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细胞膜有异常:即发生通透性改变:
①正常红细胞内K+多Na+少。当红细胞膜发生改变时, Na+在细胞内堆积,细胞外大量水份进入细胞内,细 胞发生肿胀,使凹盘变球形。 ②Ca2+在细胞内堆积→Ca2+与膜收缩蛋白结合→膜的 柔韧性和变形性发生障碍,因此大量红细胞在脾内扣 留→破坏。
(二)红细胞内酶的异常:
• 血常规、血小板计数 • 网织红细胞:反映骨髓造血功能 • 骨髓象+骨髓活检 • 贫血发病机制检查:如铁代谢各项
指标的检查,血清叶酸和VitB12水 平的测定等。
正常红细胞代谢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循环血液
血红蛋白
红细胞
Fra Baidu bibliotek间接胆红素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直接胆红素
门静脉
尿胆原
尿胆原
尿胆素 粪胆原
贫血的诊断方法
若红细胞破坏增加而骨髓造血仍能代偿(6-8倍能力) 时,可不出现贫血称为代偿性溶血病(溶血性疾病)。
(二)、分类:
①按照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溶血; ②按照溶血发生的场所可分血管外溶血和血管内 溶血; ③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遗传性(内在缺陷) 和获得性(外在因素) ,PNH(获得性内在缺陷)
(三)、发病机制
正常红细胞生存期为120天,上述任何因素异常, 均可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易于破坏引起溶血。
红细胞内在缺陷
1.遗传性: (1)膜的缺陷: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2)酶的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 (3)珠蛋白生成障碍:即血红蛋白病
①肽链合成量的异常:海洋性贫血 ②肽链质的异常:异常血红蛋白病 2.获得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
红细胞酶的异常:
由于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其能量只能通 过葡萄糖的无氧糖酵解与磷酸戊糖旁路两种途径 所产生,参加这两种途径的酶较多,当参加的酶 有缺陷时,即可产生溶血。
PK缺陷时ADP转化为ATP↓:
①Na泵功能↓水分随Na+进入细胞内。 ②Ca2+活性不能发挥作用,Ca2+沉积在膜上增多→变形 性发生障碍→易被脾阻留破坏。
红细胞无氧糖酵解中酶的缺陷,如丙酮酸激 酶(PK)缺乏;红细胞磷酸戊糖旁路中酶缺 乏,如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
红细胞酶缺乏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缺乏症 ➢磷酸果糖激酶缺乏症 ➢磷酸丙糖异构酶缺乏症 ➢已糖激酶缺乏症 ➢磷酸甘油酸激酶缺乏症
膜 先天异常:遗传性球形RBC↑症,血管外溶血,RBC脆性↑ 异
。 常 后天异常:PNH,血管内溶血,Hams阳性
Pr RBC
自 身 异 常
酶 戊糖旁路代谢酶:G-6-PD酶,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均有,高铁Hb还
异 常
原实验阳性,Heinz小体阳性。
。 无氧酵解代谢酶:PK酶,血管外溶血

肽 量减少:地中海贫血,血管外溶血。
链 异
RBC脆性↓,靶形RBC>10%,Hb电泳异常。

质异常:不稳定Hb病,血管外溶血,Heinz小体阳性。
红细胞自身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一)红细胞膜异常 1. 遗传性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棘形细胞增多症、口形 红细胞增多症等。 2. 获得性红细胞膜异常:糖化肌醇磷脂(GPI)锚连膜 蛋白异常 PNH(唯一)
溶血的机理
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中间薄,周边厚,直径 6 ~9μm;平均7.2μm)这和红细胞的可塑性有关,因 而保证了红细胞能通过狭小的微循环管道,故直径只有 2-3μm的管道,仍能顺利通过。
红细胞的这种特性有赖于:
①红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正常; ②红细胞酶和能量代谢正常; ③血红蛋白的结构正常。
2.血红素异常:卟啉代谢异常,卟啉病
血红蛋白异常 Hb由珠蛋白+血红素组成
①珠蛋白肽链量合成异常 正 常 人 Hb 的 珠 蛋 白 由 αβγδ 四 条 肽 链 组 成 , HbA (α2β2)95~97% HbA2(α2δ2)2~3% HbF(α2γ2) <2%
β-地中海贫血: β链合成不足 ,过多的α肽链在红细 胞内聚集沉淀→包涵体→红细胞变僵硬变形能力差→ 脾扣留而破坏。
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只有在红细胞的寿命缩短至15-20天 时才会发生贫血。
贫血的临床表现
与贫血病因、程度、血容量、缓急、耐受能力有关 1.神经系统 轻者头晕,严重者意识障碍。 2.皮肤粘膜 苍白 3.循环系统 心悸、气促 4.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生殖、免疫、血液系统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 Anemia
一、贫 血 概 述
贫血的定义
血红蛋白 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计数
低于同性别、同年龄、 同地区正常值下限
血液稀释、浓缩时易致误诊
贫血是一综合征,不是一种疾病
贫血的发病机制
1)红细胞生成减少 •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血
液病 • 造血调节异常,如慢性病贫血 • 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 3) 失血性贫血,分急性和慢性。
1.详细系统的询问病史,特别注意与贫血有关的病史 2.全面认真的体格检查,特别注意与贫血有关的体征 3.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贫血的治疗原则
• 病因治疗 • 针对贫血发病机制的治疗 • 对症治疗 • 成份输血
二、溶血性贫血
(一)、定义: 指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15-20天)、破坏加速,超过骨
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一类贫血。
临床类型
蚕豆病:含蚕豆嘧啶糖苷,有强氧化性。 药物致溶血:解热镇痛药、磺胺药、VitK、抗疟疾药 感染致溶血:伤寒、大叶性肺炎、传单等。 ※以上诱因多致血管内溶血;平时是慢性血管外溶血。
(三)珠蛋白和血红素异常
1.珠蛋白异常 (1)肽链量异常:海洋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2)肽链结构异常:异常血红蛋白病
G-6PD缺乏时,戌糖旁路发生障碍:
使其还原型辅酶Ⅱ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抗氧化损伤物 质减少→因而导致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及血红蛋白变性 →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发生改变→易被脾扣留而破坏。
发病机理
H
G-6-P
NADP
H GSH
H₂O₂
6-磷酸G酸
NADPH
H
GSSG
H₂O
谷光甘肽POX酶
RBC戊糖旁路能量代谢途径 注:此途径主要产生有抗氧化能力的NADPH和GS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