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两块叠在一起
B 两块分放两边
问儿童: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 “A更重” (不守恒) “一样重” (守恒)
体积守恒(12-13岁)
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东西形状如何改变,杯中水 的体积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两颗球放入杯中,杯中水的数 量是一样的,儿童看到水平面 上升到一样的高度。 将橡皮泥球B改变形状, 准备放入水中
A
B
A
B
问儿童:若将B放入杯子中,水平面会高出A杯?一样高? 低于A杯? “高一些”或“低一些” (不守恒) “一样高” (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 初中)
儿童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 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的假设进行推理,能进 行命题推理和组合推理。
例:关于“小学校长”的提问
(三)重要概念与观点—适应
• 适应包括两个过程:
同化(assimilation) 顺应(accommodation)
(1)同化
• 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 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通过同化,加强并丰 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使图式得到量的 变化。 • 就本质而言,同化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的 作用。
尝试错误时期
• 这一时期的婴儿,能以一种试验的方式发 现新方法达到目的。当儿童偶然地发现某 一感兴趣的动作结果时,他将不只是重复 以往的动作,而是试图在重复中作出一些 改变,通过尝试错误,第一次有目的地通 过调节来解决新问题。
感知运动阶段各个时期
•第一分阶段(出生-1个月)反射练习期
•第二分阶段(1-4、4.5月)习惯动作时期
•第六分阶段(1.5-2岁)感知动作期的结束,新阶段的开

客体永久性
• 当客体在视野中消失时,儿童依然知道该 客体的存在,这就是皮亚杰所称儿童建立 了客体永久性。
眼不见,心不想
感知运动阶段各个时期
•第一分阶段(出生-1个月)反射练习期
•第二分阶段(1-4、4.5月)习惯动作时期
•第三分阶段(4.5-9个月) 有目地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 •第四分阶段(9-11、12个月) 手段与目地的分化并协调时 期 “客体永久性” •第五分阶段(11、12个月-1.5岁)“尝试错误时期”
自我中心
指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整个世 界,不知道可以变换角度或者意识到他人 有不同的观点。例:三山实验
B
实验者从A、B、C、D四个 角度拍摄照片。孩子站在上 述四位置之一。给他看拍摄 照片,要求其挑选出对面位 置上的人所看到的是哪张照 片。
A D
C
主要智慧特点
泛灵论:儿童认为运动的、但本身无生命的物体 是具有生命的,有动机和意愿。不能很好地区分 心理的、物理的现象,对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 色彩 自我中心 思维的不可逆性: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 能够在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 (只知a>b,不知 道b<a。) 未掌握守恒
主要著作
• • • • • • • • • • 《儿童的语言和思想》 《儿童的判断和推理》 《儿童的道德判断》 《儿童现实概念的构成》 《儿童符号的形成》 《从儿童到青年逻辑思维的发展》 《儿童逻辑思维的早期形成》 《发生认识论导论》 《发生认识论原理》 《生物学与认知》
• 《结构主义》
二、杰出理论:(一)思想起源
(三)错误是有意义学习所必需的 对于学习者来说,重要的是自己能够提出问题。 学习是一种通过反复思考找出错误的缘由、逐渐消 除错误的过程。而不是记住别人所给的答案。 启发: ◆学问需要提问; ◆有错必究,要帮助(指导)学生自己纠正错 误; ◆让错误(失败)也成为一种教育资源;
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价值
1、感知运动阶段
• 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 来认识周围世界的。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 体与客体作出分化。
感知运动阶段各个时期
•第一分阶段(出生-1个月)反射练习期
•第二分阶段(1-4、4.5月)习惯动作时期
•第三分阶段(4.5-9个月) 有目地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 •第四分阶段(9-11、12个月) 手段与目地的分化并协调时 期 “客体永久性” •第五分阶段(11、12个月-1.5岁)“尝试错误时期”
平衡 同化 平衡
刺 激
失衡 顺应 适 应
新平衡
(四)认知发展阶段论
阶段 年龄 感知运动 前运算阶 具体运算 形式运算 阶段 段 阶段 阶段 0—2岁 2—7岁 12岁以 7—12岁 上 初中
特点
• 心理发展可以区分为不同水平的连续阶段,阶段之间具 有质的差异 • 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阶段 • 发展的阶段性不是阶梯式,而是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 • 各阶段出现的年龄因智慧程度和社会环境影响而略有差 异,但先后次序不变
3、具体运算阶段(7、8岁-11、12岁)
•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真正的运算性 质,即儿童的思维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 但这种思维运演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 儿童掌握守恒概念的顺序:
数目守恒(6-7岁) 物质守恒和长度守恒(7-8岁) 面积和重量守恒(9-10岁) 体积守恒(12岁)。
数目守恒(6-7岁)
“B更长”或“A更长”(不守恒)
“一样长” (守恒)
面积守恒(8-9岁)
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A
B
问儿童: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 (不守恒) “一样大” (守恒)
重量守恒(9-10岁)
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行为主义用刺激—反应模式去解释认知学习,它忽 视了认知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儿童的能动作用。 ◆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结构同我们成人不一样,应尽一 切努力按照儿童的心理结构和他们不同的发展阶段来 组织教学。 启发: ◆让学生主动地学; ◆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和教育;
三、简评
贡献
• A、皮亚杰是目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奠基者。皮亚杰的 认知发展理论详尽的描述和解释了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 对当代发展心理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 B、把认识论与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科学认识论 的发展,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认识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 • C、皮亚杰有关智力成长的理论是绝无仅有的。他以独特 新颖的方式提出并回答了一些重要的问题。而且他富有 挑战性的理论激起了同行们做出大量研究和创立新理论 的兴趣。 • D、当前发展方面与认知因素有关的研究以及很多认知研 究机构的创立主要归因于皮亚杰的影响。
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A
B
A
B
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 “B行多(不守恒)” “一样多(守恒)”
长度守恒(7-8岁)
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 变化,长度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 A B A B 向儿童呈现(Ⅱ)
问儿童:两根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
(五)道德发展阶段论
• 研究方法:对偶故事法(摔杯子) • 三个阶段:1前道德阶段(0~2岁)
2他律道德阶段(2~6、7岁) 3自律道德阶段(6、7~11、12岁) • 发展趋势:从早期的注重行为结果的评价向注 重行为的动机发展,道德认知水平从“他律”向 “自律”发展。 • 贡献:开创道德发展研究新传统;促进道德教育 科学化 • 局限:过分强调道德认知的作用,忽视道德行为 的研究。
主要事件
• • • • • • • • • • • 1896年8月9日出生于瑞士的纳沙特尔 1915年获得纳沙特尔大学生物学学士学位 1918年获得了纳沙特尔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20年在比纳实验室从事儿童智力测验工作 1921年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 1954年当选为国际心理学会主席,并创立“国际科学心理 学联合会” 1955年在日内瓦创立了“国际发生认知论中心” 1967年发表《生物学与认知》 1969年获颁美国心理学会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1977年获得心理学界殊荣——爱德华·李·桑代克奖 1980年9月16日在日内瓦与世长辞,享年84岁
(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皮亚杰认为:“学习是建构内部心理表征 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 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 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图 式”。
与行为主义观点的区别:
行为主义: 刺激
建构主义: 刺激
反应
反应
S— R S(A)R
(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学习从属于发展 儿童学到些什么,取决于他的发展水平。 启发:只能顺水推舟,不能拔苗助长 (二)知觉受制于心理运演、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 过程 儿童需要把学到的知识同化到已有的认知图式中去才 不会很快遗忘。学习所关注的,应该是儿童主动的心 理建构活动。 启发: 多问“为什么要这样认为(解决)?”、“你是怎 么知道(解决)的?”,而不只是问“你知道吗?”、 “你知道了什么?”
儿童wk.baidu.com理学家—皮亚杰
孙明玮 2014年4月
• 一、生平简介及著作 • 二、杰出理论:(一)思想起源
(二)研究方法 (三)重要概念与观点 (四)认知发展阶段论 (五)道德发展阶段论 (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简评
一、生平简介及著作
• 让· 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 • 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发生认识论和日内瓦学派的 创始人。他先是一位生物学 家,之后成为发生认知论的 哲学家,更是一位研究儿童 心理学的著名发展心理学家。
(二)研究方法
临床访谈法
特点: 1、采取参与和自然观察的方式进行研究 2、设计丰富多彩的小实验 3、安排合理灵活的谈话 4、具有新颖严密的分析工具,不采用标准式的测验 来评估行为 5、不限制被试者的反应,注意从个体自发性反应中 去推理分析其心理历程
(三)重要概念与观点—图式
• 图式是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基本的、 核心的概念。 • 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 图式最初来自先天的遗传,一经与环境的 相互作用,就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 展变化和丰富,形成了一系列的图式系统, 构成人们的认知结构。 • 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发展阶段观点总结
• • • • 感知动作阶段是智慧的萌芽 前运算阶段出现表象和直觉思维 具体运算阶段出现初步的逻辑思维 形式运算阶段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
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1、成熟:是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它为形成新的 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启发:教育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进程。 2、物理环境: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是认识的来源; 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物体。 启发:有效的教育必定是注重学生体验的。 3、社会环境:语言和教育在作用。 4、自我调节:是最重要的因素,调节个体(成熟)与 环境(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2)顺应
• 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 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 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顺应使图式得到质 的改变。 • 就本质而言,顺应主要是指环境对个体的 作用。
(三)重要概念与观点—平衡
• 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 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 过渡的过程。 • 平衡—不平衡—平衡 • 平衡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循环的动态 过程。
两个小阶段:
1、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
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出现;
延迟模仿、语言符号灵活运用
2、直觉思维阶段(4-7岁)
儿童思维直接受知觉到的事物的显著特征所左右, 没有建立守恒概念。
主要智慧特点
泛灵论:儿童认为运动的、但本身无生命的物体 是具有生命的,有动机和意愿。不能很好地区分 心理的、物理的现象,对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 色彩 自我中心 思维的不可逆性: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 能够在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 (只知a>b,不知 道b<a。) 未掌握守恒
1、哲学思想主要受康德主义的影响,“图式”概念 源于康德的“先天图式”。但皮亚杰不是先天论 者,而是持构成(constructivism)观点。 2、结构主义对皮亚杰影响很深。结构特点:整体性、 转换性、自我调节性。 3、“同化”、“顺应”概念来自于生物学。 4、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如“自我中心倾向”。 5、从数学和逻辑学中寻找研究工具,用符号逻辑来 描述儿童的智慧活动。
•第三分阶段(4.5-9个月) 有目地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 •第四分阶段(9-11、12个月) 手段与目地的分化并协调时 期 “客体永久性” •第五分阶段(11、12个月-1.5岁)“尝试错误时期”
•第六分阶段(1.5-2岁)感知动作期的结束,新阶段的开

2、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出现了符号、表象和直觉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