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变异性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率变异性理论
美国心脏数理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HeartMath,简称IHM),使用各种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方法,通过16年的科学试验,发现心率变异性分析法(即HRV分析法)是最具动态性、最能反映内部情绪状态与压力的方法;其中,消极情绪会导致心律紊乱,从而对人体的其他部位也造成不利影响。相反,积极的情绪会使心律更加和谐稳定,从而使人体系统运行更有效率、负担更少的压力。
个体心率的变化取决于自主神经系统两个分支系统的相互作用。自主神经系统的两个分支—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神经机械、体液和其他的生理机制平衡地发挥作用,使得心血管的各项参数都处于最佳范围内,心脏由此才能根据内外界条件的改变做出适当的反应。任一给定时间的心率都是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对心率起减速作用,后者则起加速的作用。
心率变异性理论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是指每两次心跳之间的间隔长短随时间所发生的变化情况。心率变异性分析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可得出功率频谱密度(PSD)以区分和量化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以及整个自主神经系统的活性,功率频谱分析将心率变异信号简化为频率成分,并对频率成分的相关功率进行量化从而探索生理、心理、情绪和行为过程的动态互动关系。
HRV 的研究对象只是逐次心动周期的时间差别,罗列人体每次心动周期间的差别可显示出一大堆貌似无序的参数反映了心率连续的瞬时波动。心率的波动并非偶然而是受体内神经体液的调控,为适应不同的生理状况或某些病理状态而作出的反应。
HRV的HF成分反映呼吸活动最后通过心迷走神经纤维传导的调制作用而引起的心率波动变化,文献中也称“呼吸性心律不齐”(respiratory arrhythmia,RSA) 。呼吸活动通过中枢机制与机械性影响两个途径对心率发生调制作用,HRV之HF的峰高与心迷走传出活动对心率的调制程度呈显著性相关。
谱分析发现,心率变异性大体包括高频(HF)成分和低频(LF)成分,有些学者将LF进一步分为超低频和低频两种。其中,高频成分和呼吸运动同步,因此又被称为呼吸成分,大约3秒钟出现一次,学者们认为其中的高频成分反映了副交感功能,而低频成分和高频成分的比值(LF/HF)反应了交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