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获奖教案名师教案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晏子使楚》的教案
![《晏子使楚》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dd077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e.png)
《晏子使楚》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晏子使楚》的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使用。
(3)理解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意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2)通过晏子的智慧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3)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晏子使楚》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成语和典故的解释和运用。
4. 课文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的分析。
5. 写作练习和创意表达。
1. 导入新课:(1)介绍晏子的背景和历史地位。
(2)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练习书写。
(2)学生互相检查,巩固记忆。
4. 成语和典故解释:(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学生举例说明,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能力:评价学生的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
4. 生字词掌握:检查学生的生字词书写和运用。
1. 课文《晏子使楚》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成语和典故的参考资料。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5. 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66802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f.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晏子使楚》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和书写。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汇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晏子使楚》是一篇古代文学作品,讲述了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者出使楚国的经历。
晏子以其聪明才智和机智应对,成功地完成了使命,并赢得了楚王的尊重。
2.2 生字词学习:晏、子、楚、使、机智、应对、尊重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晏子使楚》的背景和作者。
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进行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讨论。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书写。
3.4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讨论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精神。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学生选择一个生字词,进行书写练习。
4.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朗读、生字词学习和课文理解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学生进行小组互评,互相学习和提高。
第五章:拓展与延伸5.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晏子的聪明才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每组选择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分享。
5.2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晏子使楚的故事情节。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课文晏子使楚教学教案
![课文晏子使楚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b83f5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c.png)
课文《晏子使楚》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晏子使楚》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表演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表演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对话和描述,学会如何表达情感和态度。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精神,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国家和社会的忠诚和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晏子使楚》是一篇古代文学作品,讲述了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者出使楚国的经历。
在楚国,晏子以其聪明才智和机智应对,成功地完成了使命并赢得了楚王的尊重。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表演课文。
难点: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精神,能够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晏子的历史背景和楚国的文化环境,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3.2 阅读理解: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3 角色表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分配,准备进行课文的角色表演。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表演时的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评估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4.2 评估方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角色表演,进行评估和反馈。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评价和交流,共同提高。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课文剧目的创作和表演,发挥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可以写一篇关于晏子使楚的故事的续写,发挥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5.2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精神。
晏子使楚的优秀教案范文
![晏子使楚的优秀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d1d8b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9.png)
晏子使楚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
(2)学会如何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懂得友谊、忠诚、勇敢等品质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课文大意的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 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晏子使楚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学习生字词,并记录在课本上。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大意,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5.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2)学生尝试仿写课文中的优秀句子和段落。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8. 板书设计:晏子使楚友谊、忠诚、勇敢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晏子使楚与其他古代使节故事的异同,如《孔子见南子》、《荆轲刺秦王》等。
小学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精选教案一等奖三
![小学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精选教案一等奖三](https://img.taocdn.com/s3/m/bd22075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8.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精选教案一等奖三1、小学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精选教案一等奖三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楚王用什么三次侮辱晏子,晏子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2、理解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内容,排演课本剧。
教学重、难点: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如何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驳倒楚王,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课前准备:搜集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人物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尊严。
(出示图片)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年,有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他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他就是——(板书:晏子)2、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晏子的资料和故事。
3、补充板书:使楚。
让学生讲讲“使楚”的意思。
4、师:晏子出使楚国时发生了什么事呢?跟老师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一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练习读课文。
(1)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2)边读边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生接着读课文,集体评议。
3、简短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板书:侮辱。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
在进行朗读指导前,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读。
]三、精读课文1、问: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课文中几次写到他侮辱晏子?2、师叙述:楚王是如何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如何反驳的?请大家自己研究一下课文。
(课件出示要求)选择最感的一个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想一想:在这个故事中,楚王是如何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如何反驳的?3、生汇报自学情况。
师板书:钻狗洞笑无才押齐盗。
[课文由“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三个组成。
三个小故事的记叙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写楚王想侮辱晏子,再写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写楚王只好认输。
对于这样一篇故事性极强的课文来说,该怎样处理教材呢?思考之后,教师摒弃了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淡化了情节教学,采用板块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晏子使楚教案和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晏子使楚教案和板书设计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870c5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8.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晏子使楚教案和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晏子使楚》;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晏子的外交辞令和智慧;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晏子的智慧和勇气,培养尊重他人、善于沟通的品质;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晏子的外交辞令和智慧。
2.难点:通过具体事例分析晏子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晏子和《晏子使楚》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晏子的外交辞令和智慧。
2.课堂讲解(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晏子的外交辞令和智慧。
(2)教师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晏子的外交辞令,如“不战而屈人之兵”、“能言善辩”等。
(4)讨论晏子的智慧,如面对楚灵王的挑衅,晏子如何巧妙应对。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角色扮演。
(2)小组讨论晏子的性格特点,如勇敢、智慧、机智等。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晏子的性格特点。
4.案例分析(1)教师选取课文中晏子与楚灵王的一段对话,让学生分析晏子的外交辞令和智慧。
(2)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分析晏子的性格特点。
(2)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善于沟通的重要性。
四、板书设计1.课题:《晏子使楚》2.课文内容概括:晏子出使楚国,楚灵王设宴款待;楚灵王欲辱晏子,晏子巧妙应对;晏子成功使楚,展示智慧与勇气。
3.晏子的外交辞令:“不战而屈人之兵”“能言善辩”4.晏子的性格特点:勇敢智慧机智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晏子使楚》。
3.收集有关晏子的故事,进行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晏子使楚》的内容,分析了晏子的外交辞令和智慧,以及性格特点。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对于晏子的品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晏子使楚优秀教学设计【优秀7篇】
![晏子使楚优秀教学设计【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777b3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3.png)
晏子使楚优秀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晏子使楚优秀教学设计【优秀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节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叙述文中的故事。
2、通过朗读法、小组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3、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理清文中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明确主人公晏子的人物形象(品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不仅涌现出了许多英勇战士,还出现了不少外交大使。
这些外交官,用自己的一张嘴,在外交这个无烟的战场上展示着自己极好的口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齐国的这位外交大使——晏子,去感受他那张“利嘴”吧!(板书课题——晏子使楚)2、初读课文,感知文意过渡语:现在就让我们打开书,走进课文。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如下问题。
思考:本文具体讲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课文主要讲述了在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要出使楚国,而楚王通过三次不同的言行举止侮辱晏子,想以此来显示楚国的威风,而晏子却用巧妙的语言予以回击,从而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3、精读课文,潜心对话(1)同学们,让我们再用心地读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语句,我们一起探讨、解决。
(学生自读自悟,小组交流,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并解答)。
①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明确:是想仗着自己国家的强盛,以显示楚国的威风。
②“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这句该如何理解?明确:此为二者的第一次相斗。
楚王了解到晏子身材矮小,挖洞让晏子入城,而不是开城门去迎接,以此来侮辱晏子,进而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fe29b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1f.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增强词汇量。
(3)了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及晏子的智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学习晏子机智、勇敢、爱国的品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生字词,增强词汇量。
3.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理解晏子的智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探讨学习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生字词: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增强学生的词汇量。
4.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理解晏子的智慧。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学习问题。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表扬和鼓励。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课内拓展:引导学生了解晏子的其他故事,增加对古代历史的认识。
2. 课外拓展:推荐学生阅读关于晏子的书籍,拓宽知识面。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晏子的智慧。
2. 强调学习晏子机智、勇敢、爱国的品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评价。
2. 作业完成评价: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晏子使楚》课堂教案
![《晏子使楚》课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43fbb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7.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晏子使楚》课堂优秀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了解晏子的生平和事迹,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晏子的生平和事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尊重先贤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掌握。
(2)晏子的生平和事迹的了解。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有深度的词汇和句子的理解。
(2)晏子思想的理解和领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晏子的生平和事迹。
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晏子的生平和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讲解:(1)第一课时: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大意,分析晏子的外交智慧。
(2)第二课时:深入学习课文,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深入分析晏子的思想。
4.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查阅的资料,增加对晏子的了解。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书写规范和表达能力。
3. 课后访谈: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晏子的敬仰之情。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5篇)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d3458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1.png)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以下是勤劳的小编帮大家找到的晏子使楚教学设计(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经过。
2、感受语言的表达艺术。
教学重点: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晏子使楚》,同学们回忆一下故事的主要人物都有谁?围绕楚王和晏子发生了那几个小故事?谁来说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2、同学回答教师板书:楚王晏子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
二、导学1、上节课我让同学们读课文,提出一些值得我们大家探讨的问题。
现在我们就来说一说你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2、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老师把你们的问题整理成一个问题就是:楚王为什么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我们也就知道晏子和楚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三、探学默读课文,看从那些语句可以体现出楚王为什么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画上问号。
四、研学把你的收获和你的问题和你的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五、评学1、“进城门”1)、按道理说楚国应该怎样做?我们学过的《丝绸之路》和《草原》中的安息国和草原人民是怎样欢迎远客的?2)、楚王为什么这样做?他只想侮辱晏子吗?“5尺来高”到底有多高呢?3)、如果你是晏子会怎样做?晏子没有恼羞成怒,而是冷静的反驳,巧妙的语言把侮辱还给晏楚王,既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又不商两国的和气。
这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啊!板书:钻狗洞是狗国4)、于是,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你从“只好”一词中又体会出什么?(无可奈何)这是楚王会怎么想?(先把你放进来再说)5)、再读晏子的话进一步体会体会。
《晏子使楚 》教案
![《晏子使楚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af3aa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6.png)
《晏子使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晏子使楚》。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晏子的人物形象及其智慧。
(3)了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学会尊重他人,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晏子使楚》。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晏子的人物形象及其智慧。
(3)了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文化知识。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
(2)晏子智慧的具体表现和内涵。
1. 导入新课:(1)介绍晏子的历史背景和成就,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使楚”是什么意思?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韵味。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探讨晏子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分析晏子的智慧及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意义。
5. 案例分析:(1)选取相关案例,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智慧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学习晏子的爱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晏子使楚》。
3. 调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选一种喜欢的传统文化形式进行学习。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有关晏子使楚优秀教学教案
![有关晏子使楚优秀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ee553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9.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有关晏子使楚优秀教学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兴趣和认识。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2. 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的深入理解。
二、教学准备教材:《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有关晏子使楚的历史文献、晏子使楚的相关故事、晏子使楚的图片等。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三、翻译练习(20分钟)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要句子,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晏子使楚的历史意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深入分析(20分钟)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晏子使楚的故事,理解晏子的智慧和胆识。
三、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晏子使楚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晏子使楚的历史意义和晏子的智慧。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结合教材和参考资料,深入了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是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教学。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1. 深入了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分析晏子使楚的故事,探讨晏子的智慧和胆识。
3. 探讨晏子使楚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晏子使楚》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
![《晏子使楚》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1ee43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74.png)
《晏子使楚》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晏子使楚》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晏子使楚》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晏子使楚》优秀教学设计 1设计理念:通过对本文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艺术魅力,从而爱上语言,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主动地积累语言,学会主动地去表达,特别是能够利用课外时间,有意识地多看课外读物,多朗读;让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学会作者运用人物对话来塑造人物的表达方法,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本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述。
明白叙事性文体主要的板块包括: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和事情的结果,而事情的经过是文章的最为重要的部分,使学生明白,在自己的习作中也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得具体。
总的来说:我设计本文的理念就是让学生学会表达,一是口头表达,学会说话;二是学会书面表达,学以致用,学会书面表达,学会习作。
教学目标:1、会写“侮、辱”等十四个字,会认“敝、柑”等八个字;能正确读写“侮辱、安居乐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格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从晏子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清文章写作脉络,知道作者表达的顺序,习得一些写记叙文的方法。
3、反复诵读晏子的语言领悟其语言的巧妙。
教学难点:1、体会晏子的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从晏子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2、理解晏子语言的妙处,习得一些语言表达的艺术。
学法和教法:学会快速浏览来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用边读边想读书法在书上批注;学会用简洁精练的语言表达;学会提出有创见的问题;学会从文章主要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感情,和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并从中领悟主题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从例文中习得表达技巧,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通过感情读来领悟作者的感情,并与之产生共鸣,从而获得读书的乐趣。
《晏子使楚》教案教学教案
![《晏子使楚》教案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bd6f1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e.png)
《晏子使楚》教案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晏子使楚》的故事情节,理解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外交手腕。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阅读:《晏子使楚》原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2.2 背景知识:介绍晏子的历史背景和楚国的社会环境。
1.2.3 文化内涵:探讨晏子外交策略背后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学生能够理解《晏子使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1.2 学生能够分析晏子的外交策略和文化内涵。
2.2 教学难点2.2.1 学生对于古代文化和礼仪的理解。
2.2.2 学生对于晏子外交策略背后的深层含义的把握。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1.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晏子的外交策略和文化内涵。
3.1.3 角色扮演:分组表演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生动展示晏子的故事和楚国的社会环境。
3.2.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深入了解晏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晏子的历史背景和楚国的社会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晏子的外交策略和文化内涵,分享讨论成果。
4.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表演课文内容,展示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外交手腕。
4.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和收获,反思晏子的外交策略和文化内涵。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讨论表现。
晏子使楚教案范文2
![晏子使楚教案范文2](https://img.taocdn.com/s3/m/93c30ba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07.png)
晏子使楚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晏子使楚》。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晏子的形象和特点。
(3)了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的历史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魅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晏子的智慧、勇敢和爱国精神。
(2)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晏子使楚》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的字词解释和语法分析。
3. 晏子的形象和特点的分析。
4. 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的历史知识的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晏子使楚》的朗读和背诵。
(2)晏子的形象和特点的分析。
(3)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的历史知识的介绍。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难懂的文言文的解释和理解。
(2)晏子的辩论技巧和智慧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释难懂的文言文,介绍历史背景。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晏子的理解和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晏子在使楚过程中的辩论技巧和智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晏子的历史背景和使楚的经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晏子使楚》,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释难懂的文言文,引导学生理解晏子的形象和特点。
4. 分析晏子的形象: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晏子的智慧、勇敢和爱国精神。
5. 小组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对晏子的理解和看法,进行互动讨论。
6. 总结课文:总结晏子的形象和特点,强调晏子使楚的历史意义。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课文背诵,并写一篇关于晏子的作文。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查阅其他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对比分析晏子的形象和其他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的异同。
关于晏子使楚教案模板5篇
![关于晏子使楚教案模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531c0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9.png)
关于晏子使楚教案模板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关于晏子使楚教案模板5篇关于《晏子使楚》教案模板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3f582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7a.png)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1.课文中运用了推理形式,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已有知识的运用能力。
3.培养朗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学习晏子在机智应对中体现出的爱国精神。
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教学本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组讨论学习”教学法,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二)学生学法综合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基本功,通过读、思、议、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并通过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如何对待的。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二)难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
(三)疑点晏子的话为什么那么有力并能反驳得对方无话可说?(四)解决办法主要通过阅读、思考、自学、讨论、表演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临危不惧和爱国精神。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学生查字典自学词语,朗读课文。
2.结合课前预习,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总结。
3.学生角色表演。
五、教学步骤(一)揭题并解题板书课题:16晏子使楚。
上节课,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谁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使”和“楚”是什么意思?谁再用通俗的话讲讲课题的意思。
(学生介绍,小组间可以补充,教师适时补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1)根据拼音,读难生字词的读音。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6679b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3.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分析晏子的形象,理解晏子使楚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分析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外交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沟通、勇于担当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晏子的形象。
学习晏子的外交策略和聪明才智。
2.教学难点:分析晏子如何巧妙地应对楚王的问题。
理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晏子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课堂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晏子为什么要使楚?晏子是如何应对楚王的问题的?4.生字词教学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5.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深入分析分析晏子使楚的意义,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外交策略。
晏子如何巧妙地应对楚王的问题?晏子使楚对当时的历史有何影响?3.课堂讨论针对晏子的形象,进行课堂讨论。
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晏子身上学到了什么?4.拓展延伸通过讲解其他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晏子的事迹。
5.课堂小结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课堂讨论针对晏子的外交策略,进行课堂讨论。
你认为晏子的外交策略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晏子的外交策略?3.小组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晏子的聪明才智。
5.课堂小结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前三节课的内容,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课堂讨论针对晏子的形象,进行课堂讨论。
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晏子身上学到了什么?3.拓展延伸通过讲解其他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晏子的事迹。
五年级语文下册《晏子使楚》教案一等奖3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晏子使楚》教案一等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d379f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a.png)
1、五年级语文下册《晏子使楚》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侮辱、威风、矮小、冷笑、为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查询学习晏子的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了解晏子1.揭题:同学们,你们了解晏子吗?同学们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
晏子的真名叫晏婴,那为什么又叫他晏子呢?(说明“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比如:孔子、孟子、庄子等)2.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
3.教师板书课题:晏子使楚4.导言:《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晏子受齐王的派遣只身出使楚国,为了能及时了解他出访的情况,同学们,想不想当一回齐国的小记者,随大夫晏子出使楚国?现在我们就出发,跟随晏子出使楚国。
二、初读感知,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生字新词:注意“大夫”的读音,现在读“dàifu”,是“医生”的意思,过去读“dàfū”是官职的称呼。
(2)请同学们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3.全班讨论:(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小组交流,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2)试着给课文分分段:(1)哪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三、再读课文,走近晏子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趁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子将计就计,将五尺来高的洞定位为“狗洞”。有了“狗洞”一说,自然就引出了“狗国”之说。)
⑶ 感情朗读:晏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这句话的时候,会是怎样的语气呢?(不卑不亢、绵里藏针)
第二个故事
句一:“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⑵ 有感情地朗读。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⑴ 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这句话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可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水土”的不同意思。的柑橘又大又甜,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好,的橘树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不好,从而理解第一个“水土”是指“气候、土壤等条件”。同样道理得出,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说明齐国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好,齐国人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说明楚国社会环境、社会风气不好,从而理解第二个“水土”是“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意思。
⑶ 晏子的这一说法又巧妙在哪里呢?(采用夸说法,说明齐国人多,反驳了楚王“齐国没有人”一说。)
⑷ 感情朗读。
句二:“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⑴ 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是最下等国家”。
⑵ 在这里晏子能实现反侮辱,有何秘诀?(晏子先编出一个“规矩”,然后顺着楚王的意思,说自己是最不中用的人,贬低自己,从而达到贬低楚国的目的。)
常言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说明:( “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比如:孔子、孟子等。)
3、“使”是什么意思?课题又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 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⑵ 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生字新词:(注意“大夫”的读音,现在读“dài fu”,是“医生”的意思,过去读“dà fū”,是官职的称呼。)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
2、我们来读读这几句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楚王对晏子侮辱到了极点。挖狗洞让晏子钻,讽刺他身材矮小。说齐国没有人,就是说晏子无能。故意在晏子面前审问盗贼,嘲笑齐国人没出息。而且从“瞅”、“冷笑”、“笑嘻嘻”等词也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及齐国的侮辱。楚王的用意很明显,侮辱晏子,侮辱齐国,以达到长楚国威风的目的。
1、从三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找出晏子的话,想想晏子的话到底有什么样的威力,能化楚王对他的侮辱为尊重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探究。
3、汇报交流:
第一个故事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⑴ 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是狗国”。楚王不想当“狗王”,自然就大开城门,迎接晏子进来了。这里应放手让学生自主交流,因为这几句话包含的意思不难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
4、他的目的达到了吗?请迅速浏览课文,把他每次侮辱晏子的结果画出来。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5、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三句话中都有“只好”一词,说明楚王不得不甘拜下风。)
6、最后的结果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1、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很多有学问有才能的人。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还有博学睿智的外交家。今天老师就向你们介绍一位外交家,他虽然身材矮小,但却能言善辩,话语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晏婴”,人们都尊称他为“晏子”。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文章──《晏子使楚》(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⑵ 请同学读读难读的段落,检查课文读通情况。
⑶ 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研读楚王,感受前后变化。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呢?请画出有关的句子。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四、引向深入。
那晏子是怎样达到反侮辱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
书
设
计
晏子使楚
化峪联区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教学设计
备教学用具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修 改
一、研究晏子语言,体会智慧
引: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最后都反被晏子侮辱。那么晏子是怎样实现反侮辱的呢?让我们跟随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走近这个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去感悟他的语言艺术,去体会他的铮铮铁骨!
⑴ 引导学生抓住“住满”、“就是一片云”、“就是一阵雨”、“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等理解“齐国人多”。
⑵ “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这三个分句分别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知道是什么吗?(袂成阴、挥汗成雨、摩肩接踵)
五年级《晏子使楚》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2、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难点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了解楚王使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高贵品质。
1、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⑶ 有感情朗读。
第三个故事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⑴ 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这句话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可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水土”的不同意思。的柑橘又大又甜,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好,的橘树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不好,从而理解第一个“水土”是指“气候、土壤等条件”。同样道理得出,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说明齐国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好,齐国人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说明楚国社会环境、社会风气不好,从而理解第二个“水土”是“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