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比较诗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八章中西文学比较ppt课件

第八章中西文学比较ppt课件
• 2)神灵大多是自然神兼社会神或比较纯粹的 社会神。前者如兼司农业、战争、旅行、医 药的太阳神阿波罗,后者往往是某种人类观 念的化身,如青春女神赫柏、报复女神涅墨 西斯。
• Artemis is the goddess of the moon and hunting ,Ares is the Warring god.
古希腊神话
神的故事
神的故事讲开天辟地、神的产生、 神的谱系以及人类的起源。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宙斯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 4)多而简
• 中国神话尽管神多,但关于神祗的记载是非常简
单的,都是零星的、片段式的有关事件的概述。 作为故事主角神,没有明显的个性,没有复杂的 心理活动,事件是整个故事的中心,人物的刻画 受到故事发展的限制。
借鉴西方思维方式与艺术技法,致力发展反 映现实生活为宗旨的叙事方式。 •西方古典的文学传统则关注反映客观现实,借以引 导读者认识自己的生存状态与生活中的真善美。 • 专注于人的主观精神的探究和自我表现。
4
1.中西神话中的
神性与人性
Human nature and Divine nature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比较诗学ppt课件

比较诗学ppt课件

精品课件
9
二、比较诗学三方面的比较
第一是对不同民族、文化中诗学的概念、范畴和命题的比 较。
中西方诗学往往都有明显的概念范畴的不同。比如西方诗学中比 较常见的概念有悲剧、喜剧、优美、崇高、典型、象征、隐喻、 结构、解构等等,而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概念与西方诗学概念范畴 十分不同,主要概念范畴有赋、比、兴、风骨、心象、气韵、意 境、意象、神采、妙悟等等,与西方的概念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体 系范围,与西方的概念差别非常大。对这些概念进行梳理,是研
“要寻求‘共相’,我们必须放弃死守一个模子的固执, 我们必须要以两个‘模子’同时进行,而且必须寻根探固,
必须从其本身的文化立场去看,然后加以比较和对比,始 可以得到两者的面貌。”
精品课件
6
东方
比较诗学(Comparative Poetics)就是通过对各种 文学现象的理论体系的研究,去发现全人类对文学 规律的共同认识。
• 唐宋:“意境说”、“妙悟说”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严羽《沧浪诗 话》;
• 明代:李贽 “童心说”、“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性 灵说” ;
• 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袁枚“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精品重于表现,具体 表现在四个方面:
究中西方比较诗学的基础。
精品课件
10
表述文学与世界关系的术语
•中国:道、物等
•西方:模仿、理念等
表达文学与作者关系的术语
•中国:神思、妙悟、感兴等
•西方:灵感、迷狂、直觉等
表述作品内在关系的术语
•中国:文、意、真幻、气韵等
•西方:符号、思想、结构、叙述等
表述文学与读者关系的范畴
•中国:兴观群怨等
•西方:净化、寓教于乐等

39比较诗学PPT课件

39比较诗学PPT课件

(一)诗学术语、概念、范畴研究
• 季羡林:中国古代术语“使用一些生动的形容 词,绘形绘色,给人以暗示,资人以联想,供人 以全貌,甚至给人以艺术享受,还能表现出深度; 但有时流于迷离模糊,好像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让人不得要领。”
• 西方文论持一种分析性的语言,其概念和术语
尽管在不同时代或不同文论家的阐述中其内涵会 有所不同或变化,但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却易于限 定。
• 比较文学中“诗学”一般指的就是文艺理论
2.比较诗学
定义: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理论、文 学批评的比较研究。
3.比较诗学与诗学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诗学和比较诗学都是以文艺理论作为 学科的中心,都在探讨文学的基本规律。
区别:研究对象的不同(文学实践—各 文明的诗学)
研究范围(文化内部—两种或以上的 文化与文明)
(五)诗学文化与文明研究
基于文化精神分析的方法,把诗学放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与文明的背景中, 追求的是返本开新、融贯中外的理论超 越。
第七章
比较诗学
一、诗学和比较诗学
• 1、诗学 • “诗学” (Poetics)最早见于亚里士多德的《诗
学》,包含“诗”和“技艺”两个方面,现在在 西方泛指文学理论。 • 在中国,指《诗经》之学。在先秦时期《诗经》 就被儒家尊为“六经”之一;《诗经》在汉代又 被定为官学,因此后世的文人常常把《诗经》之 学称为“诗学”。
• 故,风骨与崇高同属于一种以力为其基本特 质的阳刚之美,同属于一个审美范畴。
• 此外,崇高主要有五种来源:庄严伟 大的思想、强烈而激动的情感、运用 藻饰的技术、高雅的措辞、整个结构 的堂皇卓越;
• 风骨构成因素与崇高相对应的为“志 气”、“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 “铺辞、结言、捶字”(刘勰并不认 为文采是风骨的构成要素)、“沉吟 铺辞,莫先于骨”。

比较诗学-精品课件

比较诗学-精品课件
• “要寻求‘共相’,我们必须放弃死守一个模子的固执, 我们必须要以两个‘模子’同时进行,而且必须寻根探固, 必须从其本身的文化立场去看,然后加以比较和对比,始 可以得到两者的面貌。”
东方
比较诗学(Comparative Poetics)就是通过对各种 文学现象的理论体系的研究,去发现全人类对文学 规律的共同认识。
比较诗学主要指不同国家(民族)和不同文化体系 的文学理论之间的比较研究。相对于传统的各民族 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比较诗学更关注于一种跨民族、 跨文化的文学本质规律的探求,并在这种跨越中阐 述不同文学理论各自所具有的特征。
无论中西诗学在基本概念和表述方法等方面有多大的差异, 但它们都是对于文学艺术审美本质的共同探求,换句话说, 中西方文论虽然从不同的路径走过来,但它们的目标是一 致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把握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探寻文 艺的真正奥秘。这就是世界各民族文论可以进行对话和沟 通的最坚实的基础,是中外文论可比性的根源,因为任何 文学研究(包括比较文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把 握住人类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规律。——曹顺庆
比较诗学
综上所述,
在西方文化语境中,“诗学”一词在亚里斯多德那里是指 文学理论;
中世纪则主要指诗歌的创作技艺和技巧;
本世纪以后,由于形式主义文论家的努力,它被用于指称 广义的文艺理论,包括对一切文艺体裁的理论总结和研究。
叶维廉的《比较诗学》
• 美国加州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叶维廉的《比较诗学》一书, 是又一里程碑式的著述。尤其在《中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 应用》一文中,提出不同文化系统决定着不同的“美感运 思及结构行为”,形成不同的文学“模子”理论,不应该 用一方既定的文学模子去硬套在另一方上,必须采用两种 模子同时进行的方法。
第三是综合的比较。

比较诗学鉴赏论PPT课件

比较诗学鉴赏论PPT课件

9
3、滋味与想象
中国 《与极浦书》:“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哉!” 《六一诗话》:“则道路辛苦,羁愁旅思,岂不见于言外乎?”
西方 艾迪生(J. Addison):美是“能直接打动人心灵的美,能在
想象里渗透一种内在的信息和满足。”(《论洛克的巧智的 定义》) 莱辛:“艺术家只能抓住最富有孕育性的那一顷刻,因为这种 时刻最能够引起鉴赏者的想象力,让人从十分有限的艺术形 象中,品味出更多的东西来。从中获得最大的艺术效果,得 到最大的艺术享受。”(《拉奥孔》) 康德:“为了判别某一对象美或不美,我们不是(把它的)表 象凭借悟性联系于课题以求得知识,而是凭借想象力(或者 想象力和悟性相结合)联系于主体和它的快感和不快感,鉴 赏判断因此不只知识判断,从而不是逻辑的,而是审美的。” (《判断力批判》)
1、性格气质的差异 2、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与统一 3、美感与功利的矛盾与统一
2021/3/7
CHENLI

1、性格气质的差异
例如: 朱光潜:“属于‘知觉型’的人在知觉事物时只起
视觉或听觉的作用。属于‘运动型’的人在知觉事 物时,运动感觉或器官筋肉感觉才特别强烈。因此, ‘直觉型’的人才起器官感觉,这种器官感觉就大 大加强视觉和听觉方面的意象。”(《西方美学 史》)
第六讲 比较诗学鉴赏论
2021/3/7
CHENLI
1
一、滋味说与美感说 二、出入说与移情说
2021/3/7
CHENLI
2
一、滋味说与美感说
(一)咀嚼滋味与感受审美 (二)直觉感受与美感想象 1、滋味与直感 2、滋味与情感 3、滋味与想象 (三)言美称味与言味论美
2021/3/7
CHENLI
3
狄德罗:“凡有情感的地方就有美。” 谢林:“这样一种活动只能是美感活动,任何艺术

中西方诗歌比较.ppt上课

中西方诗歌比较.ppt上课

中国诗歌
• 《诗经》-《楚辞》-《离骚》-汉
魏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
西方诗歌
• 古希腊《荷马史诗》-古罗马《埃涅阿斯 纪 》-中世纪四大史诗-但丁《神曲》-弥 尔顿《失乐园》-拜伦《唐璜》-歌德《浮 士德》-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发展传统不同原因
• 中国:静的文明,以 安息为本。 • 农业社会 • “重实际而黜玄想” • 西方:动的文明,以 战争为本。 • 商业社会 • 海上冒险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不同点四:语言风格
• 中国:委婉,含 蓄,淡远,空灵 的风格,常喜欢 写意的刻画某种 情景,并由此景 烘托某种情感 • 西方:热情奔放, 激烈狂野的风格 , 总是竭尽渲染夸 张之能事
比较下面这组诗
无题
红红的玫瑰
彭斯
啊,我爱人象红红的玫瑰, 它在六月里开放, 啊,我爱人象一支乐曲, 美妙地演奏起来。 你是那么美,漂亮的姑娘, 我爱你那么深切, 我要爱你下去,亲爱的, 一直到四海枯竭。 直到四海枯竭,亲爱的, 到太阳把岩石烧裂, 我要爱你下去,亲爱的, 只要是生命不绝。 再见吧—我唯一的爱人, 我和你小别片刻, 我要回来,亲爱的 即使是万里相隔。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 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 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 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 言。
• 茵纳斯弗利岛 威廉· 巴勒斯· 叶芝 …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 起泥巴房; 支起几行云 豆架,一排蜂蜜巢, 独 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 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 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 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 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 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 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 膀。 我就要动身去了, 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 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 暗的人行道, 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 音。

(最新整理)中西诗歌比较(PPT课件)

(最新整理)中西诗歌比较(PPT课件)

2021/7/26
21
中西诗歌的交融互渗
中西的叙事诗、抒情诗等在体制上观念上 虽有较大差异,但在文体上、情感上、思 想上却能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并且在表达人们的愿望和心声的主题上却 又都是相通的。
中西诗歌日渐交融互渗,必将取得进一步 的共同发展。
2021/7/26
22
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
如同布谷鸟之歌,不断唱着“布谷”。 要知道:如果没有布谷鸟之歌,
就不会有完整的春天 ……
谁会嫌星星太多,哪怕颗颗都在天上运行? 谁嫌花太多,哪怕朵朵都为春天加冕? 说你爱我,你爱我,你爱我,把银钟 敲个不停!──亲爱的,只是别忘这一点: 也要用沉默来爱我,用你的心灵。
20—21/7/26—勃朗宁夫人《葡萄牙十四行诗》(21) 33
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 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
对中西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 要,也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
2021/7/26
3
诗的概念
中国的“诗”:狭义指《诗经》;广义指与散 文相对的韵文。
西方的”诗“:一般而言,诗即文学;具体而 言,诗是韵文;但是诗歌这种体裁对戏剧、小 说的渗透很强。
(最新整理)中西诗歌比较(PPT课件)
2021/7/26
1
中西诗歌比较
中西诗歌概念 中西诗歌发展 中西诗歌求异:
主题、情绪、功能;语言、体式、表 达;鉴赏、影响…… 中西诗歌比较反思
2021/7/26
2
中西诗歌比较的意义
诗歌是最高语言艺术,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 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 史文化沉淀的结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秦风·蒹葭》

中西诗歌比较春天的诗歌PPT课件

中西诗歌比较春天的诗歌PPT课件

Spring
这首诗一共三节,每一节 四行,另外有额外的一行 与开篇。韵式很整齐,韵 脚也很明显,第一节是 AaaB, 第二节是 cccB,第 三节是 dddBA,这种也可 以叫做三联句, 第一行前 后呼应。
.
12
内容风格比较
❖ 同:都是描写春天的美好景色,风格清新活 泼,语言通俗流畅,富有节奏感
❖ 异:中国古诗在描写中多涉及自然风光及建 筑物,西方诗歌在描写中多涉及景物和人物 的行动描写,很少涉及建筑物,如“孤山寺 北” ,“绝胜烟柳满皇都”,“南朝四百八 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以及西方诗歌中
.
24
雏菊(延命菊) (Common Daisy)
❖ 花 语:快活(Cheerful) 愉快、幸福、纯洁、 天真、和平、希望、美人
❖ 在罗马神话里,雏菊是森林中的妖精-贝尔 帝丝的化身花。所谓森林的妖精,便是指活 力充沛的淘气鬼,因此雏菊的花语就是-快 活。
.
25
❖ 夜莺:在希腊神话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潘 特柔斯(Pandareus)之女埃冬(Aedon)是 底比斯国王泽托斯(Zethus)的妻子。他们 有一个女儿埃苔露丝(Itylus),埃冬有一次 不幸失手杀死了女儿埃苔露丝,从此埃冬陷 入了无尽了悲哀和自责中。神祗们出于怜悯 就把她变成了夜莺,从此夜莺每个晚上都要 悲鸣以表达对女儿的哀思。
.
27
❖ 布谷鸟:英国文化中的“布谷鸟”被誉为报
春鸟。 而在中国被称为“杜鹃”,是凄凉、 哀伤的象征 。
.
28
.
29
❖ ⑤展现自然美景: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暮江吟》) ❖ ⑥抒发历史感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⑦感叹年华易逝: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韩

29比较诗学的方法PPT课件

29比较诗学的方法PPT课件
16
中国古代术语“使用一些生动的形容词,绘形绘色,给人以
暗示,资人以联想,供人以全貌,甚至给人以艺术享受,还能
表现出深度;但有时流于迷离模糊,好像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让人不得要领。”
Hale Waihona Puke ——季羡林17《二十四诗品》
司空图 雄浑 冲淡 纤秾 沉着 高古 典雅 洗炼 劲健 绮丽 自然 含蓄 豪放 精神 缜密 疏野 清奇 委曲 实境 悲慨 形容 超诣 飘逸 旷达 流动
11
(2)中西诗学理论形态上的区别 A. 西:诗学理论偏重论辩,带有较多的分析性、逻辑性
中:诗学理论重领悟,带有较多的直观性、经验性
12
B. 西方的诗学理论有较强的系统性, 中国传统的诗学理论较为零散
13
C. 西方的诗学观点表现出较强的明晰性, 中国古代诗学观点表现有较大的模糊性
中:哲学、美学、科学的概念没有分野,如气与理、形与神等; 同一概念的多义性,如“韵”
21
对外来术语的辨认、消化、运用和接受,即对这个术语的理解 和改造。 “净化”、“功能”、“反讽”等 “典型”、“现实主义”、“现代性”在中国
22
王国维“境界”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7
王维:《袁安卧雪图》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曰: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
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 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如彦远《画评》言: ‘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 蓉、莲花同画一景。’余家所藏摩诘《袁安卧雪图》 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 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

比较文学课件:中西比较诗学的可比性与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课件:中西比较诗学的可比性与研究方法

三、方法论 第一,范畴和术语比较。 各民族—国家,尤其是中国、印度、阿拉 伯以及西方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诗学体系,而 每种体系在建立的过程中都运用或产生了一套 特殊的范畴和术语,例如悲剧、喜剧、滑稽、 崇高、美丑、比兴、风骨、气韵、意境等。理 解这些范畴和术语是把握这一诗学体系的桥梁。 比较诗学的目的就是在把握各种诗学精神的基 础之上,建立一种能够涵融与阐释世界各国文 学的文学理论。
第四,阐发研究。 在中国比较文半研究的例始阶段,由于 中国传统诗学解读逻辑的相对不足,以反对 新兴文体的无能为力,研究者很自然地远用 了拿来主义的眼光,将国外的文学理论引人 进来,以便更加条理化地闸释中国的文学现 象,这种研究模式被称为阐发研究。在比较 诗学中最先运用这种方法的是王国维,他的 《人间词话》是用西方文学、美学理论来阐 释中国古代词学理论的典范件著作。
3、关于文学的功能 一、反映与模仿。 《诗学》开宗明义第一章就强调一切艺术都是 模仿,只是“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 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17世纪,以布瓦 洛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强调“艺术模仿自然”, 钟嵘《诗品序》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乐记》所描述的: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毛 诗大序》也说:“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 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第五、话语研究。 诗学体系的建构,离不开理论家、批评家的 实践,而理论家、批评家是通过自己的言说来完 成理论创造和文学批评的:围绕这种言说就会形 成一种比较复杂的机制,即我们所渭的“话 语”(discourse),它涉及文化积淀、思维方式、 人生体验、意义建构、核心范畴、文本特征等众 多层面。由此看来,独特的诗学体系就会有独特 的话语机制,对话语的理解是把握整个诗学体系 的关键。因此,话语研究或者说话语比较是比较 诗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中西比较诗学 ppt课件

中西比较诗学  ppt课件
客观形象的神韵意味,将自然形象当作表现内在神情气韵的媒介。曹顺 庆首先试图通过典型论与意境说之比较来辨析中国古代文艺本质论—— 意境说的基本内涵。其次通过对西方“和谐说”与中国“文采论”的比 较,从形式美的角度辨析了中西文论对于文艺的本质特征之一——形式 文采美的不同看法。最后比较了柏拉图与老子的“美本身”与“大音、 大象”,指出它们的重要性,并分析了他们理论中的合理内核,指出了 他们对后世文艺本质论的重大影响。 1、意境与典型 意境与典型说的异同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PPT课件
1
本书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中西古典文艺理论而对中国 古典文艺理论略有侧重。
全书六部分: 一、绪论:从社会环境、心理形态、历史传统三个方面论述 中西文艺理论异同的根源。 二、艺术本质论 三、艺术起源论 四、艺术思维论 五、艺术风格论 六、艺术鉴赏论
从以上六部分,曹顺庆具体论述了中西艺术的共同规律而着 重中西古典文艺理论的不同特色
学的需求也不像西方商业经济那么迫切,多是为了搞“天人感应”的迷信
服务。取而代之的是与农业经济和宗法制相适应的儒家的“孝悌”、“课件
4
3、中西思维、语言特征及其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商业社会的天人对立,又造成了西方人外向型的心态。人们
最关心的是外在世界的构成,时间与空间,物质的形式,事物的
PPT课件
13
2)抒情与叙事
“物感说”要抒情,而“模仿说”则要叙事;“物感说”讲赋、比、 兴, 而“摹仿说”则讲情节、结构、性格;“物感说”导致了意境这一重要美 学概念,而“摹仿说”则导致了“典型”这一重要美学概念。
3)节制与宣泄
“物感说”虽重表现,重抒情言志,但却并没有使中国文学走上“惊 心动魄”的浪漫主义道路,这是因为,“物感说”既强调抒发感情,又强 调节制情感的结果。这种“中和”的美学思想导致了中国既以抒情言志为 其基本特征而浪漫主义文学又不很发达的独特传统。同样,“模仿说”虽 然强调再现,强调叙事,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却十分兴盛,这是因为“摹 仿说”既强调要客观地“惟妙惟肖”的摹仿事物,又主张作家创作要有激 情,摹仿之作要能感动人们,要使人们“惊心动魄”以达到宣泄情感的目 的。这种既要真切地摹仿客观事物又要宣泄情感的美学理论,正是形成西 方文学艺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本书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中西古典文艺理论而对中国 古典文艺理论略有侧重。
全书六部分: 一、绪论:从社会环境、心理形态、历史传统三个方面论述 中西文艺理论异同的根源。 二、艺术本质论 三、艺术起源论 四、艺术思维论 五、艺术风格论 六、艺术鉴赏论
从以上六部分,曹顺庆具体论述了中西艺术的共同规律而着 重中西古典文艺理论的不同特色
6
一、艺术本质论
西方文学艺术旨在追求对世界客观形态的惟妙惟肖的超越 客观形象的神韵意味,将自然形象当作表现内在神情气韵的媒介。曹顺 庆首先试图通过典型论与意境说之比较来辨析中国古代文艺本质论—— 意境说的基本内涵。其次通过对西方“和谐说”与中国“文采论”的比 较,从形式美的角度辨析了中西文论对于文艺的本质特征之一——形式 文采美的不同看法。最后比较了柏拉图与老子的“美本身”与“大音、 大象”,指出它们的重要性,并分析了他们理论中的合理内核,指出了 他们对后世文艺本质论的重大影响。 1、意境与典型 意境与典型说的异同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而中国则由于农业经济带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自然对于 人们来说是亲切和谐的,即使有自然灾害,也被认为是人类自己有了错处, 上天不过是警告人们让人们改邪归正。正因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没有造成 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而是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了“天人感应” 的天人合一说,因此,尽管中国古代也产生了众多的神话传说,产生了鬼 神迷信与神学,但是中国古代的宗教气氛却没有西方那么浓厚。同时对科 学的需求也不像西方商业经济那么迫切,多是为了搞“天人感应”的迷信 服务。取而代之的是与农业经济和宗法制相适应的儒家的“孝悌”、“仁 义”、道德等意识形态。
意境的形象偏重于描绘境物,典型的形象偏重于描绘人物。 西方的叙事文学传统主要是模仿人物的行动,中国的抒情文学 传统,主要是表现人物的情感。行动必须由人物形象来体现,而情感主 要通过境物形象来抒发。另外,西方的叙事文学以悲剧和史诗为主,重 在描写人物。中国的抒情文学主要以短小的诗章为主,重在抒情写景。 这不同的艺术类型,也是形成意境说与典型论这一差异的重要因素。
3
2、中西宗教、科学与伦理特征及其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古希腊商业社会造成自然与人的尖锐对立:一边是大自然 的可怕力量使人们在恐惧中乞求于超自然的力量,遂产生了浓厚的 宗教意识。一边是生存的本能使得人们千方百计去认识大自然,用知识的 力量去战胜自然,遂产生 了发达的自然科学。宗教与科学在天人对立中产 生,又在天人对立中达到和谐统一。此外,在强大的自然面前,还造就了 西方民族坚强的性格、冒险的勇气和探索的好奇心。西方诗学推崇悲剧中 毁灭的美感,就体现了这种虽死犹荣的战斗品格,西方美学力倡从痛感转 化来的“崇高美”,也体现了在天人对立中人类精神的伟大自豪。
4
3、中西思维、语言特征及其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商业社会的天人对立,又造成了西方人外向型的心态。人们 最关心的是外在世界的构成,时间与空间,物质的形式,事物的 比例等外在的东西。中国农业型社会是自给自足、封闭的,于是乎天人和 谐中的“怡然自乐”,又造成了中国人内向型的心态,人们关心的是自身 内在的东西。所以西方是向外探索的“思物”,中国则是反求诸己的“思 我”。外在型心态,反映在文艺上必然注重外在形象的摹仿,认为美就在 真实地摹仿自然,注重外在形式的比例、对称、和谐,认为美在形式的和 谐。在探索自然万物时,必然重视主观与客观、时间与空间、形式与内容、 原因与结果等范畴和关系,必须刨根问底,将事物的真实面貌一层层剥开, 这样,外向型的“思物”又形成了西方注重逻辑关系的分析性的思维方式。 内向型的心态反映在文艺上必然注重内在的气质、神韵,认为美是内在的 神气而不是外在的形体。与西方相反,中国古人关于“仁义”,“天理良 心”的内在反省,则培养了中国直觉的、感悟式的思维方式,追求在直观 中的感悟。
1)主观与客观:典型论偏重于客观,意境说偏重于主观,典型论注重客
观形象的再现,意境说注重主观情感的抒发,这是典型论与意境说最基 本的一大特征与区别。同样,都描绘客观形象,二者目的不相同。典型 论追求的目的就是描绘客观形象,而意境说则是借描绘形象来表现自己 的主观情感,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7
2)人物与境物
2
一、中西社会文化特征与中西诗学特色
1、中西社会经济、政治特征及其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中西社会最根本的差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西方社会经济更具
有商业性特点,农业的发达则使得中国社会经济更具有农业性特点。这都 对中西文学艺术与诗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商业性社会,具有开放性特征,而民主政治,则鼓励人们去冒险、创 新,这反映在西方文学艺术与文艺理论上,则是表现出勇于创新的精神; 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则重描述个人英雄,个人爱情和个人享乐等。同时,尽 管西方以叙事文学为主,尽管西方诗学主张摹仿现实,但却又提倡情感的 宣泄,提倡酒神般的狂欢,以便在情感宣泄中去获得心灵的舒畅,在酒神 狂欢中去寻求审美的快感。
同时,中西诗学的差异,又与中西语言文字的差异密切相关。西方语言 长于细致的分析和演绎推论,但未免缺乏形象美感。而中国文字虽不长于 演绎分析,但却富于形象的美感,往往让人在生动而具体的形象中领悟。 而这种抽象的概念表述与具体的形象比喻,恰恰是中西诗学的一大差异。
5
以上几个方面曹顺庆都是想通过“重新寻根的探 讨”,从根本上来深入认识中西文学艺术的不同审 美特色,认识中西诗学理论所独具的理论价值及其 民族特色和世界意义。以下则作具体的分析。
中西比较诗学
曹顺庆
曹顺庆,现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 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比 较文学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出版了《中 西比较诗学》、《中外比较文论史》、《比 较文学史》、《中国文化与文论》、《东方 文论选》、《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中外 文学跨文化比较》等书。提出过“文论失语 症”、“比较文学变异学”等重要理论观点。
与西方相比之下,中国的农业性社会和宗法性政治,则具有封闭性和 保守性,因此中国的文艺理论就要保守得多,所以,文学上的复古运动, 在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同样,正因为中国文学反对越礼纵欲,主张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因此,虽然中国诗学主张抒情言志,但却又提 倡节制情感,勿过勿滥。主张在克制之中达到情感中和,文质彬彬,在安 贫乐道中走向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提倡素谈的文采,含蓄蕴藉的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