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历年经典中考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峡》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峡》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峡》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乙】江水又东,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

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①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②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

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③回,虽途径信宿④,犹望见此物。

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黄牛滩》)【注释】①负:背。

①成就:轮廓。

①:弯曲,绕弯。

①信宿:连住两夜,两个晚上。

再宿叫信。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虽乘奔.御风(2)绝 .多生怪柏2.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语段【甲】三峡是长江中的一段水域,作者在描写这段江水的时候为什么要从群山开始写起?4.【甲】【乙】两文中,作者在最后都用了歌谣,各自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A.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B.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C.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D.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甲文先写山,后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三峡中考语文真题试卷答案

三峡中考语文真题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赋闲(fù xián)拘束(jū shù)沉默(chén mò)B. 气氛(qì fēn)舒畅(shū chàng)振奋(zhèn fèn)C. 稀疏(xī shū)稳健(wěn jiàn)竭尽(jié jìn)D. 恬静(tián jìng)摇曳(yáo yè)轻蔑(qīng miè)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工具也变得越来越便捷。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与他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

D. 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我国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果。

答案:D3. 下列诗句中,描写黄河的句子是:A. 碧水东流至此回,青青百鸟啼声哀。

B.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答案:C二、填空题1.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呕心沥血(ōu xīn lì xuè)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B. 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C.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水天一色(shuǐ tiān yī sè)D. 风雨同舟(fēng yǔ tóng zhōu)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答案:C2.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八上三峡考试题目及答案

八上三峡考试题目及答案

八上三峡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峡是指长江上游的哪三个峡谷?A.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B. 瞿塘峡、巫峡、东陵峡C. 瞿塘峡、巫峡、三峡大坝D. 瞿塘峡、巫峡、葛洲坝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A. 防洪B. 发电C. 灌溉D. 航运答案:C3. 三峡大坝位于哪个省份?A. 四川省B. 湖北省C. 重庆市D. 湖南省答案:B4.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800万千瓦B. 2250万千瓦C. 3000万千瓦D. 4000万千瓦答案:B5. 三峡工程的蓄水高度是多少?A. 175米B. 185米C. 195米D. 205米答案:A6. 三峡工程的建设开始于哪一年?A. 1992年B. 1994年C. 1996年D. 1998年答案:C7. 三峡工程的完工时间是?A. 2003年B. 2006年C. 2009年D. 2012年答案:C8. 三峡工程的总投资额是多少?A. 1000亿元人民币B. 2000亿元人民币C. 3000亿元人民币D. 4000亿元人民币答案:B9. 三峡工程的移民人数是多少?A. 100万人B. 120万人C. 140万人D. 160万人答案:B10.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影响是什么?A. 增加了航运量B. 减少了洪水灾害C. 改善了生态环境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防洪标准由原来的50年一遇提高到了______年一遇。

答案:1002. 三峡工程的建成,使得长江上游的航运条件得到了改善,航道等级由原来的三级提升到了______级。

答案:一级3.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______是重要的生态保护措施之一。

答案:水土保持4.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利用,其中______是重要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之一。

《三峡》历届中考试题汇编(含答案)

《三峡》历届中考试题汇编(含答案)

《三峡》中考试题2013-2018一、 2013安徽 (15分)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讞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略无阙处阙: (2)沿溯阻绝溯:(3)则素湍绿潭素: (4)属引凄异属 (5)故渔者歌曰故: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7.文中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泪沾裳”与前文中写猿声的□和□形成照应。

(每格限填一字)(2分)18.第①段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第②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4分)二、2013厦门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7-10题。

(14分)【甲】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仆去月谢病①,还觅薜萝②。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③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④幽居,遂葺⑤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节选自(选自吴均《与顾章书》)【注释】①仆:作者的谦称。

②还觅薜萝:正在准备隐居。

③幽岫:幽深的山穴。

④重:向往。

⑤葺:修建。

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

这里指山中的物产。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4分)(1)清荣.峻茂(2)晴初霜旦.(3)蝉鸣鹤唳.(4)岂徒.语哉8.根据语境,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每至晴初/霜旦 B.故渔者歌/曰 C.仆/去月谢病 D.遂葺宇/其上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郦道元《三峡》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

郦道元《三峡》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

郦道元《三峡》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第一篇:郦道元《三峡》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郦道元《三峡》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 1、2004南京[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又作“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3分)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B.极、最 C.缺乏D.穿过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 B.揭露 C.启发 D.出发③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 B.表承接 C.表转折 D.通“尔” 答:①绝:②发:③而: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3分)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4.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答:[甲] [乙] 参考答案:1.(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标对一处得1分)2.(3分)①A②D③B(每小题1分)3.(3分)B 4.(2分)[甲]风霜高洁 [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寒涧肃;也可)(答出一处得1分)2、2004年云南省玉溪市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

(10分)[甲]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峡指的是哪三条河流的交汇处?A. 长江、黄河、珠江B. 长江、黄河、海河C. 长江、嘉陵江、乌江D. 长江、汉江、嘉陵江答案:D2.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主要功能是什么?A. 防洪B. 灌溉C. 发电D. 航运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三峡工程的直接效益?A. 增加长江航运能力B. 改善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C. 提高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D. 增加长江流域的耕地面积答案:D4.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减少洪涝灾害B. 提高航运安全C. 增加长江水质污染D. 改善生态环境答案:C5. 三峡大坝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800万千瓦B. 2000万千瓦C. 2200万千瓦D. 2400万千瓦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峡工程位于中国______省境内,是长江流域的水利枢纽工程。

答案:湖北2. 三峡大坝的建设始于______年。

答案:19943.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于长江流域的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防洪4.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流域的______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答案:航运5. 三峡大坝的建设对于长江流域的______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答案:生态环境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三峡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三峡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大坝、水电站、船闸和升船机等。

2.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有哪些影响?答案: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等。

3. 三峡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三峡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生态保护、水土保持、污染控制等。

4.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答案: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包括提高了航运效率、增加了清洁能源供应、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等。

三峡中考题语文试卷及答案

三峡中考题语文试卷及答案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篇章(piān)端庄(duān)谐和(xié)B. 崖壁(yá)竹筏(fá)漂泊(bó)C. 呕心沥血(ǒu)恍若(huǎng)贞洁(jié)D. 纷至沓来(tà)轻盈(yíng)倾盆大雨(qīng)2.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美轮美奂红颜薄命B. 美中不足妙手偶得鸡鸣狗盗C. 风和日丽铁杵成针狐假虎威D. 狼烟四起眼疾手快唇亡齿寒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让人陶醉。

B. 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C. 那个运动员的技艺精湛,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 这个产品价格昂贵,性价比不高。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班有30名学生,其中男生有20名,女生有10名。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这个公园环境优美,吸引了大量游客。

D. 为了提高成绩,我每天都要努力学习。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们想去看电影吗?”他问。

B. 小明说:“老师,我明白了。

”C. 这本书是《三国演义》。

D. 他喜欢听音乐、看书、打球。

二、阅读理解(每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月光下的小河月光洒在小河上,河面波光粼粼,如同一条闪光的银带。

河岸两旁的树木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静谧,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这时,一位渔夫驾着小船从河的对岸缓缓驶来。

他手持渔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月光照耀着他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

渔夫的船渐渐靠近了河岸。

他放下船桨,拿起渔网,开始在河里捕鱼。

忽然,他网到了一条大鱼。

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将鱼放在船舱里。

这时,月光下的小河变得更加宁静。

只有渔夫的笑声和船桨划水的声音。

河岸上的树木在月光下轻轻摇曳,仿佛在为渔夫的丰收欢呼。

不久,渔夫又捕到了几条鱼。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峡工程位于我国哪条河流上?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黑龙江答案:A2.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防洪B. 发电C. 航运D. 灌溉答案:A、B、C3.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000万千瓦B. 1800万千瓦C. 2000万千瓦D. 2500万千瓦答案:B4. 三峡工程的蓄水高度是多少?A. 100米B. 150米C. 175米D. 200米答案:C5.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增加生物多样性B. 减少水土流失C. 改变局部气候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峡工程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2.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__________年。

答案:19943. 三峡工程的竣工时间是__________年。

答案:20094. 三峡工程的船闸类型是__________。

答案:双线五级连续船闸5.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于我国__________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水电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首先,它极大地提高了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减少了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全。

其次,三峡工程的发电能力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此外,三峡工程还促进了长江流域的航运发展,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描述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答案: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包括: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态,影响了鱼类的洄游路线;水库蓄水可能导致局部气候的变化;水库周边地区可能出现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

《三峡》历年中考比较阅读及答案

《三峡》历年中考比较阅读及答案

三峡比较阅读(一)(乙)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

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

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译文:江水又向东流,经过狼尾滩,又经过人滩。

袁山松(晋朝著名文人)说:“这两个岸滩相距二里远。

人滩,江水非常湍急。

江的南岸有许多青色的大石,夏天被水淹没冬天露出来,这些石头,有好几十步远,都是人脸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那些纹络清晰的,头发胡子都能分辨出来:因此叫做“人滩”。

1.解释加点的词语。

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沿溯阻绝..阻断,隔断;有的2.翻译下面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1)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认为有那样快。

(2)有好几十步远,都是人脸的形状。

3.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文中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以船行之快烘托水流之急。

乙文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人滩,说明其得名的原因的句子是,介绍人滩得名原因的句子是“”。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

4.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高地厚华夏情。

山险水急三峡景5.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

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

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异同。

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

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

(二)【乙】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

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②,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三峡历年中考试题及答案

三峡历年中考试题及答案

三峡历年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三峡工程位于我国哪个省份?A. 四川省B. 湖北省C. 湖南省D. 重庆市答案:B2.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发电B. 防洪C. 灌溉D. 航运答案:B3.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800万千瓦B. 2000万千瓦C. 2200万千瓦D. 2400万千瓦答案:C4. 三峡工程的蓄水高度是多少?A. 135米B. 145米C. 155米D. 165米答案:B5.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哪一年?A. 1992年B. 1994年C. 1996年D. 1998年答案:B6. 三峡工程的建设完成于哪一年?A. 2006年B. 2008年C. 2010年D. 2012年答案:C7. 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是多少?A. 800亿千瓦时B. 900亿千瓦时C. 1000亿千瓦时D. 1100亿千瓦时答案:C8.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防洪B. 航运C. 渔业D. 灌溉答案:C9.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A. 完全正面B. 完全负面C. 既有正面也有负面D. 没有影响答案:C10.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A. 促进了经济发展B. 阻碍了经济发展C. 没有影响D. 不确定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题,满分5分)11. 三峡工程的主体工程包括大坝、______和______。

答案:水电站、船闸12.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共迁移了约______万人。

答案:12013.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提高到了______年一遇。

答案:10014.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上游地区的航运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其中______的通航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答案:重庆至宜昌15.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______资源开发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答案:水资源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满分10分)16. 简述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能力的提升作用。

《三峡》中考题汇总练习答案解析(学生版+教师版)diy

《三峡》中考题汇总练习答案解析(学生版+教师版)diy

《三峡》中考题汇总16篇(学生版)《三峡》中考题一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阙.处(quē)素湍.(tuān)属.引(zhǔ)绝(yǎn)B.沿溯.(sù)曦.月(xī)叠嶂.(zhàng)襄.陵(xiāng)C.悬.泉(xuán)飞漱.(sù)哀转.(zhuàn)蔽.日(bì)D.涿.县(zhuō)略.无(lüè)绿潭.(tán)凄.异(qī)2.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阙:通“缺”)B.良.多趣味(良:很)C.晴初霜旦.(旦:早晨)D.林寒涧肃.(肃:严肃)3.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B.沿溯阻绝.(断)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停止,消失)C.或.王命急宣(或者)或.以钱币乞之(有人)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4.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B.或.王命急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D.哀转久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水经注》,作者是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郦道元。

B.用凝练的语言,依次描绘了三峡四季山水的特色,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夸张手法极写夏水之大,流速之快,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异曲同工。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的哪个河段?A. 上游B. 中游C. 下游D. 入海口答案:A2.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防洪B. 发电C. 航运D. 灌溉答案:D3.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800万千瓦B. 2000万千瓦C. 2240万千瓦D. 2500万千瓦答案:C4.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哪一年?A. 1994年B. 1995年C. 1996年D. 1997年答案:A5. 三峡工程的蓄水高度是多少米?A. 135米B. 145米C. 175米D. 185米答案:C6. 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是多少?A. 800亿千瓦时B. 1000亿千瓦时C. 1200亿千瓦时D. 1400亿千瓦时答案:B7. 三峡工程的移民人数大约是多少?A. 100万B. 120万C. 140万D. 160万答案:B8.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增加长江中下游的蓄水量B. 减少长江中下游的洪峰流量C. 改变长江中下游的流向D. 增加长江中下游的泄洪能力答案:B9.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水质污染B. 生物多样性减少C. 土地利用变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增加就业机会B. 提高能源供应C. 促进旅游业发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1.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航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提高航运效率B. 减少航运事故C. 增加航运成本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12.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农业灌溉有何影响?A. 增加灌溉水源B. 减少灌溉水源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A13.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有何影响?A. 增加渔业资源B. 减少渔业资源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B14.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旅游业有何影响?A. 增加旅游吸引力B. 减少旅游吸引力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A15.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文化遗产有何影响?A. 增加文化遗产的保护B. 减少文化遗产的保护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B16.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气候有何影响?A. 增加降水量B. 减少降水量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D17.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地质结构有何影响?A. 增加地质稳定性B. 减少地质稳定性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B18.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水质有何影响?A. 改善水质B. 恶化水质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A19.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有何影响?A. 增加生物多样性B. 减少生物多样性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B20.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A. 促进经济发展B. 阻碍经济发展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的________河段。

三峡历年经典中考题(带答案)

三峡历年经典中考题(带答案)

《三峡》历年中考题(一)1.表现三峡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

1.表现三峡山峰多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 从正面描写三峡山形挺拔险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从侧面描写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 直接描写三峡水流湍急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6.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三峡水流湍急的句子随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文中总括三峡地貌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8.描写水清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9.描写秋景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10.描写深秋凄婉优美的句子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11.描写三峡峡谷之长的句子空谷传响,哀转久绝12.文中引用渔者歌的作用(1)渲染三峡秋天萧瑟的气氛,突出景物凄凉的特点。

(2)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3).从侧面写出渔夫生活的悲惨,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4).表示人物悲凉,忧伤的心情13.《三峡》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意思相近的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14、用快马疾风写船行之快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5、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三峡的自然景观?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16、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是为写水做铺垫17、作者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水?峡是两山夹水形成的,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因为水在夏季是最湍急的,才能写出三峡水的特点18、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影像描写江水的特点的?夏水:湍急春冬之时:清丽奇秀秋季:清冷寂静,凄凉萧瑟19、文中2、3、4段分别写三峡夏春冬秋怎样的景色?夏:水流湍急春冬: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清荣峻茂)秋:冷清凄凉20、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21、三峡景色的特点是什么?山高峻,水清丽。

三峡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三峡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湛(zhàn)悲愤填膺(yīng)融会贯通(yùn)B. 沉默寡言(gū)纵横交错(zòng)惟妙惟肖(xiào)C. 情不自禁(jīn)蹉跎岁月(cuō)气壮山河(zhàng)D. 神采奕奕(yì)雕梁画栋(diāo)妙手偶得(ǒu)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B. 由于最近天气变化无常,请大家注意添衣保暖。

C.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取得了好成绩,这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

D.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还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发言简明扼要,使大家很快就明白了问题的实质。

B. 这本书的插图精美绝伦,让人爱不释手。

C. 她工作认真负责,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D. 他的行为自私自利,缺乏集体主义精神。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阅读,尤其喜欢看小说、散文和诗歌。

B. “这是什么?”他好奇地问。

C. 小明考试成绩优秀,荣获学校颁发的奖学金。

D. “这个苹果很好吃,我们一起分享吧!”小华说。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那条小溪宛如一条绿色的丝带,蜿蜒在山间。

B. 雨后的彩虹犹如一座七彩的桥梁,横跨在天空中。

C.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照亮了整个房间。

D. 这本书的内容枯燥乏味,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文章长江三峡位于中国重庆市至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长江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水汹涌澎湃,是中国十大名胜之一。

瞿塘峡以雄伟著称,巫峡以秀美闻名,西陵峡以险峻著称。

瞿塘峡两岸山势险峻,峭壁如削,形势十分壮观。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三峡》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三峡》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三峡》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试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面句子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 异二者之为或.王命急宣C.有时朝. 发白帝朝.晖夕阴,气象万千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暮到江陵,哀转久绝.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4.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答案:1.C(A.连接/嘱咐,B.有的人/有时,C.早上/早上,D.隔绝/消失)2.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4.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意思对即可)试题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试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三峡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

三峡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

三峡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三峡地区位于中国哪个地理区域?A. 东北地区B. 西北地区C. 南方地区D. 北方地区答案:C2.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发电B. 防洪C. 航运D. 灌溉答案:B3.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000万千瓦B. 1800万千瓦C. 2000万千瓦D. 2250万千瓦答案:D4. 三峡工程的建设周期是多久?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答案:C5. 三峡工程的蓄水高度是多少?A. 145米B. 155米C. 175米D. 185米答案:C6. 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防洪B. 航运C. 灌溉D. 以上都是答案:D7.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水土流失B. 生物多样性减少C. 地质灾害D. 以上都是答案:D8.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旅游业发展B. 能源供应改善C. 基础设施建设D. 以上都是答案:D9.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移民搬迁B. 生活环境改善C. 就业机会增加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A.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B. 减少水资源浪费C. 保护水资源环境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三峡工程位于中国湖北省和重庆市境内的长江干流上,西起____,东至____。

答案:奉节县白帝城;宜昌市南津关12.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____年,于____年建成。

答案:1994年;2009年13.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共搬迁了约____万人口。

答案:120万14.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共淹没了约____平方公里的土地。

答案:632平方公里15.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共保护了约____种珍稀植物。

(完整版)郦道元《三峡》中考阅读附答案

(完整版)郦道元《三峡》中考阅读附答案

(完整版)郦道元《三峡》中考阅读附答案郦道元《三峡》中考阅读精选(附答案)(2)郦道元《三峡》中考阅读精选(附答案)(2)文章来自: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0.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至于/夏水襄陵B.绝/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1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隐天蔽日(隐瞒)B.良多趣味(确实)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D.哀转久绝(消失)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陋之有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已而之细柳营D.策之不以其道1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答案】10.D(“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11.A(“隐”是“遮蔽”的意思)12.B(A项是表倒装的助词,可不译;C项是动词,“去”的意思;D项是代词,“它”的意思;题干中的例句与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意思)13.B(选文第二段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以上四道选择题均为2分)14.(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1分),是不能见到日月的(1分)。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三峡》知识点检测题(含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三峡》知识点检测题(含答案)

《三峡》一、理解背默题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的静景,然后写了“”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二、词语解释题1、略无阙.处( )2、或.王命急宣( )3、虽.乘奔御风( )4、至于..夏水襄陵( )5、自.峡三峡七百里中( )6、自.非亭午夜分( )7、沿溯阻绝.( )8、绝.多生怪柏( )9、哀转久绝.( )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回清.倒影( )12、空谷..传响()三、翻译句子题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内容理解题1.第1段作者是怎样突出三峡山的特点的?2.第2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3.第3段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景物?突出了什么气氛?5.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6.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7、语言赏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历届中考试题及答案

三峡历届中考试题及答案

三峡历届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的哪一段?A. 上游B. 中游C. 下游D. 入海口答案:A2.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发电B. 防洪C. 航运D. 灌溉答案:B3.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000万千瓦B. 1800万千瓦C. 2000万千瓦D. 2500万千瓦答案:B4. 三峡工程的建设历时多久?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答案:C5. 三峡工程的蓄水量是多少?A. 100亿立方米B. 200亿立方米C. 300亿立方米D. 400亿立方米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峡工程的主体建筑物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大坝、水电站、船闸2.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于长江流域的______和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防洪、发电3.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______的航运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答案:中上游4.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于长江流域的______和______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答案:经济发展、生态保护5.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护______和______。

答案:生态环境、文化遗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工程的建设有效减少了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保护了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为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保障。

另一方面,工程的建设也对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通过生态补偿等措施来减轻这些影响。

2. 请简述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答案: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工程的建设为长江流域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能源成本。

其次,工程的建设改善了长江中上游的航运条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互联互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历年中考题
1.表现三峡长的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

1.表现三峡山峰多的句子
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 从正面描写三峡山形挺拔险峻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从侧面描写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 直接描写三峡水流湍急的句子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6.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三峡水流湍急的句子
随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文中总括三峡地貌的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8.描写水清的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9.描写秋景的句子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10.描写深秋凄婉优美的句子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11.描写三峡峡谷之长的句子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2.文中引用渔者歌的作用
(1)渲染三峡秋天萧瑟的气氛,突出景物凄凉的特点。

(2)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
(3).从侧面写出渔夫生活的悲惨,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4).表示人物悲凉,忧伤的心情
13.《三峡》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意思相近的是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14、用快马疾风写船行之快的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5、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三峡的自然景观?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16、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写山的特点是为写水做铺垫
17、作者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水?
峡是两山夹水形成的,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因为水在夏季是最湍急的,才能写出三峡水的特点
18、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影像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夏水:湍急
春冬之时:清丽奇秀
秋季:清冷寂静,凄凉萧瑟
19、文中2、3、4段分别写三峡夏春冬秋怎样的景色?
夏:水流湍急
春冬: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清荣峻茂)
秋:冷清凄凉
20、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21、三峡景色的特点是什么?
山高峻,水清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