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
简述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原则

简述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原则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应遵循四大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从低级到高级、从易到难、从少量到多量的原则。
下面我就来谈谈其中几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即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以科学、安全、有效为准绳,循序渐进,长期不懈地加强各方面身体素质和能力,并且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运动,使机体通过自我调节功能,有规律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体育锻炼也要因人而异,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项目、时间、场地和运动负荷,既不要盲目攀比,又不要轻率从事。
例如每天可以打一两个小时的乒乓球,或者跑三公里、游泳两公里,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心肺功能,也可以提高呼吸器官的机能,还能够提高人的灵敏性,培养顽强意志品质,以便能更好地去适应环境。
2。
从低级到高级,即首先确定锻炼目标,然后选择适当的项目作为初期锻炼,逐步达到比较完整的锻炼程度。
只有经过基础阶段的锻炼,才能进行较复杂、较专门的锻炼,使体质的逐步提高得到保证。
一般来说,最初进行运动负荷较小,运动项目的难度较低,以便为以后进行专门的锻炼创造条件。
3。
从易到难,即在开始进行体育锻炼时,应该按照由简单到复杂,先身体小肌肉群或部位的活动,再到大肌肉群或部位的活动,随着锻炼水平的提高,再逐步增加运动的难度。
运动量也是如此,由小到大,由轻到重,同时注意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运动后的放松活动,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消除疲劳,减少损伤。
体育运动中的“超量恢复”现象是指运动训练后的一段时间内,运动能力(无氧代谢能力)明显提高,并在体育锻炼结束一周左右恢复到训练前的最佳水平。
由于超量恢复的发生与神经兴奋的形成和传导,与氧供应的及时补充以及运动中所产生的各种适应现象有密切关系,故认为是一种适应现象,也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疲劳现象。
运动员可通过多次超量恢复,对自身机能状态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并利用这种训练作为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的手段之一。
4。
从少到多,即体育锻炼应该由少到多,由低到高,逐步增加运动量,提高锻炼的水平。
科学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科学锻炼的原则和方法科学锻炼是指根据科学的训练理论和运动生理学原理,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
科学锻炼有利于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
下面将介绍科学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1.个性化原则人的身体素质、身体状况和生活方式等都存在差异,在制定科学锻炼计划时应考虑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设计。
2.适度原则科学锻炼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目的适度选择锻炼强度和训练量,不可过度或不足。
3.循序渐进原则科学锻炼应按照一定步骤、逐渐增加负荷,逐步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
4.多样化原则科学锻炼应采取多种锻炼方法和手段,避免单一性训练造成的效果不佳和身体过度适应。
5.周期性原则科学锻炼应根据不同锻炼周期,设置不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
6.专业化原则科学锻炼应遵循运动生理学原理和训练规律,从而制定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训练方案。
1.有氧锻炼有氧锻炼是针对心肺系统的训练,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耐力水平。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慢跑、快走、游泳、有氧舞蹈等。
2.负重训练负重训练是指通过增加负荷的方式进行锻炼,可以锻炼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
常见的负重训练包括器械训练和自由重量训练。
3.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通过一系列柔韧性练习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弹性,预防、减轻运动损伤。
常见的柔韧性训练包括拉伸、瑜伽和普拉提等。
4.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是一种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性的训练方法。
通过平衡练习,可以预防跌倒和运动损伤。
常见的平衡训练包括单腿站立、平板支撑和电视机架平衡等。
5.间歇训练间歇训练是一种在高强度运动中插入短暂休息时间来恢复体力和能量,然后再次进入高强度训练状态的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从而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三、科学锻炼注意事项1.先验身体情况。
在进行科学锻炼之前,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比如是否有慢性疾病或运动创伤等。
如有必要,可以咨询医生或体育教练的意见。
2.选择科学锻炼的强度和方式。
科学健身的原则和方法

科学健身的原则和方法科学健身的原则和方法科学健身的原则和方法,科学健身运动需要掌握规律,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健身运动中依据健身的人体科学基础、运动学理论以及运动对人体的作用和特点等进行综合指导。
下面分享科学健身的原则和方法。
科学健身的原则和方法1一、自觉积极性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指体育锻炼这有明确的健身目标,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自觉积极地从事体育锻炼活动。
体育锻炼不同于体力劳动和日常生活的一般躯体活动,更区别于动物所具有走、跑、跳、攀登等自然的本能行为。
人们所从事的体育锻炼总是有一定的目的和意识的身体活动过程,因此要发挥自觉积极的主观能动性。
健身者应明确目的、强化动机、培养兴趣,形成健身习惯。
体育锻炼的目标动机、信心、兴趣是相辅相成的,应密切结合,才能做到自觉积极地从事体育锻炼。
二、全面性原则全面积极性原则是指体育锻炼应全面能发展身体的各部位、各器官的机能,提高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人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身体某一方面的发达或衰退,都会影响和关联其他器官。
要贯彻全面性原则,首先应从改善机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等方面综合考虑。
其次,要合理选择和搭配健身内容。
要达到全面发展,一方面要尽可能选择那些对身体有全面影响的锻炼内容,如跑步游泳等;另一方面。
也要以某一项目为主,辅以其他锻炼内容。
最后,要注意身心合一。
在身体锻炼的`同时,更要注意获得精神上和心理上的修炼。
三、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体育锻炼必须根据人体发展规律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在锻炼的内容、方法、运动负荷等方面逐步提高,使机体功能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要做到循序渐进,首先在锻炼内容上,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选择,体质不同,锻炼起点也不同。
然后,运动量逐步增大。
机体对运动量的承受能力偶遇个缓慢的适应过程,锻炼时运动量要有小到大,待机体适应候1再逐步加大。
病后或中断锻炼后再进行锻炼,尤其要注意循序渐进,以免发生意外。
科学锻炼的五大要素

科学锻炼的五大要素科学锻炼的五大要素:一、正确的观念1、认知:正确的认识锻炼的重要性,避免滥劳。
2、目标: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锻炼的目标,避免把期望放在不切实际的高度。
3、计划:按照自身体质状况,制定正确的训练计划,避免毫无理由地为之。
二、恰当的内容1、活动:按照自身的年龄、身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避免过度操劳。
2、强度:根据自身的体力、精力状况,合理设置锻炼强度,避免过高要求。
3、时长:根据目标,合理控制锻炼的时长,避免过长的持续负荷。
三、坚持的动机1、抗拒偷懒:积极抗拒偷懒的心理诱惑,促使自己不轻易放弃。
2、繁琐乐趣: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锻炼内容,在繁琐过程中寻找快乐。
3、健康收获:见到锻炼成果,激励自己不断前行,收获健康。
四、合理的科学1、科学实验:参加科学实验,进行体力活动,锻炼能力、提升对体力活动的兴趣和技能。
2、营养配比:根据锻炼的有效性,正确的调节营养配比,以便获取有效的营养作用。
3、休息时间:充分休息是锻炼的必要环节,定期休息能少受伤害,增强体能和力量。
五、适时的补充1、饮食素质:根据营养需求,选择对应营养品,增加营养素质,提升锻炼表现。
2、保健疗养:按照体质要求,采取疗养措施,增强身体免疫力和耐受力,避免操劳引起的失败。
3、有益事业:规划时间,参与有益的事业,最大限度的提高锻炼效果,确保达到最佳状态。
总结:科学锻炼的五大要素为:正确的观念,恰当的内容,坚持的动机,合理的科学和适时的补充。
正确认知锻炼的重要性,制定适合自身的锻炼目标;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根据营养需求调节营养配比;抗拒偷懒的心理诱惑,将锻炼过程变为快乐习惯;参加科学实验,遵循切实可行的锻炼原则;根据锻炼的效果,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参与有益的事业,为达到最佳状态迈出第一步。
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

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锻炼身体是保持健康和塑造良好体态的重要途径。
科学的锻炼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力和抵抗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帮助您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健康。
一、有针对性的运动针对不同部位和功能的身体肌肉进行训练是锻炼身体的基础。
根据个人的需求和目标,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例如,欲锻炼心肺功能可以选择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欲增加肌肉力量可以进行重力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欲增强柔韧性可以选择瑜伽或拉伸运动。
二、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科学的锻炼需要合理安排时间。
一般来说,早晨和傍晚是较为适宜的锻炼时间段,此时温度适中,空气新鲜。
根据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习惯,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锻炼,保证锻炼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三、循序渐进锻炼身体需要循序渐进,避免急于求成和过度训练。
初学者应从简单的运动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
例如,跑步初学者可以从慢跑开始,逐渐增加跑步的时间和速度,避免对身体造成过大的负担。
循序渐进的锻炼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同时提高身体的适应性。
四、合理的饮食搭配科学的锻炼需要配合合理的饮食。
锻炼过程中消耗了身体的热量和营养,因此需要及时补充。
根据锻炼的强度和目标,合理安排膳食,选择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例如,合适的蛋白质摄入可以促进肌肉的生长和修复,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能量,脂肪则需要适量摄入以维持身体正常的机能。
五、保持积极的心态锻炼身体不仅仅是为了改善体形,更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
锻炼可以释放压力,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增加对抗疾病的能力。
因此,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仅会让锻炼更加愉快,还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总结: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是保持健康和塑造良好体态的重要途径。
通过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循序渐进的锻炼方式、合理的饮食搭配以及保持积极的心态,我们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力和抵抗力,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如何进行科学体育锻炼

如何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生命在于运动,我们应该科学地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锻炼计划。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如何科学体育锻炼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如何科学体育锻炼范文篇1体育锻炼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体育锻炼方法虽然简单易学,但要想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提高锻炼效果,避免伤病事故,就必须注意这些本原则。
(一)秩序渐进原则:体育锻炼的秩序渐进是指在学习体育技能和安排运动量时,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
(二)全面发展原则:在体育锻炼时,要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
(三)区别对待原则:体育锻炼时,还要根据每个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爱好、身体条件、锻炼基础等不同情况做到区别对待,使体育锻炼更具有针对性。
(四)经常性原则: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效果才明显、持久,所以体育锻炼要经常化,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虽然短时间的锻炼也能对身体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一旦停止体育锻炼后,这种良好的影响作用会很快消失。
(五)安全性原则:从事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都要注意安全,如果体育锻炼安排得不合理,违背科学规律,就可能出现伤害事故。
青少年应该怎样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1、根据运动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1.1、为防止青少年的脊柱、胸廓、骨盆及下肢骨的变形,除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养成正确的姿势外,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也要养成站、立、跑、跳的正确姿势,而且运动负荷不应该超过身体负担能力,尤其是不要进行静止性用力活动,要防止长时间站立和负重,并注意增强脊柱的锻炼,使用的运动器材大小重量要符合身体特点。
1.2、青少年在进行某些肢体的负担是非对称的运动项目时,如羽毛球、乒乓球、跳远等或长时间处于比较固定的一种姿势的锻炼项目时,为确保青少年的四肢发育均衡和脊柱形态正常,因此应注意身体各部分的全面锻炼,尤其是对侧肢体。
1.3、不少青少年由于不注意,在坚固的场地上反复进行跑跳练习或过多的从高处向地面跳下的练习,如果经常这样就会引起下肢骨过早骨化,骨盆发育畸形,从而影响骨的正常发育。
学会如何科学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学会如何科学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引言现代生活中,我们面对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多,而身体健康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则成为我们应对这些挑战的基础。
科学运动是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但是,很多人对于如何科学运动此并掌握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并缺乏了解。
本文将介绍如何科学运动,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运动的益处1.提高心肺功能:科学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这些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肺耐力,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强健肌肉骨骼:科学运动包括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这些运动可以刺激肌肉生长,增强力量和耐力,改善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
3.提高灵活性:科学运动包括伸展运动,如瑜伽、太极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改善身体的平衡和协调性,减少受伤的风险。
4.促进心理健康:科学运动可以释放压力,提升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减轻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
5.延缓衰老:科学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延缓身体的衰老过程,提高生活质量。
量化目标和计划在进行科学运动时,制定明确的量化目标和合理的计划非常重要。
量化目标可以帮助我们设定清晰的目标,并激励我们坚持运动。
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安排时间、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并达到我们的目标。
1.设定明确的目标:例如,要提高心肺功能,可以制定一个目标是每周坚持进行三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
2.制定合理的计划:我们可以在每周的时间表中留出固定的时间进行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3.监测和评估:定期监测和评估自己的运动成果,比如测量心率、体重、体脂等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进展,调整计划和目标。
科学运动的原则科学运动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以确保我们能够获得最佳的运动效果,同时减少受伤的风险。
1.适度和循序渐进:运动强度和时间应该逐渐增加,以给身体充分适应的时间,避免受伤和过度训练。
如何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

如何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1、制定锻炼计划的原则为了使锻炼收到良好的效果,应合理安排锻炼的时间、内容及方法。
计划的制定应包括:选择有益的锻炼内容,合理安排锻炼的次数、时间和运动负荷,列出注意事项等。
(1)选择有益的锻炼内容:锻炼的内容要根据锻炼者要达到的目的去选择。
如为了提高心肺功能和发展耐力素质,可选择走、跑、跳绳、骑自行车、游泳、滑冰等练习。
为了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肌肉发达、体形健美,可选择用哑铃、实心球、联合健身器械进行力量性练习。
(2)锻炼的次数:锻炼的次数是指每周锻炼的次数。
安排每周至少锻炼3~4次,即隔日一次,运动负荷较大时,两次间隔时间可长一些。
此外,在锻炼时可进行自我监督,身体出现异常时应及时调整运动负荷或者停止锻炼。
(3)锻炼的时间:每次锻炼持续的时间,一般为20~60min。
锻炼时间与运动负荷有关,运动负荷大则锻炼时间短,运动负荷小则锻炼的时间应相对长一些。
每次锻炼的程序安排如下:首先做准备活动10 min,然后再进行慢跑有氧运动20 min(心率达到110~130次/ min),接着做柔软体操5 min,进而做提高腹肌力量的仰卧起坐5 min,最后10 min 做放松体操及走步等整理活动。
(4)运动负荷:一般常用运动中的心率来测定运动负荷。
一个做法是用220(或200)减年龄,作为运动中心率数。
但比较精确的是采用最大心率的60%~90%作为运动中适宜心率,相当于57%~78%的最大耗氧量的心率值。
健康人在锻炼时的心率应达到最大心率的60%~90%。
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应以体育锻炼的各项原则为依据。
内容应包括锻炼的目标、内容、方法、时间等。
锻炼的内容应合理搭配,内容应与体育课的内容相结合,与自己的爱了和特长相结合,科学地安排锻炼项目的先后顺序,合理地安排锻炼的时间。
课外安排以球类为主的练习项目,另外安排一些身体素质练习等。
2、体育锻炼的方法要想获得好的锻炼效果,必须按照科学的锻炼方法进行练习。
体育锻炼的原则及方法有哪些

体育锻炼的原则及方法有哪些按照人体发展的基本规律,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你知道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吗?下面就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一)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心理品质等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也是体育锻炼的目的。
要达到这一点,•一方面尽可能选择对身体有全面影响的运动项目,如跑步,游泳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某一项为主,辅以其它锻炼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过分单一性锻炼。
(二)经常性原则经常性原则是指应坚持长期的、不间断地、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
众所周知,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宜贵有恒。
人的有机体,•只有在经常地体育锻炼中方能得到增强。
根据"用进废退"的法则,如果长期停止锻炼,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就会慢慢减退,体质就会逐渐下降。
因此,参加体育锻炼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渐进性原则渐进性原则是指体育锻炼的要求、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等都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由易到繁,运动负荷由小到大,逐步提高。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各器官的机能,不是一下子可以提高的,它是一个逐步发展,逐步提高的过程,即锻炼效果是一个缓慢的由量变到质变的逐渐积累的复杂过程。
如果违反循序渐进的原则,急于求成,不但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而且还会损害健康。
所以进行身体锻炼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在安排运动负荷时应注意由小到大逐步提高,其原则是提高-适应-再提高-再适应。
(四)个别性原则个别性原则是指每个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锻炼内容和方法,安排运动负荷。
客观的讲,每个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情况都不尽相同,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锻炼基础、营养条件、生活及作息制度等。
因此锻炼者应根据自身状况进行正确估计,从实际出发,使锻炼的负荷量适合自己的健康条件,以期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五)自觉性原则自觉性原则指进行身体锻炼,出自锻炼者内在的需要和自觉的行动。
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身体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科学和实践证明,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涉及多种因素,而身体锻炼是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
身体锻炼的特点是以健身为主要目的,其目标是获得实际的健身效果、身体锻炼的形式、内容、方法、手段均遵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不拘一格,而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按照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自然条件进行锻炼。
(一)自觉积极性原则身体锻炼以促进机体的发展,体质的增强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在锻炼中,人体必须克服自身的惰性,强迫自己去吃苦,良好锻炼效果的取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而非长期努力不可。
要提高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必须做到:1、了解体育的功能、身体锻炼的价值以及科学锻炼的知识,提高对体育的认识;2、明确锻炼的目的,并把个人的需要与民族体质、人口质量及国家的兴旺发达结合起来,更好地激发自己的锻炼热情;3、加强对自身锻炼效果的检测评定,以便获得更大的乐趣。
(二)因人制宜原则每个锻炼者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体质水平、生活条件等不同情况,合理的选择和确定锻炼的内容、方法、运动负荷和强度等。
即使是同一个人,从青少年到老年,参加身体锻炼的兴趣、爱好、承担运动负荷的能力,以及锻炼的要求等大不相同。
(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原则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是一个缓慢的、由量到质的过程。
身体锻炼必须按人体自然发展的规律和超量恢复原理,去逐渐适应较高的要求,逐步地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在选择锻炼内容和方法时,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每周锻炼次数、运动时间、运动负荷、强度,都应逐渐增加,不可冒进,应根据自我感觉,检测效果,运动成绩等情况确定下一步锻炼的计划。
科学的锻炼不但要循序渐进,而且要持之以恒,人的体质能够增强是一个不断积累、逐步提高的过程,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举取得成效,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坚持经常,才能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体育考试名词解释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时应遵循那些原则?答:体育锻炼方法虽然简单易学,但要想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提高锻炼效果,避免伤病事故,就必须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体育锻炼的秩序渐进是指在学习体育技能和安排运动量时,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
(2)全面发展原则。
在体育锻炼时,要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
如果只单纯发展某一局部的生理机能,不仅提高生理机能的作用不明显,而且还会对和身体机能产生不利影响。
(3)区别对待原则。
体育锻炼时,还要根据每个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爱好、身体条件、职业特点、锻炼基础等不同情况做到区别对待,使体育锻炼更具有针对性。
(4)经常性原则。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效果才明显、持久,所以体育锻炼要经常化,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5)安全性原则。
从事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都要注意安全,如果体育锻炼安排得不合理,违背科学规律,就可能出现伤害事故。
(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相结合的原则)(要进行自我监督的原则)2、体育锻炼前后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答:每次参加体育锻炼前,要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相应活动一下身体各部位,这叫准备活动。
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又有一定的生理惰性,准备活动是使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到活动状态,就是使人体的“后勤部”(血液循环、呼吸等器官)动员起来,发挥最大的工作能力。
在体育运动之后,要做好整理活动,特别是做放松动作和调整呼吸的动作(如深呼吸),能帮助补偿身体所欠的氧债,使呼吸和血液循环畅通,氧和养料供应充分,这样代谢产物消除也快,并有利于消除疲劳,使机体逐渐过渡到相对的安静状态。
3、说出侧向原地推铅球的技术动作要领,并画出一个铅球场地示意图。
答:1)握球:推球的手五指自然分开,将铅球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根处,拇指和小指扶住球的两侧,手腕背屈。
2)持球:将球放在锁骨窝处,铅球紧贴颈部和下颌,肘关节抬起自然外展略低于肩,投掷手臂放松。
如何科学正确锻炼身体

如何科学正确锻炼身体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而身体是健康的基石。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过度的工作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规律的饮食以及长时间的坐姿使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身体上的问题。
如何科学地锻炼身体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理念、方法、注意事项等多个角度讲解如何科学正确地锻炼身体。
一、理念健身的初衷不是为了走在时尚的前沿,而是为了更健康,更强壮,更自信和更富活力。
正确认识健身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坚持锻炼。
健身不应该是短暂的一时兴起,而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理性且持久的进行。
二、方法1.有计划的运动有计划的运动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身体的潜力。
一般而言,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可以达到健身的效果。
此外,不同的训练项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选择合适的运动对身体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强耐力,而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
2.科学饮食科学的饮食是锻炼的重要外部保证。
提供适当的营养和合理的摄入能量可以更好的获得健身效果,避免负面影响。
一般而言,建议多食用水果蔬菜,减少高脂高糖的食物,避免饥饿,不过量也不过少是科学饮食原则之一。
3.保持愉悦的心情锻炼应该是一件愉悦的事情。
适度的运动可以缓解负面情绪,有助于提高心情愉悦感、工作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三、注意事项1.热身阶段的重要性在进行正式运动之前一定要进行热身,可以让身体更好地适应运动,预防运动损伤。
2.注重姿势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运动的效果和身体的健康。
需要正确的姿势进行。
如果不熟悉某种体位,可以请教教练,防止因错误姿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避免过度疲劳,注意休息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机能的提高,促进肌肉生长和吸收,但应避免运动过度造成疲劳,过了的时间会产生反效果。
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可以帮助身体恢复。
一旦身体感到不适,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及时寻求医生帮助解决可能出现的身体问题。
4.防止受伤在运动中可能会有身体疼痛、拉伤等情况,应及时停止运动,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治疗。
科学锻炼的基本原则

科学锻炼的基本原则
科学锻炼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了解自己,实事求是.
在体育锻前,应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身体患有什么疾病的话(如:心脏病、严重贫血、高血压等),需要向医生咨询,以免出现有害健康的后果.
原则二、树立目标,积极进取。
根据自己体能、技能和健康水平的实际情况,应该明确目标,能够用数字化的标准来衡量。
目标不能太高或太低,应是自己通过努力后能够达到的,做到“有的放矢”。
这样就可以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原则三、全面锻炼,注重实效。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各部、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存在相互制约、影响、促进的内在联系。
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方法,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培养自己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兴趣爱好。
原则四、运动有恒,坚持经常。
人体的各个器官都是具有“用进废退”的特点,只有坚持经常,持之以恒,有规律的锻炼,自身的体能、运动技能和健康水平才会提高。
原则五、运动有度,循序渐进.
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是取得良好锻炼效果的关键环节,如果锻炼效果不明显,既不能,灰心丧气,半途而废,也不可急躁忙进,盲目蛮干。
而应该针对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ppt课件

7
2、选择体育锻炼内容的要求
★重视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的差异。 ★重视劳动性质和工作条件的差异。 ★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尤其是自然条件。
8
三、体育锻炼的方法
1、科学把握适宜的运动负荷
★运动强度 ★运动密度 ★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数量
9
运动强度
• 指锻炼者练习时用力紧张程度。一般通过测量脉 搏监控他的强度。
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授课教师:尚伟
1
前言
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不但能保证大学生身 体全面健康地发展,而且有助于其顺利完 成国家和学校规定的各项任务。当代大学 生应该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了解科 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努力提高基本身体素 质,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2
名人名言
良好的健康状况和高度的身体训练, 是有效的脑力劳动的重要条件。
11
2、掌握适当的运动时间
• 运动时间一般根据运动强度而定。每次5分 钟以上都属于有效范围。青少年可采用大 强度、短时间的练习。体弱者及老年人宜 采用低强度、长时间的练习。条件允许, 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好。
12
3、合理安排体育锻炼的次数
原则
★上一次锻炼产生的疲劳基本消除即可进行 下一次锻炼。
★每周至少锻炼1次,最好不少于3次。 ★运动量大,间隔长。运动量小则间隔短。
• 110次/分~50% • 120次/分~60% • 140次/分~70% • 160次/分~80% • 180次/分~90% • 60%以下为小强度 • 80%以上为大强度
10
最适宜的健身运动强度
在有氧代谢条件下运 动的强度是最适宜 的健身运动强度。
• 靶心率=最大心率 ×60%~80%
• 最大心率(近似值) =220-年龄
初中体育健康指南

初中体育健康指南第一篇范文:初中体育健康指南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于青少年而言,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和成长的基础。
为了提高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文特制定了一份初中体育健康指南,旨在为广大初中生提供科学、实用的体育健康建议。
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体育锻炼是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重要途径。
对于初中生来说,适量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改善体质,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体育锻炼有助于青少年在身心各方面全面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三、体育锻炼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体育锻炼应注重全身运动,发展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和灵敏性等各方面的能力。
2.适量性原则:体育锻炼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年龄和运动能力等因素,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3.持续性原则:体育锻炼应持之以恒,每周至少参加三次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多样性原则:体育锻炼应多样化,采用不同的运动项目和方法,以提高运动兴趣和效果。
5.安全性原则:体育锻炼应遵循运动安全规范,避免运动损伤,确保人身安全。
四、体育锻炼的建议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和生长。
2.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充分利用体育设施资源。
3.培养运动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如跑步、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4.注意运动损伤的预防,如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拉伸,佩戴合适的运动装备等。
5.饮食均衡,保证营养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
6.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加体育竞赛,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五、体育健康的评价标准1.体能评价:通过测试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和灵敏性等方面的指标,评估学生的体能水平。
2.技能评价:通过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情况进行评估,如投篮、射门、跳高等。
3.参与度评价:评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持续性和效果。
4.心理素质评价:通过测试学生的自信心、应对压力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心理素质。
体育锻炼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体育锻炼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体育锻炼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体育锻炼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按照人体发展的基本规律,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改善和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推迟衰老,延年益寿;反之亦然。
那么下面分享体育锻炼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体育锻炼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11、全面性原则指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心理品质等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要达到这一点,就要选择能活动全身的运动项目,如跑步、游泳并在运动过程中辅之以其它的项目,不要选择过分单一性的锻炼项目。
2、经常性原则指应坚持长期的、不间断地、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
众所周知,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宜贵有恒。
如果长期停止锻炼,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就会慢慢减退,体质就会逐渐下降。
3、渐进性原则指体育锻炼的要求、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等都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由易到繁,运动负荷由小到大,逐步提高。
人体各器官的机能,不是一下子可以提高的,它是一个逐步发展,逐步提高的过程。
4、个别性原则指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锻炼内容和方法,安排运动负荷。
每个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年龄、身体等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锻炼者应根据自身状况进行正确估计,从实际出发,使锻炼的负荷量适合自己的健康条件。
5、自觉性原则指进行身体锻炼,出自锻炼者内在的需要和自觉的行动。
锻炼者应把锻炼的目的与动机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联系起来,这样,才有助于形成或保持对身体锻炼的兴趣,调动和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体育锻炼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以期更好的锻炼效果。
贴心提示:不能被强迫着而去锻炼、不能盲目去锻炼、不能畏惧严寒酷暑、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心情坏、不能在自己不喜欢的情况下去锻炼,即使你能坚持。
体育锻炼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2(一)循序渐进原则体育锻炼的循序渐进是指在学习体育技能和安排运动量时,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
科学锻炼身体应遵循的原则

科学锻炼身体应遵循的原则1.渐进性原则:逐步增加锻炼的强度和负荷。
新手应从较低的强度和负荷开始,逐渐增加,以便身体适应锻炼的刺激,避免过度使用和运动损伤。
2.可逆性原则:失去锻炼效果的速度比获得的速度快。
如果停止锻炼,身体逐渐失去适应锻炼带来的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会迅速减退。
因此,要保持适度的锻炼频率和强度,将锻炼作为长期的生活方式。
3.特异性原则:身体对刺激有特定的适应。
根据个人的健康目标和需求,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
例如,如果想增加肌肉力量,应进行重力负荷的器械训练;如果想提高心肺功能,应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游泳。
4.平衡原则:全面锻炼身体各个方面。
应综合考虑力量、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的锻炼。
每个人的强项和需求不同,但要使各个方面都得到适度的锻炼,以保持身体的整体健康。
5.个性化原则:因材施教,根据个人的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目标,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
不同人有不同的起点和限制,应依据个人情况进行合理决策,如锻炼的类型、强度和时间。
6.持续性原则:长期坚持锻炼才会产生持久效果。
科学锻炼要有持续性,不能一次性地锻炼过度,也不能间断的锻炼。
应确保每周至少进行3次的锻炼,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30分钟。
7.安全性原则:锻炼时要注意安全。
选择安全合理的运动场地和设备,确保运动时的姿势正确,避免受伤。
同时,应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锻炼。
8.个人感受原则:锻炼时应听取身体的反应和需求。
不同人对锻炼的适应性和耐受性有所不同,应根据个人的感受来调整锻炼的强度和时间。
如果感到疲劳或不适,应及时停止锻炼。
总之,科学锻炼身体是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健康目标,合理安排和选择锻炼方式和强度。
只有遵循科学锻炼的原则,才能取得预期的健康效果,并避免运动损伤和健康风险。
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和注意事项ppt课件

★重视劳动性质和工 作条件的差异。
★充分利用现有的条 件,尤其是自然条 件。
.
三、体育锻炼的方法
1、科学把握适宜的运动负荷
★运动强度 ★运动密度 ★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数量
.
运动强度
指锻炼者练习时用力 紧张程度。一般通过测 量脉搏监控他的强度。
110次/分~50% 120次/分~60% 140次/分~70% 160次/分~80% 180次/分~90% 60%以下为小强度 80%以上为大强度
.
渐进性原则
体育锻炼是一个适应过程。它既体现在 整个锻炼全过程中,也体现在每一次锻炼 过程中。 1、锻炼动作由易到难。 2、锻炼时间由短到长。 3、锻炼强度由低到高。 4、锻炼运动量由小到大。
.
经常性原则
“用进废退”的生物学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 如何在体育锻炼中持之以恒?
1、强化体育意识。 2、确定合理目标。 3、选择适于自己的锻炼项目。 4、把体育锻炼纳入作息时间表。 5、结合日常生活进行体育锻炼。
.
06级第三学期体育理论试题
请尝试制定你本人2007年12月1日 至12月7日一周的体育锻炼计划(计划 应包括1周内每天的锻炼时间、内容、 运动量安排)。并详细说明其在科学性、 针对性、可操作性三个方面的制定依据。
.
评分标准
1、科学性 是否符合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2、针对性 是否符合本人主观、客观条件。 3、可操作性 是否能够在实践中运行。 ★优秀 具备上述3性,论述清楚,安排合理。 ★良好 具备上述3性,论述尚清楚,安排基本合理。 ★及格 基本具备上述3性,论述欠清楚,安排基本
1、体育锻炼的内容分类 按能量代谢体系分类
有氧代谢类 长跑 健美操 自行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力量素质的方法
力量性质 强度 组数 次数 速度 绝对力量 大 (80~100%) 多(6~10组) 少(1~5次) 混合速度 速度力量 中 (60~80%) 中(4~6组) 力量耐力 小 (40%~60%) 少(2~4组)
较多(5~15次) 多(15~30次) 快速 快速或慢速
密度
较大
中等
实事求是原则
一切从实际出发 包括主观、客观两方面
6
二、体育锻炼的时间与内容
(一)选择合理的体育锻炼时间
早晨 肌体状态欠佳、空气质量差,不宜激 烈运动。 下午 肌体状态良好,空气质量较好,可作 为主要体育锻炼时间。
晚上 肌体状态一般,因接近睡觉时间,不 宜激烈运动。
7
(二)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内容 1、体育锻炼的内容分类 按能量代谢体系分类
④练习后必须放松肌肉。
23
(二)速度素质
影响速度素质的主要因素
①机体能量供应特点。速度练习时间短、强度大。 机体在无氧条件下工作。因此,要求有较强的无 氧代谢能力。 ②肌肉自身特点。肌纤维有白纤维和红纤维两种。 白纤维适于快速用力,但易疲劳。红纤维可长时 间工作,但力量小、速度慢。如白纤维在肌肉中 占优势则是良好速度素质的物质基础。
③神经调节作用。速度取决于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准确性、协调性和同步作用。
24
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
①发展快频率练习。如快速高抬腿 跑、快速小步跑等。 ②发展爆发力练习。主要是快速力 量练习,即在不降低速度的条件 下加大负荷量的练习,如徒手或 负重的跳跃练习等。 ③提高无氧代谢能力的练习。多采 用重复跑、间歇跑等方法。
27
五、加强体育锻炼的计划性
注意事项
1、从个人实际出发,选择合理 的内容、方法、时间。制订切 实可行的计划。 2、个人兴趣与全面发展相结合。 3、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课及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相结合。 4、计划注意系统性、科学性, 留有余地。 5、合理安排运动量。
28
制订体育锻炼计划的步骤
1、自我测评 2、确定目标 3、制订计划 4、计划实施 5、检查评价 6、修订计划 7、继续实施
12
最适宜的健身运动强度
在有氧代谢条件 下运动的强度是最 适宜的健身运动强 度。 靶心率=最大心率 ×60%~80% 最大心率(近似值) =220-年龄
13
主观运动强度法(RPE)
这是由美国运动医学学会1990年推出的 运动强度分类系统。所谓“主观运动强度” 是指由运动者依据自己主观感受判断运动时 的负荷强度。并把自我感觉进行量化,再扩 大10倍,来推算即时心率,从而推算运动强 度,掌握运动负荷量。
有氧代谢类
长跑 健美操
无氧代谢类
自行车
短跑 举重 拳击
8
按目的分类
竞技类 篮球 足球 乒乓球 健身类 健身走 健身跑 太极拳 健美类 健美 形体 健美操 休闲类 保龄球 台球 飞镖 康复类 气功 医疗保健操 极限类 登山 攀岩 潜水
9
2、选择体育锻炼内容的要求
★重视性别、年龄、 健康状况的差异。 ★重视劳动性质和工 作条件的差异。 ★充分利用现有的条 件,尤其是自然条 件。
1、锻炼动作由易到难。
2、锻炼时间由短到长。
3、锻炼强度由低到高。
4、锻炼运动量由小到大。
5
经常性原则
“用进废退”的生物学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 如何在体育锻炼中持之以恒? 1、强化体育意识。 2、确定合理目标。 3、选择适于自己的锻炼项目。 4、把体育锻炼纳入作息时间表。 5、结合日常生活进行体育锻炼。
18
四、发展身体素质
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人体运动系统表 现出的能力:速度、力量、耐力、灵巧 性、柔韧性等。是人体体质重要内容。 其中力量、速度、耐力是最基本的三项 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发展得愈充分,机 体就能发挥出愈大的活动能力。愈能表 现出良好的运动技能。
19
(一)力量素质
影响力量素质的主要因素
①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肉的 收缩力与其横断面大小成正 比。横断面越大,肌肉的收 缩力越大。 ②肌肉收缩前的初始长度。在 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前的初 始长度越长,收缩力越大。 ③机体的物质储备与供应条件。 ④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10
三、体育锻炼的方法
1、科学把握适宜的运动负荷
★运动强度 ★运动密度 ★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数量
11
运动强度
指锻炼者练习时用力 紧张程度。一般通过测 量脉搏监控他的强度。 110次/分~50% 120次/分~60% 140次/分~70% 160次/分~80% 180次/分~90% 60%以下为小强度 80%以上为大强度
经常性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
3
自觉性原则
自觉性来源于目的性,正确确定体育锻炼 的目的的意义在于:
1、有利于调动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有利于正确确定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 和运动负荷。
全面性原则
人体是统一的有机体 1、全面提高身体机能水平。
2、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3、掌握多种运动技能。
4
渐进性原则
体育锻炼是一个适应过程。它既体现在 整个锻炼全过程中,也体现在每一次锻炼 过程中。
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
1
前 言
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不但能保证学 生身体全面健康地发展,而且有助于其 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当代学生应该 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了解科学锻 炼身体的方法,努力提高基本身体素质, 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2
一、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自原则
16
运动时间与强度的组合
时间 5分钟 强度% 小运动量 70% 10分钟 15分钟 30分钟 60分钟 65% 60% 50% 40%
中运动量
大运动量
80%
90%
75%
85%
70%
80%
60%
70%
50%
60%
运动强度以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表示
17
3、合理安排体育锻炼的次数
原则
★上一次锻炼产生的疲劳基 本消除即可进行下一次锻 炼。 ★每周至少锻炼1次,最好 不少于3次。 ★运动量大,间隔长。运动 量小则间隔短。
25
(三)耐力素质
影响耐力素质的主要因素
①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
功能。
②大脑皮层运动中枢机能的
稳定性。
③肌肉中红纤维所占的比例。
④机体内能量物质储备水平。 ⑤心理素质水平。
26
发展一般耐力素质的方法
“渐进的极限负荷”原则是发展 耐力素质的主要依据。理想的负荷 应当是接近个人机能极限,又最大 限度在有氧代谢的范围内工作。 通 常 掌 握 在 最 大 强 度 的 70% ~ 80%,即运动时心率为140~160次 /分左右。持续5~15分钟。
29
30
较小
21
增加肌肉体积的方法
用中、小重量(大体 上只能重复 8 ~ 12 次的 重量 ) ,使肌肉工作到 极限。共3~5组,可 以增加肌肉的围度。
22
发展力量素质注意事项
①随着肌肉力量提高,必须不断加大负 荷,以提高肌肉负荷能力。 ②练习时间安排,以隔日练习为好。
③注意全身协调发展。大肌肉群、小肌 肉群,上下肢肌肉群均衡发展。
14
主观感觉强度量化表
RPE指数
<10 10~11
强度量化分类
很轻松 轻松
12~13
14~15 >16
稍费劲
费劲 很费劲
15
2、掌握适当的运动时间
运动时间一般根据运 动强度而定。每次5分钟以 上都属于有效范围。青少 年可采用大强度、短时间 的练习。体弱者及老年人 宜采用低强度、长时间的 练习。条件允许,以30分 钟至1小时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