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坝顶加固的永久变形机理及其离心模型试验验证
高土石坝变形监测研究进展
高土石坝变形监测研究进展目录1. 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3)1.2 遭受变形监测的问题与挑战 (4)2. 高土石坝变形监测的理论基础 (5)2.1 土石坝结构与材料特性 (5)2.2 变形监测的基本原理 (6)2.3 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8)3. 应用技术 (9)3.1 视觉监测技术 (11)3.1.1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12)3.1.2 地面观测仪器 (13)3.2 位移传感器 (14)3.2.1 水平与垂直位移传感器 (16)3.2.2 拉伸与压缩传感器 (17)3.3 地质雷达技术 (18)3.3.1 基本原理 (19)3.3.2 在高土石坝中的应用 (20)3.4 其他监测技术 (21)3.4.1 振动监测技术 (22)3.4.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24)3.4.3 GNSS监测技术 (25)4. 数据分析与模型建立 (26)4.1 数据预处理 (28)4.2 变形机理分析 (29)4.3 时序模型建立 (30)4.3.1 神经网络模型 (32)4.3.2 支持向量机模型 (33)4.3.3 集成模型应用 (34)4.4 变形趋势预测与预警 (35)5.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 (37)5.1 全国性案例研究概况 (38)5.2 具体工程实例 (39)5.3 影响因素分析与综合评估 (41)6. 研究趋势与未来发展 (42)6.1 新技术的应用与集成 (44)6.2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45)6.3 策略与建议 (46)1. 内容综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土石坝作为重要的水利工程和防洪措施,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高土石坝作为一种具有较高体积、较长坝体的土石坝结构形式,其变形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对于保障高土石坝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土石坝变形监测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包括监测方法、监测技术、监测设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高土石坝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DOI :CNKI :32.1309.P.20110911.1132.011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陈生水1,2,钟启明1,2,曹伟1,2(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9; 2.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9)摘要:利用作者研制成功的溃坝离心模型试验系统,对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决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发现粘土心墙坝与均质坝溃决机理与溃口发展规律明显不同,随着漫坝水流对下游坝壳冲蚀程度的增加,粘土心墙发生剪断破坏,溃口洪水流量迅速增大。
基于上述试验结果,提出了一个描述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建议了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
该模型基于不同土体陡水槽冲蚀试验结果,提出了一个模拟漫坝水流对下游坝壳料冲蚀的经验公式,并给出了下游坝壳的冲蚀程度与心墙发生剪断破坏间的数学关系,利用宽顶堰公式计算溃坝流量过程。
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建议数学模型的合理性。
关键词: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离心模型试验;数学模型;验证中图分类号:TV122.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791(2011)05-0674-06收稿日期:2011-03-08;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1网络出版地址:http :// /kcms /detail /32.1309.P.20110911.1132.011.html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07CB714103);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001034)作者简介:陈生水(1962-),男,江苏高淳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土力学与土石坝工程的科学研究。
E-mail :sschen@水库大坝在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溃决的风险。
中国拥有水库大坝8.7万多座,其中93%以上为土石坝。
1954 2006年间,中国已有3498座水库大坝发生溃决[1],其中大部分为土石坝,造成了国家和人民生命与财产的重大损失。
高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研究评述_李红军
2007年10月水 利 学 报SH UI LI X UE BAO 增刊收稿日期:20072082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6390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479057)作者简介:李红军(1981—),男,河南南阳人,博士生,主要从事岩土地震工程、土工数值计算与分析等方面研究。
E 2mail :lijunli1995@1631com文章编号:055929350(2007)增刊20178206高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研究评述李红军,迟世春,钟 红,林 皋(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4)摘要:在强震荷载作用下,土体将产生不可恢复的瞬时滑移变形或整体永久变形。
永久变形的发展严重危及高土石坝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如何预测土体地震后的永久变形成为高土石坝抗震性能安全评价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围绕西部大开发和南水北调战略的需要,对高土石坝抗震性能安全评价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高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的分析方法,对今后高土石坝抗震性能安全评价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土石坝;安全评价;永久变形;滑体变形;整体变形中图分类号:T U435文献标识码:A目前,我国西部的200~300m 级高土石坝越建越多[1],由于西部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震频繁、强度大,这些高坝能否抗御强震冲击以及它们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如何,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重大工程问题。
这些高坝一旦遭受地震破坏,将会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
因此,高土石坝抗震研究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越发突出。
作为当前高土石坝抗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高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滑体变形分析法和整体变形分析法。
滑体变形分析法基于Newmark [2]的刚体滑块假设和屈服加速度概念,假定土石坝的永久变形是由地震时坝坡瞬态失稳时滑移体产生的位移造成的。
整体变形分析法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利用有限元动力分析结果和材料动力特性的试验成果,加以简化求出坝体整体残余变形。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前坪水库坝体变形研究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前坪水库坝体变形研究作者:历从实钱亚俊葛爽来源:《人民黄河》2020年第11期摘要:根据前坪水库工程砂砾石黏土心墙坝的设计分区、陡峻岸坡等不利地形条件以及覆盖层的土层分布,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对主坝不同特征时段的变形特性及黏土心墙内土压力分布特性和孔压分布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大坝的填筑及蓄水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竣工期、满蓄期大坝的应力、变形特性。
结果表明:坝体沉降变形主要发生在施工期,蓄水引起的坝体沉降不大。
坝体在满蓄状态下,运行管理期存在一定的长期变形。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条件下,坝体运行管理期沉降增量较竣工期增长10.9 cm,该变形可能会导致坝顶公路、防浪墙等附属结构发生差异变形而出现局部开裂,应引起管理方重视。
同时揭示,在长期水荷载作用下,心墙未出现裂缝,在模拟历时3 000 d过程中,坝体上游水位未发生变化,下游区域未见明显渗水,表明黏土心墙有很好的防渗性能,心墙未发生渗流破坏。
关键词:黏土心墙;砂砾石坝;协调变形;前坪水库中图分类号:TV62;TV882.1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0-1379.2020.11.017Abstract:Based on the unfavorable terrain conditions and soil layer distribution of overburden of the designed zoning of sand-gravel clay core wall and steep slope of Qianping Reservoir, byusing the centrifugal model test,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nsteadying infilt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ime periods and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he clay core wall in earth pressure and pore pressur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It also simulated and calculated the filling and storage process of the dam and studied the time of comple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the dam in the full storage peri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subsidence deformation of the dam occur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the subsidence caused by water storage is not larg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ull storage, the dam body has long-term deformation i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centrifugal model test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test conditions,the settlement increment during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period of the dam body increases by 10.9 cm comparing with that during the completion period, and the deformation may lead to the differential deformation of the auxiliary structures such as the highway at the top of the dam and the wave wall, resulting in local cracking,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by the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revealed that under the action of long-term water load, there is no crack in the core wall. During the simulation lasting for 30 00 days, the upstream water level of the dam body does not change and there is no obvious water seepage in the downstream area, indicating that the clay core wall has good impermeability and the core wall has no seepage failure.Key words: clay core wall; gravel dam; coordinated deformation; Qianping Reservoir土工離心模型试验方法、设备日益完善和成熟[1-2],能满足模型与原型应力水平相同的要求,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是目前研究岩土工程问题最为有效、最为先进的研究方法和试验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随着建筑领域越来越快的发展,土木工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建筑深水坝的方面尤其重要。
而离心坝漫顶溃坝是一种常用的水力结构,用于构建深水坝。
近年来,学者们研究了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的过程,使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来深入研究它的特性,这一研究对于了解和掌握该类建筑物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是一种典型的深水坝,它由粘土心墙和淤泥构成,粘土心墙用于支撑与把控坝面的溃坝高度,一般情况下,它的淤泥是自然的,端点处可以用淤泥栓柱来支撑。
淤泥心墙坝漫顶溃坝的过程分为池溃坝、漫水线、裂缝宽度及剪应力等几个方面。
池溃坝模拟中,粘土心墙常因若干种原因而存在变形或压缩,从而改变其支撑力,而淤泥由于受变形影响而变薄或变厚,这也将影响其在离心坝漫顶结构中的表现。
漫水线模拟中,淤泥心墙坝漫水线不仅受变形的影响,还受模型的材料特性影响,有些地方还会受到外力的影响,所以漫水线形状有时会出现偏离情况。
裂缝宽度模拟中,由于淤泥的滞回及偏移力影响,裂缝宽度会出现偏离情况,此时应通过反复校核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
最后,剪应力模拟中,淤泥和粘土心墙均会产生剪切力,而这种剪切力又会受到离心力、水断面面积变化等因素影响,因此需要反复校核使之准确。
针对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学者们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的特性。
模拟的方法事先根据实际情况,在计算机端采用一定的数值模型,结合各类实验数据,可以进行大量数值计算,从而更好地模拟实际深水坝的漫顶溃坝过程。
在模型试验方面,采用真实比例的建模和模型来模拟实际情况,以此来获取精确的实验数据。
两种方法的结合,更好地模拟了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的过程,使得我们能够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它的特性。
在实际工程中,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的模拟是建设类似结构的必经之路,而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结合,则可以更加精准地模拟实际工程,从而获取更为准确的计算结果,确保工程的有效进行。
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近年来,水库溃坝事故频发,以及矿山坝及路堤溃坝洪涝灾害不断升级,这些灾害都对社会安全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研究溃坝过程及机理,至关重要。
此,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的研究日益受到科学家的关注与重视。
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主要依赖于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而且实验室模拟对于粘土心墙坝研究十分有限。
为此,基于过去的研究,本文拟定以模拟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为主题,在此基础上,将连续体力学方法和离心模型相结合,在实验室实施精细的离心模型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基于刚性地形的数值模拟模型,模拟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并分析溃坝特征的影响因素。
首先,在研究过程中,经过大量的离心模型实验发现,溃坝宽度,最大深度,波冲深度等指标均随离心模型大小而变化,而离心模型大小也受到地表面粗糙度影响,地表面粗糙度越大,离心模型大小越小,并且会发现溃坝的形状也受到地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地表面粗糙度越大,溃坝的形成越不明显。
其次,在数值模拟方面,本文建立了基于刚性地形的数值模拟模型,并根据实验室离心模型试验获得的溃坝特征,对数值模拟模型进行优化,以此达到模拟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为目标。
最后,为了进一步研究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本文还分析了泥石冲效应,水流沉积物特性等的影响,最终得出溃坝的空间分布分布特征以及破坏机理等,为水库溃坝事故及矿山坝及路堤溃坝洪涝灾
害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结合连续体力学方法和离心模型,以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为主题,在实验室实施精细的离心模型试验,建立基于刚性地形的数值模拟模型,探讨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影响因素及其特征,可以为水库溃坝事故及矿山坝及路堤溃坝洪涝灾害的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摘要:离心模型试验是水力工程实验室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模拟粘性心墙坝漫顶溃坝,本研究制作了一个离心模型,并在常压室中进行了试验,实现了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实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坝初始的护坡比为2:1、坝高为0.2 m、渗流系数为3.3×10m/s、坝底宽度为0.1 m的离心模型试验较好地模拟了漫顶溃坝过程,坝的总溢流量和出流流速符合理想的结果。
此外,本研究还考虑了粘性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中的护坡稳定性,通过模拟分析了护坡比(2:1)和渗流系数对溃坝效应的影响,试验与模拟结果比较验证了该离心模型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离心模型试验;数值模拟正文:一、研究背景水汽力学模型试验是水力工程实验室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帮助理解流体运动特性、土石流活动规律和堤坝稳定性等。
粘性心墙坝是一种常见的堤坝类型,由以植物和细土粉为基础的各种材料组成,有效地减少了水体在水坝上流动的能量,从而达到减缓水位上升和溢流量减少的目的。
但是,当水位上升到堤顶,堤坝便存在漫顶溃坝的风险,这是一个复杂的水力流动过程,需要进行模型试验和模拟分析。
二、原理分析粘土心墙坝漫顶溃坝是一种特殊的流体力学过程,是比较复杂的液体非线性流动过程。
为了较好地研究漫顶溃坝的特性,本研究制作了一个离心模型,模拟了粘性心墙坝的漫顶溃坝过程,并在常压室中进行了试验。
模型的渗流系数由实验测定,坝的坡度通过坡护坡比(2:1)来确定。
在离心模型试验中,定义的坝高为0.2 m,坝底宽度为0.1 m,泵浦的流量为4.4 m/h,水位上升速度为0.4 m/h,渗流系数为3.3×10m/s,试验顺利进行,实现了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实验研究。
三、试验结果通过离心模型试验,观测到粘性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试验结果如下图所示:![Experiment result](/experiment_result.jpg)图1心模型试验结果从上图可以看出,离心模型试验模拟的漫顶溃坝过程较为理想,坝的总溢流量和出流流速都随着水位上升而逐渐增加,漫顶溃坝的时间为21 h,出流流速最大值可达到2.2 m/s,溢流量最大值为13.4 m/h,基本符合预期结果。
土石坝坝顶加固的永久变形机理及其离心模型试验验证
2 紫坪 铺 面板 坝 地 震 永 久 变形 与坝 顶 加 固机 理
紫坪铺 面板 堆石 坝是 国 内外 第 1座遭 受 8级 特 大 地震 ( 大坝 实 际 遭遇 影 响 烈度 Ⅸ度 ) 然 安 全运 行 的 仍 超百 米混凝 土 面板堆 石坝 , 在世 界 堆 石 坝抗 震史 上 具 有 里 程 碑 意 义 , 得 了“ 际堆 石 坝 里 程 碑 特 别 工 程 获 国 奖 ” 也反 映 了我 国近 3 , 0年来 在水 利水 电建设 中 的巨 大成 就 与科 技 进 步. 紫坪 铺 大 坝 布设 了较 为完 整 的监
E— i:wmz a @ n r. n mal h ng hic
第1 期
章为 民,等 : 土石坝坝顶加 固的永久变形机理及其离心模型试验验证
2 3
图 1表 明 , 在连 续无 间断 的前提 下 , 不论沉 降是 由坝 体 哪个 部分 产 生 的 , 部 ( 点 ) 顶 的地 震沉 降 增 量理 论 上永 远最大 . 显然 , 果沉 降产 生 在 下部 ( 1 a ) 坝 顶 永 久 沉 降 也 是 最 大 的 , 时 加 固坝顶 就 不 会 有 如 图 () , 此 效. 因此 , 坝顶 地震永 久 沉降最 大并 不能 成为 坝顶加 固的理 由 , 虽然 坝 顶加 速 度大 , 其 机理 尚不 清楚 , 上 但 加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0 104, 0 70 2 ; 9 8 52 56 94 ) 国家 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 二滩 水 电开发 有限责任公 司 雅砻江水 电开发联合研究基金资助项 目(0 30 0 5 69 5 )
作 者 简 介 :章 为 民 (9 9 ) 男 , 苏 连 云 港 人 , 授 级 高 级 工 程 师 , 要 从 事 土 石 坝 及 岩 土 力学 研 究 . 15 一 , 江 教 主
随机地震作用下地基及土石坝永久变形分析
随机地震作用下地基及土石坝永久变形分析
刘汉龙
【期刊名称】《岩土工程学报》
【年(卷),期】1996(18)3
【摘要】地基及土石坝在地震作用下的永久变形分析方法可分为确定性分析和随
机性分析两大类。
本文基于等价结点力模型,将地震地面运动模拟为平稳高斯过滤白噪声过程,通过随机地震反应分析,建立了一种地基及土石坝在随机地震作用下的永久变形分析和永久变形危险性分析方法。
该法不仅能预测永久变形的平均幅值,而且能给出不同控制变形的破坏概率。
本文最后对瀑布沟土石坝进行了数值分析,并给出相关结论。
【总页数】9页(P19-27)
【关键词】土石坝;地基;随机地震;变形;平均幅值
【作者】刘汉龙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地质与岩土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41
【相关文献】
1.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分析方法 [J], 李金龙;许卓
2.随机地震作用下土石坝永久变形预估 [J], 刘汉龙;钱家欢
3.累积矩删去法分析地基土与滞变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随机地震反应 [J], 俞载道;
宋雷
4.随机地震作用下高桩码头岩坡永久变形分析 [J], 吴再光;韩国城
5.随机地震作用下土坡的永久变形研究 [J], 徐建平;谢伟平;白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乡县金元水库土石坝加固扩建的构造和应力变形研究
宁乡县金元水库土石坝加固扩建的构造和应力变形研究摘要:现阶段,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上升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土石坝工程的施工建设要求更加严格。
目前,为了提升水库的供水能力以及防洪灌溉能力,需要将土石坝进行加固扩建,而土石坝的加固扩建工程是一项专业性以及复杂性都相对较强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到土石坝的构造情况以及应力变形情况等。
本文就宁乡县金元水库土石坝加固扩建工程的构造以及应力变形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土石坝;加固扩建;构造;应力变形目前,宁乡县金元水库土石坝的加固扩建原因主要包括兴建土石坝期间的不合理设计、土石坝的卧管位置相对来说设置不合理,在大坝左侧位置的卧管存在严重淤塞的现象,难以看到放水管,甚至已经完全丧失了土石坝灌溉供水功能等。
现状的土石坝右岸由于缺乏维护,已经没有了相对明显的溢洪道,若上游洪水流量过大,则可能会直接漫过大坝,然后流向下游的冲沟[1]。
此外,土石坝出现事故之后的社会影响范围相对较大,因此,需要对土石坝进行科学化加固扩建。
为了确保土石坝加固扩建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提前掌握土石坝的构造与应力变形情况等。
一、土石坝加固扩建过程中的构造情况宁乡县金元水库大坝属于均质土石坝,现状其坝顶的高程为142.3米,坝顶的宽度约45米,坝长约81米,最大的坝高为13.5米。
根据相关测量数据资料显示,上游坝坡的坡比大约是1:2.3,没有实施衬砌护坡,且下游的坡比从上到下分别是1:2.5以及1:11,土石坝的坡面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坡脚的排水棱体顶高程大约是131.0米,底高程大约是121.0米,排水棱体的外坡已经接近直立,在排水棱体的稳定性方面存在着相对严重的安全隐患[2]。
水库所在的河流是湘江的支流勒江河小支流,主要是发源自芙蓉寨的金盆岭。
河流流经喻家湾、金洞、石门洞以及大园山村直接汇入到勒江河的支流。
从流域地势情况上来看,西北高以及东南低,是山区性的河流[3]。
土石坝周边有矮山环绕,沿山便道能够直达大坝坝顶,原始地貌则属于剥蚀残丘型,具体位置在上体的冲沟内部,从外形来看是内窄外宽的,酷似簸箕形,而且在土石坝址位置有一个南北走向的“V"字型河谷,河谷的右岸相对来说较陡,而左岸则较缓。
小浪底土坝地震后永久变形预估
小浪底土坝地震后永久变形预估
钱家欢;曾力真
【期刊名称】《河海科技进展》
【年(卷),期】1993(013)004
【摘要】估算土石坝地震后的永久变形,有利于评价土石坝的抗震性能。
过去,开展这项工作采用的方法有1976年 Serff 等人发表的等效节点力法及1983。
1987年Tanjguchi 等人所创的等效惯性力法。
前者应用了 Seed 的应变势概念,但应力-应变曲线取自静力试验;后者采用动力试验,但惯性力方法难于决定。
作者采用两者的优点,即等效节点力及动力的应力-应变曲线,同时假定永久变形的方向与静剪应力方向一致。
以小浪底土坝为例。
对该坝进行了二维与三维的震后永久变形计算,包括灌浆帷幕的永久变形。
【总页数】3页(P70-72)
【作者】钱家欢;曾力真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41.2
【相关文献】
1.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抗剪特性及其永久变形预估 [J], 汪德才;张海伟;张华
2.全温域条件下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预估方法 [J], 赵毅;梁乃兴
3.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预估研究 [J], YANG Qinghua;TANG
Hongxiang;GUO Sijun
4.宿迁地区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永久变形预估分析 [J], 伍铁强;刘勇;成朝恒
5.基于汉堡车辙试验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预估模型研究 [J], 李锋;曹荣吉;吴春颖;刘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离心机模型试验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
推荐指数 4 3 3 3 3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推荐指数 5 3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土质边坡 土石介质 土壤质地 土体变形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图象分析 可液化地基 变形 双孔盾构隧道 动力响应 位移
1 1 1 1 1 1 1 1 1 1 1
53 54 55 56 57 58 59
2011年 科研热词 离心模型试验 地震 软黏土 离心模型 相互作用 爆炸成坑 桩基工程 振动台 饱和砂土 预应力管桩 面板堆石坝 非介入测量技术 震陷 量纲分析 透明土 边坡 能量比尺 紫坪铺面板堆石坝 科氏加速度 离心试验 离心机模型试验 离心机振动台 离心机 砂性土边坡 相似比 相似原理 爆炸系统 爆炸离心模型试验系统 爆炸离心模型试验 爆炸力学 浮力 测量 永久变形 水平地基 模型试验 模型箱 桩筏基础 桩刚度 标准砂 数据采集 拓宽路基 性能评价 弯矩 开挖 差异沉降 岩土工程 处治技术 坝顶加固 地震响应 地铁车站 地冲击 地下连续墙 推荐指数 4 3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离心模型试验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离心模型试验
王年香;章为民
【期刊名称】《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介绍了离心模型试验技术在地震工程研究中的应用原理与方法.运用该技术研究了最大坝高为157 m的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坝体加速度反应、坝体和面板变形.结果表明,离心模型试验可有效地模拟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地震反应.
【总页数】5页(P18-22)
【作者】王年香;章为民
【作者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11.93
【相关文献】
1.金佛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3-D分析 [J], 刁志明;马伟;刘良军;王俊杰
2.平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特性研究 [J], 王永立;袁丽娜;欧波;程明伟
3.我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特点——谈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的认识[J], 赵增凯
4.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动态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J], 王年香;章为民
5.九甸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特性研究 [J], 吕生玺;沈振中;温续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研究评述
高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研究评述
李红军;迟世春;钟红;林皋
【期刊名称】《水利学报》
【年(卷),期】2007(000)0S1
【摘要】在强震荷载作用下,土体将产生不可恢复的瞬时滑移变形或整体永久变形。
永久变形的发展严重危及高土石坝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如何预测土体地震后的永久
变形成为高土石坝抗震性能安全评价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围绕西部大开发和南水北调战略的需要,对高土石坝抗震性能安全评价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高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的分析方法,对今后高土石坝抗震
性能安全评价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总页数】6页(P)
【作者】李红军;迟世春;钟红;林皋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
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辽宁大连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41.1
【相关文献】
1.两河口水电站高土石坝地震反应地震模拟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J], 陈宁;杨正权;袁林娟;刘小生;刘启旺;杨玉生
2.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对高土石坝地震反应影响研究 [J], 周晨光;孔宪京;邹德高;隋
翊;张树茂
3.考虑地震波随机性及水位影响的高土石坝易损性研究 [J], 靳聪聪;迟世春;聂章博
4.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 [J], 韩慧超;王志坚;周晨光;孟涛;余翔
5.地震动波动输入方法在高土石坝动力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J], 魏匡民;陈生水;李国英;米占宽;沈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石坝漫顶溃决过程的水土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
土石坝漫顶溃决过程的水土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土石坝漫顶溃决是一种危险的自然灾害过程,其对周围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因此,研究土石坝漫顶溃决过程的水土耦合动力学模型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土石坝漫顶溃决过程的水土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土石坝漫顶溃决过程的水土耦合动力学模型主要包括水力动力学和土壤动力学两个部分。
水力动力学模型是研究土石坝漫顶溃决过程中水的流动和压力的变化。
通过对水体的流动速度、压力、体积和质量等参数的动态建模,可以预测土石坝漫顶溃决的时间和过程。
水力动力学模型主要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和流体力学原理,结合土石坝的特点和水流运动规律,考虑水体的粘性、惯性、压力和温度等因素,建立数学方程组来描述土石坝漫顶溃决的水力过程。
该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土石坝漫顶溃决的成因、机理和影响因素,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措施来预防和减轻土石坝漫顶溃决的危害。
土壤动力学模型是研究土石坝漫顶溃决过程中土壤的位移和变形。
土壤动力学模型主要基于固体力学和土力学原理,结合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力学行为,考虑土壤的弹性、塑性和黏弹性等性质,建立土壤的本构关系和位移-应力关系,从而描述土壤的位移和变形。
在土石坝漫顶溃决过程中,土壤的位移和变形将导致土石坝结构的破坏和失稳,进而引发土石坝漫顶溃决。
土壤动力学模型可以用来模拟土壤的位移和变形过程,并提供预警和监测土石坝漫顶溃决的方法和技术。
水力动力学模型和土壤动力学模型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水的流动和土壤的变形相互作用和耦合,共同决定了土石坝漫顶溃决的过程和结果。
因此,研究土石坝漫顶溃决过程的水土耦合动力学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土石坝漫顶溃决的时间和规模,提高预警和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防范土石坝漫顶溃决灾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总之,土石坝漫顶溃决是一种危险的自然灾害过程,研究土石坝漫顶溃决过程的水土耦合动力学模型对于预防和减轻土石坝漫顶溃决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水力动力学模型和土壤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土石坝漫顶溃决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提高预警和监测的能力,有效减少土石坝漫顶溃决灾害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期2011年3月水利水运工程学报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o.1Mar.2011收稿日期:2010-05-2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815024,506790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研究基金资助项目(50639050)作者简介:章为民(1959-),男,江苏连云港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土石坝及岩土力学研究.E-mail :wmzhang@nhri.cn土石坝坝顶加固的永久变形机理及其离心模型试验验证章为民1,王年香1,顾行文1,曾友金1,伍小玉2,杜三林3(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9;2.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72;3.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北京100140)摘要:首先介绍了汶川特大地震中紫坪铺大坝永久变形原型观测的研究结果,根据紫坪铺大坝汶川地震实测结果,发现地震永久变形主要产生于大坝的上部,从地震永久变形的发生机理论证了坝顶加固技术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然后介绍了土石坝离心模型动力试验的研究成果,通过离心模型试验验证了坝顶加固的有效性与合理性.通过比较,表明离心模型试验得到的大坝变形分布形态、大坝外形轮廓变化、变形矢量等关键技术特性与墨西哥El Infiernillo 土石坝及紫坪铺汶川地震实测结果吻合很好,证实了离心模型试验的技术优势.关键词:坝顶加固;永久变形;离心机振动台;土石坝;紫坪铺面板堆石坝;地震中图分类号:TV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40X (2011)01-0022-061土石坝及其地震沉降水能资源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为解决未来发展中的能源问题,我国将建设多座大型高土石坝工程,如长河坝、双江口、两河口、糯扎渡等工程都是具有世界级水平与技术难度的高坝大库工程.土石坝使用当地材料筑坝,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抗震能力强的特点,成为高坝建设的主要坝型之一.由于我国水能资源多集中在西部高地震烈度地区,研究解决高土石坝抗震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和迫切.土石坝的抗震措施主要有:预留坝顶超高、提高压实标准、放缓和加固坝坡、加固坝顶等,目前由于问题的复杂性以及技术手段的限制,有些方法尚缺乏机理的深入研究,经验定性成分居多,说服力不强.例如坝顶加固方法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坝顶永久沉降最大和坝顶地震加速度反应最大,这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仍令人担心,其原因之一是源于图1的沉降模型.(a )下部变形(b )上部变形图1顶部沉降与沉降机理模型Fig.1Top settlement and settlement model第1期章为民,等:土石坝坝顶加固的永久变形机理及其离心模型试验验证图1表明,在连续无间断的前提下,不论沉降是由坝体哪个部分产生的,顶部(A '点)的地震沉降增量理论上永远最大.显然,如果沉降产生在下部(图1(a )),坝顶永久沉降也是最大的,此时加固坝顶就不会有效.因此,坝顶地震永久沉降最大并不能成为坝顶加固的理由,虽然坝顶加速度大,但其机理尚不清楚,加上没有实际的地震资料,这一问题并未解决.2紫坪铺面板坝地震永久变形与坝顶加固机理紫坪铺面板堆石坝是国内外第1座遭受8级特大地震(大坝实际遭遇影响烈度Ⅸ度)仍然安全运行的超百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世界堆石坝抗震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获得了“国际堆石坝里程碑特别工程奖”,也反映了我国近30年来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巨大成就与科技进步.紫坪铺大坝布设了较为完整的监测系统,虽然部分设备仪器在超强大地震中遭受损坏,但仍然得到了大量珍贵的数据资料[1-7].2.1汶川地震后紫坪铺面板坝永久沉降分布特征紫坪铺大坝地震永久沉降分布见图2.可见,紫坪铺大坝地震永久沉降沿坝高分布不均匀.表1列出了0+251和0+371断面坝体不同部位产生的永久沉降.震陷率(最大永久沉降S 与坝高H 之比)一般用来判断地震对大坝的总体影响与危害,但不能说明地震永久沉降的变化规律,采用分区沉陷率[7](压缩应变=△S /△H )则可清楚地看出沉陷的分布规律.由表1和图3可见,紫坪铺大坝上部坝体震陷率最大,达到1.57% 1.63%,大坝上部的震陷率是底部坝体的6倍以上,说明大坝的上部区域地震沉陷最为剧烈、破坏亦必然严重;也说明紫坪铺大坝上部坝体产生的永久沉降是大坝地震总沉降的主要部分,对大坝永久沉降的影响亦最大.图2紫坪铺大坝地震永久沉降分布(单位:mm )图3紫坪铺大坝实测震陷率沿坝高分布Fig.2Distribution of permanent settlement of Zipingpu damFig.3Distribution of shock settlement ratio along after earthquake (unit :mm )elevation of Zipingpu dam 表1汶川地震紫坪铺大坝实测永久沉降分布Tab.1Permanent settlement distribution of Zipingpu dam高程范围/m区间沉降/mm 0+2510+371所占比例/%0+2510+371震陷率/%0+2510+371760 79081.4/11.6/0.27/790 820134.6124.219.120.90.450.41820 850487.8470.569.379.11.631.57合计703.8594.7100100//2.2大坝外形轮廓地震前后的变化与永久变形矢量特征国内外大量的土石坝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周围压力条件下,堆石体在地震动剪应力的作用下会发生颗粒尖角破碎、小颗粒充填、颗粒重排列的挤密效应,从而使堆石体的体积收缩,称为堆石体的剪缩性,即剪应力产了体积这的模型难以描述的.剪缩性是堆石特性之一,而大坝外32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1年3月形轮廓变化及其坝坡变形矢量方向则是剪缩性重要的外在表现.图4是紫坪铺大坝地震前后的外形轮廓与坝坡永久变形矢量实测结果,由图可见:(1)紫坪铺大坝地震后外形轮廓全部落在地震前的外形轮廓之内,表明大坝地震后整体是收缩的,没有出现震松震散的情况.由于断面收缩,大坝的整体密度趋于更紧密,这也是堆石坝具有较强抗震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2)坝坡的地震永久变形矢量均指向坝内,大部分变形矢量的图4汶川地震前后紫坪铺大坝外形轮廓与永久变形矢量图Fig.4Deformation vectors and slope permanent deformation of Zipingpu dam before &after earthquake垂直分量远大于水平分量,表明大坝的地震变形以沉降为主;(3)面板下部的永久变形矢量与面板垂直,下游坝坡底部(760m 高程)永久变形矢量方向为1∶1.22,在震前坝坡1∶1.4之内,坝坡底部未出现膨出现象.紫坪铺大坝外形轮廓地震后向内收缩、坝坡永久变形矢量指向坝内、永久变形矢量垂直分量远大于水平分量、下游坝坡底部无膨出,均表明紫坪铺大坝震后整体是稳定的.3土石坝坝顶加固离心模型试验验证离心模型试验可模拟原型的应力水平,因而在表现岩土的摩擦性、非线性、弹塑性、剪胀(剪缩)性、多相性等各种动静力学特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工程力学物理模型中相似性最好的模型.近年来离心模型地震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成为解决岩土工程关键技术难题的有力武器[8-10].四川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工程为一等大(1)型工程,拦河大坝采用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40m ,坝址河床覆盖层深达76.5m.汶川地震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结合长河坝大坝的地震安全复核研究,采用不等应力和多应力水平的离心模型技术方法,开展了土石坝地震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主要内容为:土石坝的地震反应,地震加速度放大及其变化规律;地震动孔隙水压力特性;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和动力稳定性;坝基防渗墙地震动力反应;心墙与岸坡连接部位错动变形与地震动力反应;土石坝的极限抗震能力与抗震措施等[11-12].下面主要介绍土石坝坝顶加固方面的离心模型试验成果.长河坝大坝离心模型试验布置见图5.为了获得大坝内部的永久变形分布,试验中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图5坝体离心模型试验布置(单位:mm )Fig.5Layout of centrifuge model (unit :mm )术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图6为设计地震条件下坝体变形矢量图和变形网格图.可见,在地震的作用下,大坝变形以沉降为主,水平位移较小,坝坡呈朝里收缩的变形形态.图7是墨西哥El Infiernillo 土石坝1985年地震前后永久变形的实测结果[13].对比图6,图7和图4,从大坝的变形分布形态、大坝外形轮廓变化、变形矢量等方面来看,离心模型试验的结果与墨西哥El Infiernillo 土石坝、紫坪铺汶川大地震实测结果吻合,这一结果很好地表现了离心模型试验技术表现堆石体剪缩特性、模拟土石坝工程特性的能力.42第1期章为民,等:土石坝坝顶加固的永久变形机理及其离心模型试验验证(a)矢量图(单位:m;变形放大20倍)(b)网格图(单位:m;变形放大20倍)图6未加固大坝的地震变形矢量图和网格图Fig.6Model deformation vectors and permanent deformation grids of the dam(before reinforcement)图7墨西哥El Infiernillo Dam1985年地震前后永久变形实测结果Fig.7Permanent deformation of El Infiernillo dam in Mexico after1985earthquake为了比较检验坝顶加固的效果,进行了坝顶加固的对比试验研究.图8为设计地震条件下坝顶加固方案的坝体变形矢量图和变形网格图.比较坝顶加固方案和不加固方案可见,在相同地震作用下,坝顶加固方案有效减小了大坝的地震永久沉降变形,坝顶最大沉降从161cm减小到146cm.离心模型的坝体分区沉陷率与加固的效果对比见图9.说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也验证了坝顶加固的效果明显,加固后大坝顶层的震陷率减小了约50%.(a)矢量图(单位:m;变形放大20倍)(b)网格图(单位:m;变形放大20倍)图8坝顶加固后的大坝变形矢量图和网格图Fig.8Model deformation vectors and permanent deformation grids of the dam after topreinforcement图9离心模型坝顶加固效果Fig.9Efficiency of top reinforcement from centrifuge model test5262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1年3月4一点讨论由于紫坪铺大坝760m高程以下未设置测点,坝顶有脱空,坝顶实测数据失真,前文只分析了760 850m高程范围有实测数据区间的沉降情况.下面讨论紫坪铺850m高程以上的坝体沉降.根据震后对大坝的检查,坝顶脱空约200mm,最后估算坝顶沉降约为1000mm[1-3].然而根据前面的分析和已有的经验,坝顶的震陷是比较大的,如果假定850m高程以上的坝体也按照820 850m高程的震陷率来估算的话,850 879m高程的坝顶段本应产生的沉降为480mm,即大坝的地震总沉降至少应为1290mm左右,这样坝顶段沉降(采用坝顶脱空值)和大坝地震总沉降都相差了约280 290mm.显然,相差的290mm沉降发生在坝顶段,其原因值得探讨研究.笔者以为,主要原因可能有2个方面:一是紫坪铺坝顶的处理质量比较好,坝顶的混凝土厚度达1.0m以上,加上防浪墙基层和半刚性路基基层的作用,在坝顶就形成了一定的加固作用,可初步判断,坝顶处理形成的加固效应对减小的290mm沉降差应有贡献;二是坝顶1000mm的沉降估算值偏小.笔者以为后者可能更为主要.反思紫坪铺大坝在汶川地震中的表现,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坝顶加固的原则应当是由弱到强逐渐过渡,不宜突然变化,紫坪铺坝顶的脱空应当与变化突然及面板的支撑有关.因此,心墙坝的坝顶加固宜适当加大范围,逐渐过渡,以防心墙顶部脱空开裂.5结语(1)坝顶加固的土石坝抗震加固技术,瞄准土石坝上部坝体震陷率最大和地震沉陷贡献比最大2个主要特点,抓住了主要矛盾,加固方法科学合理.(2)离心模型地震动力试验结果证实了坝顶加固方法的有效性与科学性.(3)从大坝的变形分布形态、大坝外形轮廓变化、变形矢量等方面的对比来看,离心模型试验的结果与墨西哥El Infiernillo土石坝、紫坪铺汶川大地震实测结果吻合.这一结果很好地证明了离心模型表现堆石体剪缩特性的能力,也展现了离心模型动力试验在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巨大前景.参考文献:[1]水利部紫坪铺大坝现场专家组.“5.12”地震后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安全监测与现场检查资料分析报告[R].成都: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2008.(Site Expert Group of Zipingpu Dam,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Report on safety analysis of Zipingpu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 after“5.12”Wenchuan earthquake[R].Chengdu:Hydro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rporation,2008.(in Chinese))[2]宋胜武,蔡德文.汶川大地震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震害现象与变形监测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4):840-849.(SONG Sheng-wu,CAI De-wen.Earthquake damage phenomena and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nalysis forconcrete faced rockfill dam at Zipingpu project during Wenchuan earthquake[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9,28(4):840-849.(in Chinese))[3]陈生水,霍家平,章为民.“5.12”汶川地震对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坝的影响及原因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8,30(6):795-801.(CHEN Sheng-shui,HUO Jia-ping,ZHANG Wei-min.Analysis of effects of“5.12”Wenchuan Earthquake onZipingpu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08,30(6):795-801.(in Chinese))[4]关志诚,宋彦刚,蔡德文.紫坪铺高面板坝“5.12”震害调查与安全状态评价[J].水利水电技术,2008,39(9):36-39.(GUAN Zhi-cheng,SONG Yan-gang,CAI De-wen.Safety assessment and investigation on damage from disaster of“5.12”Wenchuan earthquake for Zipingpu concrete faced rockfill dam[J].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2008,39(9):36-39.(in Chinese))[5]宋彦刚,邓良胜,王昆,等.紫坪铺水库大坝震损及应急修复综述[J].四川水力发电,2009,28(2):8-14.(SONG Yan-72第1期章为民,等:土石坝坝顶加固的永久变形机理及其离心模型试验验证gang,DENG Liang-sheng,WANG Kun,et al.Seismic damages of dam of Zipingpu reservoir and emergency repairs[J].Sichuan Water Power,2009,28(2):8-14.(in Chinese))[6]孔宪京,邹德高,周扬,等.汶川地震中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震害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49(5):667-674.(KONG Xian-jing,ZOU De-gao,ZHOU Yang,et al.Earthquake damage analysis of Zipingpu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 during Wenchuan earthquake[J].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9,49(5):667-674.(in Chinese))[7]章为民,陈生水.紫坪铺面板堆石坝汶川地震永久变形实测结果分析[J].水力发电,2010,36(8):51-53.(ZHANG Wei-min,CHEN Sheng-shui.Analysis permanent deformation analysis of the Zipingpu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2010,36(8):51-53.(in Chinese))[8]章为民,赖忠中,徐光明.电液式土工离心机振动台的研制[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2(1):80-86.(ZHANG Wei-min,LAI Zhong-zhong,XU Guang-ming.Development of an electrohydraulic shake table for the centrifuge[J].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2(1):80-86.(in Chinese))[9]章为民,日下部治.砂性地层地震反应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1,23(1):28-31.(ZHANG Wei-min,KUSAKABE O.Dynamic centrifuge model test of sandy layer[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01,23(1): 28-31.(in Chinese))[10]王年香,章为民.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动态离心模型试验[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3(1):18-22.(WANG Nian-xiang,ZHANG Wei-min.Centrifuge model test for seismic response of concrete face rock fill dam[J].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3(1):18-22.(in Chinese))[11]王年香,章为民.长河坝抗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措施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报告[R].南京: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8.(WANG Nian-xiang,ZHANG Wei-min.Safety assessment and anti-earthquake design of the Changheba dam by centrifuge shaking table[R].Nanjing: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2008.(in Chinese))[12]王年香,章为民,顾行文,等.长河坝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2009(5):67-70.(WANG Nian-xiang,ZHANG Wei-min,GU Xing-wen,et al.Dynamic centrifuge model test for Changheba dam[J].Water Power,2009(5):67-70.(in Chinese))[13]ROMO M P.Model development from measured seismic behaviour of earth-rockfill dams[R].Mexico:SID/630,Inistituto De Ingenieria UNAM,2002.Deformation mechanism study of top reinforcement of the earth-rock-fill dam and its verification by the centrifuge model test ZHANG Wei-min1,WANG Nian-xiang1,GU Xing-wen1,ZENG You-jin1,WU Xiao-yu2,DU San-lin3 (1.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Nanjing210029,China;2.Hydro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rporation,Chengdu610072,China;3.China Datang Corporation,Beijing100140,China)Abstract:To deal with the energy crisis,several large earth-rock-fill dams will be constructed in the western area,which is a high risk region of the strong earthquake.The mechanism study on anti-earthquake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s very important.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of Zipingpu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 (CFRD)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the permanent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top reinforcement of the earth-rock-fill dam is analyzed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op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has been proven by the dynamic centrifugal model test.The permanent deformation of the centrifugal model is also proven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the monitoring data of El Infiernillo dam in Mexico and Zipingpu CFRD.Key words:top reinforcement;permanent deformation;centrifuge shaking table;earth-rock-fill dam;Zipingpu CFRD;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