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市民融合服务平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大数据的市民融合服务平台

【摘要】信息化的管理和经营模式,是现代市民融

合服务平台建立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保证其服务功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大数据时代市民融合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整理,并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改善市民融合服务平台的合理化建议,为大数据背景下更好地搭建市民融合服务平台提供可靠的理论保障。

【关键词】大数据市民融合服务平台

前言:近年来,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的带动下,进入了

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这也使得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新型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使现代社会生活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级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地探索和研究适合现代城市发展以及能够满足城市居民日益提高的需求的公共服务体系。

、市民融合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大数据时代市民融合服务

体系的发展情况,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对重庆市市民融合服务体系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通过调研,了解到现阶段重庆市的市民融合服务体系以应用系统和服务平台为主,总体数量接近一百套.重庆市民政局为市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平台数量最多,其次是市教委以及气象局等部门,这也说明了重庆市在这些部门的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上给予了较高的重视,这对于提高这些部门在市民公共服务平台中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保证了市民公共服务平台的进一步完善。重庆市是我国第一批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的城市,在市民融合服务平台的建设方面具有代表性。自一九九七年开始发展至今,重庆市已经拥有了由市政府主导建设的相关公共服务类平台近万个,涉及到了民政,计生,劳动以及养老等多个领域。

二、市民融合服务体系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大数据时代,我国

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从以往我国的公共服

务实施可以看出,政策和法规是服务功能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同时,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保护,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或平台在数据获取和传输过程中也就失去了安全性和规范性[1]。

第二,公共服务体系或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内容过于分

散。目前,我国城市中的公共服务体系或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功能虽然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但从总体上来看,其服务内容过于分散,大部分以普适性的信息类服务为主。

大数据背景下,对信息产品的应用能力较弱,大大降低了公共服务体系或平台的服务效能。

第三,公共服务体系或平台规范性操作较差。从我国第

批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以来,相应的配套机构和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不过从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的运作情

况来分析,每一项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和作用都不相同,具

体的服务效能也很难达到统一的标准[2]。

、大数据时代市民融合服务平台建立的效益分析

3.1 社会效益国家和政府在市民融合服务平台的建立过程中具

有重

要的指导作用。社会资源的分配以及相应法规政策的制定,都能够为市民融合服务平台的建立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市民融合服务平台的建立也是我国建立新型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之一,充分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另外,市民融合服务平台也是政府服务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大数据时代,我国政府的服务职能也要与时俱进,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是市民融合服务平台建立的根本目的[3] 。

3.2 经济效益市民融合服务平台注重各个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

和整

合,这也是新型服务平台功能和效率提升的重要指标。信息的共享和整合有助于政府部门服务功能以及效率的提升,使

政府各个部门所提供的服务更具针对性,逐步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方式的转变。市民融合服务平台的建立是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但从该平台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政府不可能对其进行长期的监管,政府也不具备专业的经营运作能力,因此,市民融合服务平台的运营最终将由各地的公共服务型企业来接管,这样一来,为了能够盈利,接管企业会对服务平台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使服务功能更加贴近市民生活,在满足市民公共性服务需求的同时,各地的公共服务型企业也可以获得发展的机遇。

结论:通过借助大数据技术,聚合与市民工作、学习、

生活、休闲和商务息息相关的全社会服务资源,建设以“市民自我”为中心,为市民量身打造的前端专属虚拟服务窗口加后端共享融合服务平台,形成市民与政府、社会的连接点,能让市民在其中自我生活、自我展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创新及自我超越,使得市民可通过各种近在身边的渠道随时、随地、随需地轻松获取与其期待完美吻合的后台各类融合服务。

参考文献

[1]石西庆.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服务

平台模型[D]. 电子科技大学,2013.

[2]马晓亭.基于可信大数据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平台构

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 01: 85-88.

[3]胡莲香.走向大数据知识服务: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

模式创新[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02:173-1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