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实验室化学危险物品使用准则
化学品操作规章制度
![化学品操作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e76a0c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e.png)
化学品操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关于化学品安全操作的管理,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好性,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化学品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化学品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章制度的规定进行,不得私自操作或违反规定操作。
第四条使用化学品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方可进行操作。
第五条单位和个人必须对使用的化学品负责,确保其使用符合法规和安全标准。
第二章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识第六条根据化学品的危害程度和性质分为:危险化学品、有毒化学品、易燃化学品、腐蚀性化学品和其他特殊化学品。
第七条对于使用的化学品必须有明确的标签和标识,包括化学品的名称、危害等级、存放要求等内容。
第八条使用化学品时,必须注意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戴口罩、手套等。
第九条如果化学品泄露,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和事故。
第十条对于废弃的化学品,必须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倾倒或弃置。
第三章操作程序和要求第十一条使用化学品前,必须了解其性质、危害等级和操作要求,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第十二条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严禁私自调配或混合化学品。
第十三条合理使用化学品,不得超出规定用量,避免造成浪费和事故。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必须全程监控。
第十五条操作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工作场所,保持干净卫生。
第十六条对于操作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液,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
第四章安全措施和管理第十七条使用化学品的单位必须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明确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
第十八条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第十九条定期检查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和完好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二十条建立化学品安全档案,记录化学品的种类、数量、使用情况等信息,方便管理和监管。
第二十一条对于使用化学品可能造成的事故和风险,必须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应对。
化验室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化验室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6c936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4.png)
化验室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是一类具有燃烧性、爆炸性或自燃性的化学品,对化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实验室设施的安全运行都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因此,为确保化验室中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份化验室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供参考使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确保化验室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化验室中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管理。
第三条化验室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务必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分类储存、使用和处置。
第四条化验室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责任明确”的原则。
第五条化验室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管理应当与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等相衔接。
第六条工作人员应当经过专门培训,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正确管理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
第七条通过定期检查、隐患排查和安全评估等方式,及时发现和消除化验室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二章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管理第八条化验室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分类、储存、使用和处置应当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标准进行。
第九条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储存室应当建立明显的标志,设有对外设施控制和监控措施,门窗应当保持闭合,通风设施应当正常运行。
第十条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储存室不得与火源、电源等可能引发危险的设施相邻。
第十一条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液体应当采取密闭储存,固体应当采取避光储存,气体应当采取稳定储存。
第十二条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使用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不得私自更改或超负荷使用。
第十三条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使用过程中,必须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有效性。
第十四条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使用后,必须进行废弃物的分类、包装和处置,不得随意倾倒。
(完整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及安全准则
![(完整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及安全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0267e9da2161479171128a2.png)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及安全准则(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1、要严格执行医疗管理法律、法规、医院医疗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实验室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对可能影响检验工作的安全隐患进行控制。
2、实验室和楼道内必须配置足够的安全防火设施。
消防设备要品种合适,定期检查保养,大型精密仪器室应安装烟火自动报警装置。
3、走廊、楼梯、出口等部位和消防安全设施前要保持畅通,严禁堆放物品,并不得随意移位、损坏和挪用消防器材。
4、易燃、易爆药品专人专柜存放保管,并符合危险品的管理要求。
剧毒药品应由两人保管,双锁控制,存放于保险箱内。
建立易燃、易爆、剧毒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
5、普通化学试剂库设在检验科内,由专人负责,并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
领用时应符合审批手续,并详细登记领用日期、用量、剩余量,并有领用人签字备案。
6、凡使用高压、燃气、电热设备或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试剂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
7、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炉、干燥箱、保温箱等仪器,以实验室为单位,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仪器卡片。
8、做好电脑网络安全工作,防止病毒侵入,防止泄密。
9、每天下班时,各实验室应检查水、电安全,关好门窗。
确保无隐患后,方可锁门离开。
值班人员要做好节假日安全保卫工作。
10、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液、废气、有毒有害的包装容器和微生物污染物均应按属性分别妥善处理,以保证环境和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11、任何人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迅速处理。
12、科主任要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每月一次,召开医疗安全工作全员会议,总结发生的差错或事故,分析原因,排查医疗安全隐患和实验室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流程A、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安全的一般要求1、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杜绝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和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2、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可能摄入的其它物质。
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
检验科化学危险物品使用准则
![检验科化学危险物品使用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e6bf3ba39b89680203d8256f.png)
简阳玛莉亚妇产医院检验科化学危险物品使用准则临床化学实验室存有许多腐蚀性、毒性、易燃和不稳定试剂,属化学危险物品。
实验室工作使用化学危险物品,应向有关机构备案,并遵守相应管理规定。
所有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都应有清晰标记。
目前,广泛应用配制好的试剂和试剂盒,致使有些化学危险物品不易被识别,对这些试剂和试剂盒的成分应予复审并给予适当标记。
实验室管理人员有责任向工作人员介绍化学危险物品。
每一种化学危险物品应有材料安全数据表显示它的特性。
实验室技术人员有责任熟悉并向同事介绍化学危险物品和遵照安全操作。
1 化学危险物品分类腐蚀品:腐蚀品是接触人体后给人造成可见损伤或不可逆改变的物质。
腐蚀性化学废弃物是指pH小于2.1或pH大于12.5或对钢(SAE1020)的腐蚀力超过0.635cm/年(55℃)的物质。
例如:盐酸。
毒害品:毒害品是吸入、食入或少量接触即可引起严重生物效应的物质。
致癌物:由于检测化学物品能否诱发恶性肿瘤的测试系统很不相同,定义致癌物比较困难。
例如:苯。
可燃烧物:可燃烧物指任何可燃烧的化学物品,包括可燃物和易燃物。
易燃液体(燃点低于38℃)可分为以下几个级别:⑴1A级:燃点低于22℃;沸点低于38℃。
⑵1B级:燃点低于22℃;沸点高于38℃。
⑶1C级:燃点高于22℃;沸点低于38℃。
可燃液体(燃点高于38℃)可分为以下几个级别:⑴ⅢA级:燃点高于60℃,低于94℃。
⑵ⅢB级:燃点高于94℃易爆化学物品:易爆化学物品是指能迅速发生剧烈化学变化的不稳定物质。
爆炸性分解可在正常温度和压力下发生。
例如:肼。
材料安全数据表及标签:购进可能有危害的化学物品都必须附有材料安全数据表。
所有危险化学品都需要以易于识别的形式进行标记,使专业和非专业人员很容易警觉其潜在的危险性。
标记可以是文字、图标、标准化代码或多种形式并存。
腐蚀品的储存储存:腐蚀品应在近离地面处储存以减小掉下的危险。
酸性试剂瓶的搬运:搬运体积超过500ml的浓酸试剂时,必须用运载托车。
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管理制度模版
![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3e577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8.png)
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合理管理危险化学药品,减少事故的发生。
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所有危险化学药品的购置、储存、使用、处置等方面的管理。
二、管理职责:1. 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定和实施危险化学药品管理制度,确保各项管理措施有效执行;2. 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危险化学药品的购置、接收、储存和出库,并保证良好的库存管理;3. 实验室人员必须遵守相关危险化学药品管理制度,配合实验室管理员的工作。
三、购置管理:1.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的购置管理,并制定购置清单;2. 购置时必须严格按照实验室的需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优先选择低毒、无害替代品;3. 购置清单必须包含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途等信息,并经过实验室主任审核并签字同意后方可购置。
四、接收和验收:1. 实验室管理员负责接收危险化学药品,并仔细核对送货单与实物是否一致;2. 对于外来的危险化学药品,必须进行验收,确保货物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3. 不合格品必须及时退回供应商,并追溯原因。
五、储存管理:1. 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危险化学药品的储存工作,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保持库房的整洁、干燥、通风好,并保持适宜的温度;2. 不同种类的危险化学药品必须分类存放,避免混淆;3. 储存区域内必须设有明显的标识和警示牌,禁止非相关人员入内;4. 危险化学药品必须储存在防火柜、安全柜或专用储存柜中,必要时进行分层储存,确保安全;5. 超过保质期的药品必须及时淘汰处理,不得再使用。
六、使用管理:1. 实验室人员在使用危险化学药品前,必须仔细阅读相关安全资料和操作指南;2. 实验必须在专门指定的实验室中进行,不得在非实验室环境下使用危险化学药品;3. 在使用危险化学药品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合理通风;4. 不得随意调换药品容器,必须保持药品容器的完整性和清晰标识;5.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食品和饮料进入实验室,以防药品被污染。
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规范、化学品毒性鉴定实验室条件及工作准则(GLP)-
![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规范、化学品毒性鉴定实验室条件及工作准则(GLP)-](https://img.taocdn.com/s3/m/07e5345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7.png)
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规范、化学品毒性鉴定实验室条件及工作准则(GLP)正文:---------------------------------------------------------------------------------------------------------------------------------------------------- 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规范、化学品毒性鉴定实验室条件及工作准则(GLP)第一章第一条为了规范化学品毒性鉴定工作,保证毒性鉴定结论的真实、可靠,预防、控制化学品毒性危害,保护人体健康,依据《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化学品,系指工业用和民用的化学原料、中间体、产品等单分子化合物、聚合物以及不同化学物组成的混合剂与产品。
食品、食品添加剂、化妆品、药品等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从事化学品毒性鉴定,向社会出具化学品毒性鉴定报告的各类医疗卫生技术、科研和教学机构必须遵守本规范。
第二章毒性鉴定机构第四条从事化学品毒性鉴定的机构,应当经资质认证并取得《化学品毒性鉴定机构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
毒性鉴定机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展化学品毒性鉴定工作,对出具的化学品毒性鉴定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条从事化学品毒性鉴定的机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符合《化学品毒性鉴定实验室条件及工作准则》(GLP)要求的毒理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应具有正高级以上职称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二)具有与其开展的检验类别和检验项目条件相适应的检验技术人员;(三)具备量值准确可靠、性能完好、与其检验类别和检验项目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四)具有相应的动物房,取得卫生部医药卫生系统二级以上《医学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合格证书(动物实验条件)》,动物实验人员应取得《动物实验技术人员资格认可证》;(五)具有健全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六)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计量认证合格;(七)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实验室使用规则和安全事项
![实验室使用规则和安全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8b3601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1.png)
实验室使用规则和安全事项
一、实验室行为准则
1. 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尊重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指导,爱护实验室仪器设备,保持实验室整洁。
2. 实验室内不得吸烟、吃东西、喧哗、打闹,不得随意触动实验器材和设备。
3. 实验室内不得私拉乱接电线,不得使用明火,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实验室。
4. 实验室内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严禁在实验室内从事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二、实验器材使用规范
1. 实验器材应按实验教师的要求使用,不得擅自拆改或挪用。
2. 实验器材应按使用说明正确操作,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教师处理。
3. 实验器材应妥善保管,不得私自带出实验室或用于其他用途。
4. 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器材整理归位,保持实验室整洁。
三、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
1. 化学品应按其性质和危险程度分类存放,严禁混放、混用。
2. 使用化学品时应按实验要求佩戴防护用具,注意防止化学品溅出、泄漏、爆炸等事故。
3. 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品时,应远离火源,防止产生电火花,不得超量储存。
4. 使用剧毒化学品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四、废弃物处理规定
1. 实验废弃物应按性质分类存放,不得随意倾倒或处理。
2. 有害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委托专业机构处理,严禁私自处置。
3.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验现场,保持实验室整洁。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报告要求
1. 实验数据应及时记录、整理、分析,不得随意更改或删除数据。
2. 实验报告应按照要求书写规范、清晰明了,不得抄袭或篡改数据。
3. 实验报告应及时提交给教师审阅,不得拖延或拒交。
医院实验室安全准则
![医院实验室安全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3296733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8.png)
医院实验室安全准则医院实验室是进行各种医学实验和检测的关键场所,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有必要制定一套严格的实验室安全准则。
本文将从正确的实验室操作、安全设施和装备、废物处理和紧急应对等方面详细介绍医院实验室的安全准则。
一、正确的实验室操作1.实验室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资质认证,具备操作实验设备和使用化学试剂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2.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实验室操作人员必须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手册,并熟悉实验的流程和操作步骤。
3.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眼罩和呼吸防护装备等。
4.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实验设计或使用未经批准的试剂。
5.在进行涉及生物样本的实验时,必须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6.实验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工作台和实验设备,确保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二、安全设施和装备1.医院实验室必须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洁。
2.实验室必须具备防火设施和灭火装置,及时处理实验过程中的火灾风险。
3.实验室必须具备安全洗眼器和紧急淋浴装置,以应对溅洒化学品或其他危险物质造成的眼部或皮肤伤害。
4.实验室必须配备化学品储存柜和标识,确保化学试剂的正确存放和使用。
5.实验室必须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眼罩、呼吸防护装备等),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6.实验室必须具备紧急电话和紧急出口指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及时救援和撤离。
三、废物处理1.实验室必须建立正确的废物分类和处理制度,确保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普通废物的正确处置。
2.医院实验室必须配备合适的废物收集容器,并定期清理和更换。
3.对于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必须按照相关监管要求进行特殊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4.在废物处理过程中,必须注意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避免接触到有害物质。
四、紧急应对1.医院实验室必须建立紧急应对预案,以应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如火灾、泄漏、爆炸等。
化学危险品使用准则
![化学危险品使用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6ade72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1.png)
75化学危险品使用准则1 目的:规范使用化学危险品,保护检验科人员、环境、设备安全。
2 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工作人员。
3 职责:3.1 检验科工作人员应按照本准则要求使用和处理化学危险品;3.3 检验科安全管理小组、各专业组组长及安全员负责监督本准则的执行。
4 内容:4.1 引言: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不存放腐蚀性、毒性、易燃的化学危险物品。
如果需要采用现用现领的原则,检验科工作人员有责任熟悉并向同事介绍化学危险物品和遵照安全操作。
4.2 化学危险物品分类:4.2.1 腐蚀品:腐蚀品是接触人体后给人造成可见损伤或不可逆改变的物质。
腐蚀性化学废弃物是指pH小于2.1或pH大于12.5或对钢(SAE1020)的腐蚀力超过0.635cm/年(55℃)的物质。
例如:盐酸。
4.2.2 毒害品:毒害品是吸入、食入或少量接触即可引起严重生物效应的物质。
4.2.3 致癌物:由于检测化学物品能否诱发恶性肿瘤的测试系统很不相同,定义致癌物比较困难。
例如:苯。
4.2.4 可燃烧物:可燃烧物指任何可燃烧的化学物品,包括可燃物和易燃物。
4.2.4.1 易燃液体;(燃点低于38℃)可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1A级:燃点低于22℃;沸点低于38℃。
(2)1B级:燃点低于22℃;沸点高于38℃。
(3)1C级:燃点高于22℃;沸点低于38℃。
4.2.4.2 可燃液体;(燃点高于38℃)可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ⅢA级:燃点高于60℃,低于94℃。
(2)ⅢB级:燃点高于94℃4.2.5 易爆化学物品:易爆化学物品是指能迅速发生剧烈化学变化的不稳定物质。
爆炸性分解可在正常温度和压力下发生。
例如:肼。
4.3 暴露途径工作人员可能通过吸入、接触、食入、针刺、破损皮肤等方式暴露于危险性化学品。
4.4 毒性作用在操作某些化学品或吸入它们的蒸气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除了众所周知的毒性物质以外,已知许多化学品都有不同的毒性作用,可能对呼吸系统、血液、肺、肝脏、肾脏和胃肠道系统以及其他器官和组织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损害,而有些化学品具有致癌性或致畸性。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文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8a2316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0.png)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实验室环境安全,预防实验室中的有毒有害物品对人身、设备和环境造成危害,保障实验室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中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使用、管理和处置。
第三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爆炸性、放射性等性质,对人身、设备和环境有潜在危害的物质。
第四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遵循科学、安全、环保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
第二章责任与义务第五条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管理的责任人,对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购买、储存、使用、管理和处置负责。
第六条实验室负责人应制定并完善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制度、规程和操作规范,组织有毒有害物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
第七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时,应遵守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使用规定,做到规范操作、妥善保管,确保安全。
第八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管理人员应熟悉有毒有害物品的性质和特点,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经验,并按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操作和管理。
第三章储存与使用第九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有毒有害物品应存放在专用储存柜或专用仓库内,储存柜或仓库应具备防火、防爆、防腐蚀等性能。
(二)储存区域应具备防火、防爆、通风良好的条件,不得存放与有毒有害物品不相符的物品。
(三)储存柜、仓库应标有明显的标示,标明有毒有害物品的种类名称、危险性质、储存日期等信息。
(四)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符合防火、防爆、防腐蚀等要求的量,不得超过规定的数量。
第十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前,应仔细阅读有毒有害物品的安全说明书,熟悉物品的危险性质、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第十一条在使用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时,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实验室危险、剧毒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实验室危险、剧毒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9de04cc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9.png)
实验室危险、剧毒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1. 安全管理目标本制度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实验室危险及剧毒药品的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安全管理责任2.1 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实验室危险及剧毒药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责任,确保该制度的有效执行。
2.2 实验室管理人员要负责实验室危险及剧毒药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相关培训、设备维护和日常巡检等,确保实验室安全。
2.3 实验室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严守工作纪律,加强安全意识培养,注意个人安全防护。
3. 实验室环境安全措施3.1 实验室要进行全面的危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设置合适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防火设施、通风系统和排放设备等。
3.2 实验室内的危险化学品和剧毒药品要按照规定的标识和包装进行存储,禁止任何私自更换或窜改标签。
3.3 实验室内必须配备相应的紧急应急设备和药品,包括急救箱、应急喷淋器和洗眼器等。
并要确保这些设备的完好性和易于操作。
4. 危险化学品管理4.1 危险化学品要进行统一管理,并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登记和备案。
4.2 严禁在实验室内存储和使用未经批准的危险化学品,对已过期的化学品要进行及时处理和更新。
4.3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行为。
5. 剧毒药品管理5.1 实验室内的剧毒药品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专人管理,任何人不得擅自取用或存储剧毒药品。
5.2 对剧毒药品的使用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同时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存储,以确保剧毒药品的安全使用。
5.3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剧毒药品时,必须进行相应的个人防护和安全操作,严禁违规行为。
6. 废弃物处理6.1 实验室内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包括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
6.2 废弃物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收集、包装和运输,并交由专门机构进行处理。
(完整word版)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完整word版)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97c8ff6e87101f69f31952f.png)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目录一生物安全手册总则二生物安全组织结构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四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五实验室防火安全制度六实验室用电安全制度七实验室化学危险品使用准则八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九实验室消毒及废弃物处理制度十实验室突发事件紧急预案总则目的: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定此手册。
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适用范围: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修订:国家及卫生部门涉及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发生修订更改时,本手册应相应作出修订。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及职责一医院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全面负责医院生物安全工作。
责任人:医院法人二检验科成立生物安全三级管理组织。
一级生物安全管理:责任人科主任1. 由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内生物安全管理文件的制定。
2. 督促、检查各个专业组遵守、落实生物安全情况。
3. 设立生物安全监督员一名。
4. 组织全科定期、不定期的学习生物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级生物安全管理:责任人专业组长1 负责本专业组生物安全工作。
2 全面落实生物安全管理有关本组的相关制度。
3 对本组的生物安全工作要有管理、有检查、有落实记录。
4 组内监督员:由本专业组长兼任本专业组的生物安全监督员。
5 全面传达相关会议内容,在本组内要达到知晓率100%。
三级生物安全管理:责任人组员1 认真执行有关生物安全的各项法规、制度。
2 服从本组长的工作安排。
3 行为监督员:每一位工作人员均是行为监督员。
均具有规范、遵守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的责任和义务,不但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还具有随时纠正不符合规范的行为的义务。
三、相关文件3.1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3.2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3.3《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3.4《生物安全试验室建筑技术规范》3.5《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3.6《可感染人类的稿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3.7《人间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名录》3.8《人间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3.9《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3.10 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 准入制度2 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制度3 健康监护制度4 生物安全自查制度5 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6 生物安全管理及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制度7 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8 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9 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1 目的: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本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d09266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5.png)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环境的健康,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工作,包括有毒气体、有害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
第三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负责人应该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负责组织、实施本规程的执行。
第四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五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六条实验室应建立清晰的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区域,确保物品分类明确、储存有序。
第七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与专业人员合作,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八条对新购入的有毒、有害物品,应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鉴定,在获取必要的安全数据后方可使用。
第九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性。
第二章有毒、有害物品的分类与标识第十条有毒、有害物品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类,以确保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性。
第十一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标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并应清晰可见。
第十二条有毒、有害物品的标识应包括名称、危险性描述、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应使用明显的标志。
第十三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分类和标识应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准确有效。
第三章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管理第十四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区域应设定在特定的地点,并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第十五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区域应具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措施,包括安全柜、通风装置等。
第十六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应采取相应的容器和包装材料,确保不发生泄漏和扩散。
第十七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区域应清洁、整齐,并应定期清理和消毒。
第十八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应建立相应的库存管理制度,确保物品的合理使用和消耗。
第十九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实验室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范本
![实验室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60ed1e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b.png)
实验室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 为了确保实验室安全,防范化学危险物品造成的意外事故,保护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实验室设备的完好性,制定本实验室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中的所有化学危险物品,包括但不限于有毒物质、易燃物质、腐蚀性物质、爆炸品等。
3. 实验室成员必须遵守本制度,严格执行化学危险物品的管理要求。
二、实验室化学危险物品的分类1. 按照化学性质和危险特性,将实验室化学危险物品分为有毒物质、易燃物质、腐蚀性物质、爆炸品等。
2. 每种危险物品必须标记明显的标识,并在实验室内设立相应的储存区域。
三、危险物品的储存管理1. 危险物品的储存区域应设立在通风良好、防火设施齐全、无日光直射的地方。
2. 不同种类的危险物品必须分别储存,不得混存。
3. 危险物品的储存架、柜应固定稳固,避免倾倒摔落。
4. 危险物品的存放、搬运应采取防火、防毒等措施,严禁私自搬运或转移。
四、危险物品的使用管理1. 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先了解实验所需的化学危险物品的性质、特点和安全操作规程。
2. 实验室成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方可操作化学危险物品。
3. 实验室成员在操作化学危险物品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包括但不限于实验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4. 操作化学危险物品时,必须注意操作规程,严禁违反安全操作程序,避免引发危险事故。
五、危险废弃物的处理管理1. 实验室成员在使用完化学危险物品后,必须及时将废弃物分类储存,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2. 水溶性废弃物应以最佳方式进行中和、稀释、沉淀等处理,严禁排入污水系统。
3. 有机废弃物应先凝集、干燥后,按规定包装并送交专门的废弃物处理单位处理。
4. 不得将废弃物倾倒于普通垃圾桶内,严禁随意处理。
六、应急处置措施1. 实验室成员在发生化学危险事故时,应立即按照相应的应急处置程序行动。
2. 发生化学物品泄漏时,必须迅速将泄漏物隔离,防止扩散和进一步的危害。
化学危险物品使用准则
![化学危险物品使用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4414da7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3.png)
化学不安全物品使用准则化学不安全物品是指那些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肯定的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或爆炸性等不安全特性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的使用给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逼和不安全。
为此,我们需要订立一套严格的化学不安全物品使用准则,以确保人类使用这些物质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一、使用前认真阅读标签和安全说明书化学不安全物品必需搭配完整的安全说明书和标签。
这些标签和安全说明书包含了一些特别紧要的信息,包括物质的成分、物性、毒性、处理方法、安全操作步骤以及常见的应急措施等等。
在使用前肯定要认真阅读标签和安全说明书,了解物质的性质以及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二、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在操作化学不安全物品时,我们必需正确地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这些装备通常包括呼吸器、手套、面罩、护目镜、防护服等等。
这些装备在保护我们免受物质的危害方面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这些装备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应当对其进行规范的管理和维护。
三、遵守化学品储存要求化学物质储存在特定的储存条件下,以确保它们的质量和化学稳定性。
在储存化学物质时,应当将它们分类,分别储存,以避开某些化学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物品损坏。
在储存不安全性大的化学物质时,肯定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储存规定,并要确保防火设施和逃命通道是安全有效的。
四、正确的操作和处理化学不安全物品在操作和处理化学不安全物品时,必需全面审查操作步骤和处理方法。
要快速分析物质不安全性和谙习不安全防范措施,合理地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并严格遵守试验要求。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注意力,注意细节,不要慌忙,做出决策,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五、处理化学不安全废物在处理化学不安全废物时,必需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污染物整治规范,防止废物的交叉污染和泄漏。
废物分类收集,统一处理和储存的方法是掩埋,焚烧,连续使用和再利用。
无论储存还是处理废物,必需遵从化学废物管理程序,并严格遵守处理废物的规范流程。
医疗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及安全准则
![医疗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及安全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912462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9.png)
医疗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及安全准则医疗实验室是进行各种医疗实验和研究的场所,涉及到许多危险的化学品、生物制品和放射性物质。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制定一套完善的医疗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
一、医疗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1. 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度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度是医疗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础。
实验室应当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实验员和实验参与者的安全责任,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 实验室安全培训制度实验室应当定期对实验员和实验参与者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操作技能。
3. 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实验室安全。
4. 实验室应急预案制度实验室应当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程序、应急资源和应急措施,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
5. 实验室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实验室应当公开安全信息,包括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生物制品和放射性物质的安全管理措施、事故应急预案等,提高实验室安全透明度。
二、医疗实验室安全流程1. 实验室准入流程实验室应当建立准入制度,对新入职人员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
2. 实验室安全操作流程实验室应当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流程,明确实验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措施。
实验员和实验参与者必须按照流程进行操作。
3.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流程实验室应当制定废弃物处理流程,明确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置方法,防止废弃物对环境和安全造成污染。
4. 实验室安全事故报告流程实验室应当建立安全事故报告流程,明确事故报告的内容、途径和时限。
发生安全事故时,必须及时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三、医疗实验室安全准则1. 实验室建筑设计和安全设施实验室建筑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具备防火、防爆、防泄漏、防辐射等安全设施。
2. 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管理实验室化学品应当分类存放,标签清晰,安全数据表齐全。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efae581a32d7375a5178097.png)
德昌县中医院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一)要严格执行医疗管理法律、法规、医院医疗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实验室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对可能影响检验工作的安全隐患进行控制。
(二)实验室和楼道内必须配置足够的安全防火设施。
消防设备要品种合适,定期检查保养,大型精密仪器室应安装烟火自动报警装置。
(三)走廊、楼梯、出口等部位和消防安全设施前要保持畅通,严禁堆放物品,并不得随意移位、损坏和挪用消防器材。
(四)易燃、易爆药品专人专柜存放保管,并符合危险品的管理要求。
剧毒药品应由两人保管,双锁控制,存放于保险箱内。
建立易燃、易爆、剧毒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
(五)普通化学试剂库设在检验科内,由专人负责,并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
领用时应符合审批手续,并详细登记领用日期、用量、剩余量,并有领用人签字备案。
(六)凡使用高压、燃气、电热设备或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试剂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
(七)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炉、干燥箱、保温箱等仪器,以实验室为单位,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仪器卡片。
(八)做好电脑网络安全工作,防止病毒侵入,防止泄密。
(九)每天下班时,各实验室应检查水、电安全,关好门窗。
等方面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隐患后,方可锁门离开。
值班人员要做好节假日安全保卫工作。
(十)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液、废气、有毒有害的包装容器和微生物污染物均应按属性分别妥善处理,以保证环境和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十一)任何人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迅速处理。
(十二)科主任要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每月一次,召开医疗安全工作全员会议,总结发生的差错或事故,分析原因,排查医疗安全隐患和实验室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流程:(一)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安全的一般要求1、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杜绝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和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2、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可能摄入的其它物质。
医院试验室安全准则
![医院试验室安全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f03731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d.png)
医院实验室安全准则1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安全的一般要求1.1吸烟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
(1)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2)香烟、雪茄或烟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1.2食物、饮料及其它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存在“手一口”接触可能的其它物质。
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
专用存放食物的冰箱应放置在允许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
实验室应制定禁止在同一个冰箱内存放食物和标本的专项制度。
1.3化妆品实验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化妆品进行化妆,但允许并建议经常洗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
1.4眼睛和面部的防护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使用安全镜、面罩或其它保护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
工作人员在实验室的危险区内不要佩戴隐形眼镜,除非同时使用护目镜或面罩。
使用、处理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必须佩带护目镜、面罩或面具式呼吸器。
1.5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除要求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着装外,工作服应干净、整洁。
所有人员在实验区内必须穿着遮盖前身的长袖隔离服或长袖长身的工作服。
当工作中有危险物喷溅到身上的可能时,应使用一次性塑料围裙或防渗外罩。
有时还需要佩戴其它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披肩或面罩等。
采血员和其他需要接触病员的工作人员,在接触病员时需穿实验服或工作服。
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遇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则应立即更换。
盛放被污染的实验服和工作服,应用合适的、有标识并能防渗的包装。
清洗时应用足够高的温度和足够长的时间以获得良好的去污效果。
不得在实验室内设值班床,严禁在实验室内住宿。
1.6鞋在工作区内,应穿舒适、防滑、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
在有可能发生液体溅溢的工作岗位,可加套一次性防渗漏鞋套。
帆布鞋可吸收化学物品和有传染性的液体,所以最好穿皮革或其它防渗漏的合成材料的鞋。
1.7头发和饰物留长发的工作人员应将头发盘在脑后,以防止头发接触到被污染物和避免人体脱屑落入工作区。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0969b2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d.png)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标准的概述部分旨在介绍与实验室危化品管理相关的基本信息。
实验室危化品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中使用的可能对健康和安全构成潜在危害的化学品。
这些化学品的特性可能包括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等。
因此,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作和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制定和执行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标准主要包括对实验室危化品的定义和分类、管理标准的重要性、管理标准的必要性以及管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等内容。
通过制定具体的管理标准,可以规范实验室危化品的使用、储存和处理流程,保证实验室安全和实验人员的健康。
同时,管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也有助于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减少实验事故的发生概率。
本文将逐一介绍实验室危化品的定义和分类、实验室危化品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标准的必要性和制定、执行过程。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详细介绍,读者将更好地了解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更好地应对实验室危化品管理工作中的挑战。
1.2 文章结构本文旨在探讨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标准的重要性及其制定和执行过程。
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介绍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标准的背景和意义。
文章结构部分则是本节的内容,将详细介绍整篇文章的脉络和各个部分的关系。
目的部分将明确本文的目标和意义。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实验室危化品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实验室危化品管理的重要性。
在实验室危化品的定义和分类中,将介绍危化品的概念、种类和特点。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的重要性一节将详细讨论实验室危化品管理对实验室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并举例说明危化品管理不善可能带来的危害和风险。
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主要包括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标准的必要性和制定执行过程。
在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标准的必要性一节,将说明制定和执行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实验室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模版
![实验室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753e8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b.png)
实验室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与适用范围为了确保实验室内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的所有化学危险物品的管理与使用。
二、定义与分类1. 化学危险物品:指具有毒性、易燃、易爆、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
2. 储存:指将化学危险物品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分类分区,进行储存、保存的过程。
3. 使用:指在实验室内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实验等过程中,合理、安全地使用化学危险物品的行为。
三、储存管理1. 储存地点1.1 储存地点应符合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具备防火、防爆、防泄漏等安全设施和设备。
1.2 储存地点应定期进行消防和安全检查,确保储存环境的安全性。
2. 储存条件2.1 按照化学危险物品的特性分类分区储存,确保不同类别的化学危险物品的储存不混杂。
2.2 储存地点应设有明显的标识,标明储存的物品类别,并避免存放未标识的容器。
2.3 储存物品应按照不同特性进行分别储存,确保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与其他物品相互隔离。
2.4 储存容器应符合国家标准,保证密封性和耐用性。
四、使用管理1. 使用前准备1.1 使用化学危险物品前,应仔细阅读相关安全说明书,了解其特性、危害、防护措施等信息。
1.2 确保具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2. 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2.1 在实验室内使用化学危险物品时,应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干扰。
2.2 根据实验需求,合理选择使用的化学危险物品和试剂,不得擅自更换或调整。
2.3 使用化学危险物品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设备,并且合理配置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2.4 在使用过程中,严禁食品和饮料的进入实验区域,并保持手部清洁,避免触摸口鼻眼等易感染的部位。
五、紧急处置与事故处理1. 紧急处置1.1 发生火灾时,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并拨打紧急电话报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实验室化学危险物品使用准则
临床化学实验室存有许多腐蚀性、毒性、易燃和不稳定试剂,属化学危险物品。
所有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都应有清晰标记。
目前,广泛应用配制好的试剂和试剂盒,致使有些化学危险物品不易被识别,对这些试剂和试剂盒的成份应予复审并给予适当标记。
实验室管理人员有责任向工作人员介绍化学危险物品。
实验室技术人员有责任熟悉并向同事介绍化学危险物品和遵照安全操作。
1.化学危险物品分类
(1)腐蚀品:腐蚀品是接触人体后给人造成可见损伤或不可逆改变的物质。
腐蚀性化学废弃物是指pH小于2.1或pH大于12.5或对钢(SAE1020)的腐蚀力超过0.635cm /年(55℃)的物质。
例如:盐酸。
(2)毒害品:毒害品是吸入、食入或少量接触即可引起严重生物效应的物质。
(3)致癌物:由于检测化学物品能否诱发恶性肿瘤的测试系统很不相同,定义致癌物比较困难。
例如:苯。
(4)可燃烧物:可燃烧物指任何可燃烧的化学物品,包括可燃物和易燃物。
易燃液体(燃点低于38℃)可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A 级:燃点低于22℃;沸点低于18℃1B级:燃点低于22℃;
沸点高于18℃1C级:燃点高于21℃低于38℃
可燃液体(燃点高于38℃低于60℃)可分为以下几个级别:ⅢA级:燃点高于60℃低于94℃ⅢB级:燃点高于94℃
(5)易爆化学物品:易爆化学物品是指能迅速发生剧烈化学变化的不稳定物质。
爆炸性分解可在正常温度和压力下发生。
例如:肼。
2.材料安全数据表及标签
购进可能有危害的化学物品都必须附有材料安全数据表。
所有危险化学品都需要以易于识别的形式进行标记,使专业和非专业人员很容易警觉其潜在的危险性。
标记可以是文字、图标、标准化代码或多种形式并存。
3.化学危险物的管理与使用
(1)腐蚀品应在近离地面处储存以减小掉下的危险。
(2)搬运体积超过500ml的浓酸试剂时,必须用运载托车。
(3)严禁氧化剂与易燃剂存放在一起。
腐蚀性化学品要单独存放。
例如:乙酸或乙酸酐等有机酸应与硫酸、硝酸或高氯酸等强氧化剂分开储存。
(4)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腐蚀性物品场所的工作人员,应该穿戴围裙、手套和其它个人防护装备。
(5)急救设备:使用腐蚀性物品的场所,应设有合适
的急救沐浴设施和洗眼装置。
(6)化学通风橱:所有挥发性腐蚀物品的操作,都必须在化学通风橱中进行。
(7)易燃易爆液体应在合格的容器里储存。
分装时应有明确的易燃和可燃性标记,工作储备量控制在最低限度。
(8)易燃或可燃性液体的储量超过1000升,至少应有1间专用储藏室。
(9)储存可燃性液体的仓库应远离明火和其它热源。
(10)可燃性液体如需要在冰箱内存放,该冰箱的设计必须符合避免产生蒸汽燃烧的要求。
实验室所有的冰箱门都应标明可否用于存放易燃、可燃性液体。
4.污染物的清除和处理
(1)每个实验室都应负责日常的清污工作。
在结束常规工作时、工作交班、发生紧急事件如清除溅溢物后,都需要进行清污工作。
需外送维修的设备,只有在实验室管理人员确认没有化学危险物品污染时,才能外送维修。
(2)废弃化学物品:所有废弃化学物品都应按危险物品处理,除非能够确定它们的性质。
清洁溅溢有害物质的所用材料,包括吸附物和中和物,都被认为是有害废弃物。
(3)专职人员:实验室应指定专人协调和负责处理实验室有害化学废弃物,并将其放置在指定的废弃物堆放场所。
(4)容器:化学废弃物应放置在密闭、有盖的容器中。
(5)
标签:化学废弃物的包装应有标签,标签应包含以下内容:*日期*来源*实验室来源*成份
*物理性质(气体、液体等)
*体积
*危险性(易燃或易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