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题)宜居城市阅读答案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2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2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fc10c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d.png)
新邵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2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语言文字运用)两部分。
2.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5题。
材料一乡村文化的衰落可以追溯到近代。
从1840年到1949年,在这100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文化掠夺从未间断,内忧外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使得乡村文化遭受了无数次的劫难,千百年来积聚起来的有形文化财富被抢、被偷、被烧、被毁,损失之惨重实属罕见。
打倒“孔家店”,立“西学”之新、破“中学”之旧,引发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厌倦乃至反对,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乡村文化的严重贬值。
20世纪30年代,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也曾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提出并实验了“乡农学校”“博士下乡”“文艺教育治愚”等诸多方案,但终因没有一个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政府,都以失败而告终。
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史,是中华民族苦难史的生动写照。
而同样在这100年里,与中国农村文化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较早地开启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之路。
据统计,1848年时,中国、美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10.9%、10.6%。
而到1949年时,中国的城市化率仍然是10%左右,美国已接近70%。
发达国家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空间规划,特别是乡村文化得到城市文化的直接反哺和辐射。
美国的乡村“巧发展”战略、日本的“一村一品”农村振兴运动,使得乡村经济和文化一起得以重构和振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迅速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资本,我国确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以致城乡文化差距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不断拉大。
四川省绵阳南山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南山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a577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e.png)
绵阳南山重点学校2022级高二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开始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卷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乡土文学是“五四”新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文学收获最丰的领域。
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鲁迅、茅盾、废名、沈从文、萧红,到四十年代的赵树理、孙犁,再到六七十年代的柳青,以至八十年代以后的汪曾祺、古华、韩少功、张炜、莫言、贾平凹、路遥、陈忠实……众多乡土小说家为文学史贡献了一大批经典作品,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的乡土小说创作流派。
对乡土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书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是乡土小说最能代表中国新文学创作成就、同时也备受世界文坛关注和认可的原因之一。
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乡土文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反映对象的乡村开始逐步萎缩。
相应地,乡土文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乡土文学的末日是不是会随之而来?对此许多人是深表忧虑的,甚至直接给出了“乡土文学消失成必然”的断语。
但我以为不必过虑,城市化并不会必然带来乡土文学的消亡。
首先,对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乡土空间趋于萎缩的问题应理性看待。
乡土中国的转型并不能随着乡变镇、县改市就一劳永逸地解决。
住进楼房、“被市民化”后的农民,离真正从思想意识上“市民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事实上,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还会保留甚至影响到数代以后。
乡土小说赖以存在的乡土空间的萎缩程度,可能并不像数字所显示的那样悲观。
这种情况也可以从创作者一方得到佐证。
许多写乡土小说的作家都自称是“农民”,沈从文一直以“乡下人”自居,即便在进城多年,做了北大教授后也是如此。
莫言也说自己的创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这类说法往往容易受到一些质疑,因为进城多年的他们早已远离农民生活,不再熟悉现实中的农民和乡村,“作为农民的写作”是个伪命题,这种质疑或许会有一定道理。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c50d4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c.png)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
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
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
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
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社区间的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bf8ea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4.png)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 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途径。
以往一些乡村文化建设项目之所以流于形式或者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乡村文化知之甚少。
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性,需要清晰认识三个问题,即乡村有哪些文化,乡村文化保存在哪里,以及如何建设乡村文化。
乡村是文化的宝库。
乡村文化总体而言可分为四大类。
一是农耕文化。
这是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知识、技术、理念的综合,包括农学思想、栽培方式、耕作制度、农业技术等,农耕文化还包括了农业哲学思想和农业美学文化。
二是乡村手艺。
像木匠、石匠、篾匠、刺绣、酿造等技艺,凝结了先人的生存智慧,反映着村民们的精神信仰与心理诉求。
三是乡村景观文化。
乡村景观以农业活动为基础,以大地景观为背景,由聚落景观、田园景观、社会生活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等共同构成,集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四是乡村节日与习俗。
生活习俗作为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包括衣食住行的方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习俗,以及民间信仰与禁忌等广泛内容,也包括乡村艺术和娱乐活动等。
任何文化都需要特定载体,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就在乡村。
以下三个方面对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乡村的空间形态。
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的物质载体。
乡村空间由村落、民居、院落及公共空间等构成。
村落空间具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感化、感染或教育功能。
二是乡村生产方式。
农业生产是传承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农具的使用、地方品种的延续与更新、传统栽培措施、特殊的农业制度等都存在于特定农业生产过程之中。
显然,没有农民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种养之间循环利用文化就难以存在。
三是乡村生活。
村民日常生活的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以及街谈巷议、饮食习惯等都是传统文化载体。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78c36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5.png)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模拟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4.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城市走红出圈主要体现在文旅融合的魅力上,但迎接考验的是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治理能力。
“网红城市”往往对应的是消费者的“打卡”,这是典型的符号消费。
但对于城市来说,以高质量的产业和服务,吸引消费者沉浸式体验,远比拍摄几张美照、几段点赞量高的短视频,更能让人产生长久的城市认同。
也就是说,在城市形象建设中需要科学处理“虚实”业态的关系,将虚拟空间造景和实体空间造境有机结合,合理配比“吃住行游购娱”等文旅产业和商业服务,并将不同业态都纳入城市形象建设的总体框架,始终将城市的文化品格作为价值追寻,这样才能真正让人“近悦远来”,流连忘返。
把宜居宜业宜游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城市发展的持续追求,这是“网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追求。
为此,一方面,要推动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持续涌现,以满足市民和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在空间布局上,要持续深化文旅多空间功能协同,将文旅融合的理念深度融入城市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设施配套、产业转型中,保障城市发展的有序性和可持续性,还要确保城市规划实施的连续性,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顺畅、便捷、安全、舒适的公共服务和旅居体验。
另一方面“网红城市”拥有的不仅仅是特色符号,还有文化元素与城市底蕴。
如果一个城市的灵魂,即城市的文化与精神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网红城市”热度必将难以维持。
为此,应持续深化“以文化人”来提升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打造具有独特魅力与活力的城市形象,彰显城市的现代文明、厚重底蕴和鲜活亲和力,赢得新消费群体的持续青睐。
以人为本是各项城市建设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只有在城市形象打造中充分考虑民生,才能真正让城市形象的“面子”找到与之相配的“里子”,才能让“流量”变“留量”。
语文的阅读习题及答案《宜居城市》[优秀范文五篇]
![语文的阅读习题及答案《宜居城市》[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a4523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e.png)
语文的阅读习题及答案《宜居城市》[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语文的阅读习题及答案《宜居城市》语文的阅读习题及答案《宜居城市》练习包括两种练习:学生学习课文后,为了加深理解记忆而进行的习题练习和工人士兵等人为了获得熟练技巧而经常进行某种动作的实践技巧练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的阅读习题及答案《宜居城市》,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宜居城市①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环境,一座适宜居住的城市,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近年来,为了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一些国际组织经常举办评选宜居城市的活动,评选出来的宜居城市各具特色。
②一般来说,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这样一些共同特点。
③首先,宜居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加拿大的重要港口城市多伦多,被人们认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天花木欣欣向荣,夏季海滩阳光灿烂,深秋树木艳丽多彩,冬日冰雪充满神奇。
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蓝天澄澈,空气新鲜。
每到七八月间,紫色的薰衣草装饰着翠绿的山谷,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整个小镇充满了浪漫的气息。
一座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可以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每时每刻都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温馨和惬意。
④其次,宜居城市具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位于美丽的多瑙河畔,维也纳老城保存着大量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建筑,这些建筑内部的卫生设备、供水、供暖、排污系统等都在不断地更新改建,但其外部却始终保持原样。
虽然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那些被破坏的建筑也仍然按照原样进行修复或重建。
维也纳的新建筑则集中在老城之外,现代气息浓厚。
这样的原规划则,使这座城市兼具古典与现代气质。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是一个地少人稠的城市,但是,与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不同,阿姆斯特丹的城市交通网覆盖面广,发达高效,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______________,这样的城市,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⑤第三,宜居城市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工业重镇,但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建筑宏伟,收藏着数量众多的艺术精品。
【高三试卷】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高三试卷】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开学检测)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40192c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4.png)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不断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已走过10年历程,目前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和价值最丰富、保护最完整、活态传承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安排有力有效,比如,不断完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制度。
确立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名单,既鼓舞示范名单内的村落做好保护工作,也激励更多地方向示范看齐,加大力度保护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不能把保护与发展割裂开来。
有人担心,对传统村落过度保护,会不会影响乡村发展?会不会挈肘乡村振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保护和发展并不矛盾。
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完全可以做到让村容村貌更美,让村民生活更便利。
比如,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有历史建筑。
这些建筑镌刻着村落发展的印记,对它们加大保护,而不是损害、拆除,才能提升传统村落的魅力。
保护传统村落,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真正站在守卫乡村文明的高度,真正感悟保护耕读文明的意义,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近年来,一些影视作品带火了不少传统村落,吸引很多人前去打卡。
传统村落进入公共场域,并非坏事——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村落,走进传统村落,感受传统村落的魅力,体会兴于此的一些非遗,更激发人们的保护自觉,也能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
事实上,国家也提出“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的原则。
保护、利用、传承是一体的,光有保护而不利用,或者光有传承而不保护,都是顾此失彼,不利于传统村落发挥作用。
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才是真正对传统村落负责。
在这个过程中,尤要增强传统村落的内生发展动力,让传统村落更有力量实现传承,为时代标注风采,为后人留存记忆。
2024年浙江省北斗星高三语文考前最后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浙江省北斗星高三语文考前最后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2b18b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10.png)
2024年浙江省北斗星高三语文考前最后一模试卷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以盘活存量空间为主的城市空间品质化建设和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的新阶段。
城市设计作为精细化规划管理的有效方式,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抓手,在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蓝图式”城市设计如何面向实施建设、如何辅助规划管理等问题已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
城市设计实施是以获得高品质的城市空间秩序为目标,对开发建设行为进行设计控制和开发控制,将设计意图落地实施的一系列活动。
虽然目前我国城市设计工作取得一定发展,但城市设计的实施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困境。
一方面,源于设计管控文件的局限性。
由于法定地位缺失,城市设计缺乏审批和实施的流程,城市设计成果难以以法定化形式保障实施。
规划编制阶段难以精准预测实施阶段的需求,进而导致刚性指标配置过大或过小或功能分配不均;而弹性指标更多是条文管控,规划方与管理方、地块设计与建设方等各方对此理解有所偏差。
非法定化、存在误差的管控文件导致城市设计成果难以有效传达至实施层面。
另一方面,源于多方协商机制的缺失。
城市设计要素的落实需要依赖开发商的认可与建设,但往往规划设计师在提交完设计文本后便结束自己的工作,其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文本传达到开发建设者这一过程缺乏有效性。
此外,设计师与开发建设者、政府部门立场不同,市场逐利导致空间资源受到侵占,开发商往往找出各种理由争取建筑面积的最大化,将公共空间私有化。
可见,目前缺乏规划师、政府部门、开发商以及市民之间正式的协商平台。
广州传统中轴线片区是广州历史城区的空间原点,古代中轴线和近代中轴线的双轴线空间结构已成为广州城市文化的缩影。
近年来,该片区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空间品质不高、老龄化严重、人口活力不足、历史文化遗产不显、市民城市意象感知认同偏低等城市问题,同时其面临建成环境构成复杂、城市更新涉及多元主体利益协调、历史保护任务重等更新治理挑战。
第一单元测评(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单元测评(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https://img.taocdn.com/s3/m/0a7eb6b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05.png)
第一单元测评(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化的产物,它既是一种“社会公害”,同时作为丰富的再生资源,又可谓“摆错位置的财富”。
为了使城市垃圾资源化,在处理前首先需要实施分类收集。
垃圾分类收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力才能完成。
公众既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垃圾污染的受害者,公众参与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有重要意义。
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理解、支持和自觉参与,是垃圾分类回收的基础和关键性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主导型”环保工作模式使居民认为保护环境的主要责任在政府。
科学工作者和政府官员对环境问题关注较多,一般居民环境意识普遍欠缺;城镇居民的环境意识相对较强,广大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普遍较淡薄。
长期以来,公众养成了“简单方便”的垃圾混装习惯,虽然不乏一些对环保抱有热情的人,但也往往因在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时要付出较高的经济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而不愿执行。
随着宣传教育的深入,很多市民逐渐对垃圾分类投放有了较高的积极性,但对分类的标准和方法不清楚或掌握不够准确,从而影响了垃圾分类收集的效果,久而久之,参与的热情也会逐渐削弱。
民间环保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协助政府推动实施垃圾分类的政策和法规,但是大部分公益性环保组织仅限于做一些宣传教育的工作,缺乏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及管理的途径,环境保护志愿者发挥作用的渠道也不畅通。
垃圾分类收集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
当公众对环境政策由消极观望转为积极配合时,政府和企业也会积极响应,尽快创造更好的条件,形成覆盖广泛的绿色环保网络。
(取材于姜朝阳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九省新题型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各地模考好题优选优组卷(新高考卷区)解析版
![九省新题型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各地模考好题优选优组卷(新高考卷区)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73bfd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05.png)
【名校地市好题必刷·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2月九省新题型精选重组卷五(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衡水中学24届高三年级2月份大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法国作家雨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然而此语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而言并不贴切。
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
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所以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今人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
从古希腊神庙到巴洛克教堂,以石构为主的欧洲建筑遗产蔚为壮观;相比之下,从先秦到明清,以木构为主的中国建筑遗产似乎乏善可陈。
因此,自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存在于纸(文献)上,或干脆说实物等同于零局这种偏颇的看法曾得到很多中国学者的呼应,继而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洪流。
迄今为止,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
为什么直到明清,在加工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大规模使用?梁思成曾经给出了一个大致不错的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
”然而中国人为什么“不着意于原物长存”,这依然是个问题。
要接近最终答案,还需要更加全面而深入的思考。
首先要注意的是,我们并不缺乏石材。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到处都存在着适合作建筑材料的优良石材,其中最主要的是大理石。
大理石原指产于云南大理的白底黑纹的石灰岩,剖面类似水墨山水画,古代常用来制作画屏或镶嵌画,后来泛指一切有花纹的石灰岩,连西方建筑和雕塑常用的白色石灰石也被称作大理石。
大理石质感柔美,格调高雅,花色繁多,是建筑、装饰的理想材料,也是雕刻艺术的传统材料。
我国大理石矿产资源品种众多,总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初步查明国产大理石品种近400个,其中按花色分类主要有如下几种:纯白的有北京房山汉白玉、安徽怀宁白大理石、云南苍山白大理石等,纯黑的有广西桂林桂林黑、河南安阳墨豫黑、山东苍山墨玉、湖南邵阳黑大理石等,红色的有安徽灵璧红皖螺、四川南江南江红、河北涞水涞水红和阜平阜平红等,绿色的有辽宁丹东丹东绿、山东莱阳莱阳绿和安徽怀宁碧波等,彩色的则有云南的春花、秋花、水墨花以及浙江衢州的雪夜梅花等等。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57182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0.png)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九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3道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骄(jiāo)逞能(chěng)创意(yì)断章取义(zhāng)B.冠冕(guàn)恭惟(wéi)汹涌(xiōng)画龙点拨(huà)C.广袤(mào)涵养(hán)炊烟(cūi)精世奇才(jīng)D.应酬(yìng)端详(duān)墨守(mò)不省人世(shì)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走进昆仑山口,就被那巍峨苍莽的山势所_______,群峰巉立,突兀高峻,直插云霄。
四季不化的冰凌雪雾,让昆仑山的磅礴里又多了几分_______。
哦,真不愧是“万山之祖”!让人_______!这山看上去没有一点植被,只有岩石和岩石的组接,如巨人雄壮的骨骼。
石沟深壑,_______柔和线条,山山相依,如削如攒,挺拔峥嵘。
A.震撼清幽惊叹不已绝不B.震撼清冽惊叹不已绝无C.撼动清幽震惊不已绝无D.撼动清冽震惊不已绝不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动画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特别是优秀的动画影片对青少年儿童具有重要的培育和引领作用。
②近年来,中国动画行业健康发展,从高数量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涌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③大量优秀的国产动画片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有光辉灿烂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
④如果我们打造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力量的动画作品,那么观众一定会更加喜欢和支持我们的动画。
A.第①句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将“培育”和“引领”调换位置。
B.“光辉灿烂”是并列短语,“中国精神”是主谓短语。
C.“如《愚公移山》《林海雪原》等。
”这句话适合接在句②后。
2014北京中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含满分作文)
![2014北京中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含满分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38f0de25ef7ba0d4a733b2f.png)
2014年北京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 姓名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一、基础运用(共23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共4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
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
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①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②。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追溯(shuò)“为”字的笔顺是:丶ノフ丶B.追溯(sù)“为”字的笔顺是:丶フノ丶C.追溯(sù)“为”字的笔顺是:丶ノフ丶D.追溯(shuò)“为”字的笔顺是:丶フノ丶(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B.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C.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D.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2.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
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2分)A。
上下平行,左右勾连。
(打一字) 谜底:互B。
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
(打一字) 谜底:日C。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
(打一字)谜底:高D。
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
(打一字)谜底:兆3、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
贵州省贵阳2024_2025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监测试题
![贵州省贵阳2024_2025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监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17fc88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0.png)
贵州省贵阳市2024-2025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试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18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城市,生疏人相聚之地柳延延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妙”让人心动,它要求我们直面大城市带给我们的种种问题,探究走出逆境的道路,让美妙的理念变成现实。
按一个法国学者的定义,“大城市就是生疏人可能在此相遇的居民聚集地”。
假如让我描述对大城市的感觉,则“个人孤独地行走于人群中”可能是贴切的。
这里,城市的规模显得异样重要,它供应的人际互动的规模对人的精神生活、心理感受和特性气质都会产生无与伦比的影响。
的确,大城市生活的人面对的是一个外在景象纷至沓来、瞬息万变的生存环境。
与生疏人的相遇是不行避开的事,而人们往往努力避开和生疏人的交往,比如尽量只是被望见而不要对视,无论生疏人说什么,都要尽力不去搭理他。
生疏人成了人们在生活中拒绝和他说话与交往的人。
这种躲避使人的都市生活呈现出片断的、短促的、易逝的“万花筒景象”,结果引起了现代人心理的惊慌感,这不是在某时某地的惊慌,身处大城市,心理和精神的惊慌就如影相随。
我们真的能避开和生疏人交往吗?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生疏人爱护我们,如警察,生疏人威逼我们,如罪犯。
生疏人扑灭我们的火灾,教化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
生疏人在收音机、电视或报纸上告知我们世界上的新闻……生活在大城市,我们实在是离不开、躲不掉生疏人,可我们总在回避与生疏人打交道。
我们的问题和困惑部分源于我们对生疏人的这种冲突看法......。
对于正在进行现代化的中国人来说,如何与生疏人交往是须要学习的。
纵观发达国家的制度支配可以发觉,若要生疏人社会健康地运作,就须要全社会确立起敬重契约的理念,情愿通过法律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而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亲缘、血缘和地缘为中心的熟人社会,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在熟人社会人们相互之间往往“知根知底”,干脆或间接的各种关系像蜘蛛网一样把他们联接起来,成为道德共同体中的一员,这使得大多数人能较好地履行自己对他人的义务,少有欺瞒行为发生。
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498be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0.png)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2023年11月13日上午8:00-10:30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文化的基础性作用:产业兴旺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熟悉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
生态宜居需要农民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习惯。
乡风文明需要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
治理有效需要农民具备法制观念、掌握法律常识。
这些美好的目标如果没有文化做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
乡村振兴需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消除落后文化的不良影响。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少扶贫干部发现,落后的文化观念所带来的思想保守落后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
有的贫困群众缺乏劳动技能,难以开展劳务输出;有的长期享受扶贫待遇,“等靠要”思想严重……可以说,根深蒂国的落后文化观念是脱贫攻坚的一大障碍。
“十三五”时期,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但要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还要我们久久为功,消除落后的文化观念,普及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培育新一代农民。
乡村振兴需要用文化凝聚人心。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只有农民人人参与,才能使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生根发芽、产生实效,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文化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上的独特作用,让农民真正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明白做什么、如何做、怎么做,懂得自己既是乡村拥兴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增强自觉性。
宜居城市阅读答案
![宜居城市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ed2fc1f18583d0486459ae.png)
宜居城市阅读答案宜居城市①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环境,一座适宜居住的城市,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近年来,为了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一些国际组织经常举办评选宜居城市的活动,评选出来的宜居城市各具特色。
②一般来说,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这样一些共同特点。
③ 首先,宜居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加拿大的重要港口城市多伦多,被人们认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天花木欣欣向荣,夏季海滩阳光灿烂,深秋树木艳丽多彩,冬日冰雪充满神奇。
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蓝天澄澈,空气新鲜。
每到七八月间,紫色的薰衣草装饰着翠绿的山谷,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整个小镇充满了浪漫的气息。
一座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可以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每时每刻都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温和惬意。
④ 其次,宜居城市具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位于美丽的多瑙河畔,维也纳老城保存着大量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建筑,这些建筑内部的卫生设备、供水、供暖、排污系统等都在不断地更新改建,但其外部却始终保持原样。
虽然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那些被破坏的建筑也仍然按照原样进行修复或重建。
维也纳的新建筑则集中在老城之外,现代气息浓厚。
这样的原规划则,使这座城市兼具古典与现代气质。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是一个地少人稠的城市,但是,与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喧和拥挤不同,阿姆斯特丹的城市交通网覆盖面广,发达高效,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城市,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⑤第三,宜居城市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工业重镇,但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建筑宏伟,收藏着数量众多的艺术精品。
维多利亚艺术中心为人们提供了芭蕾舞、戏剧、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世界级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墨尔本拥有全澳洲唯一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墨尔本皇家展览馆,它和著名的圣保罗教堂、弗林德斯街火车站等共同显示出这座城市辉煌的人文历史,令人驻足赞叹。
宜居城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案
![宜居城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c9551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7f.png)
宜居城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案宜居城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案【材料一】“宜居城市”为国际通用概念,指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城市,应具备运行安全有序、生活舒适便捷、环境健康宜人、社会友好包容等共性要求。
“和谐宜居城市”是在宜居城市基础上更加强调“和谐”。
和谐是我国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城市发展的追求,要求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领域、各种要素保持相互协调。
“和谐宜居之都”是在和谐宜居城市基础上更加强调北京的都市特点。
北京不同于一般的中小城市,和谐宜居建设应立足于北京超大城市、国家首都等特点,探索北京作为“四个中心”,在资源、环境等条件约束下实现和谐宜居。
“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突出全球视野,要求以“国际一流”为标准开展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国际一流”强调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提升北京在世界范围内的.综合认可度。
【材料二】北京市统计部门调查显示,2015年,居民对北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总体满意度为66.7分。
满意水平为“一般”的居民最多,占43.9%;2.4%被访者觉得“非常不满意”。
调查显示,近半数居民对城市安全、生活品质、社会和谐三个方面满意程度较高,对生活环境表示满意的比例较低,仅为33.1%。
【材料三】交通轨道交通密度(单位:公里/平方公里)空气质量PM2.5年均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13.阅读【材料一】,概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与“宜居城市”的不同之处。
(3分)答:14.阅读【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你自己的感受,说说北京距离“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还有哪些差距。
(2分)13.(3分)参考答案示例:第一,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领域、各种要素保持相互协调,体现和谐的核心价值理念;第二,体现超大城市、国家首都等特点;第三,具备较高的国际认可度。
评分标准:针对“和谐”“都”“国际一流”等三方面比较不同,意思对即可。
14.(2分)参考答案示例:轨道交通密度较低,空气质量较差,水资源严重缺乏,生态环境还需改善。
2024届新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带解析版】
![2024届新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带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4c8f0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9.png)
2024-2025学年高一月考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
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
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
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
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
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
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
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
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会距离得过分远。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
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
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材料二:熟人社会并非仅仅是信息对称,在费老那里,传统的乡村社会是乡土社会,也是熟人社会,这个熟人社会不仅信息对称,而且有公认一致的规矩,以至于语言沟通都变得不必要了。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809f67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e.png)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陕西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为了更好地领略家乡风貌,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开展了“畅游陕西,觅古揽胜”系列活动,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参与。
【古镇美如画】西省境内古镇众多,且各具特色:青木川古镇明清古民居错落有致;蜀河古镇在汉江边依山而建,环境清幽;骆家坝古镇宁静祥和,漫步于此仿佛置身江南水乡……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让古镇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同学们在校报上,读到了小武同学的作品《沉醉在这沧桑古镇》。
请你帮助大家解决其中的文字问题。
阳春三月,当你驶出古城西安,极目远眺,正欣赏着莽原起伏,一马平川,畦垄秀株,岸柳含烟,田野村庄,错落有致的秦川美景时,便会不知不觉地lì临漆水之滨了。
一进河谷,则顷有huò然开朗之感,现出一片天开地辟之境,古老城镇飞来眼底,小桥流水就在脚下,桃红柳绿,经纬良田,使你仿佛置身于“桃花源”之佳境。
这里长川曲幽,绿水映带,不仅风景优美,且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圣哲辈出。
1. 请根据语境,写出句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1)极目远眺,正欣赏着莽原起伏,一马平川,畦()垄秀株,岸柳含烟。
(2)这里长川曲()幽,绿水映带,自古就是有邰圣地。
的2. 请根据语境,写出下列词语中拼音所对应汉字。
(1)lì___________临(2)huò__________然开朗【答案】1. ①. qí ②. qū2. ①. 莅②. 豁【解析】【1题】本题考查注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居城市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题
宜居城市
①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环境,一座适宜居住的城市,会
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近年来,为了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一些国际组织经常举办评选宜居城市的活动,评选出来的宜居城市各具特色。
②一般来说,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这样一些共同特点。
③首先,宜居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加拿大的重要港口城
市多伦多,被人们认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天花木欣欣向荣,夏季海滩阳光灿烂,深秋树木艳丽多彩,冬日冰雪充满神奇。
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蓝天澄澈,空气新鲜。
每到七八月间,紫色的薰衣草装饰着翠绿的山谷,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整个小镇充满了浪漫的气息。
一座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可以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每时每刻都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温馨和惬意。
④其次,宜居城市具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位
于美丽的多瑙河畔,维也纳老城保存着大量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建筑,这些建筑内部的卫生设备、供水、供暖、排污系统等都在不断地更新改建,但其外部却始终保持原样。
虽然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那些被破坏的建筑也仍然按照原样进行修复或重建。
维也纳的新建筑则集中在老城之外,现代气息浓厚。
这样的原规划则,使这座城市兼具古典与现代气质。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是一个地少人稠的城市,但是,与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不同,阿姆
斯特丹的城市交通网覆盖面广,发达高效,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城市,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⑤第三,宜居城市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
工业重镇,但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建筑宏伟,收藏着数量众多的艺术精品。
维多利亚艺术中心为人们提供了芭蕾舞、戏剧、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世界级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墨尔本拥有全澳洲唯一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墨尔本皇家展览馆,它和著名的圣保罗教堂、弗林德斯街火车站等共同显示出这座城市辉煌的人文历史,令人驻足赞叹。
墨尔本还以时装、美食、娱乐及体育活动著称。
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⑥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人以舒适、惬意的享受;合理的城市规划,给人以有序、便利的感觉;浓厚的艺术氛围、丰富的文化浸染,让人
们心灵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
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人们舒心、安心、放心。
这样的城市就是宜居城市。
1.读完这篇文章,说说你对宜居城市有哪些了解。
(3分)
2.根据第④段内容,在文中画线处应填写的语句是___________。
(只填序号)(2分)
【甲】规划合理,再加之治安稳定,供给充足
【乙】治安稳定,供给充足,再加之规划合理
3.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对宜居城市的说明,谈谈你怎样看待汽车与宜居城市之间的关系。
(6分)
【材料一】
早期的城市,没有汽车,街道的宽度适合马车与行人的出行,人们有步行的空间,人是城市的主人。
汽车的出现,即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又促进经济发展。
于是,人们大力发展汽车工业,还修建了快速路、主干路、支路等不同等级的道路。
汽车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城市。
【材料二】
英国伦敦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采取的措施有:开车进城要收费;动员社会知名人士徒步、骑车或乘坐公交车出行,因为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大;动员中小学生劝说家长不要开车送自己上学,并展开评比。
仅几年时间,伦敦的出行情况就有了明显改变,虽然汽车保有量在增长,但汽车的出行量却没有增长。
答:
答案:
1.宜居城市各具特色,但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宜居城市会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让生活更美好。
2.甲
3.宜居城市一要有合理的规划,让人们生活更快捷,二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汽车出行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便利,让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但为了能高效地出行,需要修建不同级别的道路,使交通网覆盖面广,这就需要城市合理的规划。
同时,需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以保证良好的生活环境。
综上,要对汽车出行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有助于宜居城市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