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如何救助流浪儿童方法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者如何救助流浪儿童方法解析2017社会工作者如何救助流浪儿童方法解析

专业关系建立

社工因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与科学的工作方法,在访谈对话中往往蕴含着预设的价值取向,造成专业关系的不平等。譬如,社工与

流浪儿童之间的对话关系主要由社工引导,流浪儿童则顺着工作者

的思路作答。社工要注重流浪儿童的自主性与参与度,在儿童同意

服务的基础上,与其共同制订服务计划,包括服务的方法、目的以

及应遵守的规则、责任和义务等。同时,应充分考虑他们不同的人

格特质,把握好专业性和平等性的关系,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服务。

问题分析与需要评估

在个案介入的问题分析与需要评估中,以往的救助工作存在着不理解就直接下定论的现象。每个人的认知都具有主观性色彩,社工

也不例外。社工在对案主的问题与需要进行评估时,依据的是自我

眼中的他人,通过分析案主的成长状况和性格行为特征,选择具体

的介入目标与介入手段。但他人眼中之我与自我眼中之我是存在差

异的,社工眼中的流浪儿童与流浪儿童自身的看法不一定完全一致。在个案服务中,社工面对流浪儿童的问题,不应单方面下结论,而

是有意识地去倾听。倾听意味着给予流浪儿童充分的话语权,鼓励

其表露想法,努力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但是,大多数

流浪儿童不能正确认识自身需要,他们往往认为物质生活水平低下

是造成生活困境的主要原因。因此,社工需要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

评估方法,全面综合评估,帮助流浪儿童正确认识自身问题和需要。

访谈话题与访谈形式选择

语言具有社会性,每一种语言都建立在一定的语境中,话题是连接语言的中介和桥梁,话题的选择切忌空洞、虚无。介入服务中的

访谈工作需要注重话题的选择,一方面,机构救助时间有限,社工

需要确立明确的服务目标,并在介入服务中按设定的目标帮助流浪

儿童解决或预防自身问题,改善与社会系统的对话关系。另一方面,访谈的话题不是简单地搜集个人、家庭和社区信息,而是有针对性

地根据流浪儿童的成长经历提出富含导向性的话题。

此外,访谈的话题应具有思想性,社工要善于从问题的表象挖掘深层次的认知信念、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帮助流浪儿童正确地看

待问题、反思问题与解决问题。流浪儿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无论

是自身、家庭、社区还是学校,其影响都是紧密相关的。所以访谈

往往能窥一斑以见全貌,从固定化、模式化的救助流程中抽离出来,找出流浪儿童存在的问题与社会环境的诱因。

访谈的对话形式也是社工在流浪儿童救助工作中应当重视的问

对话形式包括微型对话与复调,微型对话是个体内心的对话,是两个或多种观点在脑海里冲突、争辩的状态。社工在与流浪儿童的

访谈中应当考虑到他们的内心对话,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并

从儿童的语调与身体语言中洞悉其潜意识与情感偏好。与此相对的,复调是指不同主体之间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社工在与流浪儿童

沟通时,既不能不倾听流浪儿童的意见,也不能无目的、无立场地

片面顺从流浪儿童的想法。社工与流浪儿童之间是相互依存却又相

互独立的关系,这就要求社工在努力拉近彼此心理距离、建立信任

关系的同时,也要敢于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让流浪儿童倾听不同

的声音。在不涉及原则问题、不违反法律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大部

分问题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社工和儿童可以保持不同的观点。通过

良性的争辩与互动,对话双方争取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开拓思

维方式,提升对话能力。

舒缓情绪

消极情绪的疏导是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工作目标。流浪儿童在流浪生活中面临一系列的困境与问题,生活的压力与现实的挑战往往

导致不良情绪的滋生。流浪儿童在刚进入救助保护中心时,通常都

焦虑不安,社工可以营造轻松、自由和舒适的氛围,引导流浪儿童

通过倾诉自身的心理困扰,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内心的羞愧、焦虑、恐惧与悲伤。根据流浪儿童的个人经历和身心发展状况,分析其情

感需要,帮助流浪儿童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同时,社工需要引导

流浪儿童对自身的情绪变化有所认识,在面临比较大的压力时,可

以通过一些技巧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例如:适度的体育运动、写心情日记、与朋友聊天、听音乐等。当流浪儿童感受到焦虑与紧

张时,要找出压力的来源和问题的症结。如果是主观因素(如准备不

充分、任务未完成等)造成的焦虑,流浪儿童应学会按部就班和未雨

绸缪。如果是客观因素(如家境困窘)引起的负面情绪,流浪儿童应

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提高职业技能,同时学会与人沟通,争取更

多的理解和支持。

转变非理性认知

一些流浪儿童存在消极情绪与不良行为,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源于非理性的认知。社工要从流浪儿童的言语表达与行为特征中洞悉

其非理性认知,找到其不合理之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社工要理解儿童感性认识的性质、特征与影响因素,通过梳理问题

的来源、过程和结果帮助流浪儿童改变不合理的认知,重新建构理

性思维方式。自我披露、感同身受是有效的工作技巧。例如,有些

流浪儿童认为没有人真正地关心他,家境的贫寒使同学和老师都看

不起自己。社工通过阐述自身经历,引导流浪儿童反思自己的认知,重新看待自身与家人、朋友和老师的关系。

改善对话关系

个人的意识依赖“符号”的产生,为“符号”所创造,并通过“符号”表现出鲜明的社会性和对话交往性特征。儿童流浪的主要

原因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不够和谐。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

助工作应当改变流浪儿童与社会环境的对话关系,具体表现在对话

意识的提升与对话方式的改善。

从家庭对话关系来看,社工可以与流浪儿童开展沙盘游戏,有意识地引导流浪儿童表露真实想法,在聊到家庭关系时,向流浪儿童

提出一些建议,包括感恩意识、沟通意识与责任意识。流浪儿童已

提早步入社会,社工应当教导他们更好地遵从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