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创业教育 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合集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正文:一、引言创新和创业是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话题,而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未来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方面,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成为了一个需要探究的课题。

二、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发展现状1.国外在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一种主流教育。

美国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

目前,美国有众多知名大学开设了相关课程,例如斯坦福大学的“多元创新创业教育项目”、麻省理工学院创新中心的“企业家建设计划”等。

这些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培养实际项目经验和经验学习,让学生们更加深入了解创业领域。

同时,这些课程都采用了与企业紧密结合的模式,使得学生们更加了解创业项目和企业的运行机制。

2.国内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对滞后,虽然近年来已有一些进展,但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目前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1)普及型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通过提供大量创新创业知识和案例来帮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知识和工具。

这种模式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普及作用,但是缺乏实际的帮助。

2)培训型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课程设置、导师训练等方式,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培训。

这种模式较为实用,但是,它仍然不能解决学生们实际面对的创业难题。

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究与实践1.创客空间建设创客空间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开创性平台,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基本场所,类似于硬件领域的”黑客空间“,不过它着重强调的是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创客空间内部设有零部件和软件仪器,有助于学生自主建立自己的项目。

更进一步来说,创客空间可以使学生们组成小团队,共同计划、共同实践、成为项目的主导。

借助创客空间,学生不仅可以尝试”如何创业“,还可以更自我投入地感受到创新和创业的过程和意义。

2.导师制度导师制度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它能够在学生身上发挥显著作用。

美国韩国和德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美国韩国和德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美国韩国和德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及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创新创业教育正逐渐成为各国高校关注的热点话题。

美国、韩国和德国作为全球经济体的重要成员,其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美国作为世界科技创新的领头羊,拥有众多知名的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这些机构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高校也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崭露头角,例如首尔大学、韩国高等教育研究院等,它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以其严谨的教学方法和实践导向的教育理念而闻名,其高校如慕尼黑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等也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本文旨在比较分析美国、韩国和德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经验,探讨其启示与借鉴价值,为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美国、韩国和德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对其他国家和高校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深入了解这三个国家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实践,分析其成功因素和挑战,希望可以为其他国家和高校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比较分析这三个国家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为未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全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及启示美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功案例。

美国高校非常注重实践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创业竞赛、创新项目等活动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这种实践教学的模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高校建立了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包括专门的创业中心、孵化器、投资机构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资源。

这些资源的整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实践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实践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实践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趋势和潮流。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实践研究,以期对未来的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兴起初期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美国的华尔街和硅谷逐渐成为全球的创新和创业中心。

在此背景下,大学开始向创新创业倾斜。

197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创业就业课程;1985年,斯坦福大学开设了创业网络与创业实验室等课程;此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先后推出相关课程。

2. 第二阶段:扩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代,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扩展期。

美国各大学纷纷增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

此期间,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心成为全美创业教育的代表。

3. 第三阶段:细分期21世纪以来,创新创业教育进入细分期。

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商学院纷纷推出各自特色的课程。

同时,创业教育开始向中小学扩展,一些国家出现了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特色中学或大学。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1. 创新创业课程主要集中在商学院截止目前,创新创业课程主要集中在商学院。

在美国,大约70%的商学院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

在中国,目前绝大多数创新创业课程也开设在商学院。

但是,由于创新创业的综合性,未来创新创业课程的覆盖面可能会更广。

2. 科技创新创业教育的热度更高目前,科技创新创业教育的热度更高。

很多大学、研究机构都开设了与科技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

教育资源主要分布在管理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此外,艺术、设计等非科技类院校也逐渐加入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行列。

3. 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实践和交流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实践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案例

创新创业教育案例

创新创业教育案例在现如今的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创新创业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培养了一大批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人才。

本文将介绍几个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案例,展示其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

案例一:谷歌创业者学院(Google for Entrepreneurs)谷歌创业者学院是由谷歌公司创办的一项创业教育计划,旨在帮助有激情和创新思维的创业者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

学院提供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和资源,如创业课程、导师辅导、孵化器支持等,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创业者加入。

通过与谷歌及其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学员们能够获得高品质的创业教育,深入了解市场营销、商业模式、风险评估等关键领域。

通过这些培训和资源的支持,许多学员成功实现了他们的创业目标,并建立了成功的企业,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案例二: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项目(Stanford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Program)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项目是美国乃至全球最受推崇的创业教育项目之一。

该项目提供了一系列的课程、讲座、研讨会和资源,为学生和校友提供了机会去培养创业精神和技能。

项目课程内容包括创业计划书编写、市场调研、商业模式创新等,通过实践课程的方式,学生们能够在真实的创业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该项目还与校外的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与业界领袖互动和交流的机会。

通过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项目,许多学生成功地将他们的创意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企业,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认可。

案例三:中国创业节(China Entrepreneurship Week)中国创业节是由中国创业导航(China Entrepreneurship Guidance)组织举办的年度活动,旨在促进中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创业文化的传播。

该活动每年举办一次,为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和创新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活动中涵盖了创业讲座、创业比赛、创业培训等多种形式,通过优秀案例的分享和创业教育的推广,激发了更多人参与到创新创业的行动中。

斯坦福大学的办学思想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一)

斯坦福大学的办学思想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一)

斯坦福大学的办学思想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一)摘要:斯坦福大学的办学思想在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了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目的现、人才培养观、学校发展观等,并总结了其办学思想对我国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斯坦福大学;办学思想;启示斯坦福大学创建于1891年,在建校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就由美国西部的“乡村大学”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从根本上说得益于其独树一帜的办学思想。

认真总结、研究其办学思想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斯坦福大学的办学思想及其实践斯坦福大学在创建之初就提出了“科学”、“艺术”、“文学”和“技术”并重,文理渗透、教研结合、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

这一办学思想既抛弃了美国东部老牌学校重学轻术的陈规,又弥补了农工学院重术轻学的短处,还引进了柏林大学注重研究的经验,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开拓出了一条新路。

这是一种既注重实用又有别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的办学思想。

(一)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目的观办学目的是办学主体的一种教育意向,它决定。

着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定位。

斯坦福大学的创办者利兰·斯坦福作为一个实业家,既懂得教育对于振兴实业的重要性,又懂得实业界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

他从办实业转而办教育,就是为了让“教育”同“实业”更好地结合起来,让教育为实业服务。

而“实业教育”正是二者互相结合的契机。

在斯坦福大学创建初期,斯坦福先生就对学校发展作出了独特战略定位,为学校制定了培养社会实用人才的目标和文理渗透、教研结合、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针。

正如斯坦福先生在首次开学典礼上所说的:“请记住,生活归根到底是指向实用的,你们到此应该是为了为自己谋求一个有用的职业。

但也应明白,这必须包含着创新、进取的愿望、良好的设计和最终使之实现的努力。

”实用教育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斯坦福人,并成为斯坦福大学的重要精神支柱,激励着斯坦福人勇于实践,学以创业,学以致用。

[深度]产教深度融合的国内外实践借鉴与启示

[深度]产教深度融合的国内外实践借鉴与启示

产教深度融合的国内外实践借鉴与启示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国家及地方政府通过出台政策、优化环境、完善体制机制等积极推进产教融合。

鉴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城市产教融合发展程度较高,在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有必要借鉴国内外产教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区域高等教育及产业发展特色,有效推进产教融合协同发展。

一、国外产教融合的发展实践1.美国产教融合发展实践。

美国产教融合发展的代表性高校及地区有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对硅谷、波士顿乃至整个美国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斯坦福大学为例,该校为硅谷的兴起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成立之初,斯坦福大学经历了美国历史上的经济大萧条,加上政府对斯坦福大学的财政支持有限,该校曾遭遇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为了解决办学经费问题,斯坦福大学教授弗里德里克?特尔曼(Frederick Terman)提出建立斯坦福科技园,对外出租斯坦福拥有的土地资源。

这一措施不但吸引了柯达公司、通用电气公司、惠普公司等世界知名公司进驻科技园,为学校筹集了办学所需经费,而且为斯坦福大学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促成了美国高科技集聚地――硅谷的形成。

斯坦福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从教育教学到科学研究到社区生活都与硅谷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

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解决了大学自身经费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大学通过双方合作培养和锻炼了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术人才,为硅谷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

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这种协同融合发展的模式为双方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斯坦福大学对教授办公司非常支持,只要教师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任务,就可以到公司兼职或创办自己的公司。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John Hennessy)在发明了MIPS后,便合伙创办了公司,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公司运营中。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及启示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及启示深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对于高校转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学生自身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新加坡、英国、美国的高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发展出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英国、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一)新加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加坡是一个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也是亚太地区创新创业教育较为成功的国家。

在往年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在“教育制度质量”方面,新加坡居于世界前列,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已经融入新加坡的社会体系和教育研究体系,并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

1.创业教育课程立体化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TU)针对不同的创业需求开设了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

国立大学面向本科生开设了科技企业家辅修课、面向外国学生举办“创业暑期学校”、面向在职技术人员开办“新视野研讨会”等形式。

南洋理工大学面向本科生和硕士分别开成果,有过创业经历。

另一方面,积极选派学校里的优秀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和海外知名企业进行学术深造和技术培训,吸收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实践经验。

3.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评估专业化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为保证学术研究和创业课程的质量和标准,长期以来对课程采用一种校外评审制度,由海外大学资深学者担任评审,定期来新加坡进行考察。

1新加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鼓励师生将自己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直接的产业,甚至发展成为产业链。

(二)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高校掀起了从“研究型大学”到“创业型大学”演变的第二次学术革命,创业教育得到繁荣发展。

1.分层多样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到目前为止,英国高校已经建立包括“创业意识”、“创业通识”和“创业职业”三层次的机会导向型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有的高校还专门开设了面对特殊群体的创业课程,如关注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创新问题的社会创业课程、女性创业以及少数民族创业课程等。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部门的重视。

国外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下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1. 美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美国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他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美国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创业思维”,即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勇于挑战传统观念,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2. 欧洲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欧洲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他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从基础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欧洲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实践导向”,即通过项目、竞赛、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 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多元化课程设置:美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丰富,包括创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产品开发、法律等课程。

(2)实践平台搭建:美国高校普遍设有创业孵化器、创业加速器等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资源和指导。

(3)创新创业竞赛:美国高校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2. 欧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欧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跨学科教育:欧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注重跨学科合作,培养学生具备多领域知识。

(2)创新创业课程普及:欧洲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各学科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

(3)产学研合作:欧洲高校与企业和研究机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1. 美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1)创业孵化器:美国高校普遍设有创业孵化器,为学生提供办公场地、创业指导、资金支持等。

(2)创业加速器:美国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创业加速器,帮助学生将创业项目落地。

(3)创新创业竞赛:美国高校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如“创业之星”、“挑战杯”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对比研究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对比研究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对比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创新创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帮助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创新领导者和企业家。

在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和发展各具特色,本文将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差异和共同点,以期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一、教育理念的差异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倡导学生通过实际项目,解决真实问题。

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创业课程就是通过学生团队合作,参与真实的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战能力。

而在国内,创新创业教育更多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考试分数的竞争,缺乏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内需要更多地借鉴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的不同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存在差异。

在国外,多所高校都设置了创业课程,如斯坦福大学的创业导论课程、哈佛大学的创新创业课程等。

这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包括市场调研、商业模式设计、创业计划书撰写等内容,帮助学生打下创业的基础。

而在国内,虽然也有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但相对较少,且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大多集中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缺乏实际操作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国内需要更加重视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师资队伍的差异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国外,许多大学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团队,由成功企业家、创新领袖和行业专家组成,能够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创业建议和资源支持。

斯坦福大学的创业导师团队经验丰富,能够指导学生从创意到创业的全过程,帮助他们解决创业中的各种困难。

而在国内,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相对薄弱,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实际创业经验和行业资源,限制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典型案例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典型案例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典型案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典型案例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了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典型案例。

1. 斯坦福大学的“创业课程”:斯坦福大学的“创业课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业课程之一。

该课程结合了学术和实践经验,为学生介绍了各种创业策略和实践,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创业过程。

通过该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在初创企业中担任重要角色,并了解如何开展成功的企业。

2. 哈佛大学的“批判性思考”课程:哈佛大学的“批判性思考”课程是该校最著名的课程之一。

该课程教授学生如何分析、思考和评估文本,以及如何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

通过该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和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3. 麻省理工学院的“机器人课程”:麻省理工学院的“机器人课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机器人课程之一。

该课程介绍了各种机器人技术和控制算法,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设计和制造机器人,以及如何使用机器人进行各种任务。

通过该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机器人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和潜力。

4. 牛津大学的“人类学课程”:牛津大学的“人类学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的人类学课程,涵盖了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等多个领域。

该课程介绍了各种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

通过该课程,学生可以了解人类学在未来的应用和潜力。

这些典型案例展示了不同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学生介绍了各种实践课程和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

同时,这些案例也展示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未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读书心得 《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有感

读书心得 《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有感

读书心得《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
有感
;作为老师,当然最主要的是如何给学生们带来一堂欢快而又充实的课。

近段时间听了了一本,《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感到自己学会了许多东西。

下边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把不相干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就是创意。

我觉得我们可以和孩子们玩一个游戏,就是你说一个东西,然后让他也说一个东西,看能组合成什么有趣的东西。

另外,人们往往会这样,就是想一个问题,然后有一个答案就停止了思考,这就是往往没有头脑风暴的原因,我们要学会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我要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一个问题,前提是不能批判,要把各种各样的意见记录下来,这样就能很好的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创新也难于对于生活良好的细微的观察。

我们要教会孩子们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的事物。

提高他们对环境的敏感度。

营造一个有创意的空间和氛围。

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 好的制度也能带来更好的创新,比如我们来一个良好的激励制度,让孩子们创新之后得到奖励,她们就能更好地想来更多的办法。

因为要是孩子们组成团对团队的贡献远大一个人只有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新,都有自己的思维,才能带来更好的效益。

;; 首先,创新的前提是有一个阳光的心态。

我要从自身做起,每天保持开心。

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和鼓励孩子。

让他们有一个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从让他们大胆的创新,要学会打破约束。

大胆的尝试,并且和孩子们一起更好地交流,提高他们的洞察力,让他们自己保持对外界的好奇,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力。

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案例

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案例

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案例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越来越受关注的领域。

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机构开始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人才。

下面将介绍一些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教育形式。

1. 斯坦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斯坦福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该校设立了多个创新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机会。

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的比赛和活动,与企业家和投资者互动,获得实践经验和启发。

斯坦福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被广泛认为是成功的典范,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创业者和创新者。

2. 南京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在中国,南京大学也是一个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学府。

南京大学设立了创新创业中心,提供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项目。

学生可以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接触和了解创新创业的实际操作。

此外,南京大学还与企业、投资机构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创业支持和资源。

南京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成功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创业者和创新人才。

3. 韩国的创新创业基金韩国政府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为此设立了创新创业基金,用于支持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生创业。

该基金提供了创业启动资金、创新研发经费等资源,鼓励学生和年轻人投身创新创业领域。

通过该基金的支持,很多年轻人成功实现了创新创业梦想,成为了社会的创新推动者。

在以上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之处。

首先,这些教育机构设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机会。

其次,他们注重实践,通过各种比赛和实践项目,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创新创业环境,并借此获得经验和启示。

此外,与企业和投资机构的合作也为学生提供了创业支持和资源。

最重要的是,这些创新创业教育案例的成功在于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结起来,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历程及启示

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历程及启示

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历程及启示【摘要】美国高等教育的崛起源自其起步阶段的努力与积累,经历了快速扩张和逐渐形成的优势与特色。

这些因素使美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

从美国的发展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创新、多元化和国际化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

随着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向着更开放、更智能化和更灵活的方向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也应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挑战。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世界中心、历程、启示、崛起、起步阶段、快速扩张、优势、特色、国际影响、发展经验、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全球、中国1. 引言1.1 美国高等教育的崛起美国高等教育的崛起源于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教育体系。

在美国独立战争后,政府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

19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大量新的大学和学院相继成立,吸引了大批学生和学者。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开始追求卓越和国际影响力,建立起一批世界知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

美国高等教育的崛起与其开放的招生政策、强大的研究能力和灵活的学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使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

2. 正文2.1 美国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美国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殖民地时期。

最早的大学是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由马萨诸塞州殖民地立法机关资助。

随后,威廉与玛丽学院(1693年)、耶鲁大学(1701年)等高等教育机构相继成立。

在18世纪,美国殖民地的高等教育开始迈向独立发展,大学数量逐渐增多。

这一时期以宗教学府为主,如普林斯顿大学(1746年)、哥伦比亚大学(1754年)等。

19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次重大改革,大力推行普及教育和科研导向。

各州相继设立了公立大学,如密歇根大学(1817年)、加州大学(1868年)等。

高校科技创新创业的典范--美国斯坦福大学案例分析

高校科技创新创业的典范--美国斯坦福大学案例分析

高校科技创新创业的典范--美国斯坦福大学案例分析
肖玲;孙道进;祝青山
【期刊名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27)004
【摘要】高校科技创新创业是"科教兴国"的基本力量.如何从新的时代背景和理论高度、从高校科技创新创业角度,深入分析斯坦福大学科技创新创业的先进理念、硅谷的成长历程与成功经验,以期给中国高校的科技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总页数】4页(P432-434,443)
【作者】肖玲;孙道进;祝青山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
京,210093;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01
【相关文献】
1.斯坦福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典范 [J], 高明
2.美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典范——斯坦福大学 [J], 王宏月
3.美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典范——斯坦福大学 [J], 王宏月
4.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科技创新的路径依赖与社会作用分析--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硅谷)为主要例证 [J], 胡长生
5.美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典范——斯坦福大学 [J], 王宏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新创业教育国内外研究综述

创新创业教育国内外研究综述

创新创业教育国内外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不同国家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在国内方面,重点介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概况,课程设计,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而在国外方面,主要探讨了各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实践经验。

结合研究展望和结论总结,提出了未来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整体上,本文旨在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内外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国内研究、国外研究、课程设计、教师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研究展望、结论总结、研究不足、关键词。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这一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还可以促进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发展。

在国内,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许多高校纷纷开设相关课程,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进行相关研究和探讨。

国外也有许多优秀的创新创业教育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进行综述,全面了解当前研究的现状和趋势,为今后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创新创业教育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他们在面对未来社会挑战时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

《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樊登读书笔记190326

《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樊登读书笔记190326

荐语蒂娜·齐莉格教授是一位真正沉浸在自我创新和鼓励学生学习创新中的一位教授。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创新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

我在课堂上经常讲到“创新发生在资源不足的时候”,当资源不足的时候很多人选择抱怨、颓废、等待,只有创新者才会想办法去解决它。

把生活和工作中的创新当做一场有趣的游戏和探索。

相信我,这一切是有方法的,而且可以学会!作者简介蒂娜·齐莉格蒂娜·齐莉格(Tina Seelig),斯坦福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科技创业计划(STVP)执行长和全国工科创新中心(NCEPI)主任。

2009年,获得美国国家工程学会戈登奖,该奖项被称为“工程界的诺贝尔奖”。

著有畅销书《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事》。

精华解读以下内容为《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录引言:创新从一则笑话开始一、把不相干的东西联系成新奇的创意二、头脑风暴三、细致观察寻找机会四、营造有创意的环境五、用约束催生创意六、好的制度可以带来创新七、激发团队创意八、大胆尝试才会有创意产生九、阳光心态对创新很重要正文引言:创新从一则笑话开始一天天气不错,两位男士正在打高尔夫球。

其中一个人正要发球时,一列葬礼队伍从旁边的墓地经过。

这位男士停下来,脱下帽子,然后对着葬礼队伍鞠躬。

另一位男士赞道:“哇,真没想到你这么体贴人。

”这位男士回答:“这一点我起码还是能做到的,毕竟和她结婚在一起生活也有25年了。

”笑话和创新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当我们问5+5等于几的时候,你只有一个答案,而当你问几加几等于10的时候,你就会收获很多答案。

有时创新就是需要换个角度而已。

一、把不相干的东西联系成新奇的创意把象棋和食物联系起来,你想到了什么?比如:可食用的棋子,象棋主题餐厅,下象棋赢食物的促销活动,等位的时候提供象棋……看到了吗?这里面有很多主意是可以创造价值的。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作者:易烨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28期摘要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已有60多年的历史,是全球起步最早的国家。

文章梳理了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起源和发展,阐述了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特点。

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创业教育美国高校发展启示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10.006Abstrac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60 years. It is the earli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xpounds the features of the target orientation,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Drawing on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enterprise education in China.Keyword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merican universities; development; enlightenment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大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是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的需要。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模式与路径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模式与路径

2016-04-20《中国国情国力》杂志《中国国情国力》杂志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20年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总体目标。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创新创业教育各具特色。

研究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与路径,总结其先进经验,对我国深化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教育理念:战略性与前瞻性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从战略高度定位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明确,教育理念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

起初,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有功利主义色彩,以“企业家速成”为教育理念,目标是培育创业者,使其能够自食其力,最大限度地为美国社会创造利益和价值。

随着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逐步转变为以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为核心的“素质理念”。

美国考夫曼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心认为,创业教育是向个体教授理念和技能,使其能识别被他人所忽略的机会、勇于做他人所犹豫的事情。

创新创业教育除了教学生“如何创办企业”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教授核心知识,培养学生辨别生活中机遇的能力、寻找机遇的能力、创业和管理新企业的能力、富有远见和具备批判思维的能力。

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是揭示创业的一般规律,传承创业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素质,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创业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具备将来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特质,以适应社会变革[1]。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为了解决大学生的创业就业问题,更是促进创业综合素质的发展,将创新精神和创业特质传递给大学生,并内化为自己的创业素质,培养革命性的创业一代,这体现了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前瞻性。

在英国,很多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初期都犯了“功利性”错误,以为创业教育就是让大学生去创业。

大学生“互联网+”成功创业模式及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大学生“互联网+”成功创业模式及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第9卷第2期V ol.9No.22018年4月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Apr. 2018大学生“互联网+”成功创业模式及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疏德明,冯成志(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摘要] 为考察当前大学生“互联网+”成功创业模式与路径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对2012−2015年期间入选《福布斯》中文版“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中从事“互联网+”创业的大学生成长经历和创业案例进行质性分析。

得到如下结论:①大学生“互联网+”成功创业模式主要有:“互联网+”销售、教育、游戏、广告、医疗、企业管理、金融和生活服务;②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存在典型的成功路径;③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培养以下内容:创业意识、计算机和网络技能、融资能力、坚毅的人格特质、法律知识、团队建设能力和创业实践。

[关键词]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模式;成功路径;创新创业教育[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8)02−0120−04当代大学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也是当前“互联网+”创业的生力军。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活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1],教育部已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写信勉励“互联网+”创业大学生[2]。

在“互联网+”创业背景下,大学生如何在资金相对缺乏和社会经验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逆袭”,实现成功创业?“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模式与成功路径如何?“互联网+”大学生成功创业经验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有何启示?围绕这些问题,本研究通过百度、谷歌、中国知网等搜索《福布斯》中文版2012−2015年期间推出的112位“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Top 30 Chinese entrepreneurs under 30,以下简称“30U30”)的成长经历、创业故事、成功经验和新闻报道等文本内容,共获得56.07万字的相关文本,对其中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者的成长经历和创业案例进行质性分析,梳理了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者的成功创业模式与路径,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互联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培养的内容。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成为我国高校的迫切需求。

然而,我国高校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与国外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相比较,我们的发展仍有一定差距。

因此,借鉴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西方的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启发性教育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这一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相比之下,我国高校更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建鼓励创新的教学环境,开设创新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

其次,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创业资源支持。

创新创业强调实践与实战,在国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会有机会参与实际的创业项目,并通过导师或企业的支持获得创业资源。

这种实践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团队中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相比之下,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往往缺少实践环节和创业资源的支持。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创业资源,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再次,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注重跨学科和跨界合作。

创新创业活动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国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组成跨学科的团队,通过互补和协同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跨学科和跨界合作模式能够提供更广阔的创新创业空间,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相比之下,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往往集中于某个学科或专业,缺乏跨学科合作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6 ■教育学迈向创业教育2.0: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借鉴及启示郑 刚,郭艳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摘 要:国外实践表明,高校创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方兴未艾,尤其是近几年来,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兴起,政府也相应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创新创业。

但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目前仍处在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我们称之为创业教育1.0阶段。

本文提出高校创业教育2.0的概念,并基于斯坦福大学近年完成的大规模创新创业调查研究成果,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造富的源泉)、以人为本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机制(造富的制度保障)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经济与社会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已经迈入高校创业教育2.0时代的斯坦福大学的主要经验及其启示,旨在从战略上提高我国对新形势下高校创业教育及其经济、社会影响的认识和重视并采取措施推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向2.0时代迈进。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2.0;技术转移;经济影响;社会影响;斯坦福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2X(2016)03-0096-08收稿日期:2016-03-16基金项目:基金项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交际能力的提高”(编号:7214543101)作者简介:郑 刚(1975-),男,山东泰安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和创业教育;郭艳婷(1990-),女,福建福州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和战略管理。

一、引言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其作用通过劳动者、劳动工具和物质生产资料而产生经济效益[1]。

一些经验证据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2, 3]。

近年来,伴随着创新创业活动的兴起和普及,高等教育的经济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为全球创新创业教育的先驱,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3个阶段:①商学院的课程与专业阶段(1947-1979);②创业学科的发展以及向商学院外部拓展阶段(1979-1989);③创业教育大众化和尖端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4]。

而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一般认为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

1998年,清华大学发起并主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并在国内率先为MBA 开设了“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了“高新技术创业管理”课程,标志着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起步[5]。

2002年4月,教育部选取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所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

随着近几年经济增速放缓,政府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希望以此作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新的发动机。

2014年9月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2014年12月,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支持力度,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再如,设立由政府、高校、社会多元构成的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通过鼓励创业园、孵化器等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的集合平台。

对比美国创业教育的三个阶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第一和第二阶段其实是基本交织在一起进行的。

我国以往的高校创业教育主要关注于在校期间如何通过课程和各类创业实践活动(如挑战杯等)培养包括商学院及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创业精神,但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还没有建立或完善[6],创业者主要是少数精英,且高校创业教育带来的经济影响也尚不显著,或尚未得到关注,本文将其定义为高校创业教育1.0时代。

反观当今一些国际著名创业型大学,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他们的创业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为在校生开设全面的创业相关课程及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创业精神,创业教育走向大众化、尖端化,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一方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创业者,同时大学生及校友创业者的创业企业和创业活动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同时能够以多种形式反哺高校的创业教育,如校友设立天使与风险投资基金、开设创业课程与创业讲座、创业辅导、赞助创业教育项目等,形成了良性循环。

本文将此定义为高校创业教育2.0时代。

表1:中国高校创业教育1.0与2.0阶段对比特征高校创业教育1.0阶段高校创业教育2.0阶段受益人群少数创业精英全校师生、大众化创业课程少数几门课程全面、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不完善、孤岛式的完善、开放式合作网络式的战略重要性与高校重视程度低高创业教育的经济、社会影响较低高外部创业资源与高校创业教育的较低高联系高校创业氛围较低高本文作者2011-2013年间在斯坦福大学访问,期间较为系统地考察了解了斯坦福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认为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已经进入我们所定义的高校创业教育2.0时代,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总体上仍处于高校创业教育1.0阶段,部分先进高校正在迈向高校创业教育2.0阶段,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以本文作者所在的浙江大学为例,浙江大学身处我国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创业氛围一直较为浓郁。

根据2014年5月份发布的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浙江大学本科生创业率最高,达到4.16%。

然而,即便如此,创业教育开展情况也不容乐观。

由浙江大学完成的2014大学生创业者调查报告显示,65.55%的大学生创业者大学期间从来没有系统的参与过创业相关课程;54.07%的创业者大学期间连一次创业讲座都没有参加过;超过2/3大学生创业者在大学期间没有参加过创业大赛等经历;在学过创业课程的大学生创业者中,近85%认为大学期间所学创业课程对创业是有启发作用的,但是其中大多数(63.64%)认为启发作用并不明显,只有约20%认为非常有启发。

另15.79%的创业者认为学习创业课程没有任何作用[6]。

由此可见,传统的创业课程和创业教育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以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时代大学生创业者的实际需求。

如何进一步加强创业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创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实用性、针对性,并加强创业教育的大众化、扩大其经济与社会影响是未来创业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

由上述可知,目前研究中鲜有区分创业教育的动态发展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没有很好的揭示创业教育的大众化与经济贡献之间的关系。

本文希望能够分析借鉴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为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一些启发。

文中有关斯坦福的创新创业调查数据来自于2011-2012年该校Charles Eesley助理教授与William F. Miller教授合作开展的大规模校友创新创业调查(以下简称2011创业调查)[7]。

斯坦福大学始建于1891年,在创业教育和技术创新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

一个多世纪以来,这里不仅孕育了丰富的创新创业思潮,培育了受到良好教育的企业家们,还产生了一些对97硅谷崛起和发展有重要作用的突破性技术。

此调查是近年来规模最大、数据最新的披露斯坦福创新创业全方位情况的研究项目。

调查对象是1930年至今斯坦福142496名健在的校友、教职员和研究人员,目的是探究教育对他们生活和职业选择的影响,以及斯坦福大学在创新创业领域产生的经济影响。

共收到27780份回复,回复率为19.5%。

在此基础上,他们完成了研究报告“Impact:Stanford University’s Economic Impact vi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报告较为完整地揭示了斯坦福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名校,其创新创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二、斯坦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大众化与造富机制(一)支撑大众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斯坦福大学始建于1891年,在创业教育和技术创新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

一个多世纪以来,这里不仅孕育了丰富的创新创业思潮,培育了受到良好教育的企业家们,还产生了一些对硅谷崛起和发展有重要作用的突破性技术。

从教育投入角度和体系建设来看,郑刚、郭艳婷研究发现[8],斯坦福独特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是其引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潮流的关键原因(见图1)。

图1:斯坦福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在这一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形式多样的组织,不仅形成了创业知识链,告诉学生如何做到、如何实现技术转移、如何让想法变成产品;同时还在学校层面将创业组织资源全部整合起来,为斯坦福师生、社区、硅谷以及世界范围内与斯坦福创业有关的人员和组织提供服务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平台,产生了网络协同效应(见表2)。

2011斯坦福创新调查表明,成功的创业者更愿意参加一些创业课程和项目来塑造他们的职业生涯。

例如,斯坦福有许多优秀的技术创新者和创业者,他们利用发明专利、新产品、工艺或新的商业模式进行创业,而这些人群比其他校友参加创业课程的可能性更高。

大约25%的技术创新者和创始人、60%的“快速创业者”(毕业三年内就取得风投资金的人)在斯坦福参加了创业课程。

同时,这些成功的创业者也更愿意参加创业竞赛和项目:35%的技术创新者、40%创始人和超过50%的快速创业者都参加过创业挑战赛、斯坦福科技创业项目(STVP)、企业研究中心、d.school或其他创业项目。

可见,一流的创新创业课程、项目和竞赛对打算创业的学生具有重要作用。

大部分创业者都使用了校友关系网络,对于他们而言,校友网络对于资金来源、选择共同创始人、早期雇员及创业导师方面的作用格外重要。

在诸多创业组织中,最重要的当属斯坦福创业者网络9899(Stanford Entrepreneur Network, SEN )和天使投资人与创业者联盟(Stanford Angels & Entrepreneurs, SA&E )。

斯坦福创业者网络是该校所有创业项目的连接点,帮助学生和其他人员发现并获取斯坦福的创业资源,促进斯坦福跨学科方法的创业教育和研究。

每年该网络组织都会举办创业周,提供创业项目的路演机会,帮助项目与企业对接。

成立于2011年的天使投资人与创业者联盟是斯坦福大学官方的校友联盟组织,旨在促进潜在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的关系。

在相关的校友投资团体中,大约62%是天使投资人,18.3%是天使投资团队,10.9%是风投公司的有限责任合伙人,8.8%是风投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