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的人性之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城》

——人性之美

一个名叫茶峒的小城,一个守渡的老船夫,一只黄狗,一个名叫翠翠的女孩子和两个少年之间的爱情故事,简简单单的人物,简简单单的色彩,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画面,世外桃源,安乐祥和,祖祖辈辈的湘西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没有欲望,没有纠纷,体现出一种祥和的人性之美。

现代文明的冲击所带来的结果必有一部分民族文化的消亡,无论是自然环境亦或是人文环境。而一个民族的崛起,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不断前进的现代脚步,还需要倒过头来去关注一下中国五千多年悠久文化所孕育的自然文明,民族文化,需要重温一下人性的美好。

沈从文来自偏远的湘西小城,所受到的文化程度不高,他一直自诩为“乡下人”,在北京现代都市文明的环境中,无可避免的有一种压迫感、一种局外人的无法融入的情感,而当时中华民族处于危亡的时刻,生计艰难,湘西世界已不再是偏安一隅之地,作者渴望的理想的世外桃源不复存在。理想的人生形式与现实生活的矛盾激化的时候,一种失落感,零余感油然而生,和谐宁静的湘西世界成了他的精神归属,他排斥城市文化中膨胀的享乐欲望和松散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心灵寂寞,他对都市文化的“虚伪”和所谓的“文明秩序”的无生气深深厌恶。民族危亡,文明冲突两种因素综合之下,他将理想寄托于文笔之下的湘西茶峒希望生活在曾经温馨的“边城”世界里,人性尽善尽美,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希望用他笔下宁静美好的湘西世界来给民族文化以新鲜血液。

《边城》是以翠翠和老大天保、老二傩送之间的感情发展为引线的,其中夹杂着翠翠母亲和父亲之间悲剧性的爱情,两段爱情皆以悲剧告终,而悲剧的意义实际上包含着由一隅的民间文化形态出发对人类命运更深广的关怀。

一、两代人爱情故事中所体现的人性之美

翠翠的母亲和父亲,在面对未来命运的抉择的时候,一个不愿离开孤单的父亲,一个无法违背军人的责任,为了他们各自心灵中的责任承担而相继死亡。他们生命本身所包含的善良本性在与环境与社会的冲突发生时,所体现出了一份淳朴的庄严,是生命本真状态下所建立起来的至善至美的伦理追求。即使是未婚先孕,在茶峒也没有被人鄙弃。生命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可以选择,而中国人约定俗成的一种伦理观念是阻碍爱情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梁山伯祝英台魂断化蝶”,“崔莺莺与张生的感情纠缠”,等等等等,无不是对于爱情方面的执着所造就的一幕幕悲剧,但是人们对于美善的追求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自由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老大天保,老二傩送,他们和翠翠之间的爱情没有一切利益的引诱,仅仅是单纯的喜欢而从心底里生发出的想要厮守的愿望,那是一种纯净的不含有任何杂质的情感,他们可以在心里默默喜欢一个人两年,可以为了获得芳心立志要唱三年六个月的山歌,而翠翠只有一个,天保和傩送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一个沉默内敛,一个则阳光爽朗,而在选择面前,他们都选择了牺牲,天保为了让弟弟幸福而远走他乡,在水中消失了自己的生命,而弟弟傩送因为内心的内疚而漂泊在外,留下翠翠痴守渡头,在生命的真谛面前,他们忠于自己,对于美的东西的追求,使他们尽情的散发出了人性之美。仲夏夜,翠翠那个美丽的梦,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审美感受,那大把的虎耳草,那驰骋的心灵,体现了最真实最自然的人性,以梦为满。即使结局带有悲剧色彩,但这也是一个美丽的悲剧,湘西世界仍然在这代代湘西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中延续。

两代人的爱情悲剧,无疑有社会、人伦的原因,但把这两段爱情故事放置在湘西茶峒这个环境中后,悲剧便失去了那一种不忍卒读的味道,所散发出的多是那一种年轻男女在爱情面前的坚守、忠于爱情本身,忠于自己的气息。在没有被现代都市文明金钱世俗所熏染的湘西世界,人性至善至美,宿命论的观点多少有点夸大的味道,我们不如说是人性之美所作

用出来的结果,使悲剧多少有了点浪漫的影子。

二、湘西民风中的人性之美

湘西人民淳朴的民风是深入到骨髓中的。当传说变为风俗,风俗变为文化,从而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即使是以出卖肉体生存的妓女也是被人们认可的一种存在,没有与淳朴民风想违背之处,她们也是会有真情的,对于熟人,钱可有可无。她们会专门等待一个人,为那个人牵肠挂肚,痴心守望,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定远远的一个人,妇人的情感真挚痴到无可形容,男子过了约定时间不回来,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那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比城市中绅士还更可信任”。城市文明下所滋生出的那种社会状态,在人身上所反映出来多多少少都带有些腐的气味,是道德之腐,人性之腐,而美好的湘西世界则是对心灵的一种安慰,湘西世界从土壤中就散发出的那种美好是对失望现实世界的一种弥补。

我国古典文论中曾有“见美而悟丑”的艺术手法,用茶峒小社会至美的人性人情美来彻底否定旧中国大社会的黑暗、腐朽和对人性的摧残。现代社会的发展,都市文明早已被各种侵蚀,把真善美一层层剥落。人们不再去关注别人,而是只沉迷于自我世界,社会问题不断被揭露,生不知何以生,死不知何处死,中华民族是一个健忘的民族,在引进外来文化之时中国经过几千年来所积淀下来的东西一点点地被人们所遗忘、所抛弃,到最后遗忘了自己。沈从文专注于他的湘西世界,“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一个理想中的所在,他希图在未被现代文明熏染的土地上,建立一个理想的、美的世界,那里的人民淳朴憨厚,和谐相处,没有受到外部世界的侵扰,但这仅仅是作家笔下所描绘的一幅理想图。他在现代文明的逃避中倾心于宁静的湘西世界,从而提升了幸福指数;在对田园生活与日常琐事的品味中,悟出一种人生哲理与人生境界。他对湘西世界的这般感受,蕴含着积淀在个体生命深处无法摆脱的沉重记忆与深痛经历,带有一种历史的深沉感和悲凉感。他着意描写20世纪中国的田园生活与田园风光,讴歌淳朴、真挚的人情美与人性美,在那个严峻的岁月吹奏出一支优美和谐而又略带忧愁的田园牧歌。而我们又何尝不需要一座边城作为我们心灵的栖息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