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观后感
影片[建军大业]观看心得感悟共五篇
影片[建军大业]观看心得感悟共五篇影片[建军大业]观看心得感悟共五篇 [一]九十年前的8月1日凌晨,x城墙头一声枪响。
民兵中国共产党拥有一支了自己的革命武装,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子弟兵。
在电影[建军大业]开头时,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批林批孔右倾机会主义,因没有自己的正规部队,谢长廷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屠杀下,遭受了灭顶之灾,然而共产党人能及时进行自我批评总结,这一血的教训使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内进步分子硬道理认识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深刻,使得中国共产党下定决心去建立中国属于一支人民自己的子弟兵。
于是电影就此积极展开。
观看[建军大业]时,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国共产党感触人不是绝不犯错误,而是在每次犯了错误时能及时改正过来,并且想要视挫折为起点,困难遭遇困难及时反省并总结经验教训,找寻实事求是的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见贤思齐焉,这使我联想到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也应该学习先辈们的这种精神吗?我们在工作中时常会遇见困难与挫折,好像很少有人能认真的思考与总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工作中的问题,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反思与纠正。
接下来电影中让我感动的是那一个个坚定的信仰。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信息时代,好像很难再听到有人谈教义好像了,然而一个没有了信仰的'人,也就失去了奋斗自强不息的目标与动力。
电影以一个个共产党人中坚定的意志力与行动捍卫着自己的信仰,他们以建立一支捍卫国家主权人民利益的军队宣扬及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为信仰,因为有了这个信仰他们才能不畏苦难,无畏牺牲,抛头颅洒热血的去奋斗。
不论是三河坝战役中的希望是属于你们的还是井冈山会师后毛泽东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家无一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此类共产党人在关键时刻这种舍己为人,通力合作为了一个大家心目中共同的中亚国家,大无畏的精神令人感动。
在三河坝战役中,面对着十倍于己的敌兵,共产党毫无畏惧,一个个以舍身取义的精神,成功策应的掩护了主力部队的撤往,也正是因为有这份了这一份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才一步步的由弱小变力量强大强大,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建军大业观后感7篇_1
建军大业观后感7篇建军大业观后感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知道,不可不察也。
90年风雨兼程,90载不屈不挠,90个岁月如歌。
当日历退下七月的外衣,时光带领我们奔向欢腾的八月,在这欢腾的时日我们迎来了又一个建军纪念日。
公司组织在哈全体员工,观看了电影《建军大业》,该片讲述了我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峥嵘历史。
年轻的毛泽东、周恩来、贺龙等人临危不乱、不惧强权,正值青春的叶挺、粟裕、卢德铭等人在炮火纷飞的战场英勇杀敌、不畏生死,激昂的喊杀声、紧张的战斗戏、震撼的爆破场面交替出现,令人热血沸腾。
让我们为伟大的军人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和敬意。
祝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在世的老红军身体健康,祝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的健在的人民解放军万事如意。
兵事以民为本,强国必须强军。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人民军队是祖国统一的保护神。
“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这一声枪响,震惊寰宇,唤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
他们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压迫下挺身而出,在难以想象的困难与压力下试图挽救摇摇欲坠的中国,用基石般的身躯和磐石般的毅力谱写了中国漫长而艰难的抗争史。
三河坝战役这个环节是我感觉最震撼的地方。
三天的战事,三千人对三万人,绵绵战火,死的死,伤的伤,血染红了江河,脚下的土地早已变了颜色。
他们的每一个军礼,都让人为之动容。
最后两百人留下的时候,父子二人,子走父留;兄弟同军,弟去兄留。
二百人的断后,留下的是其他人撤出的希望,也是未来国家的希望。
朱德对蔡晴川说的那句:“做勇士,不做烈士。
”现在想起,依旧感到无比震撼。
最后三河坝的炮火声声,蔡晴川按下引爆器,朱德带领着撤离的队伍,驻足敬礼,让人为之动容。
二百人的断后,希望与牺牲,更展现了革命先辈的大无畏精神。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八一南昌起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军队由少变大,由弱变强。
《建军大业》观后感四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四篇例文一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献礼影片,《建军大业》紧跟时代要求,揭示了一支正义之师、胜利之师的历史原力,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具有史诗般的宏阔主题和时代指向。
90年前的那段历史中,让千千万万热血青年甘愿为之献出生命的,是信仰。
信仰是抽象的,然而,在《建军大业》这部电影中,艺术家们把它具体化成让观者血脉贲张、感动落泪的细节、情绪、画面,让人久久回味。
看罢电影,那一个个激人奋进的战斗精彩画面,那一张张充满朝气和带着民族情怀的脸,那一句句让人心肠回荡无法自拔的话语,令人久久不能回到现实当中。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也存在着不同的政治信仰,在中国,“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碧血一腔染山河”的马本斋。
很多人坚持自己的原则,甚至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一场艰苦旧约的抗日战争,那么多人为之流血牺牲,不都是因为坚定的政治信仰。
在《建军大业》这部电影中,年轻的艺术家们将革命先辈年轻时期对革命事业的勇敢追求,对民族解放战争的毫不畏惧,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渝,这就是一种伟大的信仰,也正是这种信仰的支撑,才让南昌城头的那一枪响变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事业的冲锋号。
人不能没信仰,有了信仰,才有了奋斗的支持,有了精神的力量。
信仰是灵魂的支柱,没有信仰的灵魂,是毫无价值的。
同样,一个国家也需要信仰,有信仰才能进步和发展。
至于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就是带领13亿中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一个具有崇高信仰的执政党。
正是这永恒的、崇高的信仰,引领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终身!诸如《建军大业》中的革命先辈一样,他们为了我们党的事业,用血肉之躯向反动派们发起了顽强的攻击。
正是这崇高的信仰镌刻在他们的生命里,变成了性格、变成了骨血,经过了百炼变成了钢铁,铸就起中国革命的成里长城,汇聚成为一种坚不可催的伟大力量。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建军大业观后感篇一观看《建军大业》这部影片,是追忆革命先烈的过程,也是反思自己的过程。
影片中我们追忆到的是,时值二三十岁的伟人们为我们的祖国做了什么,反思的是二三十岁的自己又能够为这个国家、社会、为我们洪湖市人民检察院的开展做些什么?从建党到建军再到建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经历了失败又从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最终为我们现在的稳定而幸福的生活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我们享受着革命胜利的果实,也要用心继承他们的精神和智慧。
看完这部影片后,内心很冲动,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我结合自己的工作,谈四点体会:一是要坚决理想信念。
影片中为了谋求民族解放、和人们的幸福,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赴汤蹈火,为的就是共同的革命信仰、共同的政治信仰和共同的理想信仰。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也应该有我们的理想和信念,从大的方面说,我们要维护和开展这些历史成果;从小的方面说,要在各自的岗位做成行家里手,发光发亮,为实现我院“两个务必做到〞奋斗目标做出应有奉献。
二是要善于总结经验。
影片中,毛泽东、贺龙三十出头,周恩来、罗荣桓等人二十多岁,作为青年革命者的他们并没有操纵时局的政治经验,更没有把控权利的手腕和手段,他们从一次次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从亲身经历的生死里悟出道理,最终得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势〞的适合中国实际的伟大真理。
在我们的工作中,也会遇到挫折和瓶颈,我们要善于向领导同事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总结经验,改善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工作智慧。
三是要团结一切力量。
影片中工农红军的组建与会师就是一次各方面革命力量团结在一起的过程。
每一个会聚的眼神、每一次诚挚的握手,直到井冈山胜利的摇旗呐喊。
相反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反动军阀工于心计、斤斤计较,各自盘算着自己在这场政治变局中的一己之私,必然会走向失败的深渊。
在我们工作中,虽然各有部门、岗位分工,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要想做出好成绩也必须有其他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和支持,这样才能实现各自的工作目标,才能促进我们院的检察工作稳步前进。
爱国军事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爱国军事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电影《建军大业》该片讲述了我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发动起义,组建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开启又一段峥嵘的革命岁月。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能够分享给大家。
前些日子观看了电影《建军大业》,该片讲述了我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发动起义,组建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开启又一段峥嵘的革命岁月。
看完影片,我觉得对于出身在和平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
我们为什么要入党?我想是很多人都没有特别想清楚的一件事情,至少缺乏强烈的意愿和崇高的信念。
和平年代,入党的过程大致是按部就班,没有经历太多的考验和挫折。
可我们要认识到,当今虽不可能去经历生死的考验,但也面临着大大小小的考验,如八项规定的考验、守规矩讲纪律的考验、开拓创新的考验等,贴着“共产党员”的标签,就应当在行动上自觉规范言行举止,以身作则,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
我想正是我们在入党过程中对党的发展历史的认知不够深刻,所以对党员身份的认识不够成熟,也就缺少了一些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和对党精神上的认同感。
我认为,对党在精神上认同就是要从思想上、理性上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认同党的纲领和章程,特别是了解党的历史,从而才有了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
如果缺少认同,表现在行为上,就是部分党员政治意识淡薄、党性观念淡薄、无担当精神,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
前些日子观看了电影《建军大业》,该片讲述了我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发动起义,组建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开启又一段峥嵘的革命岁月。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4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4篇)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篇一前段时间,党支部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内容为观看为庆祝建军90周年新上映电影《建军大业》,影片至始至终,场面宏大,不时的让人感动、震撼。
影片以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为主要线索,再现了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八一南昌起义从胜利到失败再到井冈山会师的整个全过程。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学生游行被无情的射杀,切换不同的场景,并配以音乐,展现了不同党派之间斗争的激烈感。
对于战争场面的展示,也是十分震撼人心,影片用大量时间描述了八一南昌起义和“三河坝”战役,1927年8月1日2时,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的领导下,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向旧藩台衙门、牛行车站、天主教堂等发起进攻,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5000余支,参加起义的三万余人占领了江西省省会南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部队。
为了掩护南昌起义后大部队的顺利南下转移,朱德率领教导团3000多人与国民党钱大钧两万余人展开激烈的战斗,拖延3天的任务完成后留,下100人,掩护其他人撤离,生死搏斗,最后为了争取时间而引爆炸弹,与敌军同归于尽,看的人热血沸腾。
《建军大业》不仅以宏大吸引观众,更以细节深深抓住观众的心灵。
影片中,毛泽东为了革命,离开妻子杨开慧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大孩子不停的喊“爸爸,爸爸”,杨开慧含泪说“别回头”,这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毛泽东多想再看一眼妻儿,可是为了中国革命,为了全中国受苦受难的民众,他还是义无反顾,眼含热泪离去。
毛泽东故意用湿淋淋的身子抱周恩来这个情节的设置很可爱,体现了这个人物不仅仅是一名领导者,他还是一个如同邻家男孩一样调皮的年轻小伙子。
战友情,生离死别的落泪,对于对手的敬佩都让人感触颇深。
对死守南昌城的陈团长的敬礼对黄埔军校的人的厚葬。
等等细节的描述,既让人感到了真实,又不失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史实。
《建军大业》观后感【精彩6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精彩6篇】《建军大业》观后感篇一我同大多数小朋友们一样,特别喜欢看电影,这次妈妈带我看的是《建军大业》。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1日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创建第一支在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故事。
从群星云集的影片中,我知道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枪杆子里出政权”等,整个过程让我震撼加热血,影片中的画面时常在脑海里回荡。
看完后,让我感悟到:我们应当缅怀革命先烈,珍惜当前的美好时光,立志做一名爱国、自强的小学生。
首先,要有自信。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尝试,时常对自己说:满分作文网“我行的,我一定能行”,坚信通过努力自己一定能成功。
其次,加强动手能力。
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给老师和家长添麻烦。
再次,要有坚强的意志。
针对自身存在体质差和做作业拖拉的坏习惯,生活中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学习中克服依赖心理,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学会分享,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处理好同学间的关系。
最后,要有创新能力。
能够创造性的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敢于大胆想象,敢于创新与发明,立志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铭记历史,吾辈当强!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二篇二通过观看《建军大业》深感坚信信仰是对党忠诚,对人民负思想前提。
作为党员要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终生恪守,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建群众感情,列宁说:要成就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把今天的努力用实现共产主义的明天联系起来。
从未做起,要有责任感,为国强盛,民族兴旺,奋斗终生。
战争是恐怖的,但没这红色的恐怖,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和平的生活。
我必须去珍惜这份幸福,握住这份幸福。
看完《建军大业》,我的心情其实也是非常的复杂。
我庆幸自己出生在黄金时代,我也为那些逝去的英灵默默哀悼,血染红的旗在我心中飘荡,战争,好像就发生在昨天,离我很近;又好像发生在几万年前,离我很遥远。
心中有说不完的感慨。
如果战争之苦加与我身,我又会如何去面对,会像前任那样英勇神武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深处那时,也一定会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献上一份力量,这份力量,为他做出贡献,不论是那时,还是现在。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三篇】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建军大业》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纪念,是“建国三部曲”的第三部,在电影中,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1日在南昌起义,这也是建军节的来历,为我们讲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一】在还没提档之前,就买了建军大业的电影票。
一直以来就喜爱谍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就越发期待这部影片的上映。
作为建字开头的献礼片,这一部真的是燃爆了。
从演职人员到故事结构,以及故事节奏,主旋律的体现,都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影片。
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鲜活立体,观看之时,便觉自己曾与历史这么近,其中南昌起义与三河坝战役的战争场面的确让人震撼。
《建军大业》这部影片具有使命感,即燃却又让我在观看的时候,数度落泪。
写这篇影评之前,特地去百度看了一下关于一九二六年肆月十二日的史实。
在影院中,看着肆月十二日,学生游行再到街头喋血,遍地横尸,雨水或许洗的掉那些人们流出的血,却洗不掉他们的暴行,当影片播到这里的时候令人唏嘘,却也渐渐的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
南昌起义的部分,叶挺手写“命令”,到教训赵福生,陈峰劝赵福生跟自己干,这些细节都处理得很好。
起义之时的炮火隆隆,燃烧不止,战争的场景表现可圈可点。
印象最深的当属张国焘与周恩来等人开会,张国焘反对南昌起义,贺龙冲进来以后,由保剑锋老师饰演的谭平山,说折中的办法不是没有,是杀掉张国焘。
周恩来去与朱德会面的时候,朱德与他要了一笔经费,当时黄志忠老师的表情,老实中透些狡黠,非常可爱。
南昌起义开始之前,朱德将所有的军官邀请过来,吃酒玩牌,后来起义开始了,那些有头有脸的军官们准备出去看看的时候,他向上开了一枪,夹着烟的手招呼着大家继续,士兵冲进来的时候,大将之风显现无疑。
三河坝战役这个环节是我哭的最多的地方,三天的战事,三千人对三万人,真的就是纯硬杠。
战火连绵,死的死,伤的伤,血染红了江河,脚下的土地早已变了颜色。
黄志忠老师扮演的朱德、马天宇老师扮演的角色、白宇扮演的蔡晴川,他们敬的每一个军礼,都令人动容。
建军大业 观后感 作文
建军大业观后感作文《观〈建军大业〉有感》篇一:“热血与牺牲”看《建军大业》就像经历了一场热血风暴。
电影一开场,那种紧张感就扑面而来。
看到那些年轻的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冲锋陷阵,我心里是又佩服又有点小担心,就像看自己朋友在冒险似的。
里面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南昌起义那段。
那个场景布置的特别逼真,枪声一响,我的心都跟着提起来了。
战士们那不顾一切的样子,真的是把命都豁出去了。
我就想起我小时候参加学校的接力赛,那时候虽然没有枪林弹雨,但我也是鼓足了劲儿想为班级争光。
我紧紧握着接力棒,就像那些战士紧握着枪一样,眼睛死死盯着前方。
起跑的时候,耳边就什么都听不到了,只想着快点快点再快点。
当把接力棒传递出去的时候,我才松了口气。
战士们的那种决心可比我参加接力赛大多了,他们是要把整个国家的命运从黑暗中拉出来。
那到处弥漫的硝烟,战士倒下又爬起来继续战斗的身影,真是让我深受震撼。
他们怎么就那么勇敢呢?为了正义,啥都不怕。
最后起义成功的时候,我那心里就和自己比赛获胜时一样,满是激动,不过他们的胜利可是拯救了成千上万人,这可比我那小小的接力赛意义重大太多太多了。
篇二:“那时的年轻力量”《建军大业》里好多年轻的脸庞啊,他们可都是些了不起的人。
你想啊,那么年轻,就挑起了这么重的担子。
像粟裕,小小的年轻小伙子,打起仗来可机灵了。
那眼神里透着一股专注劲儿,就像我看到有的孩子玩游戏专注得忘记一切的时候,不过人家专注的可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
我记得我有一次参加一个小组的手工制作活动,和几个朋友一起做一个大型的手工模型。
那时候我们分工合作,有个小伙伴刚上初中,年龄不大,但是特别有想法。
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积极去尝试不同的解决办法。
就好像电影里那些年轻的革命者,虽然年轻,但遇到敌人的时候从不退缩。
在做模型的过程中,这个小伙伴的巧手就和战士的巧手一样,都能解决大问题。
战士们用巧手摆弄枪支弹药,他呢用巧手摆弄那些材料,最后我们的手工模型成功完成了,而战士们创建了伟大的军队。
建军大业观后感三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三篇《建军大业》主旋律电影,因众多小鲜肉明星的加盟,增加了更多的看点。
但是看完电影才体会到,邀请小鲜肉们出演,不仅是因为明星效应,更重要的是年纪相当呀。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建军大业观后感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建军大业观后感1影片里,周恩来29岁已在为国家奔走,粟裕不到20岁就在南昌起义中奋勇杀敌,卢德铭少年英才23岁掩护战友牺牲忽然觉得,这部电影在某种意义上也像是属于他们的青春片。
我们的青春里,安放着校园生活的美好,恋爱的甜蜜和烦恼,找工作的辛苦与充实,买车买房的苦恼和纠结,这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生活,平凡而琐碎,难免有些忧愁和焦虑,但总归还算平稳、踏实。
但是他们的青春,却是风餐露宿,喊打喊杀,刀光剑影,用生命和鲜血去赌明天的波澜起伏。
几次起义后,主力部队的大部分兵力折损了。
今天的我们,不用担心主要将领们的结局,不用担心战役失败的后果,安然享有这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果实。
而当时还是小鲜肉的他们,和热血不减的朱德、贺龙将军等英杰,还不知道未来是生是死,光明何时到来。
整个观影的感受,除了战争场面的燃,对我来说,更多的是触碰到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们青春年少时鲜活的形象。
粟裕和林彪在会议门口站岗时的斗嘴,显得少年意气,生动活泼。
欧豪饰演的叶挺,网络争议很大,但年轻时的叶挺将军,是不是有可能就是这么狂拽酷帅?国共双方的战斗中,双方很多将士都是黄埔军校的同学。
曾经友好相帮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立场和信念,而不得不兵戎相见,以命相搏。
这一点让人感慨。
然后再度庆幸,还好和平年代的我们,不用面对这样残酷的抉择。
感恩先辈们替我们负重前行。
但其实也很羡慕,那时年少的他们,青春里有崇高的理想有坚定的信仰,有满腔的热血不怕牺牲。
这应该是现在的我们难以企及,甚至难以理解的精神高度吧。
想想我们的人生,若是只剩追名逐利,世俗生活,是不是也太乏味了一些?主旋律的电影,往往谈不上拍得多么发人深省。
但是,我们需要时不时去触碰这样一段历史,被提醒着,曾经有过这些人,热烈地点燃过他们的青春和生命。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通用6篇)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通用6篇)【篇一】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今天看了《建军大业》,感触颇多啊……电影一开场就是工人学生游行,看着这些手无缚鸡之力,手无寸铁的工人学生们手挽着手向枪口上撞的时候,其实不仅是这部电影,老早之前在电视上看着学生工人们上街游行的时候,我为他们感到心痛,觉得他们好傻,是的,真的很傻,他们很勇敢,他们很坚强,他们无畏牺牲,可他们换来的是什么呢?是倒在反动派的枪口下,是更惨烈的杀戮,是更多的革命党人的牺牲……以陈独秀领导的革命先烈们借鉴着欧洲革命的经历,认为在城市发生暴动就是够唤醒群众们革命的心,但却忽略了一件事,没有枪,没有军队,用着血肉之躯,用着两双手,用着宣传口号,用着大量的宣传单,如何革命,只会白白牺牲。
人是由灵魂和躯体组成的,没有灵魂,人就是个活死人,没有躯体,灵魂就是飘在天空的汽体,两样是相辅相臣的,就像革命,精神、思想就是灵魂,军队就是躯体,缺一不可。
历代以来都是武将打天下,文臣守天下,毛主席也说过“枪杆子底下出政权”。
什么是军队最基本的呢,那就是兵,是人,中国是农业大国,而不是欧洲那些工业大国,所以中国最多的是农民……中国上下五千年,朝代换代更迭,哪一次换代不是从农民起义开始呢?有人说农民起义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可每一次的农民起义都成功的开始啊!秦朝推翻汉朝建立起源于农民起义,隋朝的灭亡起源也是农民起义,更别提元末时的农民起义了……而以陈独秀为首的这些革命先辈们却忽略了中国最大最强的力量,甚至看不起农民,他们这些文人认为靠笔杆子就能打天下,学生游行、工人游行,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反动派利用,就是倒在反动派的枪口下,就是在做是无谓的牺牲。
他们在游行的道路上喊着口号,想唤醒路人的革命的心,可是换来的往往是更大的杀戳、恐惧,毫无抵抗的学生工人倒在反动派的枪口下,他们年轻的生命,花一般的年纪永远定格!【篇二】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我一直知道自己是一个感性的人,不论是在看电视剧还是看电影,我都会把自己代入到情境里。
建军大业观后感_观建军大业有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_观建军大业有感建军大业这部献给建军90周年的电影,的确没有让大家失望,不仅有震撼的场面,更有温情的话别,有枪炮的轰鸣,也有悲愤的怒吼,下面是建军大业观后感,总计有5篇,希望这些观后感能为您带来灵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罢工的工人、示威的学生冒着雨游行。
他们脸上的坚定与不畏,被一颗颗子弹打破。
他们被乱枪打死血洗宝山路,那个俯拍的镜头展现一堆堆用血浸着的尸体,令人心惊。
这是《建军大业》这部影片的一开始。
血腥而真实的场面,及悲壮的背景音乐,每一刻都在使我的心纠、泪盈。
一张纸带来李大钊同志被绞死的消息,那全堂肃静脱帽、那门外小兵眼眶的泛红,压抑的气氛。
让我想起了小学时学过的那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
清楚地记得那篇文章描绘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为了革命事业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他总在家烧掉一些纸张,但却从不让自己的孩子问这些是什么。
当初我亦不知道“钊”怎么念,只牢记他被捕时的正直坦然。
开端是南昌起义。
看电影之前,很多名字都只是淡然听说。
粟裕那一记漂亮的“杀”,叶挺指挥开炮时摔帽的洒脱,贺龙满口粗话的自负,朱德设圈成功后那一斜笑。
一切准备就绪后,周恩来出来对着天空发射的那三记枪声,即刻,全城乱。
何等的气概!毛泽东告别妻儿离家,在孩子不断的呼唤声中,杨开慧一边流泪一边对毛泽东说:“别回头!”就这样望着毛泽东渐远去的背影,为革命,无怨无悔。
最后的三河坝战役赚尽泪点。
朱德走过战壕时两边不断的微弱的呻吟“娘,我好怕,我不想死,我想回家了”涌出无限的同情与敬意。
面对尸体如山,朱德缓脱帽,泪水沿面颊流。
选断后二百人,朱德说,父子同军,父亲留下;兄弟同军,兄长留下。
当时最深刻的一幕是一位战士大喊“我要留下!”他身边的兄长拉住他吼“不行,我留下!”如此舍生取义的精神!阻击战尾声,蔡晴川营长拉响引爆器。
已在撤退的部队行军中途,听到震耳欲聋的的爆炸声,眼含热泪敬礼。
此片之震撼,不可言传。
中国人民解放军90岁生日在即,昨日的阅兵式又带来不小的冲击震撼。
《建军大业》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建军大业》这部电影,影像了40年代凝重的历史,描绘了战争冷血的残酷,展现了战士拳拳的爱国之心。
影片生动再现了正反人物的鲜明个性,揭露了国民党军队的腐败无能,弘扬了共产党战士热爱祖国与人民,“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高尚精神。
影片描述了战争年月里人民生活的艰难、痛苦,在那样的环境里,战士们依然视死如归,毫不动摇必须要赶走侵略者的决心。
以下是整理的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一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这是一部燃血的电影作品,一部血泪交加的成长史,一幅血肉分明的历史群像。
历史书上简简单单南昌起义四个字,背后是多少勇士的鲜血滋养,惨烈的三河坝战役,凭三千守三万,任朱德精心部署,终是实力悬殊,不堪一击。
为了更多人的安全撤离,留下二百人死守阵地,于是父子最后的相拥,兄弟最后的珍重,挚友最后的呐喊“做勇士,不做烈士!”无奈,战争有胜负,失败就是失败,以卵击石,终是难当。
真实流淌于涕泪交加中。
没有一丝一毫的渲染,就这么直接地展此刻眼前,太真实以至于难承受其重量,胸中熊熊烈火无处安放,无可奈何,又陷入沉默,沉默的呐喊。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二重温那段鲜血与生命铸就的历史,“412惨案”让我目不忍视,南昌城里的枪声让我为之振奋,三河坝两百舍身为国的壮士令我肃然起敬,井冈山朱毛会师让我看到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之势。
多少英烈的浴血奋战才造就这天的中国,多少艰难的探索才拥有这天的生活。
身处时代的节点,我们更应承担起历史职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因为你所站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样样,中国便怎样样;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三《建军大业》这部影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在应对国民党的"清共"行动下毅然决然的开始了武装反击夺取政权的那段历史。
即使很早就从历史课本中了解过那段岁月,但我们依然被故事情节吸引着,被老一辈革命红军感动着。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5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5篇建军大业观后感篇一每看完一部电影,我的内心都会有些触动。
继《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之后,《建军大业》也千呼万唤始出来。
一个寂静的夜晚,和父母一起看完了《建军大业》,可我们的心却久久难以平静下来。
大星云集的鸿篇巨制,整个剧情风云跌宕、荡气回肠。
影片既再现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等重要史实,又在毛主席、周总理、贺龙、朱德等历史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上下功夫,让人感受到那个动荡时代一群抱着革命理想的年轻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的激情岁月,当然还有战争的残酷以及和平安宁生活的来之不易。
这部电影讲了详细的建军过程,也让我感觉到那时候军人的刚毅,勇敢,忠于党的精神。
最后的三河坝战役白宇饰演的蔡晴川主动提出断后时,我哭的很伤心,他们视死如归让我感触良多,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黄志忠饰演的朱德对蔡晴说:“要做壮士,不要做烈士”坚守了三天后,还要留下200人断后。
为什么朱德在那么恶劣的情况下能坚守三天?其实他心里就一个目标,拖延时间让大部队转移。
勇士与烈士,差别何在?勇士,为了目标,不怕牺牲;烈士,烈则烈矣,未必有用。
古代形容一些读书人“平日袖手谈心性,临事一死报君王”。
国家有难,如果一时无计可施,生尚可保存力量,或许有用;一死了之,只为自己博个烈名,于救国救民有何用呢?任何目标的达到要靠智慧、勇敢、辛苦,牺牲是最后一步,绝不能把牺牲放在前面。
因此,勇士是对最终目标负责,而烈士是对自己的名节负责。
“临事一死报君王”实际上是保全了自己的名节,而置大局于不顾。
做勇士不做烈士的态度是真正的勇敢、智慧,才能成就真正的英雄,才能以最小的代价争到最大的胜利。
我们现在的幸福是多么的难得,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何其有幸,生在这个国家日益强盛之时。
我们应该更加的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惟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的繁荣,更加伟大,更加昌盛!建军大业观后感500字篇二看《建军大业》,让我体会到了血肉书写历史的厚重,让我深深沉浸在祖国繁荣昌盛的自豪感里。
建军大业 观后感 作文
建军大业观后感作文篇一《观〈建军大业〉有感:热血与信念的交织》前几天去看了《建军大业》,那场面,真叫一个震撼。
电影一开场,那枪炮声就把我一下子拉进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影片里,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得不行。
就说南昌起义那一段吧,那些年轻的战士们,一个个眼睛里冒着火光,那是一种不顾一切的劲儿。
我看到有个小战士,岁数看起来和我差不多,瘦小瘦小的,但那精气神,特足。
他手里紧紧握着枪,那枪看起来都比他高。
他跟着队伍往前冲的时候,脚一崴差点摔倒,旁边的战友拉了他一把,他顾不上疼,又嗷嗷叫着往前冲。
每一步都踏得那么坚实,像是把自己的命都交给了这场战斗。
当时那画面,我都感觉自己心跳都加速了,好像我就在他们队伍里似的。
那些战士们面对敌人的枪炮,没有一个退缩的。
他们的脸被战火熏得黑乎乎的,汗水混着泥土,顺着脸颊流下来。
在枪林弹雨里,他们一会儿卧倒,一会儿又起身射击。
而且你能看到,他们之间的情谊很深厚,有个战士被子弹击中了,身边的战友焦急地呼喊他的名字,然后把自己的衣服撕开给他包扎,眼睛里满是悲痛和坚定。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建军大业可不是空喊口号。
那是多少热血战士用生命换来的啊。
他们就那样在混乱和危险中一点点摸索,就为了建一支属于人民的军队。
真的,看完这电影,我对那些军人的敬意又加深了好多。
军队背后的故事,一点一点被电影揭露出来,就像把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翻了开来,每一页都写满了英雄们的事迹。
篇二《〈建军大业〉:那些真实又震撼的英雄们》《建军大业》这片子可真是把我看入迷了。
电影里的人物仿佛一个个从历史教科书里蹦了出来。
先说说贺龙将军吧,那可真是条硬汉。
他在影片里一出现,那气场就两米八。
我注意到一个很小的细节,他穿着一身军装,那衣服并不是崭新笔挺的,有几处还有补丁,但他站得笔直,就像一棵苍松。
他说话粗声粗气又特别豪爽。
当决定起义的时候,他把手上的烟一扔,用脚狠狠一踩,就开始大声布置任务,那声音就跟洪钟似的。
当时周围的小兵都全神贯注地听着他说话,他眼睛里的坚定就像火炬一样,能把大家的斗志都点燃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军大业》观后感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党支部在2017年8月2日下午19时,组织职工党员在CGV星聚汇影城(北京清河店)观看《建军大业》,虽然当天傍晚下起了瓢泼大雨,但这并没有减少我们观看《建军大业》的热情。
《建军大业》这部献给建军90周年的电影,的确没有让大家失望,不仅有震撼的场面,更有温情的话别,有枪炮的轰鸣,也有悲愤的怒吼,让我们重温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重塑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革命精神和使命担当。
《建军大业》开篇是一九二七年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罢工的工人、示威的学生冒着雨游行,他们脸上的坚定与不畏,被一颗颗子弹打破,电影俯拍的镜头中展现一堆堆用血浸着的尸体,令人心惊。
这些近乎不堪入目的血腥杀戮场面,配合着杜月笙杀害汪寿华环节,直截了当的将国产党背信弃义掠夺北伐革命成果的清党血腥行动演绎的淋淋尽致。
这些血腥而真实的场面,及悲壮的背景音乐,每一刻都在使我的心纠、泪盈。
一张纸带来李大钊同志被绞死的消息,那全堂肃静脱帽、那门外小兵眼眶的泛红,压抑的气氛。
34岁的毛泽东在会场上惊闻年长4岁的李大钊的噩耗,喊出不能缴枪,门外年轻的林彪粟裕茫然的对答;武昌起事当夜攻打钟楼受挫,叶挺一声断喝,粟裕拔刀跃出连杀数名马克沁机枪手;面对伪装成起义军企图外出寻援的敌人,林彪根据站岗听到的“右臂缠白布”,果断击杀白布在左的对手;在天心圩,粟
裕面对从三河坝撤下的朱德,抑制不住地呼喊……在走出电影院后这些场景还是不是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青年的成长从嘴巴子到手脖子到眼珠子到心窝子,可圈可点。
最后的三河坝战役赚尽泪点。
朱德走过战壕时两边不断的微弱的呻吟“娘,我好怕,我不想死,我想回家了”涌出无限的同情与敬意。
面对尸体如山,朱德缓脱帽,泪水沿面颊流。
选断后二百人,朱德说,父子同军,父亲留下;兄弟同军,兄长留下。
当时最深刻的一幕是一位战士大喊“我要留下!”他身边的兄长拉住他吼“不行,我留下!”如此舍生取义的精神!阻击战尾声,蔡晴川营长拉响引爆器。
已在撤退的部队行军中途,听到震耳欲聋的的爆炸声,眼含热泪敬礼。
三河坝牺牲的蔡晴川,成功诠释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审视着渴望已久的汉阳兵工厂图纸的贺龙,看来也格外可爱,在那个年代没有苍老、畏惧和退缩,只有火热的灵魂牵引着青春的心。
再过3年,他们就要在赣南广袤的山脉里转战千里,迎战“围剿”,再过7年,他们就要独当一面,率军西进突破湘江,再过10年,他们就要伏击平型,粉碎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
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多是冲着小鲜肉来看这样一部红色题材的革命剧,这种心态是对革命先烈的不尊重。
但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现在的太平盛世,能让我们在这样的和平年代无忧无虑的追星刷剧打游戏,这不正是先辈们的愿望么。
也许现在的青年演员真的无法演出当年伟人们真实丰采的万一,但是能用明星的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当代少年来关注先辈们的经历,来铭记这一段历史,这不是一件坏事。
虽然先辈们的那些壮举并不是为了要让后辈记住他们,更多为了和平献出生命的人们都没有留下姓名。
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不应该忘记这一段历史。
看电影前,粟裕,何长工,卢德铭,蔡晴川……这些名字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
也许起初我们确实是因为自己喜欢的明星演了谁而去关注谁,但是看了电影后,打动我们的不只是偶像们的表演,打动我们的更是那些历史上真的英雄。
我知道了粟裕是中国十大将军之首,影片中刘昊然扮演的他有句台词是“我一定会拿下南京城!”,历史上的粟裕将军没有食言,1949年他指挥的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
我知道了何长工参与设计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他只身一人前往湖南长沙,连接了起义部队与上级党组织的联系。
是他在广东韶关与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会合,为以后井冈山两军会师奠定了基础。
我知道了黄埔毕业生,北伐英雄卢德铭,在不满反动派的暴政后,毅然决定响应支持南昌起义,他担任了秋收起义总指挥,在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时候不幸中弹,牺牲时才22岁。
我知道了蔡晴川在三河坝战役中,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毅然决然留下堵截敌人的追击,为主力部队赢得了时间,牺牲时才24岁。
……
很遗憾的是,很多事情,我们的历史课本里不会提到,就算提到了,如果不是考试范围,也大多会被历史老师忽略。
希望现在的我们
都可以通过这样的影视剧,激发我们严肃认真的去了解这一段历史,不是为了学习任务,而是真的为了这些不该被忘却的人和那些该被我们铭记的历史。
那年,他们正年轻,他们用自己壮丽的青春打下了一片万里江山。
2017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