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行为规则
员工不安全行为监督管理制度
![员工不安全行为监督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689af0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8.png)
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制度(试行)WHNYLM/ZD—027-201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员工行为管理,有效遏制不安全行为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依据集团《煤化工企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要求》及乌海能源公司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员工不安全行为检查、培训矫正的有关要求.第三条关键名词术语解释(一)安全行为:是指按章操作、遵守劳动纪律,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行为。
(二)不安全行为:是指可能导致超出人们能承受的后果或可能导致不良影响的行为.具体表现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即“三违”行为。
1。
违章指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者违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制度和有关规定指挥生产的行为.违章指挥具体包括: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者未经培训上岗,使用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专门资质认证的人员;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作业;发现违章不制止等.2。
违章作业:是指工人违反劳动生产岗位的安全规章和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工人安全守则、安全用电规程、交接班制度等以及安全生产通知、决定等作业行为。
违章作业具体包括:不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制度,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和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擅自动用机械、电气设备或拆改挪用设施、设备;随意爬脚手架和高空支架等。
3.违反劳动纪律:是指工人违反生产经营单位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即违反单位为形成和维持生产经营秩序、保证劳动合同的得以履行,以及与劳动、工作紧密相关的其他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
违反劳动纪律具体包括:不履行劳动合同及违约承担的责任,不遵守考勤与休假纪律、生产与工作纪律、奖惩制度、其他纪律等.(三)不安全行为分类:分为A、B、C三类。
1。
A类不安全行为:是指为特别严重不安全行为,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不安全行为.2。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范文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a37d7b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0.png)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员工的行为对企业的安全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总则该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和约束员工的行为,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水平,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三、基本原则(一)安全第一: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一切行为以安全为前提。
(二)预防为主:重点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责任明确:明确员工和企业的责任分工,保持员工和企业的安全责任的一致性。
(四)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五)依法管理: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将根据国家法律和企业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并依法追究责任。
四、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定义(一)弄虚作假:员工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事实,以牟取个人利益。
(二)违规操作:员工违反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操作,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
(三)不按规定佩戴防护装备:员工在特定工作环境下不按要求佩戴防护装备或未正确使用防护装备。
(四)疏于维修保养:员工未定期维修保养设备或工具,导致设备故障或事故发生。
(五)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员工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存在违章操作、无视警示和禁令标志等行为。
(六)违反应急预案:员工未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进行救护、报警等行为。
(七)私自倾倒废弃物:员工私自将废弃物倾倒到非指定地点,导致环境污染或危害。
(八)其他不安全行为:员工的其他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
五、管控措施(一)健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安全管理职责。
(二)风险评估和预控措施:定期开展风险评估,针对各类风险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
(三)制定员工行为规范:明确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具体行为规范,包括禁止和必须遵守的行为。
(四)加强员工安全教育:通过培训、会议、宣传栏等方式,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知识培训。
不安全行为管理规定范文
![不安全行为管理规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5ded7a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6.png)
不安全行为管理规定范文一、引言不安全行为是指在工作或生活中,由于人员疏忽、马虎或违反相关规定,造成事故发生的行为。
为了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员工的身体健康,制定不安全行为管理规定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不安全行为管理规定进行详细说明。
二、不安全行为的分类1.操作不当:包括未按规范操作或超过安全操作限度的行为,如随意调整设备参数、使用设备时擅自改变工艺流程等。
2.麻痹大意:指工作人员对工作内容或工作环境失去警惕,造成事故发生的行为,如疲劳驾驶、随意放置物品等。
3.违规行为:指工作人员违反公司或相关政策规定,从事与工作无关或禁止的行为,如吸烟、酗酒等。
4.未采取安全措施:指工作人员未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未使用防护设施等。
三、不安全行为管理规定的目的不安全行为管理规定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建立规范的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标准,确保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素质,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员工的工作效率。
四、不安全行为管理规定的内容1.员工安全职责:每位员工都有责任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要求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遵守相关规定,依法使用设备和工具,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2.岗位责任分工:根据员工的不同工作岗位和职责,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和管理措施。
对于容易出现事故的岗位,要加强培训和监督,确保员工正确操作。
3.安全培训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培训制度,确保员工接受到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培训的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范、应急预案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4.安全检查与监管:开展定期的安全检查和随机抽查,确保员工按照规定操作,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
5.奖惩制度: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鼓励员工遵守规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对于发现的不安全行为,依照相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六、不安全行为管理的效果1.减少事故发生: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定,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不安全行为,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员工不安全行为处罚处理暂行规定范本
![员工不安全行为处罚处理暂行规定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bce5f14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a.png)
员工不安全行为处罚处理暂行规定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定旨在规范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公司的利益,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用范围。
二、不安全行为定义不安全行为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违反公司安全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以及故意或者过失造成安全隐患或事故的行为。
三、不安全行为处罚处理的原则1. 公正公平原则:处罚处理应当公正、公平,充分考虑相关情况。
2. 教育与警示原则:处罚处理不仅要起到惩戒作用,更要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促使员工重视安全。
3. 防范为主原则:处罚处理应当注重预防,以防止类似不安全行为再次发生。
4. 应当依法原则:处罚处理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的规定。
四、不安全行为处罚处理的程序1. 排查和调查针对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公司应当进行排查和调查,了解事实,收集相关证据。
2. 分级处理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影响大小,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级处理,包括:(1) 警告:对于不安全行为较轻微的情况,可采取口头或书面警告等方式进行处理。
(2) 记过:对于不安全行为较严重的情况,可采取记过的方式进行处理,并在员工档案中作相应记录。
(3) 停职:对于造成较大安全隐患或较严重的不安全行为,可予以停职处理,并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安全培训。
(4) 辞退:对于恶意或故意造成严重安全事故的情况,可予以辞退处理。
3. 相关程序在处罚处理过程中,公司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平的原则,并做好以下程序:(1) 召开听证会:对于较严重或影响较大的不安全行为,可在进行处罚处理前,召开听证会,听取员工的陈述和申辩。
(2) 提供申诉机会:员工对处罚处理有异议的,可以提出申诉,公司应当设立相应的申诉机构并及时处理申诉。
(3) 知会和记录:对于处罚处理的结果,公司应当及时知会员工,并将处理结果记录在员工档案中。
五、安全教育和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公司应当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2. 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宣传和培训;3. 定期演练和模拟安全事故的处理;4. 其他与安全相关的培训。
员工不安全行为矫正制度模版
![员工不安全行为矫正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6aeda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1.png)
员工不安全行为矫正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员工行为,保护职工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公司的正常运营,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员工不安全行为矫正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员工。
第二章不安全行为定义与分类第三条不安全行为是指员工在工作中存在危害人身安全、公司财产以及影响工作流程和效率的行为。
第四条不安全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行为:包括不按规定进行操作、未戴安全帽、未佩戴个人防护设备等。
(二)未经许可进入禁止区域:包括未经许可进入的高风险区域、禁止人员进入的场所等。
(三)过度自信行为:包括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等。
(四)违反防火安全规定行为:包括吸烟、使用明火等。
(五)违反劳动纪律:包括擅自离岗、迟到早退等。
第三章不安全行为纠正及处罚措施第五条任何员工有权制止其他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发现他人存在不安全行为应当即时报告。
第六条员工不安全行为纠正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教育阶段:对于初犯或者轻微不安全行为,应进行教育,员工应立即停止不安全行为并接受教育培训。
(二)警告阶段:对于有过重复不安全行为记录的员工,应进行书面警告,并要求其进行制止。
(三)处罚阶段:对于严重不安全行为的员工,或经过第二次警告后仍不改正的员工,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具体处罚情况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包括但不限于扣工资、停职、开除等。
第七条公司将建立员工不安全行为记录档案,对于发生不安全行为的员工进行记录,以备日后审查使用。
第四章教育培训第八条公司将定期组织员工不安全行为教育培训,包括安全生产知识、操作规程、防火安全等内容。
第九条新入职员工在入职培训期间将接受专项安全知识培训。
第十条公司对于特种工种员工、操作岗位员工等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并加强对特种工种的安全检查。
第五章奖励途径第十一条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对没有发生不安全行为或经过矫正后长期保持安全行为良好的员工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方式由公司内部制定。
第六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不安全行为考核办法范文
![不安全行为考核办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e0636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8.png)
不安全行为考核办法范文1. 引言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和伤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不安全行为考核办法对于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一套全面的不安全行为考核办法,旨在提高企业对不安全行为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从而减少安全风险,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不安全行为的定义不安全行为是指员工在工作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从而导致安全风险的行为。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擅自更改工作步骤、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安全操作要求、未佩戴个人防护设备等。
3. 不安全行为考核标准(1)违反操作规程:对于在工作中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应按照不同工作岗位的操作规程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可以包括是否违反了操作步骤、是否存在安全风险等。
(2)违反安全操作要求:对于违反安全操作要求的行为,可以考虑员工是否存在安全意识不足、是否忽视了安全风险等因素。
(3)未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对于未佩戴个人防护设备的行为,可以考虑员工是否了解个人防护设备的重要性、是否存在对个人防护设备的误解等因素。
4. 不安全行为考核方法(1)随机观察:通过随机观察员工的工作状态和操作过程,识别和记录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情况。
观察者可以采用现场观察、摄像监控等方式进行,观察记录应细致、准确,包括违反的安全规定、违反的具体操作步骤等。
(2)安全检查表:制定一套全面的安全检查表,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不安全行为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通过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检查,评估其在不同操作环节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措施。
(3)行为观察:安排专人对员工的操作过程进行观察,包括操作步骤、操作动作、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情况等。
观察者可以通过与员工进行交流和访谈,了解他们对不安全行为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并根据观察和访谈结果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
5. 不安全行为考核结果处理(1)安全警示通报:将发现的不安全行为以通报形式发布,通报内容包括不安全行为的时间、地点和描述,以及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和后果。
不安全行为规则
![不安全行为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66ad24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2.png)
安全行为管理规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员工安全行为,防止和减少因行为不规范而导致各类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在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的从业人员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安全行为是指按章操作、遵守劳动纪律,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行为。
不安全行为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犯劳动纪律。
第四条根据不安全行为情节以及产生或可能产生后果的轻重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类。
A类是特别严重不安全行为,即情节或后果特别严重的不安全行为;B类是严重不安全行为,即情节或后果仅次于A类的不安全行为;C类是一般不安全行为,即情节较轻的不安全行为。
第五条对于A类不安全行为人员,给予解除劳动合同的处分。
第六条对于B类不安全行为人员,根据情节和后果轻重,分别给予下列处分(罚):(一)造成他人死亡、他人或自己重伤的,解除劳动合同;(二)没有产生人员伤亡后果的,第一次给予红牌警告,罚款300—1000元,12个月内再次出现的,解除劳动合同。
第七条对于C类不安全行为人员,根据后果轻重分别给予下列处分(罚):(一)造成他人死亡、他人或自己重伤的,解除劳动合同;(二)没有产生人员伤亡后果的,第一次给予黄牌警告,罚款50—300元;12个月内第二次出现红牌警告,罚款1000元;第三次解除劳动合同;第八条A、B、C类不安全行为人员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九条不安全行为罚款列入处罚单位(部门)的安全奖励基金。
第十条集团公司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立不安全行为人员档案,详细记录违章情况,分类(在册人员、外包人员、劳务派遣人员)统计不安全行为人数。
第十一条对不安全行为人员的处罚程序按集团公司有关劳动纪律的相关规定执行。
集团公司安全监察局每月将A类不安全行为人员情况以书面形式报人力资源部落实。
第十二条本规则附件中未列入的不安全行为,可根据产生和可能产生危害后果的程度比照本规则相关规定执行。
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1]
![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fc3993b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1.png)
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效率,有效预防和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员工、兼职员工、临时工等。
三、管理标准1. 安全教育与培训1.全员参与:新员工入职时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职业病防护等相关内容。
2.重点岗位培训:对特殊岗位的员工,如高空作业、有毒有害作业等,需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培训,并颁发相应操作证书。
3.定期培训:员工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教育记录:安全培训的教育记录应被妥善保存,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人员等。
2. 作业安全规范1.安全设备使用:所有员工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经过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2.作业权限管理:对于高风险作业,必须经过特定权限人员授权方可进行,未经授权擅自进行高风险作业将受到严重处分。
3.作业流程标准化:制定标准的作业流程及操作规范,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减少人为操作差错。
4.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排除。
3. 事故及隐患管理1.事故报告:发生事故,员工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配合开展事故调查工作,必要时还应向有关部门汇报。
2.事故处置:事故发生后,相应部门应立即按照应急处理程序进行处置,保障员工的安全,并将事故原因及处理结果记录。
3.隐患排查: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并跟进整改情况。
4.整改措施:对发现的隐患,应制定整改方案,并设定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等,确保隐患得到及时解决。
4. 处罚与奖励1.违规处罚: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员工,根据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停职、辞退等。
2.安全奖励:对于工作中积极参与安全管理的员工,可以进行安全奖励,如表彰、奖励金等。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范文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53e1f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f.png)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并包括企业外来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员工不安全行为是指员工在工作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导致事故和事故隐患的行为。
第四条本制度的目的是实施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的原则,通过制度的规范和管理的执行,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率,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员工的安全责任第五条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必须承担起安全生产的责任。
第六条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和保管个人防护设备,做到主动发现和及时报告安全隐患。
第七条员工应当参加由企业组织的安全培训、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八条员工在工作中发现他人存在安全隐患时,有责任及时制止并报告。
第九条员工需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人身防护,不能随意拆除、损坏安全设备设施。
第三章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分类和处罚第十条员工不安全行为分为轻微、一般和严重三个等级。
第十一条轻微不安全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未按照规章制度佩戴个人防护设备;未经授权私自进入危险作业区域;未经授权或未经培训搬动危险物品;操作设备不规范等。
第十二条一般不安全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私自抽烟或使用明火;在工作区域玩乐或嬉戏;对安全设备设施进行破坏或损坏等。
第十三条严重不安全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违反操作规程,造成重大事故;故意破坏、拆除安全设备设施,导致事故发生;酒后上岗作业等。
第十四条对于轻微不安全行为,可采取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一般不安全行为,可采取罚款、扣除奖金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严重不安全行为,可采取停工整改、停工并进行追责等方式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对于多次发生不安全行为的员工,可按照情节轻重采取警告、停工整改或辞退等措施。
第四章违反安全行为处理程序第十六条任何人发现员工有违反安全行为的情况,有权向所在部门或直接向安全管理部门进行举报。
员工不安全行为奖惩制度范文
![员工不安全行为奖惩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05316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1.png)
员工不安全行为奖惩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员工的行为,提升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第三条员工不安全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不合格的工具设备、擅自操作危险设备、违规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拒不配戴个人防护用品等行为。
第四条员工安全意识是公司安全工作的基础,公司将通过各种培训活动、宣传教育等方式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其养成遵守安全规程的良好习惯。
第二章不安全行为奖惩制度第五条员工如发现其他员工存在不安全行为,应立即向上级汇报,对于积极发现并报告的员工将给予表彰奖励。
第六条对于发现有员工存在不安全行为的员工如未及时上报,将给予警告或罚款等相应处罚,情节严重的,公司有权根据情况给予停职直至解雇的处理。
第七条对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员工,将根据违规情况给予奖惩。
轻微违规的,公司将给予警告并要求整改;严重违规的,公司将给予停职、降薪或解雇等处理。
第八条对于使用不合格的工具设备的员工,公司将给予严厉处罚,并要求其赔偿因此产生的经济损失。
第九条对于擅自操作危险设备的员工,将给予停职并进行培训,经过再次考核合格后方可恢复工作。
第十条对于违规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员工,将给予警告,并要求其接受安全教育,严重者公司有权给予停职等处理。
第十一条对于拒不配戴个人防护用品的员工,公司将给予警告并要求其改正,如仍不改正的,将给予罚款或停职等处理。
第三章奖励与处罚第十二条公司将设立安全奖励基金,对于多次发现并上报其他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员工,将按月进行评选并给予奖金。
第十三条公司将设立安全管理特殊贡献奖,对于对公司的安全工作做出特殊贡献的员工,将给予嘉奖,并在公司内部进行表彰。
第十四条违反安全规程的员工,将按照违规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停职、降薪或解雇等。
第十五条员工如有严重违反安全规程行为,造成严重事故的,公司将综合考虑事故的结果及员工过往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解雇和追究法律责任等。
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通用3篇)
![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730e7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1.png)
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通用3篇)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篇1为规范井下人员操作,防止发生人身事故,提高职工在工作中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一、人员不安全行为检查1、安全部作为本矿的安全管理专门机构,负责对全矿生产过程中各类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管理。
各级管理人员对人员不安全行为都负有监督检查、纠正的义务。
2、检查执行定期检查和动态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定期检查是每周两次,可适当增加检查频次;动态检查由小班安检工对各作业头面进行顶岗,对所顶头面进行实时管控。
3、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监督检查要依据本单位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岗位标准、岗位责任制等。
4、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作业行为,应现场予以纠正,并根据情节对当事人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责任追究,提出相关考核意见。
5、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不安全行为,涉及人身安全或者作业区域存在无法保证人员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产或者停止一切作业。
6、各级管理人员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等日常检查要使用文明用语,检查要遵循平等、尊重员工的原则,不能给被检违章人员造成心理压力,避免因心理因素引发二次违章造成事故。
7、各单位由单位正职牵头组织负责对本单位井下现场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的纠查。
8、班组长为本班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随时掌握本班员工的工作生活情况,班前会上对职工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超前控制不安全行为和事故发生。
9、对每次检查出的人员不安全行为,由安全部建立台帐,具体要对“三违”人员姓名、所在单位、违章时间、违章情况等情况详细登记。
二、员工不安全行为举报1、所有员工有制止违章、拒绝违章指挥的权利,在生产作业中发现不安全行为,一经发现不安全行为必须立即制止,及时汇报。
2、接到举报后,安全部必须核查举报的情况是否属实,并追究相应的责任。
3、对由于不安全行为造成一定后果且隐瞒不报的单位,根据情节严重的,由安全部进行追查并通报处理。
46种马路不安全行为概述
![46种马路不安全行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6e999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1.png)
46种马路不安全行为概述马路不安全行为是指在马路或道路上出现的危险行为,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下面将列举46种常见的马路不安全行为。
1.超速驾驶:指驾驶人无视交通规则,超过规定时速行驶。
2.醉驾:驾驶人在饮酒后或服用药物后开车,影响反应能力和判断力。
3.违规转弯:违反交通规则,不按照规定的转弯轨迹和方向转弯。
4.穿红灯:在交叉口红灯亮起时继续行驶。
5.未礼让行人:车辆未给予行人正常通行权。
6.占用人行道:车辆在人行道上倒车、停靠等,妨碍行人正常通行。
7.闯黄灯:在红灯即将亮起时加速通过。
8.逆行:驾驶车辆与路段通行方向相反行驶。
9.忽视路标标志:无视交通标志、路牌、标线等,并不按照其指示行驶。
10.违规变道:在不允许的地方或不按照规定的顺序变换车道。
11.逼车:驾驶车辆过于靠近前方车辆,加大前车驾驶压力。
12.不打灯信号:不按照规定使用转向灯。
13.不礼让救护车/警车/消防车:不减速或让开道路给急救车辆通行。
14.路肩行驶:在不允许的情况下开车行驶在道路的边缘(路肩)。
15.强行并线:不顾其他车辆意愿,强行并入并非自己的车道。
16.驾驶过疲劳:过度疲劳驾驶,无法保持良好的集中力和判断力。
17.低头玩手机:驾驶人因为玩手机等原因分散驾驶注意力。
18.长时间占用超车道:在超车道上行驶较长时间,妨碍其他车辆超车。
19.长时间停车:车辆在道路上停车较长时间,影响其他车辆通行。
20.不保持车距:驾驶车辆之间距离过于接近,无法保持安全距离。
21.违规掉头:在禁止掉头的地方进行违规掉头。
22.逆向行驶:在单行道或者禁止逆行的路段逆向行驶。
23.强行抢行:不顾交通信号灯,强行插入车流。
24.擦碰并逃:车辆发生碰撞后逃逸,不停车等待交警处理。
25.違規停車:在禁止停车区域、停车禁止时间停车。
26.未悬挂号牌:未悬挂车辆牌照或悬挂假牌照。
27.牵引非机动车:使用非机动车牵引车辆行驶。
28.携带危险物品:携带违规危险品(如易燃物品等)行驶。
不安全行为管理规定范本
![不安全行为管理规定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8eda86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a.png)
不安全行为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1. 为保障公司员工的人身安全与工作环境的安全稳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不安全行为管理规定》。
2.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并在公司内全面推行、严格执行。
3. 本规定的目的在于规范员工的行为举止,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遵守安全规定的自觉性,以维护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二、基本要求1. 员工应自觉遵守公司提供的各类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2. 员工应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不得以牺牲自身安全为代价,进行违反规定的行为。
3. 在工作中发现任何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隐患或不安全行为,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和整改。
4. 进入公司场所及其周边区域的员工,应携带工作证件,并严格遵守公司安全规定。
三、员工个人安全管理1. 员工应按照公司规定,佩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不得擅自拆卸、调整或私自使用不合格的防护用品。
2. 员工应正确使用工具,严禁故意伤害自己或他人。
3. 员工在工作场所内禁止吸烟、饮酒等影响安全的行为。
4. 员工进入禁止人员通行区域,应经过相应的安全培训和持证上岗。
四、机器设备操作安全管理1. 员工操作机器设备时,应接受专门培训,具备相关操作证书。
2. 员工在操作机器设备时,应认真检查设备的安全状况,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3. 员工在操作机器设备时,不得擅自修改设备的参数或开展未经许可的操作。
4. 在发生机器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员工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维修和处理。
五、环境安全管理1. 员工应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干净,注意防止火灾和其他危险事故的发生。
2. 员工不得擅自使用易燃易爆物品,严禁乱堆放、乱放置私人物品。
3. 员工在处理危险废弃物时,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
4. 若发现环境异常的情况,员工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六、电气安全管理1. 员工不得擅自更换电器设备的电源线或插头,不得随意扩大电路负荷。
2. 外地考察、出差人员在入住宾馆时,应注意检查房间内的电器设备,确保安全使用。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总结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b9741b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1.png)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总结
1.不戴安全帽:在危险区域工作或进行激烈运动时不戴安全帽。
2.不系安全带:在汽车行驶中或进行高空作业时不系安全带。
3.不穿防护服:在有害物质或危险环境中工作时不穿防护服。
4.乱扔垃圾:随意乱扔垃圾,可能导致环境污染或安全隐患。
5.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逆向行驶等违规行为,容易引发
交通事故。
6.不注意饮食安全:食用过期食品或不注意食品卫生,可能导
致食物中毒。
7.不熄烟、乱丢烟蒂:在禁烟区域吸烟或乱丢烟蒂可能引发火灾。
8.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物品:擅自使用他人的设备或工具,可能
导致意外伤害。
9.不保护个人隐私:泄露个人信息、使用弱密码等行为容易导
致个人信息被盗用。
10.不定期检查设备:不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容易导致设备
故障或事故。
11.不遵守电器使用规定:过载使用电器、盲目安装电线等行
为容易引发火灾或触电事故。
12.过度使用药物:滥用药物或长期依赖药物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13.不定期进行体检:不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可能导致疾病发现过晚或无法及时治疗。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72255e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b.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要加强不安全行为的管控,就要对安全不放心人员进行教育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致力于调控职工群众个体的安全行为,通过调控使之自觉遵章作业,养成安全行为,从而确保我矿安全健康发展,为了从制度上规范不安全行为管理,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通知要求,特制定《公司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第二章工作机制第二条成立公司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总工程师、工会主席、各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成员:各副总工程师及各业务科(部)室、基层区队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不安全行为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质量部,安全质量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第三条职责(一)领导小组职责L建立不安全行为管理机构、配备相关管理人员。
2.组织协调不安全行为管理的各项工作。
3.每年组织各部门对不安全行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二)各业务科室职责1.协助业务分管副组长开展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
2.建立内部不安全行为跟踪、观察方案,并严格实施。
3.每年结合上年度行为管控情况,整理本单位的不安全行为,从管理、现场环境、制度、个人思想情绪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4.职教科负责不安全行为(含“三违”行为)帮教培训工作。
(三)基层区队职责1.各基层区队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体不安全行为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2,建立本单位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统计台账、帮教台账、观察台账等相关资料,并按要求及时更新。
3,负责本单位内的不安全行为培训、帮教、分析、考核等工作。
4.排查内部不安全行为,纳入内部管理考核。
5.每年结合上年度行为管控情况,整理本单位的不安全行为,从管理、现场环境、制度、个人思想情绪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四)岗位人员职责L明白本岗位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2fb2e6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1.png)
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保障人员安全,预防和控制人员不安全行为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促使人员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降低人员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和伤亡风险。
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安全责任:明确企业或组织对安全管理的责任分工,明确负责人员的安全责任和权力,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
2. 安全培训: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 安全检查:建立健全的安全检查机制,定期对各个岗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隐患,并及时纠正。
4. 安全奖惩: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对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有良好安全表现的人员给予奖励,对有不安全行为的人员进行处罚,以激励人员积极参与安全管理。
5. 安全监管:建立安全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监督和管理人员的安全行为,及时处理和处理安全事故,并进行相应的安全宣传和教育。
6. 安全沟通:建立畅通的安全沟通渠道,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提出安全建议和意见,并及时反馈处理情况。
通过建立和执行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企业或组织能够有效地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95a346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c.png)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是为了保障煤矿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并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教育。
该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安全教育培训:煤矿员工应接受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了解煤矿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理措施。
2. 安全责任制:煤矿员工应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了解和遵守安全规定,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 安全检查制度:煤矿应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工作场所、设备设施、员工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 安全奖惩制度: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行奖励和表彰,同时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教育。
5. 安全监督和管理:煤矿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体系,设置安全管理岗位,对员工的安全工作进行跟踪和督促。
6. 事故报告和调查:发生安全事故后,煤矿应及时进行报告,并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通过建立和执行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同时,也可以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保证煤矿的稳定生产。
第 1 页共 1 页。
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范文
![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3e7817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2.png)
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范文一、导言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员工的行为,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特制定本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及外包人员。
三、一般规定1. 所有员工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严禁从事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行为。
2. 所有员工参加公司提供的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和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3. 所有员工应当积极参与安全检查,如发现安全问题或隐患,应及时上报并配合解决。
4. 员工应当自觉遵守工作岗位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严禁任意修改或忽视安全操作规程。
5. 员工应按照规定配戴个人防护装备,同时保持个人防护装备的完好,不得随意取下或损坏。
四、禁止事项1. 禁止在工作场所吸烟、酒后工作或者有精神状态异常的情况下从事工作。
2. 禁止擅自停用、拆除、遮挡工作场所的消防设施和报警设备。
3. 禁止私自使用未经授权的电器设备,接线或修理电器设备时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
4. 禁止将机密资料或有关公司业务的文件、硬盘、U盘等带出公司,禁止私自传播公司机密信息。
5. 禁止私自换班、脱岗、漫游,违规离开工作岗位。
五、奖惩措施1. 对于违反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的员工,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扣款、岗位调整、停职、开除等。
2. 对于因人员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的员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3. 对于积极发现并上报安全问题的员工,将予以表彰和奖励。
六、监督与检查1. 企业将定期开展内部安全检查,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行评估和检查。
2. 员工具有对他人不安全行为进行劝阻和报告的权利,企业将严肃处理所有投诉和举报,并确保举报人的权益不受侵犯。
3. 在工作场所设立监控摄像等设备,以便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监督。
七、附则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进行修订,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员工不安全行为矫正制度
![员工不安全行为矫正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b7c78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0.png)
员工不安全行为矫正制度
是为了促使员工规范自己的行为,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稳定。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员工不安全行为矫正制度的建议:
1.明确不安全行为:制定明确的不安全行为定义,例如不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违反工作安全操作规程、违规使用设备等。
2.建立行为纪律制度:制定明确的行为纪律,包括惩处措施和惩处等级,例如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停职、解雇等。
员工应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3.加强培训: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工作安全操作规程、个人防护装备选择和使用、应急处理等。
确保员工了解并能够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4.设立监察机制:建立监察机制,可以通过安全巡查、设备维护记录、安全事件报告等方式监督员工行为。
对于发现的不安全行为,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5.奖惩并举:对于遵守安全规定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例如奖金、荣誉证书等。
同时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员工,按照制度给予相应的惩处。
6.持续改进:定期评估和改进制度的有效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员工对安全行为的认识和执行力度。
重要的是,制度的执行需要公平、公正、公开,员工要明确制度的宗旨和目标,对于不安全行为的严重后果有清晰的认知,以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制度。
同时,企业也应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工作条件,以减少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46种马路不安全行为概述
![46种马路不安全行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129790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1.png)
46种马路不安全行为概述1. 闯红灯。
许多人在马路上看到红灯时不停下来,而是继续穿过马路。
2. 违规骑行。
有些人骑自行车或滑板车时不按规定的方向行驶,这可能会导致意外发生。
3. 不守交通规则。
一些行人和驾驶员并不遵循交通规则,比如未礼让行人、在行人横道停车等。
4. 分散注意力。
有些人在马路上分心,比如打电话、发短信或听音乐,这会导致不注意周围的交通情况。
5. 醉驾或醉行。
饮酒后驾驶或行走会降低反应能力,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
6. 超速驾驶。
一些司机在马路上开车超过限速,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7. 不穿安全带。
驾驶员和乘客未系安全带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增加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风险。
8. 不给行人让路。
有些驾驶员在马路上并不给行人让路,这可能会造成意外和危险的情况。
9. 闯入禁止区域。
有些行人和骑车人会闯入禁止通行的区域,如高速公路或铁路,这极大地增加了受伤的风险。
总的来说,这些不安全的马路行为都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保持专注和注意力,以确保在马路上的安全。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不安全的马路行为,还有许多其他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它们同样会增加马路交通的危险性。
其中之一的就是在驾驶时使用手机。
人们会在驾驶车辆的同时使用手机,包括打电话、发送短信、浏览社交媒体等。
这种行为大大分散了驾驶者的注意力,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据统计,驾驶车辆时使用手机会使得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延长,导致他们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一项研究表明,在使用手机的情况下,驾车的人的注意力会比酒后驾驶还要受损。
因此,作为一个驾车者,务必要避免在驾车时使用手机,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除了驾驶者的行为,行人们在马路上同样可能会展现出一些不安全的行为。
其中之一就是违规横穿马路。
一些行人会在没有交通信号灯的情况下不按规定使用人行横道,或在非指定的地点横穿马路。
这种行为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尤其是在夜间,因为能见度低,驾驶者很难发现突然出现在马路上的行人,因此这种违规横穿马路的行为更加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安全行为规则安全行为治理规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职员安全行为,防止和减少因行为不规范而导致各类事故,保证职员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在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的从业人员(煤化工执行其自行规定)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安全行为是指按章操作、遵守劳动纪律,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行为。
不安全行为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犯劳动纪律。
第四条按照不安全行为情节以及产生或可能产生后果的轻重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类。
A类是专门严峻不安全行为,即情节或后果专门严峻的不安全行为;B类是严峻不安全行为,即情节或后果仅次于A类的不安全行为;C类是一样不安全行为,即情节较轻的不安全行为。
第五条关于A类不安全行为人员,给予解除劳动合同的处分。
第六条关于B类不安全行为人员,按照情节和后果轻重,分不给予下列处分(罚):(一)造成他人死亡、他人或自己重伤的,解除劳动合同;(二)没有产生人员伤亡后果的,第一次给予红牌警告,罚款300—1 000元,12个月内再次显现的,解除劳动合同。
第七条关于C类不安全行为人员,按照后果轻重分不给予下列处分(罚):(一)造成他人死亡、他人或自己重伤的,解除劳动合同;(二)没有产生人员伤亡后果的,第一次给予黄牌警告,罚款50—30 0元;12个月内第二次显现红牌警告,罚款1000元;第三次解除劳动合同;第八条A、B、C类不安全行为人员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九条不安全行为罚款列入处罚单位(部门)的安全奖励基金。
第十条集团公司各级安全治理部门应建立不安全行为人员档案,详细记录违章情形,分类(在册人员、外包人员、劳务派遣人员)统计不安全行为人数。
第十一条对不安全行为人员的处罚程序按集团公司有关劳动纪律的有关规定执行。
集团公司安全监察局每月将A类不安全行为人员情形以书面形式报人力资源部落实。
第十二条本规则附件中未列入的不安全行为,可按照产生和可能产生危害后果的程度比照本规则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本规则由集团公司各级安全监察治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本规则由集团公司安全监察局负责讲明。
第十五条本规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宁夏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三违处罚方法》(宁煤办发[2005]26号)同时废止。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不安全行为种类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A类不安全行为:(五)通用部分1.强令作业人员违章冒险作业的;2.特种作业人员未通过专门安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上岗的;3.未设置安全生产治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治理人员;4.要紧负责人和安全生产治理人员未经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5.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6.压力容器受压部件、安全装置显现故障,不及时采取措施的;7.电气设备停电后、作业前不验电、不放电、不挂地线、不挂停电工作牌、不设监护人员的;8.在重点防火部位吸烟的;9.在提升孔不按规定提升、放落物品或提升、放落物品工作终止后不按规定将安全防护围栏复位的;10.超越安全距离操作的;11.高压电气设备检修不装设接地线的;12.要害岗位睡岗、脱岗的;13.强行送电、误送电的;14.在装有易燃易爆的容器上或油漆未干的物体上进行焊接作业的。
二、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B类不安全行为:)通用部分1.指挥岗位人员强行操作带故障设备的;2.指挥无证人员上岗或无证人员擅自上岗的;3.指挥岗位人员超负荷运行各种机电设备的;4.酒后上岗的;5.要害岗位睡岗、串岗、脱岗的;6.停电检修不办理停电工作票和操作票的;7.在易燃易爆场地工作,无动火报告动火或不按程序审批的;8.起重作业人员不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起吊物件斜拉斜拽,吊物不平稳,起吊操作不稳使吊钩物件脱钩的;9.起吊时人站在吊物下方、吊物上站人或用人作平稳物的;10.钢丝绳及其它起重设施不符合安全规定应报废还连续使用的;11.电器作业时对邻近的带电体、盘面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12.登杆作业不进行安全检查、无爱护接地、无爱护措施、无人监护而进行作业的;13.铸造浇包中铁水过满,预热工具未进行预热处理的;14.胶带机运转中用锹刮机头、机尾粘煤的;15.安全设施不齐全,强行作业的;16.锅炉三大安全爱护装置未按规定使用、校验试验的;17.检修设备前不挂停电工作牌,不设监护人员的;18.电工作业不按规程验电、放电和挂接地线的;19.操作高压电气不戴绝缘手套,不穿电工绝缘鞋(靴)或未站在绝缘台上的;20.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地面不设戒备,下面无人监护的;煤仓口作业不系安全带的;21.专用线停放车皮不做防溜措施的;22.在皮带运输机上坐、卧或跨过没有过桥的运行中的皮带运输机的;23.对未卸荷的隔离刀开关进行停送电的;24.未查清电气事故缘故而强行送电的;25.带电作业或指挥他人带电作业的;26.在锚链运行中处理跳链现象或捅堵塞溜槽的;27.人工清仓时无人监护,没有安全措施不系安全带、安全绳的;28.未按规定办理工作票检修和“搭车”检修的;29.开关带负荷拉合隔离刀闸的;30.非专职人员擅自操作高压电气设备的;31.非电气设备专业人员擅自打开电气设备的;32.高空作业不带安全带(绳),不执行安全措施的;33.清理运行设备杂物,不执行停电挂牌、监护的;34.在无起重设备的情形下,从高处向下抛掷杂物、重物或设备配件、不设专人监护的;35.带水焊接时不穿绝缘靴;36.进入带电间隔的;37.单人巡线攀登电杆的;38.使用喷灯时,在明火邻近放气或加油的;39.调和电解液时,把水直截了当倒入硫酸中的;40.电气作业不执行“两票三制”的;41.电动工具绝缘破旧、无双重绝缘、无可靠接地而使用的;42.签发工作票种类不符的;43.强行起动设备的;44.酒后上岗的;45.氧气瓶、乙炔瓶同车运输的;46.不佩带安全防护用具直截了当作业的;47.无安全技术措施检修或擅自变更现场安全措施的;48.高压试验时不穿绝缘靴,不设置围栏及悬挂警示牌的;49.拆除地线前项目负责人不对设备进行检查的。
50.带电移动电动工具的;51.工作中电流二次回路短接不可靠的;52.未接到任务单、工作票、调度命令承诺工作人职员作的;53.倒闸操作时,进入高压设备区不戴安全冒,不穿绝缘靴;54.用木楔或其它物品将开关跳闸装置塞住,致使其失去作用的;55.拆卸重型卡车轮胎时不放轮胎气的。
三、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C类不安全行为:(五)通用部分1.不按规定穿戴劳动爱护用品,工作服达不到“三紧”的;2.不按规定交接班的;3.工作场所不按规定戴安全帽的;4.使用铜、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的;5.处理咨询题安全措施制定不到位的;6.自保、互保、联保制度不严格遵守的;7.跳跨库篦子的;8.擅自拆卸在用设备元器件的;9.起动设备前不按规定进行检查的;10.用潮湿的手触摸电器开关、刀闸等,戴湿手套起动电器等设备的;11.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设施的;12.设备的爱护装置反应不灵敏而连续操作的;13.无证上岗的;14.带负荷起动设备的;15.设备检修完送电后不摘除停电工作牌的;16.设备停电后,操纵器把手不搬到零位的;17.用撒煤、撒锯末等方法调剂皮带跑偏、打滑等故障的;18.对存在事故隐患的设备不按规定及时处理或汇报的;19.在铁路专用线上行走、坐卧或休息的;20.溜放空车不系安全带的;21.溜放空车不使用铁鞋,发生响钩及车皮运行中迎头正钩的;22.漏煤工、采样工及其他工作人员走车帮的;23.工作中干私活的;24.破裂机堵住时,用手或铁棒捅煤的;25.采样时跨过或钻皮带的;26.人梯使用不规范及无人监护,传递物件不符合安全规程的;27.使用行灯不符合安全规定的;28.设备检修完毕不及时复原原有的各种安全设施,不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29.检修现场没有安全隔离网、上下层同时作业的;30.工作场地氧气瓶、乙炔瓶安全距离不符合规定要求的;31.使用各类没有防震圈、安全帽、减压器或使用减压器上没有安全阀的气瓶的;32.使用电焊设备及工具绝缘不行,焊机外壳不接地,电焊作业不扯双线,用路轨、钢丝绳、机电设备代替电焊机接地的;33.起吊作业时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使操作人员误操作的;34.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千斤顶时千斤顶负荷不平稳或千斤顶没有放置平稳就操作的;35.行车司机不按安全操作规程规定进行试吊就突然起吊的;36.无人监护一人单独检修作业的;37.机电设备检修完毕未按要求进行试验、试运的;38.电气试验不按规定操作的;39.操作旋转机床时戴手套的;40.加工专门工件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41.使用缺少安全防护设施或有故障的机床设备、过负荷使用机床设备的;42.现场检修违章抛接工件的;43.发觉不安全行为不禁止,为不安全行为人员讲情或开脱责任的;44.工作完毕或暂停工作不切断电源、气源的;44.非专责或非电气人员操作电气设备;45.违章进入重点要害岗位的;46.不按要求使用电气外表、工具、安全用具的;47.不按规定操作煤仓上的胶带输送机和仓下给煤机的;48.对查出的隐患不及时处理的;49.装载机铲斗内站、坐人的;50.检修设备时需要停电、挂牌,不执行专人停送电的;51.进入设备内部检修时没设专人监护的;52.使用过期、不合格的安全、绝缘用具的;53.安排未通过安全知识培训或考试不及格的人员上岗作业的;54.运转、连接部位无防护罩的;55.不严格执行停送电程序的;56.操作票填写漏项、错项的;57.带电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的;58.使用电压等级不相符的验电器验电的;59.巡线时,未按规定着装,没沿线路侧面行走,大风时没沿上风侧行走的;60.设备运行时,触摸运行设备运转部位及私自打开防护罩、栅栏的;61.电气、运输、提升设备(设施)的各种爱护不齐全就开机使用的;62.不认真执行起吊、运输、装卸、捆绑大型设备安全技术措施的;63.电焊机无接地而使用的;64.擅自调整设备爱护整定值的;65.野蛮装卸物资或物资混杂堆放者;66.使用钻床钻孔时用嘴吹铁屑或徒手擦铁屑者;67.在机器运行中或未完全停止前,清扫、擦拭、润滑和冷却机器的旋转部位;68.在胶带机运行时,处理或清理胶带托辊,机头、机尾滚筒的;69.用不承诺运料的胶带输送机搬运工具及其他物件的;70.上下层同时作业不按规定进行安全防护、监护和联系的;71.破裂机工作过程中,随意触摸传动装置及破裂部件的;72.随意在吊装孔或提升孔下行走的;73.作业过程中不执行“手指口述”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