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东:中国大学精神的演变——在一所大学的演讲0204192236

合集下载

假如高校有气质

假如高校有气质

假如高校有气质作者:路观山来源:《求学·新高考版》2022年第10期假如把高校的气质幻化成人,我以为,北京大学是一个戴着玳瑁眼镜、穿着长衫的老夫子;浙江大学是一位身着旗袍的端庄优雅的女学者;西北工业大学是一个穿着工服、满身油污的工程师;我的母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文简称“地大”)则是一个穿着破烂迷彩服、戴着草帽,脸晒得黑黑的,一手拿着地质锤,一手拿着罗盘的小个子。

从校名就可以看出,母校位于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

为什么在校名后面要明确地标注出“北京”呢?这就要追溯一下地大的历史。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學、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

1970年,学校整体迁至湖北办学,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

1974年,学校定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7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组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在武汉。

2005年3月,武汉、北京两地独立办学。

这就是如今会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原因。

小是小点,但我们在“宇宙中心”啊大一刚入学的时候,我便发现地大是真的小,比我的高中都小。

同宿舍的小朱同学在地图上严谨地测量之后,沉重地告诉大家:学校南北距离最短处只有290米,东西宽1公里,这还是算上了家属院后的测量结果。

虽然知道学校不应以占地面积来衡量其价值,但我们心里还是难免有些失落,只能宽慰自己说:“至少在这里不用担心发生某些学校发生过的‘东区的食堂大妈拒绝了西区的保安大爷,因为不想异地恋’之类的事。

”后来我们了解到,地大原来的面积并不小,但是迁往湖北办学后,校区被其他单位占去不少。

不过时间久远,现在自然是要不回来了。

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学校并没有因为面积小而缩减配置,我们也有大大的操场,篮球场、网球场和足球场一样不少。

大学精神之误区

大学精神之误区

大学精神之误区作者:丁东来源:《上海采风月刊》2012年第05期从1990年代以后,中国大学精神出现了误区。

表现之一是以官治学,行政扩张,权力本位。

在大学面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越来越强势。

从人事任免权、经费分配权、招生权、学位授予权、学术经费分配权、学术荣誉和奖励支配权,到学术职称评审权,无不由行政部门牢牢掌握。

校长的任命越来越不透明,不征求民意.教授没有发言权,完全是上级幕后勾兑。

有人说,现在中国办不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是教育经费不足。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

经费也是双刃剑,现在是权力通过金钱的中介来驯化学术。

权力掌控了学术经费、学术职务、学术头衔、学术荣誉、学术传播渠道.最终目的还是让学术服从、依附于政治权力。

政府支配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大批知识人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逐步放弃独立性,已经形成学界主流宠物化、独立学者边缘化的格局。

财政经费多了,钱变成了项目,变成了支配教师围着行政力量团团转的“抓手”。

什么“211工程”,“985工程”,国家级科研项目,一级学科,文科基地,长江学者,名堂越来越多,来头越来越大。

这些“抓手”攥在官方手里,教师学生就必须跟着指挥棒转,弄得大学的普通教师越来越郁闷,失去了教学和科研的乐趣。

在这种体制下,教育行政部门手里掌握的钱越多,学风越坏;大楼越盖越豪华,但大师的背影离大学越来越远;图书馆越建越现代,但藏书里文化精品的比例越来越小,文化垃圾越来越多。

巨额经费掌握在官僚机构手里,不受纳税人的监督,蛋糕想怎么切就怎么切,想切给谁就切给谁。

在这种体制下,蛋糕越大,后果越坏。

行政力量控制学术的表现之一叫量化管理。

不论是民国时代,还是上世纪80年代,学术评价基本上是同行评价。

水平高低,同行心里有杆秤。

评价过程不烦琐,结果大体公正。

一些高水平的学者和成果,可以破格提拔,脱颖而出。

现在是数字化管理,把著作和论文按出版单位分为不同级别打分。

高水平有创见的成果未必得高分,大量生产平庸的东西照样拿高分。

丁冬:中国大学精神的演变

丁冬:中国大学精神的演变

丁冬:中国大学精神的演变丁东,1951年生,原山西省社科院编辑。

著有《冬夜长考》、《和友人对话》、《尊严无价》、《午夜翻书》、《思想操练》、《精神的流浪》、《教育放言录》、《文化十日谈》等书。

本文是丁东在一所大学的演讲全文。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谈谈大学精神的演变。

中国产生现代大学已经100多年了。

清末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出现了第一批新式学堂,新政中废除科举,建立现代学制,中国兴办了更多的大学。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学精神发生过怎样的变化?也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这一个世纪,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民国,到1949年为止,后一部分是共和国,从50年代到现在。

前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小段,北洋时期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草创期,大学精神的形成期,大学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但起点很高。

当时的基本格局是公立、私立、教会三足鼎立。

把中国大学带到高起点上第一个教育家,就是蔡元培。

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间不到三年,但一直影响到今天。

他主张的兼容并包,网罗百家,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到现在还是我们的愿景。

他对大学的定位是:“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

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今天也不过时。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不但网罗了陈独秀、胡适这样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也网罗了辜鸿铭这样的文化保守主义的高人。

梁漱溟没有大学学历,只有中学学历,但他发表了一篇论文《究元决疑论》显示了学术水平,蔡校长就请北大教印度哲学。

蔡先生为什么能够站得高,成为开中国大学风气之先的人物?他有四个条件,第一,他是清末进士,是深通传统文化的学者。

第二,他是革命元勋,光复会创始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

第三,他是先当教育总长,后当北大校长。

第四,他留学德国法国。

留学德国很重要。

当时世界高等教育最先进的不是美国,而是德国。

19世纪,德国不但产生洪堡这样伟大的教育家,同时也出现威廉三世这样的君主,他提出了这样的理念:“大学是科学工作者无所不包的广阔天地,科学无禁区,科学无权威,科学自由。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精神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精神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精神研究综述作者:王琪来源:《西部学刊》2021年第21期摘要:二十世纪以来,有关“大学精神”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主要围绕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一是中国大学的内涵与起源问题;二是大学精神的内涵和外延精确阐释问题;三是相关概念的思辨问题;四是大学精神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问题。

通过对前辈学者之研究成果进行逻辑梳理,认为以培养“大学特有的精神、生活方式、风骨气韵”为目标,下大力气建设与飞速改善的硬环境相适应的“软环境”,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学之道”。

关键词:大学;大学精神;大学理念;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1-0107-03北京大学100年、110年及120年校庆前后,关于大学精神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

其中既有简短精当的论文,亦不乏全面系统的专著,青年学者以“大学精神”为主题撰写的学位论文也层出不穷,如陈平原的《大学排名、大学精神与大学故事》、杨东平的《大学精神》、储朝晖的《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刘亚敏的《大学精神探论》已逐渐为人熟知。

本文现对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精神研究情况进行梳理。

一、中国大学的内涵与起源问题大学是大学精神的物质载体,无大学则无大学精神。

“大学”这一概念本身,目前尚有较多分歧:(一)“大学”之古今义与中外义古之“大学”与“小学”相对。

章太炎认为:“小学者,国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岂专引笔画篆、缴绕文字而已。

”[1]储朝晖认为:“但由于中国的‘太’有‘大’的意思,太学也就是大学。

”[2]15可以看出,章太炎认为“小学”“大学”是以学习内容为区分的不同学习阶段,储朝晖则从字义上进行分析,认为“太学”即是“大学”。

就中外词义而言,“大学”与“university”相对。

金耀基认为:“与英文university一词最接近的中古称谓是stadium generale,它是指‘一个接纳来自世界各地学生的地方’,而非指‘一个教授所有课程的地方’。

大学精神读后感(精选多篇)

大学精神读后感(精选多篇)

大学精神读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大学精神在我自己看来,大学精神,顾名思义,就是大学校园里所创造出来的独具特色的一种思想精髓。

它是一所学校长期积累与发展而来的结晶,是种无形的东西,但却有着强大的力量。

而它比较准确的释义是:“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明的高级形式。

一所高等院校,如果不存在“大学精神”,那么它就不是一所完整的大学。

因为,精神是作为一种主心骨的力量而发挥作用的。

就像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那么他就只认别人的傀儡,什么事都听从于别人,没有一点能动性,没有活力,没有生机,更不用指望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创造性的东西。

大学,曾经是一个神圣的殿堂。

被各方誉为“象牙塔”,是纯洁的象征。

而如今,随着物质明的发展,精神明的重要性似乎从人们的眼中渐渐地褪去了痕迹。

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大学精神大讨论”这样的一个主题探讨,去引发我们的深入的思考,以此去寻求大学校园化只根本---“大学精神”。

一座大学校园,有教学楼,有图书馆,有树木,有花草,有羊肠小道,有学生,有老师。

光从外表而言,不论隐含其中的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形态的东西,我们会发现,其实大学并没有什么特别,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但是,我们之所以能把那样的一个地方,称之为大学,那肯定有其不同于其它场所的地方,那就是一种精神,也就是“大学精神”。

所以说,大学精神之于大学正如土壤、空气、水、阳光之于植物的生命一样重要。

除去了“大学精神”,就没有大学可言。

因此,作为一所旨在于培养有用之才的大学,应当把发展其“大学精神”放在重要的位置。

毕竟,一所学校的精神明怎样,已经足以反映出一所高校的与不了。

那么,如何继承和发展“大学精神”,这是摆在每一个大学生面前的问题。

有人把“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创造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

西迁精神演讲稿

西迁精神演讲稿

1111
尊敬的各位听众: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西迁精神——时代的华章”。

“西迁精神”是指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支援西部建设,一批高校和科研机构从沿海地区迁往西部地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

这种精神体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也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西部地区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改变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一批高校和科研机构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决定迁往西部。

他们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优越的条件,来到了艰苦的西部地区,为西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西迁的过程中,他们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

但是,他们没有退缩,没有放弃,而是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一切困难,为西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西迁精神”不仅是一种奉献精神,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它体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也体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在今天,“西迁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告诉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责任,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断奋斗。

我们要学习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大学精神演讲稿

大学精神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主题——大学精神。

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精神的家园。

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习知识,更塑造品格,培养精神。

那么,什么是大学精神?它对我们又意味着什么?今天,我将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我的思考。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1. 自由精神大学是追求真理的地方,是探索未知的世界。

自由精神是大学精神的灵魂。

它要求我们不受束缚,勇于质疑,敢于创新。

在大学,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2. 创新精神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大学精神强调创新,鼓励我们在学术、科技、艺术等领域勇于突破,不断追求卓越。

创新精神要求我们敢于冒险,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 宽容精神大学是多元文化的交汇点,是不同观点碰撞的舞台。

宽容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基石。

它要求我们尊重他人,包容差异,善于沟通,共同进步。

在大学,我们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理解不同的观点,共同营造和谐、包容的校园氛围。

4. 责任精神大学是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地方。

责任精神是大学精神的体现。

它要求我们对自己的学业、对社会、对国家负责。

在大学,我们要学会自律,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大学精神的意义1. 塑造健全人格大学精神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习知识,更塑造品格。

通过自由、创新、宽容、责任等精神品质的熏陶,我们能够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

2. 促进个人成长大学精神是推动个人成长的重要动力。

在这里,我们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沟通、敢于担当。

这些品质将伴随我们一生,使我们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

3. 传承文化大学精神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这里,我们能够接触到各种优秀文化,学会欣赏、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 服务社会大学精神是服务社会的重要基石。

大学精神的时代表征

大学精神的时代表征

2004年第3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 13 2004总第209期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Sum No 1209 [收稿日期]2004-03-01 [作者简介]常艳芳(1971-),女,吉林敦化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讲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大学精神的时代表征常艳芳(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21) [摘 要]大学精神是大学之为大的根本精神,是历代大学人经过长久努力,结晶而成的共同创造和追求的理想、价值、信念,它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在现时代它表征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大学理想的追求,学术传统的承传,办学特色的彰显,大学人人格气质的张扬。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历久弥新的生命动力和源泉。

[关键词]大学精神;时代表征 [中图分类号]K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04)03-0147-06 大学精神是大学之为大的根本精神。

大学的功用就是把追求科学知识和精神生活的人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与切磋,并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大学人追求精神生活和文化的传承与创造。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历代大学人经过长久的努力,结晶而成的共同创造和追求的理想、价值、信念,它既是国家意志、社会趋势与大学人精神的相互融合,又是时代精神的表征、大学理想的追求、学术传统的承传、办学特色的彰显,更是大学人人格气质的张扬。

它是一所大学的治校理念、办学特色、文化品位、道德水准、精神风貌和个性气质的集中反映。

大学精神就是一种求真精神、一种自由精神、一种道德精神、一种时代精神、一种创新精神。

它既表现为所有大学所共有的学风、校风、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结构和精神风貌;也表现为个别大学的独特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经过其大学人的努力积淀而成的、鲜明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和追求,是这所特定大学人格化和个性化的凸显,是大学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动力和源泉,它是一所大学的品格的时代表征。

如何理解大学精神的本质

如何理解大学精神的本质

如何理解大学精神的本质
大学精神,即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

美好的校园,应该是能够看得见光,望得到天,守得住教育初心的地方。

为了这样一个地方,为了更加美好的教育,我们需要共同努力。

正因为大学拥有了学术精神,大学才成为知识的源泉,学问的中心;正因为大学拥有了人文精神,大学才拥有了正义与正气,而那份纯朴的人文精神,将会是我们社会最耀眼的光芒所在。

尤其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格。

友善,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即人与人和睦友好、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人人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二是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友善,人可以利用自然,但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爱护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不仅要有高超的科研教学水平,更要让大家都发自内心地喜爱这所学校,要让师生们在建设学校、奉献学校的过程中有获得感、参与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大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着社会文化的精神,它既受制于社会文化,又受制于大学自身的发展规律。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创造和积累而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一所学校的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

理解大学精神内涵的四个维度

理解大学精神内涵的四个维度

[收稿时间]2018-12-23[作者简介]丁志山(1967-),男,福建莆田人,在职研究生,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2019年10University Education [摘要]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主体,追溯大学精神的产生与作用,是塑造校园文化、推进学校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论文从实践、发展、个体、时代四个维度来理解和讨论大学精神形成的逻辑和内涵,以更好地把握大学精神的实质,引导大学精神的形成。

[关键词]大学精神;实践活动;发展能力;个体认知;时代变迁[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9)10-0126-03大学精神是师生在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培养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心理趋势、理想信念等,是学校师生共同的意识形态。

大学精神是学校内部制度体系、伦理规范形成的基础,是校园规划、环境建设、设施配置以及教学行为、文化活动、艺术创作的源泉,它们共同构成了大学文化。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主体,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来理解和讨论大学精神形成的逻辑和内涵。

一、从实践的维度来看,大学精神的缘起和目的都归结于大学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形成价值观。

大学师生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专业学术实践。

在专业学习、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师生们会深刻体会到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基本评价和认可程度,深刻体会到各自学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从中了解到自己所在学校和所学专业在个体发展上的实用价值,对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自己的判断,进而对学校管理活动的正当性、有效性、适用性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思路。

大学师生最主要的实践活动是人际交往实践,他们在校园里与同事、同学朝夕相处,参与集体活动,担任团队成员。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感知人际氛围,对大学校园的人际关系、个人发展、生存法则做出基本判断,并养成在这个群体中为人处世的行为习惯。

大学师生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代表本学科、本专业,甚至代表所在学校,走出校园去传播文化、推广知识、交流学术、服务社会、参加竞赛等,在与政府机关、商业企业、社区农村、兄弟单位同行接触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会了解到自身的优势和差距,了解到社会对自己以及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看法和评价,包括公正的、客观的评价,也包括不公正的、不客观的评价,感知社会冷暖,由此推断出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坐标定位和应该扮演的角色,形成特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使自己能够立足行业,适应社会。

略论中国高校文化精神和文化氛围的演变

略论中国高校文化精神和文化氛围的演变

略论中国高校文化精神和文化氛围的演变
赵海峰;蒋红雨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年(卷),期】2009(000)011
【摘要】中国大学的百年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各自有不同特点.晚清民国阶段是大学自由精神的开端,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创立了革命的大学,形成了以革命和救亡为主题的大学精神.第二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社会主义大学主要继承了战争年代的革命气质,但是也受到了政治运动的冲击.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大学精神的主体符合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赵海峰;蒋红雨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
滨,15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蒙古族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的象征——评骏马奖获奖作品《信仰树》 [J], 海日寒
2.论我国古代大众体育活动内容和文化精神 [J], 黄孟;
3.论虢国家族的政治品质和文化精神 [J], 景红艳;刘冬妮
4.万斛泉源和心音——高中古典文学教学中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的培养 [J], 张海

5.书法语言传播的审美取向和文化精神研究 [J], 杨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异化与重构

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异化与重构

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异化与重构摘要:大学精神的异化是指大学对其应有之精神的偏离。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异化的表现表现为独立精神的缺失、人文精神的式微、求真精神的弱化、商业化风气的盛行等。

要通过协调好政府与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

实施“全人教育”,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加强学术道德教育与监督,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树立正确的大学理念等路径来重构大学精神。

关键词: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异化;重构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

从普遍的意义上讲,大学精神包括独立精神、自由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异化”在哲学上是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又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并转过来反对主体本身”。

按照“异化”的定义,结合中国大学的现实状况,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大学存在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大学精神的异化。

中国的大学要想回归本色,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必须对其精神的异化作深刻的反思,并找到重构路径。

一、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异化的表征1.独立精神的缺失独立精神是大学的核心精神之一,它包括大学办学的独立自主性、教师治学的独立性等。

当前大学独立性的缺失突出地表现为两个依附:第一,是大学对政府的依附。

大学处在政府巨大、复杂而细致的管控网络之下,大学领导的任命、人才的聘用、工程项目和经费的管理与划拨、学科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开设、教材的编写、招生指标的分配以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等等,无一不受到政府的控制,大学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政府的分支机构和附属物。

第二,是大学内部学术权力对行政权力的依附。

首先,行政权力膨胀,包办学术事务的现象严重,甚至在诸如职称评定、项目评审等学术活动方面,都由行政权力做主,而理应在这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学术权力却被边缘化。

其次,学术资源的分配依行政权力的意志而转移。

大学的三种精神

大学的三种精神

大学的三种精神作者:宋石男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2年第23期中国大学的历史,宽泛点可上溯到先秦,迄今已有两千多年。

因此,中国的大学必然有其内在精神。

可是,如今没几人敢于声称,中国的大学还有什么体面的精神。

若用“花果飘零、魂不附体”来形容当代中国的大学精神,似乎不算过于悲伤。

要论精神,请先论其功能。

青年来到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效的齿轮,而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

梭罗说,一棵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

人也是如此。

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的鼻尖。

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

掌握知识或参与社会实践,不过是训练思维的必要条件。

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才是大学的要义。

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塞满头脑,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逻辑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相应的,大学精神也呼之而出,那就是自由、通识及德性。

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争取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

大学之所以独立自由,并非理所当然,而是相当脆弱的。

咄咄逼人的权力是它的敌人,巧言令色的功利是它的对手,匍匐在地的庸俗是它的威胁。

蔡元培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故说:“思想自由之通则,正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但在今日中国大学,独立是奢侈品,自由则是危险品。

大学每沦为权力的殖民地,以吏为师的阴霾无处不在。

自由独立是通识的基础,后者又反过来加强前者。

在教育中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

致力通识教育,是世界范围内有抱负的大学的重要目标。

关于通识教育,我个人最喜欢1946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的定义:“其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

1945年,哈佛大学就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的话。

前者说:“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

当代中国高校大学精神的缺失与重塑

当代中国高校大学精神的缺失与重塑

当代中国高校大学精神的缺失与重塑发表时间:2014-03-04T13:51:33.890Z 来源:《学术月刊》2013年12月供稿作者:白炜浦声江[导读]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

白炜浦声江(沈阳化工大学,沈阳,110142)[摘要]当代中国高校大学精神严重缺失,主要表现为大学管理官僚化、大学追求功利化、道德精神日渐式微、学术研究日益腐化等。

我们认为,大学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有大学理念缺乏、行政化管理体制、市场经济的影响、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等。

所以,我们认为,应该从去行政化、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厘清大学理念、加强人文教育等几个方面入手重塑当代中国高校的大学精神。

[关键词]大学精神缺失重塑[作者简介]白炜(1958—),男,山东博兴人,沈阳化工大学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和党建理论;浦声江(1971—),男,辽宁瓦房店人,沈阳化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文化建设及党建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3)12-0009-02 近年来,抄袭、剽窃、造假等学术腐败现象层出不穷,高校领导贪腐丑闻频见报端……昔日象牙塔的尊严正在一点点地被剥去!这一切都在清楚地告诉我们:当下中国高校的大学精神已经不复存在!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

关于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表述,但总的来说,大学精神应该是大学独有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是一所大学采取这样而非那样行动的基本信念、态度和准则。

在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精神的实质主要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追求“善”,科学精神追求“真”,人文和科学交相辉映,大学才能真正体现出一种精神之“美”。

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普遍关怀,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注。

大学如果缺乏人文精神.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只有躯壳没有灵魂的的人。

大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生存发展的技能。

更要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大学不能为社会风向所左右,而应是社会风向的指南针,以烛照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丁仲礼:这不是改革,是大学的应有之义

丁仲礼:这不是改革,是大学的应有之义

丁仲礼:这不是改革,是大学的应有之义——国科大首届本科生专访校长丁仲礼何谓大学?这也许是每一个身处大学校园的同学心中都会思考的问题。

在经历了一年国科大的学习生活之后,“国科一期”(国科大首届本科生)的同学虽然仍面对着不少困难与挑战,但更多的还是充实的收获。

对他们而言,在国科大一年的学习生活使得他们对“大学”的含义有了一种感性的认知。

而那“大学”二字,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校长丁仲礼心中又意味着什么呢?近日,“国科一期”的五位同学对丁仲礼校长进行了一次专访。

他们带着青春的困惑与收获,带着对科学家的崇敬与好奇,倾听丁校长对科学与人文、学习生活、大学教育等问题的见解,解答萦绕在“国科一期”同学心头上的关于学习和成长的疑问。

令人惊讶的是,这其实是他们“大学写作”[1]课程第四单元“科学普及类文本的写作”的一项作业——对感兴趣的知名科学家进行专访。

而丁仲礼在同学的心目中,是能从黄土这本“天书”中读懂千年气候变化历史的杰出地质学家;是哥本哈根会议上代表中国科学家发声,维护祖国利益的民族脊梁;也是在开学之日以一首豪气干云的《贺新郎》词惊四座、唤起学生满腔热情的诗人。

这位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国科大校长正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科学家之一。

[1]鉴于我国基础教育普遍忽视批判性阅读与写作训练,致使很多学生难以准确理解他人和清晰表达自己,国科大面向本科生开设了这门“大学写作”课程。

课程方案借鉴美国一流大学本科生写作课经验,将教学目的定位为拓展学生人文视野、培养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写作能力而不局限于写作技巧的讲授。

作为一年级本科生必修课,“大学写作”课程由批判性阅读、分析论证、综合训练、科普写作、综合交流与总结5个单元构成,采取研讨班形式,以20人规模的小班组织教学活动。

来自人文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18位学者担任授课教师,他们分别具有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理学等专业背景。

论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内涵发展与核心竞争力

论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内涵发展与核心竞争力

论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内涵发展与核心竞争力
庄国宁
【期刊名称】《临沂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030)005
【摘要】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个性的综合体现.反映一所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大学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面对我国大学精神建设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坚持以和谐理念为核心,培育大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打造和谐校园,将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
【总页数】4页(P54-57)
【作者】庄国宁
【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山东,潍坊,261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从学生活动看大学精神内涵发展现状--基于上海四所本科院校媒体报道的分析[J], 周海玲;陈晓磊
2.以“诚”为本塑造当代大学精神——以集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为例 [J], 郭金锭;沈哲琼
3.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简要探讨 [J], 严娟;
4.培育大学精神引领学院发展——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内涵发展研究 [J], 韩家胜;
5.培育大学精神引领学院发展——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内涵发展研究 [J], 韩家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东:中国大学精神的演变——在一所大学的演讲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谈谈大学精神的演变。

中国产生现代大学已经100多年了。

清末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出现了第一批新式学堂,新政中废除科举,建立现代学制,中国兴办了更多的大学。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学精神发生过怎样的变化?也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 这一个世纪,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民国,到1949年为止,后一部分是共和国,从50年代到现在。

前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小段,北洋时期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草创期,大学精神的形成期,大学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但起点很高。

当时的基本格局是公立、私立、教会三足鼎立。

把中国大学带到高起点上第一个教育家,就是蔡元培。

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间不到三年,但一直影响到今天。

他主张的兼容并包,网罗百家,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到现在还是我们的愿景。

他对大学的定位是:“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

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今天也不过时。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不但网罗了陈独秀、胡适这样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也网罗了辜鸿铭这样的文化保守主义的高人。

梁漱溟没有大学学历,只有中学学历,但他发表了一篇论文《究元决疑论》显示了学术水平,蔡校长就请北大教印度哲学。

蔡先生为什么能够站得高,成为开中国大学风气之先的人物?他有四个条件,第一,他是清末进士,是深通传统文化的学者。

第二,他是革命元勋,光复会创始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

第三,他是先当教育总长,后当北大校长。

第四,他留学德国法国。

留学德国很重要。

当时世界高等教育最先进的不是美国,而是德国。

19世纪,德国不但产生洪堡这样伟大的教育家,同时也出现威廉三世这样的君主,他提出了这样的理念:“大学是科学工作者无所不包的广阔天地,科学无禁区,科学无权威,科学自由。

”帝政时代的德给大学充分的财政经费,保证教授有很好的生活待遇,但绝不干预大学的自我管理和学术自由。

直到希特勒上台以前,德国的大学水平是最高的,诺贝尔获奖者是最多的。

希特勒上台以后,迫害犹太人,犹太知识精英大批流亡,流亡到七十多个国家,美国的民间社会很发达,收留其中的四分之一,美国给他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天地,使他们有机会成为原子弹之父、氢弹之父、电子计算机之父,把美国的大学推上了世界领先水平,从而保持国家的领先地位。

所以,李工真说,德国模式是国兴科教,美国模式是科教兴国。

北洋时期是武夫当国,领导人像走马灯一样,你上我下,政局很不稳定,民生无保障。

但主政者对教育、对思想文化基本上不控制,不干预。

蔡元培怎么办学,不需要请示谁。

1926年北京发生的三一八惨案,本来是国共两党发动的政治抗议活动,但政府卫队打死了请愿的学生,段祺瑞还是赶到现场,面对死者长跪不起,之后又处罚了凶手,从此终生食素,表示忏悔。

1928年以后,进入国民党统治时代。

蒋介石比北洋军阀强势,他主张以党治国,国民党政府主张党化教育。

但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对大学的控制是有限的。

要求大学开设党义课,讲三民主义,大学并不认真对待。

当时大学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大学的校长、教授在政府面前,没有失去尊严,放弃独立。

蒋介石派罗家伦当清华大学校长。

罗家伦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留学归来,比较强势,要在学校实行军训,遭到抵制,只好走人。

后来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是教育家,他对大学有一个著名的概括,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

他尊重教授。

清华大学他主政时间最长,成就最高。

西南联大时期,冯友兰曾代表西南联大校方致教育部陈立夫部长一封信,很能说明当时大学和政府的关系: 敬悉部中对于大学应设课程及考核学生成绩方法均有详细规定、其各课程亦须呈部核示。

部中重视高等教育,故指示不厌其详,但准此以往则大学将直等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同人不敏,窃有未喻。

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岂可刻板文章,勒令从同。

世界各著名大学之课程表,未有千篇一律者;即同一课程,各大学所授之内容亦未有一成不变者。

唯其如此,所以能推陈出新,而学术乃可日臻进步也。

如牛津、剑桥即在同一大学之中,其各学院之内容亦大不相同,彼岂不能令其整齐划一,知其不可亦不必也。

今教部对于各大学束缚驰骤,有见于齐无见于畸,此同人所未喻者一也。

教部为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大学为最高教育学术机关,教部可视大学研究教学之成绩,以为赏罚殿最。

但如何研究教学,则宜予大学以回旋之自由。

律以孙中山先生权、能分立之说,则教育部为有权者,大学为有能者,权、能分职,事乃以治。

今教育部之设施,将使权能不分,责任不明,此同人所未喻者二也。

教育部为政府机关,当局时有进退;大学百年树人,政策设施宜常不宜变。

若大学内部甚至一课程之兴废亦须听命教部,则必将受部中当局进退之影响,朝令夕改,其何以策研究之进行,肃学生之视听,而坚其心志,此同人所未喻者三也。

师严而后道尊,亦可谓道尊而后师严。

今教授所授之课程,必经教部之指定,其课程之内容亦须经教部之核准,使教授在学生心目中为教育部之一科员不若。

在教授固已不能自展其才,在学生尤启轻视教授之念,于部中提倡导师制之意适为相反。

此同人所未喻者四也。

教部今日之员司多为昨日之教授,在学校则一筹不准其自展,在部中则忽然周智于万物,人非至圣,何能如此。

此同人所未喻者五也。

然全国公私立大学之程度不齐,教部训令或系专为比较落后之大学而发,欲为之树一标准,以便策其上进,别有苦心,亦可共谅,若果如此,可否由校呈请将本校作为第某号等训令之例外。

盖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一切设施均有成规,行之多年,纵不敢谓为极有成绩,亦可谓为当无流弊,似不必轻易更张。

冯友兰的信写得比较委婉,但独立精神还是跃然纸上。

从1928年到1949年,虽然中国经常处于战争状态,大学的教学环境经常受到冲击,甚至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教授的待遇也没有保障,像闻一多这样的名教授,为了养家糊口,还要刻图章挣钱。

但这一时期大学的精神是独立的,向上的。

一批大学的学术水平是很高的,出现了一代真正的学术宗师,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人文科学,奠基人差不多都产生于民国时代。

民国时代不但有高水平的国立大学,还有高水平的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

南开校长张伯苓,燕京校长司徒雷登,都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

民国时代的大学精神至今令人向往。

二 后一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六十多年,又可以分为三小段。

第一段是毛泽东执政的二十七年。

前一半学苏联,后一半毛泽东自行实验。

建国初期,就开始院系调整。

按照苏联模式,把所有的大学打乱重组。

苏联模式的特点是专业教育,目的是迅速培养国家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而不是人的全面发展。

原来那些综合大学被拆散,变成文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财经学院等各种专门学院,专门学校。

清华大学的中文系、历史系、外语系,本来都是拔尖的,被并到其他院校,清华成了单一的工科大学。

蒋南翔的指导思想是又红又专,也有人归纳为听话出活。

最近,杨继绳在资中筠自选集发布会上说,我和资大姐是校友,但你上的是清华大学,我上的是五道口工学院。

因为资中筠在院系调整时毕业了,而杨继绳1960年代才入学。

读了五年清华,没听说过陈寅恪,清华传统都被割断了。

院系调整使民国时代留下的一些一流大学大伤元气。

至今不能恢复。

国立、私立、教会三足鼎立的格局,也变成公立学校的一统天下。

思想改造运动,从最有名望的高级知识分子,到一般的教师学生,都要从头学习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放弃原来的世界观、方法论。

毛泽东不但要做秦始皇,而且要做孔夫子,集政治领袖和思想文化领袖于一身,实现意识形态领域的全面专政。

中国的现代社会人文科学,不论文、史、哲、经、政,都用毛泽东的观点统帅一切。

有些学科,如社会学,干脆取消。

经过批判胡适、批判胡风,特别是反右运动,一批有独立见解的教师、学生被打入另册,成为贱民,更多的人不敢再有独立的思想。

治学的天地越来越窄。

御用文人成为学者的成功之道。

毛泽东的教育思想自成一家。

他的学历是中等师范,到北大当图书馆管理员受过气。

他对以往大学传统有一种反抗情绪。

他读书很多,但瞧不起书本知识。

在战争年代,许多科班出身的军人,被他打败了。

他说,读书越多越愚蠢。

中苏分裂以后,中国大学不再学苏联,成了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实验田。

文革中,实验进一步升级,毛泽东号召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大学在文革初期停课闹革命。

71、71年恢复招生。

招收工农兵学员,当时的口号是上管改,工农兵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

大学的领导层还有工宣队、军宣队。

学工、学农、学军在课程中占很大比重。

阶级斗争是大学的主课,参加政治运动压倒一切。

开始,招生时还想搞一点文化考试。

张铁生事件把有限的文化考试也冲掉了。

大学招生全靠推荐。

最初还选拔了一些工农兵当中的先进模范人物,很快成为拉关系走后门的重灾区。

当然,毛泽东时代没有市场机制,没有金钱对学术研究的腐蚀。

所以人们的思想比较单纯,不敢在学术研究上弄虚作假,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出了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合成牛胰岛素,发现青蒿素,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当时,所有的大中专学毕业生都由国家包分配,毕业都是国家干部。

学生也没有那么多后顾之忧,学习态度比较认真。

老教授思想改造是真诚的,青年师生对于革命理想的信仰也是真诚的。

有一些校长保持传统的风骨和操守,举两个例子: 其一是马寅初,他是北大校长,民国时期的经济学家,五十年代提出新人口论,受到主流的批判,周恩来劝他检讨过关。

他说:“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止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 其二是人大校长吴玉章,教师谢韬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成员,他把谢韬保到自己家院子里住了一年。

后来不得已,谢韬才被关进监狱。

当时周恩来对吴玉章很尊重。

吴玉章和党委书记胡锡奎合不来,周恩来原来相中南京大学校长郭影秋接替习仲勋担任国务院秘书长。

周就把郭影秋调到人大任党委书记接替胡锡奎。

毛泽东去世以后,他的教育思想实验难以为继。

这就进入第二个阶段,从70年代末,中国高等教育开始拨乱反正,到80年代,中国大学精神出现了一次中兴。

中兴始于恢复高考。

当时粉碎四人帮不到一年。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闭幕,邓小平官复原职,8月初就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武汉大学副教授查全性8月6日放了一炮,他说:“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键。

目前这种招生办法,使大学生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中小学质量不高,二是招生制度有问题。

主要还是招生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