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审计对策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审计对策分析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频发,给投资者和整个市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负面影响。
财务舞弊是指企业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而进行的各种欺诈行为,包括虚增收入、虚增利润、资产减值迟延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并分析审计对策。
一、动因分析1.利益驱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最主要动因是利益驱动。
上市公司通常需要满足投资者的期望和市场的需求,以获得更高的估值和股价。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些公司不惜采取欺诈手段,在财务报表中虚增收入和利润,以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
2.管理层动机部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对公司股价的表现有巨大的影响。
高管薪酬通常与公司股价密切相关,因此他们往往会采取欺诈手段来提升股价,从而获得更高的薪酬回报。
此外,一些高管还可能通过财务舞弊来掩盖错误的决策和管理失误。
3.市场竞争压力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是导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重要动因之一。
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并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一些公司可能会通过虚增销售额和利润来夸大其市场地位和业绩。
这种行为既可以吸引投资者和资金,也可以压制竞争对手的市场表现。
二、审计对策分析1.加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上市公司防范和遏制财务舞弊的重要手段。
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此外,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公司还应加强内部审计,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2.独立审计独立审计是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公正性的重要保障。
上市公司应聘请独立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以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审计师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职业道德要求,开展全面、客观和独立的审计工作。
3.加强监管监管是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行为的重要手段。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监管和审查,加大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监管部门还应推动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提高公司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以降低潜在的欺诈行为。
4.加强投资者教育投资者教育是预防和减少财务舞弊的重要环节。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防范对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上市公司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而一些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的因素,使得一些上市公司不惜以牺牲财务诚信的方式来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从而导致财务舞弊的发生。
财务舞弊一旦发生,不仅会对公司的经营活动造成严重影响,也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甚至会对整个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深入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市场竞争压力上市公司在市场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为了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一些管理层为了达到业绩目标,夸大公司业绩,隐藏公司实际经营状况,从而导致了财务舞弊的发生。
2.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一些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比较混乱,存在着董事、监事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导致管理层往往以牺牲公司利益为代价来追求短期利益,进而发生财务舞弊。
3.财务监管不力由于现实中财务监管存在着一些漏洞,一些上市公司利用这一漏洞进行财务造假、洗钱等违法活动,从而导致了财务舞弊的发生。
4.公司文化与道德风险一些上市公司存在着贪婪、自私、急功近利的企业文化和道德风险,公司管理层往往以牺牲企业的形象和利益为代价来追求个人利益,从而导致了财务舞弊的发生。
1.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内部环境良好与否的重要标志,对于预防财务舞弊至关重要。
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规范公司管理行为,可以有效预防财务舞弊的发生。
2.加强财务监管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管,发现并及时化解财务风险,防范财务舞弊的发生。
通过完善监管制度和增加监管力度,可以有效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透明度,降低财务舞弊的可能性。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与道德风险是导致财务舞弊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强化企业道德风险的管控,可以有效降低财务舞弊的发生。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防范对策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上市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发展目标。
然而,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企业出现了财务舞弊的情况。
财务舞弊是指企业利用虚构、故意误导等手段,误导投资者、欺骗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达到不正当获利的行为。
本文将围绕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动因和防范对策进行论述。
一、动因分析1、经济利益驱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重要动因之一是企业经济利益的驱动。
很多公司为了达到高定价或高估值而采取财务欺诈。
公司高层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受益于这些行为,推高公司股票价格的同时也推高了自己的薪酬福利。
2、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市场份额与利润不断扩大是企业不懈的努力目标。
然而,一些企业在寻求竞争优势和保持增长时,出现了不择手段的的做法,通过财务舞弊来掩盖财务状况真实情况。
他们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忽视了公司的健康运营。
3、监管不到位有时,企业采取财务舞弊行为是因为监管不到位。
尽管中国监管机构在近年来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透明度、质量、审查力度等方面加强了监管,但还是不能彻底扼杀舞弊行为。
此外,监管机构内部曾经出现过一些腐败分子,其行为也很容易导致企业有机可乘。
二、防范对策1、加大对公司治理的监管力度企业治理结构是防范财务舞弊行为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管机构制定的准则和政策,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和透明度,以充分保障投资者利益,确保企业治理结构的健康运转。
2、加强财务审计做好财务审计是企业的内部控制手段。
为了避免舞弊行为,公司应通过财务审计暴露出违规行为。
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其审计工作应偏重于掌握风险,避免出现审计工作被误导的情况。
3、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应该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部分。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避免内部人员的舞弊行为和外部人员的不当干涉,使公司规范运营,减少各类风险的发生,确保财务报表准确和真实。
结语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对投资者、股东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已经成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
然而,由于一些公司存在财务数据造假等行为,给市场和投资者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也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及相应的对策。
一、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1. 市场竞争压力某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认为,只有有竞争力的财务指标和业绩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公司的稳步发展。
因此,在面临强烈市场竞争压力时,这些公司就会倾向于夸大公司的业绩和利润。
2. 公司内部利益冲突某些上市公司的高管、董事会成员和股东之间可能会存在不同的利益冲突。
这些冲突可能导致管理层不惜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包括夸大财务数据来满足股东的利益预期。
3. 贪污腐败依赖于行业、区域等因素的不同,某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可能面临资金问题,这可能会促使管理层使用不合适的资金来源和方法。
如果管理层依赖于非法途径获得资金,则可能夸大公司业绩,以掩盖违法和不正当的活动。
4. 管理体制不健全某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可能不具备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或管理机制。
这种不规范的管理体制往往导致公司内部的风险持续存在,从而增加了公司财务数据被操纵的风险。
二、对策措施1. 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监管的力度,让监管政策更具体更明确,监督机制更加完备,便于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展开更为深入的调查和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财务报告造假等违法行为,从而确保市场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营造诚信的市场环境。
2. 增强公司内部监管和自我调整机制增强公司自我监管和调整机制,完善公司内部监督、审计和风险管理制度,确保诚信约束机制的有效性,深化公司治理改革,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内部监管能力。
3. 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透明度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投资者对财务报告中各项指标的了解和分析能力,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及对策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及对策一、引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是指公司通过不当手段或欺骗行为,故意虚构、篡改、隐瞒会计信息,误导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方,以达到欺诈、逃避法律监管或谋取私利的目的。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及分析1. 贪婪与个人利益驱动贪婪是导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主要原因之一。
某些管理层或内部人员可能会追逐短期利益,通过虚假陈述或篡改财务报表来获取操纵股价、借此牟取暴利。
2. 低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的低效性可能造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
如果公司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监管机制和独立董事制度等,就容易给财务舞弊提供机会。
3. 不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也是导致财务舞弊的一个原因。
如果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缺失或不完善,管理层和内部人员可能通过篡改财务报表等方式进行财务舞弊。
4. 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透明是导致财务舞弊的一大障碍。
如果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或不充分,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将无法准确了解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从而更容易受到欺骗。
5. 业绩压力和市场竞争业绩压力和市场竞争也可能导致财务舞弊的发生。
某些上市公司可能会因为追求高业绩而采取不当手段,如虚增收入或误导性会计处理来满足市场的期望。
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对策1. 增强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公司治理机制,确保独立董事的存在和有效运作。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防范财务舞弊风险。
2. 加强信息披露与透明度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及时向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公开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
公司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定期发布财务报表,并接受相关监管部门的审计和监督。
3. 提高内外部监管加强内部监管,建立健全的内部审核和审计机制,及时发现并防范财务问题。
同时,加强外部监管,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罚财务舞弊行为,并确保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指的是公司在财务报表中故意编造数据或者隐瞒真实情况,以欺骗投资者和市场。
下面将从原因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原因1. 利润压力:上市公司必须以高增长和高利润来满足投资者的期望,否则可能会遭到投资者的抛售。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一些公司可能通过编造虚假业绩来达到预期的利润目标。
2. 管理层的个人利益:一些公司的管理层可能出于个人目的,如提高股价、获取高额股权激励等,编造虚假业绩或隐瞒真实情况。
3. 贪污腐败:一些公司高管或内部人员可能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财产,从而导致公司虚假财务报表的编制。
4. 资金需求:某些公司可能因为资金需求,如偿还债务、拓展业务等,编造虚假业绩来吸引投资者对其进行投资或者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
二、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对策1. 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确保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其中包括对财务报表的审核和评估流程,保证正确、完整、及时的披露真实财务状况。
2. 强化外部监管: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工作,例如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审核力度,严肃查处会计舞弊行为,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形成有效的震慑机制,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3. 增加透明度和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应准确披露财务信息,及时公布重要事项,增加透明度,避免利用信息不对称或者缺乏透明度来进行舞弊行为。
4.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加强会计准则和规范的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抵制诱惑的能力,降低会计舞弊的风险。
5. 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公司应构建诚信的企业文化,强调公司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诚信意识,在管理层和员工中培养诚信意识,使每个成员都明白舞弊行为的不可取性,并将公司的长期利益和社会责任置于首位。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是一种损害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秩序的行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除了加强监管外,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增加透明度、加强会计人员素质和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等措施也是必要的,以防止和减少会计舞弊的发生。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屡见不鲜,给股民和投资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财务报告舞弊是指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通过虚增收入、减少费用、虚构资产等手段,突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推动股价上涨。
导致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益驱使。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通常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提高市值,提高股票价格,进而获得更多的财务利益。
由于上市公司董事长、高管和股东通常持有大量股票,他们往往借财务报告舞弊来增加自身股票的价值。
2.组织环境。
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内控不健全,对财务舞弊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控制。
一些公司的董事会和高管层在公司运营中不能履行其职责,缺少审慎和透明的公司治理。
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机制,容易造成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
3.贪婪心理。
在投资环境中,一些公司高管和股东追逐眼前利益,追求高额回报。
为了实现财务目标,他们更倾向于采取不规范的会计方法,虚增收入,掩盖亏损,以获取高回报。
面对财务报告舞弊的问题,我国应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和预防财务报告舞弊现象:1.完善监管机制。
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财务报告舞弊的打击力度。
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流程、财务报告的审核和审计,确保财务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可靠。
2.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
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鼓励上市公司与投资者进行全面和及时的信息沟通,提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了解。
3.加强内控建设。
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完善内部审计体系,加强对财务报告准确性的监督和审查。
4.增强投资者保护意识。
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的判断能力,提高投资者对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和预防能力。
5.加强公司治理。
推动上市公司建立科学、透明、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董事会和高管层的职能和责任意识,从根本上防止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发生。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激进的业绩目标和压力:上市公司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以及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往往会设定很高的业绩目标。
在业绩无法达到预期的情况下,公司可能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虚报利润,以迎合市场预期,从而避免股价的大幅下跌。
2. 审计机制不完善:我国审计体系相对薄弱,审计机构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核时存在问题,审核不严,容易被蒙骗。
审计机制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也存在不足,容易造成质量低下的审计报告。
3. 差异化的企业治理结构:我国上市公司的企业治理结构多样,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国外企业等。
不同企业治理结构的差异性导致其在财务报告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舞弊行为,而监管部门面临难以有效监督的挑战。
对策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改进:1.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财务报告制度,明确规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审核和披露要求。
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舞弊成本,从而有效遏制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发生。
2. 健全审计制度:完善审计机构的监管制度,增加监督和评价机制,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和独立性。
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对财务报表舞弊的发现和揭示能力。
3. 增强投资者教育意识: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财务报告的理解和辨识能力,使其具备辨别虚假财务报告的能力,从而减少被欺骗的风险。
4. 加强内外部监督机制: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监督和审查,加大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要加强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和内部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防范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复杂多样,需要从法律法规、审计制度、投资者教育和监督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以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及对策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上市公司作为企业中的佼佼者,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以及社会公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不惜采取财务舞弊手段,严重损害了各方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和秩序。
因此,深入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一)利益驱动1、满足融资需求上市公司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如发行股票、债券等,可能会粉饰财务报表,以满足资本市场的融资条件。
通过夸大利润、资产规模等指标,使公司看起来更具吸引力,从而吸引投资者的资金。
2、避免退市风险根据证券交易所的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亏损或财务状况恶化,可能会面临退市的风险。
为了避免退市,一些公司可能会通过财务舞弊来操纵利润,以维持上市地位。
3、高管薪酬与业绩挂钩许多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与公司业绩直接相关。
为了获得高额的薪酬和奖金,高管可能会指使财务人员进行舞弊,以提升公司的业绩表现。
(二)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1、股权结构不合理一些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能够轻易操纵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为财务舞弊提供了便利条件。
2、董事会独立性不足董事会成员往往由控股股东或管理层推荐,缺乏独立性。
在监督公司财务和经营方面,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无法及时发现和制止财务舞弊行为。
3、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无法对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审计。
(三)外部监管不力1、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关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之处,对财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难以形成有效的威慑。
2、监管资源不足证券监管机构面临着大量的上市公司和复杂的市场情况,监管资源相对有限,难以对每一家上市公司进行全面、及时的监管。
3、审计机构失职一些审计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审计过程中未能保持独立性和应有的职业谨慎,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揭示。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对策一、成因:1.高企业利润压力: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面临巨大的利润压力,为了达到市场预期,有些企业会通过虚增收入来满足投资者的预期。
2.内部控制不完善:部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导致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为财务舞弊提供了机会。
3.股价操纵需求:一些上市公司为了稳定或提高股价,从而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或增加企业价值,会通过虚增利润等手段来操纵股价。
4.监管机构监管不力: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审核不严格,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不力,使得上市公司认为违规行为不会受到严肃的制裁,从而更容易产生财务舞弊行为。
二、对策: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强化内审和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报告制度和流程,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
2.加强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强财务信息审核,提高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监管威慑力,减少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3.优化激励制度:上市公司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避免只关注短期利益的追求,减少对虚增财务数据的诱导。
4.加强信息披露透明度:上市公司应及时、准确、全面地披露财务信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增强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信任。
5.鼓励举报和舆论监督:建立鼓励举报机制,加大举报的奖励力度,同时通过舆论监督的力量,推动上市公司自觉守法、诚信经营。
6.提高投资者教育和知识普及: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风险警示,提高投资者的认知和风险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因错误投资决策而造成的财务损失。
总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投资者的利益保护。
只有通过上述对策,加强内部控制、加强监管、优化激励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和提高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才能有效遏制财务舞弊现象的发生,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推动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一、背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是保护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上市公司存在财务报告舞弊的现象,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二、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1. 利益驱动: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会采取编造虚假报告来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虚增收入、减少负债,虚构应收账款等手法。
2. 内部控制不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导致了财务报告舞弊的滋生。
内部控制环境欠佳,管理层和内部审计部门的失职渎职是导致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原因。
3. 不透明的信息披露:一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透明,对外公布的财务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给投资者带来了误导,导致投资者无法及时获得真实的企业经营状况,从而容易成为财务报告舞弊的受害者。
4. 监管不力: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审核不力,监管体系缺失,监管机制不完善,导致了财务报告舞弊案件屡禁不止。
5. 道德风险:企业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也是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企业管理层的私心、私欲,往往会导致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发生。
三、对策1. 完善内部控制: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审计制度,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
3.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审核,加大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严惩掩盖、造假财务报告的行为。
4. 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加强企业内部治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内部组织架构,保证企业管理层真实、公正地履行公司治理职责,有效约束公司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
5. 增加投资者教育: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投资者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投资,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减少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受害可能。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和规范,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透明度问题也日益凸显。
财务报告舞弊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还严重破坏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和健康发展。
深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规范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因分析1. 利益驱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往往是出于利益的驱使。
一些公司为了追求更高的股价和更大的市场价值,会在财务报告中夸大利润、隐瞒损失,以此来吸引投资者和提高公司的估值。
这种利益驱动的行为使得一些上市公司放弃了诚信和透明度,而去追求短期的利益,从而导致了财务报告的舞弊行为。
2. 监管不力在我国,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存在一定的监管漏洞和不足。
一些上市公司利用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力,采取各种手段来规避监管和审计,进而实施财务报告的舞弊行为。
监管部门在审计监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和漏洞,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制度,导致了监管的不力和失灵。
3. 内部控制不完善一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和不完善,使得财务报告的舞弊行为得以持续。
内部控制不完善使得公司管理层难以监督财务人员和审核人员的行为,也使得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财务报告产生怀疑,从而导致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发生。
二、对策建议1. 完善监管机制监管部门在审计监管方面需要完善相关监管机制和制度,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查和监管。
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定期审核和不定期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防范和遏制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
2.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上市公司应加强公司治理建设,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加强对公司高管层和财务人员的监管和约束,规范公司的财务报告行为,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3. 强化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应加强对内部信息的披露,及时向投资者和公众公布重大事项和财务信息,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质量。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过度追求短期利益:上市公司往往面临来自投资者和市场的巨大压力,要求其实现高额利润增长。
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公司管理层可能通过夸大收入、虚报利润等手段来欺骗投资者和市场。
2. 缺乏有效监管:监管不力是导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监管机构可能缺乏专业知识、人力资源和法律的执行力,导致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核和监督不力。
3. 内部控制不健全:一些上市公司可能缺乏内部控制机制,使得公司管理层有机会操纵财务报告,虚报利润等。
公司内部可能存在腐败行为,员工利用职权进行违规操作。
针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核和监督,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要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规行为。
2.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对财务舞弊行为进行严厉制裁。
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和惩治机制,提高违法成本,从源头上遏制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3. 提高投资者保护意识: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投资者对财务报告解读的能力,增强风险意识。
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加大对投资者权益的维护力度。
4. 加强公司治理: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风险防范和治理能力。
加强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职能,提高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合作来解决。
只有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投资者保护意识和加强公司治理,才能有效遏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日趋突出。
这已经成为影响全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金融风险防范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成因分析1.经济利益驱动上市公司面临着获得更多投资和融资的压力,因此会将财务数据虚构,以获得更高的股价和盈利。
此外,高层管理人员和股东为了保持股权或增加财富,也会通过舞弊手段获取公司的私利。
2.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内部信息流通的不均衡,导致内部关键信息层层保密,使得公司其他员工和股东缺乏对公司真实状况的了解,误判市场。
此外,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也往往无法获取公司的关键信息,难以对财务报表做出准确评估。
3.审计缺陷一些上市公司外部审计机构纵容上市公司错误的会计记录和不当的财务报告,导致上市公司大量伪造盈利、隐瞒负债的现象在审计过程中未能被发现。
缺乏及时记录和披露确切的会计记录,引起整个市场的恐慌,股价暴跌。
4.监管不到位上市公司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监管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但监管的力量还是不够强大。
有些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财务问题,却被多次审核通过,相关当局缺少有力的措施,难以推动争取监管改革,导致监管效果不佳。
二、对策建议1.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监管机制的建设,增强监管机构的监管效力和信誉,提升监管能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引导上市公司合规运作合法。
2.提高财务透明度上市公司应该充分披露经营活动的准确信息,并充分披露财务数据,让外部证券机构和股东了解经营状况,切实提高公司的财务透明度。
3.加强内部控制上市公司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定期对内部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以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维护公司形象和保护公司财产的意识。
上市公司应选择信誉和实力强大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彻底的审计,加强内部服从与控制,及时记录会计核算数据并披露准确、真实、完整的财务报告。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及对策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指的是企业为了虚增利润或掩盖亏损,故意操纵财务报表,违反财务规定和伦理道德,给投资者和股东带来损失。
其原因主要包括贪婪利益、管理层压力、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监管不力等。
为了预防和应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监管。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审查,提高审核质量和水平,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财务舞弊行为。
此外,需要加强监管者的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在监管过程中发挥良好的诚信作用。
其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财务报表编制的规范和程序,并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流程和制度,防范财务舞弊的发生。
还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通过专业的审计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此外,加强企业的道德建设也是预防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重要对策。
企业应建立和完善诚信、公正、透明的企业文化,加强对员工的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提高员工的道德素养和诚信意识。
同时,加强公司治理,规范和优化董事会的运作,确保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有效的监督和决策作用。
此外,加强信息披露也是预防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关键对策。
上市公司应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经营情况,以增加透明度,防止财务信息的操纵和虚假披露。
同时,投资者和社会公众也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监督和评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
例如,可以加强国际间对公司财务报表的认可和互认,建立国际统一的财务准则,提高财务报表透明度和可比性。
总之,预防和应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加强监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道德建设、加强信息披露和加强国际合作等。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遏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公正。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上市公司在编制财务报告过程中,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重要信息,违反财务报告准则,误导投资者,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公司内部控制不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保障,但若管理缺陷、职责不明确、监督不力等问题存在,就容易造成财务报告舞弊。
2. 会计准则缺陷:会计准则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会计准则存在漏洞、不完善,或与实际操作不相符合,就有可能为财务报告舞弊提供可乘之机。
3. 公司利益诱因: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经营目标,提高公司股票价格,对外部利益相关者传递错误的信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投资者的关注,从而提高个人和公司利益。
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建立监督机制,加强管理和检查,控制人力、物力、财力,从根源上防范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
2. 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审计、监督、执法工作,提高监管部门的能力和水平,严厉打击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会计准则的修订与推广,提高财务报告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3. 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引入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核,提供专业的审计服务,增强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4. 增加市场信息透明度: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分析能力,加强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向投资者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
5.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对财务舞弊行为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对违法行为严厉追究责任。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遏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发生,维护良好的资本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权益。
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合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诚信度和透明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事件频发,这对投资者和市场信心造成了严重影响。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制度不健全。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尚未完善,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得不到保障,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一些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未被发现和处理。
二、经营压力。
一些上市公司由于业务不良、市场不景气等原因,导致业绩下滑、现金流不足,为了维护股价和市场地位,仍然会采取虚增收入、资产减值计提减少等手段,制造虚假业绩和报表。
三、内部管理缺陷。
一些上市公司内部管理混乱,控制不当,导致员工职业道德不端,企图通过虚增利润等手段追求个人利益。
此外,公司内部的审计、会计、风险控制等职能部门的安排和管理也可能存在缺陷,难以有效监督业务运营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加强监管。
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建立有效的违法处理机制,及时发现、查处和公开曝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保护投资者和市场利益。
二、完善审计制度。
应该加强对审计机构的资格和管理要求,加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完善质量控制和审核制度,提高审计机构的诚信和口碑。
三、加强内部管理。
上市公司应该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明确责任分工,加强职能部门的安排和管理,防止内部职工的不端行为。
此外,完善内部问责机制,对不当行为严肃追责,提高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
四、增强市场透明度。
加强信息披露,提高市场透明度,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市场的公信力。
在信息披露方面,应该延伸到公司治理、内部管理、风险控制等多个层面,深入挖掘和披露潜在风险和问题,促进市场的有效运转和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要解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需要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性的对策方案,涉及到监管、审计、内部管理、市场透明度等多个方面,加强对各环节的掌握和管理,方可有效遏制报表舞弊,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高效运作。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对策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对策一、引言本文旨在探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及相应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深化,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变得愈发突出。
财务舞弊不仅会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和股东权益造成严重损害,还会对整个市场的信心和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财务舞弊的动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对于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动因分析1.强烈盈利压力上市公司面临着来自股东、投资者和市场的盈利压力,如果公司业绩无法达到市场预期,管理层可能被迫采取不正当手段来突破这一压力。
2.缺乏有效监管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和手段可能不够强大,容易使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得以存续。
此外,监管机构在发现舞弊行为后可能缺乏及时、果断的反应。
3.内部控制不健全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时,有可能会给财务人员提供机会从中获利。
在内部控制不健全的环境下,财务舞弊行为更容易隐藏和蔓延。
4.道义风险和道德风险长期以来,部分上市公司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的道德观念相对淡薄,缺乏对公司利益和社会责任的承诺感,使得他们容易陷入道义风险和道德风险的诱惑中。
5.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投资者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问题,容易让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优势,实施财务舞弊行为。
对于一些投资者来说,他们很难准确获取到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和财务状况。
三、对策建议1.加强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制度。
加强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审核和核实,及时发现和防范财务舞弊行为。
2.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
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审计和评估。
3.提高道德水平加强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的道德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和引导,强化道德风险的管理和防范。
4.加强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应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是指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中采取不正当手段,以获取不实的财务信息或操纵财务报表,以谋取个人或公司利益的行为。
会计舞弊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经济利益驱动:上市公司为了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可能为了虚增利润或掩盖亏损等经济利益的动机而进行会计舞弊。
2.股价和股权激励导致:上市公司高管或股东可能通过会计舞弊的手段来提高股价,以实现个人或股东持股价值的最大化。
3.管理层的压力:上市公司管理层面临来自投资者、监管机构、股东等多方的压力,可能为了满足各方的期望和要求,采取不正当的会计手段。
4.内部控制不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审计制度,容易造成会计舞弊行为。
对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对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违规行为的成本,加大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
2.加强内部控制: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报表的监督和审计,制定明确的会计政策和程序,提高公司内部的监督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3.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上市公司应加强对外信息的披露,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可靠,及时披露重要信息,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增加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
4.加强公司治理: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对高管层和董事会的监督,减少管理层的压力,提高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5.加强外部监管和独立审计: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力度,提高独立审计的效果和质量,减少会计舞弊的发生。
6.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道德和职业操守,加强对会计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培训,增强员工的自律和责任感。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健康和市场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只有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和内部控制,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提高公司治理和员工教育水平,才能有效遏制会计舞弊现象的发生,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公正。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及监管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及监管对策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财务舞弊不仅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形象和利益,也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转,甚至对投资者造成了严重损失。
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探讨监管对策,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表现形式1. 虚假记账:上市公司通过虚构交易、虚假交易等手段,将负债转变为收入,从而虚增利润。
2. 资产侵占:上市公司通过挪用公司资金、非法占有公司资产等手段,获取非法利益。
3. 资产负债表造假:上市公司通过夸大资产价值、缩小负债金额等手段,掩盖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
4. 经营业绩造假:上市公司通过虚构营业收入、减少成本费用等手段,虚报经营业绩。
5. 虚假披露:上市公司通过虚假陈述、隐瞒重要信息等手段,误导投资者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二、导致财务舞弊问题的原因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利益驱动:上市公司为了获得更高的股价、更大的市场份额等利益,不惜使用各种手段进行财务造假。
2. 监管不力: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情况监管不力,导致部分上市公司有机可乘,利用监管漏洞进行财务舞弊。
3. 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往往掌握更多的信息,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进行财务造假。
4. 职业道德缺失:一些上市公司管理层、财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污损公司形象。
为了防范和打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监管部门可以采取以下监管对策: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法律法规监管,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提高违法成本,降低违法收益,从源头上预防财务舞弊问题的发生。
2. 强化内部控制: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加强对公司财务活动的监控和管理。
3.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投资者公开公司财务信息和经营状况,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减少财务造假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姓名:学号:院(系):专业:指导老师:教学单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及对策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不断涌现,财务舞弊的表现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银广夏”、“蓝田”、“绿大地”、“万福生科”等重大财务舞弊事件先后被揭露出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已是普遍现象。
本文通过“万福生科”财务舞弊实例来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并提出应对财务舞弊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财务舞弊的原因、万福生科、应对财务舞弊的对策1.财务舞弊的含义财务舞弊,是指企业领导和财务会计人员等有关会计行为人在会计核算中,为实现其行为目标,达到某种目的,利用会计法规、准则的灵活性以及其中尚存的漏洞和未涉及的领域,有目的的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甚至凭空捏造,修饰其财务报表和数据,使之显示出对其有利的会计信息行为,财务舞弊是一种不规范的会计行为,它使企业不能如实对外提供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财务报告,导致提供的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可靠性。
2.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分析2.1.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格,法制观念淡薄从法制建设的角度看,近几年来,我国虽然制定和修订了不少财务法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些法规没有制定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法律条文过粗,致使执行起来依据不足,可行性差。
执法不严,长官意志浓厚,虽然《会计法》对财务报表及其他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都做出了规定。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一些单位的行政领导的心中,法律法规意识淡薄,长官意志浓厚,全然不把会计法规放在心上,虚报瞒报,随心所欲,甚至是凭感情办事,关系比法大,权大于法,甚至会计人员也无法坚持原则。
2.2.企业内外部监管力度不够从上述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事实可见为这几家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均没有发挥很好的监督作用,大部分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事实查不出,即使有几家能查出的,也没有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指明。
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基本不起作用,大都是按长官意志做帐,因此,企业一旦出现财务问题,很难查出。
2.3注册会计师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是注册会计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在审计工作中,不能坚持原则,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办事;另一发面是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不高,上市公司略施小计,注册会计师就查不出问题了。
2.4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漏洞,为财务舞弊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一方面,会计准则为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操作空间。
如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费用,会计信息提供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又如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就很容易使会计人员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益来操纵损益。
另一方面,会计政策提供了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会计信息提供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或其他目的的会计政策。
2.5市场体制不健目前,诚信不足、会计职业道德丢失的第一原因是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透明度低导致诚信激励机制不足。
我国目前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很不健全,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不畅,导致信息缺乏、市场信息传播速度缓慢,市场主体各自拥有的信息不对称,致使好的商誉难以得到广泛而迅速的传播,失信者不能及时地被曝光和发现,并得到应有的惩罚。
社会化诚信机制尚未形成,缺乏有效的诚信监督机制。
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导致的市场奖惩机制的不完备,直接造成诚信保证机制的缺乏,实际是对守信者积极性的打击和对失信者失信行为的放纵,从而使市场主体缺乏遵守和履行诚信的内在激励。
3.财务舞弊典型案例分析—万福生科造假案例分析3.1万福生科造假事件简析万福生科(300268)是一家从事稻米精深加工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于2011 年9 月27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但上市还不到一年,即被发现其业绩虚构,被称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
2012 年9 月14 日,公司因为财务舞弊被证监会湖南监管局勒令调查,并由此成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
经调查发现,为了满足上市的标准,公司自2008 年至立案调查前存在大量的虚构原材料采购、虚增销售收入和虚增利润的行为。
在2013 年 3 月15 日,万福生科的公告显示,公司2008-2011 年期间存在财务数据虚假记载情形,累计虚增收入7.4 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 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 1.6 亿元左右。
而根据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和2011 年报,该公司2008-2011 年之间的净利润分别是2565.82 万元、3956.39 万元、5555.4 万元和6026.86 万元。
四年内净利润总数为 1.81 亿元,扣除虚增的净利润 1.6亿元,公司四年来实际净利润仅有2000 万元左右。
3.2万福生科造假的原因分析3.2.1内部控制环境较差3.2.1.1“一股独大”治理结构万福生科这家公司,龚永福与其妻子杨荣华并列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两人合计持有公司59.98%的股份。
公司的控制权完全掌握在龚永福夫妻手中,形成了公司“一股独大”的治理结构,并且公司缺乏有效的内部监控机制,独立董事和监事形同虚设。
资料显示,公司多年来存在虚构材料采购、虚增销售收入、虚增利润等恶劣行径。
但是,从公司2011 年的年度报告可以看出,公司当年共召开了 6 次董事会,三名独立董事均每次都参加了董事会。
作为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过硬的独立董事却从未在董事会上提出过一次反对票或弃权票。
由此可以认为本应该发现重大财务舞弊的三位独立董事并没有履行其应尽的义务,或者是根本就没有关注过公司的财务问题。
再者,由于万福生科“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了大股东对公司的随意操控,侵占了小股东的利益。
3.2.1.2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内部人控制问题可以理解为由于公司受内部人(管理层)的控制,而股东的权利却被架空。
很多学者的研究都认为二职合一对公司的绩效是负相关的。
从万福生科的实际情况来看,董事长龚永福不仅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而且兼任公司的总经理一职,因而龚永福集控制权、执行权以及监督权于一身,整个公司的治理制度形同虚设。
3.2.1.3财务高管专业素质纵观公司内部高级管理人员9人中,仅1人为硕士学历,1人为本科学历,其余6人为大专学历,1人为高中学历。
文化程度较低,导致专业知识的缺乏,管理能力的缺失,从而无法更好地管理公司各项业务。
财务人员不能进行正确的风险评估,万福生科的风险点主要分布在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产能扩大消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三个方面:第一,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要生产原料为稻谷、碎米。
其价格波动受国家政策、供求关系、收购市场竞争、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等多因素影响。
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公司把握不住合理的采购时机,对公司产品的生产成本产生直接影响。
第二,产能扩大的消化风险随着募投项目的陆续投产,公司的产能较之前大幅增加。
尽管公司已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产品市场进行了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并在市场开发、销售网络建设、人才储备与培训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准备,但后期市场情况发生不可预见的变化,公司不能有效开发销售渠道及新市场,存在产能扩大而导致的产品消化风险。
第三,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国内稻米精深加工行业的迅速发展,新的市场竞争不断增多、产品竞争不断加剧。
公司不能正确判断和准确把握行业的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不能及时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以提高公司竞争力,公司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3.2.2外部监管存在漏洞首先,中介机构难辞其咎。
万福生科主要通过预付账款、在建工程来虚增资产,其主要销售客户均为虚构,先后累计需增收入高达7.4亿元左右,而其保荐机构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却并未发现此纰漏而让其风风火火在创业板上市,中介机构未能勤勉尽责,外部监管体系实在薄弱。
第二,惩处力度较小。
按我国现行法规,上市公司若是因财务舞弊被查处,一般是对上市公司及管理者进行谴责,极少数需承担刑事责任。
在万福生科案件败露后,证监会也仅对万福生科董事长罚款30万元,万福生科公司罚款30万元,董事长和CFO被终身市场禁入,但有进步的是,证监会处罚了保荐机构主要负责人。
4.防范证券市场财务舞弊的若干对策严峻财务舞弊的形势已经警醒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已经非常迫切需求我们采用有效措施来打击财务舞弊问题了。
4. 1加强证券市场内部防范措施企业作为财务信息的源头,我们应从企业抓起,才能有效控制财务信息的质量。
控制财务信息的质量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严格符理企业的经营者,避免企业管理者具有企业会计信息的操纵权力。
4. 1.1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人员也是财务舞弊的直接制造者,虽然他们需要服从企业领导层的管理,但是对产生的财务舞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会计工作管理部门务必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更新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能够促使会计人员自觉抵制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达到不断提升我国会计信息的可信程度。
此外,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有助于减少和防范财务舞弊行为的产生,会计管理部门督促会计工作人员按会计法及国务院有关规定依法建账和做好会计雄础工作。
我们不仅需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基本的业务能力的教育培训,更应该注重诚信教育培训,只有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才能使证券市场经济秩序健康长远发展。
企业内部会计人员足会计倍息的创造者,高级管理层在经济上控制会汁人员,因此在工作上,会计人员缺乏独立性,财务舞弊必然是会计人员和经营管理层共同参加的。
因此应该改革现在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增强并保证内部会计人员对企业内部财务监督职能的发挥。
4.1.2健全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由于企业内部人员违规操纵造成会计信息失。
因此,最为有效深入企业监管力量的办法,是从监督角度监督企业内部。
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有效发挥监事会的作用,监亊会是公司治理过程中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唯一的监管职能部门。
在制度上,监事会人员的独立性应得到保障,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应得到发挥。
在人事关系上、经济利益上,监事会人员都应脱离董事会以及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层面。
其次,明确定责监事会人员的法律责仟,不断加强监事会人员的法律意识,如若违反法律法规,监事会必须承担严厉的法律责任,对监事会采取高收益与高风险的原则,敦促他们行使责任。
二是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
独立董事在我国现行的企业治理结构中,起着监督企业管理层的职能。
相关研究表明,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虚假财务报告的发生率就越低。
如果整个公司因为大股东势力大,任何决策都是大股东决定,企业内部根本无法治理,内部治理办法也成为一纸空文,企业内部的无法起到相互制约的关系。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将会改变当前混乱的局面,为避免上市公司失控,应当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可以预防大股东不受控制,任意操纵公司,大肆进行财务舞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