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模自动送料装置的设计
冲压送料机构课程设计
冲压送料机构课程设计一、引言冲压送料机构是冲压设备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将原材料输送至冲压模具进行加工。
设计一套高效稳定的冲压送料机构对于提高冲压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设计旨在介绍冲压送料机构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优化策略。
二、冲压送料机构的基本原理冲压送料机构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动力驱动输送装置,将原材料送入冲压模具进行加工。
常见的冲压送料机构包括滚轮送料机构、链板送料机构和齿轮送料机构等。
1. 滚轮送料机构滚轮送料机构是利用滚轮与原材料接触,通过滚动摩擦产生推动力,将原材料送入冲压模具。
滚轮送料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但对于较薄的材料容易产生划伤。
2. 链板送料机构链板送料机构是利用链条与原材料接触,通过链条的运动将原材料送入冲压模具。
链板送料机构具有传动力矩大、适用于各种材料的特点,但需要定期进行润滑和维护。
3. 齿轮送料机构齿轮送料机构是利用齿轮传动原理,通过齿轮的旋转将原材料送入冲压模具。
齿轮送料机构具有传动效率高、运行平稳的特点,但对于较薄的材料容易产生变形。
三、冲压送料机构的设计方法冲压送料机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原材料的尺寸、形状和性质,冲压模具的设计要求,以及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等。
1. 确定送料机构的类型根据冲压加工的要求和原材料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冲压送料机构类型。
滚轮送料机构适用于较薄的材料,链板送料机构适用于较厚和较重的材料,齿轮送料机构适用于各种材料。
2. 计算送料机构的传动参数根据原材料的尺寸和形状,计算出所需的送料机构的传动参数,包括传动速度、传动力矩和传动比等。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冲压模具的设计要求和生产效率进行优化。
3. 设计送料机构的结构和布局根据冲压设备的空间限制和生产工艺要求,设计合理的送料机构结构和布局。
确保送料机构能够稳定运行,并且方便维护和调整。
四、冲压送料机构的优化策略为了提高冲压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可以采取以下优化策略。
基于PLC的冲床自动送料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冲床自动送料装置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我们结合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研发出基于PLC控制的冲床自动送料装置,适用于普通冲床、深喉颈冲床和龙门冲床,经工厂实际应用,其位置控制精度可以达到±0.1mm,远远高于人工送料,同时安全性大幅提高,较好的解决了人工送料精度低,危险性高等行业普遍问题。
关键词PLC;冲床;自动送料;控制随着微电子、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以其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编程灵活、功能扩展方便、运算速度快等特点,在运动控制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1]。
针对冲压行业加工精度低、安全性差等普遍问题,我们研发了基于PLC控制系统的自动送料装置。
经试用,基本能够代替人工操作,而且具有精度高、操作方便、安全性好等特点。
在该自动送料装置中,用户只需要对板材冲压路径进行编程,然后按动开始键就可以完成指定的冲压送料程序;同时还可实现路径自主编程、自动送料、原点复位等功能;操作人员不仅能控制冲床自动送料装置,按照设定的送料路径程序完成冲压任务,并且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送料路径程序;该设备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位置控制误差在±0.1mm,精度也达到了工厂的使用要求,较好的解决了冲压现有手动送料存在的问题。
1 整体设计冲床自动送料装置适用于普通冲床、深喉颈冲床和龙门冲床,在现有的冲床不做改动的情况下,增加一个自动送料装置作为辅机实现送料自动化。
冲床自动送料装置主要由二坐标直线运动单元、人机交互界面、PLC控制单元等部分组成,其中二坐标直线运动单元由步进电机,滚珠丝杠等部件组成,保证运动控制精确;人机交互界面采用触摸屏完成系统参数的设定、加工过程监控、程序仿真和模拟等功能;PLC作为控制核心器件,根据用户输入的参数并通过采集装置各个位置的状态信号控制步进电机动作实现整个冲床送料装置的协调动作。
2 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2.1 PLC控制单元控制系统采用的PLC为三菱FX1n-40MT,40点主机配有24点数字输入和16点晶体管输出,两路高速响应输出最高频率可达100kHz,可方便控制步进、伺服驱动系统,RS422通讯端口可实现与触摸屏的连接,系统的硬件原理图如图1所示。
冲床冲压的自动送料装置设计
--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冲床冲压的自动送料装置设计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年月日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是关于冲床冲压的自动送料装置设计的设计。
首先对输送机作了简单的概述;接着分析了输送机的选型原则及计算方法;然后根据这些设计准则与计算选型方法按照给定参数要求进行选型设计;接着对所选择的输送机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校核。
在冲床冲压的自动送料装置设计的设计、制造以及应用方面,目前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国内在设计制造冲床冲压的自动送料装置设计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足。
关键词:冲床冲压的自动送料装置设计,传动装置,连杆,减速器目录摘要 (1)目录 (2)第1章绪论 (1)1.1 冲床冲压的自动送料装置设计的发展史 (1)1.2 冲床冲压的自动送料装置设计的用途 (1)1.3 冲床冲压的自动送料装置设计的优越性 (1)1.3.1 冲床冲压的自动送料装置设计的特点 (1)1.3.2 冲床冲压的自动送料装置设计与其他工件输送机的比较 (2)第2章自动送料装置总体方案 (3)2.1 课题设计方案 (3)2.2 方案一 (3)2.3 方案二 (3)2.4 方案三 (4)2.5 方案四 (4)第3章连杆机构运动学分析 (5)3.1 常规型的几何关系分析 (5)3.2 悬点的位移 (7)3.3 悬点的速度 (8)3.4 悬点的加速度 (9)3.5 悬点运动学参数计算分析 (9)3.6 连杆的设计 (12)3.6.1 选材 (13)3.6.2 校核 (13)第4章电动机选择、传动系统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15)4.1电动机的选择 (15)4.2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的确定及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16)4.3 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计算 (16)第5章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8)5.1 V带传动设计 (18)5.2 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设计 (22)5.3 低速级斜齿圆柱齿轮设计计算表 (28)5.4 斜齿轮设计参数表 (33)第6章轴的设计计算 (33)6.1 Ⅰ轴的结构设计 (33)6.2Ⅱ轴的结构设计 (36)6.3 Ⅲ轴的结构设计 (38)6.4 校核Ⅱ轴的强度 (40)第7章轴承的选择和校核 (44)7.1 Ⅱ轴轴承的选择 (44)C (44)7.2 根据滚动轴承型号,查出r C和or7.3 校核Ⅱ轴轴承是否满足工作要求 (44)第8章键联接的选择和校核 (46)8.1 Ⅱ轴大齿轮键的选择 (46)8.2 Ⅱ轴大齿轮键的校核 (46)第9章键联接的选择和校核 (47)第10章减速器的润滑、密封和润滑牌号的选择 (47)10.1 传动零件的润滑 (47)10.1.1齿轮传动润滑 (47)11.1.2滚动轴承的润滑 (47)10.2 减速器密封 (47)10.2.1 轴外伸端密封 (47)10.2.2 轴承靠箱体内侧的密封 (47)10.2.3 箱体结合面的密封 (47)第11章减速器箱体设计及附件的选择和说明 (48)第12章自动送料装置控制电路设计 (53)总结与展望 (55)参考文献 (56)结束语 (57)致谢 (58)第1章绪论进入21世纪,我国工件工业快速发展,深加工产业规模也在飞速扩大,现有工件机械设备生产能力小,不能满足大型加工厂的生成要求。
冲床自动送料装置设计
冲床自动送料装置设计介绍冲床自动送料装置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实现自动送料和自动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精度。
本文将探讨冲床自动送料装置的设计,包括设计原理、组成部分和实现方法,让读者了解自动送料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
设计原理冲床自动送料装置的设计原理是利用机器人或其他自动装置将工件送入冲床。
在实际生产中,主要采用两种设计方案:方案一:气缸设计这种设计方案主要是通过使用气缸来完成送料装置的自动化。
具体来说,气缸可以通过压缩空气来快速移动操作臂,将工件送入冲床中进行加工。
该方案成本低廉,易于维护,但是其移动速度受到了气源压力和工件重量的限制。
方案二:电机设计该方案则主要通过电机的转动来完成自动送料装置的设计。
电机驱动送料装置移动,将工件送入冲床进行加工。
相对于气缸设计方案,它可以实现快速移动和精准定位,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精细的控制。
但其成本较高,需要较为复杂的控制系统进行配合,维护难度也相对较大。
组成部分冲床自动送料装置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包括:操作臂操作臂是送料装置的核心传动装置。
它负责将工件送入冲床中进行加工。
根据不同的设计方案,操作臂可以使用气缸或电机控制。
控制器控制器是自动送料装置的关键部分,负责控制送料装置的运动和维护其正常工作。
控制器需要根据业务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件进行编程,并完成项目调试、维护和升级等一系列工作。
传感器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工件尺寸和位置,快速反馈信息给控制器,控制器再利用反馈的信息进行对走位进行修正,从而保证了送料装置的精度。
其他配件冲床自动送料装置还需要配备一些其他配件,如支架、传动装置、线缆等,来帮助实现正常工作。
实现方法在实际的设计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来完成冲床自动送料装置的设计:步骤一:确定设计方案根据业务和生产需要,我们需要确定适合自己的设计方案。
如何选择方案,需要从成本、效率、精度等不同方面进行评估,并进行一个比较。
步骤二:确定操作臂的类型具体操作臂的选择则要根据自动送料装置的设计方案和工作环境选择。
冲床冲压的自动送料装置如何设计【详细介绍】
冲床冲压的自动送料装置如何设计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更多冲压加工工艺及设备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高精度、高速冲压生产线通常是与开卷校平、自动送料、废料处理等组成加工系统,制桶设备生产厂为了提供成套的自动化设备,必然要开发研制各种类型的附属装置。
对常速压力机,用一副模具进行落料或冲孔时,采用普通的送料装置即可满足产品精度要求;而对于高精度、高速压力机,使用普通结构的送料装置就显然不能满足产品的精度要求。
机床的精度再高,送料精度上不去,生产出的冲压件仍是废次品。
所以送料装置设计及精度问题也很重要。
影响送料精度的因素如上所述,对于行程次数在200次/分以下的常速压力机,可采用普通辊轴式送料装置;但对于行程次数为100~2000次/分的高速、高精度压力机,要求送料装置也高速化,当送料速度达30m/min,送料节距达200mm以上时,采用普通的送料装置,送料精度就满足不了要求。
要研制高精度的送料机构,必须先了解影响送料精度的因素。
送料精度与送料装置的设备、制造、生产工艺、冲压件材料等方面有关。
(1)设计。
包括机构方案的选择,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设计计算误差,误动作计算误差,传动链的长短等;(2)制造。
有加工误差、装配误差、传动机构间隙值;(3)工艺。
有送料速度、送料稳定性、零件形状变化、零件故障;(4)材料厚度的均匀度,表面光滑度等。
尽管影响送料精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一次送料精度取决于送料速度。
送料装置的平均送料速度为送料进距与每分钟送进次数之乘积,压力机工作期间内、送料所占时间往往只占180°曲轴转角,且送料过程中送料速度不是常数,实际送料高速度约为平均速度的三倍,增大送料速度会降低送料精度,这与提高送料精度的途径相违背,所以应研究其它途径。
提高送料精度的措施在条料或卷料自动化冲压生产中,采用的送料装置有辊式、钳式、夹持式、钩式等。
其中,辊式占有有主要地位,故以辊式为例来讨论,其原理对于其它类型的送料装置具有同样意义。
冲床自动送料机构的设计
冲床自动送料机构的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目录第一章前言 (1)课题来源及意义 (1)1.1.1 冲压在机械制造中的地位及特点 (1)1.1.2 现代冲压加工发展趋势 (1)参考文献综述 (2)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 (4).冲压模 (4).自动送料机构 (4)第三章模具的设计 (6)零件分析及模具的结构形 (6)复合模具工作部分的设计计算 (7)模具尺寸规格和其余零件的设计计算 (9)模具的机构 (14)第四章自动送料机构的设计 (15)原理、结构及工作过程 (15)结构特性 (17)离合器的选用 (21)齿轮的设计及校核 (22)轴的设计及校核 (27)轴承的设计和校核 (31)键的设计和校核 (33)第五章润滑与密封 (35)润滑 (35)密封 (35)安全 (35)参考文献 (36)结束语 (37)中英文翻译 (38)前言冲压是金属塑性成形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它主要用于加工板料零件,所以也称为板料成形。
冲压既能够制造尺寸很小的仪表零件,又能够制造诸如汽车大梁、压力容器封头一类的大型零件;既能够制造一般尺寸公差等级和形状的零件,又能够制造精密(公差在微米级)和复杂形状的零件。
冲压具有生产率高、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操作简单、便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在汽车、机械、家用电器、电机、仪表、航空航天、兵器等生产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1 冲压在机械制造中的地位及特点冲压既能够制造尺寸很小的仪表零件,又能够制造诸如汽车大梁、压力容器封头一类的大型零件;既能够制造一般尺寸公差等级和形状的零件,又能够制造精密(公差在微米级)和复杂形状的零件。
占全世界钢产60%~70%以上的板材、管材及其他型材,其中大部分经过冲压制成成品。
冲压在汽车、机械、家用电器、电机、仪表、航空航天、兵器等制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冲压件重量轻、厚度薄、刚度好。
连续冲模数控自动送料装置的设计
第28卷第4期2016年12月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V〇l. 28,N〇-4Dec. 2016连续冲模数控自动送料装置的设计邵凤翔,赵科(河南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1191)摘要:在普通冲床上增加数控自动送料装置,对特殊零件进行连续冲模作业,并对基于个人电脑控制的数控自动送料装置的机械结构和电气控制方法进行了设计,用安装了mach3控制软件的个人电脑替代专用的数控系统,使设计和制造成本大幅降低.关键词:冲模;送料装置;设计;mach3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330X(2016)04 -0037 -04冲床在落料加I:进行手:丨:送料时会出现送料速度慢、间距不均匀、效率低、事故多发等问题,在进行复 杂零件冲孔时,冲模的设计周期长、成本高.为解决这些问题,适应多品种、中小批景零件的加工,设计了连 续冲模数控自动送料装置,可以用简单冲模加工复杂的零件.本设计主要包括电气控制部分和机械传动部分,采用mach3 CNC控制软件,使用个人电脑直接控制0动送料装置,大大降低了成木.1冲床自动送料装置的设计依据针对大块薄板间距不等的冲孔零件进行:丨:艺分析.第一种方法是钻削加:丨:,存在的问题为薄板在钻削时变形大、划线速度慢、效率低,对I:人熟练程度的要求高,孔勹孔之间的位置不易保证;第二种方法是整体 模具一次冲佧成型,相对位置容易保证,但是加工难度大且设计复杂,要求冲床大、模具大,投入成本高,手 工送料比较危险.对此,若设计一个简单的凸凹模将耍冲的孔依次冲山即可解决问题,板料的运动由步进电 机驱动的丝杠螺母机构带动,又由于数控系统控制的丝杠螺母机构定位精度高,能够满足冲床的加:1:精度. 因此,应用在冲床加I:上完全可以保证孔与孔之间的位置精度.针对小零件的落料加I:进行:丨:艺分析,比如螺母的平垫几加I:过程是先将板材裁成比垫几稍宽的条状,然后手工送料进行落料冲孔.存在的问题为裁板和冲佧需要两道工序,特别是冲佧时手工送料,每次都 要找准挡料的位置,浪费时间.因此,如果整个板料不再裁成条状,或者裁成很宽的条状,去掉模具上的挡料 进行冲压,则板料的纵向和横向运动将由步进电机驱动的丝杠螺母机构带动.2控制方案的确定2.1控制器的选择方案一:数控装置选用成熟的FANUC系统,实现软硬件的合理配置来实现控制功能.零件变化后,可以 很容易地编写国际G代码以适应新的加工要求,实现冲床的全自动化控制._尤论从提高生产效率还是减轻 工人劳动强度方面考虑,此方案均具有极大优势,但它的价格比较贵,改造的成本过高,影响了它的实施.方案二:数控装置选用免费的mach3控制软件,开发出冲压代码和和应的接口电路,用个人电脑控制. 当零件发生变化时,在控制软件中编写G代码即可.控制系统由个人电脑替代且选用实验室现成的步进电 机和驱动器,成本明显降低.收稿日期=2016 -05 -25基金项目:河南工程学院与东莞市广升精密五金机械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项目(H2014009);郑州市2015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0239) 作者筒介:邵凤翔(1973 -),男,四川青神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与制造.• 38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年2.2总体万案的确定(1) 普通冲床数控送料装置是点位控制机床,所以数控系统选连续控制系统,如个人电脑安装的mach3 CNC控制系统.(2) 冲床数控送料装置属于一般精度的点位控制.在保证一定加I:精度的前提下,应简化结构、降低成 木,故采用步进电机开环控制系统.(3) 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微机数控系统中除了 CPU外,还包括光电隔离电路、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和-K 他辅助电路.(4) 为了保证进给伺服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平稳性,选用有预紧机构且摩擦小、传动效率高的滚珠丝杠螺 母副,以提高传动刚度并消除间隙.(5) 导轨承受的〗卡:力和扭矩较小时,采用光杠和直线轴承以减少导轨的摩擦力,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 冲床系统利用个人电脑上安装的mach3数控系统驱动两台步进电动机,利用滚珠丝杠和精密直线滚动导轨带动工作台:r向和y向进给,完成工件直线或圆弧插补作业.3工作台的设计冲床作业件是冲头,冲头的运动是由电磁铁带动冲床上的离合器来控制的.x向和y向送料机构驱动电动机选用两台步进电动机,控制器是个人电脑.由个人电脑对步进电动机的位置和速度进行控制,以满足加工精度的耍求.控制原理为从电脑发山的高低电平通过光电隔离装置控制步进电动机止反转,输山控制脉冲个数控制电动机的转角,输出脉冲频率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工作台原理如图2所示.图1系统原理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system图2工作台原理Fig. 2 Schematic diagram of worktable4电气控制的设计4.:根据使用要求,经过严格的分析计算,确定系统配置如下:(1) 按照实验室现有的条件,选用个人电脑和mach3 CNC控制系统;(2) 根据:t轴和y轴的进给功率要求,通过计算选择110BC380M二相反应式步进电机:(3) 轴和;r轴驱动器选用DF3C46型驱动器:(4) 采用100 VA的系统电源隔离变压器;(5) 系统电源采用24 V/4.5 A的电源;(6) 离合器电磁铁选用专用的拉杆电磁铁.机床中的进给系统需要6动控制,为此需要设计接口转换电路和强电控制电路.强电部分数控6动送料装置的电气原理如图3所示.L1,L2,L3均为机床输入总电源,QF1为总电源开关.三和交电动机冲头3:作台装有niach3 CNC控制软件的PC工作台电离器光隔电第4期邵凤翔,等:连续冲模数控自动送料装置的设计• 39 •流电源(380 V)LI,L2, L3通过总电源开关QF1接通U,V,W并接二路输出.一路输山单相交流220 V至数控系统,一路输出三和380 V至电磁铁驱动单儿,还有一路输山二相电源至主电动机[1].图3中,QFl ~QF3为三和空气开关;KM1 ~KM3为二相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KM1用来控制步进电机驱动器的强电输送;断路器QF2为步进电机的过载及短路保护:交流接触器KM3用来控制电磁铁的吸合;断路器QF3为主电机的过载及短路保护;交流接触器KM2用来控制主电机的A动和停_1丨:.4.2弱电部分图3强电控制图Fig. 3 High voltage control 弱电电气控制原理如图4所小\图4弱电电气控制原理图Fig. 4 Low voltage electrical schematic diagramDB25针脚[2]定义如下:Pc2为x脉冲控制信号;Pc3为r方向控制信号;Pc4为x方向使能控制信号;Pc5为y脉冲控制信号;Pc6为y方向控制信号:pc7为y方向控制信号;pc8为冲fK控制信号:pclO为:t,y止负方向行程限位输入信号;p e ll为*向冋零输入信号:Pcl2为y向冋零输入信号.4.3电磁铁驱动模块当Pc8针脚为低电平时光电隔离电路导通,二极管8055导通,K2中间电流继电器得电,K2中间继电器 的动合触点闭合,使得三和交流接触器KM2线圈得电、KM2主触点闭合,主触点闭合后电磁铁得电,电磁铁拉动离合器,完成一次冲压[3].5建立软硬件之间的联系5.1建立打印机接口与m ach3软件的联系[4](1)在mach3中的“公\英制选择”窗口中选择mm.• 40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年(2) 在“内核速度”窗口选择25 000 Hz ,丙为本次设计选用的DF -3A 驱动器的频率为25 000 Hz .(3) 在“电机输出”窗口如图5设置.⑷在“信号输出”窗口中设置.Enahlel a 轴步进电机使能控制信号,引脚序号为5 ; Enahld 轴步进电 机使能控制信号,引脚序号为7;Output #1:冲压控制信号,引脚序号为8.(5)设置步进电机参数.参数•决定了 I :作台每运动1 mm 步进电机需要多少个脉冲.设计参数: 0.75°/脉冲的步进电机旋转1圈需耍360°/0. 75° =480个脉冲.驱动器使用10细分,丝杠导程为5 mm .&—7鄕=480 x 爭= 960个脉冲.不考虑机械传动误差的理论精度为1=0.001 04 mm , I :作台的最大速25 000960x 60 mm/min = 1 562. 5 mm /min .更多参数的设置参考madi 3使用说明_|5.5.2V B 开发冲压代码步骤一:选择“操作”菜单下的“VB 脚码编辑器”,如图6所示;步骤.冲W 无上死点检测的冲佧代码ml 88. vb 后置代码,在图6中输入如下代码.00001X 665 Y 210 M 188 X 280 Y 360 Ml 88 X 30 Y 130 M 188G 54X 535 Y 130 M 188 X 280 Y 425 M 188 X 30 Y 425 Ml 88薄口褪糊醜S__ 引赖IS 剐關S/奸我艄|Sipil Stq Pin#lir hs#fiirLnSlip Lai St*p fori lie fort I bit 134式 .1T Am4564^ l 1GO O X 740 Y 500 Ml 88 X 535 Y 425 M 188 X 160 Y 160 M 188 M 30X 665 Y 425 M 188 X 430 Y 310 M 188 X 80 Y 360 Ml 88| ■ T T 1 Scripter Vindav|文件_瑱迗行阀U t 断系» & > t>i i >i >Msleeps10G )ActivateSig^nal (Outputl > :#活信号1冲压sleep(100)DedctivateSign«l(Oubputl )结聚冲压 sIoop( 100)1图5电机输入对话框Fig. 5 The motor input dialogue图6 VB 脚码编辑器 Fig. 6 VB foot code editor6结论通过对电气控制部分和机械传动部分的设计,利用个人电脑直接控制连续送模6动送料装置进行冲模 加:丨:,生产效率提高,成木下降,加零件的形位公差精度能够得到保证,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 秦曾煌.电工学简明教程[M ].北京:高等教#出版社,2013:178 -231.[2] 福*斯奥.Visual Basic 2010入N 经典[M].北京:人LC 邮电出版社,2011:86 - 152.[3] 廖效果.数控技术[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25 - 201.[4] JAMES A R,CLENN J. .1:业电子技术[M ].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9 -123.New design of numerical control automatic feeding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dieSHAO Fengxiang , ZHAO Ke{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Hen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 Zhengzhou 451191? China ) Abstract : Numerical control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is added to nornial punch with progressive die of special parts. Through themechanical stmcture and electrical control methods of numerical control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that is controlled by the personal computer, the special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is replaced by the personal computer that is installed with the ma{*h3 control software, then both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st \decreased.Key words : die ; feeding apparatus ; design ;mach3。
冲床自动送料装置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冲床自动送料装置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自012姓名:禹锦绣指导老师:李力日期:2005年6月1日前言冲压自动送料装置为冲床辅助装置,可以将进料自动送入冲床工作区域。
通过此装置可以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冲床自动送料装置可以节省人力,提高工厂的自动化程度。
此外,冲床自动送料装置的针对性强,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容易生产加工,成本不高,并且实用性很强。
冲床自动送料装置的局限性在于每种送料装置一般只适用于一种类型的材料的自动进给。
例如,薄板料的自动送给经常采用辊式送料机构,然而厚的板料一般不用这种结构。
冲床自动送料装置的针对性很强,一台装置不太可能既能送进板料,同时也能送进棒料和条料。
而且,即使可以让一台装置能够同时送进几种类型的材料,除了造价提高外,并不实用。
因为对一般工厂来说,其生产的产品一般比较固定,在冲床加工产品不变的情况下,作为辅助设备的送料装置自然没有必要变动。
设计冲床自动送料装置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 实用性自动送料装置是为了是冲床加工更加快捷,减轻工人的劳动。
送料装置必须安全可靠,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
2. 要有效益自动送料装置可以减少劳动力。
如果能同时实现进料、出件和收集废料的自动化,每台冲床至少能节省一个劳动力单位。
在设计前必须估算自动送料设备的投入(包括开发、生产、使用周期和设备维护)的费用。
如果在同等效率下设备的投入大于或接近于所节省的劳动力单位在设备使用周期内应付工资,那么这种产品就不能为工厂创造效益,是不可取的。
摘要冲床自动送料装置是配合冲床工作,以提高冲床的工作效率,同时减轻工人的劳动量,提高冲压工艺的自动化程度。
本设计方案的原理:动力从冲床带轮取出,通过传动轴传递给送料辊和废料卷料筒,同时完成板料的送进和废料的卷起。
带轮将动力通过齿条传递给齿轮,齿轮和一个单向超越离合器相联结,只传递正向的转矩。
单向超越离合器带动传动轴1转动,由轴1上的齿轮带动送料辊送料。
冲床自动送料机构设计
圈 6 冲 压 送 料 送 料 机 构 总 装 配 图
由于 此机 构 的辊子 长度 为 l O O mm, 因此 , 用 于 适 条料宽度 为 8 m 以下 的条料 。辊子 直径为 1 0 0 m 0 mm。
由于 与离合 器相 接 的摇杆 的摆 动 角度最 大 为 9 。, O 因
关键词 : 冲压 送 料 ; 具 ; 模 自动 化
中图分 类号 : G3 51 T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5 5 2 1 0 — 0 0 0 1 7 — 4 X【0 2)8 0 5 — 2
在冷冲压生产过程中,在冲模或冲压设备上采 用各种机械装置 , 代替人工完成 冲压生产 , 为冲压 称 生产 机 械化 与 自动 化 。 在一 个 冲压作 业循 环 中 , 送料 、 动 、 力机行 从 起 压 程作业 、 卸件这 4 个环节中 , 压力机滑块一个行程的 时 间 , 占一个 作业 循 环 时间 的 l 只 0% 2 5%, 压力 机 空运转时间占 9 %一 5 与 冲压作业类别 、 0 7 %, 模具结 构、 冲压材料状况 、 工人操作 的熟练程度有关。 冲压过程 的 自动化 , 是提高冲压生产率 , 保证安 全 生 产 的根 本 途 径 , 意 义 在 于 : 善 了劳 动 条 件 , 其 改 减 轻 工 人 的体 力 劳 动 ; 高 了劳 动 生产 效率 ; 提 提高 了 冲 床 的利 用 率 , 而 节 约 了电 力 , 从 降低 了成 本 ; 证 保 了生产安全 , 用机械代替 了人工 , 使操作者双手脱离 开冲床工作危 险区; 降低 了工时的消耗 , 延长了冲模 的使用寿命 , 减少 了坯件堆放面积 。
M TA A L B实现【. J 微机与应 用 ,04 ( :2 5 . 】 2 0 。1 5 - 3 ) 【] 6杨雁 宁. 6 利用 MA L B实 现 B TA P神经 网络 的设计 【. J 河南科 】
冲床自动送料机构设计
冲床自动送料机构设计
冲床自动送料机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内容:
1. 送料装置设计:根据冲床自动化生产要求,设计并安装适合的送料装置,如滚筒送料装置、气压送料装置或者抓料装置等。
选择合适的送料方式和结构,在保证送料精度和速度的前提下,减少冲床停机时间。
2. 送料系统控制设计:设计适合的电气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用于实现送料的自动化控制。
可以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者CNC(数控机床)等控制技术,确保送料精度和稳定性。
3. 送料力学结构设计:根据产品要求和冲床工艺特点,设计强度合理、刚度足够的送料力学结构,以承受冲床工作时的各种力和负荷,如加工载荷、惯性力、振动力等。
同时要考虑送料部件的重量和体积,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尽量减小对冲床结构的影响。
4. 安全保护设计:考虑到冲床工作时可能产生的危险和意外情况,设计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如急停按钮、光栅安全门、安全感应器等,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5. 送料自动化控制设计:通过传感器检测和反馈系统的信号,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送料的自动切换和调整。
可以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参数,设定相应的送料速度、长度和位置等,减少人为干预的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冲床自动送料机构设计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降低劳动强度和故障率。
同时要考虑到冲床的工艺特点和自动化控制的可行性,确保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和经济性。
冲模自动送料装置的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自动送料冲床机构综合机械原理课程综合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学院机械工程系班级08铁道车辆3班姓名易礼东完成日期2010年12月25日指导老师冯鉴老师1.设计任务1.1设计题目自动送料冲床机构综合 1.2自动送料冲床简介自动送料冲床用于冲制、拉伸薄壁零件,本课题设计的自动送料冲床机构主要用于生产玩具车上的薄壁圆齿轮。
冲床的执行机构主要包括冲压机构和送料机构。
工作时,要求送料机构先将原料胚件送至冲头处,然后送料机构要保证原料胚件静止不动,同时冲压机构快速的冲压原料胚件,制成要求的齿轮。
最后,冲头快速返回,执行下一个循环。
送料机构在此期间将原料胚件送至待加工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1.3设计条件与要求①以电动机作为动力源,下板固定,从动件(冲头)作为执行原件,做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其大致运动规律如图1所示,具有快速下沉、等速工作给进和快速返回等特性。
②机构应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工作段的传动角r大于或等于许用传动角冲床机构运动方案示意图[r]=450 ③冲头到达工作段之前,送料机构已将配料送至待加工位置。
④生产率为每分钟180件。
⑤冲头的工作段长度l=100mm ,冲头总行程长度必须大于工作长度两倍以上。
⑥冲头的一个工作循环内的受力如图2所示,在工作段所受的阻力F 1=2300N ,其他阶段所受的阻力为工作段所受阻力的五分之一。
即F 0=460N 。
⑦送料距离S n =150mm 。
⑧机器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不超过0.03。
图1图21.4设计任务1. 绘制冲床机构的工作循环图,使送料运动与冲压运动重叠,以缩短冲床工作周期;2. 针对图所示的冲床的执行机构(冲压机构和送料机构)方案,依据设计要求和已知参数,确定各构件的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3. 在冲床工作过程中,冲头所受的阻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不考虑各处摩擦、其他构件重力和惯性力的条件下,分析曲柄所需的驱动力矩;4. 取曲柄轴为等效构件,确定应加于曲柄轴上的飞轮转动惯量;冲头所受阻力曲线5.用软件(VB、MATLAB、ADAMS或SOLIDWORKS等均可)对执行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并画出输出机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线图。
冲压模具设计与自动送料机构
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论文)题目:冲压模具设计与自动送料机构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院:指导教师:本设计包含说明书及CAD图纸QQ229780692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概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对冲模的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冲模的分类及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冲模的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冲压生产批量、模具类型和选用设备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工序组合的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冲压模具设计概述基本概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冲模设计的主要工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动送料冲压出料机构设计
自动送料冲压出料机构设计说明题目:自动送料冲压出料机构设计学院:机电工程专业班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自动送料冲压出料机构结构二自动冲压机构的工作原理50*50*5的毛坯由送料传送带传到送料口,送料口是内有50*50通孔的管道,毛坯顺送料口进入转盘的毛坯放置口。
转盘是由PLC控制每次转动90°,第一次转动将毛坯带入待冲压位置,第二次转动将毛坯送到冲压位置进行冲压。
冲头是由液压系统控制,当毛坯被送到冲压位置时进行冲压,冲压废料由盘上的废料出口掉出。
转盘第三次转动冲好的零件从转盘的出料口掉出进入出料道再进入出料传送带送出。
三自动冲压机构的各机构零件的设计(1)自动送料机构自动送料机构由送料传送、入料口组成。
送料传送由电机带动起输送毛坯的作用,而入料口是50*50通孔的管道用来将毛坯送至转盘的毛坯放置口。
(2)自动冲压机构自动冲压机构由机架、冲头、转盘、固定圆盘组成。
机架用来固定冲头和固定圆盘。
需要特别介绍的是转盘和固定圆盘的组合a)转盘和固定圆盘的组合工作原理:固定圆盘固定在机架上而转盘由PLC控制每次转速90°在毛坯放置口转盘上有个毛坯大小的毛坯放置位置当毛坯由送料口送入掉入毛坯大小的毛坯放置位置内随转盘转过90°到达待冲为位置,再经过90°到达冲压位置。
冲压后再转90°到达转盘的出料口,因为固定圆盘也有一个出料口所以零件从出料口到达出料道。
b)转盘c)固定圆盘三、自动出料机构自动出料机构由出料道和出料传送带组成。
加工好的零件从出料口掉出后顺出料道滑至出料传送带传送出去。
冲床自动送料装置机械结构设计_毕业设计
3.6.2丝杠工作容许轴向载荷15
3.6.3临界转速15
3.6.4允许工作转速15
第4章 基于Pro/E的冲床自动送料机构装配图16
4.1冲床自动送料机构重要组件零件图16
4.1.1导向杆16
4.1.2导向杆座17
4.1.3丝杠17
4.1.4丝杠螺母17
4.1.5轴承支座18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控制技术、检测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进步,交流伺服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冲压生产领域,使得冲压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的水平大大提高,但作为数控冲床的辅助装置—自动送料机构,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自动送料机构作为冲压加工生产实现自动化的最基本的要求,它的自动化程度高低,直接影响着冲压生产效率、生产节拍以及冲压生产整体自动化水平,只有其自动化程度与冲压设备相匹配甚至高于冲压设备,才能够实现冲压生产的完全自动化。因此,在发展冲压成形设备的同时,给予送料机构足够的重视和研究是有着其实际的意义。
1.
1.
机械产品日趋精密、复杂,改型也日益频繁,对机床的性能、精度、自动化程度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单件、小批量生产的零件约占机械加工总量的70%~80%。为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特别是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零件的自动化生产,迫切需要一种灵活的、通用的、能够适于产品频繁变化的“柔性”自动化机床,在此背景下,数控机床应运而生。
冲床自动送料装置机械结构设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第1章引言1
1.1我国冲压设备与送料装置的现状及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1
1.2课题研究的相关背景3
1.3数控机床与自动送料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3
1.3.1数控机床的产生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交通大学自动送料冲床机构综合机械原理课程综合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学院机械工程系班级08铁道车辆3班姓名易礼东完成日期2010年12月25日指导老师冯鉴老师1.设计任务1.1设计题目自动送料冲床机构综合 1.2自动送料冲床简介自动送料冲床用于冲制、拉伸薄壁零件,本课题设计的自动送料冲床机构主要用于生产玩具车上的薄壁圆齿轮。
冲床的执行机构主要包括冲压机构和送料机构。
工作时,要求送料机构先将原料胚件送至冲头处,然后送料机构要保证原料胚件静止不动,同时冲压机构快速的冲压原料胚件,制成要求的齿轮。
最后,冲头快速返回,执行下一个循环。
送料机构在此期间将原料胚件送至待加工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1.3设计条件与要求①以电动机作为动力源,下板固定,从动件(冲头)作为执行原件,做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其大致运动规律如图1所示,具有快速下沉、等速工作给进和快速返回等特性。
②机构应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工作段的传动角r大于或等于许用传动角冲床机构运动方案示意图[r]=450 ③冲头到达工作段之前,送料机构已将配料送至待加工位置。
④生产率为每分钟180件。
⑤冲头的工作段长度l=100mm ,冲头总行程长度必须大于工作长度两倍以上。
⑥冲头的一个工作循环内的受力如图2所示,在工作段所受的阻力F 1=2300N ,其他阶段所受的阻力为工作段所受阻力的五分之一。
即F 0=460N 。
⑦送料距离S n =150mm 。
⑧机器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不超过0.03。
图1图21.4设计任务1. 绘制冲床机构的工作循环图,使送料运动与冲压运动重叠,以缩短冲床工作周期;2. 针对图所示的冲床的执行机构(冲压机构和送料机构)方案,依据设计要求和已知参数,确定各构件的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3. 在冲床工作过程中,冲头所受的阻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不考虑各处摩擦、其他构件重力和惯性力的条件下,分析曲柄所需的驱动力矩;4. 取曲柄轴为等效构件,确定应加于曲柄轴上的飞轮转动惯量;冲头所受阻力曲线5.用软件(VB、MATLAB、ADAMS或SOLIDWORKS等均可)对执行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并画出输出机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线图。
6.图纸上绘出最终方案的机构运动简图(可以是计算机图)并编写说明书。
2.设计背景冲床自动送料机实质上是上料机械手,适用于轴承行业、小五金行业、标准件行业的冲压加工。
它能自动上料和卸料,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改善工人劳动强度,确保人身安全。
本机节拍与冲床同步,连续生产.总体结构简单、紧凑,传动平稳,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便于加工、装拆、调整、维护、制造经济。
在冷挤压加工行业特别是轴承冲挤压加工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自动送料是冲压加工实现自动化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在一套模具上实现多工位冲压的根本保证。
自动送料机构每次送进带料或条料的距离称为送料步距,送料步距可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尺寸及冲压工艺的需要设计确定。
2.1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生产率送料距离板料厚度轴心高度冲头行程辊轴半径大齿轮轴心坐标大齿轮轴心坐标大齿轮轴心偏距送料机构最小传动角速度不均匀系数板料送进阻力冲压板料最大阻力冲头重力3.课题分析一般来讲,我们要设计一个机构,包括根据该机构的功能要求选择机构的类型,即确定机构运动简图的形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机构的型综合或构型综合设计;确定机构运动简图之后,我们需要计算它的尺寸参数,称为机构的尺寸综合或运动设计;之后才是机构的结构强度、有限元与加工工艺设计等。
由于本课题已经给出了自动送料冲床机构的运动形式,不必再确定运动简图。
所以,只需要考虑运动设计。
也就是说,题目中的综合指的是尺寸综合。
4.工作原理送料过程:电动机通过V带传动和单级齿轮传动带动曲柄转动,将一定量的薄钢板送入冲床工作台面位置冲制过程:飞轮飞轮驱动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为主动件,带动摇杆摆动,摇杆与棘轮共轴,从而将摇杆的连续往复摆动转换成棘轮的单向间歇运动,棘轮与辊轴中心轴线重合,最后依靠辊轴的压紧将一定量的板料送到工作位置。
5.机构选择方案一:小齿轮与辊轴的压紧考虑到小齿轮与工件直接接触不仅起不到压紧的作用还会损伤工件,所以该方案不合适。
方案二:辊轴与辊轴的压紧调整适当的间隙便于进料,可以保证工件稳定运动且工件表面无划痕。
比较两个方案后决定采用方案二。
辊轴的直径为60mm,上下辊旋转一周的送料长度为L,则:所以符合要求。
5.1间歇机构设计当板料送到滑块底部时要被冲制,存在冲压加工时间,所以应该设计间歇机构。
这里选择了棘轮机构。
棘轮与摇杆有共同的中心轴线,摇杆上安装了棘爪。
设棘轮的棘齿数Z=11,冲床往复一次的送料长度为L1,棘轮每转一齿,摇杆转角为α ,则取棘轮的模数m=6,则外径5.2运动方案设计方案一:如图所示本机构用了连杆和椭圆形的凸轮机构,齿轮—连杆冲压机构和椭圆形的凸轮—连杆送料机构。
正如图所示一样但在设计椭圆形的凸轮机构时不好计算和加工,这大大的增加了加工的难度和设计。
方案二:题目给出的方案根据压紧机构选择的结果,采用双辊压紧机构,则不采用齿轮啮合。
所以要在该方案的基础上改进。
此方案的优点:送料误差较小,且每次送料距离相同,结构简单,载荷平稳缺点:体积较大,有死点存在,但在主动轮采用飞轮可避免死点,且不符合设计要求中的最小传动角要求。
方案三:在方案二的基础上改进。
冲制机构方案不变,采用曲柄滑块机构。
曲摇杆机构中曲柄为主动件,带动摇杆转动,摇杆与棘轮共轴,从而将摇杆的连续往复摆动转换成棘轮的单向间歇运动,采用双辊轴压紧送料机构。
此方案的优点:棘轮机构可把摇杆的往复运动改成单一方向运动,曲柄摇杆的急回特性不影响机构运动,机构体积较小缺点:结构复杂,计算复杂,有一定的误差,但可以通过增加棘轮的齿数来减小误差,噪声较大。
综合上述三种方案,选择第三种方案。
6.理论计算6.1曲柄滑块设计已知条件冲压行程N=180转/分,则每转需要时间设飞轮的角速度为,则速度为根据冲头行程得C到冲头为245mm 冲头高20mm 滑块共高510mm 6.2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可采用最小传动角设计曲柄摇杆机构。
已知最小传动角为,则由此知确定各杆长度当a和d杆共线的位置有最小传动角γ存在分别为,当时为最佳传动机构,可根据余弦公式解得式中且解得:曲柄长度应非负,则所以 (其他值不符合要求舍去!)可取解得或者因为c<b,所以取6.3棘轮与曲柄摇杆机构的整合因为舍弃了齿轮啮合传动,所以可以直接设计为与棘轮共轴的摇杆,棘爪安装在摇杆上。
6.4发动机的选择本设计中已经采用了的设计,所以可得到速度可得瞬时功率按照一个工作循环中的平均能量选择电机功率=1.2 ,算的冲床传动系统如图3所示电动机转速经带传动、齿轮传动降低后驱动机器主轴运转。
原动机为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其同步转速选为1500r/min,可选用如下型号:图3由生产率可知主轴转速约为180r/min,且题目要求使用单级齿轮传动,电动机暂选为Y112M—4,则传动系统总的传动比传动比约为=8。
带传动的传动比,则齿轮减速器。
6.5飞轮的选择采用近似法算飞轮,根据设计条件所给出的最大阻力最大盈亏功飞轮安装在主动轴上算得飞轮选盘形飞轮选用铸铁为飞轮材质,飞轮半径为100mm,求得厚度1.6mm。
7.三维建模以及模拟运动仿真根据上面的计算数据,通过三维软件CATIA建模,并约束其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完了本设计的仿真。
建立的三维模型通过CATIA中的数字分析模块,分别测量出了冲头的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
冲头的速度曲线冲头的加速度曲线由于大齿轮做来回的回转往复运动,同样的也测量了其在3秒时间内的速度和加速度曲线。
大齿轮的速度曲线大齿轮的加速度曲线由于大齿轮同时也在转动,所以同样测出了其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曲线。
大齿轮的角速度曲线大齿轮的角加速度曲线8.实物照片根据要求,本设计在机械实验室里面,搭建了按比例缩小的模型。
通过实验,搭建的模型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实验室搭建的实物模型如下9.模型运动图和实物介绍图根据设计要求,根据本次实验做的CATIA模拟运动动画和实物模型介绍的视屏,随本说明书一并上交。
10.设计感想(总结)在这次机械原理的课程设计中,总的来说是收获了不少。
刚开始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觉得比较简单,不过做起来还是遇到了很多的小麻烦。
毕竟很多现实的因素是在设计的时候考虑不完全的。
做这个设计中,最大的收获就是顺带着把三维软件和仿真学了下。
刚开始了解的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学习新的东西,所以最后做出来的东西可能不是太理想。
不过毕竟是自己做的,数据一个一个计算的,图是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在这过程中还是收获了很多。
另外,在本学期也参加了第二届全国工程训练大赛,做这个设计的时间不是很多。
本来用“无碳小车”的设计可以当做机械原理的课程设计,不过这个课题还是做了。
多做做对自己的能力提升也有好处。
11.参考文献:[1].谢进.反平行铰链四杆机构的连杆曲线方程.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第18卷4期.[2].张新华.冲床自动送料机的原理与设计.锻压技术.1993年.[3].冯鉴何俊.机械原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4] 谢泗淮主编.机械原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5] 曹惟庆著.平面连杆机构分析与综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6] 作品设计说明书格式.百度文库/view/f4bcd58a6529647d272852b2.html附:CATIA中的三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