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景区导游词
最新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最新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49971446b90d6c85ec3ac6fb.png)
最新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
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最新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最新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一)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境内,距市区10余公里,是一处融道家文化和战争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游览区, 20xx年函谷关被国家旅游局首批为AAA景区。
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从时间意义上说,堪称天下第一关。
它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这一千古雄关见证了历史上许多著名战争,演绎了不少历史典故,诸如“合纵攻秦,楚汉争关,公孙白马,鸡鸣狗盗”等。
道家始祖老子在太初宫著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被视为我国哲学园林中的瑰宝,太初宫也因此被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道号玉溪道人)称为“道家之源”。
它是目前函谷关景区现存最为古老的1 / 12一座建筑,伴随老子入关而生的紫气东来典故已为人们耳熟能详,颇具神秘和详瑞之气。
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有景点:太初宫、鸡鸣台、瞻紫楼、大道院、函谷关城楼等二十余处,太初宫景区柏树荫蔽,香火袅绕,肃穆庄严,具有浓郁的道教氛围和文化气息。
为进一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函谷关新上老子迎宾,李自成激战函谷关两个节目表演,真实再现了函谷关前战火硝烟,刀光剑影的历史场面。
最新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范文(二)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
函谷关导游词
![函谷关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130fea22ee06eff9aef807db.png)
函谷关旅游区导游词[?道家之源?门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各位参观函谷关,我是导游小x。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而且也是道家始祖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方,因此被誉为?千古雄关,道家之源?。
所以我们今天的参观也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老子著经处——太初宫,第二部分是函谷关。
现在我们看到门额上?道家之源?这四个大字,它是由我国前任(第六任)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玉溪道人)题写的,非常权威的界定了函谷关在我国道教中的地位。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幅对联,上联是?三百代太初之光生一生二生万物?,下联为?五千言道德真经法天法地法自然?,意为自然界始于太初,《道德经》源于自然。
首先我们参观第一部分——太初宫景区。
[朱雀门—碑刻—灵符遗址—太初宫前院门口] 各位游客,请看前面这座青灰色门楼,它叫朱雀门。
上面雕有两只似凤非凤,似鹤非鹤的鸟雀,其为朱雀,它是中国道教四种护卫神之一,与青龙、白虎、玄武合称为四灵,它们来源于古人对自然崇拜中的星辰崇拜,本属于28座星宿,到了战国以后,逐渐根据其形状和方位的不同划分为四灵,分别镇守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我们常说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就是这个意思.朱雀迎门有开门吉祥之意,在此先预祝各位游客吉祥如意!函谷关始建于西周,鼎盛于秦汉,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它不仅是一处军事要塞,而且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在公元前491年,曾任东周守藏史的老子因看到周王朝日渐衰落,无力再作学问,便辞官西隐,途经函谷关,被当时关令尹喜拜留在关内太初宫,写下了彪炳后世的五千言《道德经》,从而开创了中国独有的一脉道家文化,奠定了中国道教文化基础,知道《道德经》的人不在少数,了解《道德经》的人就为数不多了,《道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为系统的哲学著作,它集中反映了一个?道?的概念,体现了一种?无为?、?不争?的思想,通篇七十三次提到?道?,旨在教化人们凡事遵从规律,顺应规律,不能强作强为,现在好多从商从政的人都研究过《道德经》,而且从中领悟了不少经营管理之道,今天我们大家在函谷关接触了《道德经》,认识了《道德经》,希望老子的一些思想能对你的生活和事业有所帮助。
导游资格证考试面试导游词河南三门峡函谷关
![导游资格证考试面试导游词河南三门峡函谷关](https://img.taocdn.com/s3/m/a4651159ba0d4a7303763a3d.png)
三门峡函谷关景区朋友们,现在我们就位于函谷关景区的大门口,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年代最早的军事要塞,而且是道家鼻祖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方,因而被誉为“千古雄关,道家之源”,门额上“道家之源”这四个大字即是前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玉溪道人亲笔题写的,权威界定了函谷关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
今天我们的参观分为太初宫、函谷关两大部分,首先我们来参观第一部分—太初宫。
太初宫是为了纪念老子当年在此著写五千言《道德经》而修建的。
所谓太初在道教中指天地最初形成的元气或最初形成的状态。
各位游客,请看前面这座青灰色门楼,它叫朱雀门。
上面雕有两只似凤非凤,似鹤非鹤的鸟雀,其为朱雀,它是中国道教四种护卫神之一,与青龙、白虎、玄武合称为四灵,它们来源于古人对自然崇拜中的星辰崇拜,本属于28座星宿,到了战国以后,逐渐根据其形状和方位的不同划分为四灵,分别镇守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我们常说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就是这个意思.朱雀迎门有开门吉祥之意,在此先预祝各位游客吉祥如意。
据史书记载,当年函谷关关令尹喜善观天象,精通易经。
一天,尹喜登上一个土台,发现东方有一团紫气升起,知道有圣人要从函谷关经过,于是沐浴更衣,静静等候。
不久果然有一位皓首长髯的老者,骑着青牛,从东方徐徐而来。
他就是周朝的柱下史老子,因为看到周室衰微,朝政废弛,便决定经函谷关到西域隐居。
尹喜盛情款待了老子,恳请其著书立说,老子很高兴的接受了尹喜的挽留,著就了彪炳后世的五千言《道德经》。
"紫气东来"的成语就源于此。
后人为了纪念此事而修建了瞻紫楼,又叫望气台。
现在我们来到了景区中最高一部分——鸡鸣台。
鸡鸣台又叫田文台,田文就是战国时期四君子之一孟尝君。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将齐国孟尝君招入秦国立他为相,后来听信手下谗言又要杀孟尝君,这时孟尝君的一个门客就用“狗盗”之术进入秦宫,偷得当初已献给襄王的千年宝贝白狐裘,贿送给襄王夫人,换得通关文书。
河南导游词2020年5篇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_0310文档
![河南导游词2020年5篇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_0310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1019ac714791711cc7917e1.png)
2020河南导游词5篇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_0310文档EDUCATION WORD河南导游词5篇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_0310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函谷关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距三门峡市区约75公里,灵宝市区12公里。
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后毁于战火。
1987年重修太初宫,1992年复建函谷关关楼,是一处融道家文化和军事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游览区。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声播海外。
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玉溪道人闵智亭亲笔为景区题写“道家之源”匾额。
该景区面积16.9平方公里,分为函谷关和太初宫两大部分。
函谷关建于春秋战国之际,“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
春秋战国以来,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黄巢、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狼烟烽火,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太初宫是我国春秋末年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老子著述《道德经》的地方,他的著作《道德经》,其思想博大精深,蕴含丰富,涉及天、地、人各个方面,在政治、经济、军事、艺术、伦理、养生等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自1992年以来,函谷关每年都要举行老子诞辰纪念活动,届时海内外旅游者前来朝圣。
主要景点有关楼、函关古道、太初宫、大道院、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等20余处。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5篇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c68b79680203d8cf2f2414.png)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5篇函谷关历史上有三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
另一处叫做魏关,距秦关北5公里处,但已在建设三门峡拦洪大坝时被冲末不复存在。
秦关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精选5篇,欢迎借鉴参考。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精选5篇(一)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
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都是重要关口。
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
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陜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河南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发轫地。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声播海内外。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精选5篇(二)各位朋友,三门峡游览的后一站是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
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距离三门峡市区45公里。
因关在峡谷,深险如函而得名。
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建制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介绍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23150b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4.png)
介绍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中国历史悠久、自然风光优美的河南函谷关!函谷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境内,是中原地区较为著名的关隘之一。
本次,我将为您全面介绍函谷关的历史文化、风景人文等方面。
让我们一起探秘函谷关神秘的历史和美丽的自然风光!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函谷关的历史背景。
函谷关作为中原地区著名的关隘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早在周朝时期,这里就是重要的边防要塞。
汉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司马迁就曾经被贬到函谷关。
唐朝时期,著名的将领秦琼就曾在此战功赫赫。
明朝时期,函谷关被列为“关外垒”,是抵御北方侵略的重要军事要塞之一。
其次,让我们观赏函谷关的人文景观。
作为中国古代墙垣建筑的杰出代表,函谷关墙体秀丽,布石匀实,透彻中空,墙上高耸的鹰嘴巍峨挺拔,构筑出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让人肃然起敬。
而且,函谷关建于险要之处,具有十分优美的自然风景。
建筑周围,红石峰立,山峦起伏,山水相映,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还有于右任、唐健等大才子们留下珍贵书画遗物,价值连城。
再次,我们来欣赏函谷关的自然风光。
这里山清水秀,景色优美,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景观。
这里山清水秀,漓江美景,群山环抱,林木翠绿,牛羊嬉戏,草木茂盛。
尤其是在春季,山上的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秋季,则是银杏树、枫树等红叶满山。
这些美丽景观令河南函谷关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
最后,我们顺亲为您介绍,函谷关的各项旅游服务。
函谷关景区内配备完善的游客接待设施、各类文化娱乐项目、传统手工艺品商铺等多项服务,一定能够满足您的各项需求。
我们积极热情、细致周到为每位游客服务,力争让您在函谷关留下美好难忘的旅游记忆。
总之,作为中原地区的著名关隘之一,河南函谷关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是一处值得您前来体验的旅游胜地。
我们在此衷心欢迎您的到来,希望您在函谷关感受到中国风光、历史文化的魅力!谢谢!。
函谷关景区导游词
![函谷关景区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3b0b312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f.png)
函谷关景区导游词五(1)班陈浩妍大家好,我是灵宝函谷关的导游,我叫陈浩妍,灵宝是一个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好地方,来灵宝千万别错过了函谷关。
今天我就带大家有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河南三门峡灵宝市北15公里外的王跺村,距三门峡市约70公里,因关在峡谷,深险如函得名,地处“长安谷道”紧靠黄河岸边。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得是太初宫,沿着石子铺成的小路就来到了碑林,接着往右走,就到了鸡鸣台,说起鸡鸣台这里还有个鸡鸣狗盗的故事,我就给大家讲《史记。
孟尝君列传》中关于他利用鸡鸣狗叫之技得以脱身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代,秦昭襄王请齐国的孟尝君来帮助治理国家,后来他听信谗言,逐又反悔便要孟尝君杀掉,秦泾阳君与孟尝君十分要好,听说秦王杀孟尝君,便想用宝玉打通庞飞的关节。
谁知庞飞不要宝玉,非要孟尝君的那件白裘不可。
这件用上等狐皮织成的名贵袍子,在孟尝君入秦时,已赠给秦王,怎么能要回呢?这天夜里,门客模仿狗叫骗过了看库人,盗出白狐裘,给了庞妃。
庞妃说服了秦王后,释放了孟尝君,孟尝君怕秦王反悔,便想连夜逃走,可当时有规定城门只有听到鸡鸣才能打开,于是,孟尝君手下一位食客便登上土台学鸡鸣,引来了全城鸡鸣声,打开城门迅速出关。
当秦王反悔时,孟尝君早已逃走不见人影了,后来“鸡鸣狗盗”这个故事就与函谷关一同流传了下来。
现在函谷关那里的“鸡鸣台”就是当年孟尝君记名的地方。
函谷关还有很多景点,如道圣宫、道家养生圆、藏经楼、瞻紫楼、蜡像馆、关楼等20余处。
我的讲解完了,各位游客有什么不明白的请随时提问!汉山景区导游词五(1)班叶林媛大家好,我是导游叶林媛。
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去游览灵宝的汉山。
汉山,东临娘娘山,西接亚武山,金顶海拔2413米,因真武大帝在此修炼成仙更盛名。
灵宝汉山之名,源自一段传说。
相传真武大帝原是古时净乐国的太子,却不愿继承王位,只潜心道行。
其母要儿子继位,真武大帝不从母命,跨过黄河来到汉山。
母亲在后面大声呼喊儿子回来,但真武大帝决心已定,站在汉山金顶之上捂住了耳朵。
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文档6篇
![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文档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1370a3910ef12d2af9e7eb.png)
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文档6篇On the documents of tour guide words in Hanguguan, Henan Province编订:JinTai College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文档6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河南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文档2、篇章2: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3、篇章3: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4、篇章4: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5、篇章5: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6、篇章6: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篇章1: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文档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
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下面是小泰收集整理的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5篇(一)函谷关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距三门峡市区约75公里,灵宝市区12公里。
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后毁于战火。
1987年重修太初宫,1992年复建函谷关关楼,是一处融道家文化和军事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游览区。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声播海外。
河南导游词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5篇_0419文档
![河南导游词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5篇_0419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aa6bfd469dc5022aaea00c5.png)
2020河南导游词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5篇_0419文档EDUCATION WORD河南导游词关于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5篇_0419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发轫地。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声播海外。
函谷关建于春秋战国之际。
“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
函谷关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
《太平寰宇记》中称“其城北带河,南依山,周回五里余四十步,高二丈”。
关城宏大雄伟,关楼倚金叠碧,因其地处桃林塞之中枢,崤函古道之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北空”(唐·胡宿诗),“双峰高耸太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金·辛愿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20xx年)楚、赵、魏、韩、燕五国伐秦,秦据函谷关天险大败六国军队。
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3年),楚、赵、魏、韩、卫五国伐秦,“至函关,皆败走”。
有关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精选12篇)
![有关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b7741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2.png)
有关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范文(精选12篇)有关河南函谷关的范文篇1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发轫地。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声播海外。
函谷关建于春秋战国之际。
“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
函谷关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
《太平寰宇记》中称“其城北带河,南依山,周回五里余四十步,高二丈”。
关城宏大雄伟,关楼倚金叠碧,因其地处桃林塞之中枢,崤函古道之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北空”(唐·胡宿诗),“双峰高耸太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金·辛愿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20xx年)楚、赵、魏、韩、燕五国伐秦,秦据函谷关天险大败六国军队。
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3年),楚、赵、魏、韩、卫五国伐秦,“至函关,皆败走”。
秦末楚汉战争中,刘邦曾守关阻挡项羽进攻。
唐“安史之乱”中,官兵与叛军在关前进行了著名的桃林大战。
自春秋战国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函谷关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黄巢、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狼烟烽火,无论是逐鹿中原,抑或进取关中,函谷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函谷关5分钟现场导游词 (1)
![函谷关5分钟现场导游词 (1)](https://img.taocdn.com/s3/m/d30e28739b6648d7c1c746f0.png)
花开了,是因为风笑了,月亮圆了是因为星星醉了,我笑了是因为你们来了,各位远道而来的游客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函谷关参观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员X号选手,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又因为函谷关也是道家始祖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方,因此被誉为“千古雄关,道家之源”。
所以我们今天的参观的主要有两个景点,太初宫和函谷关,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太初宫。
现在我们看到门额上“道家之源”这四个大字,它是由我国前任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题写的,非常权威的界定了函谷关在我国道教中的地位。
各位游客,请看前面这座青灰色门楼,它叫朱雀门。
朱雀是中国道教四种护卫神之一,与青龙、白虎、玄武合称为四灵,它们来源于古人对自然崇拜中的星辰崇拜。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去参观灵符遗址,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唐开元二十九年,陈王圭府参军田同秀上奏唐玄宗,言老子托梦于他,说当年著经之地藏有灵符一枚,得此灵符者可永享江山。
唐玄宗对此说法深信不疑,命人去寻找灵符,果然在此处掘地三尺,找到一个桃木简符,桃符上方刻一古体桑字。
农历十二月十六,众臣为唐玄宗解符,他们说此字为一古体桑字,桑为农业象征,拆开而看,又由四个十字和一个八字组合而成,这是老子在启迪唐玄宗以农为本,发展农业,老子就可以护佑他稳坐江山四十八年。
唐玄宗听后龙颜大悦,认定灵符是天赐之宝,遂顺应天意,将“开元”年号改为了“天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宗改元”。
又于次年老子诞辰之日,将灵符所得地桃林县更名为灵宝县,意为此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灵宝地名也就是由唐玄宗李隆基金口御言所赐。
从此唐玄宗就把道教定为国教,号召群臣百姓研读并亲自注释《道德经》,同时把它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
唐玄宗如此信奉道教,是因为他和老子同姓李。
他在喜得灵符后,特意携众臣来函谷关朝拜老子,并即兴赋诗一首:《老子故宅》,诗中说:“仙居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表达了玄宗皇帝对老子的无比敬仰之情。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经典范文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经典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fa49c3284ac850ad02429a.png)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经典范文函谷关历史上有三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
另一处叫做魏关,距秦关北5公里处,但已在建设三门峡拦洪大坝时被冲末不复存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河南函谷关导游词经典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1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早上看到大家!同时也很荣幸今天能与大家同行,首先感谢在座的各位朋友参加由我们( )旅行社组织的这次函谷关一日游活动。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就是这次的导游员。
(大家可以叫我小波,千万不要叫波导,这样既不好听,又有点见外了,显得生分。
)今天同我一起为大家服务的还有司机( )师傅,我与( )师傅可以说是黄金榙档,所以说在座的各位你们这次的旅行交给我们,保证大家放心,舒心、开心。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我们能够乘坐同一辆车是我们的缘分,希望大家可以珍惜这份缘分,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共同爱护我们的家,也就是保护好我们的车内卫生。
最后,预祝大家可以度过一个轻松而又愉快的旅程!今天我们要参观的函谷关景区,位于灵宝市境内。
现在我们的汽车从郑州出发正行驶连霍高速公路上,途经洛阳,三门峡,大约需要3个多小时,就到达了本次行程的目的地——灵宝市函谷关景区。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的车正驶向函谷关景区,趁着这段时间我先向大家先介绍一下河南的概况。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
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
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
![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5167b09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69.png)
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河南函谷关的导游词函谷关历史上有三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
函谷关导游词_0
![函谷关导游词_0](https://img.taocdn.com/s3/m/982f7f3c844769eae109ed28.png)
函谷关导游词篇一:函谷关景区导游词函谷关旅游区导游词[?道家之源?门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各位参观函谷关,我是导游小X。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而且也是道家始祖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方,因此被誉为?千古雄关,道家之源?。
所以我们今天的参观也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老子著经处——太初宫,第二部分是函谷关。
现在我们看到门额上?道家之源?这四个大字,它是由我国前任(第六任)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玉溪道人)题写的,非常权威的界定了函谷关在我国道教中的地位。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幅对联,上联是?三百代太初之光生一生二生万物?,下联为?五千言道德真经法天法地法自然?,意为自然界始于太初,《道德经》源于自然。
首先我们参观第一部分——太初宫景区。
[朱雀门—碑刻—灵符遗址—太初宫前院门口]各位游客,请看前面这座青灰色门楼,它叫朱雀门。
上面雕有两只似凤非凤,似鹤非鹤的鸟雀,其为朱雀,它是中国道教四种护卫神之一,与青龙、白虎、玄武合称为四灵,它们来源于古人对自然崇拜中的星辰崇拜,本属于28座星宿,到了战国以后,逐渐根据其形状和方位的不同划分为四灵,分别镇守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我们常说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就是这个意思.朱雀迎门有开门吉祥之意,在此先预祝各位游客吉祥如意!函谷关始建于西周,鼎盛于秦汉,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它不仅是一处军事要塞,而且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在公元前491年,曾任东周守藏史的老子因看到周王朝日渐衰落,无力再作学问,便辞官西隐,途经函谷关,被当时关令尹喜拜留在关内太初宫,写下了彪炳后世的五千言《道德经》,从而开创了中国独有的一脉道家文化,奠定了中国道教文化基础,知道《道德经》的人不在少数,了解《道德经》的人就为数不多了,《道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为系统的哲学著作,它集中反映了一个?道?的概念,体现了一种?无为?、?不争?的思想,通篇七十三次提到?道?,旨在教化人们凡事遵从规律,顺应规律,不能强作强为,现在好多从商从政的人都研究过《道德经》,而且从中领悟了不少经营管理之道,今天我们大家在函谷关接触了《道德经》,认识了《道德经》,希望老子的一些思想能对你的生活和事业有所帮助。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3篇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a7740a83d049649a665840.png)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3篇河南函谷关导游词篇1 函谷关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距三门峡市区约75公里,灵宝市区12公里。
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后毁于战火。
1987年重修太初宫,1992年复建函谷关关楼,是一处融道家文化和军事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游览区。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声播海外。
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玉溪道人闵智亭亲笔为景区题写“道家之源”匾额。
该景区面积16.9平方公里,分为函谷关和太初宫两大部分。
函谷关建于春秋战国之际,“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
春秋战国以来,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黄巢、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狼烟烽火,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太初宫是我国春秋末年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老子著述《道德经》的地方,他的著作《道德经》,其思想博大精深,蕴含丰富,涉及天、地、人各个方面,在政治、经济、军事、艺术、伦理、养生等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自1992年以来,函谷关每年都要举行老子诞辰纪念活动,届时海内外旅游者前来朝圣。
主要景点有关楼、函关古道、太初宫、大道院、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等20余处。
河南函谷关导游词篇2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发轫地。
灵宝函谷关景点介绍
![灵宝函谷关景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a220fb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d.png)
灵宝函谷关景点介绍灵宝函谷关,那可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
你要是喜欢历史,那这儿就像一座巨大的历史宝库,随便一挖就能挖出好多故事。
函谷关就立在那儿,像个威严的老者,见证了数不清的风云变幻。
走进函谷关,就像走进了历史的画卷。
那古老的城墙,一块块石头都透着岁月的沧桑。
你摸着那些石头,感觉就像是在和古代的工匠握手,他们的汗水仿佛还留在上面呢。
这城墙多高啊,站在下面仰头看,就觉得自己像只小蚂蚁,而这城墙就是巨人筑起的防线。
以前打仗的时候,这城墙肯定是坚不可摧的吧?敌军看到这么高大的城墙,估计心里就先怯了三分。
函谷关的道路也很有讲究。
那路啊,弯弯曲曲的,就像一条蜿蜒的大蛇。
走在路上,你会想,以前的人是不是就在这路上运送粮草,士兵们是不是就在这路上奔赴战场呢?说不定哪块石头下面就藏着一枚古老的箭头呢。
要是真找到一个,那可就像捡到了历史送给你的小礼物,多让人兴奋啊。
再说说函谷关的文化底蕴,那可深厚得很。
老子骑着青牛,就是从这儿出关的。
这事儿就像一颗种子,在函谷关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长出了无数的智慧之果。
这里充满了道家的思想气息,就像一阵清风,吹过每一个角落。
你在这儿走一走,仿佛就能感受到老子当时出关时的那种宁静致远的心境。
是不是感觉自己也变得更有智慧了呢?函谷关的景色也是一绝。
特别是到了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古老的建筑上,整个函谷关就像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那景色美极了,就像一幅天然的油画。
山上的树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你要是在这儿看夕阳,肯定会被这美景陶醉得不想离开。
这时候你就会想,这地方怎么能这么美呢?是不是老天爷特别偏爱这里,才给了它这么迷人的景色?这里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比如说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进去参观一下,就像穿越回了古代。
里面的陈设,每一件都像是从历史里走出来的。
还有那些和函谷关相关的纪念品,拿在手里,就像是把函谷关的一部分带走了。
这感觉多奇妙啊,就像把一段历史装进口袋里。
函谷关导游词作文
![函谷关导游词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ba450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c.png)
函谷关导游词作文《函谷关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函谷关。
咱先来说说这函谷关为啥这么有名。
这地儿可不得了,它可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
就像那种交通枢纽的重要关口一样,想当年,这是兵家必争之地啊。
秦国就靠着函谷关这道屏障,在战国那时候可没少占便宜。
咱现在站的这地方,往前看,就能大致想象出当年函谷关的雄伟气势。
话说有一次我来这儿,碰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我看到一个大叔,站在关前特别兴奋,一会儿摆个挥剑的姿势,一会儿又学着古人呐喊的样子,那投入劲儿就好像他穿越回古代成了守关将士似的。
这大叔为啥这么激动呢?其实这函谷关啊,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
沿着这条道路走,大家可以看到两边的城墙遗址。
这些城墙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虽然不像当初那么完整,但每一块石头都好似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有一回我仔细看这城墙砖石,发现上头刻着一些很小很模糊的记号。
我就问旁边的专家,专家告诉我说,这些记号可能是当时建造城墙的工匠留下的记号,也许是为了方便区分不同的建造队伍呢。
我当时就想啊,这就像我们现在盖房子打个标记,说这一块是哪个施工队做的一样,没想到古人也这么有讲究。
咱再往前走就是函谷关楼了。
这关楼高大威严,大家走到跟前往上看的时候,肯定会被它的气势所震慑。
站在关楼这儿,风一吹过,仿佛能听到金戈铁马的声音。
我在这里就遇到过一个小年轻,拿着一本古书对照着看函谷关的布局,嘴里还嘟囔着书上写的和眼前看到的差别。
我就跟他聊了起来,他说想要把书上关于函谷关的历史文化都在现实里找到痕迹。
我特别佩服他这种态度,咱们来这儿可不就是来探寻历史的嘛。
再往前走啊,还有一些古代的军事遗址。
这些遗址就像是一幅幅立体的战争画卷,栩栩如生地展现着当年的场景。
像那种射箭的高台,还能依稀看出当年战士们在上面射箭御敌的样子。
有一年下雪后我来到这儿,看到雪盖在这些遗址上,整个场景白茫茫一片,那时候的感觉特别奇妙,就好像时光静止了一样,我就静静地站在那儿,想象着以前这儿发生的各种故事。
函谷关导游词作文
![函谷关导游词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919b69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c.png)
函谷关导游词作文《函谷关导游词》一朋友们,欢迎来到函谷关!这儿可不得了,那可是历史悠久,故事一箩筐。
咱一边走一边唠。
先看看这函谷关的大门,嘿,是不是感觉特别威风?我第一次来的时候,站在这门前头,那是满心的震撼。
我就像个小蚂蚁似的,被这大门的气势给镇住了。
这门啊,高大厚实,就像个忠诚的卫士,站在这儿不知道多少年了。
它见证了多少兵马的来来去去,多少英雄豪杰的故事啊。
咱接着往里头走。
知道吗?函谷关可是古代时候的咽喉要道。
我举个例子,就像你们家里厨房过道一样,如果有人在那放把椅子堵着,进出就不方便了,这函谷关在古代就是这么个关键的地方。
打仗的时候,谁要是占了这函谷关,那可就相当于捏住了敌人的喉咙。
据说当年啊,这里发生过数不清的战役呢。
二再往前,就到了函谷古道了。
这路啊,说不上宽敞平坦。
我亲自走在这古道上的时候啊,那个感觉真的很奇特。
脚下的石头有些坑坑洼洼的,那是千年来无数的车轮马蹄子给凿出来的。
我当时就寻思,这每一个小坑洼,是不是都有一个故事呢?比如说,哪一个坑洼是当年某位将军骑着马超速行驶压出来的,或者哪一个坑洼是运送粮草的车子不小心陷进去磕出来的。
我就一边走一边好奇地看着这些坑洼。
这古道两边,是高高的山壁,抬头看,天就只剩下那么窄窄的一条缝了。
这山壁上的石头啊,也是形态各异。
有的像老虎,有的像老头,反正我觉得这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岁月的打磨出来的艺术品。
想象一下,古代的士兵们,就在这又窄又长的古道行军,那场面,肯定是很壮观的。
三咱再走到这儿,就看到了太初宫了。
这太初宫可有说头,据说老子就在这儿写了《道德经》呢。
我走进太初宫的时候,感觉这里特别的安静,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我就慢慢看着屋里的那些陈列,什么古老的书籍啊,罐子啊之类的。
我就想啊,当年老子在这儿写经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安安静静的呢?这里的一砖一瓦似乎都透着一股文化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想要多待一会儿,去感受一下当年的氛围。
咱逛完函谷关这一圈啊,就像是在历史的长河里游了一圈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谷关景区导游词
五(1)班陈浩妍
大家好,我是灵宝函谷关的导游,我叫陈浩妍,灵宝是一个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好地方,来灵宝千万别错过了函谷关。
今天我就带大家有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河南三门峡灵宝市北15公里外的王跺村,距三门峡市约70公里,因关在峡谷,深险如函得名,地处“长安谷道”紧靠黄河岸边。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得是太初宫,沿着石子铺成的小路就来到了碑林,接着往右走,就到了鸡鸣台,说起鸡鸣台这里还有个鸡鸣狗盗的故事,我就给大家讲《史记。
孟尝君列传》中关于他利用鸡鸣狗叫之技得以脱身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代,秦昭襄王请齐国的孟尝君来帮助治理国家,后来他听信谗言,逐又反悔便要孟尝君杀掉,秦泾阳君与孟尝君十分要好,听说秦王杀孟尝君,便想用宝玉打通庞飞的关节。
谁知庞飞不要宝玉,非要孟尝君的那件白裘不可。
这件用上等狐皮织成的名贵袍子,在孟尝君入秦时,已赠给秦王,怎么能要回呢?这天夜里,门客模仿狗叫骗过了看库人,盗出白狐裘,给了庞妃。
庞妃说服了秦王后,释放了孟尝君,孟尝君怕秦王反悔,便想连夜逃走,可当时有规定城门只有听到鸡鸣才能打开,于是,孟尝君手下一位食客便登上土台学鸡鸣,引来了全城鸡鸣声,打开城门迅速出关。
当秦王反悔时,孟尝君早已逃走不见人影了,后来“鸡鸣狗盗”这个故事就与函谷关一同流传了下来。
现在函谷关那里的“鸡鸣台”就是当年孟尝君记名的地方。
函谷关还有很多景点,如道圣宫、道家养生圆、藏经楼、瞻紫楼、蜡像馆、关楼等20余处。
我的讲解完了,各位游客有什么不明白的请随时提问!
汉山景区导游词
五(1)班叶林媛
大家好,我是导游叶林媛。
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去游览灵宝的汉山。
汉山,东临娘娘山,西接亚武山,金顶海拔2413米,因真武大帝在此修炼成仙更盛名。
灵宝汉山之名,源自一段传说。
相传真武大帝原是古时净乐国的太子,却不愿继承王位,只潜心道行。
其母要儿子继位,真武大帝不从母命,跨过黄河来到汉山。
母亲在后面大声呼喊儿子回来,但真武大帝决心已定,站在汉山金顶之上捂住了耳朵。
母亲知道儿子不会回头,便在一座山峰坐下看儿子悟道,但是她呼儿的喊声却长久在山中回荡,“喊山”(汉山)因此得名。
景区内山势雄奇,林木挺拔,不同的树种群落共同繁衍,汉山有着太多的传奇和堪称一绝,如太子峰上的“天锅”、花岗岩体上凿的“三官洞”、中国最小的“瓦罐庙”、含苞待放的荷花庙(又像元宝庙)及鲁班建造的金顶“祖师庙”等景观都是那么的奇特和不凡……再是那些隐身山林中的巨石,似狮似虎,是象是猪,更是耐人寻味……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瓦罐庙。
这是清代文物,位于芦苇坑上端,敬的是土地神。
瓦罐庙堪称汉山一绝,以灰陶烧筑成小庙形状,中空有门,小巧玲珑,高45厘米,腹径35厘米,可谓天下最小的庙宇。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亚洲第一松——汉山金顶祖师庙前后,各有一颗大松树,均有两三人合抱不住之粗壮。
汉山人根据这两颗树是汉山上最粗大的树圣,所以叫大将军和二将军,又称亚洲第一松。
这里山清水秀、云雾迷离、峰峦叠嶂、风光旖旎,是一片梦幻般的自然山水,也是观光旅游、凭吊访古、朝圣进香、休闲度假的绝妙去处。
这里佛、道、儒三教并兴,宗教气息异常浓烈。
有“七寺八庵九道观,四十里竹林不见天”之誉。
请看这里,这是三官洞。
它位于金顶峰下,奇特之处在于在一块馒头状的巨型圆石上凿成一石洞。
洞内东、西、北三侧有神像台,原来均立有泥塑彩绘神像,因年久受损,现只有北侧的几尊彩色坐像尚存。
这里文化底蕴积淀深厚,人文自然景观星罗棋布。
有真武大帝的“仙人脚印”、鲁班建造的“祖师庙”、诸葛亮临风对弈的下棋处、杨四郎奉旨灭寇的“四郎寨”、还有“一线天”、“大瀑布”、“三官洞”、“玉皇阁”、“祈雨潭”、“刘秀崖”、“登天梯”、“五乳峰”、“汉山石虎”等。
“王莽撵刘秀的传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百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家好,今天的一日游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亚武山景区导游词
五(1)班吕烨桢=
大家好,我是灵宝函谷关的导游,我叫吕烨桢,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去游览灵宝的亚武山。
亚武山以险峻、峭拔的五峰为主体,以山清水秀为特色,以道教文化为内涵,以塔、洞、庙、殿等人文景观为神韵,尤其是处于海拔1200米之上的玉锁天湖,水域面积达7.5万平方米,高山湖泊,中原罕见。
亚武山丰富的人文景观有着千年的历史沉淀,山上建庙敬道始于唐朝咸亨年间,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
明朝重修,清代续建,留下的庙宇宫殿有二十余座,曾是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百姓朝山拜祖,道徒朝圣的理想之地。
据传,真武大帝曾修炼于此。
山上还有宋朝抗辽名将杨四郎、穆桂英屯兵扎寨的遗址,有明朝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手下东闯王、南闯王、西闯王练兵之地。
山下有汉朝“四知”先生杨震祠,汉武帝的儿子戾太子冢和吴道子讲学处等辅助景点。
奇山、秀谷、怪石、天湖,亚武山正以其独特的神韵等待着游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亚武山一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曾有“小华山”之称“凤凰山”之名,“羊扶山”之号,相传真武大帝曾修道于此,而成为我国北方的道教圣地,据阌乡县县志记载:“泔涧峪正峰为亚武山,壁立峭拔,挽铁索而上,大类太华,相传真武先居于此,因亚于武当而得名”。
其景貌类似武当山而得名“亚武山”。
虽从唐代始建,宋、元、明、清各代均有增建,但因地理交通限制,未有大规模开发。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现代交通的高度发展,这一沉没千年的道家仙境、旅游明珠才在国家、省、市、旅游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开始开发。
亚武山规划保护面积100平方公里,可游面积51.2平方公里,景区内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峰有二十余座,险峻秀丽的山峰有东峰,海拔1835米,西峰1770米,南峰1847米,北峰1832米,居仙坪1207米。
最高峰海拔2400米,它以五峰山势为主体,以山清水秀为特色,以道教文化为内涵,是一处可供游览、避暑、疗养、科研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其自然景观集五岳雄、奇、险、秀,含九寨野、旷、古、幽;人文景观丰富,各种宫殿、庙、观、洞、塔、碑刻星罗棋布,其人文景观存千代盛衰遗迹、载万年神话传奇。
亚武山绿地覆盖率达95%,春日百花争艳,盛夏绿萌爽人,金秋红叶遍山,雪冬银装素裹,踏进亚武山,使您感到如置身于世外桃源。
有明代诗人崔誉盛赞亚武山风景秀丽的诗为证:石上清泉岭上松,
白云深入有仙踪,东风雨足春去霁,却望中条无此峰。
走进亚武山,如同走进一幅名家笔下的自然山水画中,人在山中走,身似画中游,白云头上飘,清泉脚下流,满目青翠,山花烂漫,蜂飞蝶舞,鸟儿啾唧,泉水叮咚,鱼儿嬉戏,一种回归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
亚武山比起闻名于世的西岳华山同样具有自然景观的雄、奇、险、秀、野,但她更引人入胜的是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灵气。
亚武山因水而富有灵气,水因山而富有内涵。
从亚武山北门而入,一进山门,一股清泉逶迤如玉带飘飘,盘山而下,踏泉水而行,大小瀑布十几处,形态各异,美不胜收,小瀑布也称流瀑,那涓涓泉水从一块斜坡上淙淙奔腾而下,水在石棱间跳荡,滔滔溅溅,光闪珠飞,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
大瀑布也称悬瀑,一条宽大的白玉带从陡峭绝壁上倒挂而下,霎时银飞玉碎,喧响盈耳,水汽缭乱四散,浓重如雾,人临其前,鼻息尽湿。
盘山而上,明镜湖、黑鱼潭、老龙潭之清之碧濯翠烁金。
万丈绝壁上,天然雕饰的鸟兽虫鱼,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在山中行走,头顶蓝天白云,古树参天,身旁蝴蝶飞舞,鱼儿嬉游,耳边流水潺潺,鸟儿细语。
山间黄金花、连翘花、桃花,还有那叫不上名子的野花竞相开放,香气逼人,游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大家好,今天的一日游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