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入侵检测和入侵防御系统只是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六章入侵检测与安全审计系统46页PPT
基于网路的IDS不依赖于被保护主机的操作系统
2024/3/29
25
缺点
对加密通信无能为力
对高速网络无能为力 不能预测命令的执行后果
2024/3/29
26
集成入侵检测
概念:综合前几种技术的入侵检测方法 优点
具有每一种检测技术的优点,并试图弥补各自的不足 趋势分析 稳定性好 节约成本
2024/3/29
23
优点:
监视所有系统行为 有些攻击在网络的数据流中很难发现,或根本没有通过
网络在本地进行,此时基于网络的IDS系统将无能为力 适应交换和加密 不要求额外的硬件
缺点:
看不到网络活动的状况
运行审计功能要占用额外系统资源
主机监视感应器对不同的平台不能通用 管理和实施比较复杂
6.1 入侵检测系统 6.2 安全审计系统
2024/3/29
1
6.1 入侵检测系统
6.1.1 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
入侵(Intrusion)是指任何企图危及资源的完整性、机密性 和可用性的活动。
入侵检测顾名思义,是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 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 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 象。
不能够在没有用户参与的情况下阻止攻击行为的发 生
不能克服网络协议方面的缺陷 不能克服设计原理方面的缺陷 响应不够快时,签名数据库更新不够快。
2024/3/29
29
6.1.7 入侵检测体系结构
集中式结构
IDS发展初期,大都采用单一的体系结构,即所 有的工作包括数据的采集、分析都由单一主机上 的单一程序来完成。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 入侵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
2024/3/29
25
缺点
对加密通信无能为力
对高速网络无能为力 不能预测命令的执行后果
2024/3/29
26
集成入侵检测
概念:综合前几种技术的入侵检测方法 优点
具有每一种检测技术的优点,并试图弥补各自的不足 趋势分析 稳定性好 节约成本
2024/3/29
23
优点:
监视所有系统行为 有些攻击在网络的数据流中很难发现,或根本没有通过
网络在本地进行,此时基于网络的IDS系统将无能为力 适应交换和加密 不要求额外的硬件
缺点:
看不到网络活动的状况
运行审计功能要占用额外系统资源
主机监视感应器对不同的平台不能通用 管理和实施比较复杂
6.1 入侵检测系统 6.2 安全审计系统
2024/3/29
1
6.1 入侵检测系统
6.1.1 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
入侵(Intrusion)是指任何企图危及资源的完整性、机密性 和可用性的活动。
入侵检测顾名思义,是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 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 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 象。
不能够在没有用户参与的情况下阻止攻击行为的发 生
不能克服网络协议方面的缺陷 不能克服设计原理方面的缺陷 响应不够快时,签名数据库更新不够快。
2024/3/29
29
6.1.7 入侵检测体系结构
集中式结构
IDS发展初期,大都采用单一的体系结构,即所 有的工作包括数据的采集、分析都由单一主机上 的单一程序来完成。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 入侵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
第6章入侵检测系统ppt课件
2. 包过滤机制, 便于用户程序通过简单设置的一 系列过滤条件, 以获得满足条件的数据包.
包过滤机制实际上是布尔值操作函数,如果返 回true, 则通过过滤, 反之则丢弃
3. 最高层是针对用户程序的接口
精选ppt课件2021
18
BPF模型
组成: 网络分接头和数据包过滤器
精选ppt课件2021
19
6.4 基于Libpcap库的数据捕获技术
Libpcap是unix/linux平台下的网络数据包捕获 函数库
Libpcap最主要的优点是平台无关性,被广泛应 用在各种网络监控软件中
Libpcap头文件: 数据流存储文件头 (pcap_file_header)和数据信息包(pcap_pkthdr)
精选ppt课件2021
14
Sniffer介绍
Sniffer是利用计算机的网络接口截获目的地为 其他计算机的数据报文的一种工具
Sniffer工作原理: 通知网卡接收其收到的所有 包, 在交换HUB下接收别人的数据包,可通过欺 骗交换HUB的方法完成
大多数嗅探器至少能分析下面的协议: 标准以 太网, TCP/IP, IPX和DECNet
协议
精选ppt课件2021
4
TCP报文格式
数据报文的分层封装
TCP报头
TCP数据区 TCP
IP报头
IP数据区
IP
帧头
帧数据区
ETH
以太网IEEE802.3的帧格式
0
8
16
24
32
目标主机的以太网地址(第0~3字节)
目标主机的以太网地址(第4、5字节) 目标主机的以太网地址(第0、1字节)
目标主机的以太网地址(第2~5字节)
包过滤机制实际上是布尔值操作函数,如果返 回true, 则通过过滤, 反之则丢弃
3. 最高层是针对用户程序的接口
精选ppt课件2021
18
BPF模型
组成: 网络分接头和数据包过滤器
精选ppt课件2021
19
6.4 基于Libpcap库的数据捕获技术
Libpcap是unix/linux平台下的网络数据包捕获 函数库
Libpcap最主要的优点是平台无关性,被广泛应 用在各种网络监控软件中
Libpcap头文件: 数据流存储文件头 (pcap_file_header)和数据信息包(pcap_pkthdr)
精选ppt课件2021
14
Sniffer介绍
Sniffer是利用计算机的网络接口截获目的地为 其他计算机的数据报文的一种工具
Sniffer工作原理: 通知网卡接收其收到的所有 包, 在交换HUB下接收别人的数据包,可通过欺 骗交换HUB的方法完成
大多数嗅探器至少能分析下面的协议: 标准以 太网, TCP/IP, IPX和DECNet
协议
精选ppt课件2021
4
TCP报文格式
数据报文的分层封装
TCP报头
TCP数据区 TCP
IP报头
IP数据区
IP
帧头
帧数据区
ETH
以太网IEEE802.3的帧格式
0
8
16
24
32
目标主机的以太网地址(第0~3字节)
目标主机的以太网地址(第4、5字节) 目标主机的以太网地址(第0、1字节)
目标主机的以太网地址(第2~5字节)
《入侵检测系统》课件
如何维护和管理入侵检测系统
定期更新系统: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最新状态,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 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异常情况 定期备份数据:定期备份系统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培训员工:对员工进行系统使用和维护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THANKS
汇报人: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基于代理的入侵检测系统
基于蜜罐的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的重要性
保护网络安全: 及时发现并阻 止网络攻击, 保护网络和数
据安全
提高系统稳定 性:及时发现 并修复系统漏 洞,提高系统 稳定性和可靠
性
降低损失:及 时发现并阻止 网络攻击,降 低经济损失和
声誉损失
如何评估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
检测率:评估系统对入侵行为的检测能 力
误报率:评估系统对正常行为的误报情 况
响应时间:评估系统对入侵行为的响应 速度
兼容性:评估系统与其他安全设备的兼 容性
易用性:评估系统的操作简便性和用户 友好性
成本:评估系统的购买和维护成本
如何部署和配置入侵检测系统
选择合适的入侵 检测系统:根据 企业需求、网络 环境、安全策略 等因素选择合适 的入侵检测系统。
法规政策:政 府对网络安全 的重视将推动 入侵检测系统 的发展和应用
Part Six
如何选择合适的入 侵检测系统
选择入侵检测速度和准确性
功能:系统的检测范围和功能是否满 足需求
兼容性:系统与其他安全设备的兼容 性
价格:系统的价格是否在预算范围内 易用性:系统的操作是否简单易用 售后服务:系统的售后服务是否完善
实时监控:能够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智能分析: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检测精度 自动响应:能够自动响应入侵行为,如阻断攻击、报警等 降低风险:减少网络攻击带来的损失,提高网络安全性
安全防护与入侵检测课件
应用安全防护
通过技术手段保护应用程 序的安全,如身份认证、 访问控制等。
安全防护策略与措施
安全防护策略
根据组织的安全需求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明确安全目标和安 全措施。
安全防护措施
采取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措施,如防火墙配置、入侵检测、数据备份等,确保网络 和信息系统的安全。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整体的安全防护水平 。
缓冲区溢出攻击与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
缓冲区保护:使用安全的字符串 处理函数,如snprintf,避免直接 使用sprintf等易引发溢出的函数 。
缓冲区溢出攻击:攻击者通过向 目标程序输入过长的字符串,导 致缓冲区溢出,进而执行恶意代 码或绕过安全检查。
输入验证: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 的验证和过滤,防止输入过长的 字符串。
02
入侵检测原理
详细阐述了入侵检测的原理,包括入侵检测的概念、分类、工作原理等
,以帮助学员了解入侵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03
入侵检测系统
课程介绍了多种入侵检测系统,包括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和基于主
机的入侵检测系统,以帮助学员了解不同类型入侵检测系统的特点和适
用场景。
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安全防护技术发展趋势
、灵活的部署和运维。
集成化发展
将入侵检测系统与其他安全产品 进行集成,形成更完整、协同的
安全防护体系。
入侵检测技术面临的挑战
误报和漏报问题
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攻击手段的多样性,入侵检测系 统可能存在误报和漏报的情况,影响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性能瓶颈
随着网络流量的增长和攻击手段的演变,入侵检测系统需 要处理的数据量不断增加,对系统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入侵检测方法ppt课件
入侵检测框架包括通用入侵检测框架CIDF和入侵 检测交换格式IDDEF。 2.入侵检测交换格式IDEF
入侵检测工作组IDWG定义和设计了入侵检测的数 据模型,用于描述在不同组件之间所交换的各种警报 信息、控制命令和配置信息等通信数据。
.
6.3 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
6.3.1 定义IDS的目标 不同的组网应用可能使用不同的规则配置,所以
.
6.2.1 其于主机系统结构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HIDS)通常从主机的审计记
录和日志文件中获得所需要的主要数据,并辅助以主机上 的其他信息。
.
6.2.2 基于网络系统的结构
基于网络的入侵 检测系统(NIDS), 如图所示,它在共享 式网络上对通信数据 进行侦听并采集数据 ,分析可疑现象。与 主机系统相比,这类 系统对入侵者而言是 透明的。
用户在配置人侵检测系统前应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建 议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
1.明确网络拓扑需求 2.安全策略需求 3.1DS的管理需求
.
6.3.1 定义IDS的目标
1.明确网络拓扑需求。 分析网络拓扑结构,需要监控什么样的网络,是交换
式的网络还是共享式网络;是否需要同时监控多个网络, 多个子网是交换机连接还是通过路由器/网关连接;选择网 络入口点,需要监控网络中的哪些数据流,IP流还是 TCP/UDP流,还是应用层的各种数据包;分析关键网络组件 、网络大小和复杂度。
.
6.3.1 定义IDS的目标 2.安全策略需求。
是否限制Telnet,SSH,HTTP,HTTPS等服务管理访问 ;Telnet登录是否需要登录密码;安全的Shell(SSH)的 认证机制是否需要加强;是否允许从非管理口(如以太网 口,而不是Console端口)进行设备管理。
入侵检测工作组IDWG定义和设计了入侵检测的数 据模型,用于描述在不同组件之间所交换的各种警报 信息、控制命令和配置信息等通信数据。
.
6.3 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
6.3.1 定义IDS的目标 不同的组网应用可能使用不同的规则配置,所以
.
6.2.1 其于主机系统结构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HIDS)通常从主机的审计记
录和日志文件中获得所需要的主要数据,并辅助以主机上 的其他信息。
.
6.2.2 基于网络系统的结构
基于网络的入侵 检测系统(NIDS), 如图所示,它在共享 式网络上对通信数据 进行侦听并采集数据 ,分析可疑现象。与 主机系统相比,这类 系统对入侵者而言是 透明的。
用户在配置人侵检测系统前应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建 议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
1.明确网络拓扑需求 2.安全策略需求 3.1DS的管理需求
.
6.3.1 定义IDS的目标
1.明确网络拓扑需求。 分析网络拓扑结构,需要监控什么样的网络,是交换
式的网络还是共享式网络;是否需要同时监控多个网络, 多个子网是交换机连接还是通过路由器/网关连接;选择网 络入口点,需要监控网络中的哪些数据流,IP流还是 TCP/UDP流,还是应用层的各种数据包;分析关键网络组件 、网络大小和复杂度。
.
6.3.1 定义IDS的目标 2.安全策略需求。
是否限制Telnet,SSH,HTTP,HTTPS等服务管理访问 ;Telnet登录是否需要登录密码;安全的Shell(SSH)的 认证机制是否需要加强;是否允许从非管理口(如以太网 口,而不是Console端口)进行设备管理。
入侵检测系统及应用 PPT课件
4.3.1 分布式入侵检测框架及检测机制 随着高速网络的发展,网络范围的拓宽,各种分布式网 络技术、网络服务的发展,使原来的网络入侵检测很难适 应现在的状况。因此有必要把检测分析过程也实现分布化。 在分布式结构中,n个检测器分布在网络环境中,直接接 受sensor(传感器)的数据,有效的利用各个主机的资源, 消除了集中式检测的运算瓶颈和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大量 的数据用不着在网络中传输,大大降低了网络带宽的占用, 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除了以上两类主要数据分析技术外,研究人员还提出了 一些新的分析技术,如免疫系统、基因算法、数据挖掘、 基于代理的检测等。本节详细内容参见书本P126~P129页。
2020/3/31
3
4.1.3 主要入侵检测模型
如果按照检测对象划分,入侵检测技术又可分为“基于 主机的检测”、“基于网络的检测”和“混合型检测”三 大类。
本节详细内容参见书本P132~P134页。
2020/3/31
7
4.2 入侵检测原理和应用
4.2.1 入侵检测原理 从总体来说,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收集系 统和非系统中的信息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采 取相应措施。 1. 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包括收集系统、网络、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 和行为。入侵检测利用的信息一般来自:系统和网络日志 文件、非正常的目录和文件改变、非正常的程序执行这三 个方面。 2. 信号分析 对收集到的有关系统、网络、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 行为等信息,是通过模式匹配、统计分析和完整性分析这 三种手段进行分析的。前两种用于实时入侵检测,完整性 分析用于事后分析。
4.3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由于传统入侵检测技术的种种不足,加上新型的分布式 入侵和攻击行为的频繁出现,所以一种新型的入侵检测技 术就诞生了,那就是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它包 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它是针对分布式网络攻击的检测方 法;其次使用分布式方法检测分布式的攻击,其中的关键 技术为检测信息的协同处理与入侵攻击的全局信息提取。
除了以上两类主要数据分析技术外,研究人员还提出了 一些新的分析技术,如免疫系统、基因算法、数据挖掘、 基于代理的检测等。本节详细内容参见书本P126~P129页。
2020/3/31
3
4.1.3 主要入侵检测模型
如果按照检测对象划分,入侵检测技术又可分为“基于 主机的检测”、“基于网络的检测”和“混合型检测”三 大类。
本节详细内容参见书本P132~P134页。
2020/3/31
7
4.2 入侵检测原理和应用
4.2.1 入侵检测原理 从总体来说,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收集系 统和非系统中的信息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采 取相应措施。 1. 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包括收集系统、网络、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 和行为。入侵检测利用的信息一般来自:系统和网络日志 文件、非正常的目录和文件改变、非正常的程序执行这三 个方面。 2. 信号分析 对收集到的有关系统、网络、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 行为等信息,是通过模式匹配、统计分析和完整性分析这 三种手段进行分析的。前两种用于实时入侵检测,完整性 分析用于事后分析。
4.3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由于传统入侵检测技术的种种不足,加上新型的分布式 入侵和攻击行为的频繁出现,所以一种新型的入侵检测技 术就诞生了,那就是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它包 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它是针对分布式网络攻击的检测方 法;其次使用分布式方法检测分布式的攻击,其中的关键 技术为检测信息的协同处理与入侵攻击的全局信息提取。
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入侵检测与入侵防护系统课件
者的攻击行为,可以为追踪攻击者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为起诉攻击者搜集有力的证据,从而达到了解攻击者目 的的技术,能为深入分析攻击者提供基础。
§蜜罐和蜜网技术就是“诱捕”攻击者的一个陷阱
蜜罐
§是一种在互联网上运行的计算机系统,是专门为吸引并 “诱骗”那些试图非法闯入他人计算机系统的人(如计 算机黑客或破解高手等)而设计的
§特洛伊木马(简称木马)是一种基于C/S结构的网络应 用程序。
§其中,木马的服务器端程序可以驻留在目标主机上并以 后台方式自动运行。
§攻击者使用木马的客户端程序与驻留在目标主机上的服 务器木马程序进行通信,进而获取目标主机上的各种信 息
木马的传播
§传播木马主要有两种方式:
ü一种是通过E-mail,控制端将木马程序以附件的形式夹在邮件 中发送出去,收信人只要打开附件就会感染木马; ü另一种是软件下载,一些非正规的网站以提供软件下载为名, 将木马捆绑在软件安装程序上,下载后,只要运行这些程序,木 马就会自动安装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混合型)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一般由多个部件组成,分别进行数 据采集、数据分析等,通过中心的控制部件进行数据汇 总、分析、产生入侵报警等
典型入侵检测工具介绍
§免费的IDS——Snort:Snort是基于Libpcap的数据包嗅 探器,并且可以作为一个轻量级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NIDS)
▪ Sensor overloading impacts the network
▪ Must have a well thought-out security policy
▪ Some impact on network (latency, jitter)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按数据来源和系统结构的不同,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3 类:
§蜜罐和蜜网技术就是“诱捕”攻击者的一个陷阱
蜜罐
§是一种在互联网上运行的计算机系统,是专门为吸引并 “诱骗”那些试图非法闯入他人计算机系统的人(如计 算机黑客或破解高手等)而设计的
§特洛伊木马(简称木马)是一种基于C/S结构的网络应 用程序。
§其中,木马的服务器端程序可以驻留在目标主机上并以 后台方式自动运行。
§攻击者使用木马的客户端程序与驻留在目标主机上的服 务器木马程序进行通信,进而获取目标主机上的各种信 息
木马的传播
§传播木马主要有两种方式:
ü一种是通过E-mail,控制端将木马程序以附件的形式夹在邮件 中发送出去,收信人只要打开附件就会感染木马; ü另一种是软件下载,一些非正规的网站以提供软件下载为名, 将木马捆绑在软件安装程序上,下载后,只要运行这些程序,木 马就会自动安装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混合型)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一般由多个部件组成,分别进行数 据采集、数据分析等,通过中心的控制部件进行数据汇 总、分析、产生入侵报警等
典型入侵检测工具介绍
§免费的IDS——Snort:Snort是基于Libpcap的数据包嗅 探器,并且可以作为一个轻量级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NIDS)
▪ Sensor overloading impacts the network
▪ Must have a well thought-out security policy
▪ Some impact on network (latency, jitter)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按数据来源和系统结构的不同,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3 类:
第6章入侵检测精品PPT课件
图1说明了这种攻击,这种攻击可通过基于特 的攻击
20
(2)基于策略的IDS 基于策略的IDS通常是主机IDS,当检测
到违反配置的策略时,触发相应的事件告警 ,这个预先配置的策略应该代表安全策略。
21
例如:一个网络访问策略定义了访问许可权控 制,这个策略比较方便执行。在网段X上的市 场部门只允许浏览工程部的Web站点,但禁止 访问网络段Y上的FTP软件目录,只是一个非 常简单的网络策略。而其他策略会更难执行。
(1)基于特征的IDS 基于特征的IDS用于监视网络流量或一个系统,
当已知的恶意事件发生时发出告警信息。它将数据流 与数据库中已知的攻击特征模式进行比较,这些特征 确定了哪些流量和活动是恶意的。基于特征的IDS有 几种类型 ➢a.简单模式匹配和有状态模式匹配 ➢b.协议解码分析 ➢c.启发式分析
15
快地做出反应,将入侵活动对系统的破坏减到最低。 ③隐蔽性好。不需要在每个主机上安装,不易被发现。 ④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审计和登录机制,只要配置网络接
口就可以了,不会影响其他数据源。 ⑤操作系统独立。基于网络的IDS并不依赖主机的操作
系统作为检测资源。
9
分布式IDS产生的背景
系统的弱点或漏洞分散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上,这 些弱点有可能被入侵者一起用来攻击网络,而仅 仅依靠一个主机或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难以发现入 侵行为。
第6章
漏洞扫描与入侵检测
25.10.第202十0 章 虚拟私用网络技术
1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内容: 入侵检测系统(IDS)概述 入侵检测系统分类 基本原理 Cisco主机IDS Cisco网络IDS
2
6.1.入侵检测系统(IDS)概述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就是对 网络或操作系统上的可疑行为做出策略反应,及时切断 入侵源、记录、并通过各种途径通知网络管理员。
20
(2)基于策略的IDS 基于策略的IDS通常是主机IDS,当检测
到违反配置的策略时,触发相应的事件告警 ,这个预先配置的策略应该代表安全策略。
21
例如:一个网络访问策略定义了访问许可权控 制,这个策略比较方便执行。在网段X上的市 场部门只允许浏览工程部的Web站点,但禁止 访问网络段Y上的FTP软件目录,只是一个非 常简单的网络策略。而其他策略会更难执行。
(1)基于特征的IDS 基于特征的IDS用于监视网络流量或一个系统,
当已知的恶意事件发生时发出告警信息。它将数据流 与数据库中已知的攻击特征模式进行比较,这些特征 确定了哪些流量和活动是恶意的。基于特征的IDS有 几种类型 ➢a.简单模式匹配和有状态模式匹配 ➢b.协议解码分析 ➢c.启发式分析
15
快地做出反应,将入侵活动对系统的破坏减到最低。 ③隐蔽性好。不需要在每个主机上安装,不易被发现。 ④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审计和登录机制,只要配置网络接
口就可以了,不会影响其他数据源。 ⑤操作系统独立。基于网络的IDS并不依赖主机的操作
系统作为检测资源。
9
分布式IDS产生的背景
系统的弱点或漏洞分散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上,这 些弱点有可能被入侵者一起用来攻击网络,而仅 仅依靠一个主机或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难以发现入 侵行为。
第6章
漏洞扫描与入侵检测
25.10.第202十0 章 虚拟私用网络技术
1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内容: 入侵检测系统(IDS)概述 入侵检测系统分类 基本原理 Cisco主机IDS Cisco网络IDS
2
6.1.入侵检测系统(IDS)概述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就是对 网络或操作系统上的可疑行为做出策略反应,及时切断 入侵源、记录、并通过各种途径通知网络管理员。
《入侵检测》课件
实时性
系统对入侵事件的响应速度, 快速响应能够减少损失。
可扩展性
系统能够随着网络规模和安全 需求的变化进行扩展的能力。
04 入侵检测面临的挑战与解 决方案
高性能计算环境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随着高性能计算环境的普及,入侵检测系统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急剧增加,对数据处理速 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解决方案
采用分布式计算技术,将数据分散到多个节点进行处理,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同时,利 用GPU加速技术,提高算法的并行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速度。
网络型
部署在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数据 包内容。
主机型
安装在目标主机上,监测主机的系统日志、进程等信 息。
混合型
结合网络型和主机型的特点,同时监测网络和主机环 境。
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指标
检测率
能够检测到的入侵事件的比例 ,是衡量入侵检测系统性能的
重要指标。
误报率
将正常行为误判为入侵事件的 比例,低误报率可以提高系统 的可信度。
要点二
面临的挑战
利用量子计算的并行性和量子纠缠等特性,可以加速加密 和解密等计算密集型任务,提高入侵检测的性能和安全性 。
目前量子计算仍处于发展初期,技术尚未成熟,且量子计 算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仍面临许多挑战和限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入侵检测技术
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技术
总结词
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技术通过监测系统中的异常行为或流量模式来识别入侵行 为。
详细描述
该技术通过建立正常行为模式,并将实际行为与该模式进行比较,以检测异常 行为。如果发现异常行为,则触发警报。
基于误用的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ppt课件
6.1 计算机系统面临的威胁 6.2 入侵行为的一般过程 6.3 入侵检测的基本概念 6.4 入侵检测的主要作用 6.5 入侵检测的历史 6.6 入侵检测的分类 6.7 入侵检测技术的不足 6.8 本章小结
3
6.1 计算机系统面临的威胁
6.1.1 拒绝服务 6.1.2 欺骗 6.1.3 监听 6.1.4 密码破解 6.1.5 木马 6.1.6 缓冲区溢出 6.1.7 ICMP秘密通道 6.1.8 TCP会话劫持
4
6.1.1
拒绝服务
1 服务请求超载 2 SYN洪水 3 报文超载
5
6.1.1
拒绝服务(1)
1 服务请求超载
指在短时间内向目标服务器发送 大量的特定服务的请求,使得目标服 务器来不及进行处理,最终造成目标 服务器崩溃 。
6
6.1.1
拒绝服务(2)
2 SYN洪水
这是一种经典的攻击方式。它利用了TCP协议的三次 握手机制,在短时间之内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的半开连 接报文,即只发送初始的SYN/ACK报文而不发送最后的 ACK报文。目标服务器只能为这些恶意的连接保留资源, 希望接收到不可能传来的确认报文。最终在短时间之内耗 尽目标服务器的系统资源,造成真正的连接请求无法得到 响应。
21
6.2.2
实施攻击
当获得了攻击对象的足够多的信息后,攻击 者既可利用相关漏洞的攻击方法渗透进目标 系统内部进行信息的窃取或破坏。一般来说, 这些行为都要经过一个先期获取普通合法用 户权限,进而获取超级用户权限的过程。这 是因为很多信息窃取和破坏操作必须要有超 级用户的权限才能够进行,所以必须加强对 用户权限特别是超级用户权限的管理和监督。
11
6.1.2
欺骗(3)
入侵检测系统ppt课件
网络入侵的特点
没有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通过网络的攻击往往混杂在大量正常的网络活动之间,
隐蔽性强; 入侵手段更加隐蔽和复杂。
3
为什么需要IDS?
单一防护产品的弱点
防御方法和防御策略的有限性 动态多变的网络环境 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威胁
4
为什么需要IDS?
关于防火墙
网络边界的设备,只能抵挡外部來的入侵行为 自身存在弱点,也可能被攻破 对某些攻击保护很弱 即使透过防火墙的保护,合法的使用者仍会非法地使用
入侵检测系统IDS
1
黑客攻击日益猖獗,防范问题日趋 严峻
政府、军事、邮电和金融网络是黑客攻击的主要目 标。即便已经拥有高性能防火墙等安全产品,依然 抵挡不住这些黑客对网络和系统的破坏。据统计, 几乎每20秒全球就有一起黑客事件发生,仅美国每 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100亿美元。
2
网络入侵的特点
包括文件和目录的内容及属性 在发现被更改的、被安装木马的应用程序方面特别有效
20
主动响应 被动响应
响应动作
21
入侵检测性能关键参数
误报(false positive):如果系统错误地将异常活动定 义为入侵
漏报(false negative):如果系统未能检测出真正的 入侵行为
12
入侵检测的工作过程
信息收集
检测引擎从信息源收集系统、网络、状态和行为信息。
信息分析
从信息中查找和分析表征入侵的异常和可疑信息。
告警与响应
根据入侵性质和类型,做出相应的告警和响应。
13
信息收集
入侵检测的第一步是信息收集,收集内容包括系统 、网络、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
没有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通过网络的攻击往往混杂在大量正常的网络活动之间,
隐蔽性强; 入侵手段更加隐蔽和复杂。
3
为什么需要IDS?
单一防护产品的弱点
防御方法和防御策略的有限性 动态多变的网络环境 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威胁
4
为什么需要IDS?
关于防火墙
网络边界的设备,只能抵挡外部來的入侵行为 自身存在弱点,也可能被攻破 对某些攻击保护很弱 即使透过防火墙的保护,合法的使用者仍会非法地使用
入侵检测系统IDS
1
黑客攻击日益猖獗,防范问题日趋 严峻
政府、军事、邮电和金融网络是黑客攻击的主要目 标。即便已经拥有高性能防火墙等安全产品,依然 抵挡不住这些黑客对网络和系统的破坏。据统计, 几乎每20秒全球就有一起黑客事件发生,仅美国每 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100亿美元。
2
网络入侵的特点
包括文件和目录的内容及属性 在发现被更改的、被安装木马的应用程序方面特别有效
20
主动响应 被动响应
响应动作
21
入侵检测性能关键参数
误报(false positive):如果系统错误地将异常活动定 义为入侵
漏报(false negative):如果系统未能检测出真正的 入侵行为
12
入侵检测的工作过程
信息收集
检测引擎从信息源收集系统、网络、状态和行为信息。
信息分析
从信息中查找和分析表征入侵的异常和可疑信息。
告警与响应
根据入侵性质和类型,做出相应的告警和响应。
13
信息收集
入侵检测的第一步是信息收集,收集内容包括系统 、网络、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
入侵检测系统基本知识ppt课件
三、入侵检测系统构件
1、IDS框架介绍 2、入侵检测系统构件 3、事件产生器 4、事件分析器 5、响应单元 6、事件数据库 7、管理器
1、IDS框架介绍(1)
理论界:CIDF
Common Intrusion Detection Framework
由DARPA于1997年3月开始着手制定
为了解决不同入侵检测系统
1、异常检测技术-概念
2、异常检测技术的优势
入侵检测技术分为滥用检测和异常检测两 种。滥用检测技术的局限性: 不能检测未知攻击和新的攻击,特征库需要不 断升级更新 检测系统知识库中的入侵攻击知识与系统的运 行环境有关 对于系统内部攻击者的越权行为,由于他们没 有利用系统的缺陷,因而很难检测出来
2、异常检测技术的优势
硬件平台 操作系统 系统中运行的应用程序
4、完整性分析
通过检查系统的当前系统配置,诸如系统文件 的内容或者系统表,来检查系统是否已经或者 可能会遭到破坏。
其优点是不管模式匹配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能 否发现入侵,只要是成功的攻击导致了文件或 其它对象的任何改变,它都能够发现。
缺点是一般以批处理方式实现,不用于实时响 应。
防火墙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
网络边界的设备 自身可以被攻破 对某些攻击保护很弱 不是所有的威胁来自防火墙外部 防火墙是锁,入侵检测系统是监视器
5、IDS的优点
提高信息安全构造的其他部分的完整性 提高系统的监控能力 从入口点到出口点跟踪用户的活动 识别和汇报数据文件的变化 侦测系统配置错误并纠正 识别特殊攻击类型,并向管理人员发出警报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视野更宽 、隐蔽性好 、攻击者不易转移证据
3、根据检测技术进行分类
异常入侵检测
第6章-入侵检测与入侵防御
为什么需要IDS
关于防火墙
网络边界的设备 自身可以被攻破 对某些攻击保护很弱 不是所有的威胁来自防火墙外部
预防是理想的,但检测是必须的
1
网络安全工具的特点
防火墙 IDS
优点 可简化网络管理,产品成熟 实时监控网络安全状态
Scanner
VPN 防病毒
简单可操作,帮助系统管理 员和安全服务人员解决实际 问题
因为不需要对每种入侵行为进行定义,因此能有 效检测未知的入侵
系统能针对用户行为的改变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 但随着检测模型的逐步精确,异常检测会消耗更 多的系统资源
16
误用检测模型
17
误用检测
• 前提:所有的入侵行为都有可被检测到的特征 • 攻击特征库: 当监测的用户或系统行为与库中的记录
相匹配时,系统就认为这种行为是入侵 • 过程
6
信息收集的来源
系统或网络的日志文件 网络流量 系统目录和文件的异常变化 程序执行中的异常行为
7
信息分析
▪ 模式匹配 ▪ 统计分析 ▪ 完整性分析,往往用于事后分析
8
模式匹配
模式匹配就是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已知的网络入侵和系 统误用模式数据库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违背安全策略 的行为
一般来讲,一种攻击模式可以用一个过程(如执行一 条指令)或一个输出(如获得权限)来表示。该过程 可以很简单(如通过字符串匹配以寻找一个简单的条 目或指令),也可以很复杂(如利用正规的数学表达 式来表示安全状态的变化)
23
入侵检测的分类(3)
按系统各模块的运行方式
集中式:系统的各个模块包括数据的 收集分析集中在一台主机上运行
分布式:系统的各个模块分布在不同 的计算机和设备上
பைடு நூலகம்24
关于防火墙
网络边界的设备 自身可以被攻破 对某些攻击保护很弱 不是所有的威胁来自防火墙外部
预防是理想的,但检测是必须的
1
网络安全工具的特点
防火墙 IDS
优点 可简化网络管理,产品成熟 实时监控网络安全状态
Scanner
VPN 防病毒
简单可操作,帮助系统管理 员和安全服务人员解决实际 问题
因为不需要对每种入侵行为进行定义,因此能有 效检测未知的入侵
系统能针对用户行为的改变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 但随着检测模型的逐步精确,异常检测会消耗更 多的系统资源
16
误用检测模型
17
误用检测
• 前提:所有的入侵行为都有可被检测到的特征 • 攻击特征库: 当监测的用户或系统行为与库中的记录
相匹配时,系统就认为这种行为是入侵 • 过程
6
信息收集的来源
系统或网络的日志文件 网络流量 系统目录和文件的异常变化 程序执行中的异常行为
7
信息分析
▪ 模式匹配 ▪ 统计分析 ▪ 完整性分析,往往用于事后分析
8
模式匹配
模式匹配就是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已知的网络入侵和系 统误用模式数据库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违背安全策略 的行为
一般来讲,一种攻击模式可以用一个过程(如执行一 条指令)或一个输出(如获得权限)来表示。该过程 可以很简单(如通过字符串匹配以寻找一个简单的条 目或指令),也可以很复杂(如利用正规的数学表达 式来表示安全状态的变化)
23
入侵检测的分类(3)
按系统各模块的运行方式
集中式:系统的各个模块包括数据的 收集分析集中在一台主机上运行
分布式:系统的各个模块分布在不同 的计算机和设备上
பைடு நூலகம்24
入侵检测系统介绍课件
运行状态和行为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 测系统:部署在网 络中,监控网络流
量和行为
基于应用的入侵检 测系统:针对特定 应用进行监控和检
测
基于数据的入侵检 测系统:对数据进 行分析和检测,发
现异常行为
2
入侵检测系统 的工作原理
数据收集
01
网络流量监控:收集网络流量数 据,分析数据包特征
03
主机监控:收集主机运行状态 数据,分析主机行为
入侵检测系 统介绍课件
目录
01.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 02. 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03. 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 04. 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
1
入侵检测系 统概述
入侵检测系统的定义
入侵检测系统 (IDS)是一种 网络安全设备, 用于检测和预防
网络攻击。
IDS通过分析网 络流量、系统日 志和其他数据来 识别潜在的安全
误报:将正常行为误 判为入侵行为,导致 系统发出错误警报
02
漏报:未能检测到真 正的入侵行为,导致 系统未能发出警报
03
误报和漏报的原因: 入侵检测系统的算法 和策略存在缺陷
04
误报和漏报的影响: 影响系统可靠性和准 确性,可能导致用户 忽略真正入侵行为
实时性不足
1
2
3
4
入侵检测系统通常 需要一定的时间才 能检测到入侵行为
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01
01
智能化: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 能技术,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
02
02
集成化:与其他安全系统集成, 实现协同防御
03
03
云化:利用云计算技术,提高系 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04
04
自动化:实现自动检测、响应和 修复,降低人工干预成本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 测系统:部署在网 络中,监控网络流
量和行为
基于应用的入侵检 测系统:针对特定 应用进行监控和检
测
基于数据的入侵检 测系统:对数据进 行分析和检测,发
现异常行为
2
入侵检测系统 的工作原理
数据收集
01
网络流量监控:收集网络流量数 据,分析数据包特征
03
主机监控:收集主机运行状态 数据,分析主机行为
入侵检测系 统介绍课件
目录
01.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 02. 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03. 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 04. 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
1
入侵检测系 统概述
入侵检测系统的定义
入侵检测系统 (IDS)是一种 网络安全设备, 用于检测和预防
网络攻击。
IDS通过分析网 络流量、系统日 志和其他数据来 识别潜在的安全
误报:将正常行为误 判为入侵行为,导致 系统发出错误警报
02
漏报:未能检测到真 正的入侵行为,导致 系统未能发出警报
03
误报和漏报的原因: 入侵检测系统的算法 和策略存在缺陷
04
误报和漏报的影响: 影响系统可靠性和准 确性,可能导致用户 忽略真正入侵行为
实时性不足
1
2
3
4
入侵检测系统通常 需要一定的时间才 能检测到入侵行为
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01
01
智能化: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 能技术,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
02
02
集成化:与其他安全系统集成, 实现协同防御
03
03
云化:利用云计算技术,提高系 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04
04
自动化:实现自动检测、响应和 修复,降低人工干预成本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此时,执行snort命令时需要用“-c”选项指定入侵 检测时所使用的配置文件。
& Snort默认安装时,已经在/etc/snort目录提供了一 个例子配置文件,其文件名是snort.conf。
Linux系统上Snort配置
➢ /etc/snort/snort.conf文件是snort命令运行时的主 配置文件,为了使用的方便,用户可以在其中定义 许多变量,以便以后在其它位置进行引用。另外, Snort系统本身也使用某些名称的变量,用户赋予的 值将影响Snort的工作状态。变量的值一般是文件系 统中的路径、IP地址、端口号等。
Linux系统上Snort配置
执行snort命令时,可以通过指定命令行选项使 Snort工作于不同的状态,实际上,很多的命令行选 项都可以在snort.conf文件中进行配置,于是,就 不需要在snort命令行中指定了。除了命令行选项外 ,在snort.conf文件中还可以指定其它一些不能在 命令行中使用的选项。
持续重新检测。
小结
本章研究了入侵检测事件的主动响应概念, 给出了三种软件SnortSam、Fwsnort和 snort_inline在使用不同策略对Snort IDS事 件作出响应。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6.1入侵检测系统
• 我们可以通过入侵检测系统(IDS)和监控时间日志两种 方法就可以及时得到有关的网络安全事件。
入侵检测系统
•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一种用来确定不需要的网 络活动,并向有关人员发警报以便及时采取措 施的检测系统。
注意:网络上不需要的活动不一定就是实际的入侵,可 以是任何不想要的活动。
第6章-入侵检测和入பைடு நூலகம்防御系统
6.1入侵检测系统
• 传统上,企业网络一般采用防火墙作为安全的第一 道防线,但随着攻击工具与手法的日趋复杂多样, 单纯的防火墙策略已经无法满足对网络安全的进一 步需要,网络的防卫必须采用一种纵深的、多样化 的手段。
• 入侵检测系统是继防火墙之后,保护网络安全的第 二道防线,它可以在网络受到攻击时,发出警报或 者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以保证网络的安全。
入侵检测系统
• 入侵防御系统(IPS),它的功能强大,除了能够 检测恶意行为外,还能够采取行动阻止恶意行 为的危害。
入侵检测系统的配置
• 硬件需求 • 安装NIDS—它能识别恶意流量
添加P105页 图6-1
Linux系统上Snort配置
➢ Snort是一种开放源代码、免费、跨平台的网络入侵 保护和检测系统,它使用了一种规则驱动的语言, 支持各种形式的插件、扩充和定制,具有实时数据 流量分析、对IP网络数据包进行日志记录、以及对入 侵进行探测的功能。
➢ 基于网络的主动响应有四种策略,针对协议栈的 不同层:
✓ 数据链路
✓网络 ✓传输层 ✓应用层
基于IDS报警的响应攻击
➢ 当分组从一个网络路由到另外一个时,网关设备将会 检查分组,并决定他们是否转发出去。因此,为了安 全,任何响应系统必须与该网关通过本地接口连接, 要么通过远程接口连接,以便能够影响路由决策(可 以使用SnortSam软件实现),或者流量直接经过主 动响应系统本身(可以使用Fwsnort或snort_inline 软件实现)。
入侵检测系统
• 实现IDS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系统监控、检查指 定链路上的所有流量,然后将流量通数据库中 已知不需要检测的流量特征加以比较,这是基 于特征的IDS。
• 还有一种是,IDS试图从实际网络数据构建“正 常”通信量列表,然后标示任何与已建正常通 信量列表不匹配的流量,这是基于异常检测的 IDS。
➢ SnortSam、Fwsnort和snort_inline软件如何 保护网络不受攻击,在本节内有详细的介绍。
6.3 入侵防御讨论
讨论一下防火墙和IDS之间的差异: ➢ 防火墙的核心目的是根据流量与防火墙给定的策略,
允许或阻止网络流量。 ➢ 它能快速做出决定,尽快放行或阻塞分组
➢ NIDS目的是在网络中找出感兴趣的攻击/入侵/事件 ➢ 使用时不要因为流量过大而漏掉分组,并且需要不断
6.2 主动响应与IPS
• 主动响应与入侵防御的对比
– 入侵防御通常应用在内联设备 – 而主动响应不需要内联设备来实现,而且主动响应更
具有更改或阻塞网络流量的功能。 – 两者区别在于:任何不与恶意流量内联在线的响应机制,
不再阻止这种流量到达想要到达的目标和位置。
6.2 主动响应与IPS
➢ 主动响应的目的是在不需要管理员的情况下买自 动地对检测到的攻击做出反应并减少计算机入侵 企图造成的破坏效果。
配置Snort选项的格式如下: config <directive> [: <value>]
Linux系统上Snort配置
• Snort的规则选项是入侵检测引擎的核心,所有的 入侵行为都可以通过Snort规则选项将其表达出来, 使用起来非常灵活。所有的snort规则选项和选项 值之间用“:”分隔,而规则选项本身由“;”进行 分隔。
➢ 虽然Snort的功能非常强大,但其代码非常简洁,可 移植性非常好。迄今为止数百万的下载量使得Snort 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入侵保护和检测系统,并且成 为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
Linux系统上Snort配置
& Snort最主要的功能是对入侵进行检测,其工作方式 是对抓取的数据包进行分析后,与特定的规则模式进 行匹配,如果能匹配,则认为发生了入侵事件。
& Snort默认安装时,已经在/etc/snort目录提供了一 个例子配置文件,其文件名是snort.conf。
Linux系统上Snort配置
➢ /etc/snort/snort.conf文件是snort命令运行时的主 配置文件,为了使用的方便,用户可以在其中定义 许多变量,以便以后在其它位置进行引用。另外, Snort系统本身也使用某些名称的变量,用户赋予的 值将影响Snort的工作状态。变量的值一般是文件系 统中的路径、IP地址、端口号等。
Linux系统上Snort配置
执行snort命令时,可以通过指定命令行选项使 Snort工作于不同的状态,实际上,很多的命令行选 项都可以在snort.conf文件中进行配置,于是,就 不需要在snort命令行中指定了。除了命令行选项外 ,在snort.conf文件中还可以指定其它一些不能在 命令行中使用的选项。
持续重新检测。
小结
本章研究了入侵检测事件的主动响应概念, 给出了三种软件SnortSam、Fwsnort和 snort_inline在使用不同策略对Snort IDS事 件作出响应。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6.1入侵检测系统
• 我们可以通过入侵检测系统(IDS)和监控时间日志两种 方法就可以及时得到有关的网络安全事件。
入侵检测系统
•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一种用来确定不需要的网 络活动,并向有关人员发警报以便及时采取措 施的检测系统。
注意:网络上不需要的活动不一定就是实际的入侵,可 以是任何不想要的活动。
第6章-入侵检测和入பைடு நூலகம்防御系统
6.1入侵检测系统
• 传统上,企业网络一般采用防火墙作为安全的第一 道防线,但随着攻击工具与手法的日趋复杂多样, 单纯的防火墙策略已经无法满足对网络安全的进一 步需要,网络的防卫必须采用一种纵深的、多样化 的手段。
• 入侵检测系统是继防火墙之后,保护网络安全的第 二道防线,它可以在网络受到攻击时,发出警报或 者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以保证网络的安全。
入侵检测系统
• 入侵防御系统(IPS),它的功能强大,除了能够 检测恶意行为外,还能够采取行动阻止恶意行 为的危害。
入侵检测系统的配置
• 硬件需求 • 安装NIDS—它能识别恶意流量
添加P105页 图6-1
Linux系统上Snort配置
➢ Snort是一种开放源代码、免费、跨平台的网络入侵 保护和检测系统,它使用了一种规则驱动的语言, 支持各种形式的插件、扩充和定制,具有实时数据 流量分析、对IP网络数据包进行日志记录、以及对入 侵进行探测的功能。
➢ 基于网络的主动响应有四种策略,针对协议栈的 不同层:
✓ 数据链路
✓网络 ✓传输层 ✓应用层
基于IDS报警的响应攻击
➢ 当分组从一个网络路由到另外一个时,网关设备将会 检查分组,并决定他们是否转发出去。因此,为了安 全,任何响应系统必须与该网关通过本地接口连接, 要么通过远程接口连接,以便能够影响路由决策(可 以使用SnortSam软件实现),或者流量直接经过主 动响应系统本身(可以使用Fwsnort或snort_inline 软件实现)。
入侵检测系统
• 实现IDS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系统监控、检查指 定链路上的所有流量,然后将流量通数据库中 已知不需要检测的流量特征加以比较,这是基 于特征的IDS。
• 还有一种是,IDS试图从实际网络数据构建“正 常”通信量列表,然后标示任何与已建正常通 信量列表不匹配的流量,这是基于异常检测的 IDS。
➢ SnortSam、Fwsnort和snort_inline软件如何 保护网络不受攻击,在本节内有详细的介绍。
6.3 入侵防御讨论
讨论一下防火墙和IDS之间的差异: ➢ 防火墙的核心目的是根据流量与防火墙给定的策略,
允许或阻止网络流量。 ➢ 它能快速做出决定,尽快放行或阻塞分组
➢ NIDS目的是在网络中找出感兴趣的攻击/入侵/事件 ➢ 使用时不要因为流量过大而漏掉分组,并且需要不断
6.2 主动响应与IPS
• 主动响应与入侵防御的对比
– 入侵防御通常应用在内联设备 – 而主动响应不需要内联设备来实现,而且主动响应更
具有更改或阻塞网络流量的功能。 – 两者区别在于:任何不与恶意流量内联在线的响应机制,
不再阻止这种流量到达想要到达的目标和位置。
6.2 主动响应与IPS
➢ 主动响应的目的是在不需要管理员的情况下买自 动地对检测到的攻击做出反应并减少计算机入侵 企图造成的破坏效果。
配置Snort选项的格式如下: config <directive> [: <value>]
Linux系统上Snort配置
• Snort的规则选项是入侵检测引擎的核心,所有的 入侵行为都可以通过Snort规则选项将其表达出来, 使用起来非常灵活。所有的snort规则选项和选项 值之间用“:”分隔,而规则选项本身由“;”进行 分隔。
➢ 虽然Snort的功能非常强大,但其代码非常简洁,可 移植性非常好。迄今为止数百万的下载量使得Snort 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入侵保护和检测系统,并且成 为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
Linux系统上Snort配置
& Snort最主要的功能是对入侵进行检测,其工作方式 是对抓取的数据包进行分析后,与特定的规则模式进 行匹配,如果能匹配,则认为发生了入侵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