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提纲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1)从侧面看:自西向东。

2)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3)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太阳东升西落: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

2)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

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6.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a地球自转b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第二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地方时:世界上不同的地区(不同经度)在同一时间时刻不同的现象,它是人为规定的。

2.时区的划分。

(1)时区:分区计时制把全球划分成24个15经度宽的地区,每个地区就叫做一个时区。

(2)划分法:以中时区为标准向东、向西各划分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重合,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

(3)中时区(零时区):以O。经线作为中央经线的15。经度宽的地区。

(4)东时区:中时区的东边分成12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等。

(5)西时区:中时区的西边分成12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等。

(6)东、西十二区:都以180经线作为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跨7.5。3.区时。

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即区时,又叫标准时。例如:伦敦所在的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所以伦敦的地方时就是中时区的区时;北京在东八区,东八区的区时就是该区的中央经线即东经120的地方时。

(1)区时的计算原则:

东加西减: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东边时,则所求地时间应加上时差;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西边时,则所求地时间应减去时差(因为东边时区的区时总是要比西边时区的区时早)。

(2)时差的计算原则:

同区相减,异区相加:所求地点均为东时区或均为西时区时,时差为两地所在时区

的区号之差;所求地点一个为东时区,另一个为西时区时,时差为两地所在时区的区号

之和(因为相邻两个时区间的区时相差1小时。不同时区的两地,间隔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4.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北京的时间:北京位于东经116,北京的时间是指东经116处的地方时。

(2)北京时间:中国把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除新疆外统一使用的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实际上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

5.日界线:以180经线为基线,有几处转折的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1)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2)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

(3)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1.地球的公转:地球绕日不停地旋转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①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②夏至后直射点虽南移但直射点还在北半球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③秋分后直射点继续南移但直射点在南半球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④冬至后直射点虽北移但直射点还在南半球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在不同的纬度、不同的时间其分布是不同的,就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来看,它的分布总是从直射点向两侧减小。

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但回归线上只直射一次。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冬至日达到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达到最大值,夏至日达到最小值。

4.昼夜长短的变化:(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a全球昼夜等长

春分①昼长>夜长,且昼越来越长②极昼范围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b昼最长;北极圈内全为极昼

夏半年夏至①昼长>夜长,但昼越来越短

②极昼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

c全球昼夜等长

北半球秋分①夜长>昼长,且夜越来越长②极夜范围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冬半年夜最长;北极圈内全为极夜

d冬至①夜长>昼长,但夜越来越短②极夜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

5五带的划分:不同纬度地区,由于太阳高度不同,地面所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根据地面所获得的太阳能量不同,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

6太阳高度与季节的关系:夏季较高,冬季较低,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

7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所产生的一种效应,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夏至日昼最长;自秋分日至春分日,昼短夜长,冬至白昼最短;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平分。

8极昼现象:极地地区某些时候太阳整日不落,称之为极昼。

极夜现象:极地地区某些时候太阳整日不出,称之为极夜。

第四节日历上的科学

1.年、月、日的科学概念。

(1)人们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2)人们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

(3)人们根据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

2.历法的种类。

(1)阳历:

①阳历又称为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又叫公历。

②置闰方法(闰日):凡公元年数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世纪年”必须能被400

整除的年才是闰年。(如:1600年是闰年,1700年、1800年、1900年皆不是闰年,2000年是闰年)

③公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公历闰年多出1天安排在2月,平年2月28天,闰年就29天。

(2)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订的。

(3)阴阳历:又叫农历

①兼顾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而制定的历法。

②置闰方法(闰月):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在农历十九年中,有十二个平年,每一平年十二个月

七个闰年,每一闰年十三个月

3我国日历的组成:公历和农历(公历=阳历,农历=阴阳历)

4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茫夏暑相连。

秋署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五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地球内部结构具有同心圆的特点,从外向内结构层次分别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2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激烈程度不同,有时进行得很激烈、有进很缓慢;

3地壳变动的表现结果不同:有些地壳上升成为高山,有些地方下沉成为海洋或低谷。

褶皱:地壳受力挤压而发生的弯曲变化。

断层: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动。

4火山与地震:a火山的构成:火山口、火山锥、火山管

b火山喷发物:气体(SO2)、熔岩流、火山灰

c世界火山分布:a环太平洋沿岸b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d世界地震分布:a环太平洋沿岸b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

大陆漂移说——魏格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