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2)
分析化学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PPT
NaOH 无蓝色沉淀Cu(OH)2生成
NaS 有黑色沉淀CuS生成
无Cu2+??
有Cu2+??
解离
[Cu(NH3 )4 ] 2
Cu2 4NH3
配合
2022/10/18
四、 配位平衡常数
1. 稳定常数
Cu2 4NH3
[Cu(NH3 )4 ] 2
K0 MY
c([Cu(NH 3
)2 4
])
c(Cu2 ) c4 (NH3 )
(2)配位比简单,EDTA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 配合物的配位比为1:1
(3)反应速率快,符合滴定要求 (4)与无色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的配合物是无色的,与
有色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的配合物颜色加深
2022/10/18
例: Cu2+显浅蓝色而CuY2-为深蓝色, Ni2+显浅绿色, 而NiY2-为蓝绿色, Mn2+显粉红色,而MnY2-为紫红色 Fe3+显棕黄色,而FeY-为黄色
2.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只形成一种配位数的配合物; 3.配位反应速度要快; 4.有适当的方法确定反应的等量点。
2022/10/18
三、配位剂的分类 无机配位剂(不适合用于配位滴定)
有机配位剂 (易形成具有环状结构的 螯合物,非常稳定。使用最多的是氨羧配 位剂,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EDTA)
2022/10/18
4.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配合物应易溶于水,指示剂比 较稳定,便于贮藏和使用
2022/10/18
三、 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1. 铬黑T(BET)
铬黑T是弱酸性偶氮染料
1-(1-羟基-2萘偶氮)-6硝基-2-萘酚-4-磺酸钠
H
H
H 2 In
无机及分析化学 8电化学基础与氧化还原滴定法2
滴定速度: 先慢后快(Mn2+催化)。
[快—KMnO4来不及反应而分解]
滴定终点:自身指示,半分钟不退色
3、高锰酸钾法的应用示例
直接法测定过氧化氢H2O2
2MnO4 5H2O2 6H ƒ 2Mn2 5O2 8H2O
➢市售双氧水中H2O2浓度过大,稀释后才能滴 定。 ➢工业品H2O2中一般有乙酰苯胺等稳定剂,会 与KMnO4反应,干扰测定,通常采用碘量法 或铈量法测定H2O2 。
对于滴定反应,欲使反应的完全度≥99.9%, 两电对的条件电势应相差多少?
E1$ ' E2$ ' 0.4V 反应就能定量进行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
a.自身指示剂
➢有些标准溶液或被测物本身具有颜色,而滴 定产物为无色或颜色很浅,滴定时无需另加 指示剂,溶液本身颜色的变化就起着指示剂 的作用,这叫自身指示剂。
/
V[c(H
)
1mol
dm-3
]
0.523
氧化型颜色 还原型颜色
蓝色
无色
二苯胺
0.76
二苯胺磺
0.85
酸钠
1,10-
1.06
二氮菲亚
铁配合物
紫色 紫红 浅蓝
无色 无色 红色
8.5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8.5.1 高锰酸钾法 8.5.2 重铬酸钾法 8.5.3 碘量法
8.5.1高锰酸钾法 (permanganate titration)
8.5.3 碘量法 (iodimetry)(指示剂:淀粉)
1、概述
➢碘量法是利用I2的氧化性和I-的还原性进行滴定的 分析方法。
➢固体I2水溶性比较差,为了增加其溶解度,通常将 I2溶解在KI溶液中,此时I2以I3-形式存在。其电极反 应是: I3- + 2e- 3I-,为了简化起见,I3-一般仍简写 为I2。
分析化学 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分析化学
上 页 下 页
通辽职业学院
另一方面,在HCl溶液中除Fe3+、Fe2+外,三价铁还以 Fe(OH)2+、FeCl2+、FeCl2+、FeCl4-、FeCl63-等存在形式, 而二价铁也还有Fe(OH)+、FeCl+、FeCl3-、FeCl42-等存在形 式。若用cFe(Ⅲ)、cFe(Ⅱ)分别表示溶液中三价铁Fe(Ⅲ)和二价 铁Fe(Ⅱ)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则: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式中:EOx/Red——氧化态Ox还原态Red电对的电极电位; Eθ Ox/Red——标准电极电位; aOx、aRed——氧化态Ox及还原态Red的活度,离子的活 度等于浓度c乘以活度系数γ,a=γc; R——摩尔气体常数,8.314 J· mol-1· K-1; T——热力学温度; F——法拉第常数,96 485 C· mol-1; n——半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数。 将以上数据代入式中,在25℃时可得: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分析中,要求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定量、迅速地进行,所以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除了从平衡观点来了解反应的可能性外, 还应考虑反应的速率。下面具体讨论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 率的因素。 1.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增加反应物质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 率。例如,在酸性溶液中重铬酸钾和碘化钾反应:
通辽职业学院
现以在1 mol· L-1H2SO4溶液中,用0.1000 mol· L1 Ce(SO ) 标准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 L 4 2 1FeSO 为例,讨论滴定过程中标准溶液用量和电极 4 电位之间量的变化情况。
滴定反应式:
两个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氧化还原滴定法
a 与 C的关系为:
aOx
Ox
Ox
C Ox Ox Ox
aRed
Red
Re d
C Red Red Red
-活度系数 -副反应系数
Ox / Re d
Ox / Re d
RT ln γOx Red cOx nF γ c Red Ox Red
Ox / Re d
RT ln γOxRed
Red
增大,
0
值增大。
Eg. 2Fe3+ + 2I = I2 + 2Fe2+
Fe3+ + e = Fe2+ φFe3+/Fe2+ =0.771V I2 + 2e = 2I- ΦI2/I- =0.54V
例如,用间接碘量法测定Cu2+时,反应为
2Cu2 4I
2CuI I2
若试液中有Fe3+共存时,Fe3+也可以氧化I-生成I2,
0' 0 0.059lg OxRed
n
Red Ox
从条件电位的定义式知道,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 就是影响电对物质的活度系数和副反应系数的因素。
主要包括:盐效应 酸效应 生成沉淀 生成配合物
活度系数 副反应系数
1.盐效应:溶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对条件电位 的影响作用。
电解质浓度 离子强度 活度系数
*以标准氢电极为参照电极的相对值。
2、书写Nernst方程式时注意的问题:
(1)固体、溶剂的活度为1mol/L;
(2)气体以大气压为单位;
(3)如果半电池中除了氧化态和还原态外, 还有其他组分如:H+、OH参加, 活度也要包 括到Nernst方程式中;
第五章 分析化学基础原理
测定,由于测定方法不同,溶液中存在的其它离子对
Fe3+测定的干扰情况是不同的。
§3.化学分析过程
1.用重量分析法测定 步骤如下: NH3++NH+ Fe3+ Fe(OH)3 灼烧 Fe2O3 称量
根据Fe2O3称量结果计算试样中Fe2O3的含量。在这样的 条件下,除了Fe3+ 以外,Al3+、Ti4+也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干扰测定。 2.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 步骤如下:
§3.化学分析过程
试样的分析过程,一般包括下列几个环节: 1.取样; 2.试样的分解; 3.测定;
4.计算分析结果,并对测定结果作出评价。
一、取样 在实际工作中,要分析的对象往往是很大量的、 不均匀的。而分析时所取的试样量是很少的。因此,在分 析以前,首先要保证所取的试样具有代表性。
§3.化学分析过程
从反应产物(P)的量来计算待测组分(X)的量。如果 反应产物是沉淀,则称量沉淀重量,从而计算待测组分 的含量。
§2.定量分析法
(二)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 根据某一化学计量反应: X + (待测组分) R = (试剂) P (反应产物)
将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R)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 到所加的试剂恰好与待测组分按化学计量反应为止,根据 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d i x i x (i 1,2, , n)
三、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
准确度高精密度不一定高,反之亦然。实际分析 中,首先要求良好的精密度,精密度越好,得到准确结 果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好的精密度是获得准确结果的 前提和保证。虽然好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好的准确度, 但通过校正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试样中的真实含量。
分析化学作业及答案
分析化学作业第一章 概述一、选择题1.根据置信度为 95% 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的合理分析结果表达式应为(B )。
a. ( 25.48 ± 0.1) % b. ( 25.48 ± 0.13 ) %c. ( 25.48 ± 0.135 )%d. ( 25.48 ± 0.1348 ) %2.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d )。
a. 数值固定不变b. 数值随机可变c. 无法确定d. 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3. 某小于1的数精确到万分之一位,此有效数字的位数是( d )。
a.1b.2c.4d.无法确定4. 消除或减小试剂中微量杂质引起的误差常用的方法是( A )。
A.空白实验B.对照实验C.平行实验D.校准仪器5.可用于减小测定过程中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D )。
A .对照实验 B. 空白实验 C .校正仪器 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6.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 CaO 平均含量为 30.60% ,而真实含量为 30.30% ,则 30.60%-30.30% = 0.30% 为( B )。
A. 相对误差B. 绝对误差C. 相对偏差D. 绝对偏差二、判断正误1.在分析测定中,测定的精密度越高,则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高(x )。
2.有效数字是指所用仪器可以显示的数字( x )。
3.分析结果的置信度要求越高 , 置信区间越小(x )。
4.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x )。
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论一、选择题1.欲配制 1000ml 0.1mol/L HCl 溶液,应取浓盐酸(B )。
a. 0.84mlb. 8.4mlc. 1.2m ld. 12ml2. .用NaC 2O 4( A )标定KMnO 4( B )时,其反应系数之间的关系为(a )。
a. n A =5/2n B b. n A =2/5n Bc. n A =1/2 n Bd. n A =1/5n B3. .已知1mLKMnO 4相当于0.005682g Fe 2+,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b )。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 填空(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
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 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 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
用Q值检验法和4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1-7 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
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10℃::96.5%,95.8%,97.1%,96.0%37℃:94.2%,93.0%,95.0%,93.0%,94.5%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11-9某试样中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经4次测定,结果为30.49%,30.52%,30.60%,30.12%。
分析化学第七讲:氧化还原滴定法
分析化学第七讲:氧化还原滴定法分析化学第七讲:氧化还原滴定法在化学分析领域中,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实验操作流程、应用领域以及优缺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分析技术。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反应为基础,通过滴定计量氧化还原反应的进程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其中,氧化剂是指能够夺取电子的物质,而还原剂则是指能够提供电子的物质。
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反应速率是恒定的,因此,通过滴定可以精确计算出反应物的量。
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实验流程1、准备试样和试剂:选择合适的试样,准备相应的氧化剂、还原剂和指示剂。
2、滴定前的预处理:对试样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便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3、滴定操作:将试样与氧化剂混合,观察反应进程,记录滴定开始至结束的时间。
4、数据记录与计算: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试样中待测物质的含量。
5、重复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能需要重复进行滴定操作。
三、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领域氧化还原滴定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环境保护、化工、食品、医药等。
例如,在环境保护中,可以运用该方法测定水体中的铁离子、锰离子等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在化工领域,可以用于测定原料、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的含量。
四、氧化还原滴定法的优缺点1、优点:(1) 适用范围广:氧化还原滴定法可用于测定多种物质,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
(2) 精确度高: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容易控制,因此该方法的测量精度较高。
(3) 可重复性好:多次实验的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较好。
2、缺点:(1) 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某些氧化还原反应需要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如温度、压力、pH值等,对实验设备的要求较高。
(2) 反应速度较慢:某些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较慢,需要较长的滴定时间。
(3) 干扰因素较多:例如,试样中的杂质可能会干扰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的参考答案+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沉淀滴定法教案
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的参考答案第一章概论3.基准试剂主体含量大于99.9%;高纯试剂杂质含量少;专用试剂指在某一特殊应用中无干扰,如光谱纯、色谱纯。
6.标定c(NaOH)=0.05mol·L-1时,草酸m=0.05×0.025×63=0.08g称量误差r 0.00020.25%0.1% 0.08E==>而m(邻)=0.05×0.025×204=0.26gr 0.00020.1% 0.26E=<∴选邻苯二甲酸氢钾好。
若c(NaOH)=0.2mol·L-1,两种基准物都可称小样,都可以。
8.H2C2O4·2H2O会失水,使标定的NaOH结果偏低;测定有机酸的摩尔质量则偏高。
10.Na2B4O7·10H2O、B、B2O3和NaBO2·4H2O与H+ 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是1∶2、2∶1、1∶1和2∶1。
第二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1)过失;(2)随机误差;(3)系统误差。
4.例2.9中因样品消耗的NaOH仅0.90mL,体积误差为0.022%0.90=,若使误差小于0.1%,需增加称样量10~20倍。
5.称样3.5g,称量误差为0.13%3.5=,若报告结果中有4位有效数字,表示其相对误差<0.1%,与测量的精确程度不符;若报2倍有效数字,则反映了测量精度。
第三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1.物料平衡:[Cl-]=3{[Fe3+]+[Fe(OH)2+]+[Fe(OH)2+]}=3c(FeCl3)电荷平衡:[H+]+3[Fe3+]+2[Fe(OH)2+]+[Fe(OH)2+]=[OH-]+[Cl-]质子条件式:[H+]=[OH-]+[Fe(OH)2+]+2[Fe(OH)2+]2.pH指-lg a(H+),滴定到50%时[HA]=[A-], 所以应为MaK。
4.(1)用NH4F掩蔽Fe3+、Al3+时,起作用的是F-,应使pH>4才能主要以F-形式存在。
氧化还原滴定法(2)
E = E0 OX/Red + (0.059/n)lg[OX]/[Red] (1) 当[Ox]=[Red]=1mol/L时,lg[OX]/[Red] =0,在 此情况下,E=E0,因此,标准电极电位是氧化型和 还原型的浓度相等,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位。
可编辑版
4
由式(1)可以看出,影响电位E的因素是: (一)氧化还原电对的性质,决定E0值的大小; (二)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即有关离子 (包括H+)浓度大小及其比值。 (三)利用能斯特方程式,可以计算各种可逆 均相氧化还原半电池的电位。
如果[Sn2+] = 1.0mol/L,[Pb2+] = 0.10 mol/L,根 据能斯特方程式得:
ESn2+/Sn = - 0.14 + 0.059/2log(1) = - 0.14V EPb2+/Pb = - 0.13 + 0.059/2log(0.1) = - 0.16V 此时,ESn2+/Sn >EPb2+/Pb,所以,Sn2+能氧化Pb,即反 应按下列方向进行:
∴ E = Eo’Ce(VI)/Cr(III) + (0.059/6)×lgcCr(VI)/c2Cr(III)
= 1.08+(0.059/6)×lg0.0500/(0.100)2
= 1.09V
可编辑版
11
二、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
在标准状况下,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两个电 对的电位的大小,或通过有关氧化还原电对电位的 计算,可以大致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但 是,在实际工作中,情况是复杂的,当外界(如温度、 酸度、浓度等)发生变化时,氧化还原电对的电位也 将受到影响,因而有可能影响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 方向。
工学分析化学第五章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法1
指示剂:二苯胺磺酸钠,浅绿→蓝紫 ' 0.85V
变色点 落在突跃范围之外,加入
H3PO4. [Fe(HPO4)2]-:改变滴定的突跃范围,消除了
Fe 的颜色干扰。 3+ 1000 6cK2Cr2O7 VK2Cr2O7 M Fe m
/Fe 2
0.0592lg
c(Fe3 c(Fe2
) )
当 V=19.98mL时, 有99.9%的Fe2+被氧化
,则
19.98 0.1000 cFe3 20.00 19.98
20.00 0.1000 19.98 0.1000
c Fe2
20.00 19.98
Fe3 / Fe2 0.86V
3.计量点
k 10
3( n1 n2 )
将此式代入上右式得
' 1
2
'
0.177
n1 n2 n1n2
若上两式之一成立,认为氧化还原反应进行 的完全,可用于滴定分析,且Er≤0.1% .
一般
, ' 1
2
'
0.4V 反应就能定量完成,符合
滴定分析的要求。
§3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一、滴定曲线 -V
Ce(SO4)2 FeSO4 , 1mol/LH2SO4 Fe3++e = Fe2+
θ'(Fe3 / Fe2 ) 0.75
0.70
0.68
0.44
化学实验指导书氧化还原滴定实验
化学实验指导书氧化还原滴定实验氧化还原滴定实验指导书实验目的:通过氧化还原滴定实验,了解和掌握滴定法中的氧化还原滴定原理与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滴定法中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反应有碘量法、亚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铁(Ⅲ)、硝酸亚铁溶液滴定碘、氨银溶液滴定低价铜等。
实验仪器:1.容量瓶:用于准确配制溶液。
2.滴定管:用于滴定溶液。
3.量筒:用于准确测量液体体积。
4.分析天平:用于称量试剂。
5.酸碱仪: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
(2)准备所需试剂:滴定溶液、指示剂等。
(3)洗净滴定管、烧杯等实验器皿。
2.称量试剂准确称取所需试剂,分别放入烧杯中备用。
3.配制溶液根据实验需要,配制所需滴定溶液。
将精确称量的试剂溶解于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溶剂,摇匀后进行标定。
4.开始滴定实验(1)使用量筒准确地量取待测液体的体积。
(2)将待测液滴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指示剂,并摇匀。
(3)用滴定管从滴定瓶中取出滴定溶液,缓慢滴入烧杯中,直至指示剂显示出终点信号。
(4)记录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滴定液体积。
5.计算分析结果根据滴定液的体积,结合所用滴定液的浓度,计算待测液的浓度。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试剂的接触皮肤和眼睛。
2.将实验仪器彻底清洗干净,避免发生实验污染。
3.配制滴定溶液时要注意溶剂的纯净度和浓度的准确性。
4.在滴定时要缓慢滴液,避免滴入过量导致误差。
5.实验结果的计算和分析要仔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及讨论:在氧化还原滴定实验中,根据滴定液的体积和浓度,可以确定待测液体的浓度。
通过多次实验的重复性和准确性验证,可以得出可靠的实验结果。
总结:通过本次氧化还原滴定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滴定法中的氧化还原滴定原理和操作方法。
熟练掌握这一实验技术将有助于我们在日常化学分析工作中准确测定物质浓度,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氧化还原
2 [ H ] H 3 AsO3 0.0592 cH 3 AsO3 0.0592 lg lg 2 HAsO 2 2 cHAsO 2 2 [ H ] H 3 AsO3 0 . 0592 lg 2 HAsO 2
+e
Fe2+
( Fe3 / Fe2) 0.77V
3 [ Fe ] 0.0592lg [ Fe2 ]
0.0592 lg
2 3 3 2
cFe3 Fe2 cFe2 Fe3
Fe cFe 0.0592lg 0.0592 lg Fe cFe
O EO V ,求 pH 1 . 0 和 4 . 0 时的 E 2 1.51 MnO /Mn
4
解:
8 [ MnO ][ H ] 0 . 059 O 4 EE lg 5 [Mn 2 ]
MnO4 + 8H+ + 5e = Mn2+ + 4H2O
-
[ MnO 0 . 059 0 . 059 O 8 4 ] E lg[H ] lg 5 5 [Mn 2 ]
0.0592 ( 3 11 ) 0.35 v 1 1 0.0592 ( 3 2 2) 0.18 v 2 2
0.0592 ( 3 1 2) 0.27 v 1 2
一般认为若两电对的条件电位的差值 大于 0.40v, 反应就能定量完成,符合滴 定分析的要求。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五章
一、选择题
1.在滴定分析中出现的下列情况,可导致系统误差的是( )。 A.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B.滴定管读数错误 C.滴定时有液体溅出
D.砝码未经校正
2.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其( )。 A.数值固定不变 B.正误差出现几率大于负误差 C.大误差出现几率小,小误差出现几率大 D.数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均等 3.下列方法中可减小偶然误差的是( )。 A.对照实验 B.空白实验 C.校正仪器 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4.下列情况中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 A.滴定时所加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物质 C.某分析人员读取滴定管读数总是偏高或偏低 B.某分析人员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读数不能取得一致 D.滴定时发现有少量溶液溅出 B.氢氧化钠 C.重铬酸钾 D.高锰酸钾
• 无机及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中定量分析是化学分析中重要的分 析方法之一,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应用范围较广。分析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 并重的学科。学生既要学好分析化学中的基本原理,又要高度重视实验课的学习, 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
知识目标:
(1)直接法
(2)间接法
第二节 误差的基本知识
一、误差的分类及产生原因
在分析化学中,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差值叫误差,分析结果与平均值的差值
叫偏差。
1.系统误差
(1)方法误差
(2)仪器误差 (3)操作误差
(4)试剂误差
2.随机误差
(1)小误差出现机会多,大误差出现机会少,特别大的误差出现机会极小。
(2)大小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测量次数越多,测量 的平均值越接近真实值。
2.氧 化还 原滴 定法
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
分析化学:氧化还原滴定法
c
a Ox
a Ox
b Red
c
b Red
Ox/Red
θ Ox / Re d
0.059 lg n
c aOx
a Ox
b Red
c
b Red
∴忽略盐效应后的 Ox/Red 计算式:
Ox/Red
θ
0.059 lg n
b Red
a Ox
⑵酸效应
H+或OH 参加电极反应时
Ox或 Red 为弱酸、弱碱时 pH影响极大!
(25ο C)
aOx
Ox [Ox ]
OxcOx Ox
;
aRed
Red [Re
d]
Red c Red Red
Ox / Red
θ Ox /Red
0.059 lg n
a Ox
b Red
c aOx
a Ox
b Red
c
b Red
Ox / Red
θ Ox /Red
0.059 lg n
a Ox
与还原态生成配合物,φ’↑
利用此影响可消除某些离子对主反应的干扰
例:φ’Fe3+/Fe2+= 0.77V,Fe3+可氧化I 干扰其与
Cu2+的反应。加入NaF,使[F ]=1.0mol/L
Fe3/Fe 2
θ Fe3 / Fe2
0.059 lg Fe2
1
Fe3
Fe3/Fe 2
θ Fe3 / Fe2 0.059 lg 1
Ox1+Red2→Red1+Ox2
φOx/Red大者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φOx/Red小者为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 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离子-电子法)
分析化学习题带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集初小宇编学部:班级:姓名:黑龙江东方学院第一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基础题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 )A、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C、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D、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2、在分析过程中,通过( A )可以减少随机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作空白试验C、对照试验D、校准仪器3、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A、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B、称量时使用的砝码锈蚀C、滴定管刻度未经校正D、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作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4、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随机误差是随机的;B、随机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C、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5、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2.050×10-2是几位有效数字( D )。
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6、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C )ml。
A、25.0B、25C、25.00D、25.0007、以下关于偏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C、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D、由于不恰当分析方法造成的误差8、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何种属于随机误差?( A )A、某学生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B、某学生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C、甲乙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但结果总不能一致;D、滴定时发现有少量溶液溅出。
9、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C )A、10003.0-⋅=+LmolcH B、pH=10.42C、=)(MgOW19.96% D、0. 040010、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不是系统误差的是(C )A、砝码被腐蚀;B、试剂里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C、重量法测定SiO2含量是,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D、天平的零点突然有变动二、提高题1、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用灵敏度为0.0001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B )A、0.1gB、0.2gC、0.05gD、1.0g2、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590×0.2000)的结果为12.00562989,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C )A、12.006B、12.00C、12.01D、12.03、有关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B )。
分析化学-学习情境二项目5 双氧水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氧化还原滴定法(高锰酸钾法)
一、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 1. 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滴定原理; ❖ 2. 掌握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 3. 掌握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和保存条件; ❖ 4. 掌握用Na2C2O4基准试剂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原
理、方法及滴定条件。 ❖ 能力目标 ❖ 1. 能配制和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 2. 能测定双氧水中过氧化氢含量; ❖ 3. 能根据高锰酸钾自身的颜色判断滴定终点; ❖ 4. 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
Na2C2O4 基准试剂的质量,g Na2C2O4基准试剂的摩尔质量,g·mol-1 KMnO4溶液的用量,mL。
②数据记录与处理(见表2-5-2)
四、实践操作
表2-5-2 KMnO4标准溶液标定
四、实践操作
任务2 KMnO4标准溶液的标定
操作步骤
(1)准确称取预先干燥过的Na2C2O4基准物质 0.15~0.20g左右于250mL锥形瓶中; (2)加40mL蒸馏水和10mL3 mol·L-1的硫酸溶液 于锥形瓶中;
(3)加热至75℃~85℃,趁热自滴定管中逐滴加 人待标定的高锰酸钾溶液(开始时速度要慢,待第 一滴KMnO4溶液滴入紫红色退去后再滴入第二 滴),滴定至溶液恰变微红色并保持30秒不褪色为 终点。当滴定完成时,溶液温度应不低于55℃。
4
实验数据记录与整 理
1.将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数据表格中,给出结论 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2.写出检验报告
实验记录本、实验报告
三、知识准备
❖ 高锰酸钾法是以KMnO4为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分析的氧化 还原法。在强酸性介质中,KMnO4获得5个电子被还原成 Mn2+。其基本反应为:
❖
MnO4-+8H++5e
分析化学 第五章_氧化还原滴定法
Ø 氧化还原平衡 Ø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 Ø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预处理 Ø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Ø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2016-4-12
氧化还原滴定法: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实质:电子的转移 特点:机理复杂、多步反应 分类: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
可以用Nernst方程式来计算各电对的理论电势:
E Ox/Red
Eo Ox/Red
RT lg a Ox nF a Red
在25℃时,Nernst方程式为:
E Ox/Red
Eo Ox/Red
0.059 lg aOx
n
a Red
E Ox/Red
Eo Ox/Red
0.059 lg aOx
n
a Red
电对电势的大小表示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 或还原能力的强弱。 Ø 电对电势越大,其氧化型的氧化能力越强
(还原型的还原能力越弱)——氧化剂 Ø 电对电势越小,其还原型的还原能力越强
(氧化型的氧化能力越弱)——还原剂
附表15 标准电极电势(18-25℃ )
1
氧化还原电对
电极电势
例
Ox 1 n1e Red 1 Ox 2 n2e Red 2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除了参加反应的 氧化还原电对本身性质外,还与反应条件(例如,反 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催化反应)、诱导反应等) 有关。
1.反应物浓度 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加速反应的进行。
Cr2O72
2.反应温度 对大多数反应,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反应的速度。 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可提高2-3倍。
已知E0 Fe3 /Fe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KMnO4
1 5
nNa2S2O3
2
S2O32
e
1 2
S4O62
nKMnO4 5 nHCOOH
5 nHCOOH 2 nKMnO 4 (反应)
5
1
[n
2 KMnO 4(总)
5 (CV )Na2S2O3 ]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化学化工学院
解题思路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滴定碘法 Iodometry
7.5.4 KBrO3法 Bromometry 7.5.5 铈量法 Cerimetry
自主研究学习要求:有关电对的反应式,适用介质及反应 条件。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7.4 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
切入点 根据价态的变化或电子的得失,找出化学计量关系。
aA + bB = cC + dD
电子转移数 ZA
ZB
有:
a ZB
b ZA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与电子转移数之比有必然的联系。
aA bB
a
a
n(A) = n(B) b
or
nA = b nB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化学化工学院
直接滴定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
(3)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5.4 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 5.4.1 直接滴定 5.4.2 返滴定 5.4.3 置换滴定 5.4.4 间接滴定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7.5.1 KMnO4法 概述
KMnO4,强氧化剂
氧化能力 还原产物
与pH有关
酸性介质
MnO4- + 8 H+ + 5e = Mn2+ + 4H2O E° =1.51v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例1 在酸性介质中用Na2C2O4标定 KMnO4。
2)
MnO
4
5e Mn
2
5) C2O24 2e 2CO 2
2 KMnO4
5 Na2C2O4
nKMnO4
2 5
nNa
2C2O4
结论 :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电子转移数找出化学 计量关系。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1)高锰酸钾总的物质的量是加入,为已知条件。剩 余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是由硫代硫酸钠滴定的。因 此要找出高锰酸钾与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2)甲酸作为还原剂,消耗了一部分高锰酸钾,因此应 找出甲酸作为还原剂相当于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的化 学计量关系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返滴定
例:溴化钾法测定苯酚
OH KBrO3-KBr
OH
KI
标液 Br
Br
Na2S2O3
I2
I-
H+
+ Br2 (过量)
Br
反应 BrO3- 5Br- 6H
3Br2 3H2O
OH
OH
结论 2:若涉及非氧
化式K反确Br应定O,化3-应学K根计Br据量标反关液应系。
3 Br2 +
Br 取代
Br
+ 3 HBr Br2 2I- I2 2Br -
OH
1
3 Br2
Br
1 KBrO3
2S2O32- I2 S4O62- 2I-
n苯酚 nKBrO3
n n 1 KBrO3 苯酚
3 Br2 3 I2
6 Na2S2O3
1 nKBrO3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
nNa2S2O3
KBrO3(反应) n KBrO3(总) 6 nNa2S2O3 解题思路
nNa2S2O3
(CV ) Na2S2O3
电子的总数。 解题思路 其他思路
实际与理论的差值应为HCOOH作为还原剂化学计量相当的量。
nHCOOH
1 2
nNa2S2O3
1 2
[5nK
MnO4
(CV )Na2S2O3 ]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其他思路
M nO4 5e M n2
1 2
nNa2S2O3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2 Na2S2O3
有机物的滴定
例: KMnO4 法测定HCOOH
方法: 标液
HCOOH KMnO4 OH-
CO32- H+ MnO4-
MnO42-
MnO2
MnO4-(余)
I-
Mn2+
I2
Na2S2O3 I-
特点:反应只涉及氧
M nO4 5e M n2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化学化工学院
解题思路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1)苯酚与溴发生取代反应,溴由溴酸钾产生,因此 须找出苯酚与溴酸钾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2) 过量的溴通过生成碘由硫代硫酸钠滴定,因此应 找出溴酸钾与硫代硫酸钠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置换滴定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例:用碘量法测定Pb3O4
方法: Pb3O4 HCl
Cl2 KI 吸收 I2
Na2S2O3 I-
Pb3O4 = PbO2+ 2PbO
PbO2 2e Pb2
2Cl 2e Cl2
1 Pb3O4
1PbO2
1 Cl2
1 I2
nP b3O4
化学化工学院
直接滴定-2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例2:钢中硫的测定
空气氧化
S
SO2
水吸收
H2SO3 I2 滴定 H2SO4
滴定反应
预处理
滴定反应
H2SO3 2e H2SO4
I2 2e 2I-
S
H2SO3
I2
nS nI2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化学化工学院
HCOOH 2eCO2
nKMnO4
1 5
nNa2S2O3
化还原反应 从电子得失总数相等
n 2n S2O32
e
1 2
S4O
2 6
Na2S2O3
入手,即还原剂,
HCOOH HCOOH和Na2S2O3,
若无HCOOH 存在:
实际消耗:
nNa2S2O(3 理论) 5nKMnO4
失电子的总数应等于 氧化剂, KMnO4,得
5.5 氧化还原滴定的方法
5.6 氧化还原滴定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GXQ 分析化学 2005-2006学年
化学化工学院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7.5 氧化还原滴定的方法(自主研究学习)
7.5.1 KMnO4法 Permanganate titration 7.5.2 K2Cr2O7法 Dichromate titration 7.5.3 碘量法 碘滴定法 Iodime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