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15.气温的变化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天气变化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天气变化【教案】课程名称:科学课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各种变化形式,如晴天、阴天、多云、雨天等;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3. 培养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天气变化图片;3. 剪纸、彩纸、颜料等美术材料;4. 学生天气观测表。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系列天气变化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的天气每天都在变化?今天是怎样的天气?昨天呢?”。
引起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兴趣。
Step 2: 天气观察(1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拿出天气观测表,并告诉学生他们将要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
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窗外天气,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气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不同天气的特点和变化。
Step 3: 天气变化的原因(15分钟)教师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天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为什么有时候会下雨,有时候不下雨?- 为什么有时候天空很蓝,有时候很阴暗?教师鼓励学生展开思考和互动,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Step 4: 多云和晴天的制作(15分钟)教师提供剪纸、彩纸、颜料等美术材料,让学生制作多云和晴天的图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象,使用不同的材料创作。
Step 5: 阴天和雨天的制作(1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制作阴天和雨天的图画,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和颜色,表达出阴天和雨天的特点。
Step 6: 小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让学生展示他们自己制作的天气图画。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天气变化的思考和观察。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并在下节课时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天气变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培养了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能力。
气温的变化教案
气温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气温的变化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气温的变化。
4. 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气温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 一天中、一年中气温的变化规律。
3.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地表状况、大气环流等。
4. 实验探究:气温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影响气温变化的多种因素。
重点:气温的概念及测量方法,气温的变化规律。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
2. 投影仪及PPT课件。
3. 实验工具:水银温度计、数据记录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授气温的概念及测量方法等基础知识。
2. 直观演示法:通过投影仪展示气温数据和变化曲线。
3. 实验探究法: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气温的变化。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导入,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气温吗?”引导学生回答,进入主题。
2. 讲授新课:先讲授气温的概念及测量方法,然后讲解一天中、一年中气温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气温变化的多种因素。
通过投影仪展示气温数据和变化曲线,帮助学生理解。
3. 巩固练习:让学生自己测量并记录气温,分析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气温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气温的概念及测量方法,以及气温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气温的变化教案
气温的变化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气温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气温以及气温的重要性;2. 理解气温会随季节和地理位置的变化而改变;3. 能够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记录和比较气温的变化;4.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世界地图和气象图;3. 温度计;4. 气象记录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使用世界地图和气象图,向学生介绍不同地理位置和季节下的气温变化。
- 引导学生思考气温变化可能对人类和自然界有什么影响。
2. 分组活动(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个温度计和气象记录表。
- 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点,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记录温度,并将数据填入气象记录表。
- 鼓励学生彼此合作,观察和分析数据。
3. 小组呈现(10分钟):-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收集到的数据,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 整理数据,让学生一起比较不同地点、季节和时间的气温变化。
4. 教师解释(10分钟):- 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教师对气温变化的原因进行解释,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气候变化。
- 强调气温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际例子。
5. 活动延伸(10分钟):-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气温变化对我们日常生活和活动的影响,例如穿衣、户外活动等。
- 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可以如何适应不同的气温变化。
6. 总结(5分钟):- 简要回顾课堂内容,并强调气温变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记录气温的变化。
四、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气温的变化,并在气象记录表上记录数据。
并写一篇短文,描述所观察到的气温变化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课后作业可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气温的理解,并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气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掌握气温分布的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运用气象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气温现象。
二、教学内容1. 气温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
2. 气温的变化规律:日变化、季节变化、年变化。
3. 气温分布的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洋流等。
4. 生活中的气温现象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气温的变化规律,气温分布的影响因素。
2. 难点:气温分布图的解读,生活中的气温现象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气温的概念、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2. 利用图表分析法,让学生观察气温分布图,理解气温分布的特点。
3. 实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气象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气温现象。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气温分布图、气象数据等教学素材。
2. 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以便进行实例分析。
六、气温的测量与记录1. 气温的测量工具及方法2. 气温的记录与资料整理七、气温日变化与季节变化1. 气温日变化规律2. 气温季节变化规律八、世界气温分布特点1. 纬度对气温分布的影响2. 海陆对气温分布的影响3. 地形对气温分布的影响4. 洋流对气温分布的影响九、我国气温分布特点1. 纬度对气温分布的影响2. 海陆对气温分布的影响3. 地形对气温分布的影响十、气候变化与气温关系1. 气候变化的原因2. 气候变化对气温的影响十一、生活中的气温现象1. 城市热岛效应2. 海拔高度与气温的关系3.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十二、气温与人类活动1. 气温对农业的影响2. 气温对健康的影响3. 气温对交通的影响十三、气温变化的应对措施1. 节能减排2. 适应气候变化3. 保护生态环境十四、拓展与实践1. 收集不同地区的气温数据,分析其分布特点。
2. 参观气象站,了解气象工作的实际情况。
十五、教学反思与评价1. 学生对气温概念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气温变化规律的掌握情况3. 学生运用气象知识解释生活中气温现象的能力六、气温的测量与记录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气温的测量工具及方法,学会正确记录和整理气温数据。
三年级科学教育教案天气变化
三年级科学教育教案天气变化教案:三年级科学教育 - 天气变化【教学目标】1. 学习和理解天气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 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的天气现象。
3. 了解天气的季节性变化,如春夏秋冬等。
【教学重点】1. 天气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 天气现象的识别和描述。
【教学准备】1. 天气图片或图表。
2. 天气变化的实例材料。
3. 小组活动所需的分组材料。
【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导入(5分钟)老师利用图片或图表引入今天的主题:天气变化。
启发学生回忆和讨论他们观察到的各种不同天气,并让学生尝试描述这些天气现象。
二、探究(20分钟)1. 学生分小组合作,每组观察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2. 学生回到教室后,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讨论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理由。
三、引导(15分钟)1. 老师利用图表或实例,向学生介绍不同的季节和其特征天气。
例如,在春天,天气温暖且多雨;在夏天,天气炎热晴朗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天气。
四、拓展(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天气实例,可以是图片、视频或文字材料。
2.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对不同天气现象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总结(5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延伸】1. 通过实地观察天气变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天气现象。
2. 在家长的协助下,让学生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形成自己的天气日记。
3. 引导学生研究和学习有关天气的科学知识。
【课后作业】请学生回家观察并记录当天的天气变化,并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描述天气变化,培养了他们对天气的敏感性和观察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不同天气现象,以及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季节性天气变化,让学生明白天气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以及季节对天气的影响。
气温的变化教案
气温的变化教案教案名称:气温的变化教案目标:1. 了解气温的基本概念和变化原因;2. 掌握气温的测量方法和单位;3. 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环节一:引入(5分钟)1.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变化。
2. 引导学生思考气温是如何变化的原因。
教学环节二:概念和测量方法(10分钟)1. 介绍气温的定义:指大气中气体分子的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平均大小。
2. 介绍气温的测量方法: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3. 说明气温的单位:摄氏度(℃)和华氏度(℉)。
教学环节三:日变化规律(15分钟)1. 图示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曲线图,解释曲线的起伏。
2. 让学生理解太阳的角度和照射强度对气温的影响。
3. 分析早晨和傍晚气温较低的原因。
教学环节四:季节变化规律(15分钟)1. 图示一年中气温的变化曲线图,解释曲线的趋势。
2.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公转和倾斜度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3. 分析不同季节气温的特点和原因。
教学环节五:总结与应用(10分钟)1. 学生小组讨论气温的变化规律,总结一下。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气温的变化规律为生活和农业生产做出调整。
教学环节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其他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
2. 设计小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气温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实验中的表现;2. 评估学生对气温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评分学生在阅读材料中的理解和总结能力。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气温观察实验,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气温的影响;2. 带领学生制作气温变化图表,分析并比较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规律;3. 组织学生进行气象站参观和气象仪器使用体验活动。
《气温的变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气温的变化》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气温的观点及其变化规律。
2. 掌握气温变化的影响因素。
3. 能够分析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气温的观点及其测量方法。
2. 气温的变化规律。
3. 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
4. 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问题1. 请同砚们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气温是什么吗?如何测量气温?2. 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气温的变化》。
第二步:进修气温的观点及其测量方法1. 介绍气温的观点:气温是空气中热量的表现,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2. 讲解气温的测量方法:气温可以通过气象站的气温计、温度计等仪器来测量。
第三步:探讨气温的变化规律1. 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气温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等规律。
2. 通过实例和案例让学生理解气温变化规律的具体表现。
第四步:分析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1. 介绍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海洋气流、地形、太阳辐射等。
2. 讨论这些因素对气温变化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气温变化带来的挑战。
第五步:探讨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1. 分析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影响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健康等方面。
2. 探讨气温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影响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方面。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缓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教室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气温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珍爱工作。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气温的变化》的课后习题。
2. 收集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3. 思考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勤俭能源,减少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六、拓展阅读1. 《气温的变化与气候变化》2. 《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气温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认识到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从而更加珍惜和珍爱我们的地球故里。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温的概念及其单位。
2. 使学生掌握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3.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4. 培养学生运用气象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气温分布规律的成因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气温变化与分布的规律。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气温变化与分布的图像和数据。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气温变化与分布的相关图像和数据。
2.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状况,了解气温的概念。
b. 讲解气温的计量单位及换算方法。
2.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a. 展示一日之内气温的变化图像。
b. 引导学生观察气温变化规律,分析原因。
c. 讲解气温日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3. 气温的年变化规律:a. 展示一年之内气温的变化图像。
b. 引导学生观察气温年变化规律,分析原因。
c. 讲解气温年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4.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a. 展示世界气温分布图像。
b. 引导学生观察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分析影响因素。
c. 讲解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对气温分布的影响。
5.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气温变化与分布的规律。
b. 强调气温变化与分布对生活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观察气温日变化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地点进行气温观测。
b. 每小时记录一次气温,连续记录一天。
c. 分析观测数据,得出气温日变化规律。
2. 活动二:探究气温年变化规律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地点进行气温观测。
b. 每月记录一次气温,连续记录一年。
c. 分析观测数据,得出气温年变化规律。
小学三年级科学天气变化教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天气变化教学教案【教案】科目:科学年级:三年级教学内容:天气变化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不同的天气类型,并能描述天气的变化。
2. 能够理解天气变化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
3. 能够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的特征。
教学重点:1. 天气变化的种类和特征。
2. 天气变化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1. 天气变化图片或PPT。
2. 学生天气观察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和学生们一起观察外面的天气。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们思考:我们身边的天气有哪些变化?天气会怎样变化?二、天气变化介绍(10分钟)1. 展示天气变化的图片或PPT,并逐一向学生们介绍不同的天气类型,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2. 向学生们提问:你们见过哪些不同的天气类型?请描述一下。
三、观察天气变化(15分钟)1. 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观察一周的天气变化,并记录在学生天气观察记录表格中。
2. 学生们交流观察结果,并比较不同季节的天气变化特点。
四、天气变化与季节变化(10分钟)1. 引导学生们思考:你们在观察天气变化时,是否发现不同季节的天气类型有所不同?2. 向学生们讲解天气变化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五、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设计小组活动,要求学生们根据所学内容制作小报告,描述某个季节的天气变化特点。
2. 鼓励学生们通过互动形式分享彼此的小报告,并相互学习。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学生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2. 针对学生们的学习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写一篇小作文,描述你最喜欢的天气类型,并说明原因。
2. 下节课将会展示学生们的作文并进行互评。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们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进一步了解了不同的天气类型和天气变化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
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也锻炼了合作和表达能力。
作业的布置也将激发学生们对天气变化的思考和想象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入实地观察和实验,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
气温的变化教案
气温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的概念和变化规律;2.掌握气温的测量方法和单位;3.理解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气温的概念和变化规律气温是指空气中分子的热运动引起的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气温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地球自转、公转、大气运动、太阳辐射等。
气温的变化规律包括日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和长期变化等。
2. 气温的测量方法和单位气温的测量方法主要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气温的单位有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K)等。
其中,摄氏度是国际通用的温度单位,华氏度主要用于英美国家,开尔文是热力学温度单位。
3. 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气温的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重要影响。
气温升高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极地冰盖融化、气候变化等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威胁。
而气温下降则会导致冰川扩张、干旱、饥荒等问题,同样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影响。
4. 观察气温变化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观察气温变化,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当地气温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等,并让学生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和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气温的概念、变化规律、测量方法和单位等,让学生了解气温的基本知识;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测量气温,加深对气温测量方法和单位的理解;3.观察法:通过观察当地气温的变化,让学生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4.讨论法:通过讨论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让学生思考气温变化的重要性和应对措施。
教学过程1. 讲解气温的概念和变化规律教师通过讲解PPT等方式,介绍气温的概念和变化规律,让学生了解气温的基本知识。
2. 实验测量气温教师向学生介绍气温的测量方法和单位,并让学生亲自操作水银温度计或电子温度计等测量气温。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气温的概念,理解气温的测量方法。
(2)学生能够读懂气温曲线图,描述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3)学生能够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气温曲线图和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气温的变化和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生能够体会气温变化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关注生活中地理现象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2、教学难点(1)阅读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
(2)理解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季节的风景图片,如春天的花海、夏天的海滩、秋天的枫叶、冬天的雪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不同的季节会有如此不同的景色?从而引出气温这一概念。
(二)新课讲授1、气温的概念和测量(1)讲解气温的概念: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
(2)介绍气温的测量工具——温度计,以及测量气温的方法和时间(一般一天测量四次,分别在 2 时、8 时、14 时、20 时)。
2、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展示某地一天中气温的测量数据,引导学生绘制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通过观察曲线图,让学生总结出气温日变化的规律: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展示某地一年中气温的测量数据,引导学生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通过观察曲线图,让学生总结出气温年变化的规律: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7 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 1 月;南半球陆地则相反。
海洋的气温变化比陆地滞后一个月左右。
3、世界气温的分布(1)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世界气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2)讲解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气温和气温的变化》一课设计方案
《气温和气温的变化》一课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的定义、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2.掌握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3.培养学生观察气温变化、分析气温变化原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气温的定义、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气温变化的规律及原因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气温的概念、测量工具等。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气温是如何变化的吗?它有什么规律呢?”2.讲解气温的定义、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1)介绍气温的定义:气温是指大气中热量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2)讲解气温的测量工具:常用的气温测量工具有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3)演示气温的测量方法:将温度计放置在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3.讲解气温的日变化规律(1)介绍气温的日变化:气温在一天之中会发生变化,一般表现为早晨气温较低,下午气温较高。
(2)分析气温日变化的原因: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等。
4.讲解气温的年变化规律(1)介绍气温的年变化:气温在一年之中也会发生变化,一般表现为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
(2)分析气温年变化的原因: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等。
5.案例分析(1)展示气温变化的实例,如我国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曲线图。
(2)引导学生分析气温变化的原因,如地理位置、季节、天气状况等。
6.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根据气温变化来安排日常生活吗?比如穿衣、出行等。
(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变化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影响。
四、课后作业1.复习气温的定义、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2.观察并记录一周内家中的气温变化,分析气温变化的原因。
3.查阅资料,了解气温变化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影响。
随着方案的完成,我长舒了一口气,看着屏幕上的文字,仿佛看到了课堂上同学们专注的眼神、热烈的讨论。
三年级科学学习天气变化优秀教案范本
三年级科学学习天气变化优秀教案范本教案标题:三年级科学学习天气变化优秀教案范本教案主题: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辨认不同的天气类型。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粉笔和PPT等教具。
2. 学生准备笔和纸以及天气观察记录表(可以提前发放给学生)。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天气变化的话题,并带领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可以提问一些导入性问题,如:“你们昨天的天气是怎样的?”“你们觉得天气会有什么变化?”等。
二、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1. 教师以简洁清晰的语言讲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可以涉及天气系统、气候和温度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师讲解不同天气类型(晴天、阴天、多云、雨天等)的特点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实践观察(3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天气观察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并记录在天气观察记录表中。
2. 学生可以观察天空的云朵、气温变化、风力等方面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四、数据分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观察到的数据,让学生注意不同天气类型的共同特点和区别。
2.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通过比较各自观察到的数据,探讨天气变化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五、天气预测(2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预测的基本方法,如观察云朵形状、风向变化等。
2. 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尝试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并在天气观察记录表上进行记录。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预测天气的重要性。
2. 教师可进行简单的知识问答、小测验或让学生展示他们预测的天气结果,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利用家庭和学校周边的实际情况,进行更多的天气观察和预测练习。
气温的变化教案
气温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气温的概念及其变化规律,掌握测量温度的方法和工具。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气温变化的敏感度。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心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气温的概念、温度的测量方法和工具、气温的变化规律。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科学观察、数据记录和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温度计、温度计读数表格、气象图表、实物或图片等。
2. 材料准备:相关的气温变化资料、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问答或呈现气温变化的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和了解气温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气温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 气温测量方法和工具的介绍(10分钟)向学生介绍温度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如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并讲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观察气温变化并记录数据(20分钟)安排学生自行观察气温的变化,并使用温度计记录数据。
老师可以设定一段时间,比如每天的早晨、中午和傍晚,要求学生测量并记录气温。
学生可以使用提前准备的温度计读数表格进行记录。
4. 数据分析与讨论(20分钟)学生用记录下来的数据制作气温变化图表,并与同学一起讨论图表中的规律和变化趋势。
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对气温变化的兴趣。
5. 学习气象预报(15分钟)向学生介绍气象预报的基本概念和工具,并准备一些实际的天气预报案例,让学生学习如何读懂天气预报中的气温信息。
6. 小结与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教学延伸1. 给学生提供更多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气温数据,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比较。
2. 可以邀请一位气象工作者或气象爱好者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气象工作和气象预报的更多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观察当地气温的变化,并与预报进行对比,验证预报的准确性。
科学三年级天气变化教案
科学三年级天气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天气的概念,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变化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内容1. 天气的概念和分类;2. 不同气象现象的观察和记录;3. 天气变化的规律与季节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通过观察图片和实际体验,引导学生回忆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雨天、雪天等,并与季节联系起来,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常见天气。
2. 概念讲解简单介绍天气的概念和分类,如晴、阴、雨、雪、风等,并与学生实际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进行对比。
帮助学生理解天气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3. 天气观察记录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观察一周的天气情况,并记录下来。
要求学生记录的内容包括天气现象、温度、湿度、风向等,并绘制相应的图表或图示。
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记录能力。
4. 天气变化规律探究让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和图表,发现天气变化的规律,并与季节的关系进行联系。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天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规律进行总结归纳,并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和发现。
通过讨论和交流,加深学生对天气变化的理解和认识。
6.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站或使用互联网资源了解气象仪器和气象观测方法,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学生的天气知识。
7. 综合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图表和总结归纳,进行综合评价,并给予及时反馈。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四、教学资源1. 图片资料: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2. 实验器材:温度计、湿度计等(可选);3. 其他资源:教学PPT、实验记录表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学生对天气的观察和记录为主线,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对天气变化规律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4.15气温的变化(教案)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气温的变化。首先,我们了解了气温的概念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认识到气温变化对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其次,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温度计这一测量工具,掌握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测量和记录了一天内不同时间段的气温,分析了气温的变化规律。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气温变化规律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气温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如分组测量教室内外气温,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气温变化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天气现象,帮助学生建立天气与气温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天气影响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气温变化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气温变化的重点,强调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等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强调气温变化规律的重点和温度计使用的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设计关于气温变化的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气温数据记录和分析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研究报告:指导学生撰写关于气温变化的小研究报告,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数据和总结观点,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15.气温的变化教学设计
(三)拓展延伸
1.引导:藏族人穿藏袍时,有时两只袖子都穿着,有时只穿一只袖子,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阅读资料
3.小结:藏袍的穿着方式说明了什么?
4.引导:一天中气温变化大除了对衣着有影响之外,你知道对生活还有哪些影响?
5.交流:分组交流
小结:气温变化大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活动等都有直接的影响,我们要根据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情况,及时增减衣物、调节饮食等,保证健康。
观看图片或者视频或者列举实际的例子,比如某同学早上的时候穿着外套,中午时候脱掉外套,穿着半袖。
观察气温计测量范围一般为-30℃-50℃,每一小格为1℃。
使用气温计时要注意气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学生一般会认为早晚比较凉,中午会热
观测一天中的气温留作课后作业,按照计划进行观测
学生学习活动安排
课后反思及评价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导:比较早晨和中午学生衣着不同的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一天中气温是怎样变化的?
(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
1、确定测量气温的环境
(1)猜想假设
猜想:同一时间不同环境的气温相同吗?
(2)掌握方法
1认识气温计
出示:气温计图片
2掌握观测方法
小组内根据观测数据绘制曲线图,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小结: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中午气温高,早晚气温低。14时左右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思考藏族人们这样的穿衣习惯与什么有关?
快速阅读教材40页资料。
说明了一天中气温变化大对人们穿衣有直接的影响。
思考:气温变化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三年级科学下册15.气温的变化教学设计
讲课内容15. 气温的变化共 2 课时讲课时间月日教课目的能说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教课要点能利用剖析、比较等方法,对观察数据进行剖析,并得出结论教课难点能说出气温变化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实例教课媒体及气温计、卷尺、记录表、课件、计时表、尺子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及指导策略(第一课时)(一)创建情境,提出问题指引:比较清晨和正午学生衣着不同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发问:一天中气温是如何变化的(二)研究发现,形成新知1、确立丈量气温的环境(1)猜想假定猜想:同一时间不同环境的气温同样吗(2)掌握方法①认识气温计出示:气温计图学生学习活动安排课后反省及评论察看清晨和正午学观看图片或许视频生衣着的不同,说或许列举实质的例说发现了什么子,比方某同学早上的时候衣着外同一地址在一天内套,中正午候脱掉的不同时辰气温是外衣,衣着半袖。
不同样的。
夏季在树荫下会觉得很凉爽,而太阳下感觉很热;在柏油马路上感觉很热,在草地上比较察看气温计丈量范凉爽。
围一般为 -30℃- 认真察看量程与刻50℃,每一小格为度1℃。
A使用气温计分别片② 掌握观察方法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a 手持气温计的上端 b 距离地面米 c 液柱静止再读数,视野随和温计液柱顶端持平。
(3)观察气温(4)得出结论①思虑:比较观察结果有什么不同② 议论:什么环境下观察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比较适合③小结2、察看一天中气温的变化(1)做出假定发问:依据你的生活经验,你以为一天中气温是如何变化的(2)制定计划叙述:你们的假定观察同样地面上方,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气温B使用气温计分别观察阳光下,硬化地面和草地上方的气温学生疏组观察气温,并把观察数据记录在活着手册中阳光下和硬化地面上方测得的气温偏高,背阴处和草地上方的气温偏低同一时间不同环境中的气温是不同样的。
往常丈量气温需要在通风、无阳光直射的草地上方,气温计液泡离地面米 .学生对问题进行假设计划内容包含观察使用气温计时要注意气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实时纠正学生一般会以为早晚比较凉,正午会热观察一天中的气温留作课后作业,按能否正确,需要进行实质观察,在观测前需要拟订计划( 3)观察记录日期、观察地址、照计划进行观察观察工具、观察时间依据要求拟订察看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计划,并填写在活(第二课时)(一)整理数据着手册教师先一边解说一边演示曲线图的画法解说:绘制曲线图的方法(1)描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对问题进行假设
计划内容包括观测日期、观测地点、观测工具、观测时间
根据要求制定观察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计划,并填写在活动手册
先用一个与纵轴平行的直尺落在时间点上,再用一个与横轴平行的直尺落在某个具体的温度数轴上
(一)整理数据
讲解:绘制曲线图的方法
(1)描点。横轴和纵轴的交点就是这组数据的点。
(2)连线。用光滑的曲线将各个点连接起来,这就是曲线图。
(二)得出结论
讨论: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
思考:晴天和阴天气温变化规律相同吗
(三)拓展延伸
1.引导:藏族人穿藏袍时,有时两只袖子都穿着,有时只穿一只袖子,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3)观测气温
(4)得出结论
1思考:比较观测结果有什么不同
2讨论:什么环境下观测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比较合适
3小结
2、观察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1)做出假设
提问: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一天中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2)制订计划
讲述:你们的假设是否正确,需要进行实际观测,在观测前需要制定计划
(3)观测记录
(第二课时)
同一地点在一天内的不同时刻气温是不一样的。
夏天在树荫下会觉得很凉快,而太阳下觉得很热;在柏油马路上觉得很热,在草地上比较凉快。
仔细观察量程与刻度
A使用气温计分别观测相同地面上方,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气温
B使用气温计分别观测阳光下,硬化地面和草地上方的气温
学生分组观测气温,并把观测数据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阳光下和硬化地面上方测得的气温偏高,背阴处和草地上方的气温偏低
小组内根据观测数据绘制曲线图,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小结: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中午气温高,早晚气温低。14时左右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思考藏族人们这样的穿衣习惯与什么有关
快速阅读教材40页资料。
说明了一天中气温变化大对人们穿衣有直接的影响。
思考:气温变化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学生分组交流,在进行全班汇报
中午气温高(14时左右气温最高),早晚气温低(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2.阅读资料
3.小结:藏袍的穿着方式说明了什么
4.引导:一天中气温变化大除了对衣着有影响之外,你知道对生活还有哪些影响
5.交流:分组交流
小结:气温变化大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活动等都有直接的影响,我们要根据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情况,及时增减衣物、调节饮食等,保证健康。
观察早晨和中午学生衣着的不同,说说发现了什么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导:比较早晨和中午学生衣着不同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一天中气温是怎样变化的
(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
1、确定测量气温的环境
(1)猜想假设
猜想:同一时间不同环境的气温相同吗
(2)掌握方法
1认识气温计
出示:气温计图片
2掌握观测方法
气温计的使用方法:a手持气温计的上端b距离地面米c液柱静止再读数,视线和气温计液柱顶端持平。
观看图片或者视频或者列举实际的例子,比如某同学早上的时候穿着外套,中午时候脱掉外套,穿着半袖。
观察气温计测量范围一般为-30℃-50℃,每一小格为1℃。
使用气温计时要注意气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学生一般会认为早晚比较凉,中午会热
观测一天中的气温留作课后作业,按照计划进行观测
授课内容
15.气温的变化
共2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能说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
能利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
能说出气温变化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实例
教学媒体及
学具准备
气温计、卷尺、记录表、课件、计时表、尺子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设计及指导策略
学生学习活动安线图的画法
学生对于曲线图的画法有些困难,需要时间较多,教师演示时要多画。
出示藏袍图片或者观看短视频,观看藏族和新疆少数民族的穿衣习惯
学生汇报时可以指定一位同学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补充交流。
板书设计
15.气温的变化
气温计
通风、无阳光直射的草地上,距离地面米
15.气温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