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训练
课时作业20:3.1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时作业20:3.1自然界的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32d5d4c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3.png)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1. 下列对下图的分析,正确的是()①a—d环节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②b环节直接为陆地降水输送大量水汽③c环节对陆地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④d环节水量受地表植被条件影响不大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 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A. ①-降水B. ②-蒸发C. ③-水汽输送D. ④-地表径流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
3. 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A. ①﹣降水B. ②﹣蒸发C. ③﹣水汽输送D. ④﹣地表径流4. 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A. 海洋蒸发B. 地表径流C. 水汽输送D. 凝结降水为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性质的城市地对面水量入渗随时间变化。
据此,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5. 不同性质的地表,对水循环影响差异较大的环节是()A. 降水B. 蒸发C. 下渗D. 水汽输送6. 为了美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A. 绿地B. 草皮空心砖C. 普通混凝土砖D. 透水混凝土砖下图为圈层间的主要水分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圈层分别为()A. 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B.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 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D.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8. 下列关于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生长参与了岩浆岩的形成过程B. 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C. 地壳物质循环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D. 季风环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下题。
9. 图中数码表示雨水补给和季节性融雪补给类型的分别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②D. ③①10. 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文特征是()A. 水位季节变化小B. 泥沙含量大C. 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D. 冬季封冻断流11. 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 图中数码表示雨水补给和季节性融雪补给类型的分别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③、②D. ③、①12.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题。
地理必修ⅰ人教新课标3.1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训练解析
![地理必修ⅰ人教新课标3.1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训练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67d60e6c175f0e7dd1370c.png)
自然界的水循环测控导航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267页)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为历时。
读“某观测站绘制的某河流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1~3题: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A.大气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高山冰雪融水D.地下水2.该观测站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3.在该观测站上游修建一水库后,历时曲线上的M、N点将( )A.同时右移B.M左移,N右移C.同时左移D.M右移,N左移解析:1.A 2.D 3.B 第1题,根据水位变化可知该河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且水位较高、流量较大,可推测其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
第2题,由该河7、8月份水位偏低,可知该观测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3题,水库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增加枯水期的流量,减少洪水期的流量,因而M点将左移,N点将右移。
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用水终端、污水处理厂、大气水、自来水厂。
读图,回答4~5题:4.图中甲表示( )A.用水终端B.污水处理厂C.大气水D.自来水厂5.关于图示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的多少不因城市地面性质而改变B.②的增多可能导致地面沉降C.①的多少与季节无任何关系D.②的数量在雨季会大增解析:4.C 5.B 第4题,从甲水体与地表水体的关系可知甲为大气水,不可能为A、B、D选项。
第5题,①为地表水体补给地下水,它会因城市地面性质而改变,故A错;②为开采地下水,开采量增多可能导致地面沉降,故B正确;①的多少与季节关系较大,②的数量不会在雨季大增,故C、D错误。
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
据此回答6~7题:6.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7.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A.埃及、新加坡B.巴西、阿根廷C.英国、以色列D.美国、墨西哥解析:6.B 7.A 第6题,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课时练《2.5 水循环》 练习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课时练《2.5 水循环》 练习题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b95d6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6.png)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5 水循环》课时练一、单选题1.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
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C.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源丰富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2.关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B.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是通过蒸发的汽化方式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的C.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便形成千姿百态的云D.云里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积累合并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其中小冰晶下降过程中发生液化,形成了降雨。
3.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断的循环,下列关于水循环说法错误的是()A.海水吸热蒸发为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中遇冷液化为小水滴,聚集悬浮在高空形成了云B.在高空中小水滴如果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可能形成冰雹落到地面C.冬天,水蒸气在高空急剧降温,会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起来变成雪花飘落大地D.积雪熔化成水后,又汇入溪流,流向大海4.水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资源,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不到总水量的1%,如果没有水,地球上将没有生命;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同时发生着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水在不停地循环,总量也基本不变,因此不需要节约用水B.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C.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D.水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多种物态变化,没有热量的吸收或放出5.如图所示是自然界是水循环,关于这个过程中的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海洋及江河湖泊中的水蒸发放热成水蒸气B.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空气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C.小冰晶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暖气流会液化成小水滴而形成雨D.因为自然界水是循环的,所以人类不必担心水资源枯竭的问题6.我国是世界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课课练1
![自然界的水循环课课练1](https://img.taocdn.com/s3/m/1f60464cb84ae45c3b358c9e.png)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课堂巩固一、选择题1 .属于内陆水循环的地理现象是()。
A .长妇东流B .塔里木和」夏汛C .台风登陆D .海水蒸发2 .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水量最大B .陆地内循环只发生在内流区域C .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上内循环D .水循环使水体之间小能转化3 .下列关于长江水与水循环的关系,正确的是()A .只参与海陆间循环B .只参与陆地水循环C .只参与海洋水循环D .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又参与陆地水循环4 .能使陆地水体小断得到补充的水循环环节是()A .地表径流B.地下径流C .水汽输送D .下渗5 .基本上不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伏尔加河C .长江D .多瑙河6 .水循环的最主要动力是()A .太阳辐射能、地球重力能B .动能C .水的“三相”变化D .日、月对地球的引力7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功能是()A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 .调节气候D .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课后拓展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四种陆地水的储量,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 .河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水B .地下水、冰川水、河水、湖泊水C .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河水D .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河水2 .下列地理现象,属内陆循环的是()A .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初冬和初春的凌汛B .夏季,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冰雪融水汇入塔里木河C .南极大陆边缘的冰川断裂成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D .夏秋季竹,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登陆3 .关于黄河下游河水和两岸潜水的补给关系是()A .潜水经常补给河水B .河水经常补给潜水C .黄河处于枯水期时,潜水补给河水D .河水和潜水有互补关系4 .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官的大洲是()。
A .亚洲B .南美洲C .南极洲D .大洋洲5 .日前,人类对水循环过程可施加影响的主要环节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4b144f25c52cc58bd6be58.png)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选择题1.水圈的特点是( )A.连续、规则 B.不连续、不规则C.不连续、规则 D.连续、不规则如果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据此完成2~4题。
2.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A.①——降水 B.②——蒸发C.③——水汽输送 D.④——地表径流3.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表示,2009年是南水北调工程新的建设目标明确后的第一年,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一年。
该工程影响图中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A.① B.② C.③ D.④4.水循环的意义主要是( )A.使陆地淡水得以更新B.使海洋水体更新C.增加陆地水体总量D.减少海洋水体总量5.下列地理现象中,仅属于陆地内循环的是( )A.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冬季和春季的凌汛B.春季,松花江上的春汛C.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引高山冰川积雪融水,灌溉农田D.所有热带沙漠地区的河流下图是“全球水循环模式图”,水循环的总量为100单位。
读图,完成6~8题。
6.按照全球多年水量平衡规律推算出M、N分别为( )A.7、16 B.16、7 C.7、23 D.7、777.下列关于径流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径流量为L,量是7B.径流量为N,量是23C.径流量为M,量是7D.径流量为L,量是398.能完成图中M功能的是( )A.我国冬季风 B.我国夏季风C.干热的山谷风 D.未登陆的台风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10.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11.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形式的河流都处于枯水期B.我国东北地区河流正进入春汛期C.北半球的水循环活跃D.开普敦地区的河流正处于枯水期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12~13题。
课时作业17:3.1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时作业17:3.1自然界的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cfa42d0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4.png)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
下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监测显示,近年来,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加B.流域内地表径流增加C.流域内粮食产量减少D.流域内水汽蒸发减少2.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A.人工降雨B.围湖造田C.开发地下水D.封山育林读水库调洪蓄洪功能示意图,完成3~4题。
3.随着水库中泥沙淤积不断增多,a、b的变化特点是( )A.a延长,b增大B.a缩短,b增大C.a缩短,b减小D.a延长,b减小4.若我国某大河(外流河)中上游修建多座以调洪蓄洪功能为主的水库,则( )A.枯水期下游流水搬运能力下降B.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C.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增大D.防洪标准降低下图为城市建设前后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与城市建设前相比,城市建设后( )A.下渗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地下水水位上升D.地表径流量增加6.城市建设后地表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B.排水系统日趋完善C.地表硬化面积增大D.城市绿化面积扩大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A.a→f→h→g B.e→f→h→dC.c→a→b→d D.d→a→b→c8.水循环中的(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下图为某河段汛期和枯水期河流水位及潜水位(指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下面四幅图,能反映该图中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A.①B.②C.③D.④10.该河段最可能位于( )A.长江下游B.湄公河中游C.密西西比河上游D.黄河下游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5:3.1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5:3.1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8d04d71711cc7930b7164c.png)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创新题)图1中山顶到湖泊之间存在一条河流,图2是在该河流乙处测得的8月中旬一次降水过程中降水量与流量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2题。
图1图21.甲处的水体类型可能是( )A.冰川B.咸水湖泊水C.冻土底冰D.土壤水2.图中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过程中,最大降水量与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该流域( )A.水土流失现象加剧B.种草种树,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C.降水强度逐年增大D.气候趋暖,蒸发量不断增大3.(创新题)下图所示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河流流量和降水量年内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河径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B.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C.结合雨带推移规律分析,该河应位于我国东北地区D.该河确定只有一种水源补给4.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久雨不溢”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B.“久雨不溢”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C.“久旱不涸”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D.“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说明了庐山小天池不参与水循环(创新题)右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5~6题。
5.关于该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河有两个汛期,分别为雨水补给和冰川融水补给形成B.该河7、8月汛期的主要补给形式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该河以地下水补给为主D.该河4月份的汛期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6.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A.珠江B.塔里木河C.淮河D.松花江7.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岀湖径流量的变化。
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8.(2013·湖北武汉高一检测)读水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乙表示海洋,甲、丙表示陆地,则①②可能表示( )A.地表径流B.地下径流C.水汽输送D.大气降水读下图,完成第9~10题。
9.在图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蒸发B.地表径流C.降水D.水汽输送10.能够密切联系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各圈层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A.大洋环流B.水循环C.大气环流D.岩石圈物质循环读图,完成第11~12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课时达标训练(十三)自然界的水循环
![高中地理人教版课时达标训练(十三)自然界的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ff675c6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c.png)
课时达标训练(十三)自然界的水循环[基础巩固]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A.a B.b C.c D.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D.我国外流区域没有参与陆地内循环过程读下图,回答3~4题。
图甲图乙3.图甲中能反映图乙中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的是()A.①B.②C.③D.④4.这种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可能发生在()A.里海沿岸B.青海湖沿岸C.密西西比河下游D.黄河下游下图示意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
读图回答5~6 题。
5.图中甲、乙环节分别是()A.下渗、坡面径流B.打井抽水、跨流域调水C.坡面径流、下渗D.修建水库、打井抽水6.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条件对径流过程不同环节的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地势起伏大,坡面径流流速慢B.植被覆盖率高,下渗雨水多C.岩体破碎程度高,地下径流量小D.降水强度大,坡面径流下渗多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7~8 题。
7.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1月份较小8.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的影响最大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C.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D.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9.我国某地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考察家乡的河流水文状况,并结合所学的水循环原理进行分析。
下面是他们查阅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绘成的家乡某河流域特征示意图(图甲)和①②两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径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图乙)。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在图甲中画上箭头表示使该区域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的水循环类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名师精编课时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名师精编课时练)](https://img.taocdn.com/s3/m/3786f019580216fc700afd2e.png)
3.1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一课时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所有的水体B.冰川分布于两极和高山地区,直接利用的极少,不属于水资源C.目前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D.水资源开发利用后,都能很快恢复如新【解析】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水资源根据水体的更新循环周期,分为静态水资源和动态水资源两类,冰川属于静态水资源;静态水资源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一旦被开采利用,短期内不易恢复,因此,只有C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 C2.下列水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周期最短的是( )A.河流水B.湖泊水C.冰川水D.地下水【解析】冰川、地下水的更换交替周期分别为1600年和1400年,它属于静态水资源。
湖泊水,既有属于动态水资源的湖泊淡水,更换交替周期10年左右;亦有属于静态水资源的内陆湖泊水,其循环周期约为20年。
而河流水平均每16天多就可更换一次。
【答案】 A3.塔里木河的补给主要是( )A.降水B.地下水C.冰川融水D.湖泊水【解析】冰川在陆地水体中,发挥着储存固态水,输出液态水,融水补给陆地其他水体的功能。
塔里木河位于内陆区域,主要是冰川融水补给。
【答案】 C4.黄河下游地区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A.互相补给B.河水补给潜水C.潜水补给河水D.互不补给【解析】黄河下游地区因泥沙常年沉积,使河床高出沿岸地区而成为“地上河”,因河水水面比潜水水面高,因而是河水补给潜水。
【答案】 B5.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 )A.海陆间大循环B.陆地循环C.海上内循环D.大洋循环【解析】海陆间大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因而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答案】 A6.下列河流中,径流年际变化较大的是( )A.泰晤士河B.亚马孙河C.刚果河D.黄河【解析】此题关键是了解各河所处的位置及气候特点。
课时作业35:3.1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时作业35:3.1自然界的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b47fcc0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3.png)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A.AB.BC.CD.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D.我国内流区域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答案 1.A 2.C解析第1题,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第2题,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液态水数量最多。
热带地区高海拔的高山上有固态的冰川存在。
我国西部地区外流河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又参与了陆地内循环。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对于水循环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能量交换B.塑造地表形态C.使地表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D.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4.建设三峡工程,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个环节施加了重要影响()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答案 3.C 4.D解析第3题,水循环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海陆间水循环可以调蓄地表径流,但就多年平均值而言,海水蒸发和径流注入的值是相对稳定的。
第4题,三峡工程最主要的功能是防洪,它可以调蓄长江径流,反映人类对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
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图中石嘴山至托克托)河床不断抬高,形成类似下游的“地上河”,河道摆动频繁。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该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明显的夏汛B.越往下游,径流量越小C.有凌汛现象D.水能丰富6.该河段形成“地上河”,泥沙主要来自()①流水搬运上游黄土至该河段沉积②风力搬运附近沙尘至该河段沉积③河岸崩塌,泥沙在河床沉积④附近灌溉农业区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泥沙在河床沉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5.D 6.A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形成“地上河”河段的主要外力作用表现为河流的沉积作用,一般落差小,所以水能资源不丰富。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3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作业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3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f1bb816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0.png)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3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作业第三章第一节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水源补给是( C )A.大气降水B.地下水C.冰雪融水D.湖泊水2.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 B )A.珠江B.塔里木河C.松花江D.长江【解析】该河径流量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其补给方式应为冰雪融水,可能是我国的塔里木河。
读下面“我国华南某河流下游剖面图”,回答3~4题。
3.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河流水位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是( A )4.当河水位于最低水位时,该河流的河口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C )A.水土流失 a B.滑坡C.咸潮D.凌汛【解析】第3题,我国华南地区的河流夏季处于洪水期,一般情况下,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冬季处于枯水期,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水位,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第4题,当河水位于最低水位时,在河口地区可能引起海水倒灌,出现咸潮现象。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该河流位于( C )A.亚热带季风区B.我国西北地区C.温带季风区D.高寒地带6.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D )A.珠江B.塔里木河C.淮河D.松花江【解析】图中各月径流量呈现出不均匀现象,其中在7、8月和4月分别形成了两个汛期,可知此河有雨水补给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所属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B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8.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 D )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解析】本组题考查学生对水循环过程及各个环节的掌握,以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课时作业13:3.1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时作业13:3.1自然界的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15004d5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7.png)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读下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该河流的补给水源包括( )①大气降水②高山冰雪融水③湖泊水④地下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若在图中甲处修建一水库,该工程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 ) A.蒸发B.地表径流C.植物蒸腾D.水汽输送3.下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甲地为海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的环节是①B.环节②与气流上升有关C.环节③与地形起伏无关D.环节④使甲地增温读图,完成4~5题。
4.若该图表示某一尺度的水循环示意图,则该尺度的水循环类型是 ( ) A.陆地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海—气间的水循环5.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为大气提供水汽最多的海域在 ( ) A.低纬B.中纬C.高纬D.全球海域没有差别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遇暴雨到大暴雨,为1951年来有完整记录的最大降水量,一天内,市气象台连发五个预警。
据此回答6~7题。
6.这次暴雨洪涝发生时,下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 )A.ac B.bcdC.bcde D.abcde7.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列四幅小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正确表示河流汛期的是( )A.a B.bC.c D.d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A.a→f→h→g B.e→f→h→dC.c→a→b→d D.d→a→b→c9.水循环中的(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10.图为水循环示意图,“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这段文字涉及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③④⑥11.下列地理现象中,仅属于陆地内循环的是 ( )①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冬季和春季的凌汛②夏季,天山和帕米尔高原的冰雪融水汇入塔里木河,形成丰水期③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引冰川积雪融水灌溉农田④所有流经热带沙漠地区的河流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2.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课时作业22:3.1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时作业22:3.1自然界的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cdc5569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0.png)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1. 黄河下游地区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A. 互相补给B. 河水补给潜水C. 潜水补给河水D. 互不补给2. 下列河流中,径流年际变化较大的是()A. 泰晤士河B. 亚马孙河C. 刚果河D. 黄河下图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补给类型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A. 地下水补给B. 降水补给C. 冰雪融水补给D. 湖水补给4. 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原因是()A. 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B. 夏季温度高,蒸发旺盛C. 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D. 夏季单一暖气流控制,少锋面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该河流的补给主要来源为()A. 降水和少量地下水B. 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C. 地下水、融雪和降雨D. 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6. 该河所在的地区可能是()A. 东北三江平原B. 浙江南部C.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D. 青藏高原7. 在陆地各水体中,水量很少但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A. 湖泊水B. 土壤水C. 地下水D. 河流水8. 下列关于水体补给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B. 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大C. 以冰川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最大D.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关系9. 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蒸腾不参与陆地循环B. 夏季风是海陆间水循环的一个环节C. 塔里木河不参与水循环D. 地表形态与水循环无关10. 下列环节在三种水循环中都具备的是()A. 蒸发和降水B. 蒸发、降水和径流C. 蒸发、降水、径流和水汽输送D. 蒸发、蒸腾和降水11. 能使陆地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A. 海上内循环B. 海陆间大循环C. 内陆循环D. 大气环流12.. 塔里木河的补给主要是()A. 降水B. 地下水C. 冰川融水D. 湖泊水13. 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河流的径流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地理新人教版必修1 3.1《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训练
![地理新人教版必修1 3.1《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0d6f0b727375a417866f8fbc.png)
必修1第3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训练1、下列关于水圈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连续而规则的圈层B .海洋水占的比重最大C .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D .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2、下列关于水体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液态水最主要分布在海洋中,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B .气态水在地球分布最广,而且数量最少C .液态水在地球分布最广,而且数量最多D .固态水在地球上分布范围最小,只分布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3、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A .重力能B .大气运动C .太阳辐射D .水的三态变化4、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使陆地水得到不断补充的是A .陆地内循环B .海陆间大循环C .海上内循环D .地球水和太空水的循环5、读北半球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可判断该河流可能位于)A .地中海沿岸B .亚热带大陆东岸C .温带大陆内部D .我国东北地区6、黄河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数米,地下水与河水之间的补给关系是A .两岸的地下水经常补给河水B .两岸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C.两岸的地下水与河水互补 D .两岸地下水与河水均不能互补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回答 7~9题:7、①环节所代表的地理意义是A .植物蒸腾B .河湖水蒸发C .地表径流D .海水蒸发8、台风登陆属于其中哪个环节A .①B .②C .③D .④9、“南水北调”工程所影响的环节主要是A .①B .②C .③D .④10、下列河流,只参与陆地水循环的是A .塔里木河B .钱塘江C .长江D .黄河11、地球上的陆地水因空间分布不同,可分为A .江河水、湖泊水和冰川B .江河水、湖泊水和地下水C .江河水、土壤水和生物水D .地表水和地下水12、下列关于河流径流变化的正确说法是A .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较大B .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C .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D .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图回答13~14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3.1自然界水循环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3.1自然界水循环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fda8c567ec102de3bd8997.png)
课时作业14自然界的水循环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列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
读图,答复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A.a B.bC.c D.d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D.我国内流区域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1~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为大气水,虽然数量少,但分布最广。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的三态中,液态水数量最多;因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热带地区高海拔的高山上有固态水存在;我国内流区域蒸发旺盛,也参与海陆间循环过程;陆地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答案:3.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剖面示意图〞,环节③不畅通可能导致( )A.洪涝灾害B.海平面上升C.暴雨灾害D.土地荒漠化解析:环节③是地表径流,假设地表径流不畅,导致河湖水泛滥或低洼地积水,形成洪涝灾害。
答案:A4.以下列图为“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读图判断()A.a是冰雪融水补给,b是雨水补给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解析:长江流域以雨水补给为主,尤其夏季更为明显,所以图中的a为雨水补给;冬季时冰雪融水随温度的降低,会消失,所以图中的b为冰雪融水补给;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出现在一年中的四个季节,所以图中的c为地下水补给。
答案:C读黄河水系示意图,答复5~6题。
5.三门峡水利工程建成后,对渭河下游的显著影响是()A.含沙量明显减小B.径流季节变化增大C.流速明显加快D.洪涝灾害明显加剧6.如果甲地区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对以下水循环环节影响相对较小的是()A.水汽输送C.地下径流B.植物蒸腾D.地表径流5~6.解析:第5题,三门峡水利工程位于渭河以下的黄河河段上,所以其不可能调节渭河的径流季节变化;由于三门峡水利工程的调节作用,渭河下游流速降低,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在渭河下游大量沉积,河床抬升,导致渭河下游洪涝灾害明显加剧。
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08cd30a0d15abe23482f4dc3.png)
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不大B.一切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C.以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D.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主要靠稳定的地下水补给2.读下图,在野外获取纯净饮用水的合理方法和应用的地理原理连线正确的是( )A.①——水汽蒸发B.②——水汽凝结C.③——生物循环D.④——水循环答案:1.C 2.B3.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着季节变化的曲线图,从图中可看出该河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补给方式分别是( )A.雨水、雨水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D.高山冰川融水、雨水解析:选D。
上游径流量的变化与北半球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故可判断为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下游径流量呈现“冬季大,夏季小”的特点,最有可能处于地中海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
读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完成4~5题。
4.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是( )A.冰川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雨水D.地下水5.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 )A.台风雨B.锋面雨C.地形雨D.对流雨解析:读图可知,该河流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
春汛的主要补给是季节性积雪融水。
夏季时河流含沙量大,因此该河流位于我国北方季风区,所以其降水类型多为锋面雨。
答案:4.B 5.B6.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久雨不溢”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B.“久雨不溢”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C.“久旱不涸”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D.“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说明了庐山小天池不参与水循环解析:选A。
“久雨不溢”说明小天池里的水有下渗,即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久旱不涸”说明有地下水补给小天池,即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这就证明了小天池参与了水循环。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A.a→f→h→g B.e→f→h→dC.c→a→b→d D.d→a→b→c8.水循环中的(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解析:第7题,海陆间循环应包括海洋和陆地及水汽输送、径流等环节。
课时作业3:3.1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时作业3:3.1自然界的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88ee301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d.png)
40分钟课时作业【基础过关】下图表示重庆附近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A.地下水B.雨水补给C.冰雪融水补给D.湖水补给2.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D.夏季单一暖气团控制,少锋面雨答案 1.B 2.A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补给类型①随着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应为雨水补给。
第2题,补给类型②在春、夏季较多,秋、冬季没有,应该是冰雪融水补给。
冰雪融水补给量一般随着气温及冰雪量多少的变化而变化,其补给最大值出现在春季的理由:一方面春季的气温回升快,融化量增加;另一方面随着融化量的增加,高山地区冰雪数量在减少。
因此,夏季气温虽然最高,但由于此时积雪量少,使它的补给量没有春季高。
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用水终端、污水处理厂、大气水、自来水厂。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表示()A.用水终端B.污水处理厂C.大气水D.自来水厂4.关于图示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的多少不因城市地面性质而改变B.②的增多可能导致地面沉降C.③的水质不受农业生产活动影响D.④的水质不受科技水平影响答案 3.C 4.B解析第3题,根据水循环原理,再结合城市水的利用可知,与地表水体相互交换的甲应表示大气水;来自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乙表示自来水厂;由输水管道提供水的丙表示用水终端;用水终端指向的丁表示污水处理厂。
第4题,据图可知,②表示抽取地下水,如果它的量增多,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
读下图,回答5~6题。
5.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大气降水B.沙漠凝结水C.冰雪融水D.湖泊水6.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变化的一般特征有()①流量较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②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在夏季③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④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5.C 6.B解析第5题,由图示信息可知此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冰雪融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第3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训练1、下列关于水圈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连续而规则的圈层B.海洋水占的比重最大C.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D.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2、下列关于水体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态水最主要分布在海洋中,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B.气态水在地球分布最广,而且数量最少C.液态水在地球分布最广,而且数量最多D.固态水在地球上分布围最小,只分布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3、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A.重力能B.大气运动C.太阳辐射D.水的三态变化4、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使陆地水得到不断补充的是A.陆地循环B.海陆间大循环C.海上循环D.地球水和太空水的循环5、读北半球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可判断该河流可能位于A.地中海沿岸B.亚热带大陆东岸C.温带大陆部D.我国东北地区6、黄河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数米,地下水与河水之间的补给关系是A.两岸的地下水经常补给河水B.两岸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C.两岸的地下水与河水互补D.两岸地下水与河水均不能互补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回答7~9题:7、①环节所代表的地理意义是A.植物蒸腾B.河湖水蒸发C.地表径流D.海水蒸发8、台风登陆属于其中哪个环节A.①B.②C.③D.④9、“南水北调”工程所影响的环节主要是A.①B.②C.③D.④10、下列河流,只参与陆地水循环的是A.塔里木河B.钱塘江C.长江D.黄河11、地球上的陆地水因空间分布不同,可分为A.江河水、湖泊水和冰川B.江河水、湖泊水和地下水C.江河水、土壤水和生物水D.地表水和地下水12、下列关于河流径流变化的正确说法是A.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较大B.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C.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D.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图表示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A.地下水补给B.冰雪融水补给C.降水补给D.湖水补给14、导致②类型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C.春季多风,流域多地形雨D.夏季单一暖气流控制,少锋面雨15、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水资源不断更新,用之不竭B.使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能量交换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D.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16、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代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按照水循环发生领域的不同可划分为_____循环、_____循环、_________循环三种类型,其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________。
(3)下列选项中有利于下渗进行的是A.降水持续的中到小雨B.短暂的特大暴雨C.地形坡度大D.地形坡度小E.植被覆盖良好F.植被覆盖差(4)如果这个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湖泊也被开垦为农田,可能会对该地区造成什么影响?请说明原因17、读“某水文站在建水库前后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河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能反映修建水库后的流量变化曲线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该水文站位于水库的________(上游、下游)方向。
(4)该事例说明了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参考答案:ACCBD,BDBDA,DACAB16、(1)A降水B蒸发C水汽输送D植物蒸腾E地表径流F地下径流(2)海陆间陆地海上海上循环(3)ADE(4)降水量减少,气候变干地表缺少植被,湖泊面积缩小,会使地表蒸发量和植物蒸腾量减少,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气候变干。
17、(1)大气降水流量随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2)A 水库具有调节河流径流变化的作用,A曲线水位变化较小(3)下游(4)地表径流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练习题及答案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的角度去理解,白的这两句诗正确吗?错在哪里?思路解析:黄河属于我国的外流河,向东注入渤海。
它参与的是海陆间的大循环,从水循环的角度理解,注入渤海的水通过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等环节重新补充黄河水。
所以并非“奔流到海不复回”。
答案:错误。
黄河水参与海陆间的大循环,水是可以通过水循环使黄河水重新得以补充的。
2.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根据你对水循环的理解,这种说法对吗?思路解析:地球上的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水在地理环境过三态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的水圈。
这里所说的井水是地下水,地下水与河水之间也是可以相互补给的,当地下水水位高于河水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反之,则河水补给地下水。
答案:错误。
3.水循环中,陆上水循环的领域在()A.流区域及其上空B.外流区域及其上空C.流区域及其外流区域之间D.外流区域及其上空之间思路解析:水循环是本节重点容之一,要注意三种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及其环节上的差异。
流区域的降水不能通过径流回到海洋,外流区域的降水大部分形成径流回到海洋,小部分参加陆上循环。
陆上循环不仅发生在流区域,也发生在外流区域。
答案:D10 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属于海陆间水循环中水汽输送环节的是()A.冬季风南下B.钱塘江入海C.高山冰川融化D.台风登陆思路解析:水汽输送主要是由海洋吹向陆地,借助大气运动来实现。
在我国冬季风的源地西伯利亚、蒙古等陆地区,水汽含量很少,A项错。
钱塘江入海属于海陆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所以B项是错误的。
高山冰川融化仅是地表的水体由固态变为液态,而不涉及水汽输送,所以C项也是错误的。
答案:D2.对陆地水资源更新起重要作用的是()A.海上循环B.陆循环C.海陆间循环D.三种一样重要思路解析: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其重要作用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水资源得以再生。
答案:C3.目前,人类对水循环过程可施加影响的主要环节是()A.水汽输送B.人工降雨C.地表径流D.植物蒸腾思路解析:就目前的经济技术状况,人类对水循环过程可施加影响的环节主要是地表径流,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而对大气中的水汽输送等环节影响很小。
答案:C图3-1-1中,①是地表径流,②③是地下径流。
读图完成4—6题。
图3-1-14.三类径流流速的比较()A.①>②>③B.①>②;①<③C.①>②;①>③D.①<②;①>③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如果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地面水流受阻情况,就很容易得出地表径流受阻比地下径流受阻小、流速大的正确结论。
答案:C5.若沿P垂线,三类径流同时受到相同程度的一次性镉污染。
10天,在R地进行检测…()A. ②最先检测到水体被污染B. ①检测到了最大浓度的污染C.任何时候②③污染程度都比①严重D. ③中检测到了最大浓度的污染思路解析:根据上题的结论,由于地表径流受阻力小,流速快,其下游污染速度最大。
答案:B6.三类径流受到污染后()A.治理难度最大的是①B.最容易治理的是③C.②的污染持续时间最长D.②③污染持续时间比①长思路解析:由于地下径流受到的阻力大,流速慢,污染持续的时间比地表径流长。
答案:D7.读图3-1-2,完成下列问题。
图3-1-2(1)把代表水循环各环节的字母填入上图方框相应位置。
A.地表径流B.地下径流C.蒸发D.降水E下渗F水汽输送(2)此系统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循环,又称_________________循环,能使_________________水不断得到补充,_________________得以再生。
(3)水循环通过各个环节使四大圈层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_________________交换和_________________迁移。
(4)下列地理现象中,直接参与图示类型水循环过程的有()A.黄河水注入渤海B.天山冰雪融化C.未登陆的台风D.亚洲东部的夏季风思路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洋是水循环的源地,也是水循环的归宿。
因此,该系统代表的是海陆间水循环。
天山处在流区域,它的冰雪融化后没有经过江河汇集流入海洋;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注意C项中“未登陆”的条件限制。
答案:(1)A—⑤ B—⑥ C—① D—③ E—④ F—②(2)海陆间大陆地水资源(3)能量物质(4)C8.读图3-1-3,完成下列问题。
图3-1-3(1)写出图中箭头的含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甲、乙两图能表示“久雨不溢”的是_________________,能表示“久旱不涸”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图中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潜水水位的变化幅度一般小于河流水位变化的幅度B.地下水丰富的地区,河流一般没有水位变化C.地下水与地表水可以相互补给,所以地下水取之不竭D.潜水与河流水的更新周期都不长,均属于静态水资源(4)关于陆地水体及相关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各种水体B.地表水包括河水、湖水、动态水和静态水C.静态水资源更新快,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D.修建水库可以拦蓄洪水,调节河川径流变化思路解析:该图主要表现了河水地表水与潜水的关系。
雨季,河水水位上涨,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河水补给潜水;旱季,潜水补给河水。
答案:(1)河水补给潜水潜水补给河水(2)甲乙(3)A(4)D快乐时光爸爸与儿子一个小孩问他父亲:“爸爸总是比儿子知道得多吗?”“是的。
”父亲答道。
“谁发明了蒸汽机?”孩子接着问。
“詹姆士·瓦特。
”“那为什么詹姆士·瓦特的父亲没有发明蒸汽机呢?”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循环是水的液态、气态、固态三态变化的过程B.陆地水体的水量主要通过陆地循环来补给C.海陆间大循环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D.水循环使陆地水增多,海洋水减少思路解析: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