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答题模板
32类地理问题常见答题模板
![32类地理问题常见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b03eac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8.png)
32类地理问题常见答题模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理问题答题模板:
1. 地理位置问题:
- 问题:某地位于哪个国家/洲/地区?
回答:某地位于[国家/洲/地区]。
例如,北京位于中国,巴黎位于法国。
2. 自然地理问题:
- 问题:某地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回答:某地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描述]。
例如,亚马逊雨林地区气候湿润多雨。
- 问题:某地的地形特征有哪些?
回答:某地的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特征描述]。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
最高的山脉之一。
- 问题:某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回答:某地的自然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列举]。
例如,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
3. 人文地理问题:
- 问题:某地的人口特征是什么?
回答:某地的人口特征包括[人口特征描述]。
例如,印度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
- 问题:某地的主要语言是什么?
回答:某地的主要语言是[语言名称]。
例如,巴西的主要语言是葡萄牙语。
- 问题:某地的文化特色有哪些?
回答:某地的文化特色包括[文化特色列举]。
例如,日本的文化特色之一是茶道。
这些模板可以帮助你回答不同类型的地理问题,但具体回答还需要根据问题的
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自然地理答题模板
![自然地理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bb5f04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4.png)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降水:降水越多,雪线越低。 当地气候降水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4
描述特征时要描述突出主要特征,地理术语的使用
5
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不要出现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6
温馨提示: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大气密度
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出题较少)
01
长度
02
流向
03
流域面积大小
04
落差大小(水能)
05
河道曲直情况
06
支流多少
07
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
08
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越多
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度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少
01
02
03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地理综合题答题模版 (自然地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11.11
汇报人姓名
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1
在回答“条件”分析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有利及不利条件。
2
应注意回答的有序性;学会采用分点作答(找答题点);
地理高考答题万能模板(精选5篇)
![地理高考答题万能模板(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d3872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d.png)
地理高考答题万能模板(精选5篇)1.地理高考答题万能模板第1篇一、自然地理部分如何描述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地势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二、影响地理气温的因素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地理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三、影响地理降水的因素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地形:迎风坡、背风坡;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四、描述高考地理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结冰期:有无、长短;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高三地理怎么复习高考地理聚合思维法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方向探索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
如: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通过长期对气温、气压、风向和湿度等气候要素的观察,并仔细观察冰的初冻、融化以及物候现象等,得出了我国近五千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
逆向思维法这是以背道常规现象、由结论推原因或条件的高考地理思维方式。
如: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岩溶地形,这一反常现象怎样解释?按青藏高原现在的自然条件,不能形成岩溶地貌。
但如果反过来由果索因,从青藏高原的发展历史来探寻答案,则问题就解决了。
假设思维法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考地理科学假说。
由于受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某些现象不能确切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往往借助猜测,作出假定说明。
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地理大题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8e806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4.png)
地理大题答题模板一、选择题。
1. 下列属于南极洲气候特点的是()。
A. 降水少B. 气温高C. 潮湿多雨D. 植被茂盛。
2. 以下属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是()。
A. 兰州B. 青岛C. 呼和浩特D. 成都。
3.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A. 撒哈拉沙漠B. 非洲沙漠C. 澳大利亚大沙漠D. 南极洲沙漠。
4. 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是()。
A. 青海湖B. 洞庭湖C. 太湖D. 纳木错。
5.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A. 长江B. 亚马逊河C. 尼罗河D. 黄河。
二、填空题。
1.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为__________米。
2. 中国最大的半岛是__________半岛。
3.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_岛。
4. 世界上最大的洲是__________洲。
5.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__河。
三、解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世界上著名的火山及其分布情况。
2. 请分析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3. 请说明我国长江流域的地理特点及其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4. 请描述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5. 请简要介绍世界上著名的河流及其流经的国家和地区。
四、综合题。
1. 请结合地理知识,分析我国西部地区的气候、地形、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2. 请结合地理知识,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地理优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提出合理的发展规划。
3. 请结合地理知识,分析世界上著名的自然灾害及其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4. 请结合地理知识,分析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胜地及其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合理的旅游开发建议。
5. 请结合地理知识,分析世界上著名的自然资源丰富地区的开发利用情况及其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资源管理建议。
以上就是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大家学习进步!。
地理答题卡模板
![地理答题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3dd4f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6.png)
地理答题卡模板一、选择题。
1. 中国的四大直辖市是()。
A.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B.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
C.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D. 北京、上海、重庆、深圳。
2.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A. 长江。
B. 尼罗河。
C. 亚马逊河。
D.密西西比河。
3.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
A. 澳大利亚。
B. 冰岛。
C. 英国。
D. 印尼。
4. 以下哪个城市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
A. 拉萨。
B. 阿勒泰。
C. 喀什。
D. 阿坝。
5. 以下哪个城市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A. 东京。
B. 上海。
C. 德里。
D. 孟买。
二、填空题。
6. 世界上最大的洲是()。
7. 中国的最高峰是()。
8.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
9. 中国的最长河流是()。
10.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
三、简答题。
11. 请简要介绍一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2. 什么是地壳构造?简要说明地壳构造的主要特征。
13. 请简要介绍一下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
14. 什么是地理环境?简要说明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5.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
四、解答题。
16. 请解释一下地理学中的“环境问题”。
17. 请解释一下地球上的“自然灾害”。
18. 请解释一下地球上的“人口问题”。
19. 请解释一下地球上的“资源问题”。
20. 请解释一下地球上的“区域发展问题”。
以上就是地理答题卡的模板,同学们可以根据具体题目进行填写,加油!。
自然地理答题实用模板
![自然地理答题实用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8401d17b0717fd5370cdc71.png)
自然地理答题模板1、简述地形特征:地形特征:①地表形态特征:如地形以平原;或以山地丘陵为主等。
②地势高低起伏:如地势西高东低等简述云贵高原地形特征:喀斯特地形广布,地形崎岖,多山间坝子;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
2、分析或比较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1)气候特征:①气候类型②该气候类型的气温季节分布特点,如:夏季高温冬季低温(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特点;气温的年、日较差大小(表现海洋性和大陆性特点)③该气候类型的年降水量大小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如全年多雨;夏秋多雨,冬春少雨。
降水集中的时间和长短等(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主要影响该地的气温状况,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主要考虑影响降水情况季风:夏季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季风,来自陆,寒冷干燥,降水稀少地形地势:对气温的影响是每上升1000米气温降低6℃,同时考虑阳坡和阴坡对气温的影响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海陆分布:临海迎风岸,年、日较差小,海洋性较强,降水较多临海离风岸或陆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小,年、日较差大,大陆性较强,降水较少洋流影响: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降水较多,如遇迎风岸,降水丰富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降水较少,如遇离风岸,降水稀少3、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开发利用水文特征:(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为例)流量:流量受流域年降水量的影响,流域年降水量大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受流域地区降水季节变化的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流量季节变化也大汛期:受流域雨季的长短和雨量大小影响含沙量:受流域植被覆盖率的大小影响,还要受流域地形条件影响结冰期:受流域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影响,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凌汛:如果河流流向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该河段在初冬结冰时或初春融冰时有凌讯现象。
河流的开发条件:(水力资源、河航运等)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①流域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水量充足,河流流量大。
高考地理必备38个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必备38个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10b42a569eae009581becef.png)
1.某地地理位置的描述——标准模板,按规则出牌(1)绝对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纬度带位置、温度带位置)(2)相对位置和相邻位置(位于XX地区的XX方位,东西南北中靠、濒、临、接XXXXXX 地区)【引申题型】——地理位置进行评价(1)经纬度位置(所跨纬度带、热量带)——气候→农业(种类、生长期和熟质)(2)海陆位置(降水、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3)相邻位置(陆上相邻)——商贸、国际协作与分工(如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利于对外开放等)(4)交通位置(陆上、海上交通)——运费、大物流、转口贸易、商贸、腹地。
(5)经济位置——吸引资金、技术引进;科研,技术发展;国际协作和分工(6)政治位置——政治中心或区域行政中心2.地形特征的描述——标准模板,按规则出牌(1)地形类型多样或单一,以XX、XX、XX地形为主(2)地势起伏大(小),地势XX高XX低(3)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4)特殊地貌(如果有则一定要说):海岸线、喀斯特地貌、沙漠戈壁、冰川地貌、火山等【引伸题型】地形对地理要素的影响=气候+河流+土壤+农业+工业+交通+城市3.等值线题目的五读法——秒杀选择题(1)读图名——明确等值线的类型(2)读数值——注意取值,同时注意题干中所注的关键词“最大”、“最小”等词汇,在高考时一定要有目的性地勾画重点,正确运用好公式。
这里特别强调局部范围内“闭合”的地方(3)读懂疏密程度——反映水平差距的大小(如坡度、温差、风力、空间差异等等)(4)读懂凸起方向——这也是命题的重点,“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凸高为高、凸低为低”往往成为考试比较青睐的东西(5)读延伸方向——通过等值线这个载体,来考查影响某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这也是一种考法4.地方时的计算——找关键,取整估算,接近秒猜正确选项(1)第一步必须通过图文信息找到已知地方时——这是解题的关键(2)第二步明确公式,看算东还是算西,用加还是用减,这个题目有点变化,特别注意带有航程类的题目,必须加上航行的时间,否则这个题目就会陷入陷阱,要素不全,答案出错5.日界线——走好两步,即可得解(题干告知信息“处于同一天、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等等)(1)第一步是画出剖面图(2)第二步是找到0:00所在的经线这样题目即可得出正确选项6.地球公转类的题目——巧用“万能图”方法一:快速浏览题目,如果涉及到季节“三夏一冬选冬、三冬一夏选夏、遇到春秋不选”方法二:画出万能图,找到对应点,看移动方向7.航空发射基地的区位描述——标准模板,按规则出牌(1)良好的气象条件,风速小,晴天较多,大气透明度好(2)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3)人烟稀少,有建立禁区的可能(4)最好接近赤道地区,因为纬度低,惯性离心力大且地转偏向小,航天器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节约燃料(5)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的要求(6)夜间发射,利于跟踪目标进行观察8.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选择题双管齐下9.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题目边缘化凡是涉及到这类题的时候,知识迁移快速移到“我国的西北地区、进一步推到中亚地区”和“青藏高原,进而推到其他地区的高原”标准论述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XX的积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昼夜温差大”10.影响太阳幅射的因素:纬度+地形+光照(1)纬度低,太阳幅射强(2)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幅射的削弱少(3)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11.影响降水的因素:大气环流+地形+局部下垫面+海陆位置+洋流+人类活动(1)大气环流:单一气压带(单一风带)或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2)地形:坡向(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海拔(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对流不旺盛,形成凉爽的热带草原气候)(3)局部下垫面:植被和部分湿地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降水偏多(如果遇到冷空气,会形成降雪,其中以冬季的日本西北部地区和冬季的美国五大湖沿岸最为突出) (4)海陆位置:如果是大区域,离海近降水多,离海远降水少,如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是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但如果是局部范围有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如福建的东南沿海平原和西部山区地区就是一个特例)(5)洋流: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明显(6)人类活动:如人工降水、城市雨岛效应等如在选择题中遇到“降雨”类的题目——秒杀之道第一、看闭合状,找低压中心或气旋中心第二、看凸起方向,找低压槽,通过“锋面气旋、西冷东暖、冷锋后暖锋前”这个技巧来处理第三、快速判断季节,是否与季风有关第四、快速出“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来判断大气流的影响因素这样,就能快速、准确地得出答案12.气候特征的描述:气温+降水+组合(或分要素论述)(1)气温特征的描述=气温大小+年变化幅度+日变化幅度(2)降水特征的描述=降水量大小+年度分配+季节分配【注】气候成因两种模式的分析(1)地带性分布模式:太阳幅射+大气环流(2)非地带性分布模式:地形+洋流(识记三种气候的几个特殊性分布及其分析) 13.“风向”类的题目——四大思维,即可拯救(1)读数字,就近“作垂线,伸手”即可得出(2)看到纬线,快速画出“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3)准确定位东亚、东南亚、南亚三个地区,判断季节,明确四大风向及原因(4)题目中有锋面,看符号凸向,画出箭头,即可得出答案14.全球三大环境问题——“全球化思维”培养首先观察选项,看题中是否具有“全球性思维”的选项,有必选之,如果没有,根据情况而定全球气候变暖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原因(1)自然原因:太阳的异常活动(2)人为原因:①矿物能源的使用量加大,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②破坏植被,致使森林等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主要影响(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2)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3)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4)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新能源;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2)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用固碳技术(3)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培育农作物新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海岸堤坝,防止海水入侵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方法技巧:全球变暖的影响类问题的分析思路在复习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时,应注重理清思路,防止单纯地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
地理答题模板
![地理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c10b780c281e53a5802ffda.png)
地理答题模板一.自然地理(一)地理位置1.描述:(1)半球位置(2)纬度位置(影响熟制,热量)(3)海陆位置(对外联系,品种)(4)相对位置(5)交通位置(6)特殊位置(东部:市场+运输成本)(二)地形特征1.描述:地形类型(地形以为主,主要分布在地形区)地势(地势…高……低,地势自……..向……倾斜地形崎岖/平坦,地势起伏)海岸线平直/曲折特殊地貌:喀斯特/冰川(三)地貌1.岩石2.地貌(1)内力作用(2)外力作用(3)内外力共同作用:背斜谷,向斜山,渭河平原,汾河谷地4.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3.湖泊2.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变大:水生生物,湖岸两边地下水,调蓄净化水质,旱涝减少,生态良性,调节气候(四)大气的受热过程2.逆温的影响: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加剧大气污染,对航空造成影响(低空多雾不利起飞,高空有利)3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下垫面,天气,人类活动(五)气候1.与住房(1)降水大:房顶坡大,材料为竹木(2)气温高墙薄房大(3)光照采光面积,房间间距,朝向(六)河流1.水文:流量,水位,流速,汛期,结冰期,凌汛,含沙量2.水系: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河网密度,落差,类型3.河流航运价值影响因素(1)自然(里程):航运时间,航运里程,航运能力(径流量),条件(流速)(2)社经(岸上):流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达度,沿线城市数目和规模,经济腹地4.河流补给方式: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湖泊水5.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影响水系(流向,河床比降,流域面积,支流)影响水文(源头补给,流速,含沙量)6.开发(1)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2)在上游开展水利建设,大力开发水电,,同时切实有效的保护上游植被(3)在中下游地区对河道进行截弯取直,下游下游地区开发新的入海河道(4)提高河道开发度或适当加大开发力度7.洋流对航运的影响:速度,时间,燃料,运行成本,海雾影响安全(海雾的形成条件1.寒暖流交汇处 2.中低纬度沿海,寒流流经 3.中高纬,暖流流经)夏季洋流:西南风,冬季洋流:东北风(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山地垂直地带差异性的描述:(1)描述基带:基带和水平地带一致(2)描述变化:从山麓到山顶变化和基带向高纬度变化相似(3)描述帯谱数量:帯谱多少决定纬度和高度(特别是相对高度)(4)描述同一自然带高度差异: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与温度有关(阳坡高)(5)描述雪线(影响雪线因素:温度正,降水负,坡度正,夏季雪线上升)2.影响垂直帯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2)海拔越高越复杂(3)相对距离正比(八)曲线图的描述1.说范围,说趋势,说数值2.慎用“持续,不断”等词语3.事件特点在时空有变化,要从转折处分开描述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生态破坏滥发森林,草原,破坏湿地,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社会可持续发展:就业,收入,生活水平,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生态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环境污染(十)酸雨(1)影响:河湖酸化,水生生物死亡,土壤土质下降,农作物死亡,喀斯特地貌,农业减产,壁画古籍受损,危害身体健康(2)如何防治酸雨地区协作(国际合作),节能,开发清洁能源,回收利用,产业调整(产业比重)(十一)等温线二.人文地理(一)人口1.人口分布特点:总(是否均匀)分(哪多哪少,哪集中)特殊点2.人口分布特点的原因:(1)自然:地形气候水源资源环境位置(2)社会:产业结构,交通,城市(经济文化)(新大陆要考虑政治)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因素:(1)自然:资源(人均淡水资源,人均耕地)(2)社会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科学技术,国民素质,资源利用率,消费水平4.人口迁移的影响5.影响人口分布因素6.常住人口=机械增长+户籍人口(二)城市1.影响城市发因素(1)自然:位置,气候,地形,河流(2)社会:资源,工业农业发展水平,第三产业,交通,人口数量(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政府2.高级住宅区因素:上风上水,环境美,接近文化区,远离工业区3.影响地价因素:交通通达度,距离市中心位置4.逆城市化:旧城区出现问题(环境污染)施好,老城区和郊区之间交通便利5.城市分布特点:状,分布是否均匀,哪多哪少6.7.建立新城的因素:政治,经济,环境,交通,人口意义:分解中心区的行政职能,分流中心区人口,缓解中心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8.工业布局因素(1)经济:地价(城市边缘),交通,接近资源.能源.市场(2)环境原则:不污染水(布局河流下游),不污染大气(布局下风向,冬夏盛行风向垂直一侧,最小风频上风向)固体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三)农业1.影响农业的因素(1)自然:地形气候(1.气温:高低,年较差,日较差 2.降水量:降水量和降水时间 3.大陆性/海洋性显著 4.灾害 5.光照6热量)(影响降水量的因素: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洋流)水源(河流对农业影响:提供了灌溉水源和运输,河流沉积作用形成了平原地形,以及肥沃的土壤。
高中地理超全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超全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5bd195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5.png)
高中地理超全答题模板一、自然地理特征分析1. 描述某地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周边地区的相邻关系等。
2. 判断气候类型:看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从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分配以及空间分布来分析。
3. 判断地形类型: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分析,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形态闭合的区域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为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为山地;(2)根据海拔与相对高度分析;(3)根据特殊地貌分析。
如喀斯特地貌。
4. 河流流向判定:主要考虑地势高低及地势起伏状况。
5. 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从流量、水位(含汛期、枯水期、断流)、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
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1. 农业地域类型分析:根据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因素考虑。
2.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根据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运输、土地租金等因素考虑。
3. 交通线路布局:考虑自然因素(地形、气候等)、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基础)、军事因素(国防需要)等因素。
4.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考虑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经济因素(农业、工业基础、市场、交通等)、社会因素(科技、军事、宗教、政府政策等)等因素。
三、区域地理特征评价1.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评价:包括产生的原因和产生的危害性及解决措施等。
2.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从区位条件、资源状况、工业发展状况、农业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四、地图类题目答题模板1. 经纬网地图方向定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南北方判断:在北半球,纬度值向北增大为高纬度;在南半球纬度值向南增大为高纬度。
根据极点判断南北极。
根据特殊的经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180°经线可判断半球位置。
特殊点法可快速定位经纬网地图上的重要点(如城市、港口、矿产等)的位置。
2. 等值线地图估算:山谷相反凸高降低大小一致闭合必守(山谷线规律)(河流平原)中等高线图陡崖不可攀根据局部地区出现等高线闭合判断地形类型(山顶、鞍部、山谷)。
高中地理大题万能答题模板——自然地理部分、人文地理部分、区域地理、旅游地理、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大题万能答题模板——自然地理部分、人文地理部分、区域地理、旅游地理、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87a5116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5.png)
地理高考万能答题模板(全套)一、自然地理部分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因素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1)纬度因素:纬度越低,地球线速度越大,可以加大发射的推动力,节省燃料。
(2)天气因素:尽量选择多晴天,降水少、风速小、大气污染轻、透明度高的地区,便于航天发射和跟踪测控(3)地形因素:要选择在地形平坦开阔地区(4)交通因素:交通条件要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5)人口你因素:要选择人口稀少的地区(6)其他因素:科技、国防安全等等例题:海南文昌成为我国除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四川西昌外第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其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答案:纬度低,自传线速度大,可以加大发射的推动力;交通便利(海运大大方便运输),可以发射大吨位火箭;可以多方位发射,直接面向大海,安全系数高。
2、太阳辐射的因素影响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1)太阳高度角(纬度):太阳辐射高度角越大,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则太阳辐射强度越大(2)天气状况:晴天多,降水少,云层薄,削弱太阳辐射作用越弱,则太阳辐射强度越大(3)地势高低:海拔越高,大气越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越小,太阳辐射强度越大(4)昼夜长多:白昼时间越长,日照时数越长,太阳辐射强度越大年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青藏高原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地势高,空气稀薄且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虚弱作用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年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四川盆地原因:盆地地形,地形封闭;云量大、雾日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高考真题: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
甲图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乙图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5分)(1)比较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8分)答案:冬季①城市比②城市日照时数少。
原因:①城市比②城市纬度高,冬季昼长更短;①城市较②城市更靠近沿海,冬季受西风影响较强,阴雨天气较多;①城市处于迎风坡,多阴雨;①城市比②城市海拔低,日出较晚。
地理必背万能答题模板
![地理必背万能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f05366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9.png)
地理必背万能答题模板地理必背万能答题模板一:1、影响降水或水分的因素【11个】①风:吹海风多雨【如盛行西风、东南季风】,吹陆风少雨【如信风、西北季风】②气压:低压上升气流多雨,高压下沉气流少雨③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④锋面:冷锋峰后降水,暖锋锋前降水⑤下垫面:湖泊降水→森林→荒地,城市雨岛效应,雾岛效应⑥海陆位置:临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⑦山地迎背风坡: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焚风效应少雨⑧谷地上升与下沉气流:下沉增加蒸发,降低湿度;上升气流遇冷凝结多降水⑨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厄尔尼诺中国少雨旱灾,拉尼娜洪灾⑩蒸发: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纬度低温度高蒸发强⑪下渗【土质疏松、西北沙土、西南喀斯特地貌易下渗,东北青藏冻土、城市地面硬化不易下渗】2 、影响温度的因素【11个】①纬度:【太阳辐射、太阳高度角】:纬度越低,温度越高②地形:海拔越低,温度越高【经常用于谷地】③山脉阻挡:冬季北侧有山脉阻挡冷空气,温度高④洋流:暖流增温,寒流减温⑤锋面:冷锋后最冷,暖锋后最暖⑥下垫面:城市→郊区,城市热岛效应,白天: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⑦【含水越多,温差越小】海陆位置: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内陆⑧天气情况:白天晴天→阴天【原因是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阴天→晴天【原因是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强】,整体来看,晴天多温度更高⑨海陆风:冬季海风增强海洋性,增温【如盛行西风】⑩山地阴阳坡:北半球南阳北阴,南半球北阳南阴⑪下沉气流:谷地下沉气流可以增温,也可以降温,看题想要什么,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导致雪崩】3、影响温差的因素【5个】纬度:高纬→低纬海拔:年温差:低海拔→高海拔【东北平原→青藏高原】日温差,高海拔→低海拔【等同于山谷风原理】下垫面:荒地→森林→湖泊天气情况:晴天→阴天海陆位置:内陆→临海4 、影响气候的因素【4个】【现在的大题基本都考“气候的非地带性”】①气压②风带③洋流④地形5、影响蒸发【强度或量】的因素【4个】温度:温度高蒸发强风:大风蒸发强水域面积:面积大蒸发强降水量:降水量是蒸发的基础6 、影响气压的因素【4个】【气压大小实质就是空气的多少】温度:冷高压、热低压海拔: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气流运动:下沉气流形成高压天气系统【冷暖峰、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7、影响光照或太阳辐射的因素【4个】等同于太阳能纬度:低纬>高纬,高纬夏季光照时间长【新疆内蒙】季节:夏季>冬季地形: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天气情况:睛天>阴天【晴阴天多少取决于降水、降水取决于气候】8、天气情况【类似于天气预报】【5个】温度晴天【阴天、降水、云雾】风力风速风向大气稳定或不稳定逆温【通常答有逆温现象】9、城市雨岛效应原因【3个】上升气流:城市温度高,上升气流旺盛凝结核:城市污染严重,空气中凝结核多城市建筑阻挡空气流动10 、形成雾的因素【6个】温度低、湿度大、有凝结核【杂质尘埃】、无风、大气稳定有逆温、地形封闭11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5个】降水:降水多盐度低蒸发:蒸发强盐度高洋流:暖流增盐寒流减盐河流:河流注入多盐度低海区封闭程度:海区越封闭,盐度越大或越小12 、影响湖水盐度的因素【4个】如何判断咸水湖、淡水湖降水、蒸发、河流注入、河流流出:有河流流出将盐分带走,盐度低;无河流流出盐分沉积,盐都高13、影响渔场的因素【4个】世界五大渔场,中国最大的舟山渔场【日本暖与中国沿岸寒】洋流:寒暖流交汇上升补偿流径流:径流带来营养物质大陆架:水浅光照温度适宜海域封闭:海域封闭多岛屿,阻碍鱼群游动14 、影响盐场的因素【4个】中国盐场集中在北方的渤海,天津长芦盐场;海南岛莺歌海蒸发:纬度低温度高蒸发强地形:地形平坦,海岸滩涂广布天气情况:晴天多光照强蒸发旺盛海区盐度:盐度高15、解决水资源短缺措施【8个】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冰川融水、淡水河流湖泊水【雨水、海水、冰川、深层地下水都不是水资源】开源:①修建水库②调水工程③海水淡化④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节流:①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技术】②工业用水【提高利用率】③政策、公民节水④治理水污染【水质型缺水】16 、影响湖泊缩小的因素【5个】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径流注入少③高温大风蒸发强④地质断层下渗⑤人为用水,围湖造田,引水灌溉17 、湖泊面积缩小的影响【5个】①气候变干,温差增大②对下游径流调节作用下降水旱灾增加③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④盐碱化扩大⑤地下水位下降18、影响河流流量多少的因素【4个】①补给类型:大气降水;高山冰雪融水;季节积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②支流多少:支流多流量大③人类活动:人类活动用水多,农业灌溉用水量大④蒸发:晴天多温度高蒸发强19、影响河流流量变化的因素【2个】①补给类型:大气降水;高山冰雪融水;季节积雪融水;地下水②调节作用:湖泊、森林、沼泽、地下水、水库具有调节作用,调节作用强,流量变化小,河流越稳定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20 、影响河流航运条件的因素【6个】河道:河道宽阔水深泥沙:泥沙淤积少流速:落差小流速平缓结冰:无结冰期弯直:河道平直经济腹地:经济腹地广阔,航运需求量大21 、湿地【沼泽】形成原因【5个】蒸发: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下渗:冻土广布,下渗弱河流:河网密集地势: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凌汛:有凌汛现象22、湿地【湖泊】的环境效益【4个】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热岛效应动植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城市防洪排涝23、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原因【2个】上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下游落差小流速慢,沉积作用强,泥沙淤积多24 、地上河的影响(3个】河床高,无法获得地下水补给,出现断流无支流注入,河流流量小,小于河流上游易发生洪涝灾害25、地上河的治理措施【3个】上游:治理水土流失【根本措施】中游:修建大坝水库,阻拦泥沙下游:加固防洪水坝,挖沙26、海岸线退化的原因【4个】海岸植被破坏河流泥沙减少,三角洲退化风大海浪作用强海岸地势低洼上游修建水坝,阻挡河流泥沙【如埃及阿斯旺大坝】27、凌汛现象的原因【2个】河流有结冰期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28、河流水的来源【5个】降水、高山冰川融水、季节积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29、自然地理环境因素【5个】【通常用来答:某事物对环境的影响】①气候【气候变干,湿度减小,昼夜温差增大,气候恶化】②水文【河流流量减少、断流、水文特征、水体污染水质变差、地下水、湿地减少】③土壤【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入海口泥沙减少】④生物【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⑤灾害与生态问题【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洪涝、旱灾、海水侵蚀陆地、寒潮暴雪冻害、滑坡泥石流、病虫害】30、森林的环境效益【4个】涵养水源平衡径流保持水土生物多样净化空气降低噪声防风固沙减轻沙化31、影响雪线【冰川、积雪量】的因素【4个】温度高,雪量少,雪线高降水多,雪量多,雪线低坡度大,雪量少植被覆盖多,雪量少32、影响太阳能的因素【3个】地形: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能丰富季节:夏季多于冬季纬度: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纬度高夏季白天长,光照时间长天气情况:某某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33、影响风能的因素【3个】风源地【接近高压中心,大风源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多大风天气】地形【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无山地阻挡、位于风口、有狭管效应、山谷方向与风向一致】摩擦力【植被少,摩擦力小】33、补充例题:内蒙古风能丰富,但开发利用率低的原因【以后所有能源开发利用低的问题,都可以借鉴此条】自然:风沙大荒漠化严重气候干旱,夏季地表温度高,昼夜温差大冬季受寒潮影响大,多暴雪冻土广布,不利于施工社会:人口城市少稀疏,经济落后,市场需求少技术条件难度大线路长,建设成本高风能价格高,煤炭价格低,煤炭等传统能源利用范围更广34 、影响水能的因素【2个】河流流量大地势落差大35、影响地热能的因素【3个】位于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有断层,利于地下热量上升附近有火山,岩浆活动频繁,地热丰富36 影响潮汐能的因素【等同海岸多大浪、大潮】【4个】地形:临海,海岸线曲折可储存大量海水,河口呈喇叭口形,海水涌向陆地力量大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大风:盛行风风力强,潮水力量大落差:潮汐落差大,动能大顶托:河流流量大,河水对海水顶托作用强37、影响山地自然带【生物种类】多少的因素【3个】纬度低,自然带多海拔高、相对高差大,自然带多阴阳坡:阳坡多于阴坡38 、某地沙源丰富、沙丘【河流含沙量大】形成的原因【5个】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条件差临近高压中心,多大风天气临近沙漠、沙地冬季枯水期,河岸湖滩裸露,多风沙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沙量大39、河流改道原因【4个】①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大②周围地形平坦,河水容易溢出③植被少,涵养水源能力低④泥沙淤积,河床高形成地上河40、某地被称为“水塔”、“固体水库”的原因【5个】如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东非高原被称为非洲水塔,祁连山被称为固体水库①降水丰富【气候、迎风坡】②地势高,冲山顶自下河流形成自流③多冰川,淡水储量大④海拔高温度低,有利于冰雪储存数量多⑤夏季冰雪融水量大,提供充足水源41 、热带国家或地区的城市人口集中在高原的原因【3个】①地势高温度低,气候凉爽②有坡度排水条件好,洪涝灾害少③蚊虫少病虫害少地理必背万能答题模板二:●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1、海陆位置;2、经纬度位置;3、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4、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5、经济和军事位置;6、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①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②地势起伏【大、小】③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哪里高,哪里低。
中考地理答题模板
![中考地理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8b1316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5.png)
中考地理答题模板
一、我国四大高原中,以“世界屋脊”著称的是: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云贵高原
(答案:A)
二、下列哪条河流是我国的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A. 黄河
B. 长江
C. 珠江
D. 淮河
(答案:B)
三、下列哪个省份不属于我国的“黑土地”主要分布区?
A. 吉林
B. 辽宁
C. 黑龙江
D. 河北
(答案:D)
四、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A. 洞庭湖
B. 鄱阳湖
C. 太湖
D. 洪泽湖
(答案:B)
五、下列哪座城市被誉为“东方之珠”,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之一?
A. 上海
B. 香港
C. 广州
D. 深圳
(答案:B)
六、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位于:
A. 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B. 青藏高原的北部和天山山地
C. 塔里木盆地
D. 四川盆地
(答案:B)
七、下列哪个海峡是我国的内海之一,与渤海相连?
A. 台湾海峡
B. 琼州海峡
C. 渤海海峡
D. 黄海海峡
(答案:B)注:实际上黄海海峡并非一个标准地理名词,此处为构建题目而设。
八、我国四大盆地中,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
A. 塔里木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四川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答案:C)。
地理万能答题模板
![地理万能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3c10f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0.png)
地理万能答题模板地理万能答题模板: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在考试中,经常会有与地理相关的问题,因此掌握一些万能答题模板是非常有帮助的。
下面是一些地理万能答题模板的相关参考内容:1. 自然地理问题: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科学,包括地貌、气候、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自然地理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模板进行回答:(1)问题:请简要介绍地球的地球形状和构造。
答案: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壳是最外层的岩石层,地幔是中间层,地核是最内部的层。
地球的外部主要由岩石构成,内部主要由熔融的岩石和金属构成。
(2)问题:请解释河流的形成过程。
答案:河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降雨和地下水的补给,以及水流的集结和集水区的形成。
降雨和地下水的补给会导致水量增加,水流的集结使水流量增大,最终形成河流。
(3)问题:请解释生态系统的概念。
答案: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环境组成的一个生态单位。
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种类的生物组成的,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环境则包括了非生物的自然和人为要素,如气候、土壤和人类活动等。
2. 人文地理问题:人文地理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包括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人文地理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模板进行回答:(1)问题:请解释人口迁移的原因。
答案:人口迁移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和个人原因。
经济原因是指人们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选择向发达地区迁移。
政治原因是指人们因为政治、战争等原因而迁移。
个人原因是指个人的选择和喜好导致的迁移,如家庭团聚、求学等。
(2)问题:请解释城市化进程。
答案: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过程。
城市化进程通常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人们迁徙到城市主要是为了寻求工作机会和改善生活条件。
城市化进程还会导致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3)问题:请解释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地理超实用的答题模板
![地理超实用的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119d4f8a45177232f60a2c1.png)
非常实用的地理大题通用模板:结构+材料+生活经验一定要穷尽材料、榨干材料、分点写、条件+作用(因为..所以..)、有把握的点写前面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口诀:气地水生土(自然条件),市政交劳基技(社会经济)。
气:气候(气温、降水、光照、热量、昼夜温差、盛行风、气象灾害等)地:地形(地形类型、地势、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山地垂直差异、海拔)水:水源(灌溉水源、地下水、河水、湖泊水、冰雪融水、洋流、湿地)、水文特征(流量、流速、季节变化、结冰期、凌汛、含沙量等)。
生:生物(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环境污染程度、生态农业、绿肥植物)土:土壤(肥力、有机质、颗粒物大小、疏松程度、土层厚度、荒漠化、盐碱化程度)市:市场(距离首都、大城市、经济腹地、城市群、发达地区)政:政策(政策支持或资金支持、精准扶贫政策、一带一路政策)交:交通(水运、海运、铁路、公路、空运、港口)劳:劳动力(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基: 基础设施(城市化水平,辐射带动作用、大城市、首都、经济圈、发达地区)技: 科技(农业技术:品种改良、基因、保鲜、冷藏等、工业技术:高新技术区、研究所、高校)其他因素:工业基础为农业提供技术和机械、历史经验。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1.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2.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3.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化;4.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优化农业生产结构;5.推行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6.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业;7.建立农业信息推广系统,建立健全农村合作社;8.申报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工业区位条件分析口诀:资能水土(自然条件),市政交劳基技(社会经济和农业一样)。
资:资源(原料、矿产资源、森林、海洋、动植物资源)能: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核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水:水源(工业用水的水源,同农业一样)土:土地(土地租金、土地面积、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战略位置)其他因素:历史因素:前期的工业基础、生产协作条件、农业基础:为工业提供农副产品和消费市场、个人偏好(侨乡、支援家乡建设)环境因素: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产生污水的企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地。
(完整版)地理答题模板
![(完整版)地理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b47e8190975f46526d3e1cd.png)
一、河流特征1、水文特征(“两量两期两水”)①流量: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大(小),有(无)凌汛②含沙量③汛期:汛期长(短),出现季节④结冰期:有(无)冰期,结冰期长(短)⑤水位:水位高(低),季节变化大(小)⑥水能/2、水系特征二、地貌成因1、侵蚀地貌1)河谷、沟谷、峡谷: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的冲蚀作用形成。
2)喀斯特地貌:可溶性石灰岩在暖湿气候条件下,与流水中含有的CO2相遇,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蚀而形成。
3)风力侵蚀地貌(戈壁):风携带的大量沙石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
2、堆积地貌1)河流冲积扇: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沙石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2)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
3)风力堆积地貌: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受到阻挡等作用下,风速降低,大量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地貌. 4)冰川堆积地貌(东欧平原):冰川携带的大量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
三、农业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地气水土):纬度xx,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xx,昼夜温差大;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xx,利于(不利于)农耕;土壤肥沃(贫瘠)。
②经济因素(市交劳技):靠近xx,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③社会因素(政策历史):政策支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四、工业区位因素1、①自然因素(原料,燃料,水源,土地)②经济条件(政交劳技农业基础)③国家政策,环境要求2、①劳动力导向型: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区②市场导向型:靠近消费市场,节省成本③动力导向型:多分布在水电站、火电站等能源较丰富地区④技术导向型:考虑环境、科技和交通等因素⑤原料导向型:接近原料产地五、交通运输区位条件1、交通运输线: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水文,气候):沿河谷(等高线)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地质构造稳定(复杂),自然灾害较少(多发);避开(穿过)沼泽地,跨越河流少(多),工程量小(大);气候条件好(差),受xx气象灾害影响小(大)。
地理答题模板初二
![地理答题模板初二](https://img.taocdn.com/s3/m/fa3ee2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2.png)
地理答题模板初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理答题模板,适用于初二地理考试:
1. 分析地理位置的答题模板:
该地区位于XX纬度,属于XX气候带,具有XX的气候特点。
该地区位于XX地形区,受到XX地形的影响,形成了XX的地貌特点。
2. 分析自然地理特征的答题模板:
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XX,具有XX的气温、降水特点。
该地区的土壤类型为XX,具有XX的肥力、酸碱度等特点。
该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为XX,具有XX的生态功能。
3. 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答题模板:
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受到XX自然环境的制约,如农业生产受到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的影响。
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了XX影响,如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4. 分析区域发展优势的答题模板:
该地区具有XX资源优势,如矿产、水能、旅游等资源丰富。
该地区具有XX区位优势,如交通便利、靠近市场、劳动力充足等。
5. 分析区域发展问题的答题模板:
该地区存在XX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等。
该地区问题的产生原因是XX,如过度开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等。
6. 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答题模板:
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XX,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等。
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XX,如加强环境治理、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建议结合具体的题目和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
(完整word版)地理答题模板格式
![(完整word版)地理答题模板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6222ed4d960590c69ec376fa.png)
一、生态与环保4.酸雨成因分析思路:(1)酸性气体(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有色金属冶炼;含硫煤炭;(2)降水丰富,酸性气体溶于水;(3)地势起伏大,风力弱,不利于扩散;(4)酸性土壤.5.土壤(次生)盐碱化(1)地下水位上升:降水→下渗多→地下水位上升;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上升;调水。
.。
(2)蒸发旺盛;→(3)盐分在地表积聚.6。
水污染(1)污染物的排放量: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生活排放量(2)水体的自净能力:降水量;水体流动速度;植被状况;湿地。
.7.石油污染(1)污染物排放多:①石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石油泄漏多;②石油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石油泄漏多;(2)不易扩散,自净能力弱:①海域封闭导致海水流动性小;②洋流;③风向8.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大原因分析(1)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和生态的危害大;(2)污染物的浓度:①本身的浓度;②该季节河流稀释能力;(3)受灾体:①人口密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②二、地理信息技术“3S"技术的区分(1)“点”与“面"区分GPS和RS、GISGP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
(2)“想”与“看”区分RS和GIS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和图片分析和处理。
它是在一定的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的,相当于“想、算”的人的活动(常用关键词:分析、计算、预测、统计、管理、规划等);RS技术是人的视力的延伸,它是通过飞机或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接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信息,其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常用关键词:监测、获取、观测等)三、河流、湖泊与海洋1。
水能资源开发条件分析(1)水能资源开发主要从河流水量大小、落差大小方面来分析,一般来说,河流水量大,落差大的地方,水能资源就丰富.2.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式注:有时同一河流开发利用方式不唯一(1)灌溉: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缺水的地方,农业发展需要灌溉。
地理答题模板
![地理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f702a7c6529647d26285277.png)
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1。
海陆位置;2.经纬度位置;3.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4.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5.经济和军事位置;6.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①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②地势起伏(大、小)③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哪里高,哪里低.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描述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
(注意和第1种问题的区别)☆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云贵高原:崎岖不平③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④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⑤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1)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2)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3)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平原、冲积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岛(冲积岛)(4)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
(5)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沙漠)、黄土高原.(6)冰川的侵蚀作用:挪威的峡湾(U形谷、冰斗、角峰)和五大湖,欧洲的许多湖泊(千湖之国芬兰的湖泊)。
欧洲的地形(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
(8)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等。
(9)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等.(13)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河流特征
1、水文特征(“两量两期两水”)
①流量: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大(小),有(无)凌汛
②含沙量
③汛期:汛期长(短),出现季节
④结冰期:有(无)冰期,结冰期长(短)
⑤水位:水位高(低),季节变化大(小)
⑥水能/
2、水系特征
二、地貌成因
1、侵蚀地貌
1)河谷、沟谷、峡谷: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的冲蚀作用形成。
2)喀斯特地貌:可溶性石灰岩在暖湿气候条件下,与流水中含有的CO2相遇,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蚀而形成。
3)风力侵蚀地貌(戈壁):风携带的大量沙石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
2、堆积地貌
1)河流冲积扇: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沙石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2)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
3)风力堆积地貌: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受到阻挡等作用下,风速降低,大量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地貌。
4)冰川堆积地貌(东欧平原):冰川携带的大量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
三、农业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地气水土):纬度xx,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xx,昼夜温
差大;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xx,利于(不利于)农耕;土壤肥沃(贫瘠)。
②经济因素(市交劳技):靠近xx,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
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
③社会因素(政策历史):政策支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四、工业区位因素
1、①自然因素(原料,燃料,水源,土地)
②经济条件(政交劳技农业基础)
③国家政策,环境要求
2、①劳动力导向型: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区
②市场导向型:靠近消费市场,节省成本
③动力导向型:多分布在水电站、火电站等能源较丰富地区
④技术导向型:考虑环境、科技和交通等因素
⑤原料导向型:接近原料产地
五、交通运输区位条件
1、交通运输线:
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水文,气候):沿河谷(等高线)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地质构造稳定(复杂),自然灾害较少(多发);避开(穿过)沼泽地,跨越河流少(多),工程量小(大);气候条件好(差),受xx气象灾害影响小(大)。
②经济因素(资源,经济,科技,人口):xx资源丰富地区,对交通运输需求量大,利于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经济发展;经过地区经济发达,沿线地区客货运输需求大,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科技发达,xx自然难题被克服;经过居民点多(少)。
③社会因素(就业,国防,民族团结,脱贫致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带动落后地区脱贫致富。
2、交通运输点:
1)陆域(地形,交通,经济腹地,城市依托):地形较平坦(崎岖)、开阔(狭窄)、利
(不利)于港口建设;交通运输便利,可以实现河海(水陆)联运;经济腹地广阔,客货运输需求量大;以xx城市为依托,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2)水域(航道,停泊,避风,冰期):港阔水深,利于船只的停泊和航行;泥沙含量大,
容易淤积,不利于大型船只停靠;位于峡湾,避风、避浪;无冰期(冰期长),通航时间长(短)。
六、区域差异对比分析
1、自然:
①地理位置(纬度、海陆、相对位置):位于xx半球;位于xx纬度;距海较远(近);
位于xx大陆x部,xx大洋x岸。
②地形(地形类型、特征,地势):以xx地形为主,地形xx;地势xx高xx低;多xx
地貌,地质xx。
④气候(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年较差,光照,灾害):属于xx气候;夏季xx,冬季
xx;气温年较差xx,降水季节变化xx;光照xx;易受xx灾害影响。
⑤水文(内流河/湖,外流河/湖,水文特征):见上文。
⑥植被(覆盖率,类型):以xx林为主,植被覆盖率高(低)。
2、人文:
①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劳动力丰富(不足);人口素质xx;老龄化问题xx;人口就业压力xx。
②城市(数量、规模、布局、城市化):城市数量xx;规模xx;辐射带动作用xx;多沿xx分布;城市化水平xx
③产业、交通、科技(类型,利弊,社会,经济,交通,科技):以xx产业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xx;工业类型为xx;以xx(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交通便利(不便);科技水平高(低)。
七、生态环境成因
1、湿地成因(地形,气候,河流,土壤):①地势xx,排水xx ②降水多,气温xx,蒸发xx ③河流有凌汛现象,河水泛滥易形成湿地④地下冻土发育,利于水的下渗
2、水土流失成因:①自然原因(地下,降水,土质,植被):地面起伏大,冲刷力强;多暴雨冲刷;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覆盖较差。
②人为原因(植被,耕作,开矿):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坡地开垦;开矿。
3、荒漠化:①自然原因(气候,大风,土壤,蒸发):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
表多沙质沉积物;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②人为原因(樵采,放牧,农垦,水资源):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建设和道路建设不注意环保。
八、资源跨区域调配
1、资源调配原因:①资源多少:位于xx气候区(背、迎风坡),降水少(多);资源贫乏(丰富)。
②需求量,利用的合理性:位于xx发达(不发达)地区,人口稠密(稀少),资源需求量大(小);污染,浪费严重。
2、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求替代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节约意识,治理环境污染。
3、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经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资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
②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③生态:缓解环境压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生态效益
九、产业转移
1、转移规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地区)。
2、主导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地价便于优势。
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十、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纬度、海陆),地形,气候,水文水系,植被
十一、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1、特征:
①工业:工业以xx业为主,主要分布在xxx。
②农业:以xx业为主,机械化水平高(低),商品率高(小农经营、自给自足经济)、单产高(低),xx农业地域类型,以xx生产为主。
③交通:交通运输发达(落后)、路网稠密(稀少)、以xx运输为主。
④人口:人口众多(少)、劳动力丰富(老龄化严重)。
⑤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
⑥科技:科技水平高(低)、高等教育发达(落后)、知识人才丰富(缺少)、高新技术产业发达(落后)。
十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1、游览价值:①资源:美学、科学、历史文化价值高;资源质量好;游览价值高;
一定地区内的景点数量及彼此间距小。
②集群:资源集群状况优良。
③地域组合:景点与相邻地区的独特性程度;旅游景观丰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
2、开发条件:①社会经济: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近。
②市场、交通、基础设施:
本区与市场之间交通设施和服务状况较好;区内食、宿、行、娱、游、购等配套
服务设施的完善。
③环境承载力:当地的环境承载力。
3、社会条件:①政策:政策支持。
②社会:社会秩序良好。
十三、自然灾害分布、成因、防御
1、分布:①空间分布:集中分布在,由…向…减少。
②时间分布:主要发生在xx季节,
xx季节多发,xx季节较少。
2、成因:①自然:地形复杂,地址构造运动频繁;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气候异常
(久旱或持续性降水)。
②人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剧了灾害的发生,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3、防灾措施:①非工程性措施: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树立减灾、防灾意识;建立健全
法规体系;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害应急机制,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②工程性措施:修建各种减灾防灾工程,如在河流沿岸修建防洪大堤、建防护林,实
施护坡工程。
十四、环境污染
1、成因:①自然:xx灾害频发,如地质灾害,气象灾害;xx疾病流行;环境变迁,如太
阳活动异常,气候变暖。
②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植被破坏严重;工业燃烧矿物燃料和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2、解决措施:减少或禁止污染物排放;污染物净化综合利用;环境立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