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块一 职业理念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学生观 一、儿童观的历史演变 儿童观是指人们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对儿童的本质和 生长发展过程的总的看法,涉及儿童的特性、权利与地位,儿童期 的意义以及教育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儿童期是客观存在 的,不依赖于人们是否对其认识。它是儿童教育观和组织观的内核, 对儿童教育与儿童组织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有什么样的儿 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观。从儿童观的历史演变,看新儿童观是 怎样从旧儿童观的矛盾斗争中发展而来,这对于认识与掌握科学的、 民主的进步儿童观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儿童观的形成受政治、经 济、文化思想传统以及人类对自身认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 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儿童观,不同时期人们对 儿童有不同的看法。
综合素质模块一
职业理念
王老师
主讲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教育研究》1982年 第10期中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说》一文。文中的 “素质教育”虽然仅仅指的是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 有较大的局限性,但毕竟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名 词。1985年,在讨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时,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柳斌曾提出过“素质教育” 这个名词。1987年,《贵州学院学报》第2期发表了 题为“人才素质与素质教育”的文章,这是报纸杂志 的标题中最早出现“素质教育”一词。进入20世纪 90年代,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一个热门教育话题,引 起教育界和全社会人士的热切关注。
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一)内涵 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 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 中之重)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 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德智体美等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外延(范围) 1、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 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 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 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 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
• 参考答案】常艺凡的案例体现了“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 • 【分析】坚持全面发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 • 重要理论,就是坚持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坚持党的教育 • 方针。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 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 • 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 • 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 • 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启蒙时代的儿童观 18世纪法国爆发了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兴起,法国出现了一种 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为儿童生来就是没有“原罪”的纯真无 瑕的存在,反对体罚,主张激励和竞争的教育。在这一段时期, 最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是法国著名的教育家卢梭的儿童观。启 蒙思想家卢梭发表了令人瞩目的关于儿童和儿童教育的见解。在 他的教育哲学小说《爱弥儿》中,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对儿童 的种种偏见和歧视,认为儿童不是生来就有“原罪”,也不是可 以教育的“白板”,更不是“小大人”。 • 他认为儿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规律,儿童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儿童 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真正的教育就在于使儿童的自然本性得到 发展。卢梭的儿童观对于后来的幼儿教育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 作用,所以人们常常把“儿童的发现”与卢梭联系在一起。卢梭 的儿童观与教育观成为后来新教育思想的源泉,并为后世所继承, 奠定了现代教育原理的基础。
• 1.古代的儿童观 在古代,儿童时代的概念是不存在的。儿童与成人的区 别并未被发现,因而也没有明确的儿童观念。儿童被认为 是小大人,儿童被看做成人的缩小,儿童与成人的唯一的 区别是年龄和身材的差异,从小就被训练承担成人的义务 和责任,儿童的天性被忽视。 • 2.中世纪的儿童观 欧洲的中世纪社会由教会统治,其鼓吹的“原罪说”被 普遍接受。“原罪说”认为人生而有罪,从儿童时期起就 具有原罪,要通过不断地惩罚而赎罪。因此,中世纪的儿 童观是“儿童生而有罪”。
素质教育和全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 全面发展教育并不排斥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不 能取代全面发展教育。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即彼此相应,相互补充。 彼此相应是指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 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合起来就是通过全面发展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 素质。(举例:到此一游!) 相互补充是指在学校中实施的素质教育,就 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把素质教育与全面发 展教育统一起来,即用“全面”补充素质教育, 用“素质”补充全面发展教育。
• 资料报道:哈师大附属中学的应届毕业女生常艺凡陆 续收到来自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8所美国一流大学 的录取通知书,并将获得奖学金。这一消息在中学里 引起的轰动效应自不待言,而尤为值得关注的不仅仅 是她能在托福与SAT的考试中获得近满分,同时,她 在12岁时就获得了小提琴10级,全国高中生生物竞赛 二等奖,美国AMC数学竞赛优胜奖,第六届北京大学 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代表奖。另外,她在课余 时间坚持打乒乓球6年,有着不错的球艺和健康的身体 素质。 • 常艺凡的案例体现了什么教育理念?
• 3.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
14—16世纪,欧洲爆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人自身的 存在,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地位。这种新的人生观沉重打 击了中世纪教会所谓的“原罪说”儿童观,人们开始关注儿童存 在的价值和意义,发现了儿童区别于成人的地方。认为儿童是自 由的,有发展的可能性,人们应该热爱儿童,尊重儿童。 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伊拉斯谟认为要研究孩子的自然能力和才 智,不要想象他们的兴趣与成人是一样的,不要指望他们像小大 人一样的举止,他明确指出,对待儿童,首先是爱,然后渐渐随 之以某种自然和温柔的尊严,而不是畏惧,前者比后者更有价值, 用恐怖的手段来使儿童弃恶,乃是一种奴性的做法。因此,自由 的教育是符合儿童的。 同时,在这一时期捷克人文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夸美纽斯提 出了著名的“种子论”,认为在人的身上自然地播有知识、道德 和虔诚的种子,通过教育便可以把它们发展出来。他还相信一切 儿童都可以造就成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