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混凝土外加剂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外加剂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外加剂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4257a69a26925c52cc5bfaa.png)
2、试验方法
2.1材料
2.1.1水泥
2.1.1.1基准水泥是检验混凝土外加剂性能的专用水泥,是符合下列品质指标的硅酸盐水泥熟料与二水石膏共同粉磨而成的42.5强的等级的P. 型硅酸盐水泥。基准水泥必须由经中国建材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与有关单位共同确认具备生产条件的工厂供给。
品质指标:
熟料中铝酸三钙(C3A)含量6%~8%。
---筒及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筒质量,单位为克(g)。
试验时,从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泌水率取三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1%。若三个试样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大于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泌水率,如果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大于中间值的15%时,则应重做。
2.1.2砂
符合GB/T14684中 区要求的中砂,单细度模数为2.6~2.9,含泥量小于1%。
黑龙江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第五分站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HHSL/SC-2010
第1版 第0次修改
混凝土外加剂作业指导书
第 2 页 共 9 页
2.1.3石子
符合GB/T14685要求的公称粒径为5mm~20mm的碎石或卵石,采用二级配,其中5mm~10mm占40%,10mm~20mm占60%,满足连续级配要求,针片状物质含量小于10%,空隙率小于47%,含泥量小于0.5%。如有争议,如卵石试验结果为准。2.1.4水
混凝土外加剂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10.19
![混凝土外加剂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10.19](https://img.taocdn.com/s3/m/85a6e2790c22590103029d65.png)
4.含固量检测,被测液体试样称量:3~5g,精确至0.0001g;
5.减水率应精确到0.1%,最终减水率以三批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精确到1%。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减水率。若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15%时,则该批试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
砂:由参与实验室自备,检测用砂采用符合GB/T 14684中的Ⅱ区要求的中砂,细度模数为2.6~2.9,含泥量小于1%,由于符合要求的砂对减水剂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小,检测用砂由试验室自备;
碎石:检测用石子采用符合GB/T 14685要求的公称粒径5~20mm的碎石,采用二级配,其中5~10mm占40%,10~20mm占60%,满足连续级配要求,针片状物质含量小于10%,空隙率小于47%,含泥量小于0.5%,由于符合要求的碎石对减水剂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小,检测用碎石由试验室自备。
3、作业步骤
通用说明:
1.样品试验前请充分摇匀,试验过程原始记录采用附表中提供的统一格式,试验完后随结果报告单一并提交。
2.本指导书涉及项目可同时进行,通用材料如下
温度:实验材料及环境温度控制在(20±3)℃;
外加剂:统一提供匀质性良好缓凝型高效减水剂;
基准水泥:统一提供同一个批次的基准水泥,不允许采用其它水泥;
j.重复步骤a~i直至测得坍落度达到h0最小拌合水量m1。
k.计算加入外加剂后实际需水量(实际用水量)
l.计算外加剂减水率:
注意事项
1.坍落度筒提升过程宜控制在3s~7s;且从开始装料至提坍落度筒整个过程应连续进行,并在150s内完成;
2.提起坍落度筒后混凝土发生一边崩坍或剪坏现象,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
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
![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306ef89e45c3b3566ec8b29.png)
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实验室试验人员对混凝土用外加剂的工作程序,实现试验的标准化操作方法。
2适用范围适用本实验对砼、砂浆用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缓凝剂、防水剂等外加剂的进货检验。
3编制依据3.1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3.2GB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3.3JC473-2009、JC474-2008、JC475-2004、JC476-2001、JC477-1992、3.4GB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3.5GB/J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3.6GB/J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4试验方法与操作步骤4.1固体含量方法提要及实验步骤a、将已恒量的称量瓶内放入被测试样于一定的温度下烘至恒量。
b、将洁净带盖称量瓶放入烘箱内,于100℃-105℃烘3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恒量,其质量为m0.c、将被测试样装入已恒量的称量瓶内,盖上盖称出试样及称量瓶的总质量为 m1。
试样称量:固体产品:1.000-2.000g;液体产品:3.000-5.000g。
d、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放入烘箱内,开启瓶盖,升温至100℃-105℃(特殊品种除外)烘干,盖上盖至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恒量,其质量为m2e、结果表示固体含量X固按下式计算:m2–m0X固= ×100m1–m0式中: X固---固体含量,%;m0---称量瓶的质量,g;m1---称量瓶加试样的质量g;m2----称量瓶加烘干后试样的质量。
4.2外加剂溶液密度ρ的测定将已校正V值的比重瓶洗净、干燥、灌满被测溶液,塞上塞子后浸入20℃±1℃超级恒温器内,恒温20min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干瓶外的水及毛细管溢出的溶液后,在天平上称出比重瓶装满外加剂溶液后的质量为 m2。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0eda6e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b.png)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标题:混凝土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施工过程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帮助施工人员正确操作,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一、混凝土搅拌操作1.1 搅拌设备选择:选择适合工程需求的搅拌设备,确保搅拌效果和效率。
1.2 材料比例准备:准确按照设计要求配比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保证混凝土质量。
1.3 搅拌时间控制:控制搅拌时间,避免混凝土过度或不足搅拌,影响强度和耐久性。
二、混凝土浇筑操作2.1 浇筑前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平整干净,设置模板和支撑,做好防水措施。
2.2 浇筑过程控制:控制浇筑速度和均匀性,避免混凝土流动不畅或出现空鼓现象。
2.3 浇筑后处理:及时修整混凝土表面,保持养护湿润,防止开裂和渗水。
三、混凝土养护操作3.1 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气温湿度等因素确定养护时间,确保混凝土强度发挥。
3.2 养护方式:采用湿润养护或覆盖保温养护方式,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裂缝产生。
3.3 养护质量:定期检查混凝土养护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和修复破损,确保养护效果。
四、混凝土强度检测4.1 取样方法:按照规范要求采取混凝土取样,避免取样不准确影响检测结果。
4.2 试块制作:制作混凝土试块,标明取样位置和养护条件,确保试块质量。
4.3 试块检测:按照标准方法进行试块检测,获取混凝土强度数据,评估混凝土质量。
五、混凝土施工安全5.1 安全防护: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识,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5.2 施工操作规范: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5.3 紧急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培训施工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施工安全。
结语: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混凝土施工操作的重要文件,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指导书要求进行作业,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通过本文介绍的内容,希望能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557f492b9d528ea81c77937.png)
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一)材料水泥:P.S32.5矿渣硅酸盐水泥。
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砂:细砂。
混凝土低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5%,高于C30 时含泥量不大于3%。
石子:粒径16-30mm,混凝土低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2%。
高于C30时不大于1%。
混凝土外加剂:FJ-1泵送剂。
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掺量经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二)作业条件1.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铁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合格,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蔽、预检手续。
2.浇筑混凝土用架子及走道已支搭完毕,经检查合格。
3.水泥、砂、石及外加剂等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试验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4.电子计量器经检查衡量准确、灵活,振捣器(棒)经检验试运转正常。
二、操作工艺(一)清理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塑料垫块是否垫好。
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
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二)混凝土搅拌1.根据配合比确定每盘各种材料用量,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
2.装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装水泥,最后倒砂子。
掺外加剂时,粉状外加剂应根据每盘加量应预加工装入小包装内(塑料袋为宜),用时与细粗骨料同时加入;液状外加剂应按每盘用量与水同时装入搅拌机搅拌。
3.搅拌时间: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混凝土开始卸料为止,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为90秒(1.5分钟)。
(三)混凝土运输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四)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1.混凝土自料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如超过2米时必须采取措施。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程度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厘米。
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检测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检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9ac6738cc17552707220895.png)
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或矿物掺合料的适应性检测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为规范化指导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或矿物掺合料的适应性检测方法,保证检验数据的真实性,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对进场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或矿物掺合料的适应性检测。
三、引用标准GB 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四、检测所用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泥净浆搅拌机;2 截锥形圆模:上口内径 36mm ,下口内径 60mm ,高度 60mm ,内壁光滑无缝的金属制品;3 玻璃板:400mm × 400mm×5mm ;4 钢直尺: 300mm;5 刮刀;6 秒表,时钟;7 药物天平:称量 100g ;感量 1g ;8 电子大平:称量 50g ;感量 0.05g 。
五、水泥适应性检测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1 将玻璃板放置在水平位置, 用湿布将玻璃板、截锥圆模、搅拌器及搅拌锅均匀擦过,使其表面湿而不带水滴;2 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板中央,并用湿布覆盖待用;3 称取水泥 600g ,倒入搅拌锅内;4 对某种水泥需选择外加剂时, 每种外加剂应分别加入不同掺量; 对某种外加剂选择水泥时,每种水泥应分别加入不同掺量的外加剂。
对不同品种外加剂, 不同掺量应分别进行试验;5 加入 174g 或 210g 水(外加剂为水剂时,应扣除其含水量 ,搅拌 4min ;6 将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 用刮刀刮平, 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提起, 同时, 开启秒表计时, 至 30s 用直尺量取流淌水泥净浆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7 已测定过流动度的水泥浆应弃去,不再装入搅拌锅中。
水泥净浆停放时, 应用湿布覆盖搅拌锅;8 剩留在搅拌锅内的水泥净浆, 至加水后 30、 60min , 开启搅拌机, 搅拌 4min , 按本规范第 A.0.3-6 方法分别测定相应时间的水泥净浆流动度。
七测试结果应按下列方法分析:1 绘制以掺量为横坐标, 流动度为纵坐标的曲线。
作业指导书凝结时间
![作业指导书凝结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8f1a8f7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a.png)
文献控制代号:HAJJ-312-08作业指导书砼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控制状态:受控□非受控□持有者姓名:编号:编制:审核:批准:-08-01公布-08-01实行xxx建筑工程检测中心有限企业1、合用范围:本措施合用于从混凝土拌合物中筛出旳砂浆用贯入阻力法来确定坍落度值不为零旳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旳测定。
2、措施根据:本措施出自《一般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措施原则》 GB/T50080- 3、拌合物取样及试样制备:3.1取样3.1.1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旳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旳1.5倍,且宜不不不小于20L。
3.1.2混凝土拌合物旳取样用品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旳措施。
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旳约1/4处、1/2处和3/4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终一次取样不适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
3.1.3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适宜超过5min。
3.2试样旳制备:3.2.1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拌合时试验室旳温度应保持在20±5℃,所用旳材料旳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注: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旳混凝土时,所用原材料旳温度宜与施工现场保持一致。
3.2.2试验室拌合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
称量精度:骨料为±1%;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均为±0.5%。
3.2.3混凝土拌合物旳制备应符合《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中旳有关规定。
3.2.4从试样制备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适宜超过5 min。
4、仪器设备:4.1贯入阻力仪:由加荷装置、测针、砂浆试样筒和原则筛构成。
4.1.1加荷装置:最大测量值应不不小于1000N,精确为±10N;4.1.2测针:长为100㎜2、50㎜2和20㎜2三种测针;在距贯入端25㎜处刻有一圈标识;4.1.3砂浆试样筒:上口径为160㎜,下口径为150㎜,净高为150㎜刚性不透水旳金属圆筒,并配有盖子;4.1.4原则筛:筛孔为5㎜旳符合现行国标《试验筛》GB/T6005规定旳金属圆孔筛。
检验检测机构环境控制作业指导书(RBT214-2017)
![检验检测机构环境控制作业指导书(RBT214-2017)](https://img.taocdn.com/s3/m/781794b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8.png)
检验检测环境控制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保证检验检测活动的质量,确保检验检测场所环境条件满足舒适、标准、规范、有序、安全、环保的要求,保证检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范围适用于本机构检验检测业务范围内环境的识别、控制和维护。
3、依据3.1《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中4.3条款:场所环境。
3.2法律法规和安全要求、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要求、特殊或精密仪器设备的要求、样品的要求以及操作人员本身的要求。
4职责4.1机构负责人负责保证检测室、养护室、样品室等设施资源配置符合要求,执行《仪器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
4.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检验检测人员根据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对环境条件有要求的,组织制定环境控制目标、建立监控手段和措施。
4.3监督员、内审员负责监督环境控制的有效性。
4.4设备管理员负责对环境控制设施的维护、检定/校准,并负责状态标识的有效性张贴。
4.5检测人员负责对环境条件进行日常控制并记录环境条件控制记录。
5要求5.1检验检测工作环境的要求5.1.1检测场所面积和布置要满足检验检测工作要求和相关资质管理规定的要求;5.1.2检测场所与办公场所分离,防止影响检验检测工作;5.1.3房屋的布局设计或改造应考虑能源、采光、采暖、通风以及温湿度、噪音、振动等对检测工作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5.1.4保证动力电和照明电的供给,检测室供电系统应与检测设备使用电量相匹配,并具有良好的接地线,以保证用电安全;5.1.5检测过程中有废气、烟雾产生的检测项目,应配有通风橱柜或有效地排气、排烟设施条件下进行操作,以保证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和检测人员健康不受影响或损害;5.1.6检测过程有废水、废液产生的检测室或试验装置,应安装排污、收集系统,以保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5.1.7有温、湿度要求的检测室、样品处理室、养护室等应根据标准、规范等技术文件要求控制养护的温度、湿度,配置环境监控设施(如干湿温度计)、养护设备,环境控制要求见《检验检测场所环境要求一览表》。
外加剂含固量作业指导书
![外加剂含固量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9bd724110a6f524ccbf85b5.png)
外加剂含固量试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外加剂含固量试验方法。
1.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高新能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标准型、缓凝型)、普通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引气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防水剂、防冻剂、和速凝剂共一类混凝土外加剂。
2 仪器
要求如下:
a )天平:分度值0.0001g
b )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范围0℃-200℃
c )带盖称量瓶:65mm*25mm
d )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3 试验步骤
3.1将洁净带盖称量瓶放入烘箱内,于100℃-105℃烘30min ,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 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恒量,其质量为m0。
3.2将被测液体试样装入已经恒量的称量瓶内,盖上盖称出液体试样及称量瓶的总质量为m1。
3.3 将盛有液体试样的称量瓶放入烘箱内,开启瓶盖,升温100℃-105℃烘干,盖上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 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恒量,其质量为m2。
4 结果表示
含固量X 固按下式计算:
100*m0
m10m 2m --=固X 式中:
X 固---含固量,%
m0---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 )
m1---称量瓶加液体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
m2---称量瓶加液体试样烘干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 )。
检测作业指导书
![检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84dd07b50e2524de5187ef1.png)
文件编号:XXXXX-ZY-2018作业指导书控制状态:控制号:持有者:发布日期:XXXXXXXX实施日期:XXXXXXXXXXXXXXXXXX作业指导书批准:XXXXXX审核:XXXXXX主编:编写人员:编制依据:相关试验规程前言为使公司新增各项试验工作有章可循,使工作(作业)安全风险评估和过程控制规范化,保证试验全过程的安全和质量,公司质量办公室特制订了本作业指导书,作为持续改进试验工作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正常运作的基础和依据,同时用作学习与培训教材,以提高试验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希望各有关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照此作业指导书的工作流程进行日常工作、试验,以保证工作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XXXXXXXXXXXXXXX质量办公室XXXXXXXXX水泥作业指导书一、烧失量1 方法提要试样在(950±25)℃的高温炉中灼烧,驱除水分和二氧化碳,同时将存在的易氧化元素氧化。
通常矿渣硅酸盐水泥应对由硫化物的氧化引起的烧失量误差必须进行校正,而其他元素存在引起的误差一般可忽略不计。
2 引用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176-20083 分析步骤称取约 1g 试样( m ),精确至 0.0001g ,置于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上,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 ± 25 )℃的高温炉中灼烧 15~20 min ,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反复灼烧,直至连续两次称量之差小于 0.0005g 时,即达到恒量。
4 结果计算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ω LOI 按下式计算:ω LOI = ×100式中:ω LOI ——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 % ;m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 g );m 1 ——灼烧后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 g )。
5 结果整理试验结果精确至 0.01% 、平行试验两次,允许重复性误差为0.15% 。
二、.碱含量水泥氧化钾和氧化钠试验检测细则(火焰光度计基准法)1 方法提要试样经氢氟酸 - 硫酸蒸发处理除去硅,用热水浸取残渣,以氨水和碳酸铵分离铁、铝、钙、镁。
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掺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掺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166c4003186bceb18e8bb7f.png)
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SHJC/ZYZD-(第A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受控状态: 受控 非受控发放编号:发布:年月日4.实验步骤:1)胶砂配比按表1。
2)试验胶砂按GB/T17671规定进行搅拌。
3)搅拌后的试验胶砂按GB/T2419测定流动度,当流动度在130mm~140mm范围内,记录此时的加水量;当流动度小于130mm或大于140mm时,重新调整加水量,直至流动度达到130mm~140mm为止。
5.实验结果处理:烧失量的质量分数ωιοI按式(5)计算。
式中ωιοI——烧失量的质量分数,%;m1——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m2——灼烧后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5.实验结果处理:含水量按下式计算:式中:W——含水量,单位为百分数(%);w1——烘干前试验的质量,单位为克(g);w0——烘干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至0.1%。
4.实验步骤:4.1胶砂配比按下表4.2将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分别按GB/T17671规定进行搅拌、试体成型和养护。
4.3试体养护至28天,按GB/T17671规定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的抗压强度。
5.实验结果处理:强度活性指数按下式计算:式中H28——活性指数(%);R——试验胶砂28d抗压强度(MPa);R0——对比胶砂28d抗压强度(MPa)。
计算结果精确至1%。
5.实验结果处理:试样中三氧化硫的质量分数ωSO3,按式(4)计算式中ωSO3——三氧化硫的质量分数,%;m1——灼烧后沉淀的质量,单位为克(g);m——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0.343——硫酸钡对三氧化硫的换算系数。
在酸性溶液中,用氯化钡溶液沉淀硫酸盐,经过滤灼烧后,以硫酸钡形式称量。
测定结果用三氧化硫计。
混凝土外加剂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外加剂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cab75110912a216147929fb.png)
混凝土外加剂一、施工准备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掺入能按要求改善和调节混凝土性能的材料称为混凝土外加剂。
外加剂的产品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1、材料⑴外加料按其使用效果分类如下:1)减少剂: 在不影响混凝土和易性条件下具有减少及增强作用的外加剂。
2)引气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能引起大量分布均匀的微小气泡,以减少拌合物泌水离析,改善和易性并能显著提高硬化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的外加剂。
3)调凝剂:能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的外加剂。
⑶常用外加剂的适用范围见表5─302、工具⑴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应采用外加剂自动计量系统装置。
⑵施工现场采用粉剂时应配备下列工具a、能盛大100kg以上的大水桶两个,并有活动铁盖。
b、能盛5kg水的小水桶两个。
c、竹篸1只,竹手扫1把。
d、100kg台秤1台,10kg杆秤1把。
⑶施工现场采用溶剂时应配备下列工具a、能盛水100kg以上的大水桶两个、并有活动铁盖。
b、能盛5kg水的小水桶1个。
c、100kg台秤1台。
3、作业条件⑴按混凝土性能要求选定外加剂类型⑵外加剂用量必须经试配确定。
⑶开工前对工人进行技术操作交底。
⑷指定专人对计量工作进行监督。
⑸备足本次作业的外加剂用料量。
二、操作工艺1、掺外加剂外加剂有固体、液体之分。
混凝土外加剂的掺入量百分比是以固体为准。
⑴水剂,市场供应的液体外加剂浓度较高,不宜直接掺入混凝土拌合物中,需要先稀释成浓度为20%~30%的水溶液。
1)按施工要求掺入的浓度与原有浓度的差异决定兑水倍数。
2)秤出定量外加剂。
3)在大水桶中储放应兑水量。
4)把外加剂倒入大水桶中搅拌均匀。
⑵粉剂:先把粉剂制备浓度20%~30%水溶液才予使用。
1)根据配合比,将每一盘(槽)混凝土需用的外加剂粉剂的用量,先配制成一小桶(重为5kg)外加剂溶液。
2)推算出一大水桶(重为100kg) 外加剂水溶液应掺用外加剂粉剂的数量。
(即20倍小桶量)。
3)把外加剂放在竹上,浸在大水桶水面。
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
![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b9eb5d043323968001c924c.png)
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控制状态:发放编号:生效日期:年月日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试验检验人员试验操作,保证试验过程的科学、正规、规范,确保试验结果客观、公正、公平。
二、范围适用于本项目对所有工程用混凝土、砂浆、水泥浆及灌浆料等用外加剂的试验检验。
三、条件1、人员条件所有试验人员均应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持证上岗作业,取得交通部质监总站颁发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或省级公路质监站颁发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助理试验检测师证书,并在母体试验机构完成备案的人员。
熟悉本岗位试验操作规程、标准;熟练掌握本岗位试验操作的技能。
2、设备条件所有试验使用过程中使用的试验设备、工具均性能完好,已经国家权威机构检定(校准或测试须经确认)合格,标识清楚,且在合法有效的计量周期范围内。
3、环境条件外加剂试验检测环境要求温度为20℃±3℃,须确认上述条件全部达到要求。
四、质量标准1、试验准备1)、检查样品的数量及封装是否能满足所检测参数及指标的要求,所有试验用材料均应20℃±3℃环境中保持4小时以上,确保材料内部同温一致。
2)、烘干试样应在密封的干燥器中冷却致常温;3)、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处于良好性能状态,开机通电,检查运转是否正常,数字显示部分是否正常等;4)、检查环境温度、湿度是否满足规程要求,不满足时需要进行调整和控制。
注:样品与设备同温过程中,还包括试验用水。
2、试验方法及精度注:参数不全,需增加新标准中的相关参数。
3、试验检验过程试验过程中,应有两人同时相互配合进行,分工协作;一人为主检员,一人为协助人员;主检员负责主要操作作业,一个辅助复查并负责记录数据;主检人员称量完后,辅助人员应复查读数并在试验记录表上记录。
试验操作流程见第七部分作业程序。
4、平行试验平行试验样品应两组同时试验,由于试验条件所限不能同时试验的,应在第一次试验结束后,立即实施第二组样品的试验。
5、样品保留样品在检验结束后保留三个月,以备需要时复查,保留期限从检验报告签发之日起计算。
建设工程领域现场检验检测安全作业指导书
![建设工程领域现场检验检测安全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76266e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3.png)
1 目的全体检验检测人员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组织学习安全检验规章制度,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做好现场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完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安全作业零事故。
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现场检验工作人员安全作业的管理指导。
3 职责1、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 (包括现场作业安全和交通安全)。
2、检测部安全员负责本部门安全保卫防护工作的日常管理,负责消防器材、防盗设备的配备、更新和查验。
3、项目现场安全员负责现场隐患排查、现场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及现场安全其他相关事宜。
4 工作程序4.1施工现场安全教育检测部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学习安全知识,建立与检验检测工作相适应的安全责任制度,提高员工安全意思。
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做好现场人员进场安全教育工作。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安全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2)2米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戴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3)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上或往下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4)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5)现场如需用电、吊装、电焊等特种作业,必须联系委托方由委托方的特种作业人员完成,不得私自操作。
4.2现场项目隐患排查1)进入现场前,应对现场环境进行安全评估,识别相关危险源,并采取防护措施,待满足安全作业条件后,人员方可进入现场作业;2)检查现场人员是否配备了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及安全用具;3)每日现场作业前,应确保作业人员身心及健康状况适合当天作业内容,杜绝带病作业、酒后作业;4)现场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仪器设备及其安全装置完好有效。
4.3现场检测工作安全1)加强车辆安全管理,维护良好用车秩序,提高车辆维保意识,落实行车安全措施,确保现场检测往返及开车出行安全;2)现场检查项目应设临时安全员,安全员负责该项目的安全保卫防护工作;3)需对检查现场地进行隔离的要做好标识、加强巡查,谢绝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更不允许非专业人员操作检查设备,以防可能造成的人员,设备损伤;4)检测过程中若与他人发生纠纷,检测人员服从临时安全员的统一调度,并及时通知工程方和工地管理方,妥善解决问题,避免矛盾激化,必要时应报警;5)全体工作人员应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概念,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避免发生事故。
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
![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0921a3ceefdc8d376ee32c5.png)
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对外加剂的试验检验操作作出规定,保证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基本数据,为顾客提供正确有效的检验结果。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及派出试验室所有混凝土外加剂性能的检测。
3.职责3.1试验室负责人负责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验的试验条件控制,负责各项检验过程、质量记录和检验结果的检查、监督。
3.2试验室质量负责人负责各自课题的混凝土外加剂性能的检验工作安排,负责检验数据的校核和编写检验报告。
3.3试验室试验人员负责对检验样品进行检验、试验操作、填写原始记录、计算检验结果和整理检验成果,进行自检和互检并负责样品的留样和封存。
4.作业程序4.1外加剂的出厂外加剂出厂时应随有鉴定合格证书、产品质量检验成果及使用说明书。
包装应注明外加及的产品名称、型号、净质量或体积(包括含量和浓度)、生产厂名。
4.2外加剂试验材料4.2.1水泥采用基准水泥。
如得不到基准水泥时,允许采用C3A含量6%~8%,总碱量(Na2O+0.658K2O)不大于1%的熟料和二水石膏、矿渣共同磨制的标号大于(含)525好硅酸盐水泥。
4.2.2砂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93)要求的细度模数为2.6~2.9的中砂。
4.2.3石子符合《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93)粒径为5mm~20mm (圆孔筛),采用二级配,其中5mm ~10mm占40%,10mm~20mm 占60%。
如有争议,以卵石试验结果为准。
4.2.4水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163-89)要求。
4.2.5外加剂需要检测的外加剂。
4.3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55-81)进行设计。
非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水泥、砂、石的比例不变。
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a)水泥用量:采用卵石时,(310±5)Kg/m3;采用碎石时,(330±5)Kg/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SHJC/ZYZD-
(第A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受控状态: 受控 非受控
发放编号:
发布:年月日
式中:
V1一一试样溶液加10mL 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V2一一试样溶液加20mL 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X Cl-按式(12)计算:
式中:
X Cl-一一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
V 一一外加剂中氯离子所消耗硝酸银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一一外加剂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重复性限为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