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小论文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论文3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论文3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论文3篇推荐文章六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3篇热度: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热度:湘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热度: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试卷及答案热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热度: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把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1: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及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

”基于此认识,我认为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应体现以下几点:一、源于生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

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如教学“认位置”,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起现实情境来,幻想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内心体验。

儿童最富于想象和幻想,儿童的世界最是千奇百怪、色彩斑澜。

小学生数学教学优秀论文

小学生数学教学优秀论文

小学生数学教学优秀论文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的教材逐渐倾向于对学生数学素养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数学教学优秀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数学教学优秀论文范文一: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思考摘要: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课本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利用生活资源、网络资源与错误资源,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入手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使得学生能够灵活把握数学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教学一、整合生活资源,打造实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生活对推动教育开展的积极作用,鼓励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课程资源,提高自身的知识面与数学素养。

教师对生活资源的开发可以通过教学情境设置、加强反馈训练等不同途径,促进数学课堂能实现与生活课堂的紧密衔接。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中,单从书本出发让学生理解本课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促进学生能够从生活发现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在城市的建筑物来确定家的位置、学校的位置,在语言表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渐拓展讲解方向、位置的概念。

这种以生活环境为切入点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熟悉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性。

但是仅凭教学过程中使用生活资源不能实现学习的举一反三,此时反馈训练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

引入生活资源的反馈训练是指促进数学运算与解题技巧的生活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用卷尺对黑板的长度与宽度进行测量,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然后再布置作业,让学生走入生活中,自己通过测量与比较,找到身边的正方形和长方形,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在问题上的分析能力,也可以提升其问题的解决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思维的拓展。

数学小论文六年级

数学小论文六年级

数学小论文六年级【篇一:数学小论文六年级】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它不仅教会我们简单的加减乘除,更是一种对思维的锻炼,分析能力的提升。

做数学题的方法首先是读懂题,其次仔细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最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难题,遇事不慌,冷静分析这就是数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某个星期天,妈妈带我去超市买东西,超市门口牌子上写到:“年末大酬宾,全场商品降价30%”。

我一看,心里很高兴,前不久学的“打折”这次终于有用了,这不就是原来10元的东西现在卖3元吗,打三折啊。

我兴高采烈地买了一大堆东西,刚好100元整,妈妈拿出100元付款,找零30元。

我很疑惑,不是应该就30元吗,怎么这都70元了。

后来问妈妈才明白,原来降价30%是“100%-30%=70%”,现价是原价的70%,是打七折。

这下我可终于学会了什么叫“打折”。

生活中一点小错误都可能引起大麻烦,而数学锻炼出来的思维和能力让我们可以轻松对付这些困难,数学真的是无处不在啊,看来只有学好数学才是真的走遍天下都不怕!【篇二:数学小论文六年级】井盖为什么是圆的?一天,我和妈妈在逛街,突然妈妈笑眯眯地对我说:“儿子,看到前面的井盖了吗?考你个数学问题。

”井盖会有什么数学问题,我心里嘟囔着,嘴里却说:“妈妈,数学问题啊,你问对了,我可是数学小神童啊,说吧,什么问题?”妈妈瞪了我一眼:“别吹牛了!为什么井盖是圆的?”噢,这个问题,我想了想,好像记得是在书上看到过这个问题:“老妈啊,这个简单啊,只有圆的才不会让井盖掉到下面啊。

”妈妈笑了笑又问我:“算你有点小聪明,再想一想,还有其他的原因吗?”我有点蒙了:“其他原因?好像没有听说过啊。

”“面积和角呢?”老妈在一旁提醒了一下,一句话提醒梦中人,对啊,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这样对工人使用工具来说更为方便了,还可以方便体形更大的工人使用啊;如果使用三角形的井盖,那样角太尖,易刮伤人啊。

回到家中,我阅读了相关资料,还知道了,井盖使用圆形,还考虑到圆形的井盖通过其圆心的每条直径长度都是一样的,这样如果井盖被经过的车辆轧起时,因为不论如何轧起,其直径都会比下面的井口略宽,井盖不会掉到井口里去;而如果采用方形,因为方形的对角线明显长于其每条边长,这样的井盖被轧起时,很容易沿井口的对角线方向掉进井中,造成安全隐患。

关于六年级的数学小论文

关于六年级的数学小论文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诺尔认为:"数学且应用于现实。

"关于六年级的数学论文我们怎么写呢?下面是整理的以供大家阅读。

一:我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知识就像大海一样浩瀚,需要人们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探索。

数学知识是必需掌握的,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必不可少的。

好习惯影响我们的学习,习惯是必要的,也许你会知道影响我们一生的36个好习惯。

下面我就和大家共同谈论一下自己的几点数学学习习惯。

一、认真审题的习惯读题时候的认真是很重要的,审题不清或没有弄清题意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果,或者浪费时间,特别是在考试中,浪费了时间很可能做不完题目,导致丢分。

记得上次考试时,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小丽和爸爸、妈妈去长城,单程票价成人每人245元,儿童半价。

问题是:往返交通费要用多少元可以就是这样简单的一道题,我们班有很多学生都失分了,他们是这样解答的:245×2245÷2,只看条件这道题并没有问题,但是就是因为他们在读题的时候不认真,没有看清问题,而造成这样的失误。

卷子发下来时,他们看到错号,不用老师再讲解,就会解答了。

这就是他们在读题的时候不认真,没有注意问题里面的"往返"两个字,因而也现了大部分的丢分。

二、提高解题效率这一点是很多学生的通病,我们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你做着做着,突然觉得很厌倦,于是这里看看,那里看看,也许看到一个题目,很长很长,顿时就不想做了,于是今天又要"奋战"到很晚了。

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那就很难摆脱了。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同学,他平时是个很聪明的学生,回答问题总是说得很有道理。

是我们大家公认的"聪明小子",可是他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做题效率太低,就是像上面所说的做着做着就不想做了,经常被老师留下来比别人多"奋战"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任务。

三、清晰的草稿在打草稿的时候,很多同学的字写得总是很大,并且很不整洁,这就导致计算和后期检验的问题,本人"受益匪浅"啊!所以我在打草稿的时候总是像平常做作业一样,在演算本上写得工工整整的。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精选22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精选22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精选22篇)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精选22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小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篇1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

例如有三角形、植树问题、位置与方向只要我们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现在就让我给大家详细讲一下三角形吧。

在这周的星期二,爸爸带我去了宿舍楼下打篮球。

爸爸问我:你知道篮球板支架是什么形的吗?三角形是怎么来的呢?我说支架是三角形的。

但不知道三角形是怎么来的?爸爸说: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直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平面三角形。

我会意的点点头。

在周三,我要回广州了。

在机场里,我看见有个卖小木制品的地方。

我看见部分东西都带有三角形,如:小房子的房檐,自行车的的三脚架,古时侯的相机的三条支架围成了个三角形可是标价太贵,我没舍得买。

可是看到这些小物品,我的心里又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它们都带有三角形呢?哦,是原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可以使它们更坚固。

出机场后,我又发现三角形了。

是一个小女孩叠的小帽子我坐在爸爸派的车上,一遍遍想着那天学到的知识。

就觉得很开心。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篇2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可高兴了。

爸爸妈妈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来玩一个抓纸的游戏怎么样?”我点了点头,爸爸拿了4个形状相等,大小相同的纸,分别把2张红纸和2张蓝纸放进这个袋子里说:“这个不是透明袋子,里有2张红和2张蓝纸,如果你摸到2张都是红纸或2张都是蓝纸的话,我就给你5块钱,否则你给我5块钱,好不好?”我说:“那我可不干。

”爸爸问:“这是为什么呀?你不是也有机会挣钱吗?”我有说:“虽然我也能挣钱,可是机会并没有你多呀!你想,一共有4张纸,如果我第一张摸到的是红色,袋子里还剩下2张蓝色纸和一张红色纸,那么再摸到红色的机会只有1/3,而摸到蓝色的机会却是2/3;如果我第一张摸到的是蓝色,那么再摸到蓝色的机会只有1/3,而摸到过红色的机会却是2/3,所以你当然比我更容易挣钱喽。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第1篇今日,我在做题时被一道应用题给难住了。

这道题的题目是小华今年3岁,今年爸爸26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之后妈妈回来了,我就请教妈妈。

妈妈帮我分析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华的“年龄差”是26-4=24(岁)。

再根据“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这一关系,画张图试试。

我们俩就开始画了起来。

画了图之后,我立刻明白过来了他们俩过了几年后,“年龄差”还是24岁。

再根据差倍问题的解法求出几年后小华的年龄,用几年后小华的年龄减去2岁,就能够求出中间经过了几年了。

解是26-2=24(岁)24÷(3-1)=12(岁)12-2=10(年)答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妈妈又让我验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不是小华的3倍。

(26+10)÷(2+10)=36÷12=3耶!我答对了。

看来做题先得画图,画了图就能就一目了然了。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第2篇孙一、王二、张三、李四四位水手乘坐的小船不幸被大风吹到了一座荒岛边,可整个岛上除了椰子树就是灌木林与野草。

为了生存他们只好把所有的椰子都采摘下来,堆放在一齐。

天黑了,大家又累又困来不及分摊椰子就躺下睡着了。

夜里1点钟,孙一醒来,肚子饿得咕咕直叫。

他看伙伴们睡得正香,就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见还多出1个,就把那个椰子吃了,然后把自我的一份藏起来后躺下继续睡觉。

夜里2点钟,王二醒了过来。

他见伙伴们呼呼大睡,也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见还多了1个,就把多出的那个椰子吃了,然后把自我的一份藏好后躺下继续睡觉。

夜里3点钟,张三又醒了。

他看伙伴们睡得很香,就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见还多了1个,就把那个椰子吃了,然后把自我的一份藏好后躺下继续睡觉。

夜里4点钟,李四又醒了。

四周静悄悄的,伙伴们都在睡梦中。

李四就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平均分成相等的4份,见还多了1个,就把那个椰子吃了,然后把自我的一份藏起来躺下继续睡觉。

六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六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六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六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热情,对课堂活动参与度不高,对数学问题解决的积极性不强等方面。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实际应用性;(2)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未能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效教学。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六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导致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结果记忆,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现象表现在以下方面:(1)教师在课堂上过于注重公式、定理的传授,而忽略了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2)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3)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过于侧重于计算和重复性练习,缺乏启发性、思考性和创新性。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六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浮于表面,未能抓住其本质;(2)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充分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3)学生未能将概念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导致概念理解过于孤立。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深入的实践与思考,以期提高六年级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接下来的部分将围绕教学实践与思考、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再思考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深入理解课程目标。

这意味着教师应当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有机结合,形成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 强调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塑造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让学生在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500字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500字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500字引言数学是一门智力活动,也是一门关于理论和实践的科学,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修课程。

在六年级这个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基础的数学知识,如加减乘除、分数、小数、几何等。

本文将从数学的不同领域进行探讨,以展示我在数学上的学习成果。

第一部分:数与运算在六年级,数与运算是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数与运算包括整数、分数、小数和四则运算等。

下面将从分数和小数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 分数在数学中,分数代表着一个整体被平均分割成若干份,我们把这个整体叫做“一份”,分成的份数叫做“多少份”。

例如,如果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称为$\\frac{1}{4}$。

在六年级,我深入学习了分数的加减和乘除运算。

通过练习和实践,我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各种运算。

2. 小数小数是基于十进制的一种数的表示方法,它表示一个整体划分成较小的部分。

在六年级,我学习了小数的读写,以及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例如,我学会了如何计算0.5+0.25和$0.6 \\times 0.2$等问题。

通过这些练习,我对小数的运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部分:几何与图形几何与图形是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性质、分类、变换等内容。

下面将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为例进行说明。

1. 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是二维几何中的一类图形,例如:矩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在六年级,我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命名、分类以及性质等。

例如,我学会了如何计算矩形的面积和周长,以及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的形状。

通过这些学习,我对平面图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立体图形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组成的三维图形,例如: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在六年级,我学习了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立体图形,并且学会了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

例如,我可以计算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一个圆锥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通过这些学习,我对立体图形的理解更加深入。

结论通过六年级数学的学习,我对数与运算、几何与图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
【提出问题】:我外婆家在高淳县,因为螃蟹而闻名全国,我外婆家也是养螃蟹的。

我喜欢我外婆家的螃蟹,它们小的时候很可爱,爬在手上痒痒的。

养螃蟹很辛苦,需要很高的成本,但收益也不错,也许这就是“苦中有乐”吧!我们外婆一家的生活就指望外公的蟹塘了,为了弄清楚今年我外婆家蟹塘的利润,我决定做一次调查。

【调查结果】:要知道我外婆家今年的成本和收入各是多少,那么就要先了解拿了多少蟹苗。

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要问我无所不知的外公。

晚上,外公回来后,我连忙跑去问:“外公,咱们家今年拿了多少蟹苗呀?”外公不解的问:“你问这些干什么呀?”于是,我便把前因后果跟他讲了一下。

外公终于明白了我的意思。

他对我说:“我们家一共拿了20000元的
成本:
总计:145000元
现在已经知道成本是多少钱了,前面提到说要计算成本、收入各是多少,所以我还是要再问一下外公。

外公说:“目前大约有3000多只螃蟹上岸了,占总数的四分之一,每斤平均可
以卖到50元左右。

”除了螃蟹可以卖钱,龙虾和鱼也可以卖钱,如果鱼按4元一斤,龙虾按7元一斤,我们家还是可以多赚一些钱。

【推算结果】:
计算成本已经算好了,是145000元,下面只要算收入了。

如果按照每只螃蟹0.35斤,每斤50元来算,那么就可以得到下面的算式:
3000×4 = 12000(只)
12000×0.35 = 4200(斤)
4200 ×50 = 210000(元)
210000 –145000 = 65000(元)
4×600 = 2400(元)
7×2000 = 14000(元)
65000 + 2400 + 14000 = 81400(元)
除去成本的话,我家大约可以赚81400元。

【对推算结果的反思】:
结果出来了,我无比兴奋,因为这是我忙活了很多时间的成果。

我对外公说:“没想到赚钱也这么辛苦呀!”我一开始以为养螃蟹不用成本呢!外公笑着说:“处处有数学呀,没想到养螃蟹中也有数学!”这时,我考虑了一个问题:这些钱都花到哪儿去了呀?接着我想了想,明白了这些钱是家里用来买生活用品和衣服粮食的钱,我笑我自己太笨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