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合集下载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物质与意 Nhomakorabea的辨证关系;
求真务实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一、辩 证 唯物论 (4-5)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 辨证关系
二、辩证唯物主 义认识论(6)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2)认识发展的规律
4-5 课
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
①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②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的前提和依据; ③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3. 怎么样(要求 P41)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 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高度的革命 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哲学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 无限性。
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解放思想,与时 俱进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
哲学依据
思想路线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实事求是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作用,即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二、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按 规律办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6课
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②方法论:立足实践,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同时要 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10、真理 ①真理的客观性 A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
基本属性。 因为: 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 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C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
同;每个人的知识构成、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 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但其中只有一种认识是正确的, 即只有一个真理。
②真理的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 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离开了 这一特定的过程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1、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 观存在
注意三点: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于人 的意识而存在;具有可知性。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 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他们都是统 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 其构成要素均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统一。高度的革命热 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
7、实践 ①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
一切物质性活动
注意: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人类所特有)、以客 观事物位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实践的特点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辨 证 唯 物 论 认 识 论


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的意识区别动物的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所在 ②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辨 物质 证 关 意识 系 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 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事求是。 事求是。 意识对物质具 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含义 、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 客观 实在。 实在
2、世界的物质性 、
(1)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本质上是一个 客观的物质体系 (其构成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 的)。 (3)人的意识也是客观的。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 、
——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 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 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要求 、
(1)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2)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反对唯意志论和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实践的含义 (1)、实践的含义 )、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本单元常考的重要原理(世界观+方法论)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唯 物 论 部 分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 3.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 4.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把二者有机 地结合起来。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 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最终目的和归宿,要求坚持实 践第一的观点。 2.认识对实践起反作用,要求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正确对待错误的认识。 4.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上升性,要求在实践中追求和 发展真理。
(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注意 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
• 【例题10】“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 国梦“红”遍海内外。8月18日,2013年 首都大学生记者团寻找“最美中国梦”社 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通过为期一周的集 体采访,广大青年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 劳动,从中发现和挖掘基层群众的最美中 国梦,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磨炼品质、 锻炼毅力,不断积累新闻采访的经验,提 高新闻职业素养,提升爱国情感。 •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相 关知识,分析青年学生参加寻找“最美中 国梦”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认 识 论 部 分
易错易混知识点
1、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2、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 4、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5、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 作用。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应为“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 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6、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7、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 8、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应为“使主观符合客观”)

最新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最新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11
8、运动和静止辨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内容: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 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物 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 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 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是相对静 止的,反对不变论和相对主义、诡辩论。
12
❖ 1.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 用“唯物论”或“辩证唯物论”、“探索世界” 知识进行论述时?
27
5.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 认识发展具有反复性 和无限性。
方法论要求: 与时俱进、开拓创 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8
❖ 1、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 ❖ 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
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 2、认识既来源于直接经验,又来源于间接经验 ❖ (注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直接经验、间接经
D
④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6
唐代和尚慧能评论“时风吹幡没动”时认 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楚国有个人剑落入水中,留下了“刻舟求 剑”的故事。慧能和尚和“求剑”的楚国 人都错在
A、离开物质谈运动 B、离开运动谈物质
D
C、不懂得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 崇尚和谐,企盼稳定,追求政通人和、 安居乐业的平安社会,是中华民族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识论角度看,之
C 所以要发展先进文化,是因为
❖ A. 实践决定认识
❖ B. 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 C.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 动作用

哲学生活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哲学生活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提纲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与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

2.为什么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1)自然界的物质性A.自然界先于人与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以后,人类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活动的前提是承认自然物的客观性;B.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与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与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C.方法论: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与谐相处。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创造人与人类社会。

②从存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表达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

④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不能随心所欲选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总之,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因此,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第1 页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与过程。

它概括了宇宙中一切运动形式的共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二、真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p48
B
夯实基础:
点对点练
辩证唯物论
物质
意识
客观规律
主观能动性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要求我们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近年来,某市大力提倡“越过千山万水”“想过千方百计”“说过千言万语”“经过千难万险”“吃过千辛万苦”的“五千精神”,有力的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徐苏发展。这说明( ) ①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④意识都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正确认识真理适用的范围与条件,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从实践出发,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和发展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论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生活与哲学复习第二单元

生活与哲学复习第二单元
(1)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2)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上的两个错误倾向
(1)夸大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规律性的唯心主义 (2)夸大规律客观性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无所作为思想
典例训练 2012年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7月6日 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 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 调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 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参考答案 请运用规律的相关原理,分析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 1.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它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 率的合理性。 规律办事。为控制信贷规模,管理通胀预期,央行下调存 贷款基准利率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 2.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在认识和 利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 规律,造福人类。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管理通胀预期, 也是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具体体现。
知识归纳
辩证唯物论的两大原理
1.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以正确的意识为指导。
2.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尊重规律,按客观规 律办事。 (2)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能够认识和利用规 律,造福人类。
提升能力 2013年8月,国务院提出“宽带中国”战略:到2015 年,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兆比特每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秒(Mbps)和4Mbps。方案指出,宽带网络是新时期中国经 国务院针对中国宽带网络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实施“宽带 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宽带网络对拉 中国”战略,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动有效投资和促进信息消费、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 (2)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实施 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但中国宽带网络仍然存在 “宽带中国”战略符合我国当前实际,是一种正确的战略 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不明确、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应 选择,实施这一战略对拉动有效投资和促进信息消费、推 用服务不够丰富、技术原创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不完善 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等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3)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实施“宽带中国”战略 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体现了我国政府把发挥主观能动性 的正确性。 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有利于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推 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社会建设。

高三《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高三《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2.意识的作用(又叫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 意识的作用(又叫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目的性、 ①目的性、计划性 主动创造性、 ②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的反作用)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的反作用) 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严重提示】 严重提示】 (1) 意识无论是能动地认识世界还是能动地改造客观 实践来实现 世界, 不是直接进行的 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 世界,都不是直接进行的,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 意识能动性的发挥有正确与否的问题: 正确与否的问题 (2)意识能动性的发挥有正确与否的问题 :从认识世 界来看,意识既可能正确的反映客观存在, 界来看,意识既可能正确的反映客观存在,也可能错误的反 映客观存在。从改造世界来看,正确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 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积 映客观存在。从改造世界来看,正确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积 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对改造世界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所反映 2.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 2.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物质的 根本属性是运动 3.所谓“物质的”或“客观的”,不能肤浅地理解为“看得见、 3.所谓“物质的” 客观的” 不能肤浅地理解为“看得见、 所谓 摸得着” 而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摸得着”,而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 映”。 为什么说世界统一于物质? 4.为什么说世界统一于物质? ①自然是物质的。 自然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产生: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产生: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构成: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 都是客观的。 构成: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 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 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 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 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产物。 ③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真理是客观的
(意识的反作用)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
真理 ——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 认识具有复杂性和无限性
——应该在实践中不断
追求和发展真理
二、主干知识
(一)基本概念
1、物质 2、运动 3、静止 4、规律 5、意识 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实践 8、真理
方法论 的 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要求我们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类应当在尊重自然、服从自然的基础上认识和改造 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果片面地强调征 服自然,就会破坏自然,遭到自然的报复。
错误倾向 各种“神创论”
原理名称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本 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 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 素和生产方式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3)特征: ①根本特性:客观实在性——相对于意识而言的 ②根本属性:运动性——相对于其他的属性而言是最根本 的 ③其他属性:可知性——物质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世界 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4、规律:
(1)内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 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外延: ①“四不是” ②哲学上的规律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规律是共性 和个性的关系。 ③规律与现象的区别和联系
(2)外延: 不是从主观出发的主观主义等。
7、实践
(1)内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 质性活动
(2)外延:不是客观事物本质、 不是动物的本能活动、 不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 不是纯粹的精神、意识活动
第二单元的知识的逻辑关系
世界是 物质的
物质是 运动是有规律的 运动的 (普遍性)
规律是 客观的
意识
唯物论部分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2、物11 质的运动的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3、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的普遍性原理) 4、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6、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7、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8、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9、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 承认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错误倾向 各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原理名称 2、物质的运动的原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原理内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 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和永 恒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方法论 承认物质是运动的,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 题
人能够能动地认认识识世界 怎样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真理是客观的
(意识的反作用)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
真理 ——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 认识具有复杂性和无限性
——应该在实践中不断
追求和发展真理
二、主干知识(二)重要原理
,无所二作者为的的共思同想错误就是主观脱离客观。
原理名称 (1)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 界的组成部分。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 不会有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书28) 自然界是先予人类而存在的,人类产生之后人类有意 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根本前提是承认自然的客观性 ,根据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和变化规律去利用和改造 。所以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建构哲学体系,掌主干知识
马 克
辨证的唯物论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的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义 哲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观 人生观

价值观
第二单元的知识的逻辑关系
世界是 物质的
物质是 运动是有规律的 运动的 (普遍性)
规律是 客观的
意识
人能够能动地认认识识世界 怎样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原★理如名何称做1、到世一界切的从物实质际统出一性发原,理实事求是: (1)坚(持物一质切决从定实意际识出的原发理,)实事求是,要发挥 原主俱理观进内能 ,容 动以辩性求证。真唯它务物要 实主义求 的认我 精为们 神,不 探世断 求界解 事的放 物本质思的是想本物,质质与和,时规世 律各,种事在情实界 识践的上 是基中先 客本检有 观验要物存质在求和后在,发有人展也意脑是真识中无理,的。产物反阶这质映决。级是定政我意党们识制做,定好意 方和法执论行正这确一的原路理线要求、我方们针在、想政问策题的、办前事提情和的依时据候, (2)坚★持要主一一观切主切从义从实就实际是际出不出发从发,实实,际事出实求发事是,求,认是做为,到人要主的观把主与观发 错挥度误的主倾观革向意 征能命表客 从识 是现热动观 主决 主(性情的 观定 观1和同具 出)客和严尊体发教观客的:条重谨,观历主主是相客的史观义唯分科观的主、心离规学统义本主,律态一(本义认度结。教主的识合结条义表和主:起合实现义出践。来起或发相其,来本点脱基把。本是节本高既主书。特 要反对本夸义上大、的意经个识验别能主词义动句)和作和结用其论的他唯从意主志观出主发义的,表又现要 反对片(面2强)调经验客主观义条:件出,发安点于的狭现隘状的,局因部循经守验旧。
5、意识:
(1)内涵: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脑 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外延:与物质的区别、不等于动 物的心理
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内涵: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 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 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 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1、物质:
(1)内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 映的客观实在
(2)外延:①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 关系,哲学上讲的物质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具 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 ②划清旧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对物质意义上的界限: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由实物构成,近代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把物质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等同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