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8 中考数学数形结合思想(解析版)
中考数学——数形结合专题
第九讲数形结合思想【中考热点分析】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根据数学问题中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数量关系,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的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考方法。
几何图形的形象直观,便于理解;代数方法的一般性,解题过程的操作性强,便于把握。
【经典考题讲练】例1.(2015衢州)如图,已知直线334y x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B ,P 是抛物线21252y x x =-++的一个动点,其横坐标为a ,过点P 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交直线334y x =-+于点Q ,则当PQ =BQ 时,a 的值是 .例2.(2014•广州)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定点A (-1,0),B (4,0),抛物线()过点A 、B ,顶点为C .点P (m ,n )(n <0)为抛物线上一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与顶点C 的坐标. (2)当∠APB 为钝角时,求m 的取值范围. (3)若,当∠APB 为直角时,将该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t ()个单位,点P 、C 移动后对应的点分别记为、,是否存在t ,使得首尾依次连接A 、B 、、所构成的多边形的周长最短?若存在,求t 值并说明抛物线平移的方向;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即可,求得解析式后转换成顶点式即可.(2)因为AB 为直径,所以当抛物线上的点P 在⊙C 的内部时,满足∠APB 为钝角,所以-1<m <0,或3<m <4.(3)左右平移时,使A ′D+DB ″最短即可,那么作出点C ′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为C ″,得到直线P ″C ″的解析式,然后把A 点的坐标代入即可.答案:(1)解:依题意把的坐标代入得: ;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顶点横坐标,将代入抛物线得(2)如图,当时,设,则过作直线轴,(注意用整体代入法)解得,当在之间时,或时,为钝角.(3)依题意,且设移动(向右,向左)连接则又的长度不变四边形周长最小,只需最小即可将沿轴向右平移5各单位到处沿轴对称为∴当且仅当、B、三点共线时,最小,且最小为,此时,设过的直线为,代入∴即将代入,得:,解得:∴当,P、C向左移动单位时,此时四边形ABP’C’周长最小。
黄冈教育 初三数学专题复习 (3)数形结合思想
黄冈教育 初三数学专题复习(三)数形结合思想一、知识梳理数形结合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思索,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
另外,由于使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且解法简捷,从而起到优化计算的目的。
二、典型例题考点1. 借助数轴解不等式及根式的化简:【例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20x a x ->⎧⎨->⎩的整数解共有2个,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考点2、利用图形理解代数恒等式【例2】 图①是一个边长为()m n +的正方形,小颖将图①中的阴影部分拼成图②的形状,由图①和图②能验证的式子是( )A 、22()()4m n m n mn +--=B 、222()()2m n m n mn +-+=C 、222()2m n mn m n -+=+D 、22()()m n m n m n +-=-考点3.借助图形解决函数解析式问题[例3](1)如图(1),某抛物线y=ax 2+bx+c 交x 轴交于A 、B 两点,A (1,0),B (5,0), 当x___________时,y=0.当x_____________时y>0,当x____________时,y<0.(2)如图(2)直线y=kx+b 交x 轴于A 点,交y 轴于B 点,且A (-3,0)、B (0,2),则直线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当x__________时;y>0,当x_____时,y<0;当x_____时,y=0.(3)如图(3)某抛物线y 1=ax 2+bx+c 与某直线y 2=kx+b 交于A 、B 两点,且A (-4,3)、B (2,1)。
当_______时y 1>y 2;当______时y 1=y 2;当______时y 1<y 2.(填x 的取值范围)【例4】(2015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9,4分)如果一种变换是将抛物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或向上平移1个单位,我们把这种变换称为抛物线的简单变换。
2018年浙江中考数学复习方法技巧专题一:数形结合思想训练(含答案)
方法技巧专题一 数形结合思想训练数形结合思想是指从几何直观的角度,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研究数量关系,寻求代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形助数),或利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以数助形)的一种数学思想.一、选择题1.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回顾学习过程,都是按照列表、描点、连线得到函数的图象,然后根据函数的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这种研究方法主要体现的数学思想是( )A .演绎B .数形结合C .抽象D .公理化2.若实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F 1-1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图F 1-1A .ac >bcB .|a -b |=a -bC .-a <-b <-cD .-a -c >-b -c3.[2017·怀化] 一次函数y =-2x +m 的图象经过点P (-2,3),且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则△AOB 的面积是( )A .12 B.14C .4D .8 4.[2017·聊城] 端午节前夕,在东昌湖举行的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龙舟比赛中,甲、乙两队500米的赛道上,所划行的路程y (m )与时间x (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图F 1-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F 1-2A .乙队比甲队提前0.25 min 到达终点B .当乙队划行110 m 时,落后甲队15 mC .0.5 min 后,乙队比甲队每分钟快40 mD .自1.5 min 开始,甲队若要与乙队同时到达终点,甲队的速度需提高到255 m /min5.[2016·天津] 已知二次函数y =(x -h )2+1(h 为常数),在自变量x 的值满足1≤x ≤3的情况下,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 的最小值为5,则h 的值为( )A .1或-5B .-1或5C .1或-3D .1或36.[2017·鄂州 ] 如图F 1-3,抛物线y =ax 2+bx +c 的图象交x 轴于A (-2,0)和点B ,交y 轴负半轴于点C ,且OB =O C.下列结论:①2b -c =2;②a =12;③ac =b -1;④a +bc>0.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图F 1-3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二、填空题7.如图F 1-4是由四张全等的矩形纸片拼成的图形,请利用图中空白部分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写出一个关于a ,b 的恒等式:________.图F 1-48.[2017·十堰] 如图F 1-5,直线y =kx 和y =ax +4交于A (1,k ),则不等式kx -6<ax +4<kx 的解集为________.图F 1-59.《庄子·天下篇》中写道:“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一根一尺的木棍,如果每天截取它的一半,永远也取不完,如图F 1-6所示.由图易得:12+122+123+…+12n =________.图F 1-610.当x =m 或x =n (m ≠n )时,代数式x 2-2x +3的值相等,则x =m +n 时,代数式x 2-2x +3的值为________. 11.已知实数a 、b 满足:a 2+1=1a ,b 2+1=1b ,则2018|a -b |=________.12.[2017·荆州] 观察下列图形:图F 1-7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9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个点. 13.(1)观察下列图形与等式的关系,并填空:图F 1-8(2)观察图F 1-9,根据(1)中结论,计算图中黑球的个数,用含有n 的代数式填空:图F 1-91+3+5+…+(2n -1)+(________)+(2n -1)+…+5+3+1=__________. 三、解答题14.[2016·菏泽] 如图F 1-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 =ax 2+bx +2过B (-2,6),C (2,2)两点. (1)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记抛物线顶点为D ,求△BCD 的面积;(3)若直线y =-12x 向上平移b 个单位所得的直线与抛物线段BDC (包括端点B 、C )部分有两个交点,求b 的取值范围.图F 1-10参考答案1.B 2.D 3.B 4.D5.B [解析] (1)如图①,当x =3,y 取得最小值时,⎩⎪⎨⎪⎧h >3,(3-h )2+1=5,解得h =5(h =1舍去);(2)如图②,当x =1,y 取得最小值时,⎩⎪⎨⎪⎧h <1,(1-h )2+1=5,解得h =-1(h =3舍去). 6.C [解析] 在y =ax 2+bx +c 中,当x =0时,y =c ,∴C (0,c ),∴OC =-c .∵OB =OC ,∴B (-c ,0).∵A (-2,0),∴-c 、-2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2)=c a ,∵c ≠0,∴a =12,②正确;∵a =12,-c 、-2是一元二次方程12x 2+bx +c =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2)=-b12,即2b -c =2,①正确;把B (-c ,0)代入y =ax 2+bx +c ,得0=a (-c )2+b ·(-c )+c ,即ac 2-bc +c =0.∵c ≠0,∴ac -b +1=0,∴ac =b -1,③正确;∵抛物线开口向上,∴a >0.∵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左侧,∴-b2a <0,∴b >0.∴a +b >0.∵抛物线与y 轴负半轴交于点C ,∴c <0.∴a +bc<0,④不正确. 7.(a -b )2=(a +b )2-4ab8.1<x <52 [解析] 将A (1,k )代入y =ax +4得a +4=k ,将a +4=k 代入不等式kx -6<ax +4<kx 中得(a +4)x -6<ax +4<(a +4)x ,解不等式(a +4)x -6<ax +4得x <52,解不等式ax +4<(a +4)x 得x >1,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1<x <52.9.1-12n (或2n-12n )10.3 11.112.135 [解析] 第1个图形有3=3×1=3个点; 第2个图形有3+6=3×(1+2)=9个点; 第3个图形有3+6+9=3×(1+2+3)=18个点; …第n 个图形有3+6+9+…+3n =3×(1+2+3+…+n )=3n (n +1)2个点.当n =9时, =135个点. 13.解:(1)1+3+5+7=16=42.观察,发现规律,第一个图形:1+3=22,第二个图形:1+3+5=32,第三个图形:1+3+5+7=42,…, 第(n -1)个图形:1+3+5+…+(2n -1)=n 2. 故答案为:42;n 2. (2)观察图形发现:图中黑球可分三部分,1到n 行,第(n +1)行,(n +2)行到(2n +1)行, 即1+3+5+…+(2n -1)+[2(n +1)-1]+(2n -1)+…+5+3+1 =[1+3+5+…+(2n -1)]+(2n +1)+[(2n -1)+…+5+3+1] =n 2+2n +1+n 2 =2n 2+2n +1.故答案为:2n +1;2n 2+2n +1.14.解:(1)由题意,得⎩⎪⎨⎪⎧4a -2b +2=6,4a +2b +2=2,解得⎩⎪⎨⎪⎧a =12,b =-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2x 2-x +2.(2)如图,∵y =12x 2-x +2=12(x -1)2+32,∴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32).由B (-2,6)和C (2,2)求得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x +4. ∴对称轴与直线BC 的交点是H (1,3). ∴DH =32.∴S △BDC =S △BDH +S △CDH =12×32×3+12×32×1=3.(3)如图.①由⎩⎪⎨⎪⎧y =-12x +b ,y =12x 2-x +2消去y ,得x 2-x +4-2b =0.当Δ=0时,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1)2-4(4-2b )=0,解得b =158.②当直线y =-12x +b 经过点C 时,b =3.③当直线y =-12x +b 经过点B 时,b =5.综上,可知158<b ≤3.。
数学中考复习:数形结合思想PPT课件
距水平面的高度是4米,离柱子OP的距离为1米。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y
(2)若不计其它因素,水池
A
的半径至少要多少米,才能
使喷出的水流不至于落在池 外?
P 3
4
O 1B 水平面 x
5. 已知一次函数y=3x/2+m和 y=-x/2+n的图象都经过点A(﹣2,0),且与 y轴分别交于B、C两点,试求△ABC的面积。
∴S△ABC=1/2×BC×AO=4
6.某机动车出发前油箱内有42升油,行驶若干小时
后,途中在加油站加油若干升。油箱中余油量Q(升)
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
据下图回答问题:
(1)机动车行驶几小时后加油?答:_5_小时
(2)加油前余油量Q与行驶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
是:_Q=__42_-_6_t Q(升)
中考复习
数形结合思想
2024/9/19
1
谈到“数形结合”,大多与函数问 题有关。
函数的解析式和函数的图象分别从
“数”和“形”两方面反应了函数的性 质,
函数的解析式是从数量关系上反应 量与量之间的联系;
函数图象则直观地反应了函数的各
种性质,使抽象的函数关系得到了形象 的显示。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通过数量与
B、M = 0
C、M < 0
D、不能确定
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将 -1 0 1
x
函数的解析式、图象和性
质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
示.下列关于a,b,c的条件中,
不正确的是 ( D ) y
(A)a<0,b>0,c<0
(B)b2-4ac<0
(C)a+b+c<0
规律探索--图形规律(解析版)-中考数学重难点题型专题汇总
规律探索-中考数学重难点题型专题汇总图形规律1.如图,小正方形是按一定规律摆放的,下面四个选项中的图片,适合填补图中空白处的是A.B.C.D.【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原图形中各行、各列中点数之和为10,符合此要求的只有,故选D.【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得出原图形中各行、各列中点数之和为10.2.将字母“C”,“H”按照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依次下去,则第4个图形中字母“H”的个数是()A.9B.10C.11D.12【答案】B【分析】列举每个图形中H的个数,找到规律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第1个图中H的个数为4,第2个图中H的个数为4+2,第3个图中H的个数为4+2×2,第4个图中H的个数为4+2×3=1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通过列举每个图形中H 的个数,找到规律:每个图形比上一个图形多2个H 是解题的关键.3.把菱形按照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1个菱形,第②个图案中有3个菱形,第③个图案中有5个菱形,…,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⑥个图案中菱形的个数为()A.15B.13C.11D.9【答案】C 【分析】根据第①个图案中菱形的个数:1;第②个图案中菱形的个数:123+=;第③个图案中菱形的个数:1225+⨯=;…第n 个图案中菱形的个数:()121n +-,算出第⑥个图案中菱形个数即可.【详解】解:∵第①个图案中菱形的个数:1;第②个图案中菱形的个数:123+=;第③个图案中菱形的个数:1225+⨯=;…第n 个图案中菱形的个数:()121n +-,∴则第⑥个图案中菱形的个数为:()126111+⨯-=,故C 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图案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图案归纳出图案个数的变化规律.4.如图是用黑色棋子摆成的美丽图案,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10个这样的图案需要黑色棋子的个数为()A.148B.152C.174D.202【分析】观察各图可知,后一个图案比前一个图案多2(n+3)枚棋子,然后写成第n个图案的通式,再取n=10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解析】根据图形,第1个图案有12枚棋子,第2个图案有22枚棋子,第3个图案有34枚棋子,…第n个图案有2(1+2+…+n+2)+2(n﹣1)=n2+7n+4枚棋子,故第10个这样的图案需要黑色棋子的个数为102+7×10+4=100+70+4=174(枚).故选:C.5.把黑色三角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1个黑色三角形,第②个图案中有3个黑色三角形,第③个图案中有6个黑色三角形,…,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⑤个图案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为()A.10B.15C.18D.21n个图案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为1+2+3+4+……+n,据此可得第⑤个图案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解析】∵第①个图案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为1,第②个图案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3=1+2,第③个图案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6=1+2+3,……∴第⑤个图案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为1+2+3+4+5=15,故选:B.Y Y-=()6.观察下列树枝分杈的规律图,若第n个图树枝数用n Y表示,则94A.4152⨯B.4312⨯C.4332⨯D.4632⨯【答案】B【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图形,可以写出前几幅图中树枝分杈的数量,从而可以发现树枝分杈的变化规律,进而得到规律21nn Y =-,代入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解:由图可得到:11223344211213217211521n n Y Y Y Y Y =-==-==-==-==-则:9921Y =-,∴944942121312Y Y -=--+=⨯,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图形规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7.用正方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5个正方形,第②个图案中有9个正方形,第③个图案中有13个正方形,第④个图案中有17个正方形,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⑨个图案中正方形的个数为()A.32B.34C.37D.41【分析】第1个图中有5个正方形,第2个图中有9个正方形,第3个图中有13个正方形,……,由此可得:每增加1个图形,就会增加4个正方形,由此找到规律,列出第n 个图形的算式,然后再解答即可.【详解】解:第1个图中有5个正方形;第2个图中有9个正方形,可以写成:5+4=5+4×1;第3个图中有13个正方形,可以写成:5+4+4=5+4×2;第4个图中有17个正方形,可以写成:5+4+4+4=5+4×3;...第n 个图中有正方形,可以写成:5+4(n-1)=4n+1;当n=9时,代入4n+1得:4×9+1=37.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变化规律以及数字规律,通过归纳与总结结合图形得出数字之间的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边AOB ∆如图放置,点A 的坐标为()1,0,每一次将AOB ∆绕着点О逆时针方向旋转60︒,同时每边扩大为原来的2倍,第一次旋转后得到11AOB ∆,第二次旋转后得到22A OB ∆,…,依次类推,则点2021A 的坐标为()A.()202020202,2-B.()202120212,2C.()202020202,2⨯D.()201120212,2-【答案】C【分析】由题意,点A 每6次绕原点循环一周,利用每边扩大为原来的2倍即可解决问题.解:由题意,点A 每6次绕原点循环一周,20216371......5÷= ,2021A ∴点在第四象限,202120212OA =,202160xOA ∠=︒,∴点2020A 的横坐标为20212020122=2⨯,纵坐标为20212020=3222-⨯-,()2020202020212,2A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规律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探究规律的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如图,用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拼大正方形,拼第1个正方形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第2个正方形需要9个小正方形…,按这样的方法拼成的第(n+1)个正方形比第n 个正方形多个小正方形.【分析】观察不难发现,所需要的小正方形的个数都是平方数,然后根据相应的序数与正方形的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解答即可.【解析】∵第1个正方形需要4个小正方形,4=22,第2个正方形需要9个小正方形,9=32,第3个正方形需要16个小正方形,16=42,…,∴第n+1个正方形有(n+1+1)2个小正方形,第n 个正方形有(n+1)2个小正方形,故拼成的第n+1个正方形比第n 个正方形多(n+2)2﹣(n+1)2=2n+3个小正方形.故答案为:2n+3.10.观察下列图中所示的一系列图形,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2019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__个〇.【答案】6058【解析】由图可得,第1个图象中〇的个数为:1+3×1=4,第2个图象中〇的个数为:1+3×2=7,第3个图象中〇的个数为:1+3×3=10,第4个图象中〇的个数为:1+3×4=13,…∴第2019个图形中共有:1+3×2019=1+6057=6058个〇,故答案为:6058.【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图形中〇的变化规律,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1.如图,每一图中有若干个大小不同的菱形,第1幅图中有1个菱形,第2幅图中有3个菱形,第3幅图中有5个菱形,如果第n幅图中有2019个菱形,则n=__________.【答案】1010【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得:第1幅图中有1个.第2幅图中有2×2-1=3个.第3幅图中有2×3-1=5个.第4幅图中有2×4-1=7个.…可以发现,每个图形都比前一个图形多2个.故第n幅图中共有(2n-1)个.当图中有2019个菱形时,2n-1=2019,n=1010,故答案为:1010.【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规律型中的图形变化问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12.观察下列图形规律,当图形中的“○”的个数和“.”个数差为2022时,n的值为____________.【答案】不存在【分析】首先根据n=1、2、3、4时,“•”的个数分别是3、6、9、12,判断出第n 个图形中“•”的个数是3n;然后根据n=1、2、3、4,“○”的个数分别是1、3、6、10,判断出第n 个“○”的个数是()12n n +;最后根据图形中的“○”的个数和“.”个数差为2022,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n 的值是多少即可.【详解】解:∵n=1时,“•”的个数是3=3×1;n=2时,“•”的个数是6=3×2;n=3时,“•”的个数是9=3×3;n=4时,“•”的个数是12=3×4;……∴第n 个图形中“•”的个数是3n;又∵n=1时,“○”的个数是1=1(11)2⨯+;n=2时,“○”的个数是32=n=3时,“○”的个数是3(31)62⨯+=,n=4时,“○”的个数是4(41)102⨯+=,……∴第n 个“○”的个数是()12n n +,由图形中的“○”的个数和“.”个数差为2022()1320222n n n +∴-=①,()1320222n n n +-=②解①得:无解解②得:1255,22n n +-==故答案为:不存在【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类规律,解一元二次方程,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3.将黑色圆点按如图所示的规律进行排列,图中黑色圆点的个数依次为:1,3,6,10,……,将其中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成一组新数据,则新数据中的第33个数为___________.【答案】1275【分析】首先得到前n个图形中每个图形中的黑色圆点的个数,得到第n个图形中的黑色圆点的个数为()12n n+,再判断其中能被3整除的数,得到每3个数中,都有2个能被3整除,再计算出第33个能被3整除的数所在组,为原数列中第50个数,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第①个图形中的黑色圆点的个数为:1,第②个图形中的黑色圆点的个数为:()1222+⨯=3,第③个图形中的黑色圆点的个数为:()1332+⨯=6,第④个图形中的黑色圆点的个数为:()1442+⨯=10,第n个图形中的黑色圆点的个数为()1 2n n+,则这列数为1,3,6,10,15,21,28,36,45,55,66,78,91,,其中每3个数中,都有2个能被3整除,33÷2=161,16×3+2=50,则第33个被3整除的数为原数列中第50个数,即50512⨯=1275,故答案为:1275.【点睛】此题考查了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关键是通过归纳与总结,得到其中的规律.14.如图,3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4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按照这样的规律,则20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______个交点【答案】190【分析】根据题目中的交点个数,找出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的交点个数公式:1(1) 2n n-.【详解】解:2条直线相交有1个交点;3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123322+==⨯⨯个交点;4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1236432++==⨯⨯个交点;5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123410542+++==⨯⨯个交点;⋯20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2019190 2⨯⨯=.故答案为:19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多条直线相交的交点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即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1) 2n n-.15.如图,用火柴棍拼成一个由三角形组成的图形,拼第一个图形共需要3根火柴棍,拼第二个图形共需要5根火柴棍;拼第三个图形共需要7根火柴棍;……照这样拼图,则第n 个图形需要___________根火柴棍.【答案】2n+1【分析】分别得到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图形需要的火柴棍,找到规律,再总结即可.【详解】解:由图可知:拼成第一个图形共需要3根火柴棍,拼成第二个图形共需要3+2=5根火柴棍,拼成第三个图形共需要3+2×2=7根火柴棍,拼成第n 个图形共需要3+2×(n-1)=2n+1根火柴棍,故答案为:2n+1.【点睛】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找出图形之间的联系,得出运算规律解决问题.16.如图都是由同样大小的小球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排列下去,第___个图形共有210个小球.【答案】20【分析】根据已知图形得出第n 个图形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为1+2+3+ +n=()12n n +,列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可得.【详解】解:∵第1个图形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1,第2个图形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3=1+2,第3个图形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6=1+2+3,第4个图形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10=1+2+3+4,……∴第n 个图形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为1+2+3+4+5+ +n=()12n n +,当共有210个小球时,()12102n n +=,解得:20n =或21-(不合题意,舍去),∴第20个图形共有210个小球.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规律,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得出第n 个图形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为1+2+3+……+n.17.如图,由两个长为2,宽为1的长方形组成“7”字图形ABCDEF,其中顶点A 位于x 轴上,顶点B,D 位于y 轴上,O 为坐标原点,则OB OA的值为__________.(2)在(1)的基础上,继续摆放第二个“7”字图形得顶点F 1,摆放第三个“7”字图形得顶点F 2,依此类推,…,摆放第n 个“7”字图形得顶点F n-1,…,则顶点F 2019的坐标为__________.【答案】(1)12;(2)606255(,【解析】(1)∵∠ABO+∠DBC=90°,∠ABO+∠OAB=90°,∴∠DBC=∠OAB,∵∠AOB=∠BCD=90°,∴△AOB∽△BCD,∴OB DC OA BC =,∵DC=1,BC=2,∴OB OA =12,故答案为:12.(2过C 作CM⊥y 轴于M,过M 1作M 1N⊥x 轴,过F 作FN 1⊥x 轴.根据勾股定理易证得BD ==CM=OA=5,DM=OB=AN=5,∴C(5),∵AF=3,M 1F=BC=2,∴AM 1=AF-M 1F=3-2=1,∴△BOA≌ANM 1(AAS),∴NM 1=OA=255,∵NM 1∥FN 1,∴1111251553M N AM FN AF FN ==,,∴FN 1=655,∴AN 1=355,∴ON 1=OA+AN 1=253555555+=,∴F(555,655),同理,F 1(857555,F 2(55,),F 3(1459555,),F 4(17510555,),…F 2019),即(【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平面图形的有规律变化,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正方形1ABCB 中,AB =,AB 与直线l 所夹锐角为60︒,延长1CB 交直线l 于点1A ,作正方形1112A B C B ,延长12C B 交直线l 于点2A ,作正方形2223A B C B ,延长23C B 交直线l 于点3A ,作正方形3334A B C B ,…,依此规律,则线段20202021A A =________.【答案】20203【分析】利用tan30°计算出30°角所对直角边,乘以2得到斜边,计算3次,找出其中的规律即可.【详解】∵AB 与直线l 所夹锐角为60︒,正方形1ABCB 中,AB =,∴∠11B AA =30°,∴11B A =1B A∴111=2=2(3AA -;∵11B A =1,∠122B A A =30°,∴22B A =11B A tan30°=33133⨯=,∴2112=23A A -⨯;∴线段20202021A A =202112020332(33-⨯=,故答案为:2020)3.【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规律思考,熟练进行计算,抓住指数的变化这个突破口求解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菱形ABCD 中,120ABC ∠=︒,1AB =,延长CD 至1A ,使1DA CD =,以1AC 为一边,在BC 的延长线上作菱形111ACC D ,连接1AA ,得到1ADA ∆;再延长11C D 至2A ,使1211D A C D =,以21A C 为一边,在1CC 的延长线上作菱形2122A C C D ,连接12A A ,得到112A D A ∆……按此规律,得到202020202021A D A ∆,记1ADA ∆的面积为1S ,112A D A ∆的面积为2S ……202020202021A D A ∆的面积为2021S ,则2021S =_____.【答案】40382【分析】由题意易得60,1BCD AB AD CD ∠=︒===,则有1ADA ∆为等边三角形,同理可得112A D A ∆…….202020202021A D A ∆都为等边三角形,进而根据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134S =,2S =242n n S -=,然后问题可求解.【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1AB AD CD ===,//,//AD BC AB CD ,∵120ABC ∠=︒,∴60BCD ∠=︒,∴160ADA BCD ∠=∠=︒,∵1DA CD =,∴1DA AD =,∴1ADA ∆为等边三角形,同理可得112A D A ∆…….202020202021A D A ∆都为等边三角形,过点B 作BE⊥CD 于点E,如图所示:∴3sin 2BE BC BCD =⋅∠=,∴1121133244A D BE A S D =⋅==,同理可得:2222133244S A D ==⨯=,2233233444S A D ==⨯=∴由此规律可得:242n n S -=,∴2202144038202122S ⨯-==⋅;故答案为4038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三角函数,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三角函数是解题的关键.20.将一些相同的“〇”按如图所示的规律依次摆放,观察每个“龟图”的“〇”的个数,则第30个“龟图”中有___________个“〇”.【答案】875【分析】设第n 个“龟图”中有a n 个“〇”(n 为正整数),观察“龟图”,根据给定图形中“〇”个数的变化可找出变化规律“a n =n 2−n+5(n 为正整数)”,再代入n=30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第n 个“龟图”中有a n 个“〇”(n 为正整数).观察图形,可知:a 1=1+2+2=5,a 2=1+3+12+2=7,a 3=1+4+22+2=11,a 4=1+5+32+2=17,…,∴a n =1+(n+1)+(n −1)2+2=n 2−n+5(n 为正整数),∴a 30=302−30+5=875.故答案是:875.【点睛】n =n 2−n+5(n 为正整数)”是解题的关键.21.下面各图形是由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摆放而成的,图①中有1个三角形,图②中有5个三角形,图③中有11个三角形,图④中有19个三角形…,依此规律,则第n 个图形中三角形个数是_______.【答案】21n n +-【分析】此题只需分成上下两部分即可找到其中规律,上方的规律为(n-1),下方规律为n 2,结合两部分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将题意中图形分为上下两部分,则上半部规律为:0、1、2、3、4……n-1,下半部规律为:12、22、32、42……n 2,∴上下两部分统一规律为:21n n +-.故答案为:21n n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图形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将图形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研究22.如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它们是由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组合而成,第1个图案有4个三角形,第2个图案有7个三角形,第3个图案有10个三角形…按此规律摆下去,第n 个图案有个三角形(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分析】根据图形的变化发现规律,即可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解析】第1个图案有4个三角形,即4=3×1+1第2个图案有7个三角形,即第3个图案有10个三角形,即10=3×3+1…按此规律摆下去,第n 个图案有(3n+1)个三角形.故答案为:(3n+1).23.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延长DA 到点E,使AE=DA,连接EB,点F 1是CD 的中点,连接EF 1,BF 1,得到△EF 1B;点F 2是CF 1的中点,连接EF 2,BF 2,得到△EF 2B;点F 3是CF 2的中点,连接EF 3,BF 3,得到△EF 3B;…;按照此规律继续进行下去,若矩形ABCD 的面积等于2,则△EF n B 的面积为.(用含正整数n 的式子表示)【分析】先求得△EF 1D 的面积为1,再根据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底边的比可得EF 1F 2的面积,EF 2F 3的面积,…,EF n﹣1F n 的面积,以及△BCF n 的面积,再根据面积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解析】∵AE=DA,点F 1是CD 的中点,矩形ABCD 的面积等于2,∴△EF 1D 和△EAB 的面积都等于1,∵点F 2是CF 1的中点,∴△EF 1F 2的面积等于12,同理可得△EF n﹣1F n 的面积为12n−1,∵△BCF n 的面积为2×12n ÷2=12n ,∴△EF n B 的面积为2+1﹣1−12−⋯−12n−1−12n =2﹣(1−12n )=2n +12n .故答案为:2n +12n .。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 数形结合思想(含答案)
数形结合思想一、选择题1、已知点M(1-a ,a+2)在第二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a>-2 (B)-2<a<1 (C)a<-2 (D)a>1 2、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A )相应各组的频数 (B )组数 (C )相应各组的频率 (D )组距 3、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 <0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0B .x <0C .-2<x <0D .x <1 4、过⊙O 内一点M 的最长的弦长为6cm ,最短的弦长为4cm . 则OM 的长为( )A.3cmB .5cmC .2cmD .3cm5、一个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则这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 A .600B .1800C .300D .9006、若用(a)、(b)、(c)、(d)四幅图像分别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请按图像所给顺序,将下面的①、②、③、④对应顺序。
① 小车从光滑的斜面上滑下(小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② 一个弹簧不挂重物到逐渐挂重物(弹簧长度与所挂重物的重量的关系) ③ 运动员推出去的铅球(铅球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④ 小杨从A 到B 后,停留一段时间,然后按原速度返回(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正确的顺序是A .③④②①B .①②③④C .②③①④D .④①③②7、小圆圈是网络的结点,结点之间的边线表示它们之间的网线相联,边线标注的数字表示该网线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信息量,现在的结O 1-2点A向结点B传递信息,可以分开沿不同的路线同时传递,单位时间内传递的最大信息量为:A.19B.20C.24D.268、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9、如图,周长为68的矩形ABCD被分成7个全等的矩形,则矩形ABCD面积为()(A)98 (B)196 (C)280 (D) 28410、如图,在□ABCD中,EF∥BC,GH∥AB,EF、GH的交点P在BD上,则图中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有()(A)0对(B)1对(C)2对(D)3对二、填空题:1、把正方形ABCD沿着对角线AC的方向移动到正方形A'B'C'D'的位置,它们的重叠部分(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一半,若AC=2,则正方形移动的距离AA'是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顶点B的坐标为(4,2),直线12y x b=+恰好将矩形OACB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b= 。
中考压轴题—三角形、四边形综合(解析版)--2024年中考数学
中考压轴题-三角形、四边形综合1.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中考的解答题一般是分两到三部分的。
第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题或者中档题,目的在于考察基础。
第二部分往往就是开始拉分的中难题了。
对这些题轻松掌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分数,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做题过程中士气,军心的影响。
线段与角的计算和证明,一般来说难度不会很大,只要找到关键“题眼”,后面的路子自己就“通”了。
2.图形位置关系中学数学当中,图形位置关系主要包括点、线、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圆这么几类图形之间的关系。
在中考中会包含在函数,坐标系以及几何问题当中,但主要还是通过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来考察,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圆与三角形的各种问题。
3.动态几何从历年中考来看,动态问题经常作为压轴题目出现,得分率也是最低的。
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方面,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交叉求解。
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考察。
4.几何图形的归纳、猜想问题中考加大了对考生归纳,总结,猜想这方面能力的考察,但是由于数列的系统知识要到高中才会正式考察,所以大多放在填空压轴题来出。
对于这类归纳总结问题来说,思考的方法是最重要的。
5.阅读理解问题如今中考题型越来越活,阅读理解题出现在数学当中就是最大的一个亮点。
阅读理解往往是先给一个材料,或介绍一个超纲的知识,或给出针对某一种题目的解法,然后再给条件出题。
对于这种题来说,如果考生为求快速而完全无视阅读材料而直接去做题的话,往往浪费大量时间也没有思路,得不偿失。
所以如何读懂题以及如何利用题就成为了关键。
解题策略1.学会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指从几何直观的角度,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研究数量关系,寻求代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形助数),或利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以数助形)的一种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问题得以解决。
(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数形结合思想
(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数形结合思想班别姓名一、复习内容: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数量关系,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地利用这种结合,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考方法。
考点1.借助数轴解不等式及根式的化简例1、实数ba,在数轴上对应位置如图所示,则||a b-)abDaCbaBaA---..2..变1、实数cba,,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考点2.图表问题3、某人从A地向B地打长途电话6分钟,按通话时间收费,3分钟以内收费2.4元,每加 1分钟加收 1元,则表示电话费y(元)与通话时间(分)之间的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正确的是()4、二次函数cbxaxy++=2的图像(如右图)经过),0,3(),0,3(),0,1(CBA则对称轴为_______cbcaDcbaCbabaBbcacA-->--<-<--=->....考点3. 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函数问题5、若一次函数m x m y +-=)2(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时,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6、若点),1(,),1(,),2(321y y y -- 在反比例函数xy 2=的图像上,则( ) 123213312321....y y y D y y y C y y y B y y y A >>>>>>>>7、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像如左下图所示,顶点为)0,1(-,下列结论0)5(,0)4(,2)3(,04)2(,0)1(2>++>+-==-<c b a c b a a b ac b abc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8、已知二次函数22y x x m =-++的部分图象如右上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m -++=的解为9、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中,函数y 与x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则当5<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10、抛物线21=-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点By xA,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点C是抛物线与y轴交点;(1)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点,它的横坐标为2,问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得BDPD+的长度最小?求出这时点D的坐标。
感悟数形结合思想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解直角三角形中的数形结合”专题复习教学及反思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解直角三角形中的数形结合”专题复习课包括图1本节课为第1课时,以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为载体,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炼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的操作步骤、作用、注意要点等.2.内容解析(1)地位和作用.代数和几何是初中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数形结合是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达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和方法.通过“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准确把握数与形的关联点,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直观的问题精细化,从而快速获取解题思路,逻辑清晰地解决问题.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发展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素养的过程.数形结合在数学学习和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重要思想,也是一种常用的解题策略与方法.本节课是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相关问题的专题复习课,从具体的锐角三角函数问题的解决开始,总结提炼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作用、操作步骤和注意要点,并用于解决综合性问题.锐角三角函数是数形结合的产物,它的概念的产生和应用都与图形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历年中考试题中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中考备考有重要作用.(2)概念的解析.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注收稿日期:2021-01-16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实践研究(2020YB0980).作者简介:赵智勇(1963—),男,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解直角三角形中的数形结合”专题复习教学及反思赵智勇摘要:文章以锐角三角函数知识内容为载体,着眼于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深层感悟,实现数与形的双向沟通.通过“解直角三角形中的数形结合”专题复习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概括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体会其作用,归纳其注意要点;引导学生应用概括出的数形结合思想的基本思路解决问题,实现数形结合思想的巩固和迁移;引导学生融合不同的思想方法解决综合性问题,实现思想方法的融合.关键词:数形结合;锐角三角函数;专题复习;教学研究感悟数形结合思想发展数学核心素养··47意要点、作用如下.操作步骤:分析问题结构—构想数形关联—实施数形转换—获得问题答案.注意要点:考虑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简洁性;解决几何证明题需要几何直观分析、代数抽象分析对应进行;代数性质与几何图形的对应互换.作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能够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复杂的关系得到直观、具体的表示,对理解题意、挖掘题目中的各种信息、发现蕴含的条件和关系、获得解题的灵感和方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3)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实质是把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图形表示结合起来,或把几何中的定性结论转化为可计算的定量结果,或以直观图形辅助抽象的代数运算与推理.(4)知识类型.本专题内容属于程序性知识,还是策略性知识,由知识类型所决定.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问题为引导,以学生活动为主,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师生共同提炼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核心要点,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作用;在应用中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5)教学重点.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提炼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一般步骤和注意要点.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问题,了解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和作用.(2)经历问题解决过程,能抽象概括出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注意要点和作用.(3)能正确进行数形互化,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形成解题策略.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知道数形结合研究数的精确与形的直观之间的转化,可使解题思路变得简单明了,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达成目标(2)的标志:明确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一般需要经历“分析、构想、建立、求解”四个步骤.数与形的对应转换是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以形助数、以数解形的具体操作步骤.知道在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时,要考虑可行性等,不能用形的显然替代推理论证,既需要进行几何直观分析,又需要通过符号抽象、运算和推理进行量化研究.达成目标(3)的标志:在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意识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述数之间的普遍关系和一般规律,借助数的精确性阐述形的某些属性和一般规律;能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中考试题.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已具备的认知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并能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经历了数轴、坐标系、函数等概念的学习,对数形结合有一定的认识,对数与形的对应和转换有一定的模仿经验,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2.与本课目标的差距分析(知识、能力)初中生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需要具备以下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问题时,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3.可能存在的问题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时,纵横联系的知识点多,这对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某些问题,学生有可能误用形的直观替代严谨的推理论证,也可能抓不住数的特征构建适当的形.4.应对策略本节课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多次展现数形结合的具体操作步骤,使学生获取更多活动经验,提升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和理解.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其次,引导学··48生对上述问题分解并进行反思总结,组织学生进行思想方法的交流和一般性思考;最后,通过对例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使学生经历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既进行几何直观分析,又对应进行代数抽象探究,提升学生的认知加工水平和解题能力.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进行数与形的等价转化,并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问题.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利用希沃白板制作课件、互动授课;借助希沃授课助手拍照上传、进行投屏等,灵活展示和点评学生的学习成果,呈现课堂细节;结合GeoGebra 软件辅助构图操作,提升课堂效率.五、教学过程设计1.课前检测——针对强化,提升实效检测题1:△ABC 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sin α的值为().(A )34(B )43(C )35(D )45A BCαACB图3图2补测题:△ABC 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sin B 的值为.检测题2:如图4,已知在Rt△ABC 中,∠C =90°,tan ∠DBC =13,AD =3,AB =5,则cos A 的值为.A C D B图4DA BC图5补测题:如图5,在Rt△ABC 中,∠C =90°,∠BAC =30°,延长CA 至点D ,使AD =AB ,则tan D 的值为.【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检测题,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根据检测的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补测题,为后续提炼数形结合步骤和要点及进一步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做好铺垫.2.解决问题——经历过程,感悟应用问题1:如图6,已知在△ABC中,AB =BC =5,tan∠ABC =43.(1)求AC 的长;(2)设边BC 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B 的交点为点D ,求AD AB的值.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审清题意,从数与形两个方面的关联分析问题.第(1)小题中,作高构建数所对应的形,根据形所对应的数量关系确定求AC 的长的方法(设未知数,将求AC 的长转化为解方程问题求解).第(2)小题中,从图形特征关联图形对应的数量关系,确定求比值的方法.在引导学生审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给出如表1所示的数形关联表,然后通过追问使学生理解“图形的形状确定,则图形中对应的数量关系也随之确定”.因此,求图形中两条线段的比值时,不必关注具体的数量,而把目光聚焦到图形中元素间的数量关系上,则求解过程更为简捷.表1追问1:你是如何使用“tan∠ABC =43”这个条件的?AB C图6··49追问2:条件“边B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B的交点为点D”对应的图形和数量关系表达式是什么?追问3:若将“AB=BC=5”改为“AB=BC”,你还能求出ADAB的值吗?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解决第(1)小题,使学生经历以数解形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将图形信息转换为具体的数量关系,借助图形的直观性,增加问题解决的准确性,使问题求解更加简明.通过解决第(2)小题,使学生经历以形助数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悟借助图形的几何直观来解决数的问题,常常可以避免复杂的推理计算,使问题化难为易,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解决问题后,借助数形关联表,通过问题串促进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提炼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注意要点和作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3.交流提炼——合作交流,提炼方法问题2:结合课前检测和问题1,你能总结一下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作用吗?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回顾课前检测题2的问题解决过程,师生共同建立如表2所示的数形关联表.表2结合问题1的解决过程和如表1、表2所示的数形关联表,师生共同归纳上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总结提炼数形结合的一般操作步骤、作用和转化策略.作用:实现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一般操作步骤如下.(1)分析问题结构——审题,得到数的关系和形的特征.(2)构想数形关联——从数的角度想象和表示图形特征,从形的角度想象和描述数量关系,找到数与形的关联点,如几何度量(如距离、角度等)或坐标.(3)实施数形转换——构建数所对应的形,对形所对应的数量或数量关系进行符号抽象、运算和推理.(4)获得问题答案——有逻辑地表达解题过程.转化策略:关注具有显著特征的对象,基于基本的几何度量(距离和角度)找出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的关联点.【设计意图】概括数学思想方法,需要把数形结合思想的操作过程模型化、程序化、一般化.组织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进一步挖掘数形结合思想的本质内涵,使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从内隐转化为外显,实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操作策略的明朗化. 4.迁移应用——知识迁移,能力拓展问题3:如图7,我国两艘海监船A,B在南海海域巡航.某一时刻,两船同时收到指令,立即前往救援遇险抛锚的渔船C.此时,B船在A船的正南方向5海里处,A船测得渔船C在其南偏东45°方向,B船测得渔船C在其南偏东53°方向.已知A船的航速为30海里/时,B船的航速为25海里/时,问C船至少要等待多长时间才能得到救援?(参考数据:sin53°≈45,cos53°≈35,tan53°≈43,2≈1.41.)图7AB45°53°C师生活动: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独立探索,并在学案上构建数形关联表,解决问题3.第一步:分析问题结构.过点C作AB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为点D,由已知AD=DC,∠CBD=53°,··50AB=5.根据两艘船的速度,求等待时间,就要求AC 和BC的长.已知两角和一边,求另外两条边的长,这其实就是解直角三角形问题.第二步:构想数形关联.当已知角和边的条件时,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通常要构建直角三角形.第三步:实施数形转换.设未知数,根据图形结构列出方程.第四步:获得问题答案.检验解的意义,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教师在学生的分析、思考过程中,关注学生对数形结合解决问题一般步骤的操作表现,并利用希沃授课助手(手机APP结合电脑端)对学生完成的较规范的数形关联表和解题过程进行拍照上传、展示点评.结合学生的思考,师生共同构建如表3所示的数形关联表,解决问题3.表3【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3的解决,进一步明确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思考步骤和注意要点,感知数与形之间的关联性,挖掘数与形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自觉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4:如图8,在△ABC中,AB=AC,AD是边BC上的高,E是AB的中点,F是边AC上一个动点,EF与AD相交于点G,AC=10,cos∠DAC=45.当△AGF为等腰三角形时,求EG的长.师生活动:首先,引导学生关注问题中的特殊元素,如两个中点E,D,连接ED构造△AGF∽△DGE;其次,解题需要关注主要构图对象,借助GeoGebra软件中的“复选框”功能简化图形,最终将问题转化为“在△DEG中,DE=5,cos∠EDG=45,当△DEG为等腰三角形时,求EG的长”.再运用GeoGebra软件中的“滑动条”控制动点F在边AC上移动,通过分类讨论,师生共同构建如表4所示的数形关联表,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代数关系式由BD=DC,BE=EA,得△AGF∽△DGE.由△AGF为等腰三角形,得△DGE为等腰三角形.得DE=5,cos∠EDG=45情况1:DE=EG;情况2:DE=DG;情况3:EG=DG对应的几何图形EDG(舍去)情况1EGDEGD(方法1)(方法2)情况2EGDEGD(方法1)(方法2)情况3AEFGDB CEGD5表4AEFGDB C图8··51追问1:此题还有其他解法吗?追问2:“EG=ED”这种情况不存在,我们还可以怎样说明?追问3:当EG=DG时,E G的长有限制吗?【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4的解决,以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规划思路时,将目光聚焦在特殊的视角和特殊的对象(等腰、中点、平行线)上,根据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合理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体会利用数形结合进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掌握目标导向的认知策略,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数与形之间的关联性,挖掘数与形之间的必然联系,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追问4:结合以上问题,你能总结一下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注意要点和转化策略吗?注意要点如下.(1)代数性质与几何图形要对应互换.(2)考虑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简洁性.(3)不能用图形的直观代替严密的逻辑推理,既需要几何直观分析,又需要进行对应的代数抽象分析.5.反思总结——回顾思考,深化思维(1)数形结合的作用是什么?(2)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可以分为哪些步骤?(3)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关键是哪一步?需要注意什么?(4)你还有哪些收获?师生共同总结出如图9所示的框图.数形结合作用实现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化繁为简,化难为易1.分析问题结构2.构想数形关联3.实施数形转换4.获得问题答案转化策略:找出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的关联点操作步骤注意要点1.考虑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简洁性2.几何证明题需几何直观分析、代数抽象分析对应进行3.代数性质与几何图形的对应互换图9【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历程,并再次总结数形结合思想的解题思路、操作步骤、要点和作用,深化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强化目标导向的认知策略.六、目标检测——自我检测,巩固反馈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育部号召各地各类学生居家学习.为支持小明学习,妈妈特意买了新台灯.图10(1)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台灯,图10(2)是其侧面示意图(台灯底座高度忽略不计),其中灯臂AC=40cm,灯罩CD=30cm,AC 可以绕点A上下调节一定的角度,CD可以绕点C上下调节一定的角度.使用时发现:当灯臂与底座构成的夹角∠CAB=53°,∠ACD=157°时,台灯光线最佳.求光线最佳时点D到桌面的距离为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参考数据:sin53°≈45,cos53°≈35.)A BCD(2)(1)图102.如图11,在Rt△ABC中,∠C=90°,sin B=45,AC=4.D是BC的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EDA=∠B,AE∥BC.当△ADE为等腰三角形时,求AE的长.AB C DE图11【设计意图】巩固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对应知应会的核心知识进行检测,为下节课的解题课奠定基础.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应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层次,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形结合的育人价值.··52七、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是静态的,而课堂生成是动态的.通过对数形结合的设计和实施教学,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应注意以下几点.1.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整体构思单元各课时的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对后续学习的重要作用,体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逻辑的连贯性、思想的一致性和方法的一般性.在相互联系中引导学生感悟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培养理性精神和探究精神,提升中考数学备考能力.2.发挥一般观念的引领作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是在一般观念的指导下,以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构建自然而然的研究过程.以解直角三角形内容为载体,根据题目条件和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设计系列问题串,自然引出数形关联表,利用问题串和数形关联表引导学生概括总结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提炼数形结合的作用、一般操作步骤、转化策略,形成基本套路,提升教学的整体性和思想性,帮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复杂问题中抓住关键要素,从而化繁为简,形成数学的思维方式,提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遵循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原理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要经历“解决问题—概括提炼—迁移应用—联系发展”这四个阶段.本节课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首先,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其次,将如何分析问题结构、构想数形关联、实施数形转换这一操作过程显性化,明确其作用、操作步骤和要点,提炼和概括数形结合思想;最后,让学生用概括出来的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新的问题,感悟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从数的角度观察图形特征,从形的角度实现数量代换,找到数与形的关联点,使学生内化数形结合思想,形成数学活动的经验.例如,在回顾检测题2和问题1时,给表格加个题目“数形关联表”,在对照表格进行引导时用“数量关系关联的几何图形”和“几何图形关联的数量关系”等语言,可以促进学生使用“关联”进行概括.4.精选样例引导学生感悟数形结合思想方法,重要的是精选适当的题目,利用题目归纳操作流程.巩固操作流程可以利用相关的变式题目和拓展题目进行迁移训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内化数形结合的操作流程,在反思总结中形成有结构的知识经验.5.坚持以学为中心在以学生活动为主、以感悟数形结合思想为目标的复习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化,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教学时,若教师不揭示方法的本质,学生只会看到简单的数学操作,看不到问题的本质.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的更高层次的概括与提炼,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对解题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有效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章建跃.章建跃数学教育随想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3]吴增生.科学用脑高效复习: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2018.[4]吴增生.整体建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总复习教学策略体系[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9(7/8):3-11,37.[5]王华鹏.“四个理解”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新思路:以“位似”教学设计为例[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9(9):3-8,13.··53。
专题48 中考数学数形结合思想(解析版)
专题48 中考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中学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数和形两大部分,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
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应用大致又可分为两种情形:或者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或者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某种关系,即数形结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种情形是“以数解形”,而第二种情形是“以形助数”。
“以数解形”就是有些图形太过于简单,直接观察却看不出什么规律来,这时就需要给图形赋值,如边长、角度等。
1.数形结合思想的含义数形结合思想是指从几何直观的角度,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研究数量关系,寻求代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形助数),或利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以数助形)的一种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问题得以解决。
2.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常见的四种类型(1)实数与数轴。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借助数轴观察数的特点,直观明了。
(2)在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中的应用。
利用函数图象解决方程问题时,常把方程根的问题看作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来解决;利用数轴或函数图象解有关不等式(组)的问题直观,形象,易于找出不等式(组)解的公共部分或判断不等式组有无公共解。
(3)在函数中的应用。
借助于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函数图象的几何特征与数量特征紧密结合,体现了数形结合的特征与方法。
(4)在几何中的应用。
对于几何问题,我们常通过图形,找出边、角的数量关系,通过边、角的数量关系,得出图形的性质等。
3.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方法“数”和“形”是数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 每一个几何图形中都蕴含着与它们的形状、大小、位置密切相关的数量关系;反之,数量关系又常常可以通过几何图形做出直观地反映和描述.数形结合的实质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在解决代数问题时,想到它的图形,从而启发思维,找到解题之路;或者在研究图形时,利用代数的知识,解决几何的问题.实现了抽象概念与具体图形的联系和转化,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例题1】(2020•遵义)构建几何图形解决代数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在计算tan15°时,如图.在Rt △ACB 中,∠C =90°,∠ABC =30°,延长CB 使BD =AB ,连接AD ,得∠D =15°,所以tan15°=AC CD =12+√3=2−√3(2+√3)(2−√3)=2−√3.类比这种方法,计算tan22.5°的值为( )A .√2+1B .√2−1C .√2D .12 【答案】B【分析】在Rt △ACB 中,∠C =90°,∠ABC =45°,延长CB 使BD =AB ,连接AD ,得∠D =22.5°,设AC =BC =1,则AB =BD =√2,根据tan22.5°=ACCD 计算即可.【解析】在Rt △ACB 中,∠C =90°,∠ABC =45°,延长CB 使BD =AB ,连接AD ,得∠D =22.5°,设AC =BC =1,则AB =BD =√2,∴tan22.5°=AC CD =11+√2=√2−1 【对点练习】(2019•湖北省仙桃市)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C.D.【答案】C【解答】解:解不等式x﹣1>0得x>1,解不等式5﹣2x≥1得x≤2,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例题2】(2020•济宁)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如图,直线y=x+5和直线y=ax+b相交于点P,根据图象可知,方程x+5=ax+b的解是()A.x=20 B.x=5 C.x=25 D.x=15【答案】A【分析】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两直线解析式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解析】∵直线y=x+5和直线y=ax+b相交于点P(20,25)∴直线y=x+5和直线y=ax+b相交于点P为x=20.【对点练习】(2020株洲模拟)直线y=k1x+b1(k1>0)与y=k2x+b2(k2<0)相交于点(﹣2,0),且两直线与y轴围城的三角形面积为4,那么b1﹣b2等于.【答案】4【解析】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仔细观察图形,注意几个关键点(交点、原点等),做到数形结合.如图,直线y=k1x+b1(k1>0)与y轴交于B点,则OB=b1,直线y=k2x+b2(k2<0)与y轴交于C,则OC=﹣b2,∵△ABC的面积为4,∴OA•OB+=4,∴+=4,解得:b1﹣b2=4.【例题3】(2020通化模拟)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与边长为2的正方形AEFG按图1位置放置,AD与AE在同一直线上,AB与AG在同一直线上.(1)小明发现DG⊥BE,请你帮他说明理由.(2)如图2,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当点B恰好落在线段DG上时,请你帮他求出此时BE 的长.(3)如图3,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继续逆时针旋转,线段DG与线段BE将相交,交点为H,写出△GHE与△BHD面积之和的最大值,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见解析。
数形结合的思想—2024年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项突破(全国通用)(解析版)
数形结合的思想目录数形结合的思想 (1)一、数形结合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中的应用 (1)二、数形结合在求最值中的应用 (6)三、方程中数形结合的应用 (10)四、三角函数中数形结合的应用 (12)五、数形结合在函数中的应用 (13)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阶段的学习 , 而数形结合思想又可以细分为“以形助数”“以数解形”和“数形互化”三个方面 , 本专题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 结合精选例题深入剖析分析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一、数形结合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中的应用做题思路:一元二次不等式往往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来解决,首先把一元二次不等式化为一般形式20ax bx c ++>,然后令2y ax bx c =++,作出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求出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然后观察图象即可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 1.阅读理解:自主学习,请阅读下列解题过程.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250x x −>.解:设250x x −=,解得10x =,25x =,则抛物线25y x x =−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0,0)和(5,0),画出二次函数25y x x =−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当0x <或5x >时函数图象位于x 轴上方,此时0y >,即250x x −>,所以,一元二次不等式250x x −>的解集为0x <或5x >.通过对上述解题过程的学习,按其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上述解题过程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有 .(2250x x −…的解集为 . (3)用类似的方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2340x x −−+>.【思路分析】(1)根据题意容易得出结论;(2)观察图象即可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250x x −…的解集;(3)先设函数解析式,根据a 的值确定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再找出抛物线与x 轴相交的两点,大致画出画出抛物线,根据0y >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2340x x −−+>的解集即可.【详细解答】解:(1)根据解题过程中,渗透了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故答案为: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2)由图象可知:当05x ……时函数图象位于x 轴及其下方,此时0y …,即250x x −…, ∴一元二次不等式250x x −…的解集为:05x …….故答案为:05x …….(3)设2340x x −−+>,解得:14x =−,21x =,∴抛物线234y x x =−−−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4,0)−和(1,0).如图:画出二次函数234y x x =−−−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当41x −<<时,函数图象位于x 轴上方,此时0y >,即2340x x −−+>, ∴一元二次不等式2340x x −−+>的解集为:41x −<<.2.请阅读下列解题过程:解一元二次不等式:2230x x −−<. 解:设2230x x −−=,解得:11x =−,23x =,则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0)−和(3,0). 画出二次函数223y x x =−−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当13x −<<时函数图象位于x 轴下方, 此时0y <,即2230x x −−<.所以一元二次不等式2230−−<的解集为:13x x−<<.x通过对上述解题过程的学习,按其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解答下列问题:(1)上述解题过程中,渗透了下列数学思想中的和(只填序号).①转化思想;②分类讨论思想;③数形结合思想.(2)用类似的方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220−+>.x x(3)某“数学兴趣小组”根据以上的经验,对函数(1)(||3)=−−−的图象和性质进行了y x x探究,探究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①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与y的几组对应值如表,其中m=;②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了函数的部分图象,用描点法将这个图象补画完整;③结合函数图象,解决下列问题:解不等式:3(1)(||3)0…….−−−−x x【思路分析】(1)依据解答过程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解答即可; (2)利用题干中的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观察图象解答即可; (3)①依据函数的解析式填表计算即可; ②利用描点法解答即可; ③观察图象解答即可.【详细解答】解:(1)上述解题过程中,渗透了下列数学思想中的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故答案为:①;③;(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220x x −+>. 设220x x −+=,解得:10x =,22x =,则抛物线22y x x =−+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0,0)和(2,0). 画出二次函数22y x x =−+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当02x <<时函数图象位于x 轴上方,此时0y >,即220x x −+>. 所以一元二次不等式220x x −+>的解集为:02x <<;(3)①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x 与y 的几组对应值如表,其中4m =−. 故答案为:任意实数,4−; ②如图,③由图象可知:当32x −−……或01x ……或34x ……时函数图象位于3−与0之间,此时30y −……,即3(1)(||3)0x x −−−−…….所以不等式3(1)(||3)0x x −−−−……的解集为:32x −−……或01x ……或34x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 x 2 - 2kx +3k - 2 = 0,求当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时,k 的取值范围 .思路解析:代入k 并 根 据 求 根 公 式 得 出Δ= 4k 2 - 12k +8, 由于公式Δ含有未知数k ,得到一个关于Δ和k 的二次函数 ,其中k 为自变量 ,Δ 为因变量 ,画出 “函数 ”Δ=4k 2 - 12k+8的图象就可以 判断出 “函 数 ”的 正 负 了 . 要 想 画 出 “函 数 ”大 致 图 象 ,需要 先 判 断 出 函 数 开口 , 再 判 断 函 数 是 否 有 零 点 ,这时就要使用以数解形的思想: 函数Δ的零点实质就是在 解 Δ= 0的根 , 使 用 因 式 分 解 法 将 4k 2 -12k+8= 0这个方程化为 4(k 2-3k+2)= 0,进一 步因式分 解 得 到 :4(k - 1)(k - 2)= 0, , 就 可以解出方程有两个根分别为1和2,再回到函数上 , 可以得到函数的两个零点的坐标分别为(1,0) , (2,0)就 可以画出函数Δ=4k 2 - 12k+8的大致图象 :通过图象 ,学生就能很容易地看出Δ的正负随k 改变的情况.二、数形结合在求最值中的应用解题思路:在求此类函数y可以看做点(x ,0)到(0,4)和(2,1)的距离和最小.典例精析1.已知正实数x ,求y 【思路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细解答】解:由y =, 故可理解为(,0)M x 到(0,4)A 和(2,1)B 的距离和的最小值. 作A 关于轴的对称点(0,4)A '−,连接A B ',与x 轴交点即为M , 则(,0)M x 到(0,4)A 和(2,1)B 的距离的最小值A B =', 过B 作BD y ⊥轴于D ,在Rt △A DB '中,A B '==y ∴=.2.【问题情境】如图1,已知点A ,B 在直线l 的同侧,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得AP BP +的值最小.小军的思路是:如图2,作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连接A B ',则A B '与直线l 的交点P 即为所求.【启发应用】请参考小军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3,在图2的基础上,设AA '与直线l 的交点为点C ,过点B 作BD l ⊥,垂足为点D .若1CP =,2PD =,1AC =,求出此时AP BP +的最小值;(2)如图3,若1AC =,2BD =,6CD =,则此时AP BP +的最小值为 ;(3)的最小值.【思路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证得ACP ∆和BD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得PA 和PB ,从而求得PA PB +;(2)作//A E l ',交BD 的延长线于E ,根据已知条件求得BE 、A E ',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 B ',从而求得AP BP +的值;(3)设53AC m =−,1PC =,可得PA ,设85BD m =−,3PD =,可得PB ,结合(2)即可求解.【详细解答】解:(1)AA l '⊥,1AC =,1PC =,AC CP ∴=,90ACP ∠=︒, 45CAP CPA ∴∠=∠=︒,PA ∴=,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A ',PA PA ∴'== 45CPA CPA ∴∠'=∠=︒,BD l ⊥,45BPD CPA ∠=∠'=︒,904545PBD BPD ∴∠=︒−︒=︒=∠,2BD PD ∴==,PB ∴==AP PB ∴++(2)作//A E l ',交BD 的延长线于E ,如图3,则四边形A EDC '是矩形,6A E DC ∴'==,1DE A C AC ='==,2BD =,3BD AC BD DE ∴+=+=,即3BE =,在Rt △A BE '中,A B '=,AP BP A P BP A B ∴+='+='=故答案为:(3)如图3,设53AC m =−,1PC =,则PA =设85BD m =−,3PD =,则PB =, 53DE AC m ==−,5BE BD DE ∴=+=,4A E CD PC PD '==+=,PA PB A B ∴+='=∴22+=3.探究:如图,C 为线段BD 上一动点,分别过点B 、D 作AB BD ⊥,ED BD ⊥,连接AC 、EC ,已知5AB =,1DE =,8BD =,设CD x =.(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AC CE +的值.(2)请问点C 满足什么条件时,AC CE +的值最小?(3)根据(2的最小值.(4x 是任意实数)的最大值.【思路分析】(1)由于ABC ∆和CDE ∆都是直角三角形,故AC ,CE 可由勾股定理求得; (2)若点C 不在AE 的连线上,根据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知,AC CE AE +>,故当A 、C 、E 三点共线时,AC CE +的值最小;(3)由(1)(2)的结果可作12BD =,过点B 作AB BD ⊥,过点D 作ED BD ⊥,使2AB =,3ED =,连接AE 交BD 于点C ,则AE 的最小值,然后构造矩形AFDB ,Rt AFE ∆,利用矩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E 的值; (4)过点A 作AB OA ⊥,使3AB =,2OC =,连接BC 交x 轴负半轴于点D ,则BC 的长的最大值,然后构造矩形AOCE ,Rt BCE ∆,利用矩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BC 的值.【详细解答】解:(1)AC CE + (2)当A 、C 、E 三点共线时,AC CE +的值最小;(3)如图1,作12BD =,过点B AB BD ⊥,过点D 作ED BD ⊥,使2AB =,3ED =, 连接AE 交BD 于点C ,设BC x =,则AE 的最小值. 过点A 作//AF BD 交ED 的延长线于点F ,得矩形ABDF , 则2AB DF ==,12AF BD ==,325EF ED DF =+=+=,所以13AE ===,13.的最小值为13;(4)如图2,作4OA =,过点A 作AB OA ⊥,使3AB =,2OC =,连接BC 交x 轴负半轴于点D ,设D 的坐标为(,0)x ,则BC 的最大值,过点C 作CE AB ⊥,则2AE OC ==,4CE OA ==,1BE ∴=.在Rt CBE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C ==x三、方程中数形结合的应用1.关于x 的方程2230x kx k ++=的两个相异实根均大于1−且小于3,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A .10k −<<B .0k <C .3k >或0k <D .1k >−【思路分析】把一元二次方程解的问题转化为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问题,则利用题意得抛物线223y x kx k =++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到在(1,0)−和(3,0)之间,利用二次函数图象得到1x =−时,0y >和当3x =时,0y >,接着由△0>确定抛物线与x 轴有2个交点,然后解关于k 的不等式组确定k 的范围.【详细解答】解:关于x 的方程2230x kx k ++=的两个相异实根均大于1−且小于3, ∴抛物线223y x kx k =++与x 轴的两个交点都到在(1,0)−和(3,0)之间,∴△24430k k =−⨯>,解得0k <或3k >,1x =−时,0y >,1230k k ∴−+>,解得1k >−;当3x =时,0y >,9630k k ∴++>,解得1k >−,k ∴的范围为10k −<<.故选:A .2.已知方程2240x ax a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方程220x ax k ++=也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且其两根介于方程2240x ax a ++−=的两根之间,求k 的取值范围.【思路分析】由方程2240x ax a ++−=恒有相异两实根,则△0>,而△22211544(4)4(4)4[()]24a a a a a =−−=−+=−+,得a 为任意实数,由方程220x ax k ++=也有相异两实根,△2440a k '=−>,即2k a <;并且它的两根介于上面方程的两根之间,可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继续求k 的范围.【详细解答】解:方程2240x ax a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0>,而△22144(4)4()15152a a a =−−=−+…. 又方程220x ax k ++=也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2440a k '=−>,即2k a <对于二次函数2124y x ax a =++−和222y x ax k =++,它们的对称轴相同,且与x 轴都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y 与x 轴的两个交点都在1y 与x 轴的两个交点之间2y ∴与y 轴的交点在1y 与y 轴的交点上方,如图,4k a ∴>−,k ∴的取值范围是:24a k a −<<.四、三角函数中数形结合的应用1.已知11tan,tan23αβ==,求证45αβ+=︒思路分析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将图7 翻转形成图8,即可求出.图7 图8证明如图8,连接 BC,可知AD=EC,BD=BE,∠D=∠BEC,所以△ABD≌△CBE,所以AB=BC,∠ABD=∠CBE,从而∠ABC是直角,所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α+β=45°.五、数形结合在函数中的应用1.求函数y=3x ²+6x +9的图象的基本性质.图 1解:将函数y =3x ²+6x +9变式为y=3(x +1)²+6,如图1所示,对称轴是x =-1.增减性:当x >-1时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最值:当x =-1时,y m =6,顶点坐标为(-1,6)2.如图,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于(1,0)A ,(3,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点P 为抛物线第二象限上一动点,连接PB ,PC ,BC ,求PBC ∆面积的最大值.【思路分析】根据抛物线223y x x =−−+先求出点C 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C 解析式,设P 的横坐标是(30)x x −<<,则P 的坐标是2(,23)x x x −−+,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BC 于M ,则(,3)M x x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2221133327||(3)3(3)()222228PBC B C S PM x x x x x x x ∆=⋅−=−−⨯=−+=−++,再根据函数的性质求最值.【详细解答】方法一:解:令0x =,则3y =,(0,3)C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3(0)y kx k =+≠,把点B 坐标代入3y kx =+得330k −+=,解得1k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3y x =+,设P 的横坐标是(30)x x −<<,则P 的坐标是2(,23)x x x −−+, 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BC 于M ,则(,3)M x x +,2223(3)3PM x x x x x ∴=−−+−+=−−,2221133327||(3)3(3)()222228PBC B C S PM x x x x x x x ∆∴=⋅−=−−⨯=−+=−++, 302−<, ∴当32x =−时,PBC S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278, PBC ∴∆面积的最大值为278; 方法二:如图6,设P 的坐标是2(,23)x x x −−+且(30)x −<<,连接OP . 2221113(23)3()332223389279()222823327()2722832PBC OBP OCP OBC PBC S SS S x x x x x x S ∆∆=++=⨯−−++⨯−−⨯⨯==−+++−=−++==−最值当时,大图 6。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数形结合思想PPT课件
2 无论 m 为何实数,直线 y = x + 2m 与 y =-x+4的交点不可能在 ( C)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y
O
x
y=-x+4
3 已 知 二 次 函 数 y1 = ax2 + bx + c (a≠0)与一次函数 y2=kx +m(k≠0) 的 图 象 相 交 于 点 A( - 2,4) , B(8,2) (如图所示),则能使 y1 > y2成立的 x<-2或x>8 x的取值范围是_____
24 24 18 (3)中途加油__升 (4)如果加油站离 12 目的地还有230公里, 6 车速为40公里/小时,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小时) t
要到达目的地,油箱中的油是否够用?请说明理由 .
7、思考题:
已知:如图,直线y=-√3 x/3+1和x 轴、 y 轴分别相交于 A、 B 两点,以线段 AB 为 边在第一象限内作一个等边三角形ABC,点P 在第一象限内,且使△ABP与△ABC的面积相 y 等。(1)求C点坐标; (2)求直线PC的解析式; D (3)若点Q的坐标为 C (√3 m,m2-3),问点Q在 P B x 不在直线PC上? A E O
2 例3:已知二次函数 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
1、试判断a , b , c 的符号 2、点(b , 2a-b)在第
二
象限
3、若M= a b c a b c 则 ( A ) A、M > 0 B、 M = 0 C、M < 0 D、不能确定
2a b 2a b y
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将 函数的解析式、图象和性 质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
0
专题48 中考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原卷版)
专题48 中考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中学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数和形两大部分,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
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应用大致又可分为两种情形:或者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或者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某种关系,即数形结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种情形是“以数解形”,而第二种情形是“以形助数”。
“以数解形”就是有些图形太过于简单,直接观察却看不出什么规律来,这时就需要给图形赋值,如边长、角度等。
1.数形结合思想的含义数形结合思想是指从几何直观的角度,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研究数量关系,寻求代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形助数),或利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以数助形)的一种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问题得以解决。
2.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常见的四种类型(1)实数与数轴。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借助数轴观察数的特点,直观明了。
(2)在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中的应用。
利用函数图象解决方程问题时,常把方程根的问题看作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来解决;利用数轴或函数图象解有关不等式(组)的问题直观,形象,易于找出不等式(组)解的公共部分或判断不等式组有无公共解。
(3)在函数中的应用。
借助于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函数图象的几何特征与数量特征紧密结合,体现了数形结合的特征与方法。
(4)在几何中的应用。
对于几何问题,我们常通过图形,找出边、角的数量关系,通过边、角的数量关系,得出图形的性质等。
3.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方法“数”和“形”是数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 每一个几何图形中都蕴含着与它们的形状、大小、位置密切相关的数量关系;反之,数量关系又常常可以通过几何图形做出直观地反映和描述.数形结合的实质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在解决代数问题时,想到它的图形,从而启发思维,找到解题之路;或者在研究图形时,利用代数的知识,解决几何的问题.实现了抽象概念与具体图形的联系和转化,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例题1】(2020•遵义)构建几何图形解决代数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在计算tan15°时,如图.在Rt △ACB 中,∠C =90°,∠ABC =30°,延长CB 使BD =AB ,连接AD ,得∠D =15°,所以tan15°=AC CD =12+3=2−√3(2+3)(2−3)=2−√3.类比这种方法,计算tan22.5°的值为( )A .√2+1B .√2−1C .√2D .12 【对点练习】(2019•湖北省仙桃市)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例题2】(2020•济宁)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如图,直线y =x +5和直线y =ax +b 相交于点P ,根据图象可知,方程x +5=ax +b 的解是( )A .x =20B .x =5C .x =25D .x =15【对点练习】(2020株洲模拟)直线y=k1x+b1(k1>0)与y=k2x+b2(k2<0)相交于点(﹣2,0),且两直线与y轴围城的三角形面积为4,那么b1﹣b2等于.【例题3】(2020通化模拟)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与边长为2的正方形AEFG按图1位置放置,AD与AE在同一直线上,AB与AG在同一直线上.(1)小明发现DG⊥BE,请你帮他说明理由.(2)如图2,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当点B恰好落在线段DG上时,请你帮他求出此时BE 的长.(3)如图3,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继续逆时针旋转,线段DG与线段BE将相交,交点为H,写出△GHE与△BHD面积之和的最大值,并简要说明理由.【对点练习】(2020山东日照模拟)问题背景:我们学习等边三角形时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如图1,在Rt△ABC中,∠ACB=90°,∠ABC=30°,则:AC=AB.探究结论:小明同学对以上结论作了进一步研究.(1)如图1,连接AB边上中线CE,由于CE=AB,易得结论:①△ACE为等边三角形;②BE与C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2)如图2,点D是边CB上任意一点,连接AD,作等边△ADE,且点E在∠ACB的内部,连接BE.试探究线段BE与DE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3)当点D为边CB延长线上任意一点时,在(2)条件的基础上,线段BE与DE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拓展应用: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1),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AB为边作等边△ABC,当C点在第一象限内,且B(2,0)时,求C点的坐标.一、选择题1.(2020•温州)如图,在离铁塔150米的A处,用测倾仪测得塔顶的仰角为α,测倾仪高AD为1.5米,则铁塔的高BC为()A.(1.5+150tanα)米B.(1.5+150tanα)米C.(1.5+150sinα)米D.(1.5+150sinα)米2.(2020恩施州模拟)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AB交AD于E,交BD于F,DE:EA=3:4,EF=3,则CD的长为()A. 4B. 7C. 3D. 123.(2020济南模拟)如图,抛物线y=﹣2x2+8x﹣6与x轴交于点A、B,把抛物线在x轴及其上方的部分记作C1,将C1向右平移得C2,C2与x轴交于点B,D.若直线y=x+m与C1、C2共有3个不同的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A.﹣2<m<B.﹣3<m<﹣C.﹣3<m<﹣2 D.﹣3<m<﹣二、填空题4.(2020乌鲁木齐模拟)如图,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是x=﹣1.且过点(,0),有下列结论:①abc>0;②a﹣2b+4c=0;③25a﹣10b+4c=0;④3b+2c>0;⑤a﹣b≥m(am﹣b);其中所有正确的结论是.(填写正确结论的序号)5.(2020•泰安)如图,某校教学楼后面紧邻着一个山坡,坡上面是一块平地.BC∥AD,BE⊥AD,斜坡AB长26m,斜坡AB的坡比为12:5.为了减缓坡面,防止山体滑坡,学校决定对该斜坡进行改造.经地质人员勘测,当坡角不超过50°时,可确保山体不滑坡.如果改造时保持坡脚A不动,则坡顶B沿BC至少向右移m时,才能确保山体不滑坡.(取tan50°=1.2)6.(2020济南模拟)如图,在菱形ABCD中,AB=6,∠DAB=60°,AE分别交BC、BD于点E、F,CE=2,连接CF,以下结论:①△ABF≌△CBF;②点E到AB的距离是2;③tan∠DCF=;④△ABF的面积为.其中一定成立的是(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三、解答题7.(2019•湖南湘西州)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8. 我们知道: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可以直接确定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并运用轴对称的性质,可以在一条直线上找到一点,使得此点到这条直线同侧两定点之间的距离之和最短.这种“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非常有利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小)值问题.请你尝试解决一下问题:(1)在图1中,抛物线所对应的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是 _____.(2)在图2中,相距3km的A、B两镇位于河岸(近似看做直线CD)的同侧,且到河岸的距离AC=1千米,BD=2千米,现要在岸边建一座水塔,直接给两镇送水,为使所用水管的长度最短,请你:①作图确定水塔的位置;②求出所需水管的长度(结果用准确值表示).(3)已知x+y=6,求的最小值?此问题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加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①如图3中,作线段AB=6,分别过点A、B,作CA⊥AB,DB⊥AB,使得CA= ____DB= ____.②在AB上取一点P,可设AP= _____,BP= _____.③③的最小值即为线段___和线段_____长度之和的最小值,最小值为 ___.9.(2019•山东省滨州市)如图①,抛物线y=﹣x2+x+4与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C,将直线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所得直线与x轴交于点D.(1)求直线AD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②,若点P是直线AD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①当点P到直线AD的距离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和最大距离;②当点P到直线AD的距离为时,求sin∠PAD的值.10.(2019湖南湘西州)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A(3,2),与y轴的负半轴交于点B,且OB=4.(1)求函数y=和y=kx+b的解析式;(2)结合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组0<<kx+b的解集.11.(2019广西百色)如图,已如平行四边形OABC中,点O为坐标顶点,点A(3,0)C(1,2),函数y=(k≠0)的图象经过点C.(1)求k的值及直线OB的函数表达式:(2)求四边形OABC的周长.12.(2020通辽模拟)如图,建筑物AB后有一座假山,其坡度为i=1:,山坡上E点处有一凉亭,测得假山坡脚C与建筑物水平距离BC=25米,与凉亭距离CE=20米,某人从建筑物顶端测得E点的俯角为45°,求建筑物AB的高.(注:坡度i是指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8 中考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中学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数和形两大部分,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
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应用大致又可分为两种情形:或者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或者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某种关系,即数形结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种情形是“以数解形”,而第二种情形是“以形助数”。
“以数解形”就是有些图形太过于简单,直接观察却看不出什么规律来,这时就需要给图形赋值,如边长、角度等。
1.数形结合思想的含义数形结合思想是指从几何直观的角度,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研究数量关系,寻求代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形助数),或利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以数助形)的一种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问题得以解决。
2.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常见的四种类型(1)实数与数轴。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借助数轴观察数的特点,直观明了。
(2)在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中的应用。
利用函数图象解决方程问题时,常把方程根的问题看作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来解决;利用数轴或函数图象解有关不等式(组)的问题直观,形象,易于找出不等式(组)解的公共部分或判断不等式组有无公共解。
(3)在函数中的应用。
借助于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函数图象的几何特征与数量特征紧密结合,体现了数形结合的特征与方法。
(4)在几何中的应用。
对于几何问题,我们常通过图形,找出边、角的数量关系,通过边、角的数量关系,得出图形的性质等。
3.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方法“数”和“形”是数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 每一个几何图形中都蕴含着与它们的形状、大小、位置密切相关的数量关系;反之,数量关系又常常可以通过几何图形做出直观地反映和描述.数形结合的实质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在解决代数问题时,想到它的图形,从而启发思维,找到解题之路;或者在研究图形时,利用代数的知识,解决几何的问题.实现了抽象概念与具体图形的联系和转化,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例题1】(2020•遵义)构建几何图形解决代数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在计算tan15°时,如图.在Rt △ACB 中,∠C =90°,∠ABC =30°,延长CB 使BD =AB ,连接AD ,得∠D =15°,所以tan15°=ACCD =12+3=2−√3(2+3)(2−3)=2−√3.类比这种方法,计算tan22.5°的值为( )A .√2+1B .√2−1C .√2D .12【答案】B【分析】在Rt △ACB 中,∠C =90°,∠ABC =45°,延长CB 使BD =AB ,连接AD ,得∠D =22.5°,设AC =BC =1,则AB =BD =√2,根据tan22.5°=ACCD 计算即可.【解析】在Rt △ACB 中,∠C =90°,∠ABC =45°,延长CB 使BD =AB ,连接AD ,得∠D =22.5°,设AC =BC =1,则AB =BD =√2, ∴tan22.5°=ACCD =11+√2=√2−1 【对点练习】(2019•湖北省仙桃市)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C.D.【答案】C【解答】解:解不等式x﹣1>0得x>1,解不等式5﹣2x≥1得x≤2,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例题2】(2020•济宁)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如图,直线y=x+5和直线y=ax+b相交于点P,根据图象可知,方程x+5=ax+b的解是()A.x=20 B.x=5 C.x=25 D.x=15【答案】A【分析】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两直线解析式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解析】∵直线y=x+5和直线y=ax+b相交于点P(20,25)∴直线y=x+5和直线y=ax+b相交于点P为x=20.【对点练习】(2020株洲模拟)直线y=k1x+b1(k1>0)与y=k2x+b2(k2<0)相交于点(﹣2,0),且两直线与y轴围城的三角形面积为4,那么b1﹣b2等于.【答案】4【解析】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仔细观察图形,注意几个关键点(交点、原点等),做到数形结合.如图,直线y=k1x+b1(k1>0)与y轴交于B点,则OB=b1,直线y=k2x+b2(k2<0)与y轴交于C,则OC=﹣b2,∵△ABC的面积为4,∴OA•OB+=4,∴+=4,解得:b1﹣b2=4.【例题3】(2020通化模拟)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与边长为2的正方形AEFG按图1位置放置,AD与AE在同一直线上,AB与AG在同一直线上.(1)小明发现DG⊥BE,请你帮他说明理由.(2)如图2,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当点B恰好落在线段DG上时,请你帮他求出此时BE 的长.(3)如图3,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继续逆时针旋转,线段DG与线段BE将相交,交点为H,写出△GHE与△BHD面积之和的最大值,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见解析。
【解析】(1)∵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EFG都为正方形,∴AD=AB,∠DAG=∠BAE=90°,AG=AE,在△ADG和△ABE中,,∴△ADG≌△ABE(SAS),∴∠AGD=∠AEB,如图1所示,延长EB交DG于点H,在△ADG中,∠AGD+∠ADG=90°,∴∠AEB+∠ADG=90°,在△EDH中,∠AEB+∠ADG+∠DHE=180°,∴∠DHE=90°,则DG⊥BE;(2)∵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EFG都为正方形,∴AD=AB,∠DAB=∠GAE=90°,AG=AE,∴∠DAB+∠BAG=∠GAE+∠BAG,即∠DAG=∠BAE,在△ADG和△ABE中,∴△ADG≌△ABE(SAS),∴DG=BE,如图2,过点A作AM⊥DG交DG于点M,∠AMD=∠AMG=90°,∵BD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MDA=45°,在Rt△AMD中,∠MDA=45°,∴cos45°=,∵AD=2,∴DM=AM=,在Rt△AMG中,根据勾股定理得:GM==,∵DG=DM+GM=+,∴BE=DG=+;(3)△GHE和△BHD面积之和的最大值为6,理由为:对于△EGH,点H在以EG为直径的圆上,∴当点H与点A重合时,△EGH的高最大;对于△BDH,点H在以BD为直径的圆上,∴当点H与点A重合时,△BDH的高最大,则△GHE和△BHD面积之和的最大值为2+4=6.【对点练习】(2020山东日照模拟)问题背景:我们学习等边三角形时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如图1,在Rt△ABC中,∠ACB=90°,∠ABC=30°,则:AC=AB.探究结论:小明同学对以上结论作了进一步研究.(1)如图1,连接AB边上中线CE,由于CE=AB,易得结论:①△ACE为等边三角形;②BE与C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2)如图2,点D是边CB上任意一点,连接AD,作等边△ADE,且点E在∠ACB的内部,连接BE.试探究线段BE与DE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3)当点D为边CB延长线上任意一点时,在(2)条件的基础上,线段BE与DE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拓展应用: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1),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AB为边作等边△ABC,当C点在第一象限内,且B(2,0)时,求C点的坐标.【答案】见解析。
【解答】探究结论(1)如图1中,∵∠ACB=90°,∠B=30°,∴∠A=60°,∵AC=AB=AE=EB,∴△ACE是等边三角形,∴EC=AE=EB,故答案为EC=EB.(2)如图2中,结论:ED=EB.理由:连接PE.∵△ACP,△ADE都是等边三角形,∴AC=AD=DE,AD=AE,∠CAP=∠DAE=60°,∴∠CAD=∠PAE,∴△CAD≌△PAE,∴∠ACD=∠APE=90°,∴EP⊥AB,∵PA=PB,∴EA=EB,∵DE=AE,∴ED=EB.(3)当点D为边CB延长线上任意一点时,同法可证:ED=EB,故答案为ED=EB.拓展应用:如图3中,作AH⊥x轴于H,CF⊥OB于F,连接OA.∵A(﹣,1),∴∠AOH=30°,由(2)可知,CO=CB,∵CF⊥OB,∴OF=FB=1,∴可以假设C(1,n),∵OC=BC=AB,∴1+n2=1+(+2)2,∴n=2+,∴C(1,2+).一、选择题1.(2020•温州)如图,在离铁塔150米的A处,用测倾仪测得塔顶的仰角为α,测倾仪高AD为1.5米,则铁塔的高BC为()A.(1.5+150tanα)米B.(1.5+150tanα)米C.(1.5+150sinα)米D.(1.5+150sinα)米【答案】A【分析】过点A作AE⊥BC,E为垂足,再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BE的长,由BC=CE+BE即可得出结论.【解析】过点A作AE⊥BC,E为垂足,如图所示:则四边形ADCE为矩形,AE=150,∴CE=AD=1.5,在△ABE中,∵tanα=BEAE=BE150,∴BE=150tanα,∴BC=CE+BE=(1.5+150tanα)(m)2.(2020恩施州模拟)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AB交AD于E,交BD于F,DE:EA=3:4,EF=3,则CD的长为()A. 4B. 7C. 3D. 12【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DE:EA=3:4,∴DE:DA=3:7∵EF∥AB,∴,∵EF=3,∴,解得:AB=7,∵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D=AB=7.故选B.3.(2020济南模拟)如图,抛物线y=﹣2x2+8x﹣6与x轴交于点A、B,把抛物线在x轴及其上方的部分记作C1,将C1向右平移得C2,C2与x轴交于点B,D.若直线y=x+m与C1、C2共有3个不同的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A.﹣2<m<B.﹣3<m<﹣C.﹣3<m<﹣2 D.﹣3<m<﹣【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与x轴交点以及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地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进行解题,此题有一定的难度.令y=﹣2x2+8x﹣6=0,即x2﹣4x+3=0,解得x=1或3,则点A(1,0),B(3,0),由于将C1向右平移2个长度单位得C2,则C2解析式为y=﹣2(x﹣4)2+2(3≤x≤5),当y=x+m1与C2相切时,令y=x+m1=y=﹣2(x﹣4)2+2,即2x2﹣15x+30+m1=0,△=﹣8m1﹣15=0,解得m1=﹣,当y=x+m2过点B时,即0=3+m2,m2=﹣3,当﹣3<m<﹣时直线y=x+m与C1、C2共有3个不同的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