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穷人》教学案例及分析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穷人》教学案例及分析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穷人》教学案例及分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穷人》教学案例及分析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著名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

”果真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穷人”,看看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是否如他们的物质世界一样“穷”。

(板书:20穷人)(二)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我们在以前曾经学过他写的《跳水》一课。

他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

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

这篇文章写的是沙俄时期穷人的故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几个穷人?写了穷人的什么事?你感觉这些穷人怎样?你还读懂了什么?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2.检查自学情况(1)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板书:桑娜渔夫(2)学生谈谈对课文中穷人的印象。

(很善良)板书:善良学生谈谈还读懂了什么?(教师随机板书)(3)本文写作顺序?(板书:等待丈夫→抱回孩子→催促桑娜)(三)学习第一段1.自读“等待丈夫”一部分内容。

读完这部分内容,你有什么感受?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①感受到桑娜家境贫困、生活艰难。

从“补”、“破帆”、“勉强填饱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等看出桑娜家生活艰难。

②感受到桑娜勤劳能干。

引导学生说出“温暖与舒适”指的是什么?“温暖”指炉火未熄,与室外的寒风呼啸相比而言:“舒适”指地面干净、食具发亮,孩子们安静地睡着,这是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的处境相比而言。

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勤劳能干。

③体会到桑娜内心很善良,从“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等处可以看出。

)2.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感情,体会桑娜的家庭贫困、勤劳能干、心地善良。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本文是关于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材分析:《只有一个地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

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有的介绍了一些科技新成就,有的揭示了宇宙的奥秘,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和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团结合作的协作精神。

《只有一个地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

教学目标:根据课文内容和单元训练重点,本课的学习目标确定如下:认知目标: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和蔼可亲等词语;了解地球的污染情况。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道德目标: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教学理念: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每堂语文都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设计和教学本课时,我在这种理念地指导下去思考实践。

1、依托教材,超越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是我们指导学生学会听、说、读、写,提高语文素养的凭据和材料,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却不一定死读教材。

语文是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尽可能适宜地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才能迅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学语文的意识。

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课外查阅的资料谈对地球的认识,说服布什总统保护地球,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了学生语文的兴趣,用语文的能力。

2、真诚互动,平等对话。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的语文,就是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平行交谈,平等沟通,真诚互动,民主协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说对地球的认识,谈对地球的喜爱。

小学语文十一册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十一册教材分析
添加标题
如何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添加标题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效运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开发与利用
添加标题
语言训练的落实
添加标题
如何实现真实情境的有效的课堂教学?
抽测基本情况与简析
市四年级语文阅读能力抽测反思 五年级语文抽测基本情况 有关数据 基础部分: 平均分 76.6 合格率 89.2 A级率 48.3 作文部分: 平均分 66.6 合格率 82.3 A级率15.9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整体感悟课文思想内容 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感悟、积累语言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
背诵课文(选背与指定背诵结合) 《桂林山水》试吟一首诗或写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林海》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再抄下来 《荔枝》…写几句作者没有说出的话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用举例子的方法讲给妈妈听 体现教材的弹性,安排了选做题
组次
内容
类型

看图作文
想象

选择一个人写
记实

20年后的......
想象

读后感或观后感
应用

童年趣事
记实

啊!我发现了……
记实

缩写《小抄写员》
改写

自由作文
不限
(四)作文练习作了修改 1.丰富了作文训练的形式 2.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束缚
例3、阶段测试题的设计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谈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还用说吗,比王母娘娘的蟠桃还甜! 习作 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将在广州召开,六年后,广州的市容市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羊城晚报》7月2日有相关报道)

《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盼》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一篇讲读课文。

是作家铁凝的作品。

写妈妈为“我”买了新雨衣,“我”强烈盼望着能够穿上它,好不容易有一天下了雨,却因为放学在家而没有机会穿,第二天一早,终于又下起了雨,“我”如愿穿上了新雨衣。

学情分析:课文以“新雨衣”为线索,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事情的经过,围绕一个“盼”字,描述“我”有了雨衣,盼变天;下起来雨,盼外出;没法出门,盼雨停;盼来雨天,快乐出门等小事件。

课文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一是“紧紧围绕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二是“把重要的事例写得具体生动”,如详细描写了盼下雨、盼外出、盼雨停等事件。

设计理念:教学本课时可以通过初读,理清课文所写的事例,然后细读课文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小事件”,揣摩表达效果,体会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并“把重要部分写具体”。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2.通过捕捉环境描写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感受“我”因新雨衣而产生的渴盼、急迫、无奈、兴奋的心情。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真童趣,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盼》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2.请大家回忆一下,作者围绕“盼”这一中心写了哪几件事情?指名说,师板书。

二、深入探究,研读感悟(一)研读“晴天盼变天”。

1.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作者盼下雨的词句,思考: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盼”?(要求与提示:一边读,一边圈点勾画。

)2.交流品读重点句段。

课件出示: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还用问,这是起了风。

一会儿,几多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住了。

天一下子变了脸色。

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

说课10篇

说课10篇

优秀说课优秀10篇优秀说课篇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詹天佑》是小学语文s版第十一册第十七课。

首先我来谈谈我对这篇课文理解,这篇课文记叙了詹天佑在修筑北京到张家口这段铁路中,不怕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克服各种艰苦的困难,提前完成修筑任务的英雄事迹。

从而证明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段、句、词,深刻理解课文资料。

(2)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理解詹天佑是我们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本事,进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3、教学重点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并理解"两端凿进法"、"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

4、教学难点理解"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讨论为什么说"詹天佑士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说教法】1、品读2、精思3、感悟4、演示【说学法】1、边读边画边想,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本事,增强其思维本事。

2、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体会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3、采取多种多样的"读",培养学生的朗读本事。

【说教学过程】这一篇课文能够设定为两课时。

下头我将具体说一说我对第二课时是怎样达成我的教学目标的。

在教学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做起:一、复习导入,感知课文对于课文的第一环节,我打算安排两个小步骤。

1、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詹天佑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杰出、爱国】2、詹天佑的`杰出体此刻哪里?他的爱国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在修筑铁路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困难?分别在哪些自然段?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板书:克服困难】【这一步目的是让学生在复习上节课资料的基础上引出新课,在教师定向的引导下,一下子能捕捉住课文的重点段,然后再从重点资料入手,去仔细品味、剖析围绕一个中心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每一个事例,这对全文来说起到了居高临下,总览全局的作用。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第四单元-部编版十一册《桥》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第四单元-部编版十一册《桥》教学设计

部编版十一册四单元《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简练生动,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即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培养了较好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运用合作、讨论等形式展开阅读活动。

在阅读中,他们基本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还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2、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二)基本能力训练目标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三)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学生想象,换位思考,入情入境,体会老汉党员形象和父亲形象,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2、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策略、方式、方法选择创设情境法、朗读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五、教学资源与教学准备(一)教学资源选择教材、插图、课件、视频(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洪水视频、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

六、教学活动安排(一)时间分配 1课时(二)活动安排一、感受洪水肆虐,孕伏情感,揭题(一)同学们,你们见过洪水肆虐的情景吗?老师带大家一起去感受一下。

(二)出示录像(带声音的洪水肆虐的情景)。

(三)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四)师小结过渡:如果是你遇到这种危急的情况,你会怎样做?(学生交流)今天咱们认识一位老支书,他又是怎么做?今天,我们学习16课《桥》。

二、检测预习。

1.听写词语:【课件7】咆哮党员流淌呻吟揪出沙哑废弃2.用上以上词语复述课文内容,并说说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分析

体会词语、句子、句群的感情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强化语境意识
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强化篇章意识
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强化文体意识
立足长远,让孩子养成读经典的习惯和能力——强化经典意识
• 指导二次选材,提升写作能力——从“习作”逐渐走向“写作”
文通句顺 谋篇布局 选材立意 修辞手法 写作技巧
第三学段:从阅读层次段:在阅读中了 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
步思考“怎么”写的问题,并要求“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3.教学支点: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 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 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
▲巧妙设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的教学环节,避免单一化和枯 燥感。
▲教学最好要经历“写什么——为什么这么写?——我们可以怎么写?”这 一完整的教学过程展开逻辑。
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
对于段落及其概念,我们是不可能完全回避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把分段、
己的判断。
概括段意作为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来看待。
……
……
精品课件
六年级语文教学——我们做什么?
• 明确年段目标,提升阅读品性——从“语文” 逐渐走向“文学”
第三学段: 揣摩——反复思考推求。了解——指对学习材料有一定的认识和 记忆。包括具体概念,作用,意义等的认知和学习。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 是记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了解,通常用来形容人对某件物、或 事的掌握领悟程度。【关注文脉的梳理,关注鉴赏评价能力的培养】
2.教学重点:
第二学段: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是阅读的主要任务。主要解决“写什么”的 问题。
色 的语言,关心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3.阅读教学需要理性的升华。——(课文——文学—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 2006年 月 日 第1页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                  2006年  月  日  第1页
第 课
周 题
星期

节 1 桂林山水
2006 年


第1页
教 目
学 标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 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 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布 置 作 业 教 学 后 记
第 周 课 题
星期

节 3 古诗三首
2006 年


第6页
教 目
学 标
一、读懂三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歌咏的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 陶。 二、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教 材 分 析
重点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二、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教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 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 王维、 李白的诗, 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 ,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墨梅》 。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板书题目。 这首诗是王冕写的。诗中描写了洗砚池的墨梅,表达了对 乐于奉献的精神的赞美。题目的意思是:有着像墨一样黑的枝干的梅花树。 指名 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 (注意生字、新词。 )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 解。 ①第一句,交待了什么? ②读“朵朵花开淡墨痕” ,体会“痕”在这里的意 思。 ③诗人在诗中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哪些句子?(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 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指名学生 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布 置 作 业 教 学 后 记 板 书 设 计

西师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分析

西师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分析

西师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特色简介这套教材是国家教育部审查通过,供全国师生使用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这套教材的鲜亮特点确实是“放低起点,小步快进,鼓舞自主,成功达标”。

那个特点,受到专家的高度评判,而且在使用中也证明,如此的特点十分适合我国国情,符合语文教学的现状。

因而受到了实验地区师生们的欢迎。

本册教材在一、二学段编写特色的基础上,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目标要求,和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的增强,从教材课文的遴选到练习设计,从教材的编排到出现方式,以及“积存与运用”栏目的设计,都立足于学生进展的需要,具有新的特点。

为了让老师们更好地了解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更深入地读明白教材,制造性地用好教材,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现就本册教材的差不多内容、编写特点、教学目标与实施建议进行介绍,供老师们在教学中参考。

一、本册教材的差不多内容1、卷首语本册教材的卷首语语言十分简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卷首语再也不是稚嫩趣语的风格,而是用三段语言精粹、节奏明快、内涵丰富的文字,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引导学生靠近教材。

2 课文及组元本册教材共32篇课文,大体按主题组成八个单元:漂亮的自然景观自豪的民族情怀多彩的现实生活奇异的科技世界美好的人一辈子情怀多元的哲理人一辈子难忘的名人故事经典的传统文化这些课文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有开阔的视野。

既彰显语文学习的特点,又不乏语文实践的价值。

既紧跟时代科技进展的步伐,又富含深厚的传统人文情怀。

寓大道理、大聪慧于小故事之中,受到专家高度评判。

3、单元结构每个单元包括课例、“积存与运用”两大部分。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每单元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3篇(含批读课文),略读课文1篇。

精读课文后面安排有提示课文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导教、导学功能都比较强的摸索练习题。

精读课文随着学段的上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也加强了。

如11页的《七月上天山》(链接)和1 66页的《景德镇的瓷器》(链接)。

《第一场雪》是六年制人教版小学语文

《第一场雪》是六年制人教版小学语文

教材分析:《第一场雪》是六年制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

情溢言表,充分体现了作者由这场雪预见到明年粮食的丰收而无比喜悦之情。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深入研读课文,感受下雪后景象的美,丰富学生对下雪的认识。

2、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发展目标:培养和发展想象力与探究能力。

三、学习重点: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采用“感情朗读法”利用极富感情的语言表达,紧扣重点词、句细嚼慢咽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

学法:教给学生“四读”的学习方法,仔细品味重点段、句、词,体会文中的情感。

七、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激趣阅读先让学生回顾下雪前,下雪时的情景,接着播放《雪绒花》课件,激起学生阅读下文的兴趣。

2、回顾学法,整体感知先复习上节课所总结的学习方法,再引导学生整体品读文段,然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心中的感受如何?精讲细读,释疑拓展,体会情感这一环节,是教学重点,采用感情朗读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情感。

先让学生边读边想,捕捉关键词语读出雪后景象的特点,再引导学生质疑并品析好词好句的妙用,用自己的话语赞一赞作者遣词造句的绝妙,最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悟景悟情,并结合课本拓展延件“拍雪景”,“想象作者接着还会说什么?”4、揭示背景,情感升华。

先介绍本文作者峻青的写作背景,接着以一个反问(如此:“瑞雪兆丰年”!作者能不高兴?我们能不高兴?)升华情感,最后让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

这一环节,从部分回归整体,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升华情感,完成教学任务。

5、研读运用,深化发展。

在这一环节中,先师生共同总结写作方法,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反复朗读,达到背诵。

6、作业设计:以生为本,高度自主。

这次设计的作业是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在《小蜜蜂》积累本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能充分体现《课标》的理念,能顺应语文教育的特点,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坚持“民族文化、现代文化、简约化”的教材建设方向,既注重双基又强调了人文,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追求语文学习与生活融合,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1篇,选读课文4篇,8个基础训练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导读,课例,读写例话,积累运用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教材编绘了多幅插图二、教学要求1、通过本册课文的学习,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会140个生字,复习查字典的方法,养成自觉运用字典的习惯4、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进一步训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6、阅读适合程度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阅读不少于20万字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8、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事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三、双基教学要求继续凭借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四、思想品德教育结合点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五、教学措施1 、看图学文教学时要将事物的形象和文字描述紧密结合起来2 、讲读课文教学时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3 、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4 、加强信息反馈,注意师生沟通5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6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7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教育,为语文学习提供实践经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该单元教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意蕴深刻集中,第一单元由《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及一篇习作和一个练习组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第十一册第五单元《少年闰土》整体规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第十一册第五单元《少年闰土》整体规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第十一册第五单元《少年闰土》整体规划一、教材分析授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17课《少年闰土》。

这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文章以精炼的语言文字叙述了“我”回忆起少年时和少年闰土相识、相处、分离的过程,刻画了一位天真可爱、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

表达了“我”与闰土短暂而真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文本语言简洁、传神,采用白描、对话、举事例等多种表现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呼之欲出。

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闰土的赞扬和无限羡慕,也充分表达了“我”对那段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的珍惜和怀念之情。

因此,引领学生通过品悟语言,走进童年的故事,感受那份童心、童趣和童真,是本文设计时重点考虑的文本价值之一。

当然,考虑到节选文本的背景意义和学生认知鲁迅的单元意图,可以适时引入相关文本,适度延伸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者为小学六年级学生,通过六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具备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学生能进行探究性学习,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和自身积累,体会文章中词句的意思和表达效果,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目标这篇课文从课文内容和它在教材中的位置揣摩编者的意图,我认为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依据新课标要求,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能力目标: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提高阅读速度;培养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设计理念和教学方式“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具体而言,阅读教学是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其中,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是关键点,学生与文本对话是重点,学生与自己对话是难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备课篇一:人教版第十一册语文全册教案1山中访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俯身凝望、津津有味、别有深意”等词2.有感情地朗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4.学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学习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充满诗意的画面。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早晨,好清爽!(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创设悬念,揭示课题1、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4、让我们跟随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

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

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3、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三、学习“出门”,感受心情1、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

(心情好;高兴)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心情很好?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的好心情?“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习说话。

(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

四、再读课文捕获感知1、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

小学语文 第11册教学设计2

小学语文 第11册教学设计2

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十一册教学计划东风小学王建新一、班级情况分析:全班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

部分阅读能力强,基础知识牢固,写作水平较高。

从语文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日渐扎实,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

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对一些简单的抄抄写写的作业都能较认真地完成,但要求动脑、动手等思维性较强的题目大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所以应付了事,个别男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差,作文篇幅短,内容空,读起来干瘪无味;朗读能力有所提高,有一半左右学生有较强的朗读兴趣,但城市学校相比,差距仍很大。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

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2篇,选读课文4篇。

本册课文的编排,围绕训练重点设计了一个大体的顺序,注意训练的整合性,螺旋式上升,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

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习,在后面编写了思考练习,在略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略读提示”。

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

本册设2个重点训练项目,他们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分别安排在二、六组中。

1、导读。

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提示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中的注意问题。

2、课例。

包括课文、预习或阅读提示以及思考练习。

3、读写例话。

安排在一组课文之后,是对训练重点的概括和归纳总结。

这些训练项目,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突出了在训练中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和积累,同时又突出了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4、积累运用。

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后,每个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四项内容: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习作。

三、教学重点难点1、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

语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

语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

语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语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15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

(二)教材分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叙述了作者在七八岁时,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和父亲对此的评价分别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位著名作家。

同时作者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这篇__语言平实,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体验十分接近。

文中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

教学__,要重视引导学生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__是第五组文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在重点读写项目的训练方面,它是前四组文训练重点“体会__的思想感情”的复习和巩固。

(三)课时划分:本课的教学分为二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导学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__第一部分(1—14自然段)。

第二课时:精读__第二部分(15—17自然段);总结全文。

(四)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2、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学会正确面对父母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白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教学难点: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说教学理念的定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把这节课所要体现的教学理念定位为:1、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注重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3、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想象》教案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想象》教案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想象》教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想象》教案教材分析:《想象》是一首现代诗。

全诗共有六节,根据诗的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节)主要写了诗人理想中的自然界。

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表达诗人对改善人类居住环境的美好愿望。

第二部分(4—5节)主要写了人们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和平的美好心愿。

第三部分(6节)总的写出了想象中的世界。

这首诗高度集中、慨括地反映生活,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用自然清新的语言,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

那意境都是平常的,那节奏也是缓慢的,如细流,如涟漪。

但就是这平淡的意境带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让我们的心灵随着诗歌在遥远的天空中漫游。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5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明白课文写了哪些奇特的想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3、了解诗歌的特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象。

过程与方法: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

3、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诗人向往自由和平的美好心愿。

教学重点、难点: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向往自由和平的美好心愿。

同时,也去感受课中文奇特而合理的想象。

教学准备:1、课前指导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制作课件,创设情景,提示重点语句。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质疑激趣。

1、师: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想象孕育着科学的萌芽,科学的力量将人们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

丰富奇特的想象不仅为人类美好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更为社会的进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今天我们来学习《想象》这首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吗?4、听配乐朗诵。

运用联想想象,用心灵去感知并默默的在心中勾画图景,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 追求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1)教学内容要精
▪ 弄清教什么?
▪ 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

后思考练习等
▪ 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需要理解的词句

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习得的学法 ,需

要揣摩的写法。
▪ 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语言发展的 生长点。
(2)教学过程要简

理解重点词句
读文章,想画面

了解叙述顺序
抓住主要内容

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分清文章的主次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10 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按一定顺序写
11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2 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 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2、作文练习的编排
组次
1 2 3 4 5 6 7 8
(5)渗透对话的理念
习作2的设计特点
▪ (1)习作要领的指导潜移默化,扎实有效。
▪ (2)习作课型特点鲜明,环节清晰,逐层深 入。
▪ (3)注重调动学生的兴趣,教法灵活。
▪ (4)学生参与习作的过程充分
▪ (5)习作点评到位,有针对性。
三、本册教材读写重点 1、各册重点训练项目的编排

多读多想,读通课文 重视语言积累
▪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 基本说明方法。
▪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 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 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 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 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 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练习、检测的重点设计: 1:仿写句子 ; 2、积累四字词语; 3、体会、欣赏优美的句、段; 3:提供词语、范围写一段话。
例:《林海》P8(3)“……作者为什么 这样写?”的教学
教法1:(展示思维过程:写了什么?— —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
步骤: ①读句子,想想作者告诉我们什 么?运用了什么写法?
②再读句子想象画面,你感受到什么? ③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教法2: (辅助性练习)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这句 话把兴安岭当作一个( )的姑娘来写,穿着 ( )的上衣,( )的裙子,( )的绣花鞋。这
样写,把静止的事物写( )了,写出了 (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兴安岭( )的 思想感情。
(1)注重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学习与深层把握
(2)深入钻研教材(于永正的话)
(3)精心设计教学(预設) A、目标明确 B、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 C、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文本、师生、生活等) ▪ D、注重语言文字训练 (4)、注重顺学而导(生成)
3、存在的问题
▪ (1)加强了人文性,忽视了工具性;突出了 文学性、欣赏性,削弱了基础性。
▪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 息。
▪ 9、在理解课文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 句号的不同用法。 10、11(略)
▪ 阅读教学应侧重指导学生理解书面语言
(三)作文
1、2(略)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
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的需要,分段表 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和他人交换修改, 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4 演讲“我最钦佩的一种行为” 初步学习演讲,围绕一个主
或者”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 要意思,组织语言,感情真
象“

5 当小记者(采访)
根据对方特点提问,发问语 言得体,听得清楚明白
6 辩论
初步学习辩论的方法
7 讨论
学会倾听,大胆发表自己的 意见
三、本册教学要求
▪ 1、见“教参”P3——P4
▪ 2、市、区质量监控的导向
▪ 简——简约、实用 ▪ 简明扼要的目标设计 简约有度的内容处理 ▪ 简洁流畅的教学结构 简要实用的教法选择 ▪ 简练高效的作业互动
▪ 如精读课教学的基本式: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 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
▪ 初读:整体入手,感知文本——精读:整合问题, 突破重点——回读:读写结合,迁移拓展
二、关注语文课改的走向与实践
▪ 1、课改对教学的促进(走向)


——崔峦讲话摘要
▪ (1)语文课被定位在“语文实践”上
▪ (2)师生关系得到调整
▪ (3)语文课堂呈现出开放的、生成的、充满 活力的局面
▪ (4)语文学习更多地体现在整体感悟,培养 语感,加强情感体验,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2、积极的、有价值的教学实践
四、教学建议与提示 ▪ 1、吸收课改的经验。注重不同课型的教学 ▪ 2、从不同的文体出发,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 3、教学中渗透“过程与方法”(有效地突破
重点与难点) ▪ 4、加强集体备课、单元备课的研究

四、各组教材读写重点与教法提示
第一组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边读边展开想象。 3、感悟、积累语言(如比喻、拟人、排比、 反问等修辞手法)。 4、领悟写景诗、文的表达方法(抓特点; 主线等)。
▪ 说明:1、在基本式的基础上,可以有许多变式;

2、因应课型、课文题材、体裁的不同等,
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
▪ 教例1:古诗《游子吟》教例2:习作2
古诗《游子吟》的设计特点
(1)教学目标清晰明确
(2)教学环节简约、实用
(3)课型特点鲜明 紧扣:背景——诗意——诗境——诗情
(4)语言训练重点突出,扎实有效
内容
看图作文 选择一个人写 20年后的...... 读后感或观后感 童年趣事 啊!我发现了…… 缩写《小抄写员》 自由作文
类型 想象 记实 想象 应用 记实 记实 改写 不限
3、口语交际练习的编排
组次
内容
教学要求
2 讲报、评报
与第一组语文实践活动”办 小报迎国庆“紧密联系
3 怎样保护环境
与本组课文紧密联系,引导 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思考 问题,发表意见
▪ (2)教师一味放手,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 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放弃了教 师的指导作用。
▪ (3)过多地引进文字的、音像的资料,过多 展示多媒体课件,教科书成了可有可无的课 程资源。
▪ “虚” “闹” “杂” “碎” “偏”
4、对策
▪ 删繁就简,返璞归真,提倡: ▪ 简简单单教语文, ▪ 本本分分为学生, ▪ 扎扎实实求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