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浅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虞鑫华

新疆兵团农七师一二五团一中

【摘要】: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家庭是未成年人生

活的第一环境,家长是未成年人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和长远性

的地位与作用。然而,目前不少的家庭教育存在一些误区,并影响到未成年人的成长问题.为了促进未成年

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认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主要误区并认真地解决已是刻不容

【关键词】:家庭教育思想道德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强调要抓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重要环节。其中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启蒙和基础作用。

家庭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从人的社会化过程来看,未成年阶段是人的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未成年阶段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所以也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从家庭教育的特点来看,它

融于日常生活之中,教育与生活在时间、空间、活动上是同步的,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所以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比任何教育载体都更具优势;从家庭教育的内容看,家庭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括了公德教育、审美教育,包括了对未成年人在生活、学习、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指导。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和子女朝夕相处,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子女具有行为上的示范性。在家庭成员的相处和交往中,子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他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相对于学校来说,家庭德育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来说,更基础、更直接、更有效。

家庭是一个人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对未成年人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也是未成年人性格、人格培养、发展的第一场所。在家庭里,未成年人学到了最初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未成年人的早期生活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其一生,因此,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家庭教育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二、目前家庭教育的误区

1、缺乏对家庭教育健康全面的认识。

(1)重“智”轻“德”。现在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在孩子教育上的投资占多数家庭收入的大部分,为孩子的学习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请家教、买钢琴、买各种教学参考书、参加各种补习班、特长班等等,家长把“学而优则仕”作为最主要和最重大的任务,而对于孩子如何做人的起步教育则重视不够。很多家长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吃饭穿衣和健康状况,而对于孩子的体育锻炼、与同学交往、师生关系、业余爱好、思想品德、花钱、心理状况、闲暇活动等项内容,关注的很少,说明大部分家长并没有充分认识“德是为人之本”的道

理,重“智”轻“德”的教育价值观使他们忽视思想道德教育,这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误。

2、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1)家庭关系对抗:有些未成年人的家庭中,父母不和,家庭时常笼罩在唇枪舌战之中,家长向孩子发泄自己的喜怒哀乐,孩子成了他们倾泻情绪的对象,经常充斥着吵骂、指责、揭短、厮打,孩子没有欢乐,享受不到父爱、母爱和家庭的温暖,有的只有恐惧、忧虑和失望,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率日趋上升,单亲家庭增多,这样的家庭孩子得不到健全的父爱或母爱,这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处在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孤僻、任性、心理脆弱、承受力低、报复心强;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导致子女不健全的人格。

(2)、家庭行为有失风范。主要是指有些问题家庭的父母文化素质、道德水准低下,行为不检点、不文明或具有不良嗜好,如:父母说话带脏话,在家里赌牌、打麻将,甚至有违法犯罪记录。

(3)“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他们的子女就留在家乡,成了所谓的“留守孩子”。这些孩子的代养人的文化水平和教育能力普遍低下,还有少数代养人几乎是文盲,让他们担负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这对“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对孩子的性格培养不利,对孩子的学习不利。

(4)特困家庭、流动人口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孤儿等特殊家庭的子女,往往都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3、缺乏家庭教育良好的教育方式。

心理学家认为:未成年人个性发展及特征与父母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关系很大。而不少问题家庭缺少应有的教育子女的意识和知识,缺少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从而导致未成年人误入歧途。他们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教育方式:

(1)过分溺爱型:现代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家中的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唯恐孩子受到委屈;一切家务父母都承担下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唯恐慌孩子受累;此类家长包庇孩子,忽视孩子的缺点,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少管,甚至不管孩子,长此以往,孩子在依“我为中心”的环境中,形成自私、自大、任性、冷漠、懒惰、贪图享受等不良品性。

(2)简单粗暴型: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但不注意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和方式,平时对孩的情况不闻不问,放任不管,一旦孩子在学校违纪了,或成绩没考好,就大声斥责,一味批评指责或者拳脚相加;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说谎、作弊、自卑、怯懦随之产生。

(3)冷落受气型:由于家庭破裂,孩子受冷落或成了出气筒,从而易被社会上的恶习所吸引,自暴自弃或逆反攻击别人。

(4)自由放任型:有些问题家庭的父母忙于工作、挣钱,只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思想教育,或只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思想教育不管不问,或干脆让孩子自由放任。

(5)重言教、轻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可以说成年人做什么,孩子就模仿什么,成年人说什么,孩子就接纳什么。但有些家长对孩子讲起道理来,头头是道,教育孩子要讲文明,讲礼貌、讲社会公德,尊敬老人,和邻居和睦相处……但实际上一些成年人说话出口成脏、公共场所垃圾乱扔、对自己的父母不敬不孝、与邻居关系紧张、在背后对别人总是说长道短……所有这些都会对未成年人产生消极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与父母类似的道德观念与行为

三、家庭教育的改进和加强措施

1、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要认识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起着基础和启蒙的作用。坚持家庭教育“成人”与“成才”并重,树立要“成才”必须先“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