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下册
•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在本册教材的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
• 教材内容结构特点和在全套教材中的位置 :
• 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 因地制宜选取教学内容和开展教学活动。
百度文库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教 主要教学内容有哪些?
材
• 放大镜; •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分 • 放大镜下的晶体;
• 怎样放得更大;
析 •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研
•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讨 • 微小世界和我们。
本单元教学内容结构示意图
放大镜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放大镜下的发现
放大镜下的晶体
显微镜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从重量来说,世界上最重的 昆虫是热带美洲的巨大犀金 龟(鞘翅目犀金龟科)。这 种犀金龟从头部突起到腹部 末端长达155毫米,身体宽 100毫米,比一只最大的鹅蛋 还大。其重量竟有约100克, 相当两个鸡蛋的重量。另外, 巴西产的一种天牛(鞘翅目 天牛科)体长也有150多毫米。 但从体长来说,最长的昆虫 是生活在马来半岛的一种竹 节虫,其体长有270毫米,比 一只铅笔还要长。
本单元的特点
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 一个比较开放的单元; 一个拓展学生观察范围的单元; 一个学生很感兴趣的单元; 一个有一定教学困难的单元。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教学重点是拓展学生的认识视野,激 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独立研 究和发现的能力。
• 第一步在课堂上观察昆虫身体和部分器 官--蝴蝶的翅、蝇的眼、蟋蟀的耳、昆 虫的触角等。这些器官能反映昆虫的主 要特征,引领学生进入昆虫世界。
2) 第二步选择一至两种昆虫在课外进 行比较深入细致的跟踪观察。
同时要求观察前分小组制 定观察计划,包括观察的 内容、地点、方法。
课本上列举了 “蚜虫和它的天敌—草 蛉”的一个范例。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 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 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 的秘密。
●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 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 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教材的结构是什么?
围绕核心概念,按人类观察工具不断 发展,视野越来越宽广的思路编写。从放 大镜到显微镜,引领学生进入昆虫世界、 晶体世界到生命世界。
“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是对蚜虫 和草蛉进行比较深入的跟踪观察。观察者 从蚜虫和其天敌草蛉的肢体、进食、伪装 等几方面,以及它们的关系,作了比较细 致的观察和生动具体的记录、描述。
• 《放大镜下的晶体》一课的教学,学生 要形成以下科学概念:
• 自然界中许多物体都是晶体结构,晶体 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第一部分是初识晶体,让学生用放大镜观 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晶体。
第二部分自制晶体。指导学生用白糖、食 盐、碱面在玻璃片上制作晶体,并观察晶 体。
蔷薇辉石
金刚石
石英
硫 磺
绿 柱 石
制作大的食盐晶体
• 要制作一颗大的晶体需要多次结晶。首先,在烧 杯中配置饱和食盐水,挂一条细线到食盐水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食盐开始结晶,细线上也会有 食盐的晶体析出,越来越多。在细线上的食盐晶 体还没有连接在一起时取出细线,用纸巾擦干食 盐和细线,留下最大最漂亮的一颗晶体,其它的 都用小刀剔除。再次放入饱和食盐水中结晶,细 线上的晶体慢慢长大,线上又会有很多的小晶体 形成,参照上面的方法,取出,擦干,剔除小晶 体,留下一颗。再重复上面的步骤,多次反复操 作后,一颗大的食盐晶体就做成了。
学习用工具观察,领悟使用观察工具 的好处,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在知识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是开放 性的,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希望有较多 的发现。
1.1放大镜
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 选用昆虫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
•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课的教学, 学生要形成以下科学概念是比较开放的, 如学生将对昆虫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联 系或昆虫的生活习性等进行广泛而深入 的探究;
世界上最小最轻的昆虫
是膜翅目缨小蜂科的一种卵蜂, 体长仅0.21毫米,其重量也极 其轻微,只有0.005毫克。折算 一下,20万只才1克,1000万只 才有一个鸡蛋那么重。
繁殖最快的昆虫
昆虫往往多子多孙,而繁殖 最迅速的是蚜虫。全世界已知 蚜虫种类有2000多种,我国 估计有600种以上。 蚜虫的 生活是与众不同的,有卵生, 有孤雌卵胎生(已知母蚜虫 部经过交配能生出小蚜虫), 雌蚜虫有的有翅,有的无翅。 以棉蚜为例: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4-5天就能繁殖一代。作“母 亲”的生下“女儿”才4-5天就做起“外婆”起来了,所以他们经 常是六七代同堂。一只棉蚜虫一年能繁殖二三十代。有人估计,一 只孤雌胎生的棉蚜自6--11月中旬的150天内,如后代都存活,那可 达到6726233388个。如果这些蚜虫平铺起来,相当于地球面积的 1.3倍。在自然界中,蚜虫上述惊人的繁殖数字并不存在,否则我们 将被蚜虫“埋掉”了。
显微镜的发展史
●1932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透射电 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 场代替透镜。一下子把放大倍数提高到10000倍。
●1952年世界上研制成功了放大率200万倍的电子 显微镜,人们利用它可以看到物质内部的精细结构 。
• 《怎样放得更大》一课的教学,学生要 形成以下科学概念:
⑴ 两个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 像放得更大;
⑵ 科学家设计并使用显微镜来拓宽观 察领域、开展对更多问题得研究;
制作简易的显微镜
• 可以选用挂历纸或卡纸做个纸筒(和放大镜的 镜片直径相当),在一侧纵切一条缝,缝的宽 度和放大镜镜柄的粗细差不多。然后把放大 镜从纸筒的一端放入,柄从缝中伸出,这样 放大镜既被纸筒卡住也可以上下移动。其中 的物镜最好在纸筒的底端上边几厘米的地方 固定,只移动目镜。观察时要注意提醒学生 把观察对象放在光线比较强的地方,还可以 用手电筒或用镜子反光的方法增加观察对象 的亮度。
•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在本册教材的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
• 教材内容结构特点和在全套教材中的位置 :
• 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 因地制宜选取教学内容和开展教学活动。
百度文库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教 主要教学内容有哪些?
材
• 放大镜; •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分 • 放大镜下的晶体;
• 怎样放得更大;
析 •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研
•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讨 • 微小世界和我们。
本单元教学内容结构示意图
放大镜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放大镜下的发现
放大镜下的晶体
显微镜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从重量来说,世界上最重的 昆虫是热带美洲的巨大犀金 龟(鞘翅目犀金龟科)。这 种犀金龟从头部突起到腹部 末端长达155毫米,身体宽 100毫米,比一只最大的鹅蛋 还大。其重量竟有约100克, 相当两个鸡蛋的重量。另外, 巴西产的一种天牛(鞘翅目 天牛科)体长也有150多毫米。 但从体长来说,最长的昆虫 是生活在马来半岛的一种竹 节虫,其体长有270毫米,比 一只铅笔还要长。
本单元的特点
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 一个比较开放的单元; 一个拓展学生观察范围的单元; 一个学生很感兴趣的单元; 一个有一定教学困难的单元。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教学重点是拓展学生的认识视野,激 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独立研 究和发现的能力。
• 第一步在课堂上观察昆虫身体和部分器 官--蝴蝶的翅、蝇的眼、蟋蟀的耳、昆 虫的触角等。这些器官能反映昆虫的主 要特征,引领学生进入昆虫世界。
2) 第二步选择一至两种昆虫在课外进 行比较深入细致的跟踪观察。
同时要求观察前分小组制 定观察计划,包括观察的 内容、地点、方法。
课本上列举了 “蚜虫和它的天敌—草 蛉”的一个范例。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 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 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 的秘密。
●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 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 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教材的结构是什么?
围绕核心概念,按人类观察工具不断 发展,视野越来越宽广的思路编写。从放 大镜到显微镜,引领学生进入昆虫世界、 晶体世界到生命世界。
“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是对蚜虫 和草蛉进行比较深入的跟踪观察。观察者 从蚜虫和其天敌草蛉的肢体、进食、伪装 等几方面,以及它们的关系,作了比较细 致的观察和生动具体的记录、描述。
• 《放大镜下的晶体》一课的教学,学生 要形成以下科学概念:
• 自然界中许多物体都是晶体结构,晶体 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第一部分是初识晶体,让学生用放大镜观 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晶体。
第二部分自制晶体。指导学生用白糖、食 盐、碱面在玻璃片上制作晶体,并观察晶 体。
蔷薇辉石
金刚石
石英
硫 磺
绿 柱 石
制作大的食盐晶体
• 要制作一颗大的晶体需要多次结晶。首先,在烧 杯中配置饱和食盐水,挂一条细线到食盐水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食盐开始结晶,细线上也会有 食盐的晶体析出,越来越多。在细线上的食盐晶 体还没有连接在一起时取出细线,用纸巾擦干食 盐和细线,留下最大最漂亮的一颗晶体,其它的 都用小刀剔除。再次放入饱和食盐水中结晶,细 线上的晶体慢慢长大,线上又会有很多的小晶体 形成,参照上面的方法,取出,擦干,剔除小晶 体,留下一颗。再重复上面的步骤,多次反复操 作后,一颗大的食盐晶体就做成了。
学习用工具观察,领悟使用观察工具 的好处,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在知识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是开放 性的,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希望有较多 的发现。
1.1放大镜
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 选用昆虫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
•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课的教学, 学生要形成以下科学概念是比较开放的, 如学生将对昆虫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联 系或昆虫的生活习性等进行广泛而深入 的探究;
世界上最小最轻的昆虫
是膜翅目缨小蜂科的一种卵蜂, 体长仅0.21毫米,其重量也极 其轻微,只有0.005毫克。折算 一下,20万只才1克,1000万只 才有一个鸡蛋那么重。
繁殖最快的昆虫
昆虫往往多子多孙,而繁殖 最迅速的是蚜虫。全世界已知 蚜虫种类有2000多种,我国 估计有600种以上。 蚜虫的 生活是与众不同的,有卵生, 有孤雌卵胎生(已知母蚜虫 部经过交配能生出小蚜虫), 雌蚜虫有的有翅,有的无翅。 以棉蚜为例: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4-5天就能繁殖一代。作“母 亲”的生下“女儿”才4-5天就做起“外婆”起来了,所以他们经 常是六七代同堂。一只棉蚜虫一年能繁殖二三十代。有人估计,一 只孤雌胎生的棉蚜自6--11月中旬的150天内,如后代都存活,那可 达到6726233388个。如果这些蚜虫平铺起来,相当于地球面积的 1.3倍。在自然界中,蚜虫上述惊人的繁殖数字并不存在,否则我们 将被蚜虫“埋掉”了。
显微镜的发展史
●1932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透射电 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 场代替透镜。一下子把放大倍数提高到10000倍。
●1952年世界上研制成功了放大率200万倍的电子 显微镜,人们利用它可以看到物质内部的精细结构 。
• 《怎样放得更大》一课的教学,学生要 形成以下科学概念:
⑴ 两个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 像放得更大;
⑵ 科学家设计并使用显微镜来拓宽观 察领域、开展对更多问题得研究;
制作简易的显微镜
• 可以选用挂历纸或卡纸做个纸筒(和放大镜的 镜片直径相当),在一侧纵切一条缝,缝的宽 度和放大镜镜柄的粗细差不多。然后把放大 镜从纸筒的一端放入,柄从缝中伸出,这样 放大镜既被纸筒卡住也可以上下移动。其中 的物镜最好在纸筒的底端上边几厘米的地方 固定,只移动目镜。观察时要注意提醒学生 把观察对象放在光线比较强的地方,还可以 用手电筒或用镜子反光的方法增加观察对象 的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