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勘查方案样本
B4二区段采空区情况探测及防灭火方案

B4二区段采空区情况探测及防灭火方案一、职责1、地测科:周垒(负责探眼位置确定及排水措施的编制)2、通风科:李元平(负责探眼内气体采样分析及防灭火措施的实施)3、掘进队:王国臣(负责打探眼)4、安全科:韩天高(负责探测工作中的一切安全监督工作)二、探眼位置(附图)三、排水安全技术措施一)前期准备1、材料准备:水泵、水泵开关、排水管路、排水沟2、采掘工作面和探放水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要时先物探,后探水,必须坚持“先探后掘、逢空探透、有疑弄清、不探不进,在确定安全无水的情况下,方可下达掘进通知书进行掘进作业。
1)接近水淹或可能有积水的井巷、老巷、采空区。
2)接近水文地质复杂的区域,发现煤壁发潮、变暗、挂汗、挂红、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缝发生涌水、水色发浑、有嗅味、有害气体增加等出水预兆时。
3)接近含水层、导水层、溶洞、塌陷柱时及可能同地表水等连通的断层破碎帯时,底板原始导水裂缝有透水危险时。
4)接近有水或可能出水的钻孔或其它可能出水的区域时。
3、预计水压较大的地区,探水钻进之前,必须先安好孔口管和控制闸阀,进行奈压实验,达到设计承受的水压后,方准继续钻进。
特别危险的地区,应有躲避场所,并规定避灾路线。
4、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邦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现场负责人员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并派人监测涌水情况,如果发现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不威胁地区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探放老空水前,首先要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区和水压。
老空积水区高于探放水点位置时,只准用钻机探放水,探放水孔必须打中老空水体,并要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
6、钻孔接近老空,预计可能有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涌出时,必须有瓦斯检查工检查空气成分。
如果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调度室,及时处理。
采空区专项勘察方案

采空区专项勘察方案采空区是指矿山开采完毕后形成的已采空的区域。
为了保护环境、确保矿山生态恢复,需要对采空区进行专项勘察。
下面是一份针对采空区的专项勘察方案,详细描述了勘察目标、工作内容、方法流程、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一、勘察目标本次采空区专项勘察的目标是全面了解采空区的地质、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状况,为后续采空区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二、工作内容1.采空区地质调查:对采空区的地质构造、岩性、断裂、脉络、地貌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描述,了解采空区地质特征和地质演化过程。
2.采空区地下水调查:通过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位、水质等参数的调查,了解采空区域的地下水资源状况及动态变化,分析可能存在的水资源补给方式。
3.采空区地下空洞调查:通过现场勘察和测量,绘制全面的采空区地下空洞图,包括空洞的位置、大小、形态等信息。
4.采空区地质灾害调查:对采空区内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包括滑坡、崩塌、地震等灾害类型,评估灾害隐患程度。
5.采空区生态环境调查:对采空区内的植被、土壤、水文、气象等环境要素进行调查,分析采空区的生态系统状况。
三、方法流程1.搜集资料:收集采空区相关的地质、水文、地貌等资料。
2.现场调查:组织人员进行野外实地勘察,对采空区进行细致的现场调查、测量和采样。
3.实验分析: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等。
4.数据处理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制作相关图表和报告。
四、数据处理1.地质数据处理:采用GIS技术对地质数据进行处理,制作采空区地质图、剖面图等。
2.水文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地下水位、地下水化学成分等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水资源变化规律与可能的补给方式。
3.地质灾害数据处理:结合地质、地貌、构造等资料,评估采空区形成的地质灾害风险。
4.生态环境数据处理:通过统计分析,得出采空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潜在的生态修复方向。
五、结果分析对采空区专项勘察的结果进行分析,结合采空区的地质、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条件,提出相应的治理和修复措施,包括填充、加固、绿化等。
采空区专题工程地质勘察方案

1.前言1.1.工程概况1.1.1.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宜昌至巴东段位于湖北省中西部,路线大致呈北西~近东西向延伸,跨及宜昌市宜陵区、兴山县、秭归县、巴东县,止于火烧庵(鄂渝界),全长约178km。
1.1.2.我公司承担的工程地质勘察隶属第3标段。
K路线起于宜昌市兴山县高岚镇(K95+000),接第二合同段终点,经柏树园、卧佛山,跨高岚河后穿越林家山(1833.8m)于平邑口跨香溪河,至大石包村(K119+015)止,共24.015km。
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第3标段设有多条比较线。
1.1.3.K线林家山隧道处的李家沟煤矿采空区。
矿界东西长1000m,南北宽850m,矿区面积0.85km2,批准采矿水平为标高240m~450m,年产规模3万吨/年。
1.1.4.掘进主平硐终点位于YK109+632右72.0m处, 标高246.0m。
按煤矿设计资料,隧道线ZK110+240、YK110+050前后在主平硐上方20m通过。
ZK109+570、YK109+560以东均为采空区段,其中ZK109+530~ZK109+570、YK109+512~YK109+560段线位附近开采标高为296.0~335.0m;隧道底板标为260m,按实际挖标高270m计算,该段采空区底板标高距离隧道标高为26.0~65.0m。
H线HYK109+360左148、右702~HYK110+368左17.5、右832.5通过李家沟煤矿南部,隧道底板设计标高260~270m间,即煤矿底采标高低于隧道底板20~30m。
1.1.5.李家山煤矿若继续开采将形成自隧道底板以下至洞身以上的倾斜状大面积采空-回填-积水区,采至隧道位置时,对隧道底板及洞身稳定有较大影响,甚至可能发生老窿突水。
1.1.6.在已有勘察认识的基础上,使用常规勘察手段无法查清采空区地段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故决定就该隧道进行采空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专题勘察研究工作,为最终选定隧道工程场地和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提供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依据。
采空区专项调查报告范文

采空区专项调查报告范文一、前言采空区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形成的荒地和废弃地,对环境有着严重的影响。
针对我国矿区采空区的问题,本次调查报告旨在对采空区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的成因和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对采空区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
二、调查目的与方法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我国采空区的现状和问题,并从政策、技术、经济、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为后续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依据。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等。
实地考察主要是选择了几个典型的矿区采空区作为样本,通过现场观察和交流,了解采空区的具体情况。
问卷调查则是选择了相关专业人士和相关企业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对于采空区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同时,还通过文献研究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矿区管理政策,为调查报告提供理论依据。
三、调查结果1. 采空区问题的现状通过对多个矿区采空区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发现我国采空区存在以下问题:(1) 采空区面积大、数量多:由于历史原因和过去对于采空区管理不够重视,导致现在我国采空区面积广泛分布,数量众多。
(2) 地质环境恶劣:采空区地质条件复杂、岩层不稳定,存在地质灾害风险。
(3) 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措施:目前我国对采空区的管理还相对滞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措施。
(4) 对环境的影响严重:采空区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2. 问题的成因分析(1) 经济利益导向:过去我国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往往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采空区的合理利用。
(2) 矿山开采技术滞后:一些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开采技术,对采空区的预防和治理不够重视。
(3) 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对于采空区的管理和利用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使得相关部门在管理采空区时难以有效果。
四、解决方案鉴于采空区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本调查报告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采空区的立法和法规制定,明确责任、加强监管,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采空区探测的基本方法和初步工作方案样本

采空区探测的基本方法和初步工作方案1. 采空区物探方法探测的可行性1.1 电性地质条件在煤系地层中, 当煤层被开采以后,在地下岩层中形成一定的空区, 同时采空区上方岩层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一定的塌陷, 造成煤层上覆岩体失去原有平衡状态而发生一定程度岩移, 破坏了岩石的完整性、连续性, 致使岩层破碎和出现大量的空隙和裂隙, 电阻率在这些区域中其值也发生变化, 使得原电阻率层状形态受到了破坏, 呈不连续、杂乱现象。
一般松动、裂隙、坍塌、采空区为高阻反映, 而当采空区域含水或其它含水充填物时易形成低阻异常。
总之煤层采空区与其周边岩层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 具备投入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法进行勘探的地球物理特征。
1.2 氡气测量条件不同的岩石含有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和非放射性元素, 放射性元素在衰变时, 会产生一种惰性气体——氡气。
在裂隙, 构造发育的地区, 岩石破碎、断裂密布及岩石坍塌等地段, 特别利于氡气的释放和运移, 易于形成氡气异常。
测量氡气异常的分布, 能为研究浮土覆盖地区的构造、断裂带等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
对于地下存在采空区时, 会使其上部岩层结构发生变化, 如岩石出现裂缝或破碎等。
这就为氡气的运移与集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从而形成氡异常, 这便是利用氡气测量来解决地下采空区存在与否的地球物理前提。
2. 采空区探测物探方法的原理介绍2.1 瞬变电磁测量原理瞬变电磁探测是地球物理探测的主要手段之一, 经过向地下发射电磁波激励地下目标, 接收其产生的二次场, 确定被测目标的物理参数。
瞬变电磁测量是利用不接地线圈(或称回线)向地下发射一次瞬变磁场一般是在发射线圈上供一个电流方波, 可在地下产生稳定的磁场分布, 当电流方波关断后, 地球介质将产生涡流, 其大小取决于地球介质的导电程度。
该涡流不能立即消失, 它将有一个过渡过程, 过渡过程产生的磁场向地表传播, 在地表接收线圈把磁场的变化转化为感应电压的变化。
瞬变电磁法的测深原理又以” 烟圈”效应形象地加以阐明, 地表接收的二次电磁场是地下感应涡流产生的, 其涡流以等效电流环向下并向外扩散, 形如”烟圈”。
采空区调查施工方案

采空区调查施工方案1. 引言采空区是指矿区落地后,被开采的地下空洞区域。
为了保证矿区的安全及环境保护,对采空区进行调查施工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采空区调查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2. 背景随着矿业的发展和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采空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采空区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等安全问题,同时也对地下水资源、土壤质量等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采空区的调查施工至关重要,以确保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3. 目标本次采空区调查施工的目标如下:•确定采空区的范围和形态;•评估采空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制定采空区治理的方案。
4. 调查方法采空区调查的方法包括地质勘探和地下水监测。
具体步骤如下:4.1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的目的是确定采空区的范围和形态。
主要方法包括:4.1.1 地质钻探通过钻探取样的方式,获取地下的岩土样本。
在采空区周边选择适当的地点,进行地质钻探。
根据钻孔的深度和取样结果,确定采空区的范围和形态。
4.1.2 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通过观测地震波的传播情况,获取地下地质信息的方法。
在采空区周边设置地震仪器,记录地震波的传播情况。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分析采空区的范围和形态。
4.2 地下水监测地下水监测的目的是评估采空区对地下水的影响。
主要方法包括:4.2.1 井水位观测在采空区周边设置井点,定期观测井水位的变化。
通过分析井水位的变化,评估采空区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4.2.2 地下水化学分析采集井水样品,进行地下水化学分析。
通过分析地下水的化学组成,评估采空区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
5. 采空区治理方案根据采空区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采空区治理方案。
具体包括:•采空区填充:对采空区进行填充,以减少地面塌陷的风险;•采空区固结:通过固结工艺,增强采空区的稳定性;•洞室加固:对采空区的洞室进行加固,以防止塌陷或坍塌;•地下水治理:通过地下水管理措施,减少采空区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采空区勘探施工方案

采空区勘探施工方案1. 项目背景采空区是指由于采矿活动导致的地下矿脉空间,这些空间在矿井开采完毕后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
为了确保采空区的安全和有效利用,对采空区进行勘探是必要的。
2. 勘探目标和方法2.1 勘探目标本项目的勘探目标是了解采空区的空间分布、形状和稳定性,以及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2.2 勘探方法本文档将采用以下勘探方法进行采空区的勘探: - 地面测量:利用全站仪和测量仪器对采空区的地面形状进行测量,包括平面和高程数据的获取。
- 地下勘探:通过钻孔、地质雷达等设备对采空区下方的地质结构进行探测,获取地下采空区的详细信息。
- 遥感影像分析:利用航空或卫星遥感数据,对采空区周边的地表变化进行监测,以获取采空区的边界和空间分布信息。
3. 施工方案3.1 前期准备工作在实施勘探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1. 编制勘探方案:根据勘探目标和方法,编制详细的勘探方案,包括测区范围、测区划分、测区内的测量点位等信息。
2. 采购设备和材料:根据勘探方案,采购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全站仪、测量仪器、钻孔设备等。
3. 勘探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操作设备和进行勘探测量工作。
4. 安全措施:在勘探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确保勘探过程中的安全。
3.2 施工流程采空区勘探的施工流程如下所示: 1. 地面测量:在勘探区域安装全站仪,利用测量仪器对地面进行测量,获取平面和高程数据。
2. 钻孔:根据勘探方案,在预定的位置进行钻孔,获取地下的岩石样本和地下空间结构信息。
3. 地质雷达勘探:利用地质雷达等设备对地下采空区进行勘探,获取地下空间的详细信息。
4. 遥感影像分析:收集航空或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获取采空区周边地表变化的信息。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勘探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达到勘探目标。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步骤如下: 1. 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筛选和清理,去除异常数据和误差。
煤矿采空区勘察实施方案

煤矿采空区勘察实施方案一、前言。
煤矿采空区是指煤矿开采后形成的空洞区域,它的存在直接影响着矿山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因此,对煤矿采空区进行勘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档旨在制定煤矿采空区勘察实施方案,确保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勘察目的。
1. 了解煤矿采空区的地质构造、岩层情况以及地下水情况,为后续的煤矿治理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掌握煤矿采空区的地下空间分布情况,为矿山安全生产和防治地质灾害提供基础数据。
3. 对煤矿采空区进行环境监测,评估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三、勘察内容。
1. 采用地面地质勘察和地下勘察相结合的方法,全面了解煤矿采空区的地质情况。
2. 对煤矿采空区进行地下水勘察,掌握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情况,评估地下水对煤矿采空区的影响。
3. 进行地下空间勘察,绘制煤矿采空区的地下空间分布图,为后续的煤矿治理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
4. 对煤矿采空区进行环境监测,了解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四、勘察方法。
1. 地面地质勘察,采用地质调查、钻探、地面地震勘测等方法,了解煤矿采空区的地质构造和岩层情况。
2. 地下勘察,采用地下水勘察、地下空间勘察等方法,掌握煤矿采空区的地下水情况和地下空间分布情况。
3. 环境监测,对煤矿采空区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煤矿采空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五、勘察成果处理。
1. 编制煤矿采空区地质图、地下水位图、地下空间分布图等成果图件。
2. 编制煤矿采空区勘察报告,对勘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煤矿采空区的治理和利用建议。
六、勘察安全保障。
1. 勘察人员应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定,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2. 在勘察过程中,应加强与矿山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总结。
本文档制定了煤矿采空区勘察实施方案,明确了勘察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勘察成果的处理和安全保障措施。
希望能够为煤矿采空区的勘察工作提供指导,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遵小线K16+000~17+250采空区勘察报告

遵小线既有线K16+000~K17+250段采空区勘察工程施工勘察工程地质说明书一、概况:(1)工程概况:遵小铁路自2007年6月开工以来,建设工作进展较为顺利,唐山段一期工程(既有线K0~K25+400)已经铺轨约5km,计划于2008年上半年建成通车。
目前控制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是“唐山段新增铁矿采空区的处理”。
由于定测时间(2005年5月)与施工时间(2007年12月)间隔较长,沿线非法无序开采现象严重,采空区情况与定测期间变化较大。
大部分采空区现有地质资料不能满足施工设计要求。
受业主委托并在其协助下,我公司于2007年9月以来,对遵小线既有线K16+000~K17+250段,进行了逐矿调查、收集资料、矿井测量、工程物探、工程钻探等工作。
(2)勘测依据:1、勘察设计合同2、项目勘察设计计划(大纲)3、工程勘察配合单(3)主要参考资料:1、本公司的《新建地方铁路遵化南至小寺沟线》定测资料河北冶金建设集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的《矿井测量报告》2、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的《遵小线既有线K16+000~K17+250段采空区综合物探测试成果报告》3、沿线矿主提供的矿井资料(4)依据规范规程:1、《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2、《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01)3、《铁路工程地质手册》(第二版)4、《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5、《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J340-2004)6、《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T0153-95)7、《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DZ/T0070-93)8、《地面磁测勘查技术规程》(DZ/T0144-94)9、《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072-93)10、《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 0170-1997)(5)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采用了地质调查、井测、物探、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对获得的资料相互补充、相互验证,综合分析确定矿区采空及影响范围。
采空区勘察设计详细方案

采空区详细勘察设计方案一、勘察目的与任务1、进行采空区勘察,查明采空区的范围、埋置深度、充填情况等。
2、查明场区内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3、对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
4、针对采空区进行采空区治理施工方案设计。
二、勘察范围确定根据场地局限性条件,确定勘察范围为:东至规划边界,南至规划边界,西至路内边界,北至路内界,勘察面积为39467m2。
见钻孔布置图。
三、勘察工作方法(一)钻探按照行间距50m,孔间距50m网络布孔,共布孔26个。
第四系开孔孔径为108mm,岩层孔径为75mm,设计孔深160m,工程量总计4160m。
26个勘察孔第四系下108套管防坍塌,对其进行保护预留,待治理时兼做灌浆孔。
套管总计260m。
见钻孔布置图。
(二)地球物理勘探对钻孔拟采用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有电测井、声波测井、放射性测井、井斜测井。
地球物理勘探钻孔不少于总钻孔数的三分之一,为9个孔,共计1440m。
电测井:划分地层,区分岩性,确定裂隙破碎带的位置和厚度,确定含水层位置和厚度,测定地层电阻率。
声波测井:区分岩性,确定裂隙破碎带的位置和厚度,测定地层的孔隙度,研究岩土体的力学性质。
放射性测井:划分地层,区分岩性,鉴别裂隙破碎带,确定岩层密度和孔隙度。
井斜测井:测量钻孔的倾角和方位角。
(三)井内摄像对全部钻孔进行井内摄像,共计26孔。
观测全孔破碎带、裂隙发育情况、采空塌落情况、采空充填情况、采空剩余孔隙率。
(四)室内试验每层取土样一组,取样孔不少于总孔数的六分之一,土样约40组。
岩样每大层一组,采空区顶板取样一组,岩样约64组。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常规试验。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颗粒密度、风干/饱和抗压强度、风干/饱和抗剪强度、风干/饱和弹模+变模。
四、建立三维模型根据钻孔资料建立采空区三维空间模型。
五、地基稳定性评价对采空区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建筑适宜性评价。
拟采用附加应力法对地基稳定性进行评价。
附加应力法是以建筑物荷载影响深度与采空区冒落裂隙带发育高度是否重叠来确定建筑物层数、判断采空区地基稳定性的方法。
采空区勘查方案

采空区勘查项目勘查方案二〇一七年三月精品文档目录一、工程概况 (3)(一)自然地理 (3)(二)区域地质概况 (3)(三)矿产地质 (4)(四)目的任务 (4)二、勘查工作设计依据 (5)三、整体工作思路 (5)四、工作方法 (5)(一)瞬变电磁 (6)(二)地震勘探 (8)(三)高密度电法 (12)(四)钻探 (14)五、勘查工作设计 (14)(一)工作量设计 (14)(二)勘查工作进度计划 (14)六、近三年勘查工程一览表 (16)七、单位资质证书 (16)八、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17)一、工程概况2017年棚改旧改工程共有 3个地块。
项目场区为村民安置工程拟建场区,此类建设项目通常为20层以下的住宅楼。
(一)自然地理项目场区地处山前冲积平原,地形较平坦。
区域内水系主要为巴漏河,区域内众多冲沟汇于巴漏河,巴漏河发源于市南部山区,向北流入小清河。
流经矿区段基本常年有水,雨季流量较大。
该区气候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多西南风,雨季在7、8月份,年平均降水量610.4mm,年平均气温为12.9℃,全年无霜期197天。
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烈度6度。
(二)区域地质概况1)地层、地质(1)奥陶纪马家沟组:为煤系地层的基底,分中、下统,缺失上统,为浅海相及泻湖相碳酸盐沉积。
下部为白云质厚层结晶石灰岩,其中部含条带状燧石结核,中、上部为灰色或灰黑色致密厚层石灰岩,含珠角石、头足类化石。
该层厚度在800m左右。
(2)石炭纪本溪组:厚50m左右本区揭露此段地层钻孔少,参照邻区地层资料,本组地层分上、下两段。
上段:由深灰色泥岩和厚层状石灰岩组成,有时夹薄煤层,所夹徐家庄灰岩,厚度较大,岩溶发育,和奥陶系石灰岩共同构成本区煤层的充水、含水层。
下段:由杂色粘土岩,铁质岩,及浅灰色砂岩组成。
(3)石炭—二叠纪太原组:厚162m左右本组地层为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主要由浅灰色砂岩、粘土岩和深灰色粉砂岩、泥岩及薄层石灰岩组成,含薄煤8-10层, 7、9、10-3煤层较稳定。
采空区物探勘察方案Word版

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金泰源煤矿1#宿舍楼下沉探测采空勘察拟建场地位于灵石县内。
建筑平面尺寸30m×18m。
拟建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地上层数、平面尺寸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2 勘察目的与要求根据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与要求为:2.1调查拟建场地范围内是否存在采空区及其位置,并对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及其发展趋势作出评价,并对场地稳定性、建筑适宜性、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作出评价。
2.2查明拟建场地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提供各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
2.3查明拟建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类型、季节性变幅及规律。
2.4提供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对拟采用桩基的建筑物选择合理的桩尖持力层,分层提出各土层的桩周摩阻力与端阻力极限标准值。
3 勘察工作量的布置3.1勘察工作量布置的依据和原则本次勘察主要依据以下国家规范及技术文件:《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局部修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J04-248-200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布置图》(1:1000)3.1.1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本工程住宅楼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及场地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3.1.2勘探点沿建筑物的角点及周边布设,勘探点间距控制在30.0m 以内。
勘探孔深度主要依据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基底压力、预估压缩层厚度和抗震设计所需深度综合确定。
山西左云采空区项目物探勘查

山西省左云县大同煤田东周窑井田侏罗纪煤炭资源大同市地煤东周窑煤矿预采区综合物探勘查报告天津市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二O一0年十月山西省左云县大同煤田东周窑井田侏罗纪煤炭资源大同市地煤东周窑煤矿预采区综合物探勘查报告编写人员:李世斌刘涛李建超审核:杨忠庭李华强总工程师:李华强主任:刘俊昌天津市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二O一0年十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一节项目来源及目的任务 (1)第二节设计工作量 (1)第三节测区基本概况 (2)第四节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5)第二章勘查区地质概况 (7)第一节地形地貌 (7)第二节地层 (7)第三节含煤地层及构造 (10)第四节水文地质 (12)第五节地球物理特征 (18)第三章工作方法及技术措施 (19)第一节瞬变电磁(TEM)工作方法原理 (19)第二节音频大地电磁测深(EH-4)工作方法原理 (22)第四章资料处理计算和异常推断解释 (25)第一节资料处理 (25)第二节推断解释原则 (27)第三节异常推断解释 (28)第五章结论和建议 (29)第一章前言第一节项目来源及目的任务一.项目来源大同煤矿集团大同地煤东周窑煤矿(下称地煤东周窑煤矿)根据周边小窑及生产矿井分布较多,对预采区域破坏不明,煤层保有量不清的这一现状,加上在F4-F5之间钻孔稀少,勘查程度较低,不能满足生产开拓要求,为了获得较为详实的地质资料,地煤东周窑煤矿以招投标方式,筛选生产勘查队伍。
经地煤集团对初步设计方案的对比研究,选择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七地质队为中标单位,负责对井田范围内进行地球物理勘查工作。
二.目的任务本次地煤东周窑煤矿对井田范围内进行勘查,其目的是了解预采区域内煤层的赋存情况,及周边生产矿井、老小窑采空破坏范围,为下步设计开采提供地质依据。
针对这一任务,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七地质队于2010年8月15日采用瞬变电磁(TEM)结合音频大地电磁测深(EH-4)的综合物探方法对地煤东周窑煤矿工作区域内的采空区及积水区进行了勘查工作,历经16天时间完成了野外数据的采集工作。
神木县地方煤矿采空区分布勘查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神木县地方煤矿采空区分布勘查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地方煤矿采空区分布勘查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榆政办函〔2012〕45号)文件精神,全面搞好我区地方煤矿采空区分布勘查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榆阳”,保护资源环境为目的,为开展采空区综合治理工作奠定基础,全面消除地方煤矿采空区安全隐患,进一步推动全区煤炭工业科学、安全、健康、有序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意义工作目标:通过对全区地方煤矿采空区进行勘查,基本查清全区重点地方煤矿采空区、沉陷区的分布及其现状,分析、评价存在的灾害类型和程度,提出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理方法,为今后预防和控制采空区沉陷区灾害,消除安全隐患,有计划地推进综合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重要意义:我区地方煤矿经过多年开采,采空区面积逐年增大,引发地表沉陷、裂缝、火灾、有毒气体外泄、地震等诸多灾害,严重威胁矿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煤矿安全生产。
加快推进煤矿采空区勘查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是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开展此项工作对于全面掌握全区采空区、沉陷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数据资料库,研究制定长效治理措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构建和谐矿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工作范围和工作重点工作范围:根据市政府采空区勘查工作方案安排,并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此次勘查共涉及我县地方煤矿147座,其中大柳塔镇23座、孙家岔镇41座、店塔镇22座、中鸡镇10座、永兴办事处15座、西沟办事处21座、麻家塔办事处7座、锦界镇8座,涉及井田面积423.95387km2,物探勘查面积为40km2左右。
工作重点:(1)收集整理147座地方煤矿有关资料和图纸;(2)对勘查区域内423.9538 km2井田面积进行采空区调查与踏勘,查清各矿采空区的位置、开采深度、顶板垮落情况、积水情况、着火情况等,调查地表开裂、陷落的特征和分布规律;(3)根据收集资料情况、踏勘情况及勘查区地形,对有疑问区域进行采空区物探勘查,可以分煤矿和分片区进行钻探勘查,钻孔数量为140个左右;(4)对各煤矿编制采空区分布勘查与综合治理方案报告,可以分煤矿或分片区进行编制,并编制神木县采空区综合治理规划报告。
关于2207进风巷350米处采空区钻探的实施方案

2207进风巷350米处采空区钻探实施方案地测科审批人员:编制人员:编制日期:2011年11月关于2207进风巷350米处采空区钻探的实施方案一、概述2009年5月份 2207进风巷(原西采区回风巷)在掘进至350米处右帮进行锚网支护时,钻杆钻进1.2米发现进入采空区,为此领导高度重视,为查明老空区情况,决定在右帮施工一个能通过行人的小口,首先对采空区瓦斯进行排放,符合标准后在安全员、瓦斯员的陪同下矿长、总工、生产矿长等进入采空区进行查看,发现采空区顶板已经冒落,无法进行采空区调查,故采空区面积无法进行估计。
二、目的本次钻探的目的主要是确定采空区的影响范围,为今后的采掘规划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合理统计储量。
三、实施方案1、由专业探水队伍进行钻探,在2207进风巷采空区前15(365米)米处施工一个探水硐室,以便于安装探水钻等设备。
硐室规格:深:5米、宽:4米、高:3米。
2、把探水钻安装在适当位置,首先以进风巷煤帮为基础平面进行垂直钻进75米(中眼),然后以中眼为基础向两侧分别布置2个钻孔,钻孔成扇形布置,分别钻进75米。
(附图)3、特殊情况下根据施工情况经矿领导决定进行加密钻孔布置。
四、组织实施1、钻探前首先施工探水硐室并对硐室两帮进行锚网支护。
2、由探水队专业人员进行钻探。
3、硐室施工好后报矿调度室,经领导同意后方能进行钻探。
4、施工中每班配置5名工作人员,其中队长一名、副队长一名,探水队员3名。
三个班轮流作业。
5、安全科要派安全员进行安全监管,通风工区要派瓦斯员进行瓦斯检查。
五、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硐室前首先对煤帮的锚网及锚杆进行清除,清除的锚杆、锚网要使用矿斗运出工作面,严禁乱扔乱放。
2、施工探水硐室时,采用风镐、洋镐等工具进行清煤、落煤。
3、每班清出的浮煤要及时清理到2207运输皮带上,浮煤随同2207工作面原煤一同运出。
4、施工探水硐室时,安全科要派专人进行安全监管。
5、在施工位置要提前安装过桥,工作人员必须从过桥上通过,严禁跨越皮带通过。
采空区专项勘察方案

G777高速公路初步勘察K96+500~K104+600采空区工程地质专题勘察方案采空区治理检测中心2017年4月目录1前言 (2)1.1工程概况 (2)1.2勘察目的 (2)1.3勘察依据 (3)1.4几点说明 (3)2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3)2.1地形地貌 (3)2.2地质构造 (3)2.3地层岩性 (4)2.4水文地质特征 (4)2.5不良地质作用 (5)3勘察手段及步骤 (5)3.1收集资料 (5)3.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调绘 (5)3.3物探 (6)3.4钻探 (6)4勘察工作量 (6)5勘察报告书主要内容 (7)采空区治理检测中心 11前言1.1 工程概况(1)G777高速公路昆明段(后简称“本项目”),总体走向呈西向东,起点位于曲靖马龙县与昆明宜良县县界老黑山,经九乡风景区、耿家营,与昆明绕城高速东南绕交叉后,沿南昆铁路西侧布线,经贾王村、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汤池、七甸,下穿沪昆高铁及规划渝昆高铁与新昆嵩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57.48公里。
(2)其中线路里程K96+500-K104+600 段存在采空区,该区段为山间盆地地貌,地势平坦,地层主要为上第三系含煤地层,线路主要以桥梁和路基通过。
线路沿线分布有数个大型露天开采矿坑,部分已废弃,部分仍在开采。
开采历史已达已逾百余年,经调查访问,该区域以前私挖滥采现象较为突出,凤鸣监狱劳改队也进行过较大规模的地下开采,当前,虽然大部分矿区都是由地下开采转为露采,但地下仍有采空区存在,存在地下采空区。
(3)由于该区域内煤采矿权众多,产权变更频繁,早期私挖滥采现象严重且未留存有相关资料,无相关资料,现场调查也未收集到采空区相关资料。
鉴于采空区对桥梁桩基施工及安全影响较大,在已有勘察认识的基础上,使用常规勘察手段无法查清采空区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故决定就该段采空区工程地质进行专题勘察研究工作,为最终选定线路和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1.2 勘察目的(1)查明相关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成、岩层产状、裂隙发育程度、地质构造特点等工程地质条件;(2)查明采空区具体的范围、埋藏深度、空间大小、顶板岩层厚度,顶、底板标高,距路基顶、底板标高;(3)查明采空区顶板的管理办法、塌落情况和采空充填程度;(4)查明采空区目前地表变形、岩移和塌陷的机理、原因及分布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危害程度以及诱发其他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型、位置、规模和对线路的影响;(5)查明并评价线路与煤矿开采线路、采空区的空间关系、开采趋势和时采空区治理检测中心 2空效应;(6)提出合理的治理、预防和建议措施;(7)为线路最终选定工程场地和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采空区探测方案

采空区探测方案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采空区,这些采空区对矿井的安全以及后续的地质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为了及时准确地获取采空区的信息,制定有效的采空区探测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采空区探测方案。
1. 采空区探测方案的背景煤矿开采结束后,地下洞室会形成采空区。
采空区的发生将导致地表塌陷、地下水位变化等问题。
因此,及时准确地获取采空区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征以及稳定性成为了煤矿地质调查和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2. 遥感技术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卫星、飞机或无人机的遥感影像,利用光谱、空间、时间信息来探测煤矿采空区。
遥感技术具有高时效性、高空间分辨率和全天候观测的优势,因此成为了采空区探测的重要手段。
3. 采空区探测方案的步骤3.1 遥感数据获取首先,需要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可以通过卫星、飞机或无人机获取。
遥感影像的分辨率越高,能够获取的采空区信息越精细。
3.2 影像预处理对获取到的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大气校正、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等。
这些预处理步骤可以提高遥感影像的质量,提供更可靠的数据基础。
3.3 采空区提取利用遥感影像进行采空区提取,可以采用目标提取算法,通过识别和分析煤矿采空区的特征来实现自动化的采空区提取。
常用的算法包括基于阈值分割、形态学处理和区域生长等。
3.4 采空区监测采空区的探测不仅仅是一次性的工作,还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
通过定期获取遥感影像,对采空区进行动态监测和更新,以获得采空区的演变信息。
4. 采空区探测方案的意义与价值通过采用遥感技术的采空区探测方案,可以实现对煤矿采空区的快速探测和监测,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地质环境风险。
同时,该方案也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能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服务。
总结: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采空区探测方案。
通过遥感影像的获取、预处理和采空区提取等步骤,该方案能够实现对煤矿采空区的准确探测和长期监测。
东荣一矿16层采空区三带测定方案

东荣一矿16层采空区三带测定方案东荣一矿属自燃发火矿井,煤炭自燃严重影响着我矿安全生产,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巨大损失。
针对防治16层采空区自然,提出采用束管监测系统抽取采空区气体进行气样化验并进行气体组分的研究,根据顶板岩性,煤层厚度,工作面宽度等从而确定采空区自燃“三带”,进而确定回采工作面的速度,从而确定各种防灭火工艺的具体参数,全面掌握工作面防灭火技术,有效的知道工作面的生产。
1、矿井概况(通风方式,生产能力,瓦斯情况,采煤工作面情况)东荣一矿2012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
矿井的通风方式中央并列式,副井入风,主井回风,通风机工作方式为抽出式。
2012年瓦斯鉴定结果为,瓦斯矿井。
利用综采全部垮落法回采工艺,走向长臂后退式回采,煤层平均厚度为1.7米。
2、自燃发火情况(自燃发火期鉴定)16层煤自燃倾向性等级为1级,属容易自燃煤层。
实验室起始温度按30℃,自燃发火期为40天。
3.采空区煤炭自燃三带的划分(氧浓度)在划分采空区煤炭自燃“三带”时,主要依据氧浓度划分,一般为:散热带氧气浓度:≧18%;自燃带氧气浓度:10%—18%;窒息带氧气浓度:≤10%;煤炭自燃决定性因素是氧气的供给,因此通过氧气浓度划分“三带”为依据。
通过束管监测系统,经采空区埋管结合气相色谱分析仪,对采空区气体成分进行分析,是目前最广泛和最有效的实测方法。
4、采空区气体浓度的确定4.1气样采集系统东荣一矿采用JSG-7型束管监测系统,对16层右二片进行采空区气体成分进行化验分析。
4.1.1束管监测系统的组成JSG-7型煤矿自燃发火束管监测系统共有以下把部分组成:1.束管部分,运载井下气体。
2.采样控制部分,按照规定的顺序和时间将气体送入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和气相色谱分析仪。
3.气体预处理,把处理合格的气体送入分析仪器中。
4.数据采样部分,用以采集气体分析仪传来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5.数据分析部分,通过分析将采样数据形成分析报告及图谱。
采空区专题工程地质勘察方案

采空区专题⼯程地质勘察⽅案1.前⾔1.1.⼯程概况1.1.1.上海⾄成都⾼速公路宜昌⾄巴东段位于湖北省中西部,路线⼤致呈北西~近东西向延伸,跨及宜昌市宜陵区、兴⼭县、秭归县、巴东县,⽌于⽕烧庵(鄂渝界),全长约178km。
1.1.2.我公司承担的⼯程地质勘察⾪属第3标段。
K路线起于宜昌市兴⼭县⾼岚镇(K95+000),接第⼆合同段终点,经柏树园、卧佛⼭,跨⾼岚河后穿越林家⼭(1833.8m)于平⾢⼝跨⾹溪河,⾄⼤⽯包村(K119+015)⽌,共24.015km。
由于⼯程地质条件⼗分复杂,第3标段设有多条⽐较线。
1.1.3.K线林家⼭隧道处的李家沟煤矿采空区。
矿界东西长1000m,南北宽850m,矿区⾯积0.85km2,批准采矿⽔平为标⾼240m~450m,年产规模3万吨/年。
1.1.4.掘进主平硐终点位于YK109+632右72.0m处, 标⾼246.0m。
按煤矿设计资料,隧道线ZK110+240、YK110+050前后在主平硐上⽅20m通过。
ZK109+570、YK109+560以东均为采空区段,其中ZK109+530~ZK109+570、YK109+512~YK109+560段线位附近开采标⾼为296.0~335.0m;隧道底板标为260m,按实际挖标⾼270m计算,该段采空区底板标⾼距离隧道标⾼为26.0~65.0m。
H线HYK109+360左148、右702~HYK110+368左17.5、右832.5通过李家沟煤矿南部,隧道底板设计标⾼260~270m间,即煤矿底采标⾼低于隧道底板20~30m。
1.1.5.李家⼭煤矿若继续开采将形成⾃隧道底板以下⾄洞⾝以上的倾斜状⼤⾯积采空-回填-积⽔区,采⾄隧道位臵时,对隧道底板及洞⾝稳定有较⼤影响,甚⾄可能发⽣⽼窿突⽔。
1.1.6.在已有勘察认识的基础上,使⽤常规勘察⼿段⽆法查清采空区地段的⼯程地质及⽔⽂地质条件,故决定就该隧道进⾏采空区⼯程地质及⽔⽂地质专题勘察研究⼯作,为最终选定隧道⼯程场地和编制初步设计⽂件提供⼯程地质及⽔⽂地质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空区勘查项目勘查方案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3)(一)自然地理 (3)(二)区域地质概况 (3)(三)矿产地质 (4)(四)目任务 (5)二、勘查工作设计根据 (5)三、整体工作思路 (5)四、工作办法 (6)(一)瞬变电磁 (6)(二)地震勘探 (8)(三)高密度电法 (13)(四)钻探 (15)五、勘查工作设计 (15)(一)工作量设计 (15)(二)勘查工作进度筹划 (15)六、近三年勘查工程一览表 (18)七、单位资质证书 (18)八、公司法人营业执照 (19)一、工程概况棚改旧改工程共有3个地块。
项目场区为村民安顿工程拟建场区,此类建设项目普通为20层如下住宅楼。
(一)自然地理项目场区地处山前冲积平原,地形较平坦。
区域内水系重要为巴漏河,区域内众多冲沟汇于巴漏河,巴漏河发源于市南部山区,向北流入小清河。
流经矿区段基本常年有水,雨季流量较大。
该区气候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日照充分,四季分明,夏季多西南风,雨季在7、8月份,年平均降水量610.4mm,年平均气温为12.9℃,全年无霜期197天。
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烈度6度。
(二)区域地质概况1)地层、地质(1)奥陶纪马家沟组:为煤系地层基底,分中、下统,缺失上统,为浅海相及泻湖相碳酸盐沉积。
下部为白云质厚层结晶石灰岩,其中部含条带状燧石结核,中、上部为灰色或灰黑色致密厚层石灰岩,含珠角石、头足类化石。
该层厚度在800m左右。
(2)石炭纪本溪组:厚50m左右本区揭露此段地层钻孔少,参照邻区地层资料,本组地层分上、下两段。
上段:由深灰色泥岩和厚层状石灰岩构成,有时夹薄煤层,所夹徐家庄灰岩,厚度较大,岩溶发育,和奥陶系石灰岩共同构成本区煤层充水、含水层。
下段:由杂色粘土岩,铁质岩,及浅灰色砂岩构成。
(3)石炭—二叠纪太原组:厚162m左右本组地层为典型海陆交互相沉积,重要由浅灰色砂岩、粘土岩和深灰色粉砂岩、泥岩及薄层石灰岩构成,含薄煤8-10层,7、9、10-3煤层较稳定。
(4)二叠纪山西组:厚90m左右按其岩性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重要由深灰色泥岩和浅灰色中细粒砂岩构成,其中有一层8~16m灰绿色火成岩。
下段:由浅灰色砂岩、粘土岩、深灰色粉砂岩,泥岩及煤层构成,含薄煤层(组)4层(1、2、3、4),煤层多具分叉现象,厚度薄且稳定性差,其中3、4煤层较稳定可采。
(5)二叠纪石盒子组:厚175m左右在矿区西北部垓庄一带赋存厚度大。
重要岩性为灰绿色厚层状砂岩和紫色泥岩、粉砂层构成。
本组地层底部局部发育一层石英粗砂岩,以此与下伏山西组地层为界。
(6)第四系:厚0~18.0m随处势呈北厚南薄,西厚东薄趋势变化,重要岩性为黄色砂质粘土和砾石层构成,属坡积、洪积相沉积。
2)构造该区域内总体呈单斜构造,走向大体为270°~300°之间,倾向北东,断层较发育,褶曲构造不发育。
场区附近重要断层为断裂。
3)岩浆岩该区域内内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强烈,辉长岩多呈岩株状侵入体,闪长岩类出露于煤系基底奥陶纪灰岩内,以小型岩床状产出。
区内侵入岩基本属于辉长岩类浅成岩体,多呈枝状和似层状,少量呈岩墙状。
(三)矿产地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要有煤和粘土矿,项目场区內矿产资源重要为煤矿,以往场区内矿权分布混乱,当前城区附近煤矿均已关停。
区内煤矿开采历史久远,采空区别布广且无规律,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四)目任务通过对区域地质及矿产资源运用状况调查,区内大某些采空区埋深100米以浅,其他地块采空区别布广,地质条件复杂,对拟建项目危害大。
因而需在区内开展采空区专项勘查工作,掌握区内采空区别布状况,为工程规划建设提供科学根据。
二、勘查工作设计根据本次采空区勘查技术方案设计工作,我院根据如下规范、技术规程及原则编制:1)本次招标文献2)《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1044-)3)《地面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DZ/T 0187-19974)《地震反射波法技术规程》(DZ/T 0168-93)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6)《建筑物、水体、铁路及重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7)《地质岩心钻探技术规程》(DZT 0227-)8)《山东省岩土工程勘察文献编制原则》DBK14-S3-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0)《房屋建设和市政基本设施工程勘察文献编制深度规定》()11)《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
三、整体工作思路依照该项目特性及勘查工作目任务,我院制定如下整体工作思路:1、地球物理勘查:运用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在区内开展地面物探工作,以查明采空区别布状况。
2、地质钻探:运用钻探取芯手段,抽取地层岩样,从而验证物探异常、查证区内采空区剩余空隙率,揭露区内采空区埋藏深度。
3、资料收集:收集区内矿山储量核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等有关地质资料,为本次勘查工作提供充分根据。
4、依照物探、钻探工作成果和收集地质资料,进行勘探成果综合分析,在工作区内划分出采空区别布范畴、产状及其影响范畴等,并对区内采空区稳定性和场地建设适当性进行分析评价。
以上工作为该场地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以及采空区注浆治理技术方案编制提供了充分根据。
四、工作办法本次勘查工作采用勘探办法重要有瞬变电磁勘探、地震勘探、地质钻探以及资料收集等,月宫庄地块物探工作手段增长高密度电法。
(一)瞬变电磁工作原理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简称TEM),其工作原理是在地表敷设不接地线框,输入阶跃电流,当回线中电流突然断开时,在地下半空图3-3-1 瞬变电磁原理示意图间就要勉励起感应涡流以维持断开电流前已存在磁场,并且此涡流场随时间以等效涡流环形式向下传播、向外扩展,形成烟圈效应,运用不接地线圈观测此二次涡流磁场或电场变化状况,用以研究浅层至中深层地电构造,由于是在没有一次场背景情形下观测纯二次场异常,因而异常更直接、探测效果更明显、原始数据保真度更高。
其工作原理见图3-3-1。
仪器设备本工程采用加拿大产PROTEM47瞬变电磁仪、接受机(图3-3-2)是具备23位辨别率,270KHz带宽,微秒级采样门,并且三分量同步观测时间域电磁接受系统。
该系统可以在时间轴二个量级上观测20个门或在时间轴三个量级上观测30个门,解决了浅部具备较高辨别率和具备较大勘探深度矛盾,适合本区探测深度及地形条件。
其重要技术指标如下:观测值:三分量感应磁场衰减比,nv/m2;电磁传感器:空心线圈;道数:单道接受线圈顺序测量,三分量接受线圈同步测量;时间门:二个量级时间轴上20个门测量,或在三个量级时间轴上30个门测量;动态范畴:23位(132dB);基本频率:0.25,0.625,2.5,6.25,25,62.5,237.5;积分时间:0.5,2,4,8,15,30,60,120;显示屏:240*64点液晶显示屏;PROTEM47接受机 PROTEM47接受线圈图3-3-2 仪器外观图数据管理:固态管理3300套数据,RS232输出;同频:参照电缆同步或高稳定性石英钟同步;电源:12V可充电电源,可持续工作8小时;PROTEM47发射机PROTEM47发射机关断时间短,采用参照电缆同步,测量采用64匝2m×2m 发射线圈,惯用于浅部几米到200m深探测,并且可获得很高浅表辨别率。
重要技术指标如下:电流波形:偶极方波,正负方波占空系数为50%;基本频率:25Hz;关断时间:220~250μs;发射线圈尺寸: 2m×2m(64匝);输出电压:0到9伏持续变化;发射电流:2.7~3.4A电源:12V(二)地震勘探办法选取图4.3.2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图在浅层地震勘探中,作为采空区,比较适合为纵波反射波法,反射波法当前广泛采用“多次覆盖”、“最佳窗口”和“最佳偏移距”勘探办法。
普通来讲,纵波反射法重要用于较深目的体探测。
依照本测区地震地质条件和任务规定,在本次浅层地震勘探中采用建立在CDP叠加办法基本上浅层纵波反射技术办法。
反射波法原理如图4.3.2所示,在测线上不同位置O1、O2、O3……等处进行激发,可以在一系列相应观测点S1、S2、S3……等处接受到来自地下反射界面R上同一点A 反射波,其相应届时分别为t1、t2、t3……,其中A点称为共反射点,M称为共中心点。
咱们把共反射点各叠加道数据在资料解决时从原始共炮点记录道集中抽出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共反射点道集右半支。
然后互换激发点O和接受点S,则可得到共反射点道集左半支,这样便可形成一条完整共反射点时距曲线。
咱们可以通过正常时差校正,把双曲线型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校正成一条直线,然后进行同相叠加,便可得到M点处相称于自激自收反射信息。
此外,对于测线上其他各点采用相似方式进行解决,则可得到一组反映各点自激自收反射信息叠加时间剖面。
然后通过时深转换,则可得到地下地层介质速度—深度模型和地质构造。
现场实验为保证本次浅层地震勘探可以获得高质量探测资料,咱们对可控震源、地震仪器进行了面系统检查及性能调试,同步对仪器系统进行了道一致性实验。
此外,在开始施工前还进行扩展排列实验,以便理解场地施工环境和干扰状况,选用最佳采集参数。
1)干扰波调查通过现场采集记录,理解各种干扰波特性以及在各种干扰存在状况下地震记录信噪比状况,以便采用相应抗干扰办法,选用最佳参数。
浅层地震探测测线常用干扰波,重要有如下几种类型:①声波:来自于可控震源工作状态下干扰波。
②随机振动干扰:来自地震波激发和接受时探测环境中汽车、行人等影响。
③高压线和变压器干扰:测线附近变压器、高压输电线产生电磁场对邻近地震道干扰。
2)地震波激发实验采用可控震源工作时,地震波激发能量重要由震源出力和垂直叠加次数来保障。
但是在硬化公路上,周边建(构)筑物较多,为了环境和震源安全,震源出力调节就要受到限制,只能通过多次垂直叠加方式来提高反射波能量,压制随机背景干扰。
每个测点需要垂直叠加次数不但与探测环境关于,同步受激震点下地质条件影响很大。
因而,每个激震点垂直叠加次数多少,需要由仪器操作员随时监控地震记录,依照状况适时调节。
工作参数选用1)观测系统合理选取浅层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参数对获得好探测成果至关重要。
普通来说,观测系统参数选用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①最大偏移距:最大偏移距普通规定与所探测目的层深度相称,这样可以使目层反射有足够正常时差,有助于速度分析和对有效反射波与多次波等其他相干噪声区别。
最大偏移距不能太大,如果太大将会增长动校正时拉伸畸变,影响资料辨别率;最大偏移距太大另一种问题是在远炮点接受到反射波常发生相位畸变,对CMP假设也变得无效。
若最大偏移距太小,则不利于速度分析和采用水平叠加办法压制多次波,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