清场清洁、人员更衣规程、无菌操作法及岗位操作SOP;同时对员工还进行了《员工守则》和《员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训,端正了员工工作态度,使员工真正掌握无菌药品生产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三批(注射用水)模拟生产和三批氯化钾的实际生产现场考核,该车间生产人员已熟练掌握了无菌药品生产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要求。

2.厂房洁净室厂房按照《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2010)进行设计、建设;本着尽量减少尘埃聚集及便于清洁的原则,墙面、地面连接处均采用R30的圆弧装修,以降低微生物污染,水池、地漏均安装有空气阻断器防止倒灌,地漏用碘伏和新洁尔灭轮换消毒,且同外部排水系统的连接方式能有效防止微生物的侵入;更衣室按照气锁方式设计、建设,两侧们同时打开时,有报警装置,有效防止了工作服被微生物和微粒污染;洁净区的送风能够确保对周围低级别区域的正压,洁净室与室外压差≥12Pa,不同洁净度的洁净室之间的压差≥12Pa,同一级别的相邻房间之间压差≥3Pa,上述相邻区域之间均安装有压差计,压差数据定时记录,有效地维持了良好的气流方向,保证有效的净化能力;C级区域共有5个百级层流保护装置,分布在灭菌后室、整衣间、聚丙烯颗粒上料间、活性炭称量室、原料称量室及吹灌封的暴露等环节,有效保护了已清洁及灭菌的工衣,与器具及产品直接暴露的操作区域,有效的降低了生产环境对生产过程的微生物污染。

药学专业知识:注射剂的物理灭菌方法

药学专业知识:注射剂的物理灭菌方法

药学专业知识:注射剂的物理灭菌方法注射剂的灭菌方法包括物理灭菌法、化学灭菌法和无菌操作法。

物理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射线灭菌法、滤过除菌法;化学灭菌法:气体灭菌法、化学药剂杀灭菌法。

今天主要介绍注射剂的物理灭菌方法:(一)湿热灭菌法本方法特点:由于蒸气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灭菌效率高。

包括煮沸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热压灭菌法和低温间歇灭菌等方法。

根据药品性质进行选用。

1.热压灭菌法本法一般公认为最可靠的湿热灭菌法。

应用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能杀灭所有细菌增殖体和芽胞。

热压灭菌所需的温度及与温度相当的压力及时间如下115℃(67kpa),30分钟;121℃(97kpa),20分钟;126℃(139 kpa)15分钟。

卧式热压灭菌柜,是一种大型灭菌器,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①必须使用饱和蒸汽。

②必须将灭菌器内的空气排出。

③灭菌时间必须由全部药液温度真正达到所要求的温度时算起。

④灭菌完毕后,停止加热,一般必须使压力表所指示的压力逐渐下降到零,才能放出锅内蒸气,使锅内压力与大气压相等后,稍稍打开灭菌锅待10-15分钟,再全部打开。

影响热压灭菌的因素:细菌的种类与数量;药物性质与灭菌时间;蒸气的性质;介质的性质2.流通蒸气灭菌指在常压下100℃流通蒸汽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杀灭时间为:30~60min。

特点:1)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药品2)不能杀灭所有细菌3)需加入抑菌剂或避菌操作、无菌操作3.煮沸灭菌法是把安瓿或其他物品放入水中煮沸灭菌。

通常煮沸30~60分钟,此法灭菌效果差。

4.低温间歇灭菌法作法:a.温度60~80℃1hr 灭菌b.室温或37℃下放置24hr,再进行上述条件下的灭菌c.反复操作3~5次(二)干热灭菌法1.火焰灭菌法:直接在火焰中烧灼,适用于耐火焰材质,不适用于药品。

2.干热空气灭菌法:在高温干热空气中灭菌的方法。

干热空气灭菌的条件药典规定160℃~170℃需2小时。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试行)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试行)

附件目录一、概述 (3)二、注射剂湿热灭菌工艺 (4)(一)湿热灭菌工艺的研究 (4)1.湿热灭菌工艺的确定依据 (4)2.微生物污染的监控 (7)(二)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 (9)1.物理确认 (9)2.生物学确认 (13)3.基于风险评估的验证方案设计 (16)三、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 (16)(一)无菌生产工艺的研究 (16)1.除菌过滤工艺的研究 (16)2.无菌分装工艺的研究 (18)(二)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 (19)1.除菌过滤工艺验证 (19)2.无菌工艺模拟试验 (22)四、附件 (25)五、参考文献 (26)一、概述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一般包括注射剂、无菌原料药及滴眼剂等。

从严格意义上讲,无菌药品应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但由于目前检验手段的局限性,绝对无菌的概念不能适用于对整批产品的无菌性评价,因此目前所使用的“无菌”概念,是概率意义上的“无菌”。

特定批次药品的无菌特性只能通过该批药品中活微生物存在的概率低至某个可接受的水平,即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 SAL)来表征,而这种概率意义上的无菌需通过合理设计和全面验证的灭菌/除菌工艺过程、良好的无菌保证体系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予以保证。

本指导原则主要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和标准起草制订,重点对注射剂常用的灭菌/无菌工艺,即湿热灭菌为主的最终灭菌工艺(Terminal Sterilization Process)和无菌生产工艺(Aseptic Process)的研究和验证进行阐述,旨在促进现阶段化学药品注射剂的研究和评价工作的开展。

本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注射剂申请上市以及上市后变更等注册申报过程中对灭菌/无菌工艺进行的研究和验证工作,相关仪器设备等的验证及常规再验证不包括在本指导原则的范围内。

本指导原则的起草是基于对该问题的当前认知,随着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药物研究技术要求的提高,本技术指南将不断修订并完善。

灭菌注射用水用法

灭菌注射用水用法

灭菌注射用水用法
灭菌注射用水是一种在医疗机构和实验室中用来稀释和制备注射药物的特殊水,其目的是消除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病毒),以保证注射药物的安全性和无菌性。

以下是灭菌注射用水的使用方法:
1. 首先确认灭菌注射用水的包装是否未被打开和过期。

只有未打开的、未过期的产品才能确保无菌性和安全性。

2. 将灭菌注射用水包装上的保护盖或密封膜完整地揭开,避免接触到内部。

3. 在使用前,要先彻底洗净双手,并戴上无菌手套,以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4. 将灭菌注射用水包装上的注射器或针头附件旋紧,确保密封。

5. 开始使用注射用水前,先用灭菌注射用水洗手或消毒工具表面。

6. 若要稀释药物或制备注射液,可将所需的灭菌注射用水用于溶解或稀释药物,并按照医生或药物说明书的推荐剂量进行操作。

7. 使用过的灭菌注射用水包装应立即丢弃,不能重复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时应遵循医疗机构或实验室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以确保无菌环境和药物安全。

同时,应注意注射用水的存储条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保证其有效性和稳定性。

丙酸睾酮注射液_兽用丙酸睾酮注射液说明书

丙酸睾酮注射液_兽用丙酸睾酮注射液说明书

畜牧堂兽药说明书,更多药品请登录畜牧堂网站查询!丙酸睾酮注射液_兽用丙酸睾酮注射液说明书本品为丙酸睾酮的灭菌油溶液。

含丙酸睾酮(C22H3203)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油状液体。

【鉴别】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丙酸睾酮10mg),加无水乙醇1Oml,强力振摇,置冰浴中放置使分层,取上层乙醇溶液置离心管中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丙酸睾酮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lml中含1.O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23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甲醇(19:0.5)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颜色和位置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相同。

【检查】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丙酸睾酮注射液说明书兽用【兽药名称】通用名:丙酸睾酮注射液商品名:英文名:Testosterone Propionate Injection汉语拼音:Bingsuan Gaotong Zhusheye【主要成分】丙酸睾酮【性状】本品为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油状液体。

【药理作用】丙酸睾酮的药理作用与天然睾酮相同,可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及副性征的发育、成熟;引起性欲及性兴奋;还能对抗雌激素的作用,抑制母畜发情。

睾酮还具有同化作用,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引起氮、钠、钾、磷的潴留,减少钙的排泄。

通过兴奋红细胞生成刺激因子,刺激红细胞生成。

大剂量睾酮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黄体生成素,进而抑制精子生成。

【适应证】用于雄性激素缺乏症的辅助治疗,主要用于隐睾症、成年雄畜性欲缺乏、诱导发情,以及中止雌性动物持续发情作用。

【用法用量】肌内、皮下注射一次量每1kg体重家畜0.25~0.5mg【不良反应】注射部位可出现硬结、疼痛、感染及荨麻疹。

【注意事项】(1)具有水钠潴留作用,肾、心或肝功能不全患畜慎用。

(2)可以作治疗用,但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

氯化钠注射液灭菌工艺验证项目要求

氯化钠注射液灭菌工艺验证项目要求

氯化钠注射液灭菌工艺验证项目要求一、验证背景我公司申报的氯化钠注射液(10ml:90mg)灭菌工艺变更补充申请被国家局不予批准,理由是:灭菌工艺验证不全面,如未提供各取样点不同时间的温度统计数据、灭菌曲线、灭菌平台期数据等,对灭菌验证结果无法评价。

经讨论,现准备重新做氯化钠灭菌工艺变更的灭菌工艺验证,主要针对变更后的灭菌工艺即121℃15min进行验证。

二、验证对象普药车间灭菌柜性能确认和氯化钠注射液(10ml:90mg)工艺验证同步进行。

放样产品:氯化钠注射液(10ml:90mg)批量:1.9万支(灭菌柜10m满载能力为:244支/盘×36盘/车×2车/柜,共约17568支)批次:三批灭菌柜:普药车间B236-O003灭菌条件:121℃15min进行灯检、不印包三、验证项目要求1、普药车间灭菌柜性能确认同以前做的灭菌柜性能确认相同,空载、满载热分布均运行三次。

唯一不同的是此次满载样品采用氯化钠注射液(10ml:90mg)。

验证所需项目如下:1.1热分布(1)每次运行均需列出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F0最大值,F最小值,对应探头位置;计算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差,最高温度和平均0温度的温差,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的温差。

可列表如下:(2)最后将三次运行的数据按照下表进行总结:验证内容项目结果数值位置空载热分布最高温度和位置最低温度和位置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最大波动值/ 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的最大波动值/ 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的最大波动值/满载热分布最高温度和位置最低温度和位置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最大波动值/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的最大波动值/ 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的最大波动值/F最小值(冷点)及位置F最大值(热点)及位置注:a、需提供取样点(冷、热点)的灭菌曲线、灭菌平台期(平衡时间+保温时间)数据;验证试验所用热电偶除需提供试验前校验结果外,还需提供试验后的比对结果。

b、平均温度是指保温阶段各点的平均温度。

液体制剂灭菌方法

液体制剂灭菌方法

液体制剂灭菌方法液体制剂灭菌是制备需要无菌条件的液体制剂时必不可少的一步,其目的是消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确保产品的无菌状态。

现代医药工业中常用的液体制剂包括注射液、口服液、眼药水、外用液体等。

不同液体制剂的组成成分和性质各有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常用的液体制剂灭菌方法包括高温高压灭菌、过滤灭菌、辐射灭菌、化学灭菌等。

各种灭菌方法不仅存在差异,而且适用的液体制剂也各有不同,在选择灭菌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

1.高温高压灭菌高温高压灭菌方法是将无菌制剂装入容器(例如玻璃瓶、金属罐)中,置于蒸汽环境中,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使微生物死亡。

常用的高温高压灭菌设备为蒸汽灭菌锅,其工作原理是该设备不断输出蒸汽并进行排气,使灭菌锅内部压力和温度升高,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高温高压灭菌通常适用于pH值在6-8之间,无蛋白、无糖、少量盐分的液体制剂,如注射剂、口服液和输液等。

此外,高温高压灭菌方法对于胶体溶液和乳浊液等不适用,因此需要选择其他方法进行灭菌。

2.过滤灭菌过滤灭菌是将液体制剂通过一定孔径的滤器,筛除其中的微生物,以达到灭菌目的。

过滤灭菌能够处理胶体溶液和乳浊液等常规无法被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的液体制剂,常用的过滤灭菌设备包括滤器、挤压过滤器和精密过滤器等。

使用过滤灭菌时需要注意滤器的选取,过小的孔径会造成流量受限和滤器堵塞等问题,而过大的孔径则会影响灭菌效果。

通常,过滤灭菌使用的滤器孔径为0.22μm至0.45μm之间。

3.辐射灭菌辐射灭菌是利用电离辐射,如γ射线、X射线或电子束,对液体制剂进行灭菌。

辐射灭菌方法适用于无法通过其他灭菌方法达到灭菌效果的液体制剂。

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大量微生物,但其强大的穿透力同时也有可能对一些化学成分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辐射灭菌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等潜在问题,因此使用该方法时需要在符合相应法规的条件下进行。

4.化学灭菌化学灭菌是利用化学物质对液体制剂进行灭菌的方法,常用的化学灭菌剂包括甲醛、过氧乙酸和氯化丁基二氢期杀菌剂等。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目录一、概述 (3)二、注射剂湿热灭菌工艺 (4)(一)湿热灭菌工艺的研究 (4)1.湿热灭菌工艺的确定依据 (4)2.微生物污染的监控 (7)(二)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 (9)1.物理确认 (9)2.生物学确认 (13)3.基于风险评估的验证方案设计 (16)三、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 (16)(一)无菌生产工艺的研究 (16)1.除菌过滤工艺的研究 (16)2.无菌分装工艺的研究 (18)(二)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 (18)1.除菌过滤工艺验证 (19)2.无菌工艺模拟试验 (21)1/ 29四、附件 (24)五、参考文献 (27)2/ 291一、概述2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3剂和原料药,一般包括注射剂、无菌原料药及滴眼剂等。

4从严格意义上讲,无菌药品应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但由5于目前检验手段的局限性,绝对无菌的概念不能适用于对6整批产品的无菌性评价,因此目前所使用的“无菌”概念,7是概率意义上的“无菌”。

特定批次药品的无菌特性只能通8过该批药品中活微生物存在的概率低至某个可接受的水平,即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 SAL)来表征,910而这种概率意义上的无菌需通过合理设计和全面验证的灭11菌/除菌工艺过程、良好的无菌保证体系以及在生产过程中12执行严格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予以保证。

13本指导原则主要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和标准14起草制订,重点对注射剂常用的灭菌/无菌工艺,即湿热灭15菌为主的终端灭菌工艺(terminal sterilizing process)和无16菌生产工艺(aseptic processing)的研究和验证进行阐述,17旨在促进现阶段化学药品注射剂的研究和评价工作的开展。

18本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无菌注射剂申请上市以及上市后变19更等注册申报过程中对灭菌/无菌工艺进行的研究和验证工作,相关仪器设备等的验证及常规再验证不包括在本指2021导原则的范围内。

注射剂无菌工艺验证

注射剂无菌工艺验证

注射剂的无菌保证工艺无菌制剂包括直接注入体内的注射剂或直接用于创面及黏膜的非胃肠给药制剂。

由于这类制剂的特殊给药部位,无菌制剂的质量及安全风险显著高于其他类别制剂,必须保证最终产品的无菌性。

一、注射剂的无菌保证工艺分类注射剂无菌保证工艺是指为实现规定的无菌保证水平所采取的经过充分验证后的灭菌(无菌)生产工艺。

目前,注射剂的无菌保证工艺主要有两种1、终端灭菌工艺(terminal sterilization process) 在控制微生物污染量的基础上,在药品灌封后,通过湿热灭菌方式除菌。

一般来说,本方法成本低,无菌保证水平高,适宜于大容量注射剂的灭菌。

2、无菌生产工艺(aseptic processing) 是指以防止污染为目的,在无菌系统环境下,通过除菌过滤法或无菌操作法,消除导致污染的各种可能性来保证无菌水平。

无菌生产工艺和终端灭菌工艺具有不同的系统要求、不同的除菌方法和不同的无菌保证结果,这是由于无菌生产工艺对环境系统的要求高,且影响无菌操作的因素多而使得无菌保证水平比终端灭菌工艺低。

无菌生产工艺一般适宜于粉针剂,亦可适宜于临床需要,但不能进行终端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

目前评价无菌生产工艺是否有效,多注重无菌生产工艺的设计是否合理,所用的设备与工艺是否经过充分的验证,在此基础上,切实按照验证后的工艺进行生产,以保证灭菌(无菌)工艺的可靠性。

“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为产品经灭菌( 除菌)后微生物残存的概率。

SAL是评价灭菌(无菌)工艺的效果的重要指标。

该值越小,表明产品中微生物存在的概率越小。

为了保证注射剂的无菌安全性,国际上一致规定,采用湿热灭菌法的SAL,不得大于10的(-6次方),即灭菌后微生物存活的概率不得大于百万分之一;而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产品,其SAL一般只能达到10的(-3次方),可见非终端灭菌制剂存在微生物的概率远远高于终端灭菌制剂,故仅限于临床必须注射给药而确实无法耐受终端灭菌的产品。

2020版《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2020版《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目录一、概述 (3)二、注射剂湿热灭菌工艺 (4)(一)湿热灭菌工艺的研究 (4)1.湿热灭菌工艺的确定依据 (4)2.微生物污染的监控 (7)(二)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 (9)1.物理确认 (9)2.生物学确认 (13)3.基于风险评估的验证方案设计 (16)三、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 (16)(一)无菌生产工艺的研究 (16)1.除菌过滤工艺的研究 (16)2.无菌分装工艺的研究 (18)(二)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 (18)1.除菌过滤工艺验证 (19)2.无菌工艺模拟试验 (21)1/ 29四、附件 (24)五、参考文献 (27)2/ 291一、概述2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3剂和原料药,一般包括注射剂、无菌原料药及滴眼剂等。

4从严格意义上讲,无菌药品应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但由5于目前检验手段的局限性,绝对无菌的概念不能适用于对6整批产品的无菌性评价,因此目前所使用的“无菌”概念,7是概率意义上的“无菌”。

特定批次药品的无菌特性只能通8过该批药品中活微生物存在的概率低至某个可接受的水平,即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 SAL)来表征,910而这种概率意义上的无菌需通过合理设计和全面验证的灭11菌/除菌工艺过程、良好的无菌保证体系以及在生产过程中12执行严格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予以保证。

13本指导原则主要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和标准14起草制订,重点对注射剂常用的灭菌/无菌工艺,即湿热灭15菌为主的终端灭菌工艺(terminal sterilizing process)和无16菌生产工艺(aseptic processing)的研究和验证进行阐述,17旨在促进现阶段化学药品注射剂的研究和评价工作的开展。

18本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无菌注射剂申请上市以及上市后变19更等注册申报过程中对灭菌/无菌工艺进行的研究和验证工作,相关仪器设备等的验证及常规再验证不包括在本指2021导原则的范围内。

注射液常用灭菌方法

注射液常用灭菌方法

注射液常用灭菌方法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剂型,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

为确保注射液的质量和安全性,灭菌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注射液常用的灭菌方法。

首先,常见的灭菌方法之一是高温高压灭菌法。

这种方法利用高温和高压对注射液进行灭菌。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会被杀死。

通常,灭菌温度在121°C至134°C之间,压力在1.1至2.3大气压之间。

高温高压灭菌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灭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

其次,还有热空气灭菌法。

这种方法通过使用热空气对注射液进行灭菌。

在热空气灭菌法中,注射液被暴露在高温的热空气中一段时间,以确保微生物被杀死。

通常,灭菌温度在160°C至180°C之间,持续时间在30分钟至2小时之间。

热空气灭菌法适用于无法耐受高温高压的某些材料和设备。

另外,也有过滤灭菌法。

这种方法通过使用滤器将注射液中的微生物过滤掉,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过滤灭菌法可分为微生物灭菌法和非微生物灭菌法。

微生物灭菌法是将注射液通过具有微小孔径的滤器,如微孔滤器或纳滤器,以去除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非微生物灭菌法则是使用非微生物过滤器,如陶瓷过滤器或活性炭过滤器,去除除了微生物以外的杂质和颗粒。

此外,常用的还有辐射灭菌法。

辐射灭菌法利用电子束辐射或γ射线辐照注射液,以杀灭其中的微生物。

辐射灭菌法可以有效地消除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但也可能对注射液中的某些成分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辐射灭菌法时需要特别注意剂量的控制。

最后,还有化学灭菌法。

这种方法通过使用化学消毒剂对注射液进行灭菌。

化学灭菌法可分为气态化学灭菌法和液态化学灭菌法。

气态化学灭菌法是将气体消毒剂引入密闭容器中,使之与注射液接触,达到灭菌的效果。

液态化学灭菌法则是将液态消毒剂与注射液混合,进行灭菌。

在选择化学灭菌剂时,需要注意其灭菌效果、安全性和对注射液成分的影响。

总之,注射液的灭菌方法多种多样,医疗机构在选择灭菌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配制注射剂灭菌注射用水

配制注射剂灭菌注射用水

(一)注射剂的等渗与等张 常用的渗透压调节方法: 1.冰点下降数据法 2.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一)注射剂的等渗与等张
(1)冰点降低数据法 一般情况下,血浆冰点值为-0.52℃,根据物理化学
原理,任何溶液的冰点降到-0.52℃,即与血浆等渗。 W=(0.52-a)/b 式中,
W为配制100ml等渗溶液需加入等渗调节的克数; a为未经调节的药物溶液的冰点下降度数; b为用以调节的等渗剂1%溶液的冰点下降度数。
注射用油的精制方法
1. 中和游离脂肪酸 2. 油皂分离 3. 脱色与除臭 4. 灭菌
注射用溶剂
1.乙醇
2.丙二醇
3.聚乙二醇 4.甘油
5.二甲基乙酰胺
乙醇的分子结构式
丙二醇的分子结构式
定义
注射剂的附加剂
所加溶剂属于 附加剂吗?
注射剂除主药以外所添加的物质
注射剂附加剂 主要作用
(1)增加药物的理化稳定性; (2)增加主药的溶解度; (3)抑制微生物生长; (4)减轻疼痛或对组织的刺激
2)方法:
浓配法:将全部原料药物加入部分溶剂 中配成浓溶液,加热或冷藏过滤,然后 稀释至所需浓度。此法可滤除溶解度小 的杂质
稀配法:将全部原料加入所需的溶剂中 一次配成所需的浓度。适用于原料质量 好
3.过滤
常用滤器: 垂熔玻璃滤器:吸附性低,不影响药液的pH,易清洗,但价格
高,易破。3号滤器用于常压、4号用于减压或加压,6号用于无菌滤 过。

琥珀色
玻璃种类
1) 中性玻璃 低硼硅酸盐 稳定性较好,作近中性或 弱酸性注射剂的容器。
2) 含钡玻璃 耐耐碱性能好
3)含锆玻璃 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耐酸、耐碱性均好, 不易受药液侵蚀

注射器的消毒灭菌方法

注射器的消毒灭菌方法

注射器的消毒灭菌方法
注射器在医疗行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消毒灭菌处理,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感染风险。

因此,正确的注射器消毒灭菌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注射器消毒灭菌方法:
1. 高温蒸汽消毒法
高温蒸汽消毒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通过高温蒸汽可以有效地杀灭注射器表面的细菌和病毒。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好专用的高温蒸汽消毒器。

2.将需要消毒的注射器放入消毒器中。

3.设定消毒时间和温度,通常在121摄氏度以上,持续15-30分钟。

4.等待消毒结束后,取出注射器晾干即可使用。

2. 化学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是通过化学药品对注射器进行消毒,能够有效地灭活细菌和病毒。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
1.准备好消毒液,如84消毒液或医用酒精。

2.将注射器浸泡在消毒液中,确保注射器完全被液体覆盖。

3.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时间进行浸泡,通常在15-30分钟。

4.取出注射器,放置在通风处晾干,待干后即可使用。

3. 紫外线消毒法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快速、无化学残留的消毒方法,可以有效地杀灭注射器表面的细菌和病毒。

操作步骤如下:
1.将需要消毒的注射器放置在紫外线消毒器内。

2.打开紫外线消毒器,设定时间,通常在10-15分钟。

3.紫外线照射结束后,取出注射器,放置在通风处晾干即可使用。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注射器消毒灭菌方法,选择适合的方法对注射器进行消毒灭菌,可以确保注射器的清洁和安全使用,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医疗环境中,严格遵守消毒灭菌流程,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要求
1.了解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净化室的设计以及空气净 化技术、基本设备。 2.掌握灭菌与灭菌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基本概念。 3.掌握冷冻干燥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 4.了解注射剂的分类、特点、质量要求,常用溶剂和 附加剂,常用设备。 5.掌握注射剂与滴眼剂的制备工艺过程及其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6.掌握热原的概念、性质、组成、污染途径及除去方 法。
湿热灭菌法的比较
湿热灭菌法 热压灭菌法
流通蒸汽灭菌法 煮沸灭菌法
灭菌条件 饱和水蒸气 115℃30min; 121℃20min;126℃15min 100℃流通蒸汽 30~60min 煮沸 30~60min
3.滤过灭菌法
滤过灭菌法是指用滤过方法除去微生物 的方法,是一种机械除菌法。 一般选用孔径0.22μ m或0.3μ m的微孔薄 膜滤器或G6号垂熔玻璃漏斗。 主要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药液、气体、 水等的灭菌。
灭菌条件 火焰中灼烧 135~145℃3~5h 160~170℃2~4h 180~200℃0.5~1h
破坏热原条件
250℃30min 200℃以上 45min
2.湿热灭菌法
采用高温饱和水蒸气或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 菌的方法。由于蒸气潜热大,穿透力强,因此 灭菌效率高,灭菌温度低,时间短。 (1)热压灭菌法 采用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 气杀灭微生物的方法。为热力灭菌中最有效, 用 途 最 广 泛 的 方 法 。 灭 菌 条 件 为 : 115.5℃ ( 67Kpa ) , 30min ; 121.5℃ ( 97Kpa ) , 20min ; 126.5℃ ( 139Kpa ) , 15min 。 在 规 定 的时间和温度内对细菌的繁殖体和芽孢有效。
一、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 定义与分类
3.种类:注射用制剂,如注射剂、输液、注射粉 针等;
眼用制剂,如滴眼剂、眼用膜剂、软膏剂 和凝胶剂等;
植入型制剂,如植入片等;
创面用制剂,如溃疡、烧伤及外伤用溶液、 软膏剂和气雾剂等;
手术用制剂,如止血海绵剂和骨蜡等
二、灭菌与无菌技术
药剂学中灭菌的目的是既要除去或杀灭 微生物,又要保证药物的稳定性、治疗 作用和用药安全。灭菌是药剂制备中一 项重要的操作,对于注射剂、眼用制剂 等无菌制剂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灭菌法
灭菌法分类
物理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 无菌操作法
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射线灭菌法 滤过灭菌法
气体灭菌法
化学药剂杀菌法
(一)物理灭菌技术
1. 干热灭菌法 加热主要是破坏蛋白质与核酸的氢键,导致蛋 白质变性或凝固、核酸破坏,酶失活,从而使 微生物死亡。细菌的芽孢较繁殖体耐热,因此 灭菌应以杀灭芽孢为标准。干热灭菌法包括火 焰灭菌法和干热空气灭菌法两种。 (1)火焰灭菌法 直接在火焰中灼烧的灭菌 方法。将灭菌物品通过火焰3~4次,每次20秒 以上。
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
①微生物种类、发育阶段和数量 ②蒸汽性质 ③注射液的性质和灭菌时间
④其它:细菌的耐热性也受注射液pH的 影响,一般处于中性药液中耐热性最大, 碱性药液次之,酸性不利于微生物生长; 一些注射液中含有营养物质,如糖类、 蛋白质等,对微生物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增强其耐热性。
(2)流通蒸汽灭菌及煮沸灭菌法
(2)干热空气灭菌法 在高温干热空气 中进行灭菌的方法。干燥状态下微生物 有较强的耐热性,需高温长时间才能达 到0~170℃2h以上, 170~180℃1h以上,250℃ 45min以上。
干热灭菌法的比较
干热灭菌法 火焰灭菌法 干热空气灭菌法
4.射线灭菌法
(1)紫外线灭菌法 是指用紫外线照射 灭菌的方法。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波长为 200 ~ 300nm , 最 强 为 254nm 。 紫 外 线 直线传播,较易穿透清洁空气或洁净的 水,故仅适用于空气或表面灭菌。
4.射线灭菌法
(2)辐射灭菌法 辐射灭菌是指用γ射线 灭菌的方法。γ射线通常可由60Co产生。 灭菌剂量一般为2.5×104Gy。适用于热 敏物料和制剂,如维生素、抗生素、激 素、生物制品、中药材和中药制剂、药 用包装材料和高分子材料。
频率 300MHz~300kMHz 紫外线 254nm 1~2h
热敏 抗生 中药 装材 液体 表面 蒸馏
(二)化学灭菌法
本法是指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 而将其杀死的方法。 化学杀菌剂仅对细菌繁殖体有效,不能 杀灭芽孢。 化学杀菌剂的效果除与其本身的性质有 关外,还与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物体 表面的光滑程度或多孔性有关。
4.射线灭菌法
(3)微波灭菌法 是指用微波照射后产 生的热能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微波是指 频 率 300MHz ~ 300kMHz 的 电 磁 波 。 适 用于液体和固体物料。
射线灭菌法的比较
射线灭菌法 辐射灭菌法
微波灭菌法 紫外线灭菌法
灭菌条件 60Co 或 137Cs 产生的γ 射线
2.5×104Gy
流通蒸汽灭菌法是在不密闭的容器内, 用 100℃流通蒸汽灭菌的方法。煮沸灭 菌法是把灭菌物品放入沸水中煮沸灭菌 的方法。一般灭菌时间为30~60min 。 不能保证杀灭所有的芽孢,因此必要时 应加入适当的抑菌剂。本法一般用于消 毒或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
(3)低温间歇灭菌法
将灭菌的制剂或药品,用60~80℃加热 1h,将其中的细菌繁殖体杀死,然后室 温放置24h,让其中的芽孢发育成繁殖体, 再次加热灭菌,如此加热和放置操作连 续进行3~5次,至全部芽孢消灭为止。 此法适用于必须加热灭菌又不耐高热的 制剂或药品。应用本法灭菌的制剂或药 品,必要时可加入适当的抑菌剂,以提 高灭菌效力。
第一节 概述
注射剂是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 灭菌溶液、乳浊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 用前配置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 浓溶液。
一、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 定义与分类
1.灭菌制剂:系指采用某一物理、化学 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 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2.无菌制剂:系指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 法或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 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