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环境:我国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我国50%以
上河段,90%以上城市受到污染,全国至少有2/3城市处于垃 圾的包围中。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 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非常薄弱 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 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 资源的基本国策。
中国可持续发展
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当前总人口为129533万人,
平均每年增长1279人;年增长率为1.07%;
资源: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7%;世界人均耕地4.05,我国只
有1.16亩;我国人均林地为1。8亩,为世界的1/9;人均水资源 为世界的1/4;人均矿产资源居世界80位;
总体来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分布不 均衡。
沙尘暴
想一想:
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什么 怎么做
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现代化建设过 程中,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 资源相互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 同时, 不损害 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 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人口众多且增加迅速,资 源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等矛盾极为突出,严重制约着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 量的提高。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第四讲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第四讲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 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先儒就有了保护正在怀孕或产卵期的鸟兽 鱼鳖的“永续利用”思想,和定期封山 育林的法令等明确的对可再生资源持续利 用的思想。 • 例如,《孟子· 梁惠王上》:“不违农
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 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 木不可胜用也。”

《荀子· 王篇》:“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



• • • • •
到1960年,经过了短短的30年时间,地球上 的人口 数量就增加到了30亿; 到1975年, 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只用 了15年时间,人口数量就增加到了40亿; 到1987年,只用了12年时间,世界人口正式 步入50亿。 到2000年,只用了13年时间,人口数量60亿。 2010年世界人口达到68亿。 2012年世界人口达到70亿。 世界人口每十二年增加十亿。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词最早 由沃德(Barbara Ward)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使用, 但只是到了1980年,由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 生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资源保 护策略》(WCS)才充分反映了可持续的思想。 • 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人口、资源、环境 问题的不断恶化,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追求可持 续发展的浪潮。
人口膨胀、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已经成 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 约。如果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超过了自然资 源和生存空间的容纳能力,人口必然会遭到强制 性和灾难性的数量减少。 • 尽管人类有着与动物具有本质区别而高度发 达的大脑和聪明的智慧,但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 的或者是特定的时间内是有限的。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ppt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ppt

清洁生产定义
联合国环境署对清洁生产的定义为:清洁生产 (简写CP)是关于产品的生产过程的一种新 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 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 增加生态效应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对生 产过程,要求节约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 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 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 周期的不利影响;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 所提供的服务中。
强调: 1、发展中国家:贫困和不发达是环 境退化的根本原因。这些国家长期处 于贫困、人口过度增长、环境持续恶 化的恶性循环之中。需要保持适度的 经济增长,消除贫困,增强自身的环 保能力,只有解决了发展中国家环境 问题,全球环境才能得到根本改善。
强调: 2、发达国家是造成目前地球生态环 境退化的主要责任者。有义务率先 采取有关环境保护措施,为国际合 作做出更多贡献。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2)如果图中经济系统为钢铁生产系统, 将各组词组相应的字母填入图中括号内: ①工业产值、利润 ②技术人员 ③铁矿石、煤炭 ④土地、水、空气 ⑤厂长、经理、车间主任 ⑥钢材 ⑦工业“三废” ⑧生活垃圾
1、6
5 4 7 3
8
2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代际公平——历史连续,这一代人只有 一个地球,但地球不仅是这一代人的。
可持续 发展目标 发展阶 段 发展 中国 阶段 家 经济 开始关注 问题 的协调发展 ,并
在可持 续发展 中承担 的责任

责任
发达 国家 阶段

责任
三、可持续发展 从概念到行动
时间
会议(或书籍)
人地关系理念的发展
1972 年 1980 年
1987 年 1992 年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课件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课件
➢任何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个体或单位,并不承担相应的责 任,而把损失转嫁给社会或国家承担。
➢任何由于环境改善而产生的提高人体健康水平、资产增 值和美学景观享受等有益的效果,也没有体现在改善者 的收益核算中。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0
二、正确的价值观 1、环境价值的误区 2、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反应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
1
2、环境承载力的特点
(1)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结合
客观性:一定环境条件下其大小是客观的。
主观性:其指标及数值将因人类社会行为内容的不 同而不同,而且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特别是 社会经济行为来改变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控制其变 化方向。
(2)区域性和时间性
地区不同,时间、范围不同,环境承载力也不同。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与环
境承
b
载力 a
c
a:自然发展
b:协同发展
c:不协同发展
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8
第四节 全球生态系统学说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9
由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组分构 成的统一整体,就是一个系统。
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 成分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30
(11)稳定性和自发性的价值
(5)审美价值
(12)辨证的价值
(6)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 (13)生命价值
(7)历史价值
(14)宗教价值
这些价值又可以进 一步归类为: (1)个人偏好价值 (2)市场价格价值 (3)个人善价值 (4)社会偏好价值 (5)社会善价值 (6)有机体的价值 (7)生态系统价值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乐观主义:完全从技术发展的立场出发,认为 任何环境问题都可被技术的不断创新所克服,否定 了承载力的存在。

可持续发展概述ppt

可持续发展概述ppt

一、启蒙与探索
1.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 《沙乡年鉴》 2.蕾切尔·卡尔逊(Rachel Carson) 《寂静的春天》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1933年,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管理系野生动物管理 学教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座荒芜的沙 乡农场。他购买沙乡农场的动机,是想要了解为什么 尽管政府提供着可观的贷款,而这一带的农民还要迁 往他乡。
他决意要在这里重新恢复生态上的平衡。在此后 的十几年间,利奥波德孜孜不倦地在沙乡上进行恢复 生态完整性的探索。沙乡生活的经验,对于利奥波德 思想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结论》。
这一部分有四篇文章,是利奥波德观察和思考的总 结。他从人与环境、美学和伦理学的角度,系统地论述 了其独到见解。
《土地伦理》是《结论》中的最后一篇,它篇幅 不长,却是利奥波德思想中最有影响的部分,体现 出其建立在深厚哲学基础之上的创新思想。
首先,利奥波德阐述了人在生态共同体中的地 位。
在这里,他当终于认识到生命与死亡、发展和停 滞上的种种深不可测的因素时,他形成了一种高尚的 对待大自然的谦恭态度。
通过长年的细心观察和深刻思考,他写下了文采 优美、充满哲理的“木屋随笔”——《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个沙乡的年鉴》。
在这一部分,利奥波德以一种抒情的文学手法,生 动地描述了这个普通的沙地农场一年12个月中出现的不 同景象,以及通常为人们所忽视的种种事情。
他指出:历史和生态学的综合证据似乎提出了一个 总的结论:人为改变的激烈程度越小,在金字塔中的重 新适应的可能性就越大。反过来,激烈的程度是以人类 人口的密度而不同的,稠密的人口要求比较激烈的转化。

课件7: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课件7: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 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 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 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 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 适应。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 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 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 平。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2018年,我国完成快递数量458亿件,快递包装用纸不断增加,因此,有商家推出
一款“共享快递盒”,即用塑料快递盒替代常用的纸箱。这种快递盒使用时是一个
方形的塑料箱,签收后,快递小哥就会将它折叠起来,变成一块塑料板,带回仓库
重复使用。这种共享快递盒单个制作成本是25元,平均每周可循环6次,预计单个
1.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 需求能力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系统由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组成,三者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 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4.“人的管理调控”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3
可持续发展系统
3.向学校申请场所,举办“闲置物品交换” 活动。已达成交换协议的人可在此完成交换, 其他人也可在现场进行物品交换。
4.未完成交换的衣物、文具等可捐赠给贫困 地区的学生。
闲置物品交换示意
活动4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地思想发展阶段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人类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特点
环境对人类制约较强,人类对环
采集渔猎时代 境影响较弱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ppt课件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ppt课件
耗。
ppt课件.
3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 •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
好的生态环境
•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ppt课件.
35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人
类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不 但要求体现在以资源利用和环 境保护为主的环境生活领域, 更要求体现到作为发展源头的 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贯 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遵从一 些基本原则:
的行动。
ppt课件.
22
(四)过去100年人类最深刻的一次 警醒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它体现着对人类自身进步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反
思。这种反思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以前走过的发 展道路的怀疑和抛弃。
ppt课件.
23
➢也反映了人类对今后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
标的憧憬和向往。
➢人们逐步认识到过去的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
• 公平性原则 • 持续性原则 • 共同性原则
ppt课件.
36
1)公平性原则(Fairness)。可持续发展强调 发展应该追求两方面的公平:
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
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 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当今世界的现实是一部分人富足,而占世界1/5的 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 耗用了占全球80%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这种 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 展。因此,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 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 的问题来考虑。
洋生物学家的名字总会被提起,她就是莱切尔 •卡逊(Rachel Carson)。这是因为在上个世纪 中叶她推出了一本论述杀虫剂,特别是DDT对 鸟类和生态环境毁灭性危害的著作——《寂静 的春天》。尽管这本书的问世使卡逊一度备受 攻击、诋毁,但书中提出的有关生态的观点最 终还是被人们所接受。

城市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城市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城市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目 录
• 城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概述 • 城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 城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 • 城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展望 • 城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01 城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 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城市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 满足当前城市与社区发展需求的 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 发展需求的能力。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和通 信技术,实现城市各领域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例如,智 能交通系统可以优化交通流量、缓解交通拥堵;智能安防 系统可以提高公共安全防范能力;智慧医疗系统可以提供 便捷的医疗服务。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 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进步与创新驱动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技 术进步和创新驱动。例如,智能城市、绿色建筑、清洁能源 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将为城市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 持。
创新驱动
政府和企业应鼓励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技术在城 市和社区中的应用。例如,通过设立创新奖励、支持创业等 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在可持续发展领域进行创新。
总结词
通过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详细描述
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旨在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通过退耕还林、湿地保护和恢复 、水土保持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此外,城市环境治理还包括空气质量改 善、噪音污染控制、水体治理等方面,以创造宜居的环境。
智慧城市与科技创新
要点一
总结词
运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参与国际可持续发展议程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第2讲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
内容提要
可持续发展一般性理解 几个相关概念的演变过程 可持续发展带来认识上的几大转变 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基本原则 现有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理解
2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性理解
可持续发展的字面意思是可以不断地发展, 更进一步的意思是能够实现数量增加(发展) 的目标,并且为前者提供质量的改善。
14
自然规律的客观性
经过数十亿年的自然演化,自然生态系统形 成其自身所独有的运行规律。这种规律不依 人的意志而改变。
如果人类的生产活动方式违背了自然规律则 势必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如破坏地表植被而 导致的水土流失、滥伐原始森林而导致的生 物多样性减少等等。因此,尊重自然是人对 自然应有的态度。
现有的用法: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企业 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地 区的可持续发展;
4
几个相关概念的含义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
5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最初被理解为发展的全部内容。 经济增长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例如美国著名 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曾将经济 增长定义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指 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经济产品的能力 的长期上升。 G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产品 和劳务的总价值,它是以经济货币来衡量。
在某种程度上,对应的词汇是不可持续发展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负定义,即通过界定什么 是不可持续发展以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发 展。
可持续发展的相对性:随着认识水平与能力 的变化,关于不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会发生变 化,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也就不同。
3

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概述(PPT47页)

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概述(PPT47页)
7
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 题)——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 放的污染物的浓度或总量超过 了环境容量,使环境的化学组 成或物理状态发生变化,造成 环境质量下降,有害于人类和 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 象,又称环境公害。
8
环境污染的类型 ❖ 环境要素: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 污染物性质: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等 ❖ 污染物形态: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物污
21
第二个里程碑 Ø联合国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 展大会,有183个国家,102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亲自与会, 被称为第二个里程碑。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的文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 Ø其中“可持续发展”就是第二个里程碑提出的重要思想。我国 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两大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和可持 续发展” 之一。
29
(2)可持续性的内涵 ➢该过程在一个无限长的时期内,可以永远保持下去
,而系统的内外不仅没有数量和质量的衰减,甚至 还有提高。 ➢对可持续性的理解应与领域有关,如:生态系统的 可持续性、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可持续环境等。
30
2.人类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过程 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增长 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发展+工业污染控制 第三阶段: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 第四阶段: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
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再生能力的发展。
33
4.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①着重于自然属性的定义 ➢ 指在其可再生能力(速度)的范围内使用一种有机生态系统或其他可再生资源(

《可持续发展》》课件

《可持续发展》》课件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降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 消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推广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案例:新加坡通过推行“花园城市”理念,实现了经济发 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废弃物回收
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 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和环境污染。
生态农业
采用生态友好的农业生产 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 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制造
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 ,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 护,降低能耗和排放。
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实践
节能建筑
采用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和设 备,降低建筑能耗。
《可持续发展》 ppt课件
目录
• 可持续发展概述 •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案例 •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01
CATALOGUE
可持续发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 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 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04
CATALOGUE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资源短缺与环境破坏
资源过度开采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过度开采现象日 益严重,导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环境污染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生态系统退化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 多样性受到威胁。
绿色建材
使用可再生、可回收的建筑材料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需要”体现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目标,是人类共同和普遍的权 利。环境保护并不是目的,而是要给予当代及后代以公平的发展权。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是:让包括子孙后代在内的全人类 在美好的环境中享受美好的生活。因此,发展是满足“需求”的根 本手段,但是应如何看待这“人人平等”的发展权利呢?可持续发 展理论中就提出了一个条件约束——“限制”。“限制”是持续的 保证,没有限制也就不能持续。人类的发展和需求应以地球上资源 的承受能力为限度。满足人类基本的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是人类享有的权利。但这应当坚持与自然相和谐,而不是凭借人们 手中的技术的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 追求这种发展和权利的实现。
环境管理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 三种不同观点
➢ 可持续发展观 ➢ 不计自然成本的传统经济增长观 ➢ 消极保护自然的零增长观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 可持续发展的产生与深化
• 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通过《人类环境宣言》,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 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 未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 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组织单元——区域 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层次体系及其调控——行政职能体系 区域联合(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促进区域走向联合,走向区
域经济一体化)例:长株潭城市群 区域利益的协调 例: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改变人的思想观念
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1992年 ,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02年《联合国环境会议》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ppt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ppt
生态平衡的维护与恢复
为了维护和恢复生态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和破坏、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环境保护理论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保护理论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环境保护不 仅包括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还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发展水平的提升。
应对全球性问题
积极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如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共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
THANKS
感谢观看
资源化
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 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能源 消费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经济发 展与碳排放的脱钩。
发展清洁能源
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 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加强信息披露与透
明度
提高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披露的 透明度,让公众了解可持续发展 的进展和成果,增强公众的信任 和支持。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
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分享经验与技术
学习借鉴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的先 进经验和技术,结合本国实际情 况加以应用和创新,推动可持续
原则
公平性原则
强调在发展过程中,应确保不同 地区、国家、代际之间的公平, 满足所有人类基本的生存和发展
需求。
持续性原则
要求人类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应 保持资源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消 耗和环境破坏。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WECD,《我们共同的未来》)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1、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穷国的经济增长,但需要 重新审视如何推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2、要求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3、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
4、承认并要求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体现出自然资源 的价值。
五律
五力
五律协同 同向协力
五力协同
可持续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
1、江苏水系污染控制的构想
* 控制战略—— 清污两制、控源导流
* 总体方案——
三线工程
江 苏 水 系 污 染 三 线 控 制 工 程 示 意 图
四、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
2、“原地控源”、“控源导流”两种思路的比较
* 自然规律 原地控源 控源导流 * 社会规律 * 经济规律 * 技术规律 * 环境规律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2、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 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
*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
*全球的觉醒——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 *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典故:“网开三面”、不射宿”
管仲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
《秦律· 田律》 :“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1802年)、 李嘉图(1817年)和穆勒(1900年)等,他们 也较早地在著作中提出过人类消费的物质限 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的基础。
16

自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自本世纪以来,随
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资源开发的强度
和利用程度达到了空前规模,世界上许多资源因
此而面临着退化和枯竭的危险。

土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

根据联合国估计,世界上每年有600万hm2
土地退化为沙漠化地区,每年2100万hm2的
农田由于沙漠化而变得完全无用或近于无

2010年世界人口达到68亿。

2012年世界人口达到70亿。

世界人口每十二年增加十亿。

13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全球人口变化趋势
1800 1900 1930 1960 1975 1987 1999 2010 2012
人口
14
• 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人 口迅速增长已经给许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带来沉重的包袱。
么人口会出现过剩,人口过剩就意味着浪 费。
• 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主张限 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保持适当的规模,
以维持人口和土地的平衡。
6
中国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先儒就有了保护正在怀孕或产卵期的鸟兽
鱼鳖的“永续利用”思想,和定期封山
育林的法令等明确的对可再生资源持续利
第四讲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本讲要点
• 一、古今中外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概述
• 二、人口膨胀、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威

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 三、 非洲、南美洲和亚洲部分国家相继出现粮食

短缺的现象。
• 四、传统发展理论的失败。
• 五、受联合国的委托,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编
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 人口膨胀、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已经成 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
约。如果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超过了自然资
源和生存空间的容纳能力,人口必然会遭到强制
性和灾难性的数量减少。

尽管人类有着与动物具有本质区别而高度发
达的大脑和聪明的智慧,但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
的或者是特定的时间内是有限的。
11
世界人口增长迅猛

从目前全球人口态势看,人口数量正加速增
长,特别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人
口增长迅猛。

从人类产生到公元1800年前后,人类经过了
大约300万年漫长的发展,人口数量才首次突破
10亿大关;

到1900年时,人类经过了100年,人口数量
16亿;
产生的背景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和迫切的现实需要。
• 1.历史渊源

可持续发展对当今人类来说似乎是一个新概
念,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古代早已有之。

在古希腊时期出现的“适度人口”思想就带
有浓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5
• 著名思想家色诺芬(Xenophon,公元前
430~前354年)认为人口和土地需要有一 定的比例关系,如果人口多而耕地少,那

到1930年时,人口数量就超过了20亿;

12

到1960年,经过了短短的30年时间,地球上
的人口 数量就增加到了30亿;

到1975年, 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只用
了15年时间,人口数量就增加到了40亿;

到1987年,只用了12年时间,世界人口正式
步入50亿。

到2000年,只用了13年时间,人口数量60亿。
• 人口的过快增长意味着人类对资源的 需求不断增加和对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大。
• 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人类的利用超 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资源的再生能力就 会退化和消失,从而导致资源的消失。
15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其总量在地球上
的贮量是一定的。如果人类对不可再生资
源的消耗过大,不仅会影响到本代人的生
存,而且会使后代人失去生存的条件和发
用的思想。
• 例如,《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 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
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 木不可胜用也。”
7
• 《荀子·王篇》:“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
山林不瘦而百姓有余材也。”
• 《逸周书·大聚解》:“春三月,山林不登
斧斤以时入册林,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
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用的状态。
• 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面积的减少直接影 响到世界粮食的安全。
17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洲、南美洲和亚洲

一是需要,即指发展的目标是要满足人

类需要;

二是限制,强调人类的行为受到自然界

的制约;

三是公平,强调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
• 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
4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论概述

一、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论
• 《吕氏春秋》:“竭泽而渔,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兽。”
8
• 在近代社会,英国经济学和人口学家马 尔萨斯(1766~1834年)可以说是论述人口 和资源关系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 他首先看到了人口迅速增长和粮食需
求不足的巨大矛盾,并提出限制人口增长
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

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

发展”。

它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

一是人类需求,特别是世界上穷人的需求,即“各种
需要’’的概念,这些基本需要应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
位;

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3
当代和后代人生存的能力。
• 八、可持续发展定义的基本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制并于1987年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
报告,首次将可持续发展引入政治和经济领
域并阐明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2
• 六、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首脑会 议

并通过了指导各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

程》,把可持续发展的浪潮推向了高潮。
• 七、布伦特兰夫人1987年提出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 需
9
• 西方经济学在19世纪对林业的研究和 20世纪对渔业的研究,也提出并分析了可 再生资源的“可持续产量”问题。
• 由此可见,虽然那时还没有形成关于国 家应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想,但 东西方所强调的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已 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
10Biblioteka 2.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客观现实

人类在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各国相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