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物态变化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中,小亮将质量相同的冰和固态食用油(用肉炼制的)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在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图乙中的A和B分别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和食用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知,物质______(填“冰”或“食用油”)是晶体;(2)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其中的“适量”指的是______;(3)两种物质全部熔化后,继续对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两个试管中的液体都不会沸腾,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的原因是______,食用油不能沸腾的原因是温度无法达到______。

【答案】A 既可以浸没试管中的晶体,又能放入试管后水不溢出不能持续吸热沸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晶体熔化的特点及液体沸腾的条件。

【详解】(1)[1]由图象可知,冰是晶体,因为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2)[2]适量指可以浸没试管中的晶体,这样才能让试管中的晶体受热均匀,但水不能太多,否则试管放入后水会溢出,会影响实验的探究效果。

(3)[3][4]试管中水不能沸腾的原因是,当试管内外的水的温度达到100℃时,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试管中的食用油温度达到100℃后,也不能继续吸热,温度不能再升高,而食用油沸点的温度比100℃要高,故食用油也不能沸腾。

【点睛】液体沸腾的条件有:温度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

2.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2)如图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像中的__________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_______℃;(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中的a所示。

若用相同的热源,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这个实验,得到的图像可能是图丁中的_______(选填“b”“c”或“d”);(4)利用上述实验中的器材来“探究水的沸腾”,还需要一个中间有孔的硬纸板,它的作用是_________。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03物态变化实验(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03物态变化实验(解析版)含答案

专题03 物态变化实验(解析版)类型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方法技巧】1.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为自下而上。

2.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是因为酒精灯外焰温度高。

3.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固体颗粒受热均匀4.温度计放置时玻璃泡完全浸没且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

5.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分析得出结论:晶体熔化持续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持续吸热,温度上升。

6.判断是不是晶体及其熔点:图像中存在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则为晶体,对应的温度即为熔点。

7.用固体小颗粒是为了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固体充分接触并受热均匀。

8.烧杯口出现"白气”是水蒸气液化。

【专项训练】1.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甲所示的图象。

(1)实验时,组装器材要________(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不直接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而是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min,此过程中海波处于________态,此过程中海波________(填“吸”或“放”)热。

(3)图甲中,海波在E点是________态,在G点是________(均填“固”或“液”)态。

(4)由该图象知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

【答案】(1)从下到上使海波受热均匀(2)BC3固液共存吸(3)液固(4)相同【解析】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到海波中,试管不能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试管壁和试管底,所以要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因此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培优)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培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王老师上课带来一把金属勺放在了讲桌上,把刚烧开的开水倒入杯中,将金属勺放在杯里,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约20℃)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

关于这种金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金属熔点不低于20℃B.该金属熔点低于20℃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D.该金属是非晶体2.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的高度约为3dm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5℃C.中学生跑步的平均速度约为1.1m/sD.快速眨眼1次的时间约为5s3.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用地膜覆盖农田4.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做菜时这些小孔饱含汤和佐料因而味道鲜美这些小孔的成因是()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B.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C.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D.豆腐自身膨胀而成5.下列说法正确是()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深秋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人工降雨经历了升华、凝固和熔化三种物态变化过程6.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在AB段是气态C.海波在BC段需吸热,温度升高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4min7.由于疫情的影响,寒假期间出行的人们优先选择自驾出行,小明发现车载空调温度设置过高,前挡风玻璃容易出现水雾,打开除雾开关对着前挡风玻璃不断吹热风,不一会儿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雾出现在前挡风玻璃的内侧B.水雾消失了是发生了液化现象C.对玻璃吹热风,只用了升高液体的温度方法来加快蒸发D.空调制冷时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使制冷剂汽化8.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的质量减少了B.冰的质量没变化C.冰的质量增大了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9.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过程对应正确的是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干了——汽化B.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C.冬天,冰冻的衣服会慢慢变干——液化D.开药瓶能闻到药味——熔化10.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非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此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物质熔化时间为10分钟11.下列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但雪却不见了是熔化现象B.夏天清晨,植物上常有露水,是液化现象C.冬天户外的人嘴里不断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D.深秋的早晨,有时地面上会有一层霜,是升华现象12.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热水澡时的适宜水温约40℃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37℃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40℃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1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树上出现的美丽的雾凇A.(1)(2)B.(2)(4)C.(1)(3)D.(3)(4)14.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现用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0cmB.霍林郭勒市今年夏天最高气温为55℃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人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2s二、填空题15.严冬时节,玻璃窗的内表面常结一层冰花,这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______生成的。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____)
A.30% B.40% C.60% D.90%
(3)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____________;
(4)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是小明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出的水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面上的气压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仔细观察图像还发现:加热5min后到水沸腾前,水的温度升高得慢一些,水温升得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答案】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水蒸气液态99小于水与空气的温差大,散热快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过高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
是(_________)
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
一、初二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_______;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变大且杯口有大量的“白气”形成,表明水在沸腾。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杯口的“白气”是_______(选填“液态”或“气态”);
[6]开始加热时,水与空气温度相近,水吸热的热量向外散失少,而随着水的温度升高,与空气温度相差越大,则向外散失的热量就越多,那么水升温会变慢,即是水与空气的温差越大,散热越快。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中,小亮将质量相同的冰和固态食用油(用肉炼制的)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在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图乙中的A和B分别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和食用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知,物质______(填“冰”或“食用油”)是晶体;(2)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其中的“适量”指的是______;(3)两种物质全部熔化后,继续对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两个试管中的液体都不会沸腾,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的原因是______,食用油不能沸腾的原因是温度无法达到______。

【答案】A 既可以浸没试管中的晶体,又能放入试管后水不溢出不能持续吸热沸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晶体熔化的特点及液体沸腾的条件。

【详解】(1)[1]由图象可知,冰是晶体,因为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2)[2]适量指可以浸没试管中的晶体,这样才能让试管中的晶体受热均匀,但水不能太多,否则试管放入后水会溢出,会影响实验的探究效果。

(3)[3][4]试管中水不能沸腾的原因是,当试管内外的水的温度达到100℃时,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试管中的食用油温度达到100℃后,也不能继续吸热,温度不能再升高,而食用油沸点的温度比100℃要高,故食用油也不能沸腾。

【点睛】液体沸腾的条件有:温度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

2.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表:时间/min012345678水的温度/℃909294_______9898989898(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下如图1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高于/等于/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3)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________加热;(4)在第4min到第9min的这段时间内这位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5)请你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________;(6)如上如图2所示,图________是沸腾前的现象,图________是沸腾时的现象;(7)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3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_.【答案】(1) 96 (2) 98 低于(3)外焰(4)水沸腾,仍不断吸热,有大量气泡上升,但温度保持不变(5)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6)a b (7)B【解析】【分析】(1)读数时,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2)根据水沸腾时温度不变的特点判断出水的沸点;根据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来判断当时气压与标准气压的关系;(3)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用温度计的外焰加热;(4)掌握水沸腾时的特点及现象.知道水在沸腾过程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到达液面破裂.(5)掌握水沸腾时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6)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7)水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详解】(1)由图1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6℃;(2)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水在第5到9分钟,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此时为沸腾过程,沸点为98℃;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应为100℃,可知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3)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4)4到9分钟,水处于沸腾状态,所以会有大量气泡上升,同时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5)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6)图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图b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7)水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图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96;(2)98;低于;(3)外焰;(4)水沸腾,仍不断吸热,有大量气泡上升,但温度保持不变;(5)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6)a;b;(7)B.【点睛】此题主要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加热,所以要掌握酒精灯的使用,同时考查了水沸腾时的特点及沸腾时与沸腾前的现象区别,关键是搞清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3.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烧杯中有适量的水,大试管中有碎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待温度升高至-5℃,每隔大约______(填“1min”或“5min”)记录一次温度;(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计数如图乙,示数是________;(3)第9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态,冰在第9min时具有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第6min时具有的内能;(4)在不改变装置情况下,小瑜将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大致绘制出了图丙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关系图,他在DF阶段能否在小试管中________看到大量气泡上升变大。

(选填“能”或“不能”)【答案】1min -4℃固液共存小于不能【解析】【分析】【详解】(1)[1]在实验过程中,大约每隔1min便记录一次温度,而隔5min才记录温度的话,时间间隔太长,不容易观察实验现象。

(2)[2]由图乙知,温度计示数为-4℃。

(3)[3]由图丙知,第9min试管内的物质处于熔化状态,所以是固液共存态。

[4]冰在第9min的内能小于第6min的内能,因为这两个时间段冰都处于熔化阶段,其温度保持不变,固态的冰质量越来越少,其内能越来越小。

(4)[5]由丙图知,在DF段,水的温度达到沸点,烧杯中的水由于不断吸热,所以开始沸腾,而试管中的水虽然温度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因为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无法看到大量气泡上升。

2.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质量相同的A、B两种不同的粉末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同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实验过程中,当温度升至40℃时,她每隔1min记录一次A、B的温度和状态,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1)根据图乙的温度曲线判断,____(选填“A或B”)是一种晶体;(2)B液体的沸点是100℃,如果持续加热,B 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3)当它们都成液态后,从第10min加热到第12min,吸收的热量_____(选填“A”“B”或“一样”)多。

物态变化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物态变化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表:时间/min012345678水的温度/℃909294_______9898989898(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下如图1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高于/等于/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3)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________加热;(4)在第4min到第9min的这段时间内这位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5)请你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________;(6)如上如图2所示,图________是沸腾前的现象,图________是沸腾时的现象;(7)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3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_.【答案】(1) 96 (2) 98 低于(3)外焰(4)水沸腾,仍不断吸热,有大量气泡上升,但温度保持不变(5)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6)a b (7)B【解析】【分析】(1)读数时,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2)根据水沸腾时温度不变的特点判断出水的沸点;根据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来判断当时气压与标准气压的关系;(3)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用温度计的外焰加热;(4)掌握水沸腾时的特点及现象.知道水在沸腾过程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到达液面破裂.(5)掌握水沸腾时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6)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7)水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详解】(1)由图1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6℃;(2)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水在第5到9分钟,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此时为沸腾过程,沸点为98℃;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应为100℃,可知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3)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4)4到9分钟,水处于沸腾状态,所以会有大量气泡上升,同时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5)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6)图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图b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7)水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图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96;(2)98;低于;(3)外焰;(4)水沸腾,仍不断吸热,有大量气泡上升,但温度保持不变;(5)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6)a;b;(7)B.【点睛】此题主要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加热,所以要掌握酒精灯的使用,同时考查了水沸腾时的特点及沸腾时与沸腾前的现象区别,关键是搞清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2.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图甲的实验装置中还缺少的一件测量器材是________,实验时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________(均匀/不均匀).(2)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晶体/非晶体).(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________(a/b).【答案】秒表均匀 46 晶体 a【解析】(1)本实验中需要的测量仪器有温度计和秒表,由图知该实验缺少的器材为秒表;实验时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均匀.(2)由图知,该温度计的每一小格表示1℃,故该温度计的示数为46℃.(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第4min到第8min,该物质的温度保持在48℃不变,故该物质为晶体.(4)a图中有一段图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a为晶体的熔化图像,b图中的图线温度不断升高,为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故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a图.故答案为(1)秒表;均匀 (2)46 (3)晶体 (4)a.3.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质量相同的A、B两种不同的粉末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同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实验过程中,当温度升至40℃时,她每隔1min记录一次A、B的温度和状态,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1)根据图乙的温度曲线判断,____(选填“A或B”)是一种晶体;(2)B液体的沸点是100℃,如果持续加热,B 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3)当它们都成液态后,从第10min加热到第12min,吸收的热量_____(选填“A”“B”或“一样”)多。

他发现B升温更慢,这是由于_________。

【答案】A 不会一样 B的比热容大(或吸热能力强)【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乙知,A在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而B的温度一直在上升,所以A是一种晶体。

(2)[2]装有AB的两个试管都放在水中,B的沸点是100℃,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其温度上升,然后通过热传递,把热量传给试管中的B,当烧杯中的水温度升高到沸点100℃时,开始沸腾,温度保持不变,而B在温度未达到100℃前,可以继续吸热,但温度达到100℃时,便不能继续吸热了,所以不会沸腾。

(3)[3][4]装有AB的试管都放在水中,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而B升温慢,这是由于B的比热容大。

2.图甲是小强在标准大气压下用 50g 冰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

[c 水=4.2×103J/(kg·℃)](1)实验中,冰熔化的时间为___________min。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冰在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J。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2019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

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

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____的关系;(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________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挡)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蒸发情况;(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挡)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

这样做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

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液体表面积用滴管将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吹其中一滴水错误没有控制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避免木板吸水干扰判断蒸发吸热【解析】【分析】【详解】(1)[1]两滴水的表面积不同,室内的温度和空气流速相同,所以是探究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2)[2][3]要探究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就要保持同种液体表面积、温度相同,而空气流速不同,故用滴管将两滴液体分别滴在两块玻璃上,用不加热挡吹风机吹其中一滴水,观察两滴水蒸发的情况。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图甲的实验装置中还缺少的一件测量器材是________,实验时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________(均匀/不均匀).(2)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晶体/非晶体).(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________(a/b).【答案】秒表均匀 46 晶体 a【解析】(1)本实验中需要的测量仪器有温度计和秒表,由图知该实验缺少的器材为秒表;实验时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均匀.(2)由图知,该温度计的每一小格表示1℃,故该温度计的示数为46℃.(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第4min到第8min,该物质的温度保持在48℃不变,故该物质为晶体.(4)a图中有一段图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a为晶体的熔化图像,b图中的图线温度不断升高,为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故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a图.故答案为(1)秒表;均匀 (2)46 (3)晶体 (4)a.2.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2)当观察到如图中的_______图时,说明水已沸腾;b图中气泡上升的过程逐渐变小,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4)如图所示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______。

A. B. C. D.【答案】89;a;液化;吸热; 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探究水沸腾实验的仪器、实验现象及图象处理。

【详解】(1)[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读数是89℃;(2)[2]水沸腾时,水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由此可知a图时,水已沸腾;[3]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变小,最后消失了,是气泡中的气体在上升过程中遇到的水温度比较低,气体遇冷液化变成了液体,故是液化过程;(3)[4]水在沸腾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吸热;(4)[5]水在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水全部汽化,满足这些描述的是A。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用到的器材如下: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秒表、硬纸板、石棉网等:(1)组装器材时,应该观察_____的高度,据此在铁架台上固定铁圈(石棉网)的高度;(2)实验时用温度计测出不同时刻水的温度,并记录在表中,其中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示数为_____℃;时间/min01234567温度/℃80848896989898(3)某时刻观察到烧杯中出现图乙所示的现象,表明水_____(选填“已经”或“尚未”)沸腾;(4)实验需要测量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多组数据,这是为了_____(填序号);①发现变化规律②减小实验误差(5)在评估交流时,有同学提出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

如果要对实验进行改进以缩短实验时间,请你说出一种办法:_____。

【答案】酒精灯外焰 92 已经①减小水的质量【解析】【分析】【详解】(1)[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确定酒精灯外焰的高度,再固定铁圈的高度。

(2)[2]由甲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92℃。

(3)[3]由乙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假设水已经沸腾,那么这些水的温度是均匀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在变小,气泡的体积在不断增大,这与题中现象是相同的,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水已经沸腾。

(4)[4]为得出可靠的结论,要进行多次测量,故选①。

(5)[5]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需要缩短,可以减小水的质量等。

2.小明猜想,水中加入盐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

(1)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记录的数据画成了图像如图甲所示,则由此可知:该盐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

在10min~20min时间内,盐水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放热”)。

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将质量均为100g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目的是____;(2)由图乙可知,____是冰,该物质在第4min时的状态为____,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____;(3)加热1min,冰、石蜡均为固态,由图乙可知,此时____(冰/石蜡)的比热容较大;(4)冰熔化时吸收了____J的热量。

[c冰=2.1⨯103J/(kg⋅℃)]。

【答案】使物质受热均匀 A 固液共存达到沸点不能继续吸热石蜡 8.4×103【解析】【分析】【详解】(1)[1]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目的是使物质受热均匀。

(2)[2][3]冰是晶体,熔化过程中会有温度不变的阶段,故由图乙可知A是冰,该物质在第4min时处于熔化阶段,其状态为固液共存状态。

[4]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能继续从外界吸热;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达到沸点不能继续吸热。

=∆,可知在吸收相同热量条件下,比热容越大则温度变化量越(3)[5]由吸热公式Q cm t小,则;加热1min,冰、石蜡均为固态,由图乙可知,加热相同时间时石蜡温度变化量较小,此时石蜡的比热容较大。

(4)[6]冰是晶体,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因此冰熔化时间为t=6min-2min=4min此过程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加;当加热2min时冰开始熔化,由于加热过程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同,故冰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为33℃℃==∆=⨯⨯⋅⨯⨯=⨯Q Q c m t22 2.110J/(kg)0.1kg208.410J冰冰2.某一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沸点为_______℃.(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_______(选填“多”或“少”).(3)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答: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98多不能实验中没有保持二者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所示温度计示数为98℃;(2)在相同的酒精灯下,向相同的烧杯加热,要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就得比较加热时间的多少,而实验中加热食盐水所用时间多,则其吸收的热量也多;(3)要比较比热容的大小,必须得控制其他物理量不变,保证质量不变,还有一个因素,得使两者的温度差相同,才可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如图甲、乙所示,是小明同学在实验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3)由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根据记录的数据,水的沸点是_____℃;可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_____。

【答案】甲缩短实验加热时间 98 不变【解析】【分析】【详解】(1)[1]水沸腾时,烧杯中水的温度是均匀的,气泡上升时,受到水的压强越来越小,那么气泡体积会变大,从甲、乙两图可以看到,甲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因为冷水加热,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想要的温度,用热水会缩短实验加热时间。

(3)[3]从图丙可以看到,第4min开始,水的温度保持在98℃不变,可以推测水的沸点是98℃。

[4]可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的水的沸点是___℃,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_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 标准大气压。

(2)水在沸腾过程中,要持续_______(“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3)学习了“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在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小华又利用图甲装置进行了“探究酒精的沸腾”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

水和酒精的比热容(c水>c 酒精),分析乙、丙两图可知,实验过程中水的质量_______酒精的质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98小于吸热小于【解析】【详解】(1)由图象分析可知:水在第4分钟开始沸腾,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为98℃,水沸点为98℃;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由此可知当时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2)水沸腾时,持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3)由图乙、丙可以看出,水和酒精加热相同的时间,升高相同的温度,则有c m t c m t=水水酒精酒精,因为c c>水酒精,可得m m<水酒精。

最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最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所示。

(1)下表是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水的温度记录,其中有一个记录错误的实验数据,请指出该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

时间 / min012345678温度 / ℃909294969898959898(2) 改正数据后可判定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 ℃,没有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资料显示: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3) 请根据表格的正确数据在图中画出水加热直至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4) 平时实验时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使水较快沸腾,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种方法)。

(5) 实验结束,撤走酒精灯,发现烧杯中的水仍会沸腾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95℃;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应为98℃,不会出现95℃;98;小于;减少水的质量;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继续对烧杯加热,这样烧杯中的水仍会沸腾一段时间。

【解析】【详解】(1)[1][2] 水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通过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98℃,温度不可能为95℃,所以95℃ 数据是错误的;(2)[3]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98℃;[4]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现在没有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3)[5]用描点的办法画的图像如下所示:(4)[6]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使水较快沸腾,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小水的质量,增大酒精灯的热功率等措施;[7] 实验结束,撤走酒精灯,因为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继续对烧杯加热,这样烧杯中的水仍会沸腾一段时间。

2.雪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

物态变化---培优训练及答案

物态变化---培优训练及答案

物态变化---培优训练及答案一、选择题。

1、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 s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 cm2、“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

关于这些小孔产生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豆腐遇冷收缩形成的B.豆腐受热膨胀形成的C.豆腐里面的水先汽化膨胀,后液化形成的D.豆腐里面的水先凝固膨胀,后熔化形成的3、小明的玩具灯笼里的灯泡不亮了,爸爸检查后发现是电路板的线断了,于是爸爸用电烙铁把断开的电路重新焊接好,则焊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先熔化后凝固C.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4、水烧开时,壶嘴冒出许多“白气”,这些“白气”是A.水蒸气B.小水珠C.热空气D.白烟5、已知液态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183℃、-196℃和-78.5℃。

如果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用空气来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被分离出来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整个空气同时液化无法分离6、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7、我国的低温超导科技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1989年实验得到的最高转变温度已达到-141 ℃,这个温度读作( )A.零下141度B.零下摄氏141度C.负141摄氏度D.摄氏负141度8、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第5 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 min时物质处于液态9、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60 ℃的水,正在沸腾中B.用纸盒装水,放在火上加热,可将盒中的水烧开C.液体吸热后,温度却不升高D.用水银温度计测得南极考查站的温度是-60 ℃10、图是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的冰雕大奖赛中展示的一件冰雕作品,当地气温持续在0℃以下,但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变小,这是由于冰雕作品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11、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培优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培优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培优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此图是水沸腾前的现象B.沸腾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量不变C.实验中所选温度计是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持续沸腾一段时间,这表明沸腾需要吸热2.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

“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气”是水蒸气B.“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D.“雾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3.假设我们手里现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标准大气压下,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6℃,用此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是27℃,则所测液体的实际温度应该是()A.24℃B.25℃C.26℃D.27℃4.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烧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现()A.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B.第二种方法比第种方法省燃料费时间C.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D.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5.一支刻度线位置不准确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是99℃,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的示数是4℃,如果当时室温是20℃,则用此温度计测量时示数为()A.20℃B.26℃C.23℃D.19℃6.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15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该物质在10min时一定是固液混合态7.甲乙两支温度计同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分别是2℃和-3C,如果将两支温度计放入25℃的水中,示数恰好均为25℃,则当把甲乙两支温度计同时放入同一杯热水中时甲温度计示数为71℃时,乙温度计的示数及相比于甲温度计的测量误差情况分别是()A.75℃,误差大B.75℃,误差小C.81℃,误差小D.81℃,误差大二、填空题8.用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需要经历的物态变化是__;大自然的水循环经历的物态变化有_ _.9.有一种测量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______ ,这是因为湿布中的水在________ (填物态变化)时要_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越_______填“多”或“少”)。

最新八年级物态变化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最新八年级物态变化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如图甲、乙所示,是小明同学在实验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3)由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根据记录的数据,水的沸点是_____℃;可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_____。

【答案】甲缩短实验加热时间 98 不变【解析】【分析】【详解】(1)[1]水沸腾时,烧杯中水的温度是均匀的,气泡上升时,受到水的压强越来越小,那么气泡体积会变大,从甲、乙两图可以看到,甲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因为冷水加热,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想要的温度,用热水会缩短实验加热时间。

(3)[3]从图丙可以看到,第4min开始,水的温度保持在98℃不变,可以推测水的沸点是98℃。

[4]可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2.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

(2)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3)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象是_____(填“A”“B”“C”或“D”)。

(4)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正确读法是_____。

(5)当水沸腾时,若水中有一个气泡从A 位置(体积为V A )上升至B 位置(体积为V B ),则V A _____V B ,(选填“>”“<”或“=”下同)。

气泡在A 、B 两位置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 A 和p B ,则p A _____p B 。

(6)以下表格中的内容是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则水的沸点是___℃.(7)完成实验后,烧杯内水的质量与实验前相比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89 吸热 A 乙 < > 98 变小【解析】【详解】(1)温度计的每一个大格表示10℃,每一个小格表示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89℃; (2)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水在各个部位都要汽化,需要不断的吸热,所以酒精灯要持续加热;(3)水在沸腾前,温度不断升高,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A 图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的变化;(4)温度计的正确读法是视线垂直刻度线读数,所以乙的读数方法正确;(5)当水沸腾时,水在各个部位汽化,因此大量气泡会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得到补充,并且越往水面水的压强越小,因此气泡会越变越大,所以<A B V V ,>A B p p ;(6)观察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8℃;(7)烧杯瓶口敞开,在烧水的过程中,水不断蒸发,所以完成实验后,烧杯内水的质量与实验前相比变小。

专题5 物态变化压轴培优专题训练(解析版)

专题5  物态变化压轴培优专题训练(解析版)

专题5 物态变化压轴培优专题训练(解析版)1.在一个与外界隔热的容器内,盛有一些0℃的水,如果将容器内的空气迅速抽去,那么发生的现象是()A.一部分水结成冰,冰和水均为0℃B.容器内只有0℃的水,水的质量不变C.容器内只有0℃的水,水的质量减小D.容器内只有0℃以下的冰,水全部被抽走【答案】A。

【解答】解:用抽气机迅速抽去容器内的空气,造成容器内气压下降,凝固点升高,水的蒸发加快,蒸发吸热,即表面的水从内部的水吸热,造成内部的0℃水放热而凝固为0℃的冰,但水的快速蒸发造成液面上气压变大,快速蒸发不再继续,因而容器内有一部分水结成冰,冰和水的温度均为0℃,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某同学在做萘的熔解[熔化]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曲线。

如果记录和作图没有错误,则以下判断中错误的是()A.在t1时刻刚停止加热,t2时刻又开始加热B.在t=0的时刻显示的温度就是萘的熔点C.在0~t1的时间内含有萘的放热过程D.在t1~t2的时间内萘在不断地放出热量【答案】A。

【解答】解:A、这个图显示的应该是萘从固液混合态慢慢冷却之后又加热的过程。

所以“在t1时刻刚停止加热,t2时刻又开始加热”的前半句是错误的。

B、0到t1是萘正在结晶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液态的萘不断变成固态的萘,但因为是晶体而不会有温度变化,但熔化过程肯定是放热的,当然是不需要加热的。

所以“在t=0的时刻显示的温度就是萘的熔点”;C、“在0~t1的时间内含有萘的放热过程”是正确的;D、t1到t2的时间段里,萘已经全部是固体了,但由于温度还比常温高,所以仍在放热冷却,所以“在t1~t2的时间内萘在不断地放出热量”正确。

故选:A。

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试管内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正确的是B(填“A”或“B”或“C”).此时的示数为48℃。

【精选】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精选】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态变化实验(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

(2)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3)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象是_____(填“A”“B”“C”或“D”)。

(4)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正确读法是_____。

(5)当水沸腾时,若水中有一个气泡从A位置(体积为V A)上升至B位置(体积为V B),则V A_____V B,(选填“>”“<”或“=”下同)。

气泡在A、B两位置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 A和p B,则p A_____p B。

(6)以下表格中的内容是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则水的沸点是___℃.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8989898(7)完成实验后,烧杯内水的质量与实验前相比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89吸热A乙<>98变小【解析】【详解】(1)温度计的每一个大格表示10℃,每一个小格表示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89℃;(2)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水在各个部位都要汽化,需要不断的吸热,所以酒精灯要持续加热;(3)水在沸腾前,温度不断升高,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A图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的变化;(4)温度计的正确读法是视线垂直刻度线读数,所以乙的读数方法正确;(5)当水沸腾时,水在各个部位汽化,因此大量气泡会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得到补充,并且越往水面水的压强越小,因此气泡会越变越大,所以<A B V V ,>A B p p ; (6)观察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8℃;(7)烧杯瓶口敞开,在烧水的过程中,水不断蒸发,所以完成实验后,烧杯内水的质量与实验前相比变小。

答案:89;吸热;A ;乙;<;>;98;变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1)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2)如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他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3)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从开始加热至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4)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之后,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_______)时间t/min0123456789温度T/℃90929496989999999999(5)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丙图中的________图.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________℃.【答案】热胀冷缩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水太多(或水的初温较低)a吸保持不变99【解析】【分析】【详解】(1)实验室中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2)在甲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3)水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可以用初温较高的水开始加热;也可能是水量太多,可以减小水量;也可能是酒精灯火焰太小,可以增大火焰,也可能使烧杯未加盖等;(4) 根据表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5) a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所以a图是沸腾时的情况;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减小,所以b图是沸腾前的情况.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仍要加热,还在不断吸热,从表中数据来看,沸腾后温度不变,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99℃.故答案为热胀冷缩;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水太多(或水的初温较低);图见详解;a;吸;保持不变;99.2.下雨前的空气湿度一般比较大,所以空气湿度情况是进行天气预报的一项重要依据。

如图所示是一种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

它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其中一个温度计用湿布包起来。

(1)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为100℃,表示当时的气温__________(>/=/<)100C。

一般情况下,湿泡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干泡温度计的示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空气湿度越_________(大/小)。

(2)炎热的夏天,下雨前人会感到特别闷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 < 液体蒸发时吸热小空气湿度大,人的汗液很难蒸发【解析】(1)干湿泡温度计测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原理:干泡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显示的是空气的正常温度;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湿布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大,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小;(2)炎热的夏天,下雨前空气湿度大,汗液蒸发慢,所以人会感到特别闷热。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 = (2). < (3). 液体蒸发时吸热 (4). 小 (5). 空气湿度大,人的汗液很难蒸发【点睛】(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进行的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蒸发的快慢还与液体的种类和空气湿度有关。

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如图甲、乙所示,是小明同学在实验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3)由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根据记录的数据,水的沸点是_____℃;可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_____。

【答案】甲缩短实验加热时间 98 不变【解析】【分析】【详解】(1)[1]水沸腾时,烧杯中水的温度是均匀的,气泡上升时,受到水的压强越来越小,那么气泡体积会变大,从甲、乙两图可以看到,甲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因为冷水加热,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想要的温度,用热水会缩短实验加热时间。

(3)[3]从图丙可以看到,第4min开始,水的温度保持在98℃不变,可以推测水的沸点是98℃。

[4]可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4.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请你指出图1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______;(2)图2______(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3)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____。

【答案】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甲不变液化用温度较高的水实验【解析】【分析】【详解】(1)[1]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这样测量的温度不是液体的温度了,同时还容易损坏温度计。

(2)[2][3]水在沸腾过程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到最后破裂,故甲图表示水在沸腾时的情况,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4]水在沸腾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温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大量的小水滴,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4)[5]水加热时间过长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用温度较高的水实验;也可能是水量太多,适当减少水的质量;也可能是酒精灯火焰太小,可以增大火焰,也可能是周围的环境温度过低。

5.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所示。

(1)下表是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水的温度记录,其中有一个记录错误的实验数据,请指出该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

时间 / min012345678温度 / ℃909294969898959898(2) 改正数据后可判定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 ℃,没有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资料显示: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3) 请根据表格的正确数据在图中画出水加热直至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4) 平时实验时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使水较快沸腾,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种方法)。

(5) 实验结束,撤走酒精灯,发现烧杯中的水仍会沸腾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95℃;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应为98℃,不会出现95℃;98;小于;减少水的质量;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继续对烧杯加热,这样烧杯中的水仍会沸腾一段时间。

【解析】【详解】(1)[1][2] 水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通过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98℃,温度不可能为95℃,所以95℃ 数据是错误的;(2)[3]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98℃;[4]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现在没有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3)[5]用描点的办法画的图像如下所示:(4)[6]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使水较快沸腾,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小水的质量,增大酒精灯的热功率等措施;[7] 实验结束,撤走酒精灯,因为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继续对烧杯加热,这样烧杯中的水仍会沸腾一段时间。

6.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时间02468101214161820 min甲的温度℃7072747678677878818487乙的温度℃7071737476777982848689(1)该组同学在记录物质甲的数据时,记录中有一明显错误的数据是______ ;(2)在甲、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填“甲”或“乙”);(3)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 ℃;(4)该晶体在76℃时,处于______(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5)从实验的数据可分析得出,固态物质在熔化时需要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67;甲;78;固体;吸收。

【解析】【详解】(1)[1]由表格中数据知,甲从第8min温度保持不变,但第10min温度为67℃,明显降低,所以是错误数据;(2)[2]由数据知,甲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甲是晶体;乙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为非晶体;(3)[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78℃不变,所以熔点为78℃;(4)[4]晶体在76℃时,未达到熔点,还没开始熔化,为固态;(5)[5]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7.小梦和小阳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___________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小梦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乙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 ___________。

(3)小梦记录了不同时刻的温度如下表,小阳认为她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而且错误的数据是第 6 组数据,你觉得他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

时间01234678/min温度/℃9092949697959797(4)两位同学使用相同的实验器材实验后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两位同学实验时水达到沸腾的时间不同,你觉得原因是_______。

【答案】自下而上 A 这段时间水处于沸腾状态,水的温度应该是97℃水的质量不同,需要吸收的热量也不同,加热时间不一样【解析】【详解】(1)[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因为不知道上面的实验仪器高度如何,所以从下面开始往上安装;(2)[2]水在沸腾前,温度不均匀,上面的水温度较低,下面的水温度较高,气泡从底部上升,到达上面位置时,遇冷放热,液化为水,气泡的体积会变小,所以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A;(3)[3]第6min时它的温度是95℃,而上一个时刻它的温度是97℃,下一个时刻它的温度是97℃,所以这段时间水应该处于沸腾状态,不可能是95℃;(4)[4]从图丙可以看到,两位同学实验时水达到沸腾的时间不同,这可能是因为水的质量不同,需要吸收的热量也不同,加热时间不一样。

8.如图所示是小兰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1)安装实验器材时,她按照_______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当她观察到杯底的气泡在水中上升、体积__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时,说明水开始沸腾.(3)她还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温度计示数如如图所示,则水的沸点为_________℃.(4)通过预习她已经知道沸腾过程要不断吸热,可是,当她移开酒精灯时,发现水还会沸腾一会儿,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自下而上变大97石棉网上有余热,水可以断续吸热【解析】【分析】【详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2)沸腾时气泡不断吸收周围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故气泡是不断变大,到了水面气泡破裂,里面的水蒸气释放到空气中.(3)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7℃;(4)熄灭酒精灯,观察到水还会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石棉网温度高,水会继续吸热;水要想持续沸腾,需要持续吸热.故答案为自下而上;变大;97;石棉网温度高,水会继续吸热.9.(1)如图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两处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