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收音机 原理图

合集下载

FM收音机

FM收音机

• 6.音频放大器把音频电压信号增大到适 音频放大器把音频电压信号增大到适 当的电平,去激励功率放大器, 当的电平,去激励功率放大器,而功率 放大器又用足够的功率去推动扬声器。 放大器又用足够的功率去推动扬声器。 • 7.在调频收音机里,由于本机振荡频率 在调频收音机里, 在调频收音机里 很高, 很高,频率的稳定性就成了一个重要问 题。为了防止由电源电压或温度变化而 引起的振荡频率漂移,使本来已调准了 引起的振荡频率漂移, 的信号产生失谐, 的信号产生失谐,电路中还设有自动频 率锁定环电路( )、静噪电路 率锁定环电路(FLL)、静噪电路、场 )、静噪电路、 强指示等附加电路。 强指示等附加电路。
• 2. CXA1019内电路方框图及引脚 内电路方框图及引脚 功能 CXA1019集成块采用 脚(或30 集成块采用28脚 集成块采用 双列式塑封结构, 脚)双列式塑封结构,其集成块的 内电路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 4.限幅器的作用是把调频波上的幅度 限幅器的作用是把调频波上的幅度 干扰和噪声切除干净, 干扰和噪声切除干净,变成一个等幅 的调频波,然后送到鉴频器。 的调频波,然后送到鉴频器。 • 5.鉴频器只对输入的中频信号中的频 鉴频器只对输入的中频信号中的频 率变化产生响应, 率变化产生响应,于是频率的变化就 被恢复成了音频电压的变化。 被恢复成了音频电压的变化。
三 .CXA1019集成电路功能特点 CXA1019集成电路功能特点
• 1.CXA1019集成电路是日本索尼公司生 集成电路是日本索尼公司生 产的单片收音集成电路, 产的单片收音集成电路,其内电路包含 有以下功能。 有以下功能。 • (1)调频高放、变频、中放、鉴频电路。 )调频高放、变频、中放、鉴频电路。 • (2)调幅变频、中放、检波电路。 )调幅变频、中放、检波电路。 • (3)电子音量控制、低频放大、电源稳 )电子音量控制、低频放大、 压电路。 压电路。

收音机(FMAM)的基本原理及相关重要指标定义、标准及具体测试方法

收音机(FMAM)的基本原理及相关重要指标定义、标准及具体测试方法

收音机(FM/AM)的基本原理及相关重要指标定义、标准及具体测试方法第一节A M BAND (调幅式收音机)基本原理广播电台将声音信号加到高频电波上即“调制”,意思即用音频信号去调制高频电信号,使高频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随音频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连载”音频信号的高频信号即“载波”。

所谓“调幅”是使高频载波的幅度随音频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但载波的频率不变,经调幅后产生的信号为“调幅波”。

收音机调试位说明1.中频位(IF位)1、中频位有AM中频和FM中频,统称IF位,IF位主要是用来调较中频频率和增益的,按规定AM中频一般为450KHZ/455KHZ/465KHZ 、FM为10.7MHZ。

2、IF位需用仪器:AM中频信号仪、FM中频信号仪、高频示波器、信号衰减器。

3、按图接好仪器与机架接FF.MA.MF.RA.R信号仪上的信号点信号(M)经开关W1转换后,输入到高频示波器背后信号点输入端,为示波器提供频率标点;信号仪上的水平信号(S)经开关W2转换后,输入到高频示波器背后的水平输入端,为示波器提供较机水平线。

AM IF信号(ARF)经衰减器调节后从天线(AM COIL)次级输入;FM IF信号(FRF)经衰减器调节后接到机板的FM 19圈半输入(或者接到天线输入端)。

AM、FM的振荡用104电容短路接地,输出检波/鉴频信号经104 电容耦合接高频示波器INPUT端。

4、将样机放入机架上(样机调试方法后面介绍)调节衰减器、示波器,使AM/FM波形适中且信号不能过强,否则看不出低机,样机波形用标记贴于示波器上,方便较机员鉴别好坏机。

5、IF位波形AM中频要求455时,把455调FM中频要求10.7时,把10.7调到峰点即可,波形如下:到中点即可,波形如下:6、调较方法:将机板放入机架,功能制打到收音位置,波段制打到FM位置,信号仪转换开关打到FM位置,调节FM中频周,如蓝周、橙周等,使波形增益、频率达到样机以上要求,然后再将波段制/信号仪转换开关打到AM位置,调节AM中频周,如(黄周、白周等),使AM波形增益、频率达到样板机要求,波形不应失真。

EDT-2108FM数显调频收音机原理与维修

EDT-2108FM数显调频收音机原理与维修

EDT-2108FM数显调频收音机原理与维修1技术指标2调频收音机工作原理3装配PCB板元件及配件图的识别4故障检修一、技术指标1、接收范围:调频:70-108MHZ2、接收灵敏度:FM≤8μV3、频率响应:50~15000HZ4、输出功率:≥50mw5、电源:DC:3V 2节5号电池(AA)二、调频收音机工作原理(一)方框图一、技术指标1、接收范围:调频:70-108MHZ2、接收灵敏度:FM≤8μV3、频率响应:50~15000HZ4、输出功率:≥50mw5、电源:DC:3V 2节5号电池(AA)二、调频收音机工作原理(一)方框图为超外差式单声道调频收音机,电路由二部分组成,一是收音部分,二是频率显示部分。

从天线中收到的已调频高频信号,经高频放大(Q3),输出信号加至D7021集成电路,在集成电路内再进行高频放大,放大了的高频信号及本机振荡信号同时加至混频器,经混频输出中频信号,由中频有源滤波器选取67KHZ的中频调频信号加至中放级放大,再经限幅中放,然后由鉴频器解调复原音频信号,经两级音频电压放大,输出约90mv的音频信号电压,加到集成电路外接的功率放大电路进行功率放大,输出约50mw的音频信号,推动扬声器发声。

从本机振荡调谐回路的输出端取出一部分本振信号,加至频率显示电路,用于显示电台频率。

由于调频高频信号比较微弱,为了提高收音机的灵敏度,加有高频放大级。

调频收音机的整机增益分配大致如图二所示,在高频电路中,高放级和变频级增益各占一半。

中放部分的增益变化范围大,一般低档机只有20~40dB(10~100倍),中档机约有50~80dB(300~104倍),高档机可达100dB(105倍)。

(二)电路工作原理图三电路原理图整机由四部分电路组成:高频放大电路、集成电路部分、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及电源指示电路,频率显示电路。

1、高频放大电路由Q3(9018为NPN型高频三极管)、R7、R3、C5、C7等元件组成,9018是高频放大管,工作频率高达900MHZ。

收音机(FMAM)的基本原理及相关重要指标定义、标准及具体测试方法

收音机(FMAM)的基本原理及相关重要指标定义、标准及具体测试方法

收音机(FM/AM)的基本原理及相关重要指标定义、标准及具体测试方法第一节A M BAND (调幅式收音机)基本原理广播电台将声音信号加到高频电波上即“调制”,意思即用音频信号去调制高频电信号,使高频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随音频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连载”音频信号的高频信号即“载波”。

所谓“调幅”是使高频载波的幅度随音频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但载波的频率不变,经调幅后产生的信号为“调幅波”。

收音机调试位说明1.中频位(IF位)1、中频位有AM中频和FM中频,统称IF位,IF位主要是用来调较中频频率和增益的,按规定AM中频一般为450KHZ/455KHZ/465KHZ 、FM为10.7MHZ。

2、IF位需用仪器:AM中频信号仪、FM中频信号仪、高频示波器、信号衰减器。

3、按图接好仪器与机架接FF.MA.MF.RA.R信号仪上的信号点信号(M)经开关W1转换后,输入到高频示波器背后信号点输入端,为示波器提供频率标点;信号仪上的水平信号(S)经开关W2转换后,输入到高频示波器背后的水平输入端,为示波器提供较机水平线。

AM IF信号(ARF)经衰减器调节后从天线(AM COIL)次级输入;FM IF信号(FRF)经衰减器调节后接到机板的FM 19圈半输入(或者接到天线输入端)。

AM、FM的振荡用104电容短路接地,输出检波/鉴频信号经104 电容耦合接高频示波器INPUT端。

4、将样机放入机架上(样机调试方法后面介绍)调节衰减器、示波器,使AM/FM波形适中且信号不能过强,否则看不出低机,样机波形用标记贴于示波器上,方便较机员鉴别好坏机。

5、IF位波形AM中频要求455时,把455调FM中频要求10.7时,把10.7调到峰点即可,波形如下:到中点即可,波形如下:6、调较方法:将机板放入机架,功能制打到收音位置,波段制打到FM位置,信号仪转换开关打到FM位置,调节FM中频周,如蓝周、橙周等,使波形增益、频率达到样机以上要求,然后再将波段制/信号仪转换开关打到AM位置,调节AM中频周,如(黄周、白周等),使AM波形增益、频率达到样板机要求,波形不应失真。

调频收音机原理框图

调频收音机原理框图

调频收⾳机原理框图调频收⾳机原理框图FM图形所⽰输⼊信号混频四、实习步骤:(1) 收⾳机的组装1) 元器件的检测装机之前,对所使⽤的个元器件⼀⼀进⾏严格的检查,看看有没有遗漏或损坏的元件.2) 元器件的安装先将四联、中周、滤波器按⽼师指点装在指定位置,然后按照电路图将剩余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焊到指定位置。

插元件时,要注意电解电容的极性以及三极管的管脚,防⽌插错。

3) 将电位器、⽿机插孔安装在指定位置,并⽤烙铁焊好。

要注意使电位器处于⼀个平⾯内。

4) 最后将扬声器和电源线焊好。

5) 检查焊接是否正确。

6) 安装焊接完毕后,仔细对照电路图和电路板图核对每个元器件位置和引线极性,另外还要注意有⽆搭锡的地⽅。

(2) 收⾳机的调试1) 调幅(AM)部分①中频:将中波天线线圈拉倒磁棒边缘,⽤蜡或⽛签初步封住,可以收听中波电,调试⽩⾊中周,以调到最响、最清晰为⽌。

②覆盖:对准当地电台,调试低端覆盖(红⾊中振),⾼端覆盖(调C0-4微调)反复两次。

③统调:寻找当地600kHz附近电台,天线线圈调到最佳位置,寻找当地1500kHz附近电台,调C0-3之微调到最佳位置,反复两次。

2) 调频(FM)部分①中频:将L4选频线圈和L5振荡线圈适量拉开,待收到FM电台后,调B3鉴频中周(⿊⾊)到理想位置。

②覆盖:对准当地低端电台(对刻度)调L5,对准当地⾼端电台调C0-2微调,反复两次。

③统调:先找当地90MHz附近电台调L4,再找当地105MHz附近⾼端电台调C0-1微调,反复两次,最后⼀定要将L4、L5⽤⾼频蜡牢固地封住,否则易产⽣机振。

脚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Am 0.36 2.72 1.51 1.27 1.27 1.27 1.46 1.27 1.27 1.27 0 0 0 0.23Fm 0.12 2.29 1.51 1.26 1.26 1.70 1.26 1.26 1.26 1.26 0 0.35 0 0.58脚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Am 0 0 0 0 0 0 1.48 1.11 1.15 0 2.74 3.05 1.53 0Fm 1.36 0 1.36 0 0 0 1.64 1.02 0.92 0 2.73 3.04 1.52 0五、实习⼩结及⼼得:在这个电装实习中,进⼀步熟悉了焊接,能够识别电路图,搞清楚收⾳机的原理,了解的它的组装过程,并能对照电路图与印制电路图,弄明⽩各个元器件的作⽤。

FMAM收音机原理与制作讲解

FMAM收音机原理与制作讲解

通信工程系电子综合实践课程设计FM/AM收音机原理与制作学生姓名学号所在系通信工程专业名称计算机通信班级指导教师二○一二年六月目录目录 (1)前言 (2)1 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通信的定义 (2)1.2 几个名词:信息、消息、信号 (2)2 通信系统 (3)2.1 通信系统的组成 (3)2.2 通信系统的分类 (3)3 无线电波信号 (5)3.1 无线电波 (5)3.2 无线电发射与接收基本原理 (6)3.3 无线电波的发射 (6)4 调幅收音机 (7)4.1 收音机原理图 (7)4.2 超外差式收音机 (9)5 输入调谐回路 (10)5.1 输入调谐回路的作用与要求 (10)5.2 输入调谐回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1)6 变频电路 (12)6.1 变频电路的基本组成 (12)6.2 变频原理 (12)7 中频放大级(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3)7.1 中频放大级的作用 (13)7.2 对中频放大级的基本要求 (13)8 检波电路 (14)8.1 检波电路的作用 (15)8.2 检波电路的要求 (15)8.3 检波原理 (15)9 调试 (15)小结 (17)参考文献: (18)前言近几年来,鉴于以蜂窝移动为代表的各类无线通信业务猛增,人们已不满足于传送话音,还要求传送高速数据和活动图像。

因而,需要在有限的无线信道频带内,传送高速数据、宽带信号。

然而,高速、宽带信号,在通过移动的时变多径信道传输时,会引起严重的衰落现象,通信无法保证。

为此,通信理论工作者研究出了很多抗各类衰落和抗干扰的新对策,如:LDPC码、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载波调制、多天线系统、多用户检测、链路自适应技术等信理论和新技术。

20世纪,电信技术得到极大发展,特别是全球范围电话网络的形成,导致通信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即用同轴电缆代替双绞线,使系统的容量大大增加。

微波系统的产生于应用,使通信系统的容量进一步的增加。

收音机电路图总原理图及各部分功能

收音机电路图总原理图及各部分功能

熟悉电路原理
在检修前,应熟悉收音机的电路原理 和信号流程,以便快速准确地定位故 障部位。
有序检修
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外部到内部的 顺序进行检修,避免盲目拆卸和乱调 乱试。
善于总结和积累经验
在检修过程中,应善于总结和积累经 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维修技能水平。
06 收音机电路图的应用与发 展
收音机电路图的应用领域与前景
收音机电路图的创新与应用拓展
创新技术
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噪声抑制技术等 ,提高收音机电路图的接收性能和音质表现 。
应用拓展
将收音机电路图应用于更多领域,如教育、医疗、 农业等,为特定行业提供定制化的音频接收解决方 案。
跨界融合
将收音机电路图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语音 识别、人工智能等,开发出具有更高附加值 的产品和服务。
1 2
消费电子
收音机电路图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广泛,如便携 式收音机、车载收音机等,为用户提供音频娱乐 和信息接收功能。
通信系统
在通信系统中,收音机电路图用于接收无线电信 号,实现语音、数据等信息的传输和接收。
3
物联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智能家居
收音机电路图在物联网和智能家居领域也有应用, 如智能音箱、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等,实现远程 控制和数据传输。
是收音机工程领域的重要技术资 料。
便于理解
通过电路图,技术人员可以更加直 观地了解收音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 原理,从而更好地进行故障排查和 维修。
标准化管理
收音机电路图遵循一定的国际或行 业标准,有助于实现收音机产品的 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
收音机电路图的基本组成
01
02
03
元件符号
表示收音机中使用的各种 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 容、电感、晶体管等。

Radio-收音机各部分工作原理(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PPT课件

Radio-收音机各部分工作原理(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PPT课件
其中C3、C4用来旁路中频信号。
2020/2/19
7
➢ 4、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采用二极管检波,用三极管V4 的be结的单向导电性来完成,再由 R9、C6、C7滤去残留的中频部分。 在检波负载VR上得到音频信号,再 由C8耦合到下一级。
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由R6和C3 组成。音频信号的一部分通过R6送 回到V2的基极,由于C3的滤波作用 滤去了音频信号中的交流成分而只 保留直流,当检波输出的音频信号 增大的时候,V4 的集电极电位就降 低,通过R6,就会使 V2 的基极电 位降低,V2 的集电极电流减小,Q2 的放大倍数就会下降,从而保持检 波输出的音频信号大小基本不变, 这样就达到了自动增益控制的目的。
2020/2/19
2
二、调幅收音机原理框图
调幅收音机由调谐回路、变频回路(本振回路、混频电路)、 中频放大电路、检波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及音频 功率放大电路组成。方框图如下所示。
2020/2/19
3
三、调幅收音机电路图
2020/2/19
4
四、各单元模块分析
➢ 1、调谐回路
调谐回路是由可变电容Ca和天线线 圈L1组成。其中电容Ca可以和本地振 电路中的Cb同时调节,可使LC的固有 频率等于电台频率,产生谐振,以选 择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然后再由L2 耦合到变频回路进行混频。
2020/2/19
6
➢ 3、中频放大
收音机里的中频放大器其工作频率为 465 KHZ,用谐振回路作负载,这样可大大提高 收音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中频放大器电路 如图2-8 所示。
经过变频级变换成 465 千赫的中频信号 通过中频变压器 L3 耦合至 Q2 基极,经过变 频转换成465KHZ的中频信号通过变压器T3 耦合至V2的基极,经过V2 的放大后,由第 二只中频变压器T4耦合到V3进行第二 Nhomakorabea中 频放大。

FM收音机原理与原理图

FM收音机原理与原理图

AM/FM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ξ1概述一、实习目的:1、学习收音机的调试与装配。

2、提高读整机电路图及电路板图的能力。

3、掌握收音机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焊接工艺水平。

二、实习内容:1、收音机电路原理分析。

2、掌握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及焊接工艺。

3、进行AM、FM中频及统调覆盖的调试及整机测试。

4、故障判断及排除。

三、实习基本要求:1、会检测元器件并判别其质量。

2、独立完成各测试点的测量与整机安装。

3、会排除在调试与装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故障。

4、所制作的产品电器性能指标应能满足三级机水平(国标),具体如下:接收频率范围:AM 525~1605KHZ FM72~108MHZ接收灵敏度:AM 达国家C类标准FM优于μV级输出功率:大于100mW供电电源:DC 3V立体声耳机输出阻抗:32Ωξ2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1、收音机的电路结构种类有很多,早期的多为分立元件电路,目前基本上都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路。

集成电路收音机的特点是结构比较简单,性能指标优越,体积小等优点。

AM/FM型的收音机电路可用如图1所示的方框图来表示。

收音机通过调谐回路选出所需的电台,送到变频器与本振电路送出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产生中频输出(我国规定的AM中频为465KHZ,FM中频为10.7MHZ),中频信号将检波器检波后输出调制信号,调制信号经低放、功放放大电压和功率,推动喇叭发出声音。

图1 AM/FM型收音机电路方框图2、本实训中的收音机是一种50型的AM/FM二波段的收音机,收音机电路主要由索尼公司生产的专为调频、调幅收音机设计的大规模集成电路CXA1191M/CXC1191P组成。

由于集成电路内部无法制作电感、大电容和大电阻,故外围元件多以电感、电容和电阻为主,组成各种控制、供电、滤波等电路。

50型收音机电路图如图2所示。

图2 50型收音机电路图CXA1191M/CXC1191P的内部方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CXA1191M/CXC1191P的内部方框图下面介绍收音机电路图的功能块电路的作用。

FM立体声广播原理

FM立体声广播原理

第一章调频立体声广播原理第一节调频广播的发展史调频方式是1935年在美国的实验室证明可以用来作为广播的一种调制方式。

1941年5月,美国首先开始在43~50MHz波段进行调频广播(随后频率改变为88~108MHz),但发展缓慢。

在1958年开始双声道调频立体声广播,并在1961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决定采用AM-FM制(GE-Zenith制式,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导频制)为立体声调频广播制式。

由于这一制式的确立,调频立体声广播从此在世界各发达国家迅速开展,例如苏联从1959年,原西德从1963年,日本从1962年开始立体声调频广播。

在欧洲,调频广播得到了更加积极和广泛的实施,因为这种方式解决了在比较密集狭小的地区内,中波广播频带不够分配而导致的串台现象严重的问题。

而在日本开始采用调频广播的目的是它可以排除邻国中波台的串扰,提高广播音质,并在70年代以后得到迅猛的发展。

在我国,上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了试验性调频广播,当时主要用于节目传输。

对于新中国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广播首先要解决幅员辽阔、人口覆盖的问题和对外的宣传问题,因此中波广播和短波广播是更为有效的方式。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直至2000年以前,随着“四级办广播”的指导方针的确定,极大地调动了各地方办台的积极性,调频广播方式开始为各级电台所采纳。

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到80年代后期我国的调频广播迅速的发展起来。

中央及省级调频台大部分采用10kW功率等级电子管发射机,发射台一般设置在高山上和电视塔上,覆盖着城市稠密的人群;中小城市一般采用自立式铁塔作支撑架设天线,多采用300W~5kW电子管发射机;而县乡城镇多采用小调频10W ~100W 。

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调频发射机研制生产能力已得到长足的进步,陆续推出了300W 、1kW 的全固态调频立体声广播发射机,并能批量生产。

此后调频广播主要向立体声、多功能附加信道、全固态方向发展,对设备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节目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新闻、教育、文化、科技宣传、娱乐和各种广告等各种信息服务应有尽有,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听众参与节目十分踊跃,这一时期是调频广播发展的鼎盛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4
3
2
STMP3410
2
1
DISPLAY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Page 5
Voltage Generation C Page 6
Button Matrix
USB & AUDIO Page 2
Microphone
tel: (512)381-3700
A
STMP3410-EVK Schematics
Title
USB & Audio Connections
Size
This design is the property of SigmaTel, Inc. It is offered Rev
X1 1 2
Microphone Panasonic WM-52BM
RES-0603
C39
+
0.1uF
CAP-0603
C38 10uF Tantalum 10V
C37 0.1uF
MIC
CAP-0603
C97 CAP CAP-0603 NOPOP
A AGND
AGND
LAYOUT NOTE:
1
1 OUTPUT
DEMONSTRATION MODE
This mode is for normal MP3 playback or battery life measurements using a AAA battery.
SWITCH
A
SWITCH
POSITION
MODE SELECT
DEMO
FM TUNER Page 7 FM Tuner
D
5
L5
1 CUI SJ-3525N
HP_CONN_L 600 Ohms @ 100MHz
IND-0805
HP_GND_A
L6 600 Ohms @ 100MHz
IND-0805
R20 100 RES-0603
R21 100 RES-0603
AGND
AGND
+
+
4
C32 220uF 4V CAP7243
Do not populate R24. To use LINE_IN_R to bias the microphone,
R24 0 Ohm RES-0603 NOPOP
R26 2.2K 10%
R25 2.2K RES-0603 10%
populate R24 with a zero ohm resistor. Do not populate: R25, R26, C38, C39.
2
2 GROUND
BOTTOM VIEW
PANASONIC WM-52B Microphone Cartridge
5
4
3
2
1
USB Connector
USB Jack Pins 5 and 6 are pins connecting to the USB connector outer shield
5
4
STMP3410-EVK - D-MajorTM Evaluation Kit
REVISION HISTORY
REV. A - 05-06-02 - Initial Release
D
3
Block Diagram
MAIN MEMORY Page 4 NAND FLASH x2
SD/MMC Socket SmartMedia Socket
HP_GND_A
HP_GND_A
LAYOUT NOTE:
5 4 1 3 2
BOTTOM VIEW CUI STACK SJ-3525N 3.5mm Audio Jack
LAYOUT NOTE:
2 Plug Inserted
1
This
3
4
Direction
5
6
Board Edge
TOP VIEW MOLEX 67068
Line-In Circuit
C L21
J5
2
3
4
5
1
CUI SJ-3525N
L20
600 Ohms @ 100MHz C102 1uF
IND-0805
CAP-0805
L22
C103 1uF
600 Ohms @ 100MHz
IND-0805
CAP-0805
LINE_IN_R FM_R FM_L
LINE_IN_L
In order to maximize ESD immunity, the industrial design plastics should
expose the USB Connector as little as possible.
D
L13, L14, R80, and R81 are placeholders for optional ferrites that can be populated for ESD immunity if necessary. If they are not required, populate a 0 ohm resistor.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Connector Headphone Connector
LINE IN Jack
D
C
Host Computer Headphones
B
SigmaTel, Inc.
3815 Capital of Texas Hwy.
Suite 300
Austin, TX 78704
C36 0.1uF CAP-0603
R19
R81
USB_D+
L13 0 Ohm
22
0 Ohm
RES-0603 RES-0603
C
Resistor
IND-0805
GND
GND
B
SigmaTel, Inc.
3815 Capital of Texas Hwy.
Suite 300
Austin, TX 78704
PSWITCH
USB_D+ USB_D-
U1
80 81
usb_dplus usb_dminus
NOTE: Vag and Vbg filter caps should have their ground return paths to VssA1, pin 72. 67 vag
LAYOUT NOTE: Part
3
C2 0.01uF CAP-0603
C3 0.1uF CAP-0603
C4 1uF CAP-0805
+ C1 68uF CAP-7243
GND
C9 0.01uF
CAP-0603
C10 0.1uF
CAP-0603
C11 1uF
CAP-0805
+ C8 68uF CAP-7243
1.5V_BATTERY
GPIO_00
Note: POST MUST be enabled on TA3 and subsequent revisions.
B
on an "as is" basis, and carries no implied warranty.
A
Date: Tuesday, October 01, 2002
Sheet
1
of 9
1
5
Headphone
L4
J1
2
HP_CONN_R 600 Ohms @ 100MHz
3
IND-0805
4
66 vbg
C
foot print should
+ C16
support a 0603 or a
10uF
3216 capacitor.
Tantalum
R2 470K 1% RES-0603
One cap for each pin
C17 0.1uF
VDDA (73, 61)
CAP-0603
73 61
vdda1 vdda2
tel: (512)381-3700
A
STMP3410-EVK Schematics
Title
STMP3410-EVK Overview
Size
This design is the property of SigmaTel, Inc. It is offered Rev
L2 4.7uH 1 W
Panasonic: ELL-6SH4R7M
GND
+ C14 68uF CAP-7243
GND
C15 1uF
CAP-0805
The L2 inductor is a critical component - for best battery life, L2 should be a quality, low-ESR inductor. The Panasonic ELL6H inductor or equivalent is recommended for this component.
B
on an "as is" basis, and carries no implied warranty.
A
Date: Tuesday, October 01, 2002
Sheet
2
of 9
2
1
5
4
STMP3410 100-Pin TQFP - BOOST MO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