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治疗进展(-111页)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52第五十二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接触性皮炎
✓处理原则 • 全身治疗:内服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 • 局部治疗
➢急性期红肿明显——外用炉甘石洗剂 ➢渗出多——用3%硼酸溶液湿敷 ➢亚急性期有少量渗出——外用糖皮质激素糊
剂或氧化锌油 ➢无渗液——糖皮质激素霜剂 ➢感染——加用抗生素 ➢慢性期——选用具有抗炎作用的软膏
接触性皮炎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未确定型
荨麻疹样型药疹、血管水肿性药疹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性药疹
迟发性荨麻疹样型药疹、血管炎性药疹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湿疹样型药疹、接触性皮炎 型药疹 固定型药疹、光敏性皮炎样型药疹
药疹
✓发病机制 • 非变态反应
➢效应途径的非免疫性活化蓄积反应 ➢过量反应 ➢酶缺陷或抑制 ➢光毒性反应等
药疹
✓临床表现 • 固定型药疹
➢抗生素 ➢解热镇痛药 ➢镇静催眠药及抗癫 药 ➢抗痛风药物:如别嘌呤醇 ➢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 ➢中药
药疹
✓发病机制
• 变态反应——多数药疹属于此类反应。 变态反应性药疹与Ⅰ型、Ⅱ型、Ⅲ型、 Ⅳ型变态反应均有关
变态反应类型
药疹临床表现类型
I型变态反应 II型变态反应 III型变态反应 IV型变态反应
➢面部、外生殖器或皮肤皱摺处的皮疹只能用 低效类固醇药膏
➢长期口服类固醇药物者易并发感染,应严格 遵医嘱用药,不可骤然停药
• 健康教育
药疹
✓概念
• 药疹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 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累及机 体其他系统,药疹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 表现形式
药疹
✓病因 • 个体因素:个体对药物反应的敏感性 • 药物因素
冲洗,尽快就医。可冷敷或涂止痒液、炉甘 石洗剂等以缓解症状,增加舒适感
变态反应性疾病20页PPT
NEXT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免疫机理
药物过敏性口炎和接触性口炎 血管神经性水肿 多型渗出性红斑 本课小结
选择相应内容点击
BACK
一. 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机理
• Ⅰ型反应(速发型变态反应)
小部分药物过敏性口炎 血管神经性水肿
• Ⅳ型反应(迟发型变态反应)
大部分药物过敏性口炎 接触性口炎 多形渗出性红斑
变态反应性疾病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BACK TO INDEX
变态反应性疾病
7. 斯-约综合征
NEXT
多形渗出性红斑
NEXT
多形渗出性红斑
NEXT
3. 病理特征 4. 诊断和鉴别诊断
药疹、白塞病、天疱疮、类天疱疮
NEXT
5. 治疗原则 • 抗过敏 • 控制继发感染和支持疗法 • 皮质类激素的使用 • 中药
BACK
本课小结
•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可能变应原 • 药疹、多型红斑的临床表现特征和
2. 诊断和鉴别诊断(肉芽肿性唇炎、 根尖周炎、蜂窝组织炎)
NEXT
血管神经性水肿
NEXT
肉芽肿性唇炎
BACK
四.多型渗出性红斑 (Erythema Multiforme Exudativum)
1. 病因
பைடு நூலகம்
2. 临床表现特点
3. 多种形态红斑性皮肤损害
4.
虹膜状红斑(靶状红斑)
5.
大疱型红斑
6. 大面积口腔粘膜糜烂:好发于唇部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免疫机理
药物过敏性口炎和接触性口炎 血管神经性水肿 多型渗出性红斑 本课小结
选择相应内容点击
BACK
一. 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机理
• Ⅰ型反应(速发型变态反应)
小部分药物过敏性口炎 血管神经性水肿
• Ⅳ型反应(迟发型变态反应)
大部分药物过敏性口炎 接触性口炎 多形渗出性红斑
变态反应性疾病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BACK TO INDEX
变态反应性疾病
7. 斯-约综合征
NEXT
多形渗出性红斑
NEXT
多形渗出性红斑
NEXT
3. 病理特征 4. 诊断和鉴别诊断
药疹、白塞病、天疱疮、类天疱疮
NEXT
5. 治疗原则 • 抗过敏 • 控制继发感染和支持疗法 • 皮质类激素的使用 • 中药
BACK
本课小结
•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可能变应原 • 药疹、多型红斑的临床表现特征和
2. 诊断和鉴别诊断(肉芽肿性唇炎、 根尖周炎、蜂窝组织炎)
NEXT
血管神经性水肿
NEXT
肉芽肿性唇炎
BACK
四.多型渗出性红斑 (Erythema Multiforme Exudativum)
1. 病因
பைடு நூலகம்
2. 临床表现特点
3. 多种形态红斑性皮肤损害
4.
虹膜状红斑(靶状红斑)
5.
大疱型红斑
6. 大面积口腔粘膜糜烂:好发于唇部
特应性皮炎(AD)中西医诊疗进展ppt课件
特应性皮炎(AD)的中西医诊疗 进展
陈达灿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
-
1
AD概况
•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
慢性、复发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 长期反复发作的瘙痒、皮损是AD的主要临床表现 • 患者90%为儿童及青少年 • AD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 • AD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甚至生长发育,给个
❖近代所谓的“湿疮”也概括了包括“特应性皮炎”在内 的湿疹皮炎类皮肤病
-
5
• 2001年欧洲过敏与临床免疫学会(The European
Academy of Allergolo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EAACI)成立命名工作组对AD在内的 一些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命名进行修订,建议使用 术语“特应性湿疹/皮炎综合征(atopic eczema/dermatitis syndrome,AEDS)”来描述 目前所指的“特应性皮炎”,这一命名的修订使 我们能更好的理解疾病的异质性,但是在临床实 践中的应用可能需要进一步探索 .
Wiliams诊断标准
• 必须具有皮肤瘙痒史,加上以下3条或3条以上:
❖(1).屈侧皮肤受累史,包括肘窝、腘窝、踝前或围 绕颈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
❖(2).个人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或一级亲属4岁以下 儿童发生AD病史)
❖(3).全身皮肤干燥史 ❖(4).屈侧有湿疹(或4岁以下儿童颊部/前额和远端
24
Hanifin和Rajika 标准
基本特征:
❖(1)瘙痒; ❖(2)典型的皮损形态和分布,成人屈侧
苔藓样化或条状表现,婴儿和儿童面部及 伸侧受累; ❖(3)慢性或慢性复发性皮炎; ❖(4)个人或家族遗传过敏史(哮喘、过 敏性鼻炎和枯草热);
陈达灿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
-
1
AD概况
•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
慢性、复发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 长期反复发作的瘙痒、皮损是AD的主要临床表现 • 患者90%为儿童及青少年 • AD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 • AD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甚至生长发育,给个
❖近代所谓的“湿疮”也概括了包括“特应性皮炎”在内 的湿疹皮炎类皮肤病
-
5
• 2001年欧洲过敏与临床免疫学会(The European
Academy of Allergolo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EAACI)成立命名工作组对AD在内的 一些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命名进行修订,建议使用 术语“特应性湿疹/皮炎综合征(atopic eczema/dermatitis syndrome,AEDS)”来描述 目前所指的“特应性皮炎”,这一命名的修订使 我们能更好的理解疾病的异质性,但是在临床实 践中的应用可能需要进一步探索 .
Wiliams诊断标准
• 必须具有皮肤瘙痒史,加上以下3条或3条以上:
❖(1).屈侧皮肤受累史,包括肘窝、腘窝、踝前或围 绕颈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
❖(2).个人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或一级亲属4岁以下 儿童发生AD病史)
❖(3).全身皮肤干燥史 ❖(4).屈侧有湿疹(或4岁以下儿童颊部/前额和远端
24
Hanifin和Rajika 标准
基本特征:
❖(1)瘙痒; ❖(2)典型的皮损形态和分布,成人屈侧
苔藓样化或条状表现,婴儿和儿童面部及 伸侧受累; ❖(3)慢性或慢性复发性皮炎; ❖(4)个人或家族遗传过敏史(哮喘、过 敏性鼻炎和枯草热);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PPT
选择合适的剂型。
41
(二)外用药物治疗 1.急性期:
仅有红斑、丘疹、水疱,无渗液时, 选用单纯扑粉或炉甘石洗剂;
渗液多时可以用3%硼酸溶液湿敷; 2.亚急性期:红肿减轻,少量渗液,油剂或糊剂, 3.慢性皮炎: 浸润增厚时可用焦油类制剂、皮质类固醇软膏
或霜剂。 苔藓样变者可选用硬膏或酊剂。
42
34
35
3.漆性皮炎:
油漆或其挥发性气体 引起的皮肤致敏
多累及暴露部位 潮红、水肿、丘疹、
水疱;大疱 自觉瘙痒及灼热感。
36
三、诊断:根据: (1)接触史; (2)典型皮疹: 形态、部位与接触物相一致; 皮疹形态较单一,境界清楚; (3)去除病因后皮疹较快消退;
再次接触后又可再复发。
转归: 慢性湿疹 痊愈
急性湿疹
54
(三)慢性湿疹: 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 多次反复发作转变而来, 少部分一起病即为慢性者 皮肤粗糙、浸润肥厚、抓 痕血痂、干燥、脱屑、
部分呈苔藓样变、 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
瘙痒剧烈,呈阵发性遇热 和晚间较重。
55
慢性湿疹
56
湿疹还常以皮疹的形态、发病部位和病因来命名
44
定义: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 表皮/真皮浅层炎症性皮肤病。
临床特点:多形性、渗出性、对称性、 剧烈瘙痒、慢性反复发作。
45
一、病因:内外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1.内因: 过敏素质:主要因素,与遗传因素有关,
可随年龄、环境而改变。 慢性感染病灶:胆囊炎、扁桃体炎、肠寄生虫等 内分泌及代谢改变:月经紊乱、妊娠等 血液循环障碍:小腿静脉曲张等 神经精神因素:如忧虑、紧张、激动、失眠、劳
致敏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原发刺激性反应:
41
(二)外用药物治疗 1.急性期:
仅有红斑、丘疹、水疱,无渗液时, 选用单纯扑粉或炉甘石洗剂;
渗液多时可以用3%硼酸溶液湿敷; 2.亚急性期:红肿减轻,少量渗液,油剂或糊剂, 3.慢性皮炎: 浸润增厚时可用焦油类制剂、皮质类固醇软膏
或霜剂。 苔藓样变者可选用硬膏或酊剂。
42
34
35
3.漆性皮炎:
油漆或其挥发性气体 引起的皮肤致敏
多累及暴露部位 潮红、水肿、丘疹、
水疱;大疱 自觉瘙痒及灼热感。
36
三、诊断:根据: (1)接触史; (2)典型皮疹: 形态、部位与接触物相一致; 皮疹形态较单一,境界清楚; (3)去除病因后皮疹较快消退;
再次接触后又可再复发。
转归: 慢性湿疹 痊愈
急性湿疹
54
(三)慢性湿疹: 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 多次反复发作转变而来, 少部分一起病即为慢性者 皮肤粗糙、浸润肥厚、抓 痕血痂、干燥、脱屑、
部分呈苔藓样变、 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
瘙痒剧烈,呈阵发性遇热 和晚间较重。
55
慢性湿疹
56
湿疹还常以皮疹的形态、发病部位和病因来命名
44
定义: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 表皮/真皮浅层炎症性皮肤病。
临床特点:多形性、渗出性、对称性、 剧烈瘙痒、慢性反复发作。
45
一、病因:内外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1.内因: 过敏素质:主要因素,与遗传因素有关,
可随年龄、环境而改变。 慢性感染病灶:胆囊炎、扁桃体炎、肠寄生虫等 内分泌及代谢改变:月经紊乱、妊娠等 血液循环障碍:小腿静脉曲张等 神经精神因素:如忧虑、紧张、激动、失眠、劳
致敏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原发刺激性反应: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肤破损有关
•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代谢增 加、发热及表皮剥脱使消耗增加、食欲 下降有关
2021
39
药疹
✓护理措施
• 饮食指导
• 清洁消毒
• 防止并发症
• 用药护理
➢询问药物过敏史,注意药疹的早期症状
➢避免滥用药物,采取安全给药途径
➢加强用药后观察
➢皮肤护理
• 健康教育
➢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防 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加用抗生素类
➢慢性期可选用软膏、硬膏、涂膜剂;顽固性 局限性皮损可用糖皮质激素作皮损内注射
2021
18
湿疹
✓护理评估 • 健康史 • 身体状况
➢皮疹程度 ➢辅助检查:组织病理、皮肤专科检查、实验
室检查
• 心理-社会状况
2021
19
湿疹
➢皮肤试验
➢药物激发试验
• 体外试验
➢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
➢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琼脂弥散试验
2021
36
药疹
✓处理原则
• 首先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药物,再根据不 同类型进行处理
• 轻型药疹
➢抗组胺剂、维生素C等,必要时给予中等剂 量泼尼松
➢皮损消退后可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红斑、丘疹为主,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 激素霜剂
• 健康教育
2021
25
药疹
✓概念
• 药疹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 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累及机 体其他系统,药疹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 表现形式
2021
26
药疹
✓病因
• 个体因素:个体对药物反应的敏感性
•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代谢增 加、发热及表皮剥脱使消耗增加、食欲 下降有关
2021
39
药疹
✓护理措施
• 饮食指导
• 清洁消毒
• 防止并发症
• 用药护理
➢询问药物过敏史,注意药疹的早期症状
➢避免滥用药物,采取安全给药途径
➢加强用药后观察
➢皮肤护理
• 健康教育
➢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防 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加用抗生素类
➢慢性期可选用软膏、硬膏、涂膜剂;顽固性 局限性皮损可用糖皮质激素作皮损内注射
2021
18
湿疹
✓护理评估 • 健康史 • 身体状况
➢皮疹程度 ➢辅助检查:组织病理、皮肤专科检查、实验
室检查
• 心理-社会状况
2021
19
湿疹
➢皮肤试验
➢药物激发试验
• 体外试验
➢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
➢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琼脂弥散试验
2021
36
药疹
✓处理原则
• 首先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药物,再根据不 同类型进行处理
• 轻型药疹
➢抗组胺剂、维生素C等,必要时给予中等剂 量泼尼松
➢皮损消退后可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红斑、丘疹为主,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 激素霜剂
• 健康教育
2021
25
药疹
✓概念
• 药疹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 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累及机 体其他系统,药疹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 表现形式
2021
26
药疹
✓病因
• 个体因素:个体对药物反应的敏感性
变态反应性疾病概述(ppt 19页)
2. 诊断和鉴别诊断(肉芽肿性唇炎、 根尖周炎、蜂窝组织炎)
NEXT
血管神经性水肿
NEXT
肉芽肿性唇炎
BACK
四.多型渗出性红斑 (Erythema Multiforme Exudativum)
1. 病因
2. 临床表现特点
3. 多种形态红斑性皮肤损害
4.
虹膜状红斑(靶状红斑)
5.
大疱型红斑
6. 大面积口腔粘膜糜烂:好发于唇部
7. 斯-约综合征
NEXT
多形渗出性红斑
NEXT
多形渗出性红斑
NEXT
3. 病理特征 4. 诊断和鉴别诊断
药疹、白塞病、天疱疮、类天疱疮
NEXT
5. 治疗原则 • 抗过敏 • 控制继发感染和支持疗法 • 皮质类激素的使用 • 中药
BACK
本课小结
•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可能变应原 • 药疹、多型红斑的临床表现特征和
NEXT
药物过敏性口炎
NEXT
药物过敏性口炎
NEXT
接触性口炎
NEXT
接触性口炎
NEXT
3. 诊断
病因追问技巧 激发试验
4. 治疗
• 抗过敏 • 皮质激素 • 中药 • 局部处理
BACK
三.血管神经性水肿 (Angioneurotic Edema)
1. 临床表现 好发于头面部疏松结缔组织
BACK
二.药物过敏性口炎和接触性口炎
(Stomatitis Medicamentosa &
Contact Stomatitis )
1. 病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敏原
2. 临床表现
3.
口腔粘膜:水疱,糜烂,溃疡,假膜
NEXT
血管神经性水肿
NEXT
肉芽肿性唇炎
BACK
四.多型渗出性红斑 (Erythema Multiforme Exudativum)
1. 病因
2. 临床表现特点
3. 多种形态红斑性皮肤损害
4.
虹膜状红斑(靶状红斑)
5.
大疱型红斑
6. 大面积口腔粘膜糜烂:好发于唇部
7. 斯-约综合征
NEXT
多形渗出性红斑
NEXT
多形渗出性红斑
NEXT
3. 病理特征 4. 诊断和鉴别诊断
药疹、白塞病、天疱疮、类天疱疮
NEXT
5. 治疗原则 • 抗过敏 • 控制继发感染和支持疗法 • 皮质类激素的使用 • 中药
BACK
本课小结
•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可能变应原 • 药疹、多型红斑的临床表现特征和
NEXT
药物过敏性口炎
NEXT
药物过敏性口炎
NEXT
接触性口炎
NEXT
接触性口炎
NEXT
3. 诊断
病因追问技巧 激发试验
4. 治疗
• 抗过敏 • 皮质激素 • 中药 • 局部处理
BACK
三.血管神经性水肿 (Angioneurotic Edema)
1. 临床表现 好发于头面部疏松结缔组织
BACK
二.药物过敏性口炎和接触性口炎
(Stomatitis Medicamentosa &
Contact Stomatitis )
1. 病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敏原
2. 临床表现
3.
口腔粘膜:水疱,糜烂,溃疡,假膜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6
抗组胺药的化学分类
5. 哌嗪类---(P--i-p-e-r-a-z-i-n-e--s-)----------------------
羟嗪 去氯羟嗪 西替力嗪 6. 哌啶类(Piperidines)
氯雷他定 氮他定 赛庚定 阿斯咪唑 特非那丁 非索那丁 依巴斯丁 左卡巴斯丁 7. 吡咯烷类 曲普立丁 阿化斯丁 克玛斯定 8. 其它 多虑平 氮卓斯丁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 治疗进展
.
1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概念
• 变态反应又称“超敏反应”或“过敏反 应”
– Hypersensitivity or Allergic reaction
• 是由某些抗原或半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在 体内引起的导致组织损伤或机体生理功能障碍的 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
• 变态反应可分为速发型与迟发型
.
14
抗组胺药的分类
---------------------------------
• 第一代抗组胺药
苯海拉明 扑尔敏 非那根 安他乐 克敏嗪 赛庚定 曲普立定 克玛斯 丁 多虑平
• 第二代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 西替利嗪 特非那丁 阿斯咪 唑 艾巴斯丁 非索那丁 氮卓斯丁
阿化斯丁 甲喹吩嗪
.
15
抗组胺药的化学分类
--------------------------------------
1. 烷基胺类(Alkylamines) 氯苯那敏(扑尔敏) 左旋扑尔敏
2. 乙醇胺类(Ethanolamines) 苯海拉明 茶苯海明
3. 乙二胺类(Ethylenediamines) 吡苄明
4. 吩噻嗪类(Phenothiazines) 异丙嗪 美喹他嗪(甲喹吩嗪)
的迟发相反应)
.
3
II型变态反应
• 又称细胞毒型(cytotoxic) • 属此型的皮肤病有:
和细胞溶解型(cytolytic); – 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
• 抗体介导(主要是IgG、
血;
IgM,少见IgA);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 然后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溶解 或破坏靶细胞:
– –
天疱疮; 类天疱疮;
– 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 巨噬细胞吞噬( Fc 、C3b受体)
• 免疫调理:通过Fc受体、 • 免疫粘连:通过补体C3b
– ADCC作用;
.
4
III型变态反应
• 免疫复合物(IC)型;
• 抗体介导(IgG/M) • 常见的变应原:
• 血管炎型;
– 中等分子量大小的可溶 性抗原抗体复合物
• 组胺受体存在于:
– 血管内皮细胞 – 平滑肌细胞
• 组胺受体分为:
物效应(1)
• 刺激H1受体;
– 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明显地扩张; – 血管通透性亢进,引起皮肤粘膜发红、肿胀; – 平滑肌收缩等反应;
.
12
组胺与受体结合后的生物效应(2)
选择用药;
• 从药物的相互作用的理论指导合理用药;
.
20
一、用药物化学的知识指导用药
不宜合并使用的几种情况
1. 一种药和它的衍生物 (或光学异构体) – 氯雷他定+氮他定 – 阿化斯丁(新敏乐)+曲普 立定(克敏) – 氯苯那敏(扑尔敏)+右旋 氯苯那敏
.
21
用药物化学的知识指导用药
2. 基本化学结构相似的 抗组胺药
——————————————
• 刺激H2受体
– 也引起血管通透性亢进; – 平滑肌弛缓; – 心肌收缩增强,增加心率; – 胃酸分泌亢进;
– 唾液、胰液、肠液、泪液、气管分泌液等外 分泌也亢进;
.
13
抗组胺药的基本药理作用
• 抗组胺 ; • 抗乙酰胆碱(阿托品样作用); •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 抗晕动; • 抗呕吐,抗咳嗽; • 抗惊厥; • 局部麻醉作用;
5
IV型变态反应
• T淋巴细胞介导;
• 常见变应原:
• 与血清抗体无关;
• 发病机理:
AgTC 致敏TC 再次接触 Ag 多种淋巴因子释放;
– 细菌、病毒、真菌、 寄生虫和接触性变应 原;
• 属此型的皮肤病有:
• 反应发生较晚
– 接触性皮炎;
– 再次接触Ag后数小时 或多或1-2天或更长;
– 湿疹; – 结核菌素型皮肤反应;
.
8
一、抗组胺药的应用
.
9
组胺
• 组胺:是参与炎症与过敏反应的化学介 质,存在于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和血液中 的嗜碱细胞的颗粒中,受到免疫性原因 或其它理化因素刺激后,细胞中的颗粒 及其内容被排出,组胺与其它一些炎性 介质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缓激肽和 前列腺素同时被释放。
.
10
组胺受体
————————————
• 淋巴细胞可转移反应;
• 结核菌素试验; • 麻风菌素试验;
.
• 念珠菌素试验;
6
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 湿疹;
• 异位性皮炎;
• 荨麻疹;
• 血管性水肿;
• 药疹;
• 变应性血管炎;
• 光敏性皮肤病; .
7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系统治疗
• 抗组胺药的应用 • 抗疟药的应用 •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 糖皮质类固醇的应用 • 反应停的应用 • 免疫调节治疗 • 紫外线和光化学疗法
• 变态反应可根据其发病机制不同分为:
– I型、II型、III型(与抗体有关)和IV型(与细胞免疫
有关)
.
2
I型变态反应
• 速发型 • IgE 依赖型
• 肥大细胞脱颗粒引起 的炎性化学介质的释 放:
– 组胺 – 慢反应物质(SRS) – 嗜酸细胞趋化因子等
•
• 属此型的皮肤病有:
– 荨麻疹 – 血管性水肿 – 异位性皮炎(IgE介导
.
17
抗组胺药的基本结构
在化学结构上有一个乙胺基核和各种取 代基,按取代基不同,构成不同的抗组 胺药。
X=N,C,或--CO-Ar = 苯环或杂环
抗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基本结构
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
• 根据临床疾病选择用药; • 用药物化学的知识指导用药; • 以药效学指导合理用药; • 以药代动力学指导合理用药; • 从抗组胺药的“副作用、禁忌征”考虑,
– 内源性:细胞核;
– 外源性:细菌、病毒 和异种血清;
• 存在持续性Ag;
• 属此型的皮肤病有:
• Ag略>Ab;
– 血清病样综合症;
• 不易被吞噬或不易经肾 小球随尿排出;
– IC激活补体
– 吸引激活白细胞;
• 出血、水肿、组织坏死 .
– 血清病; – 某些血管炎; – 某些荨麻疹; – SLE的肾小球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