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文学的“中间人物”与“人学”话语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当代文学的“中间人物”与“人学”话语策略
论当代文学得“中间人物”与“人学”话语策略
20世纪50至60年代得当代中国文坛,围绕着写“中间人物”以及如何评价当代中国文学进展中出现得这一现象,曾经引发了一场关于文学如何描写当代社会生活与塑造当代人形象得热议,后来进展为声讨与批判.当我们重新回到当年得文学语境,并将其放置在“人学”视野与新得学术思维框架中重新审视,“中间人物”这一形象得出现,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在20世纪“百年中国文学形象”制造上得一个“亮点”与重要“看点”,而且作为一个文学族类,“中间人物”代表了50、6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得一种文化生态,进而构成了中国民间社会得一种“文化共同体”.假如讲“小讲人物只是是由作者描写他得句子和让他发表得言辞所塑造得”[1],那么,“中间人物”作为那个时代作者得一种言讲与形象表达,无疑反映了当时有见识得作家对社会生活得主观解读与客观认知.在文学意义上,它反映了当时得一种创作思潮;在人学意义上,则是
50、60年代特别创作语境下得一种话语策略.
一、“中间人物”:一种与“文化生态”共振得写作现象
在当代中国文学语境中,“中间人物”是一个经历了“确信——否定——否定之否定”复杂文学路径得文学现象.wWwC“写中间人物”这一提法,语出1962年8月中国作协副主席兼党组书记邵荃麟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讲创作座谈会”上得讲话,历史地看,这一观点针对得是中国文坛在当时无法掩饰得一种创作窘境.早在1958年第二次文代会得总结报告中,邵荃麟就曾针对违反艺术创作规律得相关文艺现象指出:“能不能依照党员八条标准来描写共产党员呢?能不能依照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来描写解放军战士呢?能不能先规定了人物表,然后去寻求对象呢?能不能廉价地去寻求现成得‘典型’呢?谁都明白是不可能得.”[2]1955年,在批判胡风“写真实”等文艺思想以及庸俗社会学风气逐渐侵入文坛得背景下,文学创作“一个阶级一个典型”得写作模式盛行,造成了片面追求“工农兵文学”一体化与创作方式单一化得写作格局,文艺之路越走越窄.然而正如韦勒克和沃伦所言,小讲与人物事实上是由作者按照他对生活得理解来描写得,是艺术规律给予其权力让其发表得言辞所塑造得.因此,当我们把研究对象确定在“叙事人”视角时,能够发觉,在十七年服膺于意识形态得众多文本中,除了意识形态观照下所特有得尖锐激烈得阶级斗争、高大光辉得英雄人物、坚决不屈得革命志士以及党得代言人之外,还有许多生活本确实东西.比如家务琐事、儿女情长、个人私欲、利己主义,这些尽管不是文学得主体内容与写作追求,甚至只只是是作者追求生活真实得一种点缀与烘托,但正是这些写作得存在,讲明在意识形态叙事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公共性叙事,能够将其称作“生活化叙事”、“生态化叙事”或“文化化叙事”.正是这些叙事得存在,才使我们情愿认同与同意50、60年代小讲中出现得梁三老汉、郭振山、亭面糊、吃不饱、小腿疼、赖大嫂、赵满囤、孙喜旺、严志和等等鲜活得文学形象,正是对这一创作现象得发觉与关注,才形成了邵荃麟“写中间人物”得新理论.
在论及“中间人物”时,邵荃麟认为,“英雄人物”与“落后人物”是两头,“中间状态”是大多数,只有“注意写中间状态得人物”,才能体现现实主义得深化.事实上,邵荃麟这一观点,早在1953年冯雪峰于《文艺报》发表得《英雄人物及其它》一文中就有过涉及,冯雪峰主张在当代小讲写作中应扩大人物描写,丰富人物形象,可视为邵氏理论得最初形态.在邵荃麟正式提出“写中间人物”之前,从文本分析上印证其理论得,还有严家炎在《文学评论》1961年3期上发表得《谈<创业史>中梁三老汉得形象》.可见,当代小讲得“中间人物”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经历了一个较完整得论文联盟现象性得形成过程.遗憾得是,1962年之后政治气候得变迁,邵荃麟得这一观点转而遭到讨伐,首先是《宁夏文艺》1964年6期发表得关于“写中间人物”得批判性社论和材料专辑,包括《“写中间人物”是资产阶级得文学主张》、《关于“写中间人物”得材料》等.《学术研究》1965年2期又发表蔡运桂《“写中间人物”论是“暴露黑暗”论得翻版》,《文学评论》1965年2期发表贾文昭得《制造光辉灿烂得新英雄形象——驳邵
荃麟同志得“写中间人物”理论》进行论争.到了“文革”,“写中间人物”被列为“黑八论”之一,受到严厉批判,被完全否定.
从创作实际和文学与生活得本质联系来看,邵氏得观点是极富见地得.“文革”结束之后,《文学评论》在1979年1期领先发表狄遐水得《写“中间人物”主张得再评价》,重新为邵氏理论正名.黄秋耘在《文史哲》1985年4期发表《“中间人物”事件始末》,初步廓清了历史迷雾.不足得是,上述二文得主旨,要紧在于“翻案”,且在当时得历史情境下并未对“中间人物”产生得社会背景、理论价值以及“十七年”得文学生态进行全面分析.值得关注得是,1999年洪子诚得《中国当代文学史》出版,在涉及到“十七年”得部分,以平复超然、不露声色得笔法,在学术上为“十七年文学”重新厘定了研究价值,引发了学界对这一个有特别“文化生态”特征得文学历史进行再研究得热潮.近十年来,有关“十七年文学”及相关文学现象得研究,不断以新得话语方式重新回到人们得视野.杨剑龙在《齐鲁学刊》2003年1期发表《历史情境与世纪回眸——关于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研究得考虑》指出,必须将所研究得对象置于特定历史情境中去关照、分析和研究,不能主观武断地以当下得眼光来看待十七年文学.2004年,董之林在《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讲论稿》中也以“还原”方式对十七年文学生态得“历史扭结”作出了新得解读.2006年4月,《文学评论》编辑部与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文化生态环境与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认为,“十七年”文学研究不仅是对过去一个时段文学历史得探讨与评价,而且也关系着20世纪下半叶整个中国文学命运得考虑,它所提供得历史经验对当下文学灵魂得设计具有深刻得借鉴意义.程光炜在《文艺研究》2010年10期发表《我们如何整理历史——十年来“十七年文学”研究潜含得咨询题》,也提出了一系列极为值得深思得学术观点.《文学理论与批判》2011年1期刊发刘杨《如何深化十七年文学研究》,呼吁在十七年文学研究逐渐“热”起来得讨论中,如何将这种“热”转变为有价值得文学研究.“十七年文学”作为一种特别得文化生态,已成为当下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最具有创新性得一部分.令人感到遗憾得是,在种种研究中,宏观视野得偏多,而具体到相关文学现象(如“中间人物”、“红色经典”得形成、“史诗”现象等)以及“个案”研究(具体作家与文本研究)得成果较少,尤其是回到十七年文学得具体语境与历史场域,重新观照人与事、情与理、智与性,在文化立场与政治选择得冲突中透视作家得历史境遇与创作情境得学术论析,则更为少见.相比之下,近年来,研究生学位论文得相关选题,则明显地表现了种种新得学术动向,就“中间人物”而论,有得试图从“叙事学”或“文本细读”角度论证这一理论得美学特质与受众传播方式,有得借助福柯“话语权力”等理论对50、60年代“中间人物”写作所反映得复杂意识形态展开研究.这讲明,“中间人物”作为“十七年”得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作为当代文学“人学”创作思潮得一个历史性存在,与“十七年文学”本身一样,是不容忽视且极具研究价值得命题,其意义即使在当下也是不无启发得.
社会是一个体系庞大且关系复杂得文化共同体,社会得组成不能离开“人”得存在,但单独得个人或单一得类群显然不能组成社会,不管社会得形式如何,基本上一定范围内人们交换作用得产物,基本上人类生产关系及整个互动关系进展得结果.一定范围内社会群体之间得文化互认与文化冲突,以及这种“认同”与“冲突”得消长与平衡,构成了某种按照一定关系互动得“文化共同体”,因此,社会乃是人类为了自我生存及繁衍而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得各种人际关系得总合并表现出一种“文化生态性”得社会群体,这种群体往往是以“中间状态”得大多数为主体成分得.“中间人物”得写作,确实是一种与“社会文化生态”共振得创作现象,是最为接近社会生活本身并能表现出生活某种本质得,如此得人物不是单个得、特定得、虚拟得,而是社会得“大多数”,是一种客观存在.文学得目得之一,确实是“写出他们得各种丰富复杂得心理状态”,“矛盾往往都集中在他们这些人身上”[3],舍此或忽略他们,就有可能造成邵荃麟所讲得“现实性不足”.作品一旦有了这些“中间人物”,并与进步得、先进得、落后得、反面得各类人物相互映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才能充分显示出社会性意义与完形得生活,也才能充分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