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疾病PPT
合集下载
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ppt课件
![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e1729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a.png)
;.
63
介入治疗并发症
;.
64
AVF
Pseudoaneurysm
;.
Mycotic Aneurysm
66
手术治疗基础知识
;.
68
;.
69
血管外科器械
;.
70
血管外科特殊器械
;.
71
无创血管镊、阻断钳
;.
72
血管缝合
;.
73
缝线粗细 7-0美制单位 0.5 Ph.欧制单位
聚丙烯 蓝色单丝
导引子(Introducer)
Y阀
;.
Torquer
25
;.
26
导丝操作的原则
;.
27
导管的分类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例:SIM导管的使用
;.
34
第三步: 在体外与病变部位之间建立“生命线”
• 交换导丝、导引导管 • 交换导丝头端位置要跨越病变,到达病变的远端正常动脉
• 自膨支架
• 螺旋型支架
;.
9
• 覆膜支架
血管介入治疗的组成
;.
10
第一步: 建立和维持血管通路
• 穿刺针、导管鞘、导引导管、Y阀
;.
11
动脉穿刺
;.
12
髂前上棘 股骨头 小转子
股深、浅动脉
股动脉穿刺部位
腹壁下动脉 旋髂浅动脉
耻骨结节
;.
13
Seldinger穿刺法
;.
14
穿刺针
;.
15
造影术,并获得1956年诺贝尔奖。 • 1941年,Farinas采用股动脉切开插管做腹主动脉造影。
医学课件:周围血管外科疾病
![医学课件:周围血管外科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559fa8b7453610661fd9f452.png)
五、治疗
• 非手术治疗 • 手术治疗
动脉腔内成形术(PTA) 内膜剥脱术 动脉旁路转流术 分期动静脉转流术
动脉瘤
• 真性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 假性动脉瘤:创伤所致 • 夹层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诊断
• 局部搏动性肿块 • 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 Doppler B-us • 快速或螺旋CT • 动脉造影(DSA)
水肿
诊断
• Perthe试验:测定深静脉回流的通畅情况
• Trendelenburg试验: 测定大隐静脉瓣膜功能
• Pratt试验:测定交通支瓣膜功能 • PVL检查: 静脉返流试验 • 深静脉doppler B-us
治疗
• 非手术治疗 指征 1. 病变局限、病程短
2. 妊娠妇女 3. 不能耐受手术者 方法 多抬患肢、穿弹力袜 • 注射疗法 指征 1.术后残留的曲张静脉 2.少量局限的病变
周围血管外科疾病
疾病分类
动脉系统疾病
• 狭窄、闭塞性疾病:动脉硬化闭塞症(ASO)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 急性动脉栓塞 多发性大动脉炎 雷诺综合症
• 扩张性疾病: 动脉瘤 • 血管损伤: 动静脉瘘
静脉系统疾病
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下肢静脉阻塞性疾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踝肱指数(ABI) • 动脉造影
六、治疗
• 一般治疗 戒烟、防寒、保暖、 Buerger运动
• 药物治疗 血管扩张剂 低分子右旋糖酐 中医中药 抗生素
• 高压氧治疗
七、手术治疗
• 交感神经节切除术 • 血栓内膜切除术 • 动脉旁路血管(人造或静脉)移植 • 静脉动脉化(静脉转流术) • 大网膜移植术 • 截肢(趾)术
血管外科课件PPT课件
![血管外科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fd7da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5.png)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 防和处理措施探讨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措施
术后早期并发症识别和处理
出血
密切观察切口渗血、引流液性状及量,及时 发现并处理出血。
血栓形成
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血栓形 成。
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术后护理,预防感 染发生。
肢体肿胀与疼痛
评估疼痛程度,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疼痛和肿 胀。
技术手段
包括血管造影、超声检查、CT和MRI 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查等。
血管外科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手术技 巧和经验,同时还需要掌握先进的医 疗技术和设备,如血管镜、超声刀、 激光等。
治疗手段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等。其中手术治疗包括传统开放手术 和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则包括血管腔 内治疗和血管外治疗等。
微生物学检查
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用于 指导抗感染治疗
04
治疗策略与手术操 作技巧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
药物种类
01
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等
用药时机
02
术前、术中、术后不同阶段的药物治疗策略
副作用与禁忌
03
各类药物的副作用及禁忌症
传统开放手术操作要点
手术入路选择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 路
一组综合征。
02 0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多 见,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 游走性表浅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和坏死。
马凡综合征
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病特征为四肢、手 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 是合并的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措施
术后早期并发症识别和处理
出血
密切观察切口渗血、引流液性状及量,及时 发现并处理出血。
血栓形成
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血栓形 成。
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术后护理,预防感 染发生。
肢体肿胀与疼痛
评估疼痛程度,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疼痛和肿 胀。
技术手段
包括血管造影、超声检查、CT和MRI 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查等。
血管外科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手术技 巧和经验,同时还需要掌握先进的医 疗技术和设备,如血管镜、超声刀、 激光等。
治疗手段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等。其中手术治疗包括传统开放手术 和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则包括血管腔 内治疗和血管外治疗等。
微生物学检查
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用于 指导抗感染治疗
04
治疗策略与手术操 作技巧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
药物种类
01
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等
用药时机
02
术前、术中、术后不同阶段的药物治疗策略
副作用与禁忌
03
各类药物的副作用及禁忌症
传统开放手术操作要点
手术入路选择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 路
一组综合征。
02 0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多 见,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 游走性表浅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和坏死。
马凡综合征
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病特征为四肢、手 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 是合并的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
《血管外科》PPT课件(2024)
![《血管外科》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207ff9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8.png)
抗凝药物的副作用
抗血小板药物的副 作用
扩血管药物的副作 用
降脂药物的副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问题
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 ,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 能并调整药物剂量。
2024/1/28
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 出血等,需注意观察患 者症状并及时处理。
可能导致头痛、心悸等 ,需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药物剂量或种类。
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肌痛等,需定期监测相 关指标并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机械性治疗
通过机械装置对血管病变进行挤压、扩张或切割,如血管 成形术、斑块切除术等,适用于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
37
08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2024/1/28
38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2024/1/28
血管疾病复杂性和多样性
血管外科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需要不 断提高诊疗水平。
2024/1/28
静脉疾病
包括静脉曲张、静脉血栓 形成、静脉炎等。
淋巴管疾病
包括淋巴水肿、淋巴管炎 等。
5
诊疗方法及技术手段
诊断方法
包括血管造影、超声检查、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查和心电图等 辅助检查。
治疗手段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其中,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 治疗手段,包括血管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
患者可能出现下肢疼痛 、间歇性跛行、静息痛 等症状。
包括血管造影、超声、 CT等影像学检查。
8
药物治疗如降脂、降压 、降糖等,以及手术治 疗如动脉内膜切除术、 动脉搭桥术等。
动脉瘤
治疗策略
手术治疗如动脉瘤切除术、动脉瘤腔内修 复术等,以及介入治疗如动脉瘤栓塞术等 。
《血管外科》课件
![《血管外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4265b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0.png)
溶栓药物
新型溶栓药物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急性心肌梗死 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出血风险。
抗炎药物
新型抗炎药物如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在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 成的风险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手术治疗的新技术
微创手术
随着血管外科技术的进步,越来 越多的微创手术方法被应用于血 管疾病的治疗,如血管腔内支架 植入术、血管内球囊扩张术等, 这些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
定期进行体检与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血管疾 病,提高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根据年龄、性别、家族史等风险因素,定期 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以及
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等影像学检查,以 便早期发现血管病变,采取干预措施。
选择合适的运动与锻炼方式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与锻炼方式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维 护血管健康。
血管外科的诊疗流程
总结词
血管外科的诊疗流程是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和高效治疗的保障,包括诊断、 手术和术后康复等方面的知识。
详细描述
血管外科的诊疗流程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了解诊疗流程有助于医生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工作,确保患者 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3
手术治疗
搭桥手术
通过建立新的血流通道, 绕过阻塞或狭窄的血管段 ,恢复血液流通。
血栓取出术
通过手术取出阻塞血管的 血栓,恢复血流。
血管成形术
使用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 的方法,扩张狭窄的血管 ,恢复血流。
其他治疗方法(如介入治疗等)
01 介入治疗
新型溶栓药物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急性心肌梗死 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出血风险。
抗炎药物
新型抗炎药物如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在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 成的风险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手术治疗的新技术
微创手术
随着血管外科技术的进步,越来 越多的微创手术方法被应用于血 管疾病的治疗,如血管腔内支架 植入术、血管内球囊扩张术等, 这些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
定期进行体检与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血管疾 病,提高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根据年龄、性别、家族史等风险因素,定期 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以及
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等影像学检查,以 便早期发现血管病变,采取干预措施。
选择合适的运动与锻炼方式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与锻炼方式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维 护血管健康。
血管外科的诊疗流程
总结词
血管外科的诊疗流程是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和高效治疗的保障,包括诊断、 手术和术后康复等方面的知识。
详细描述
血管外科的诊疗流程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了解诊疗流程有助于医生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工作,确保患者 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3
手术治疗
搭桥手术
通过建立新的血流通道, 绕过阻塞或狭窄的血管段 ,恢复血液流通。
血栓取出术
通过手术取出阻塞血管的 血栓,恢复血流。
血管成形术
使用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 的方法,扩张狭窄的血管 ,恢复血流。
其他治疗方法(如介入治疗等)
01 介入治疗
认识血管外科疾病 ppt课件
![认识血管外科疾病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d602e3960590c69fc3765f.png)
•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Feb.2008 回 顾了 1998 –2006 10 trials的 3580 患者后 结论:CAS 在30天内有较高的风险;对有 症状的患者来说,CAS的风险没有被证实 与手术相当。
结 论1
• 颈动脉狭窄程度结合斑块性质决定手术。 • 推荐术前了解心血管情况。 • 术中常规使用转流管。 • 颈内动脉直径<6mm应补片加宽。 • 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推荐CEA。
Heart,2000,83(3):361-366 ; Atheroscler Supple,2001,2(1):9-14
讨论
• 我们的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 者临床症状的发生与颈动脉斑块性质有关。
• 术前的MRA、血管内超声能较好的判断出 斑块的性质。
讨论
•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Dec.2007的 结论:CEA与CAS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应 该作为颈动脉狭窄治疗的首选,CAS应该 被“谨慎”的执行。
不肯定的适应症
• TIAs 发作,狭窄 <50% • 轻度脑中风,狭窄 <50% • TIAs 发作,狭窄<70% 同时需CABG • 有症状的急性颈动脉血栓
下列情况不适合手术
• 中度中风,狭窄<50%, 未服阿斯匹林 • 单纯TIA,狭窄 <50%,未服阿斯匹林 • 高危患者,多次TIAs发作,未服阿斯匹林 • 高危患者,轻-中度脑梗塞,狭窄<50%,未服阿斯匹
血管外科疾病常见症状、体征
• Uncle necrosis 溃疡、坏死 动脉性 静脉性
血管外科疾病常见症状、体征
• Tumor 肿块 搏动性 非搏动性
血管外科疾病常见症状、体征
结 论1
• 颈动脉狭窄程度结合斑块性质决定手术。 • 推荐术前了解心血管情况。 • 术中常规使用转流管。 • 颈内动脉直径<6mm应补片加宽。 • 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推荐CEA。
Heart,2000,83(3):361-366 ; Atheroscler Supple,2001,2(1):9-14
讨论
• 我们的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 者临床症状的发生与颈动脉斑块性质有关。
• 术前的MRA、血管内超声能较好的判断出 斑块的性质。
讨论
•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Dec.2007的 结论:CEA与CAS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应 该作为颈动脉狭窄治疗的首选,CAS应该 被“谨慎”的执行。
不肯定的适应症
• TIAs 发作,狭窄 <50% • 轻度脑中风,狭窄 <50% • TIAs 发作,狭窄<70% 同时需CABG • 有症状的急性颈动脉血栓
下列情况不适合手术
• 中度中风,狭窄<50%, 未服阿斯匹林 • 单纯TIA,狭窄 <50%,未服阿斯匹林 • 高危患者,多次TIAs发作,未服阿斯匹林 • 高危患者,轻-中度脑梗塞,狭窄<50%,未服阿斯匹
血管外科疾病常见症状、体征
• Uncle necrosis 溃疡、坏死 动脉性 静脉性
血管外科疾病常见症状、体征
• Tumor 肿块 搏动性 非搏动性
血管外科疾病常见症状、体征
血管外科Vascularsurppt课件
![血管外科Vascularsur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f9a1c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1.png)
29
注射疗法
将硬化剂注入曲张的静脉内,静脉内膜发生 无菌性炎症,使血管腔粘连闭塞。 适用:病变小而局限及术后残留的曲张静脉。 硬化剂:5%鱼肝油酸钠、酚甘油及50%GS。 方法:细针穿刺静脉后,在穿刺点上下用手指 向近远侧压迫,使静脉段空虚。注入硬化剂 1ml后,持续手指压迫1分钟,然后换用纱布 垫压迫,并用弹力绷带包扎或穿弹力袜。注 射后,立即开始主动活动以防血栓。弹力绷 带压迫不少于3-6周。 1次注射不超过4处。
17
病因与病理 Etiology & Pathology
病因:
➢ 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和静脉内压持久增高。
病理: “多米诺骨牌”效应
➢ 隐股静脉瓣破坏→影响远侧→交通支瓣膜和小隐V ➢瓣膜遭到破坏,深静脉血液逆流进入浅静脉最终导
致浅静脉曲张 ➢静脉壁发生营养障碍和退行性变。纤维增生和色素
沉着。局部组织缺氧而发生营养不良,并发皮炎、 湿疹、溃疡和感染。 ➢离心愈远,静脉壁和瓣膜强度愈差,而承受的压力 愈高。 ➢ 特点:后期比早期进展迅速,小腿比大腿明显
➢ 上腔:纵隔或肺肿瘤所致,上肢静脉回流障碍表现, 面颈部肿胀,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睑肿胀,胸背以 上浅静脉广泛扩张。
➢ 下腔:下肢深静脉血栓向上蔓延所致,下肢深静脉回 流障碍,躯干浅静脉扩张,布-加(Budd-Chiari)综合 征
3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央型:髂-股V,起病急,发热,压痛,条索状物, 大腿,股部和下腹壁浅静脉曲张,股白肿,股青肿。
➢ 静脉造影: • 顺行:深静脉全程通畅,壁光滑,明显扩张, 失去正常竹节形态而呈直筒状;Valsalva试验, 血液通过瓣膜向远侧逆流; • 逆行:分五级:0级,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26
注射疗法
将硬化剂注入曲张的静脉内,静脉内膜发生 无菌性炎症,使血管腔粘连闭塞。 适用:病变小而局限及术后残留的曲张静脉。 硬化剂:5%鱼肝油酸钠、酚甘油及50%GS。 方法:细针穿刺静脉后,在穿刺点上下用手指 向近远侧压迫,使静脉段空虚。注入硬化剂 1ml后,持续手指压迫1分钟,然后换用纱布 垫压迫,并用弹力绷带包扎或穿弹力袜。注 射后,立即开始主动活动以防血栓。弹力绷 带压迫不少于3-6周。 1次注射不超过4处。
17
病因与病理 Etiology & Pathology
病因:
➢ 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和静脉内压持久增高。
病理: “多米诺骨牌”效应
➢ 隐股静脉瓣破坏→影响远侧→交通支瓣膜和小隐V ➢瓣膜遭到破坏,深静脉血液逆流进入浅静脉最终导
致浅静脉曲张 ➢静脉壁发生营养障碍和退行性变。纤维增生和色素
沉着。局部组织缺氧而发生营养不良,并发皮炎、 湿疹、溃疡和感染。 ➢离心愈远,静脉壁和瓣膜强度愈差,而承受的压力 愈高。 ➢ 特点:后期比早期进展迅速,小腿比大腿明显
➢ 上腔:纵隔或肺肿瘤所致,上肢静脉回流障碍表现, 面颈部肿胀,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睑肿胀,胸背以 上浅静脉广泛扩张。
➢ 下腔:下肢深静脉血栓向上蔓延所致,下肢深静脉回 流障碍,躯干浅静脉扩张,布-加(Budd-Chiari)综合 征
3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央型:髂-股V,起病急,发热,压痛,条索状物, 大腿,股部和下腹壁浅静脉曲张,股白肿,股青肿。
➢ 静脉造影: • 顺行:深静脉全程通畅,壁光滑,明显扩张, 失去正常竹节形态而呈直筒状;Valsalva试验, 血液通过瓣膜向远侧逆流; • 逆行:分五级:0级,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26
血管外科急诊ppt课件
![血管外科急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ed6a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9.png)
3 肺部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对于长期卧床或合并肺部疾病的患者, 术后应加强呼吸道管理,定期翻身拍背 、雾化吸入等,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 等并发症的发生。如出现肺部并发症, 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血管外科急诊基本概念与分类
详细介绍了血管外科急诊的定义、分类以及常见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造影。
01
02
03
04
05
定义
动脉壁局部异常扩张形成 的瘤样病变。
症状
搏动性肿块、疼痛、压迫 症状、远端肢体缺血。
治疗
手术切除、动脉重建、腔 内隔绝术。
动脉夹层
分类
Stanford A型、 Stanford B型。
诊断
超声心动图、CT血 管成像、MRI血管 成像。
定义
动脉壁内膜撕裂导 致血液进入动脉壁 内形成夹层。
血管外科急诊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相 关检查结果。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超声、CT、MRI等影像学 检查,以及血液生化检查等。对于疑似血管外科急诊的患者 ,应尽快安排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02
常见血管外科急诊疾病
动脉瘤
分类
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诊断
超声、CT血管成像、MRI 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
症状
疼痛、休克、血肿 、脏器缺血。
治疗
紧急手术、腔内隔 绝术、药物治疗。
动脉栓塞
分类
心源性栓塞、非心源性栓塞。
诊断
超声、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
定义
栓子脱落阻塞动脉导致远端肢 体或脏器缺血。
症状
疼痛、麻木、运动障碍、苍白 、厥冷。
血管外科常见疾病的认识与诊治概述 PPT课件
![血管外科常见疾病的认识与诊治概述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08fc2976eeaeaad0f330ea.png)
保守治療無效時可採取手術治療
2、重症下肢缺血(CLI)的治療原則
緩解疼痛:止痛藥、擴血管藥等 血管重建
➢ 手術治療 ➢ 腔內介入治療
截肢術
主要的手術方式:
動脈內膜剝脫術 自體大隱靜脈旁路術 人工血管旁路術 非解剖途徑人工血管轉流術 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和/或支架植入 術中血管腔內介入治療聯合動脈旁路術
50%以上
*Mamode 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0,(2):CD001487
下肢動脈閉塞症的治療
膝下病變
➢ 自體大隱靜脈倒轉或原位移植
遠期通暢率和救肢率不理想,而且創傷較大
➢ PTA應作為糖尿病膝下動脈狹窄的首選(Faglia)
多中心的前瞻性臨床研究,221例糖尿病足患者 PTA促進足部動脈重建及側枝迴圈建立,降低截肢平面 可重複操作,併發症少
1
輔助檢查
踝肱指數(ABI):
➢ 正常≥1,<1時有缺血可能,<0.5時為重度缺血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CTA MRA DSA:是診斷下肢動脈閉塞的“金”標準。
鑒別診斷--如何判斷?
1. 神經源性跛行:
如腰椎管狹窄、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等 特點是出現跛性的步行距離常變化不定,站立時也可
➢ 腔內治療避免開腹,創傷小、恢復快 ➢ 遠期通暢率與手術治療基本一致
下肢動脈閉塞症的治療
股腘動脈病變,長段狹窄或閉塞(TASC C,D級)
➢ 自體靜脈旁路術
原位靜脈旁路術;倒置的大隱靜脈旁路術
➢ 人工血管旁路術
PTFE材料人工血管;肝素塗層的滌綸血管
➢ 人工血管膝上旁路術的2年通暢率:70%~80% ➢ 膝下通暢率:30%~40% ➢ 人工血管遠端聯合靜脈構成複合旁路術通暢率:
2、重症下肢缺血(CLI)的治療原則
緩解疼痛:止痛藥、擴血管藥等 血管重建
➢ 手術治療 ➢ 腔內介入治療
截肢術
主要的手術方式:
動脈內膜剝脫術 自體大隱靜脈旁路術 人工血管旁路術 非解剖途徑人工血管轉流術 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和/或支架植入 術中血管腔內介入治療聯合動脈旁路術
50%以上
*Mamode 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0,(2):CD001487
下肢動脈閉塞症的治療
膝下病變
➢ 自體大隱靜脈倒轉或原位移植
遠期通暢率和救肢率不理想,而且創傷較大
➢ PTA應作為糖尿病膝下動脈狹窄的首選(Faglia)
多中心的前瞻性臨床研究,221例糖尿病足患者 PTA促進足部動脈重建及側枝迴圈建立,降低截肢平面 可重複操作,併發症少
1
輔助檢查
踝肱指數(ABI):
➢ 正常≥1,<1時有缺血可能,<0.5時為重度缺血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CTA MRA DSA:是診斷下肢動脈閉塞的“金”標準。
鑒別診斷--如何判斷?
1. 神經源性跛行:
如腰椎管狹窄、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等 特點是出現跛性的步行距離常變化不定,站立時也可
➢ 腔內治療避免開腹,創傷小、恢復快 ➢ 遠期通暢率與手術治療基本一致
下肢動脈閉塞症的治療
股腘動脈病變,長段狹窄或閉塞(TASC C,D級)
➢ 自體靜脈旁路術
原位靜脈旁路術;倒置的大隱靜脈旁路術
➢ 人工血管旁路術
PTFE材料人工血管;肝素塗層的滌綸血管
➢ 人工血管膝上旁路術的2年通暢率:70%~80% ➢ 膝下通暢率:30%~40% ➢ 人工血管遠端聯合靜脈構成複合旁路術通暢率:
血管外科疾病护理PPT课件
![血管外科疾病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e78f29caaedd3383c4d3a9.png)
辅助性手术:骨筋膜切开减压、戳肢等
必须及时处理伴随病症
第三节 下肢静脉系统疾病
一病生:
下肢V系统压力上升→皮、皮下组织营养障 碍:色素、溃疡等
二分类:
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分为:
1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单纯性下肢浅V曲张、 2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DVI) 3 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病变:血栓
(四)检查:
皮温测定、 多普勒超声波、 A造影、 栓塞原因检查(EKG、心脏X线、生化和
酶)。
(五)诊断:
心脏病伴房颤或医源性因素,突发5“P”
(六)治疗:
非手术疗法:
抗凝祛聚、溶栓、扩血管、解痉止痛 适用于:小A栓塞;不能耐受手术;已有明显坏死
征象
手 术:
取栓术(除坏疽或侧支良好者):Fogarty球囊 导管取栓
指压性色泽改变
运动性色泽改变 体位性色泽改变
六形态改变: 动脉 静脉
七肿块: 搏动性肿 无搏动性肿块
八营养性改变: 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 溃疡、坏疽 肢体增长、变粗
第二节动脉系统疾病
一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一)病因:
未明,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1外因:吸烟、寒冷、外伤、感染 2内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激素失调、遗
2.药物治疗:
(1)中草药 (2)舒血管、抑血小板药:
(3)抗菌素
3.高压氧疗法:
提 高 血 氧 含 量 , 增 加 肢 体 氧 供 。 3~4h qd×10 5~7d 后再次 2~3次
4.手 术:
促进血运,重建血供 (1)腰交感N切除术 (2)A重建术: (3) 清创及戳肢术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
临床表现: 下肢沉重、疲劳、胀痛、浅V曲张、踝或(和)小腿
必须及时处理伴随病症
第三节 下肢静脉系统疾病
一病生:
下肢V系统压力上升→皮、皮下组织营养障 碍:色素、溃疡等
二分类:
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分为:
1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单纯性下肢浅V曲张、 2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DVI) 3 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病变:血栓
(四)检查:
皮温测定、 多普勒超声波、 A造影、 栓塞原因检查(EKG、心脏X线、生化和
酶)。
(五)诊断:
心脏病伴房颤或医源性因素,突发5“P”
(六)治疗:
非手术疗法:
抗凝祛聚、溶栓、扩血管、解痉止痛 适用于:小A栓塞;不能耐受手术;已有明显坏死
征象
手 术:
取栓术(除坏疽或侧支良好者):Fogarty球囊 导管取栓
指压性色泽改变
运动性色泽改变 体位性色泽改变
六形态改变: 动脉 静脉
七肿块: 搏动性肿 无搏动性肿块
八营养性改变: 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 溃疡、坏疽 肢体增长、变粗
第二节动脉系统疾病
一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一)病因:
未明,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1外因:吸烟、寒冷、外伤、感染 2内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激素失调、遗
2.药物治疗:
(1)中草药 (2)舒血管、抑血小板药:
(3)抗菌素
3.高压氧疗法:
提 高 血 氧 含 量 , 增 加 肢 体 氧 供 。 3~4h qd×10 5~7d 后再次 2~3次
4.手 术:
促进血运,重建血供 (1)腰交感N切除术 (2)A重建术: (3) 清创及戳肢术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
临床表现: 下肢沉重、疲劳、胀痛、浅V曲张、踝或(和)小腿
血管外科疾病ppt课件
![血管外科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94e96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e.png)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和性质,血管外科 疾病可分为动脉疾病、静脉疾病 和淋巴管疾病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血管外科疾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 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感染等 。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 胖、缺乏运动等都是血管外科疾病的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血管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和性质而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发热、红斑、溃疡等 。
生物制剂种类
根据血管外科疾病的不同类型和发病机制,选择合适的生物制剂 进行治疗,如生长因子、基因工程药物等。
给药途径
生物制剂可通过静脉注射、局部注射、基因转染等多种途径给药。
注意事项
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免疫反应和药物副作用,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手术体情况, 制定力量训练计划,以 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定期随访和复查安排
定期随访
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或诊所进行随访,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
复查安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安排相应的复查项目和时间表,以确保康复效果和及时 发现潜在问题。
健康教育和指导
在随访和复查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 能力。
诊断方法
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其中 ,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血管外科疾病的 诊断和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02
常见血管外科疾病介绍
Chapter
动脉硬化闭塞症
患者可能出现下肢麻木、疼痛、 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者可导 致肢体溃疡和坏死。
并发症预防
根据病变部位和性质,血管外科 疾病可分为动脉疾病、静脉疾病 和淋巴管疾病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血管外科疾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 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感染等 。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 胖、缺乏运动等都是血管外科疾病的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血管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和性质而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发热、红斑、溃疡等 。
生物制剂种类
根据血管外科疾病的不同类型和发病机制,选择合适的生物制剂 进行治疗,如生长因子、基因工程药物等。
给药途径
生物制剂可通过静脉注射、局部注射、基因转染等多种途径给药。
注意事项
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免疫反应和药物副作用,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手术体情况, 制定力量训练计划,以 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定期随访和复查安排
定期随访
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或诊所进行随访,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
复查安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安排相应的复查项目和时间表,以确保康复效果和及时 发现潜在问题。
健康教育和指导
在随访和复查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 能力。
诊断方法
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其中 ,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血管外科疾病的 诊断和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02
常见血管外科疾病介绍
Chapter
动脉硬化闭塞症
患者可能出现下肢麻木、疼痛、 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者可导 致肢体溃疡和坏死。
并发症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用静脉药物:硝普钠、拉贝洛尔、尼卡地平 口服药物:联合用药
降低左心收缩力和收缩率:
目标值,心率60~80bpm 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除外哮喘等):美托洛尔
心得安
2020/2/10
手术指征-B型夹层
内脏缺血 下肢动脉缺血 破裂或者先兆破裂 进行性血胸或者纵膈增宽 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和疼痛 夹层动脉瘤
闭塞性 静脉堵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布加综合征 动脉闭塞:急性动脉栓塞,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血栓闭 塞性脉管炎
2020/2/10
全身血管疾病
颈部血 管
颈动脉狭窄 大动脉炎
胸腹部血 管
腹主动脉瘤 胸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脏器
肾动脉狭窄
肠系膜动脉、静脉 血栓 布加综合征 血管瘤
脑血管病(中风)
脑动脉硬化 无症状脑卒中 急性脑血管病
2020/2/10
手术方式
开放手术:动脉瘤切除加人工血管置 换术 开窗术(目前已少用)
腔内治疗:人工血管内支架术 腔内开窗(少用)
2020/2/10
开放手术
侧胸肋间切口显露降主动脉 阻断近端和远端动脉 切开夹层、分辨真假腔 近端固定假腔与人工血管吻合 远端与人工血管吻合 松开阻断钳
2020/2/10
6.形态改变
动脉形态改变:搏动消失、杂音、形态和质地 静脉形态改变:静脉曲张
2020/2/10
7. 肿块(mass)
搏动性肿块 无搏动性性肿块
2020/2/10
8.营养性改变
皮肤营养障碍性变化 溃疡或坏疽 增生性改变
2020/2/10
体检方法
1. 视诊 2. 触诊 3. 与动脉有关的体检方法 4. 与静脉有关的体检方法
开放手术:动脉瘤切除加人工血管置换术 腔内治疗:人工血管内支架术
2020/2/10
开放手术
正中切口或者侧覆膜切口显露动脉瘤 阻断近端和远端瘤颈 切开动脉瘤,缝合腰动脉止血 人工血管与近远端瘤颈缝合 松开阻断钳 动脉瘤壁包绕人工血管
2020/2/10
腔内修复治疗(EVAR)
2020/2/10
辅助检查
彩色超声多普勒 CT血管成像(CTA) MRA DSA 血管造影 放射性核素 测踝肱指数
2020/2/10
血运重建
血管外科理念
方式:开放手术 腔内介入 杂交手术
2020/2/10
第二节 血管损伤和损伤性动静脉瘘
猪咬伤 股浅动脉破裂,急诊入院 已失血性休克 1.急诊覆膜支架止血 支架置入后仍有出血 2.开放手术:组织损伤严 重,血管破裂,支架外漏 3.取出支架,自体大隐静 脉修补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aoritic dissection aneurysm):假腔发生瘤样 扩张
2020/2/10
AD的病因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结缔组织疾病 妊娠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瓣二叶畸形 外伤 医源性损伤 少见原因:梅毒、系统性红斑狼疮
2020/2/10
2020/2/10
诊断-辅助检查
B超 CTA MRA DSA
2020/2/10
诊断
B超简便易行,费用低 适合作为筛查 受肠腔气体及肥胖程度的影响
2020/2/10
诊断-CTA
有一定的创伤 需要使用含碘造影剂 薄层CTA及三维重建可准确显示内
脏动脉开口位置 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2020/2/10
第二节 血管损伤和损伤性动静脉瘘
病因、病理 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 病理特征:动脉挫伤、部分断裂、完全断裂、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临床表现 出血 休克 血肿或搏动性肿块 肢体组织缺血
2020/2/10
第三节 动脉瘤
患者 男性 56yr 2016年1月14日因主诉“吞咽困难、胸闷、憋气1周”就诊于北京协和医
病理: 狭窄 闭塞 扩张 破裂 静脉瓣膜关闭不
全
2020/2/10
血管外科的常见临床表现
疼痛 肿胀 张感觉异常 皮肤温度改变 色泽改变 形态改变 肿块 营养性改变
2020/2/10
1.疼痛(Pain)
间歇性疼痛(Intermittent Pain): 运动性:动脉供血不足,下肢间歇性跛行; 体位性:动脉抬高疼痛,静脉下垂疼痛; 温差性:动脉寒冷时疼痛,静脉遇热疼痛。
圣德日新 博学济世
2020/2/10
病因及发病部位
心源性:风心病、房颤、冠心病、细菌性心内膜炎, 最常见
血管源性:动脉瘤、粥样硬化 医源性
下肢多见,多见于血管分叉部位,股总动脉分叉部位 最常见。
2020/2/10
临床表现:5P征
疼痛(pain) 感觉异常(paresthesia) 麻痹(paralysis) 无脉(pulselessness) 苍白(pallor)
血管外科疾病 Vascular surgery
概述
血管外科主要研究外周血管(动脉、静脉及淋巴管)病变 的发生、发展及诊疗手段。
新兴学科,中国发展30年,普外科+影像科+放射科+内科 随着腔内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显示出广阔的发
展前景。
2020/2/10
血管外科疾病的分类
扩张性 静脉扩张: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动脉扩张: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
2020/2/10
鉴别诊断
胸痛:心绞痛 心梗 急性心包炎 瓦氏窦破裂入心脏
腹痛:肠梗阻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胰腺炎
下肢缺血:ASO 动脉栓塞
2020/2/10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
2020/2/10
非手术治疗
镇痛:可选用强镇痛药,有助于控制血压 控制血压:目标值 ≯ 120/80mmHg
2020/2/10
诊断-MRA
使用顺磁性造影剂,肾脏毒性较小
MRA适用于造影剂禁忌的患者 对钙化斑块和血栓的显示不如CT
2020/2/10
诊断-DSA
便于测量 多用来判断重要分支血管的开口位置 腹壁血栓容易误导判断
2020/2/10
诊断依据
病史 体检 辅助检查(确诊) 部分患者是体检中无意发现
使用顺磁性造影剂,肾脏毒性较小 MRA适用于造影剂禁忌的患者 对钙化斑块和血栓的显示不如CT 有时易产生伪影
2020/2/10
诊断-DSA
便于测量 多用来判断重要分支血管的开口
位置 便于动脉观察血流和判断破口 附壁血栓容易误导判断
2020/2/10
诊断依据
诊断依靠典型病史、明确的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作为筛查和辅助手段
2020/2/10
鉴别诊断
各种腹部肿块:胰腺肿瘤 结肠肿瘤 胃肿瘤 肠系膜肿瘤 胰腺假性囊肿
鉴别的要点是腹主动脉瘤的搏动是膨胀性的 其他肿块的搏动是传导性的
2020/2/10
手术指征
有症状患者 无症状,瘤体直径>5.5cm或增大>1cm/年 破裂或者先兆破裂
2020/2/10
手术方式
AD的分型
两种分型方法 1.DeBakey:I 、II、III
2.Stanford:A & B
2020/2/10
临床表现
1.剧烈疼痛:常伴有濒死感 2.伴随明显的血压升高 3.内脏动脉累及症状:肠系膜上动脉—— 腹痛
肾动脉——无尿、肾功能衰竭 4.下肢动脉累及症状:间跛、静息痛、坏疽 5.弓上动脉累及症状:黑朦或者昏迷(常提示为A型) 6.心脏症状:心包填塞、心梗(常提示为A型)
临床表现
无症状:约3/4是体检时发现 疼痛:瘤体增大、压迫周围组织或者破裂 腹部膨胀性、搏动性肿块
2020/2/10
临床表现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典型三联症包括腹部或后背部疼痛、低 血压和腹部搏动性肿块(26%患者)
短暂意识丧失也是其潜在的重要症状之一
偶尔患者会表现出与瘤体破裂无关的症状 瘤体压迫症状 远端血管栓塞 急性血栓形成(2%~5%)
1.腹股沟切口,显露双侧股动脉,Seldinger穿刺 2.左股导入猪尾巴导管,右股动脉导入支架主体 4.造影,明确病变特点,支架上缘和肾动脉的位置 5.释放主体对侧肢,导丝导管经左侧单肢选择入支架主体 6.左髂造影明确髂内分叉位置,导入左侧单肢,释放 8. 右髂动脉造影明确髂内分叉位置,导入右侧单肢 9.造影,明确有无内漏 10.导入球囊于近端、支架连接处和远端进行扩张,造影 11.缝合股动脉切口,缝合皮肤切口
持续性疼痛(Continuing Pain): 动脉性静息痛:供血不足,有神经刺激征象; 静脉性静息痛(胀痛):静脉回流受阻。
2020/2/10
2.肿胀(Swelling)
静脉性倒流性疾病 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淋巴回流障碍性疾病
2020/2/10
3.感觉异常(paresthesia)
沉重:乏力、憋、困 异样感觉:麻木、浅感觉减退 感觉丧失:严重缺血
院血管外科
2020/2/10
腹主动脉瘤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2020/2/10
概述
因为动脉中层结构破坏,血管壁不能 承受血流冲击,而形成局部或广泛的 永久性扩张或膨出
动脉扩张大于正常预期直径50%以上 定义为动脉瘤,腹主动脉直径超过3c m即为腹主动脉瘤
2020/2/10
2020/2/10
4.皮温改变(Skin temperature change)
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肢发凉,皮温降低 静脉淤滞性疾病:皮温升高
2020/2/10
5.色泽改变(color change)
发绀、色素沉着:静脉淤滞性疾病 皮肤苍白或发绀:动脉供血不足 皮肤发红:血管扩张性疾病,血管闭塞性疾病
降低左心收缩力和收缩率:
目标值,心率60~80bpm 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除外哮喘等):美托洛尔
心得安
2020/2/10
手术指征-B型夹层
内脏缺血 下肢动脉缺血 破裂或者先兆破裂 进行性血胸或者纵膈增宽 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和疼痛 夹层动脉瘤
闭塞性 静脉堵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布加综合征 动脉闭塞:急性动脉栓塞,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血栓闭 塞性脉管炎
2020/2/10
全身血管疾病
颈部血 管
颈动脉狭窄 大动脉炎
胸腹部血 管
腹主动脉瘤 胸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脏器
肾动脉狭窄
肠系膜动脉、静脉 血栓 布加综合征 血管瘤
脑血管病(中风)
脑动脉硬化 无症状脑卒中 急性脑血管病
2020/2/10
手术方式
开放手术:动脉瘤切除加人工血管置 换术 开窗术(目前已少用)
腔内治疗:人工血管内支架术 腔内开窗(少用)
2020/2/10
开放手术
侧胸肋间切口显露降主动脉 阻断近端和远端动脉 切开夹层、分辨真假腔 近端固定假腔与人工血管吻合 远端与人工血管吻合 松开阻断钳
2020/2/10
6.形态改变
动脉形态改变:搏动消失、杂音、形态和质地 静脉形态改变:静脉曲张
2020/2/10
7. 肿块(mass)
搏动性肿块 无搏动性性肿块
2020/2/10
8.营养性改变
皮肤营养障碍性变化 溃疡或坏疽 增生性改变
2020/2/10
体检方法
1. 视诊 2. 触诊 3. 与动脉有关的体检方法 4. 与静脉有关的体检方法
开放手术:动脉瘤切除加人工血管置换术 腔内治疗:人工血管内支架术
2020/2/10
开放手术
正中切口或者侧覆膜切口显露动脉瘤 阻断近端和远端瘤颈 切开动脉瘤,缝合腰动脉止血 人工血管与近远端瘤颈缝合 松开阻断钳 动脉瘤壁包绕人工血管
2020/2/10
腔内修复治疗(EVAR)
2020/2/10
辅助检查
彩色超声多普勒 CT血管成像(CTA) MRA DSA 血管造影 放射性核素 测踝肱指数
2020/2/10
血运重建
血管外科理念
方式:开放手术 腔内介入 杂交手术
2020/2/10
第二节 血管损伤和损伤性动静脉瘘
猪咬伤 股浅动脉破裂,急诊入院 已失血性休克 1.急诊覆膜支架止血 支架置入后仍有出血 2.开放手术:组织损伤严 重,血管破裂,支架外漏 3.取出支架,自体大隐静 脉修补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aoritic dissection aneurysm):假腔发生瘤样 扩张
2020/2/10
AD的病因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结缔组织疾病 妊娠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瓣二叶畸形 外伤 医源性损伤 少见原因:梅毒、系统性红斑狼疮
2020/2/10
2020/2/10
诊断-辅助检查
B超 CTA MRA DSA
2020/2/10
诊断
B超简便易行,费用低 适合作为筛查 受肠腔气体及肥胖程度的影响
2020/2/10
诊断-CTA
有一定的创伤 需要使用含碘造影剂 薄层CTA及三维重建可准确显示内
脏动脉开口位置 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2020/2/10
第二节 血管损伤和损伤性动静脉瘘
病因、病理 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 病理特征:动脉挫伤、部分断裂、完全断裂、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临床表现 出血 休克 血肿或搏动性肿块 肢体组织缺血
2020/2/10
第三节 动脉瘤
患者 男性 56yr 2016年1月14日因主诉“吞咽困难、胸闷、憋气1周”就诊于北京协和医
病理: 狭窄 闭塞 扩张 破裂 静脉瓣膜关闭不
全
2020/2/10
血管外科的常见临床表现
疼痛 肿胀 张感觉异常 皮肤温度改变 色泽改变 形态改变 肿块 营养性改变
2020/2/10
1.疼痛(Pain)
间歇性疼痛(Intermittent Pain): 运动性:动脉供血不足,下肢间歇性跛行; 体位性:动脉抬高疼痛,静脉下垂疼痛; 温差性:动脉寒冷时疼痛,静脉遇热疼痛。
圣德日新 博学济世
2020/2/10
病因及发病部位
心源性:风心病、房颤、冠心病、细菌性心内膜炎, 最常见
血管源性:动脉瘤、粥样硬化 医源性
下肢多见,多见于血管分叉部位,股总动脉分叉部位 最常见。
2020/2/10
临床表现:5P征
疼痛(pain) 感觉异常(paresthesia) 麻痹(paralysis) 无脉(pulselessness) 苍白(pallor)
血管外科疾病 Vascular surgery
概述
血管外科主要研究外周血管(动脉、静脉及淋巴管)病变 的发生、发展及诊疗手段。
新兴学科,中国发展30年,普外科+影像科+放射科+内科 随着腔内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显示出广阔的发
展前景。
2020/2/10
血管外科疾病的分类
扩张性 静脉扩张: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动脉扩张: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
2020/2/10
鉴别诊断
胸痛:心绞痛 心梗 急性心包炎 瓦氏窦破裂入心脏
腹痛:肠梗阻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胰腺炎
下肢缺血:ASO 动脉栓塞
2020/2/10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
2020/2/10
非手术治疗
镇痛:可选用强镇痛药,有助于控制血压 控制血压:目标值 ≯ 120/80mmHg
2020/2/10
诊断-MRA
使用顺磁性造影剂,肾脏毒性较小
MRA适用于造影剂禁忌的患者 对钙化斑块和血栓的显示不如CT
2020/2/10
诊断-DSA
便于测量 多用来判断重要分支血管的开口位置 腹壁血栓容易误导判断
2020/2/10
诊断依据
病史 体检 辅助检查(确诊) 部分患者是体检中无意发现
使用顺磁性造影剂,肾脏毒性较小 MRA适用于造影剂禁忌的患者 对钙化斑块和血栓的显示不如CT 有时易产生伪影
2020/2/10
诊断-DSA
便于测量 多用来判断重要分支血管的开口
位置 便于动脉观察血流和判断破口 附壁血栓容易误导判断
2020/2/10
诊断依据
诊断依靠典型病史、明确的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作为筛查和辅助手段
2020/2/10
鉴别诊断
各种腹部肿块:胰腺肿瘤 结肠肿瘤 胃肿瘤 肠系膜肿瘤 胰腺假性囊肿
鉴别的要点是腹主动脉瘤的搏动是膨胀性的 其他肿块的搏动是传导性的
2020/2/10
手术指征
有症状患者 无症状,瘤体直径>5.5cm或增大>1cm/年 破裂或者先兆破裂
2020/2/10
手术方式
AD的分型
两种分型方法 1.DeBakey:I 、II、III
2.Stanford:A & B
2020/2/10
临床表现
1.剧烈疼痛:常伴有濒死感 2.伴随明显的血压升高 3.内脏动脉累及症状:肠系膜上动脉—— 腹痛
肾动脉——无尿、肾功能衰竭 4.下肢动脉累及症状:间跛、静息痛、坏疽 5.弓上动脉累及症状:黑朦或者昏迷(常提示为A型) 6.心脏症状:心包填塞、心梗(常提示为A型)
临床表现
无症状:约3/4是体检时发现 疼痛:瘤体增大、压迫周围组织或者破裂 腹部膨胀性、搏动性肿块
2020/2/10
临床表现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典型三联症包括腹部或后背部疼痛、低 血压和腹部搏动性肿块(26%患者)
短暂意识丧失也是其潜在的重要症状之一
偶尔患者会表现出与瘤体破裂无关的症状 瘤体压迫症状 远端血管栓塞 急性血栓形成(2%~5%)
1.腹股沟切口,显露双侧股动脉,Seldinger穿刺 2.左股导入猪尾巴导管,右股动脉导入支架主体 4.造影,明确病变特点,支架上缘和肾动脉的位置 5.释放主体对侧肢,导丝导管经左侧单肢选择入支架主体 6.左髂造影明确髂内分叉位置,导入左侧单肢,释放 8. 右髂动脉造影明确髂内分叉位置,导入右侧单肢 9.造影,明确有无内漏 10.导入球囊于近端、支架连接处和远端进行扩张,造影 11.缝合股动脉切口,缝合皮肤切口
持续性疼痛(Continuing Pain): 动脉性静息痛:供血不足,有神经刺激征象; 静脉性静息痛(胀痛):静脉回流受阻。
2020/2/10
2.肿胀(Swelling)
静脉性倒流性疾病 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淋巴回流障碍性疾病
2020/2/10
3.感觉异常(paresthesia)
沉重:乏力、憋、困 异样感觉:麻木、浅感觉减退 感觉丧失:严重缺血
院血管外科
2020/2/10
腹主动脉瘤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2020/2/10
概述
因为动脉中层结构破坏,血管壁不能 承受血流冲击,而形成局部或广泛的 永久性扩张或膨出
动脉扩张大于正常预期直径50%以上 定义为动脉瘤,腹主动脉直径超过3c m即为腹主动脉瘤
2020/2/10
2020/2/10
4.皮温改变(Skin temperature change)
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肢发凉,皮温降低 静脉淤滞性疾病:皮温升高
2020/2/10
5.色泽改变(color change)
发绀、色素沉着:静脉淤滞性疾病 皮肤苍白或发绀:动脉供血不足 皮肤发红:血管扩张性疾病,血管闭塞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