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诊断 ppt
合集下载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诊断.ppt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诊断.ppt](https://img.taocdn.com/s3/m/34484fa5f78a6529657d5364.png)
心电图阅读注意事项
1.了解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血压、日期及当时 的状况 。
2.确认导联数目(单导联、6导联、12导联、18导联)。 3.确认标准电压和走纸速度。 4.阅读顺序:P波、P-R间期 、QRS波 、ST-T、Q-T间期、 U波及电轴的方向等。 5.自备圆规一副。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的特点
⑵电轴右偏; ⑶ ST段改变(V1导联)伴T波双向或倒置。
图示:左右双室肥大。特点:当左、右心室均发生肥大时,有可能
因两侧心室的综合心电向量互相抵消而呈现大致正常的心电图,以致难 以显示心室肥大,或仅表现为左室肥血
图示: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特点:正常情况下,心肌复极 从外膜至内膜,当心内膜心肌缺血时,导致复极延迟,进而出 现与QRS主波方向一致的高大T波。
心肌梗死的损伤性改变与坏死性改变
1.损伤性改变:
内膜面或对侧心肌损伤时ST段平直压低,外膜面或 同侧心肌损伤时ST段抬高,并可明显抬高形成单相曲线。
2.坏死性改变:
坏死的心肌细胞不能恢复为极化状态以及产生动作 电位,进而形成坏死性Q波,即Q振幅>1/4 R,时程>0.04s 。
心肌梗死的定位:
下壁:II、III、aVF 高侧壁:I、aVL 前间壁:V1-V3 前壁:V3-V5 侧壁:V5-V6 广泛前壁:V1-V6及I、aVL 右室:V3R-V5R 后壁:V7-V9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诊断
徐杰丰
目录
一、心电图的构成 二、正常心电图的特点 三、临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诊断
⑴ 心房、心室肥大 ⑵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⑶ 心律失常
第一节 心电图的构成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
J点
正常时,一次心电活动可观察到:① P波、QRS波群、T波和U波; ② P-R段、S-T段; ③ P-R间期、Q-T间期、S-T间期及J点。
最新心电图诊断与鉴别诊断课件ppt
![最新心电图诊断与鉴别诊断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7693c1dda38376baf1faede.png)
diagram of ECG complexes, intervals, and segments
4. QRS波群(QRS interval):表示心室的除极 化,正常为0.06~0.10sec,最宽不超过0.11sec
QRS波群
正常人V1、V2导联多呈rS型,RV1<1.0mV。 V5、V6导联可呈qR、qRs、Rs或R型,R波不超 过2.5mV。在V3、V4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 体相似,V1~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 V1的R/S<1,V5的R/S>1。aVR导联的QRS主波 向下,可呈QS、rS、rSr’或Qr,RaVR<0.5mV。 aVL与aVF的QRS波群可呈qR、Rs或R型,也可 呈rS型。RaVL<1.2mv、RaVF<2.0mV。标准肢 体导联的QRS波群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其 主波均为向上,RⅠ<1.5mV。
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diagram of ECG complexes, intervals, and segments
6. ST段(ST segment):为QRS综合波之后位 于基线上的一个平段,其后出现向上或向下转折 的一个波为T波
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diagram of ECG complexes, intervals, and segments
每1大格=0.2sec
心率的检测
determination of the heart rate
心 率 100 次/min
R-R间距为0.6sec,心率=60÷0.6=100次/min
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diagram of ECG complexes, intervals, and segments
4. QRS波群(QRS interval):表示心室的除极 化,正常为0.06~0.10sec,最宽不超过0.11sec
QRS波群
正常人V1、V2导联多呈rS型,RV1<1.0mV。 V5、V6导联可呈qR、qRs、Rs或R型,R波不超 过2.5mV。在V3、V4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 体相似,V1~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 V1的R/S<1,V5的R/S>1。aVR导联的QRS主波 向下,可呈QS、rS、rSr’或Qr,RaVR<0.5mV。 aVL与aVF的QRS波群可呈qR、Rs或R型,也可 呈rS型。RaVL<1.2mv、RaVF<2.0mV。标准肢 体导联的QRS波群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其 主波均为向上,RⅠ<1.5mV。
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diagram of ECG complexes, intervals, and segments
6. ST段(ST segment):为QRS综合波之后位 于基线上的一个平段,其后出现向上或向下转折 的一个波为T波
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diagram of ECG complexes, intervals, and segments
每1大格=0.2sec
心率的检测
determination of the heart rate
心 率 100 次/min
R-R间距为0.6sec,心率=60÷0.6=100次/min
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diagram of ECG complexes, intervals, and segments
心电图诊断教学幻灯
![心电图诊断教学幻灯](https://img.taocdn.com/s3/m/c89eadc2c8d376eeaeaa31ef.png)
急性前间壁心尖部心肌梗死
HR:54bpm PR: o.16s QRSD:0.08s QT/QTc:0.46s/0.45s Axes P:73 QRS:20 T:44 1.窦性心动过缓 2.偶发性室性早搏(RonT) 3. 急性前间壁心尖部心肌梗死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1.偶发性室性早搏(RonT) 3.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死
12.22
74.6.10.17:36
急
性
下
壁
心
肌
74.6.10.19:25
梗
死
74.2.25.12 :00 74.2.25.17:15 74.2.27.9:45 74.4.19
急 性 下 壁 心 肌 梗 死
下壁、后壁、右室心梗(恢复期)
94.4. 5
9.14.10:00 15.10:0 0
21.10:00
急性下壁、侧后壁心肌梗死
HR:66bpm PR: o.17s QRSD:0.09s QT/QTc:0.39s/0.40s Axes P:39 QRS:60 T:84 1.窦性心律不齐 2.偶发性室性早搏 3.急性下壁、侧后壁心肌梗死
12.9
急
12.11
性
下
12.22
壁
心
12.9
肌
梗
12.11
心肌呈缺血型改变
HR:85bpm PR: o.14s QRSD:0.09s QT/QTc:0.40s/0.48s Axes P:56 QRS:103 T:-73
1.窦性心律不齐 2.心肌呈缺血型改变
窦性心律心动过缓
HR:48bpm PR: o.16s QRSD:0.10s QT/QTc:0.45s/0.40s Axes P:51 QRS:-21T:47 1.窦性心律心动过缓 2.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诊断与鉴别诊断基础PPT课件
![心电图诊断与鉴别诊断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9ec2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f.png)
头痛,眩晕,耳鸣,复视,听力减退 ,周围神经炎,嗜睡,烦躁不安,因 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加而致震颤,严重 者谵妄,抽搐,昏迷等。
循环系统症状
各种心律失常均有发生,以室性期前 收缩最多见,其次为房室传导阻滞, 阵发性或加速性交界区心动过速,阵 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 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停搏,心室颤动 等。儿童中心律失常比其他反应多见 ,但室性心律失常比成人少见。新生 儿可有P-R间期延长。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时心电图表现
1 2 3
二尖瓣型P波
P波宽度>0.12秒,伴切迹,提示左心房扩大。
右心室肥厚
由于二尖瓣狭窄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 室肥厚,心电图表现为RV1+SV5>1.05mV, R/S>1,心电轴右偏等。
心房颤动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易发生心房颤动, 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频率约350~600 次/分的f波。
药物和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影 响分析
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及心电图表现
钠通道阻滞剂
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的钠通道,降低心肌细胞兴奋性和传 导性,心电图可表现为心率减慢、QRS波增宽等。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阻断β受体,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减慢心率,降低心 肌耗氧量,心电图可表现为心率减慢、PR间期延长等。
钾通道阻滞剂
环境干扰
远离电磁干扰源,如手机、电源线等,确保记录 环境安静、整洁。
肌肉干扰
指导患者放松肌肉,避免紧张或运动引起的肌电 干扰。
基线漂移
调整基线稳定,避免呼吸或身体移动引起的基线 漂移。
正确选择导联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常规导联
熟练掌握12导联心电图记录方法,了解各导联对应的心脏部位及电 生理特点。
心电图讲解PPT课件
![心电图讲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aee65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1.png)
检查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平静呼吸
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平 静呼吸,避免深呼吸或
憋气。
配合医生操作
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检 查,如需要改变体位或 进行某些动作时,应积
波形分析
详细解析心电图中各个波形的意义,如P波、QRS波群、T 波等,以及它们在心肌缺血/梗死时的变化。
诊断要点
总结心肌缺血/梗死的心电图诊断要点,如ST段抬高或压 低、T波倒置等。
心律失常案例剖析
案例介绍
展示一份典型的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包括心率、节律等方面 的异常。
波形分析
详细解析心电图中各个波形的变化,如P波消失、QRS波群增宽 等,以及它们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心电图讲解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心电图基本概念与原理 • 正常心电图表现与解读 • 异常心电图识别与诊断意义 • 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示 • 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及误区提示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心电图基本概念与原理
心脏电生理基础
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
包括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这些 特性共同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和收缩 功能。
检查前准备工作建议
保持安静状态
避免剧烈运动、情绪紧张或饮食刺激,以确 保心电图结果的准确性。
去除金属物品
取下身上的金属饰品、手表等物品,避免对 心电图结果产生干扰。
穿着宽松舒适
选择棉质、宽松的衣物,避免穿着紧身或化 纤衣物,以减少静电干扰。
提前预约并了解检查流程
提前与医院或检查中心预约,了解检查流程 和相关注意事项。
房室传导阻滞
根据阻滞程度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 阻滞,表现为PR间期延长或P波后无QRS波群。
《心电图诊断》课件
![《心电图诊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809b4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2.png)
冠心病的心电图诊断
介绍冠心病的心电图表现,如ST段 压低、T波倒置等,以及其在诊断中 的应用价值。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阐述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如 房颤、室性早搏等,以及其诊断标准 和治疗方法。
心肌病的心电图诊断
分析各种心肌病(如扩张型、肥厚型 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以及其在诊 断中的意义。
其他心脏疾病的心电图诊断
远程心电监测
远程心电监测技术能够实现患者在家中或其他场所进行心电监测,并将数据实时传输给医生进行远程诊 断。这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和时间成本。
0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心电图的采集与记录规范
心电图采集
确保心电图机处于良好 状态,选择适当的导联 ,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 行电极安放和信号采集 。
导联系统的意义
通过导联系统可以记录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 动,从而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
心电图的波形与意义
P波
代表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正常形态两肢不对称,顶端尖锐。
QRS波群
代表左右心室肌的除极过程,肌的复极过程,正常形态两肢对称,顶端圆钝。
02 心电图的解读与诊断
如心包炎、心脏瓣膜病等的心电图特 征和诊断方法。
03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结词
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心血管疾病
详细描述
心电图能够检测心脏的电活动,对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早期 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心电图的异常表现,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 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正常心电图的解读
01
正常心电图波形
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U波 ,以及PR间期、QT间期等指标 的正常范围和意义。
介绍冠心病的心电图表现,如ST段 压低、T波倒置等,以及其在诊断中 的应用价值。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阐述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如 房颤、室性早搏等,以及其诊断标准 和治疗方法。
心肌病的心电图诊断
分析各种心肌病(如扩张型、肥厚型 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以及其在诊 断中的意义。
其他心脏疾病的心电图诊断
远程心电监测
远程心电监测技术能够实现患者在家中或其他场所进行心电监测,并将数据实时传输给医生进行远程诊 断。这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和时间成本。
0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心电图的采集与记录规范
心电图采集
确保心电图机处于良好 状态,选择适当的导联 ,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 行电极安放和信号采集 。
导联系统的意义
通过导联系统可以记录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 动,从而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
心电图的波形与意义
P波
代表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正常形态两肢不对称,顶端尖锐。
QRS波群
代表左右心室肌的除极过程,肌的复极过程,正常形态两肢对称,顶端圆钝。
02 心电图的解读与诊断
如心包炎、心脏瓣膜病等的心电图特 征和诊断方法。
03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结词
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心血管疾病
详细描述
心电图能够检测心脏的电活动,对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早期 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心电图的异常表现,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 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正常心电图的解读
01
正常心电图波形
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U波 ,以及PR间期、QT间期等指标 的正常范围和意义。
心电图监测ppt课件
![心电图监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c6e65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a.png)
详细描述
心电图监测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在体表放置电极来捕 捉心脏的电活动,并将这些电信号转化为图形记录,以供医生分析和解读。
心电图监测的原理
总结词
心电图监测基于心脏电活动的生理学原理,通过捕捉心脏电信号的变化来反映心 脏的功能状态。
详细描述
心电图监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心脏电活动的电磁场效应,通过放置在体表的电极 捕捉这些微弱的电信号,并通过导联将这些信号传输到心电图机进行处理和记录 。
心电图监测的操作流程
准备工作
确保心电图机处于良好状态,准备好相关设 备和材料,如导联线、电极等。
患者准备
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状态,消除紧张情绪,告 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连接导联线与电极
根据监测需求,将导联线与电极连接到患者相应 部位。
开始监测
启动心电图机,开始记录心电图数据。
监测结束
停止记录,拆卸电极与导联线,整理相关设备和 材料。
心律失常
心电图监测能够记录和分析心律失 常的断和治疗。
心肌病
心电图监测可以辅助诊断心肌病, 如扩张型、肥厚型及限制型心肌病 等。
手术麻醉监护
01
手术麻醉期间,心电图监测可以 实时监测心脏电活动,及时发现 和处理各种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保障手术安全。
02
监测过程中保持静止
在心电图监测过程中,患者应保持静止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 动,以免影响监测结果。
心电图监测的未来发展
远程实时监测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实时心 电图监测将成为可能,患者可以在家 中或其他场所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 据传输给医生或医疗机构。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可穿戴设备的应用
可穿戴设备将更加普及,可以随时随 地进行心电图监测,方便患者自我管 理和早期发现心脏问题。
心电图监测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在体表放置电极来捕 捉心脏的电活动,并将这些电信号转化为图形记录,以供医生分析和解读。
心电图监测的原理
总结词
心电图监测基于心脏电活动的生理学原理,通过捕捉心脏电信号的变化来反映心 脏的功能状态。
详细描述
心电图监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心脏电活动的电磁场效应,通过放置在体表的电极 捕捉这些微弱的电信号,并通过导联将这些信号传输到心电图机进行处理和记录 。
心电图监测的操作流程
准备工作
确保心电图机处于良好状态,准备好相关设 备和材料,如导联线、电极等。
患者准备
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状态,消除紧张情绪,告 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连接导联线与电极
根据监测需求,将导联线与电极连接到患者相应 部位。
开始监测
启动心电图机,开始记录心电图数据。
监测结束
停止记录,拆卸电极与导联线,整理相关设备和 材料。
心律失常
心电图监测能够记录和分析心律失 常的断和治疗。
心肌病
心电图监测可以辅助诊断心肌病, 如扩张型、肥厚型及限制型心肌病 等。
手术麻醉监护
01
手术麻醉期间,心电图监测可以 实时监测心脏电活动,及时发现 和处理各种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保障手术安全。
02
监测过程中保持静止
在心电图监测过程中,患者应保持静止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 动,以免影响监测结果。
心电图监测的未来发展
远程实时监测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实时心 电图监测将成为可能,患者可以在家 中或其他场所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 据传输给医生或医疗机构。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可穿戴设备的应用
可穿戴设备将更加普及,可以随时随 地进行心电图监测,方便患者自我管 理和早期发现心脏问题。
正常心电图完整ppt课件
![正常心电图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c0196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6.png)
治疗效果评估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表现,可评估治疗效果及病情改善情况。例如,对于心肌缺血患者,治疗后 心电图中ST段压低程度减轻或恢复正常,可提示治疗效果良好。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总结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01
02
03
04
正常心电图的基本概念 与波形特征
心电图的测量和分析方 法
常见心电图异常及其临 床意义
T波振幅一般不应低于同导联 R波的1/10。
U波形态与意义
U波代表心室后继电位,是 T波后0.02~0.04秒出现宽 而低的波。
U波形态一般呈圆钝形或驼 峰状。
U波方向在正常情况下与T 波方向一致。
U波振幅一般较低,通常不 超过同导联T波的1/2或R 波的1/4。在某些情况下 (如心动过缓、低钾血症 等),U波可能会增高并超 过T波振幅。
线与V4同一水平处。
特殊导联
包括右胸导联和后壁导联等,用 于特殊情况下的心电图记录和分
析。
02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
P波形态与意义
P波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 变化。
P波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 一般呈钝圆形,有时可能 有轻度切迹。
P波方向在肢体导联中, Ⅰ、Ⅱ、AVF、V4-V6导 联向上,AVR导联向下, 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 低平均可。
交界性心律
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逆行P波 出现在QRS波之后,R-P间期 <0.20秒。
室性心律
QRS波群宽大畸形,T波方向与QRS 主波方向相反,P波与QRS波无固定 关系。
传导阻滞类型及表现
房室传导阻滞
根据阻滞程度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R间期延长;二度房室传导阻 滞分为Ⅰ型和Ⅱ型,分别表现为P波后QRS波群脱落和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表现为心房和心室各自独立活动,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总结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01
02
03
04
正常心电图的基本概念 与波形特征
心电图的测量和分析方 法
常见心电图异常及其临 床意义
T波振幅一般不应低于同导联 R波的1/10。
U波形态与意义
U波代表心室后继电位,是 T波后0.02~0.04秒出现宽 而低的波。
U波形态一般呈圆钝形或驼 峰状。
U波方向在正常情况下与T 波方向一致。
U波振幅一般较低,通常不 超过同导联T波的1/2或R 波的1/4。在某些情况下 (如心动过缓、低钾血症 等),U波可能会增高并超 过T波振幅。
线与V4同一水平处。
特殊导联
包括右胸导联和后壁导联等,用 于特殊情况下的心电图记录和分
析。
02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
P波形态与意义
P波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 变化。
P波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 一般呈钝圆形,有时可能 有轻度切迹。
P波方向在肢体导联中, Ⅰ、Ⅱ、AVF、V4-V6导 联向上,AVR导联向下, 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 低平均可。
交界性心律
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逆行P波 出现在QRS波之后,R-P间期 <0.20秒。
室性心律
QRS波群宽大畸形,T波方向与QRS 主波方向相反,P波与QRS波无固定 关系。
传导阻滞类型及表现
房室传导阻滞
根据阻滞程度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R间期延长;二度房室传导阻 滞分为Ⅰ型和Ⅱ型,分别表现为P波后QRS波群脱落和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表现为心房和心室各自独立活动,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
心电图ppt课件完整版
![心电图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8695b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4.png)
心房颤动
心房活动呈现快速、无序的颤 动波,心房率通常在350-600
次/分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
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无保护机制的期前收缩
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3个以上、频率大于100次/分的室性搏动,心室率通常 在100-250次/分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时心室活动呈现相对规律的扑动波,心室颤动时心室活动 呈现极不规则的颤动波,两者均属于致命性心律失常
关注患者病史和症状
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其他检查结 果,综合判断和处理心律失常。
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分享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多练多看多思考
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 理解和分析心电图。
通过大量的实践和观察,培养对心电图的 敏感度和分析能力,同时不断思考和总结 经验教训。
学会与患者沟通
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利用辅助工具
使用心电图测量尺、计算器等辅助工具,提 高测量和计算的准确性。
复杂心律失常识别和处理策略
了解心律失常的分类和特点
熟悉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和临 床意义。
掌握心律失常的识别技巧
通过观察P波、QRS波群、R-R间期 等关键信息,识别心律失常的类型。
学习心律失常的处理策略
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 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低钾血症时,细胞外液K+浓度降低, 静息电位增大,与阈电位的距离增大 ,心肌细胞兴奋性降低。同时,低钾 血症还可导致心肌细胞传导性升高和 自律性降低,从而引起心律失常。临 床上常见的低钾血症导致的心律失常 有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等。
钙离子在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过 程中起重要作用。高钙血症时,细胞 内Ca2+浓度升高,可导致心肌细胞 收缩力增强和传导性降低;低钙血症 时,细胞内Ca2+浓度降低,可导致 心肌细胞收缩力减弱和传导性升高。 这两种情况均可引起心律失常。
心房活动呈现快速、无序的颤 动波,心房率通常在350-600
次/分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
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无保护机制的期前收缩
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3个以上、频率大于100次/分的室性搏动,心室率通常 在100-250次/分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时心室活动呈现相对规律的扑动波,心室颤动时心室活动 呈现极不规则的颤动波,两者均属于致命性心律失常
关注患者病史和症状
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其他检查结 果,综合判断和处理心律失常。
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分享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多练多看多思考
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 理解和分析心电图。
通过大量的实践和观察,培养对心电图的 敏感度和分析能力,同时不断思考和总结 经验教训。
学会与患者沟通
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利用辅助工具
使用心电图测量尺、计算器等辅助工具,提 高测量和计算的准确性。
复杂心律失常识别和处理策略
了解心律失常的分类和特点
熟悉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和临 床意义。
掌握心律失常的识别技巧
通过观察P波、QRS波群、R-R间期 等关键信息,识别心律失常的类型。
学习心律失常的处理策略
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 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低钾血症时,细胞外液K+浓度降低, 静息电位增大,与阈电位的距离增大 ,心肌细胞兴奋性降低。同时,低钾 血症还可导致心肌细胞传导性升高和 自律性降低,从而引起心律失常。临 床上常见的低钾血症导致的心律失常 有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等。
钙离子在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过 程中起重要作用。高钙血症时,细胞 内Ca2+浓度升高,可导致心肌细胞 收缩力增强和传导性降低;低钙血症 时,细胞内Ca2+浓度降低,可导致 心肌细胞收缩力减弱和传导性升高。 这两种情况均可引起心律失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二、 心肌细胞的分工
心肌
普通心肌 特殊心肌
-
6
普通心肌
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 占整个心脏的绝大部分, 发挥“泵”功能的作用。
他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收 缩性,一般情况下没有 自律性。
心房肌和心室肌在接受 到窦房结的电冲动指令 后才能有收缩和舒张的 机械性活动。
-
7
特殊心肌
又称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 具有发生和传导电冲动的作 用,且传导速度明显快于普 通心肌。(他由窦房结、结 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 右束支及普肯野纤维网组成, 只占心脏肌肉的小部分。)
动作电位记录到的是单个心 肌细胞在除极和复极过程中 发生在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 而心电图波形则是整个心脏 除极和复极在体表的电位变 化情况。
-
17
心电图概念:将探查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 用心电图机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的连续曲线
心电图是在身体表面间接记录到的心脏电变化,就像心脏是一 块电池,人体其他组织具有导电性,我们通过仪器在体表记录 到心脏所产生的电变化。而电极放置的位置不同,记录到的心 电图曲线也不相同。
❖了解心电图的发生机制、某些与心电图有关的 检查。
-
3
第一章 心脏解剖与生理功能
-
4
一、心脏的大体解剖
1、心脏由心房和心室构成。 2、心房和心室从外观上看是
连在一起的。从剖面上看, 心房和心室肌并不直接相连, 他们之间由心纤维骨骼连接。 心纤维骨骼具有绝缘性,不 能导电。 3、左心室肌厚度是右心室肌 的3倍。 4、心脏的壁由三层组成,由 内向外依次是心内膜、心肌 层和心外膜。
由此动作电位产生,他是细胞兴奋的 标志。
-
14
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过程示意图
刺激
++++ ----
电偶方向 --++ ++--
---- ++++
电偶方向
-+-- --++
++++ ----
---- ++++
静息状态 (极化状态)
++-- --++ 除极过程
++++ ----
除极完毕
--++
- +- -
-
10
房室结
•房室结
它具有迷路样的结构, 那么激动传导到房室结 时,传导速度减慢,时 间延长,称为房室传导 延搁,具有自律性,只 是自律性低于窦房结。
-
11
希氏束
•希氏束
又称房室束,在房室结的下部, 传导纤维逐渐排列成束状下行而 成。
在室间隔肌部的上缘又分成左束 支和右束支。
左束支沿室间隔左侧心内膜下走 行,在室间隔肌部上1/3交界处分 成三组分支:①左前分支;②左 后分支;③左间隔支。
心电图反映的是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 变化,而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
-
18
典型心电图
P、QRS、T、U4波,P-
R、S-T、T-P3段,P-R、
Q-T2- 间期和J点。
复极过程
---- ++++
复极完毕 (复极化状态)
当细胞一端受到刺激而产生动作电位时,这部分细胞膜就呈内正外负 的除极化状态,而与他相邻的细胞膜仍是处于内负外正的电荷分布状 况,两者之间因此就产生了电位差。
由于电位差的存在,使两部分之间产生了局部电流。那么结果就使细
胞一端的兴奋通过局部电流沿细胞膜传导,不断产生新的动作电位,
•Purkinje 纤维网
-
13
单个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变化曲线
当心室肌细胞呈静息状态时,细胞膜 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而人体98%的 钾离子是分布在细胞内,钾离子会顺 浓度梯度由细胞内流向细胞外,最终 使细胞内呈相对负电位,细胞外呈相 对正电位,即所谓的内负外正状态。
那么当心室肌细胞受到一定强度刺激 的时候,细胞膜的钠离子通道最终会 大量开放,钠离子会顺浓度梯度由膜 外迅速进入膜内,最终形成内正外负 的电荷分布。这一过程构成了动作电 位的0期,我们称此为除极化。钠离 子通道是一种快通道,他很快会失活 关闭,整个细胞会进入复极化过程。 复极过程比较缓慢,他包含了动作电 位的1期快速复极初期、2期平台期和 3期快速复极末期。
-
1
【学习态度和方法】
❖应用广泛,重视 ❖考试相对较易,放掉包袱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动手、心电图图谱 ❖学习中相互比较、小节
-
2
【目的要求】
❖掌握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掌握 心电图的临床使用价值。
❖熟悉常见异常心电图 (心房、心室肥大,心肌缺 血与心肌梗死,常见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及药 物所致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左束支 left bundle branches
Purkinje 纤维网 Purkinje syste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窦房结
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 •窦房结 SA node 连接处的心外膜下。形
态为逗点状。是正常心 脏的起搏点。
在窦房结和房室结之间 有三条特殊传导纤维, 我们分别称为他们前、 中、后结间束。他们的 主要功能是将窦房结产 生的电冲动传导至心房 肌和房室结。
直到整个心肌细胞完成除极。而心脏是由众多心肌细胞组成的,并通
过闰盘结构相连,兴奋由此传导至整个心脏。
-
15
复极过程
心肌细胞除极过程一旦结束,复极过程马上就开始。 复极使细胞膜电位由内正外负的除极化状态恢复到内 负外正的极化状态,简言之就是回到原来的状态。
-
16
动作电位与心电图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是心 电图的来源,但是,心电图 曲线与单个心肌细胞的生物 电变化曲线有明显区别。
他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自律性。 自律性就是单位时间内能够 发放电冲动的能力,就像窦 房结每分钟能够发放60-100 次的电冲动,我们就说他的 自律性为60-100次/分.
-
8
心脏的传导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窦房结 SA node 结间束 internodal atrial
pathways
房室结 AV node 希氏束 AV bundle 右束支 right bundle branches
右束支较左束支细长,分支比较 晚,容易受到损害而出现传导阻 滞。左束支只有在病变比较广泛、 受累范围比较大的情况下,才会 出现传导障碍。
-
12
普肯野纤维
是由左、右束支分支的末 梢部分,再反复分支形成 的终末细小纤维,并且在 心内膜下交织成网。
普肯野纤维直接或借过渡 细胞与普通的心室肌细胞 相连,借此将兴奋传导至 心室肌细胞,引起心室肌 细胞的兴奋和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