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脏良性肿瘤

合集下载

2022年肝脏良性肿瘤治疗指南推荐建议全文

2022年肝脏良性肿瘤治疗指南推荐建议全文

2022年肝脏良性肿瘤治疗指南推荐建议全文肝脏良性肿瘤是指非癌性的肝脏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肝血管瘤和肝囊肿。

在2022年,针对肝脏良性肿瘤的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和推荐建议,以便为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2年肝脏良性肿瘤治疗指南的推荐建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肝血管瘤的治疗指南推荐建议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特征是血管增生和血管扩张。

根据2022年的治疗指南,下面是肝血管瘤的治疗推荐建议:1. 对于直径小于3厘米的肝血管瘤,一般可以通过定期的超声检查进行观察,没有需要进行主动治疗的必要。

2. 对于直径大于3厘米的肝血管瘤,且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应该考虑进行药物治疗或介入治疗,以减少出血的风险。

3. 肝血管瘤出血的急性情况下,应迅速行介入治疗或手术切除,以防止严重的出血。

二、肝囊肿的治疗指南推荐建议肝囊肿是由膜包裹的液体或半固体物质组成的囊肿。

以下是2022年的治疗指南对肝囊肿的推荐建议:1. 对于无症状和小型的肝囊肿,一般可以通过定期随访观察,无需特殊处理。

2. 对于症状明显且囊肿较大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穿刺抽液、手术切除或内镜治疗等方法。

3. 当囊肿发生感染、破裂或出血等并发症时,应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和其他相应的处理。

三、综合治疗指南的推荐建议1. 对于大量出血或破裂的肝脏囊肿,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 对于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超声或CT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和发展。

3. 在进行肝疾病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手术切除、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观察等多种治疗方式,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4. 在进行手术治疗时,需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如开放手术、腔镜手术或微创手术等,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5. 在进行介入治疗时,需选择合适的介入器械和技术方法,并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进行介入操作。

结语2022年肝脏良性肿瘤治疗指南的推荐建议为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提供了针对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的治疗方案。

肝脏上的血管瘤危害有哪些

肝脏上的血管瘤危害有哪些

肝脏上的血管瘤危害有哪些
肝脏血管瘤最常见的一种肝脏良性肿瘤,但是我们都知道不管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它的生长都会影响到人体正常器官功能的运作,所以对我们的健康自然会产生威胁,而且还可能会,随着肿瘤的增大,造成淤血或者是血液蒸笼,引起肝功能异常或者是糖代谢紊乱的问题。

1、引肝血管瘤多属于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肝血管瘤发展缓慢,多数是通过瘤体本身的不断扩张的血
管腔而增大,肝血管瘤周围界限清楚,不像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一般肝血管瘤瘤体本身不发生癌变,且预后良好。

2、肝血管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它严重程度与否以它生长的部位、大小、速度而决定。

肝血管瘤生长的部位如果影响了人体的器官功能,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例如长在脊髓腔内的血管瘤,会造成神经组织的压迫,甚至造成截瘫;长在眼眶中的血管瘤会压迫眼球,严重影响视力;位于肝包膜下,可能会有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

3、肝血管瘤如果瘤体直径小于4cm,无临床症状,且动态观察其静止不发展,一般不会破裂出血,即不严重,无生命危险,定期复查即可;如果瘤体过大的或囊壁薄,尤其靠近肝表面的血管瘤,加上血管瘤内血管和血液丰富,会因外力等因素可能导致腹腔内大出血,危及生命。

因此肝血管瘤的治疗主要取决于是否有临床症状及其生长速度、部位和大小而定。

目前生物高分子介入治疗对肝血管瘤在临床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4、肝血管瘤损害了肝脏的代谢作用。

肝脏是人体内最活跃的代谢器官,几乎参与体内全部物质代谢过程,对维持生命十分重要。

肝的代谢功能一但发生紊乱,整个机体将受到很大影响。

肝脏肿瘤良性怎么办

肝脏肿瘤良性怎么办

肝脏肿瘤良性怎么办肝脏是我们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但是也特别容易出现疾病,其中肝脏肿瘤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提到肿瘤很多人都谈之色变,认为肿瘤就会影响到生命的安危,其实肿瘤它有良性和恶性之分,一般良性肿瘤及时治疗是不会影响到生命安危的,下面一起了解下肝脏肿瘤良性怎么办。

肝脏肿瘤良性怎么办如果已确诊为血管瘤或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而病人无临床症状,则无手术之必要。

如不能排除恶性肿物,应予以剖腹探查。

如果病人患结肠癌,应注意排除结肠癌肝转移。

对所有病人,外科医生都应首先排除癌肿。

诊断肝肿物的逻辑顺序是,B型超声波检查判断其是否为囊性,如果肿块是非囊性的,同位素标记的红细胞血池扫描,以判断其是否血管瘤。

如果已排除了囊肿或血管瘤,而又不决定手术,则考虑做针穿活检。

如针穿活检没有发现恶性细胞,可暂不手术,而应进行影像学随诊。

因为针吸活检并不能鉴别不同的良性肝肿瘤,只有在发现恶性细胞时才有诊断意义。

针穿活检通常在B超或CT引导下施行。

如果病人有症状,或已计划好剖腹术,便没有必要进行针穿活检。

剖腹术中的组织学活检对确诊更有意义。

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1)大多数良性的肝肿瘤发生在妇女,如果病人没有症状而又能排除恶性肿瘤,便可继续观察。

(2)肝腺瘤应予以切除。

对于多发的广泛的变或没有症状的病人,应密切随访。

(3)在其它腹部手术偶尔发现的肝肿瘤,应在关腹前明确诊断,判定其是否可切除。

不要留待术后再做其它检查。

(4)腹部外科医生应对肝脏良性肿瘤有足够的知识,以便正确诊断和决定切除肝肿瘤。

疾病的治疗方法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上面就是对肝脏肿瘤良性怎么办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一般肝脏肿瘤是需要手术进行治疗的,并且在术后要注意身体的保养,要保证饮食营养的均衡,不要吃的太过油腻,并且适当进行身体的锻炼,同时也要做好体检。

肝脏少见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肝脏少见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肝脏少见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刘景丰
【期刊名称】《腹部外科》
【年(卷),期】2012(025)003
【摘要】肝脏良性肿瘤比较少见,发病约占肝脏原发肿瘤的5%~15%。

肝脏良
性肿瘤可来自肝脏的各种组织,按肿瘤的组织来源,肝脏良性肿瘤可分为以下几类:①上皮性肿瘤:肝细胞腺瘤、胆管腺瘤、混合腺瘤、胆管囊腺瘤、胆管乳头瘤病、肝嗜酸细胞瘤;②间叶性肿瘤:血管瘤、淋巴管瘤、纤维瘤、脂肪瘤、平滑肌瘤、软骨瘤、神经鞘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总页数】2页(P136-137)
【作者】刘景丰
【作者单位】350005福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福建省肝病科学
研究中心临床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超声造影在局灶性脂肪肝与肝脏良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朱莉萍;张贵祥;陈定章;王文红
2.肝脏疾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Ⅱ)肝脏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J], 陈九如
3.肝脏少见的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诊断及治疗(附31例报告) [J], 尚丽明;黎乐群;肖开银;彭民浩;覃晓
4.肝脏少见恶性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J], 滕才钧;宾怀有;黎志文
5.肝脏少见良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J], 夏爱君;韩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脏上最友好肿瘤君—肝血管瘤隐藏的秘密

肝脏上最友好肿瘤君—肝血管瘤隐藏的秘密

肝脏上最友好肿瘤君—肝血管瘤隐藏的秘密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不发生转移,通常不会引起患者死亡;但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易发生转移,如不及时治疗,常常导致死亡。

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HH)是肝脏的良性肿瘤,主要和先天血管发育异常有关,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常见。

大部分的HH患者日常无自觉症状,一般无须治疗,但过大的肿瘤可能需要行手术切除。

因此,它是肝脏上最友好的肿瘤君。

一、HH病因1.1激素原因:HH的生长与女性激素之间有密切关系,这也是女性肝血管瘤患者比例远远高于男性的主要原因。

如果女性发病年龄早,那么在妊娠期间,HH会受到孕激素影响,而快速长大。

1.2肝脏因素:肝脏内的血液循环是有一定速度的,如果速度减缓之后,海绵状的扩张就会出现,这时肝脏内部会出现持续性的静脉血淤滞,进而引发HH;还可能因为局部肝组织坏死,引发周围血管充血变大,形成血泡,最终导致HH;再或者肝内出血,血管通畅后,血管扩张引发HH。

1.3先天因素:主要指患者先天性的血管瘤发育异常,大多有遗传因素的影响。

1.4后天因素:主要是指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情绪。

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例如吸烟和饮酒,爱吃一些油腻刺激性的食物,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肝脾出现问题,推动肝血管瘤快速生长;再者就是愤怒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影响,导致HH的发生。

二、HH疾病分类2.1海绵状血管瘤: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大小不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组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的肝细胞索,纤维隔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

2.2硬化性血管瘤:其血管腔闭合,纤维间隔组织较多呈退行性改变。

2.3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易致恶性变。

2.4肝毛细血管瘤:血管腔窄,纤维间隔组织多。

三、HH临床表现3.1小血管瘤多无症状,较大血管瘤可有肝区胀痛。

3.2小血管瘤无体征,较大血管瘤,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肝大。

良性肝脏肿瘤怎么回事 发病原因

良性肝脏肿瘤怎么回事  发病原因

良性肝脏肿瘤怎么回事发病原因
*导读:良性肝脏肿瘤怎么回事?是先天性发育异常、血管
瘤发育异常、肝组织局部坏死、肝脏内区域性血循环减慢都会导致良性肝脏肿瘤。

……
良性肝脏肿瘤怎么回事?任何年龄阶段的朋友都可能会患
上良性的肝脏肿瘤,特别是女性患病机率会更高一些。

关于良性肝脏肿瘤的病因,我们来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肝血管瘤的病因
良性肝脏肿瘤怎么回事?病因一是先天性发育异常。

很多医学家都认为血管瘤发作是有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而致病,在胚胎发育时期,因为肝血管发育出现了异常,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同时出现异常增生,导致肝血管瘤。

病因二是血管瘤发育异常,使得血管的海绵状扩大。

引起肝血管瘤,血管通后,血管扩张。

病因三是肝脏组织的坏死,组织坏死会使血管扩张,肝组织坏死,临近血管会出现空泡状,导致血管瘤。

病因四是肝组织局部坏死后,临近的血管充血及扩张,都会引发空泡。

病因五是激素刺,女性青春期、怀孕及口服避孕药都会促进血管瘤生长速度,因此性激素也是致病原因之一。

最后一点是肝脏内区域性血循环减慢,血管海绵状出现扩张,静脉血出现淤滞,引发血管瘤。

毛细血管组织因为感染而出现变
形,毛细血管随着出现扩张,导致肝部血管瘤。

肝脏常见肿瘤CT表现

肝脏常见肿瘤CT表现

增强:
动脉期:病灶周围结节状强化,密度与主动 脉相同。
门静脉期:结节状或条索状强化逐步向中 央扩展。
延迟期:病灶大部或完全强化(充填), 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较大血管瘤:中央多不强化(纤维结节、
血栓、厚分隔)。 医学ppt
3
医学ppt
4
医学ppt
5
医学ppt
6
医学ppt
7
肝脏良性肿瘤(肝细胞腺瘤)
肝脏常见肿瘤CT表现
医学ppt
1
肝脏肿瘤
良性肿瘤: 海绵状血管瘤 肝细胞腺瘤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脏囊腺瘤 血管平滑 肌脂肪瘤瘤(罕见)
医学ppt
2
肝脏良性肿瘤(肝海绵状血管
瘤)
CT表现 平扫:圆形、类圆形低密度灶,密度均匀,边
界清楚,巨大血管瘤有时可见钙化线状分隔。
医学ppt
10
肝脏恶性肿瘤(肝细胞癌)
分型: 1. 巨块型:大于5cm 2.结节型:
(1)单纯结节型(包膜型肝细胞癌) (2)多结节型(两个以上,大于2cm) (3)弥漫结节型(大量小于1cm结节) 3.浸润型: 4.混合型:浸润型与结节型共存。
医学ppt
11
肝脏恶性肿瘤(肝细胞癌)
分型: 5.特殊类型
CT表现 其他:肝硬化、脾大、门脉高压、动 静
脉瘘、淋巴结转移、腹水等表现。 CTA扫描病灶明显强化。 纤维板层样肝细胞肝癌:平扫为边界较 清的低密度区,病灶内出现小钙化灶 为其特点,增强动脉期强化明显,而 纤维间隔为相对低密度。
医学ppt
15
医学ppt
16
医学ppt
17
医学ppt
18
医学ppt
医学ppt
29

肝脏良性肿瘤的病例汇报-方超

肝脏良性肿瘤的病例汇报-方超

辅查:腹部增强CT+三维重建示:肝左叶肿块,部分外生性 生长,由肝左动脉分支供血,考虑肝Ca等可能性大,胆囊结石 伴急性胆囊炎,脂肪肝左肾囊肿。 余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肿瘤五项、输血前 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目前考虑诊断:1、左肝占位病变:肝CA?2、胆囊结石伴急性 胆囊炎。
[1].施庄,王立娟,王旭等,肝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J],诊 断病理学,2016,23[2]120-123.
病例1 腹部影像学
第一次入院后,腹部增强CT
射频消融、介入术后,腹部增强CT
病例1 病理学改变
手术切除标本形态
HE染色
免 疫 组 化
术后随访
• 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及腹部增 强CT,均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手术行左半肝切除+胆囊切除术。
术后病理示:“左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免疫组化结 果:CD34(血管+)、SAM(+)、CK8/CK18(-)、HMB45(+)、Vimentin(+)、CEA(-)、AFP(-)、S100(+)。
病例3 腹部影像
腹部增强CT
Hale Waihona Puke 病例3病理学改变手术切除标本形态
二、分类
肝脏良性肿瘤的分类
肝细胞源性 胆管细胞源性
血管源性
间叶性
间叶-上皮源性
肝腺瘤、FNH
胆管乳头状 瘤、胆管错 构瘤、 肝内 胆管腺瘤或 囊腺瘤
血管内皮细 胞瘤、淋巴 管瘤
血管平滑肌脂 肪瘤、 平滑肌 瘤、 脂肪瘤、 髓性脂肪瘤、 纤维间皮瘤
良性畸胎瘤、 间叶错构瘤、 破骨细胞样巨 细胞瘤

肝脏良性肿瘤

肝脏良性肿瘤

肝脏良性肿瘤一、发病率临床上肝脏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少见,约占肝脏肿瘤的10%~14%,有些种类还甚为罕见。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普及,以及肝脏病理学技术的发展,肝脏良性肿瘤的发现率也逐渐升高。

我院自1960年至1997年的37年间各种肝脏手术7575例中,肝癌5531例,肝血管瘤1120例,肝腺瘤9例,炎性假瘤25例,此外还有肝错构瘤、畸胎瘤、脂肪瘤、局灶性结节增生等,尤其是近年来局灶性结节增生、炎性假瘤的发现率明显升高。

二、肝脏良性肿瘤与肝癌的鉴别要点肝脏良性肿瘤多无特异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临床确诊比较困难,与肝脏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显得非常重要,临床上经常遇到将肝癌误诊为良性肿瘤而延误治疗的病例,分析其原因主要有:①对肝癌发生的背景了解不清,没有重视HBV阳性、肝硬化等肝病背景在诊断中的意义。

有一病人有乙肝史10余年,B超检查肝硬化、肝右叶有一1×1cm相对低回声区,AFP阴性,CT也发现肝右叶有一小占位性病变,诊断为“炎性假瘤”。

病人未定期复查,10个月后因肝区胀痛,去医院复查发现肿瘤长到10×10cm,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已无手术机会。

②检查不全面、仔细,仅凭某一项检查结果就得出肝脏良性肿瘤的诊断。

有一病人在外院B超检查发现肝脏有一3×3cm相对强回声肿块,B超医生在未全面了解病史的情况下得出了“肝血管瘤”的诊断,临床医生也未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半年后病人感觉肝区胀痛去医院复查,发现肝占位已长到8×9cm,进一步检查AFP阳性,CT证实为原发性肝癌。

③影像科医生经验不足,对一些表现较特殊的肝脏恶性肿瘤认识不深,导致误诊。

有一病人有肝炎史10余年,体检时CT发现肝右叶有一2×3cm肿块,增强扫描有一过性充填,MR检查T2加权为中等偏高信号,AFP阴性,诊断为“肝血管瘤”,但是在B超每个月的复查中均发现肿瘤在增大,8个月后重新复查CT及MR,肿瘤长到6×7cm,才考虑为恶性肿瘤。

肝脏良性肿瘤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版)初稿子

肝脏良性肿瘤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版)初稿子

肝脏良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版)执笔:周伟平刘连新温浩郑树国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肝脏良性肿瘤的检出率也大大提高在肝脏良性肿瘤的诊治存在着诊疗意见不统一,诊疗手段不规范的现象,甚至见于同一单位的不同科室之间。

在肝脏一些良性肿瘤中存在过度治疗的现象。

目前还缺乏有关肝脏良性肿瘤诊治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同时未制定相关的诊治指南,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诊治指南以规范治疗。

1肝脏良性肿瘤的分类1.1按肿瘤起源分类世界卫生组织对消化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进行了4次修订(1978、1994、2000、2010),反映了对消化系统肿瘤包括肝肿瘤认识的提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消化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源自上皮的肝良性肿瘤有:肝细胞腺瘤,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胆管腺瘤,胆管微囊腺瘤,胆管腺纤维瘤。

源自上皮的癌前病变有:异形增生结节,胆管内乳头状瘤,胆管黏液囊性瘤。

源自间叶的良性肿瘤有: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海绵状血管瘤,婴儿型血管瘤,炎性假瘤,淋巴管瘤,淋巴管瘤病,间叶错构瘤,孤立性纤维肿瘤。

源自生殖细胞的良性肿瘤有:畸胎瘤,卵黄囊瘤(内胚窦瘤)[1]。

1.2按真性、假性肿瘤分类丛文铭按真性、假性肿瘤将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分为真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真性肿瘤有:肝细胞性肿瘤(肝细胞腺瘤、肝腺瘤病),肝内胆管上皮性肿瘤(胆管腺瘤、胆管囊腺瘤、胆管乳头状瘤病、胆管腺纤维瘤),肝脏血管、淋巴管性肿瘤(海绵状血管瘤、婴儿血管内皮瘤、淋巴管瘤和淋巴管瘤病),肝脏肌、纤维、脂肪性肿瘤(平滑肌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脂肪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脏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肝脏内分泌肿瘤(嗜铬细胞瘤、肾上腺残余瘤、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肝脏杂类肿瘤(良性混合瘤、畸胎瘤、间皮瘤、髓外浆细胞瘤、滤泡性树突细胞瘤、黏液瘤、软骨瘤)。

瘤样病变有:肝细胞瘤样病变(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结节型再生性增生、部分结节性转化、大再生结节、代偿性肝叶或段增生、局灶性脂肪变),胆管性瘤样病变(胆管错构瘤、单纯性肝囊肿、多囊性肝病、Caroli病、胆汁瘤等),肝脏杂类瘤样病变(间叶性错构瘤、炎性假瘤、假性淋巴瘤、假性脂肪瘤、孤立性坏死结节、肝紫癜、囊型包虫病、肝脓肿等)[2]。

肝脏良性瘤是怎么回事

肝脏良性瘤是怎么回事

肝脏良性瘤是怎么回事
一、肝脏良性瘤是怎么回事二、最伤害肝脏的几种行为三、喝什么茶对肝脏有好处
肝脏良性瘤是怎么回事1、肝脏良性瘤是怎么回事
肝良性肿瘤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良性病变。

肝海绵状血管瘤和肝细胞腺瘤是临床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多见于女性,其病因可能与胚胎期血管发于畸形有关,另有雌激素可使肿瘤迅速增长的报道。

2、生活中怎么保护肝脏
2.1、睡好觉
休息能减少体力消耗,增加肝脏的血流量,使肝脏得到更多的血液、氧气及营养的供给,促进肝细胞的康复,减轻肝脏的生理负担。

但对所有的肝病患者过分强调卧床休息与睡眠反而会加重病人的精神负担,影响大脑的调节功能和内脏功能的协调,也不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

每晚睡眠不足4小时者,免疫系统功能下降50%,获得充足睡眠时,免疫力完全恢复。

2.2、多喝水
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3、常吃这几种食物能增强肝脏
3.1、荔枝
经常食用荔枝具有很好的强肝、健胰的功效,对于一些肝脏功能不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吃些荔枝来起到滋补的功效。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肝脏功能受损的人群在平时应该多吃些荔枝,以此来增强肝脏功能。

2022年肝脏良性肿瘤治疗指南推荐建议全文

2022年肝脏良性肿瘤治疗指南推荐建议全文

2022年肝脏良性肿瘤治疗指南推荐建议全文肝脏良性肿瘤是一类较为常见的疾病,虽然它们通常不会对生命构成直接威胁,但正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仍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 2022 年关于肝脏良性肿瘤治疗的指南推荐建议。

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类型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包括肝血管瘤、肝囊肿、肝细胞腺瘤等。

肝血管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它是由扩张的血窦组成,通常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被发现。

大多数肝血管瘤体积较小,患者没有明显症状。

肝囊肿则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先天性肝囊肿多因胚胎时期胆管发育异常所致,后天性肝囊肿可能与炎症、创伤等有关。

较小的肝囊肿一般也无明显症状。

肝细胞腺瘤相对少见,多与口服避孕药、代谢性疾病等因素相关。

二、诊断方法对于肝脏良性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等。

超声检查是初步筛查的常用方法,它能够发现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基本信息。

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病变,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 CT 或MRI 检查。

CT 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结构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增强CT 有助于区分肿瘤的血供特点,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MRI 对于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对于一些难以诊断的病变,如肝细胞腺瘤等,可能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

此外,血液检查如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也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手段,但通常特异性不高。

三、治疗原则治疗肝脏良性肿瘤的原则主要基于肿瘤的大小、症状、生长速度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对于无症状、体积较小且无恶变倾向的肿瘤,通常采取定期随访观察的策略。

一般建议每 6 12 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以监测肿瘤的变化。

如果肿瘤体积较大(如直径超过5 厘米)、引起明显症状(如腹痛、腹胀、压迫邻近器官等)、生长速度较快或有恶变风险,则需要考虑积极治疗。

四、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肝脏良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鲜为人知的肝脏良性肿瘤

鲜为人知的肝脏良性肿瘤

肝腺 癯 过去较 为少见 ,近年来报道增多 ,目前国内 外文献 报道仅仅几百例 ,占肝脏 良性肿瘤的1 %。病 因不明 ,但长期口 O
◎欢迎订 闼2 0 0 7年 《 博 士》 邮 发 代 号 : 8 5 肝 7 —1 5
20 0 7年 第 1期
维普资讯
床诊 断较 为困难 ,常需要多 种 肝 脏 肿 大 或 右 上 腹 包 块 ,B

20 年 期 07 第1
维普资讯
jbi 疾 病 i n g
具有特征性表现 ,B 超或cT 引 因此 手术切 除是最 好的治疗 方
导 下 肝 脏 穿 刺 活 检 可 以 获 得 准 法 。
脂 肪组织构
成 的 良性 肿
现 ,还 可 以发
生 于 胃 肠道 、 甲 状 腺 、 乳
米 。本病 以单发多见 ,且 以肝 除 。 右 叶居多 ,位于肝 脏实质 内向
肝 脏 局 灶 性 结 节 性 增 生
肝表面凸 出。本病 多见于生 育 是 一种 少见 的 良性 病变 ,妇女
期 妇 女 ,男 女 比为 1:7 ,偶 见 发 病较男子 多两倍 ,与肝 腺瘤
于婴儿 、儿童 或男性 。肝腺瘤 属 良性肿瘤 ,生长十 分缓慢 ,
维普资讯
j b n 疾 病 i i g
● 李波
肝 脏是由多 种组织构成的有机 复合体 ,包括胆管 、肝动脉 、
门静脉 、 肝静脉、淋巴管、纤维组织和神经分支 , . 其细胞成分包 括有肝脏实质纽胞( 俗称肝细胞) 、胆管上皮细胞 ( 俗称胆管细
肝脏 假 性淋 巴 瘤 又 称反 应
长大 可以 出现恶心 、呕吐和右 性 淋 巴样 组 织 增 生 ,极 为 罕

肝肿瘤最佳治疗方法

肝肿瘤最佳治疗方法

肝肿瘤最佳治疗方法肝肿瘤是肝脏组织内的一种异常生长,它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对于肝肿瘤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考虑肿瘤的性质、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

下面将介绍肝肿瘤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对患者和家属有所帮助。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肝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对于早期发现的肝肿瘤,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通过手术将肿瘤组织切除,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但是,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肿瘤的位置有一定的要求,对于一些较大或者位置较为特殊的肝肿瘤,手术治疗可能并不适用。

除了手术治疗外,射频消融术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导入射频探头到肿瘤组织内,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来破坏肿瘤组织,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比于传统手术,射频消融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对于一些手术不适用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也是治疗肝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介入治疗包括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经肝动脉栓塞、经肝动脉化疗等方法,通过导管将抗肿瘤药物直接送达肿瘤部位,或者通过栓塞肿瘤供血的动脉,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

介入治疗适用于一些手术不适用或者已经转移的肝肿瘤,对于一些晚期肝癌患者来说,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除了上述介绍的治疗方法外,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肝肿瘤的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综合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肿瘤的性质和位置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总的来说,对于肝肿瘤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性质、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

希望本文介绍的治疗方法能对患者和家属有所帮助,也希望肝肿瘤患者能早日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肝脏良性肿瘤精品课件

肝脏良性肿瘤精品课件

2、局灶性结节增生
①中心瘢痕T2WI为高信号,无“灯泡征”。 ②增强扫描延迟强化;呈中心强化,向周边呈涌泉样推进。中心瘢痕延迟强化。
动脉期可见扭曲、增粗血管。 ③注射SPIO后T2WI信号显著降低; ④注射Gd-BOPTA或Mn-DpDp后呈持续强化。
精品 PPT 可修改
8
一、肝脏血管瘤
(六)、鉴别诊断 3、肝细胞腺瘤
①T2WI呈稍高信号,脂肪抑制或反相位图像信号可降低; ②动脉期相对均匀强化,延迟期多为等密度; ③注射Gd-BOPTA或Mn-DPDP后呈持续性强化。
精品 PPT 可修改
9
一、肝脏血管瘤
(七)、临床特征 1、30-50岁女性常见。 2、多无症状而偶然发现。 3、肝左右叶受累相差不大。 4、大小不一,单发、与多发不一。
B超表现
1、强回声;
精品 PPT 可修改
6
2、均质、边缘清楚。
一、肝脏血管瘤
(五)、影像学首选 1、B超。 2、不典型者首选MRI 多回波T2WI、重T2WI.
精品 PPT 可修改
7
一、肝脏血管瘤
(六)、鉴别诊断
1、肝细胞肝癌
①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AFP增高; ②强化后呈“快进快出”型; ③包膜常见; ④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无“灯泡征”。
分为4种类型:
海绵状血管瘤 厚壁型,壁内较多的胶原纤维和纤维细胞,血管腔很小,
薄壁型,壁内少量的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血管腔很大
硬化性血管瘤、 血管内皮细胞瘤和 毛细血管瘤,
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精品 PPT 可修改
3Leabharlann 一、肝脏血管瘤(二)、病理 1、由充盈血液的血窦组成。 2、腔内常见新鲜或机化血栓。 3、偶尔见钙化。 4、厚壁型、薄壁型。 5、由肝动脉和门静脉供血。

肝良性肿瘤及肝脓肿

肝良性肿瘤及肝脓肿

胰腺癌CT检查





胰腺局部肿大、肿块形成:肿块可呈分叶状或使胰腺局 部轮廓中断;增强时胰腺癌强化不如富血供的正常胰腺 明显。另外增强对于小胰腺癌(<3cm)非常重要。 肿瘤远端胰管扩张:胰头癌 胆总管扩张:胆总管梗阻性黄疸,梗阻近端胆总管、胆 囊及肝内胆管均扩张。双管征:胰管+胆总管受累扩张 胰周血管受侵:脂肪间隙消失,肿块包绕血管,血管形 态不规则,可见癌栓形成 胰周脏器受侵:十二指肠、结肠、胃窦后壁、大网膜受 侵。 肿瘤转移:最常见为肝脏、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內文
胰腺囊腺瘤(同上)

內文
胰腺微囊性腺瘤

內文
囊腺癌(病理查见少许低分化腺癌成分)

內文
胰腺囊腺癌平扫

內文
胰腺囊腺癌

內文
胰腺囊腺癌

內文
鉴别诊断
假性囊肿,是胰腺最常见的囊性病变,占胰腺囊性病变的绝大多数, 主要是与黏液性囊性肿瘤鉴别。患者常有胰腺炎病史或胰腺外伤史, 表现为单房囊性低密度区,少数可有分隔和钙化,囊壁一般较薄,无 强化,也无壁结节,囊腔多与胰管相通,部分可伴有慢性胰腺炎的胰 腺改变:胰腺萎缩、胰实质或胰管的钙化、胰管不规则扩张等。根据 影像表现并结合临床 病史及胰腺的继发改变,一般不难做出判断
CT诊断:

平扫:圆形或类圆形,CT值高于水而低于肝脏,边界模 糊。
增强:壁呈环状强化,周围水肿无增强

肝右前叶脓肿
MRI平扫示肝右叶前上 段内有一椭圆形病灶, 边界清楚,轮廓光滑, 在T2WI(A、B)、 T1W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D)呈略低 信号;
胰腺癌及其它肿瘤

2022年肝脏良性肿瘤治疗指南推荐建议全文

2022年肝脏良性肿瘤治疗指南推荐建议全文

2022年肝脏良性肿瘤治疗指南推荐建议全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肝脏良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2022年,我们基于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制定了以下的肝脏良性肿瘤治疗指南推荐建议。

一、影像学评估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应首先进行Ultrasound (超声检查)或是CT(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以了解肿瘤的性质、大小和位置。

如果肿瘤的性质有不确定性,可以进一步进行MRI(磁共振成像)或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二、治疗选择1.手术切除对于直径小于3cm的单发肝脏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可以彻底清除肿瘤,并且可以避免肿瘤复发。

对于那些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可以考虑经导管介入治疗或者射频消融治疗。

2.经导管介入治疗经导管介入治疗包括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经肝动脉栓塞术(TAE)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通过阻断肿瘤的血供,避免肿瘤生长和扩散。

同时,还可以通过给予化疗药物或放射性微粒来进一步杀死肿瘤细胞。

这些治疗方法适用于那些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

3.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是通过将射频电流导入肿瘤组织中,产生高温热灼伤,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射频消融治疗适用于那些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肿瘤。

4.观察治疗对于那些直径小于1cm的肝脏良性肿瘤,观察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这些肿瘤在生长和转移方面的风险较低,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来监测肿瘤的情况。

三、术后管理对于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术后管理非常重要。

在术后,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包括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此外,患者应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定期锻炼、合理饮食、避免酗酒等。

四、预防措施1.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患肝脏良性肿瘤的风险。

包括戒烟、限制饮酒、保持健康体重、均衡饮食等。

2.疫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可以降低患肝脏良性肿瘤的风险。

肝肿瘤早期症状有哪些

肝肿瘤早期症状有哪些

肝肿瘤早期症状有哪些*导读:肝肿瘤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包括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良性肿瘤较少见,恶性肿瘤较为多见。

肝肿瘤发病原因未明,但发病多与病毒性肝炎、酒精、饮食、生活习惯有关。

肝肿瘤早期症状有哪些?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肝肿瘤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包括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良性肿瘤较少见,恶性肿瘤较为多见。

肝肿瘤发病原因未明,但发病多与病毒性肝炎、酒精、饮食、生活习惯有关。

肝肿瘤早期症状有哪些?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肝肿瘤起病较急,仅有轻微的消化道症状又缺乏特异性,故临床上自发病后1个月之内就诊者仅有三三之一,3个月以内就诊者有四分之三左右,一般患者在就诊时多属晚期。

肝肿瘤早期症状有哪些?肝肿瘤早期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肝区不适、轻微腹痛及腹胀,或上腹部闷胀感、食欲减退以及伴有全身无力、倦怠、逐渐消瘦等全身症状。

病情继续发展,上述症状加剧,肝区因肿物增大,肝包膜急剧伸张而使肝区剧痛,若伴有肝周围炎症时肝区可呈持续性自发痛及触、压痛阳性。

经过1-2个月较短时间病情迅速发展。

病人很快发生贫血、消瘦等全身衰竭状态。

由于肝功能衰竭、凝血机制障碍可发生出血现象。

了解肝肿瘤早期症状有哪些后,一旦发现疾病要及早到医院就诊,及时治疗疾病。

目前治疗肝肿瘤的首选方法是肝切除手术。

肝切除手术可以通过完整的清除肿瘤组织,达到治愈的目的。

能否切除和切除的疗效除了与肿瘤大小和数目有关,还与肝脏功能、肝硬化程度、肿瘤部位、肿瘤界限、有无完整包膜及静脉癌栓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行手术切除的患者一般要求其一般情况良好,即没有心脏、肺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病变,肝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具体需要客观的肝功能储备评估指标,如黄疸水平、白蛋白水平、吲哚氰绿滞留率等指标,同时没有肝外肿瘤转移灶,肿瘤部位局限,而不是多发或弥漫性分布。

部分肝癌患者术前经影像学检查或手术探查证实无法手术切除,常见的原因是肿瘤巨大已侵犯周围血管或切除后残余肝脏体积小难以使肝功能代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典型特征: 1、含有脂肪成分,在MRI反相位检查或脂肪
抑制图像中信号减低。 2、常可见包膜。 3、动脉期明显强化,肝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呈
等密度。
整理ppt
二、肝细胞腺瘤
(四)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1、圆形或卵圆形等密度,边界清楚; 2、出血-25% 3、脂肪(7%-10%) 4、31%-66%可见包膜; 5、动脉期明显强化,肝门脉期或延迟期呈等或稍低密度。 B超表现: 1、边界清楚,形态规整,圆形或椭圆形稍低回声; 2、丰富肝门脉样血流及低速动脉样血流。
2、局灶性结节增生
①中心瘢痕T2WI为高信号,无“灯泡征”。 ②增强扫描延迟强化;呈中心强化,向周边呈涌泉样推进。中心瘢痕延迟强化。
动脉期可见扭曲、增粗血管。 ③注射SPIO后T2WI信号显著降低; ④注射Gd-BOPTA或Mn-DpDp后呈持续强化。
整理ppt
一、肝脏血管瘤
(六)、鉴别诊断 3、肝细胞腺瘤
海绵状血管瘤 厚壁型,壁内较多的胶原纤维和纤维细胞,血管腔很小,
薄壁型,壁内少量的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血管腔很大
硬化性血管瘤、 血管内皮细胞瘤和 毛细血管瘤,
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整理ppt
一、肝脏血管瘤
(二)、病理 1、由充盈血液的血窦组成。 2、腔内常见新鲜或机化血栓。 3、偶尔见钙化。 4、厚壁型、薄壁型。 5、由肝动脉和门静脉供血。
致。 3、由肝细胞条索及扩张的来自窦构成,无胆管结构。 4、瘤细胞分化良好,与正常的肝细胞酷似,内含大量糖原和
脂质。 5、血供丰富,血流方向呈向心性。 6、脂肪变性型、扩张血窦型、混合型。 7、腺瘤内可见正常的Kupffer细胞,但其数量较正常肝组织
少,而且吞噬功能也有降低。 整理ppt
二、肝细胞腺瘤
①T2WI呈稍高信号,脂肪抑制或反相位图像信号可降低; ②动脉期相对均匀强化,延迟期多为等密度; ③注射Gd-BOPTA或Mn-DPDP后呈持续性强化。
整理ppt
一、肝脏血管瘤
(七)、临床特征 1、30-50岁女性常见。 2、多无症状而偶然发现。 3、肝左右叶受累相差不大。 4、大小不一,单发、与多发不一。
整理ppt
二、肝细胞腺瘤
(五)鉴别诊断: 1、肝细胞肝癌 ①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AFP增高; ②强化后呈“快进快出”型 ③MRI特异性对比剂可行鉴别。 2、局灶性结节增生 ①与口服避孕药无关,常合并出血,恶变等并发症。 ②可有中心瘢痕,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 ③MRI反相位检查或脂肪抑制图像中无信号减低。 ④无包膜。 ⑤注射SPIO后T2WI信号显著降低。
整理ppt
二、肝细胞腺瘤
(五)鉴别诊断: 3、血管瘤 ①T2WI为明显高信号,重T2WI上呈“灯泡
征”。 ②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 ③MRI反相位检查和脂肪抑制图像无信号减低。 ④MRI特异性对比剂可行鉴别。
整理ppt
二、肝细胞腺瘤
(六)临床表现: 1、生育期妇女多见。 2、与口服避孕药和性激素治疗有密切关系。 3、有自发出血和恶变倾向。 4、治疗上一般主张手术切除。
整理ppt
二、肝细胞腺瘤
(四)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1、T1WI、T2WI均呈稍高信号; 2、脂肪抑制图像上信号减低; 3、化学位移反相位图像亦显示信号减低; 4、动脉期呈明显强化,肝门脉期或延迟期呈等信号; 5、注射SPIO后信号轻微降低或不降低; 6、注射Gd-BOPTA和Mn-DPDP后呈持续强化。 影像学首选: MRI:反相位检查或脂肪抑制图像。
整理ppt
一、肝脏血管瘤
(三)、典型特征 1、增强后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 2、多回波序列T2WI上,随TE时间的延长,肿瘤信号强度递增。 3、重T2WI上,病灶呈亮白高信号-“灯泡征” 4种强化类型:
1、动脉期,瘤体周边C形、花环状、结节状强化,快进慢出-海绵状血管瘤、 2、瘤体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与主动脉密度相近,门脉延迟稍高-直径小于1.5cm 3、动脉期瘤体无强化,门脉期或延迟期可见肿瘤周边结节性增强,充盈缓慢-厚壁 性血管瘤。晚近晚出。 4、动态扫描瘤体始终无强化,罕见,多见于硬化性血管瘤。
4、增强后可见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
B超表现
1、强回声; 2、均质、边缘清楚。
整理ppt
一、肝脏血管瘤
(五)、影像学首选 1、B超。 2、不典型者首选MRI 多回波T2WI、重T2WI.
整理ppt
一、肝脏血管瘤
(六)、鉴别诊断 1、肝细胞肝癌
①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AFP增高; ②强化后呈“快进快出”型; ③包膜常见; ④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无“灯泡征”。
整理ppt
一、肝脏血管瘤
(四)、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1、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灶,境界清楚,密度均匀;
2、增强后呈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
MRI表现:
1、呈长T1长T2信号,中央瘢痕在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
2、多回波T2WI,随TE时间延长,肿瘤信号强度递增; 3、重T2WI(TE120-150)上,病灶呈亮白高信号,称为“灯泡征”;
整理ppt
整理ppt
三、局灶性结节增生
(一)定义:FNH-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局灶性结节增生是继血管瘤之后肝内第二常见
的良性占位性病变,由正常肝细胞、 Kupffer细胞、血管、和胆管组成,无正常 排列的肝小叶结构,也不与胆管树相通。
肝脏良性肿瘤
任广国
整理ppt
肝脏良性肿瘤
❖ 一、肝血管瘤 ❖ 二、肝细胞腺瘤 ❖ 三、局灶性结节增生 ❖ 四、肝炎性假瘤 ❖ 五、其他少见肿瘤
(一)脂肪瘤 (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三)血管内皮细胞瘤 (四)胆管囊腺瘤
整理ppt
一、肝脏血管瘤
(一)、定义 肝脏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分为4种类型:
整理ppt
整理ppt
二、肝细胞腺瘤
(一)定义: 肝细胞腺瘤又称肝腺瘤,为少见的肝细胞
起源的良性肿瘤,居肝脏良性肿瘤的第三位。 由肝细胞条索及扩张血窦构成,无胆管结构, 瘤细胞分化良好,与正常肝细胞酷似,内含 大量糖原和脂质。
整理ppt
二、肝细胞腺瘤
(二)病理: 1、多为单发,肝右叶多见。 2、30%可见包膜。由瘤周被挤压的肝细胞内脂肪空泡增加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