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有哪些
四书五经启蒙教育
四书五经启蒙教育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它们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些经典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和文学艺术,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书五经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孩子的品德、智慧和文化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四书五经中的经典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例如《大学》中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教导人们要先修身,然后治家、治国,最终才能使天下安宁。
这些道德规范对于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四书五经中的哲学思想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智慧启迪。
比如《中庸》中提出了“中庸之道,天下之达道也”的思想,教导人们要追求平衡和中正之道,不偏不倚,这对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同时,《论语》中的孔子思想、《孟子》中的孟子思想等也都是孩子们学习的宝贵财富。
此外,四书五经中的文学艺术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优秀的文化熏陶。
《诗经》中的诗歌、《尚书》中的历史记载、《礼记》中的礼仪规范、《周易》中的哲学思想、《春秋》中的史书记载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这些经典作品不仅有助于孩子们的文学修养,也能够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因此,四书五经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重视四书五经的教育价值,将其融入到孩子们的教育中,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智慧和文化修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加大对四书五经的传播和推广力度,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于这些经典之美,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四书五经启蒙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它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文化素养,也能够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启迪他们的智慧。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让四书五经的教育价值得到更好地发挥,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五经指儒家的五部经典是什么
五经指儒家的五部经典是什么【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
几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
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
五经:尚书《尚书》又称《书》、《书经》,是儒家经书之一,是一部先秦文献汇编,内容以上古及夏、商、西周君臣讲话记录为主。
是中国汉民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
四书:孟子《孟子》为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完成于战国时代中后期。
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各项活动,及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学说和思想,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五经:春秋左传《春秋左传》又名《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是学习、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哲学和语言必读的典籍。
四书:大学《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当代很多学者认为实际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是讨论古代汉族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四书:论语《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汉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作。
《论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五经: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期称《诗》,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
如何区别“四书五经”“五经”“六经”
如何分清“五经”“六经”“四书五经”“六经”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最早见于《庄子·天运》篇。
由于《乐经》或因秦焚书而不存在了,或因其内容已经包括在《诗》与《礼》中了,因此,到汉武帝的时候,就只有“五经”的说法,即只有《诗》《书》《礼》《易》《春秋》,而不再有“六经”的说法了。
所以,后来流传的都是“五经”。
相传,“六经”是经过孔子编纂而成,战国时期的《庄子》中就是称为“六经”,由于“乐经”事实上的不存在,到汉代的汉武帝时,就只称“五经”了。
到了宋代,朱熹又加上四部儒家经典,就出现了“四书五经”的说法,同时,在宋代还出现了“十三经”的说法。
下面分别介绍各自情况。
一、“五经”“六经”包括哪些经典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诗》是指《诗经》,先秦时期称为《诗》。
这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书》是指《尚书》,先秦时期称为《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
《尚书》一直被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
《礼》是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礼记》编者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
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
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
《易》是指《周易》。
《周易》原称《易》,相传由西周文王所作,但尚无定论。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大事,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
《春秋》是鲁国史书,是后世编年史的开端。
记事起于鲁隐公,终于哀公,经过十二君,共二百四十二年。
为《春秋》作传的有左丘明、公羊高、榖梁赤三人。
《左传》记事详细,现在通行“五经”本的《春秋》,只附有《左传》。
四书五经详解
四书五经详解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其中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这些经典不仅为古代中国的政治、哲学、文化等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于现代世界也具有巨大的价值。
《大学》与《中庸》讲述的是如何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通过对自己的修养和家庭的管理,个人可以达到“大成”,并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谈论人际关系、社会伦理等问题。
其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中国文化中的经典语句。
《孟子》讲述了人与人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强调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要想走向完善,就必须抱有善的本性,不断努力奋斗。
五经中,《诗经》是一部具有浓重文学色彩的诗歌集合,其中不乏关于人生、命运等的探讨。
《尚书》是古代历史文化的集大成者,记载着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
《礼记》讲述的是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也涵盖了社会、文化、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周易》讲述的是宇宙自然和人的命运,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之一。
《春秋》是中国史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记载了东周末年到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发展的历史。
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历史的规律。
四书五经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个中华文明的代表。
它们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对于现代中国以及世界都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经典中汲取智慧和精神力量,为个人前程增色而且更为发富有意义的人生。
四书五经是指哪些书
四书五经,是指“四书”与“五经”的合称。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四书五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当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是历代儒客学子研学的核心书经。
四书五经详细的记载了中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分别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刊。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经专家鉴定,其内容全部都是古书,其中有许多经、史一类的文献,此次公布的清华简中,《傅说之命》三篇引发关注,其内容与东晋时期出现的伪古文《尚书》的《说命》篇完全不同,再次证明,传世的伪古文《尚书》系后人伪作。
此外,《周礼》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
认识四书五经
认识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指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这些经典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从四书五经的历史背景、内容要点和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四书五经作为儒家经典,源远流长,承载了古代中国的优秀思想和智慧。
首先,它们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中国正处于大国纷争和社会变革的时期,人们渴望寻求一种能够统一思想和行为准则的理论体系。
儒家学派应运而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四书五经逐渐成为儒家学术思想的代表作品。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四书五经的主要内容要点。
《大学》是《礼记》的一篇,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和方法,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
《中庸》是一篇短篇论文,它强调人们应该保持心性的稳定平衡,使之不偏不倚,以达到人事平等的目标。
《论语》记载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强调了个体修养和教育的重要性。
《孟子》则深入剖析了人性的善恶本性,提出了以仁爱和道德行为来引导人们的思想。
而五经中的《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多个时期的文化和风貌;《尚书》则是一部政治和历史文献,记载了当时的官方文件和政策;《礼记》是一本注解类书籍,详细介绍了各种社会礼仪和仪式;《周易》则是一种预测和哲学性质的文本,通过阐述变卦的原理来让人们了解世界的变化;《春秋》是一部具有史书性质的著作,它详细记录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
由于四书五经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它们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们为中国历代的政治家和统治者提供了一种治国安邦的思想基础和实践方法。
尤其是《大学》和《中庸》中的思想,强调了统治者应保持中庸之道的稳定和平衡,以便克服各种困难和矛盾。
其次,它们对道德伦理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论语》和《孟子》等经典,人们开始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简述四书五经的内容
简述四书五经的内容1.引言1.1 概述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集合的总称,其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而五经则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这些经典著作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文化遗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们不仅是古代帝王将相和士人学子的必修读物,也是后世文人墨客的借鉴和启示之源。
四书包含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大学》和《中庸》强调了修身养性、治家平天下的重要性,提出了“勤思明辨,致志笃行”的道德要求。
《论语》和《孟子》则主要以对话和言行记录的形式,展现了儒家思想家的政治智慧和道德追求。
五经则包含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宗教经典。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民间歌谣和宗教文化;《尚书》是殷商和周王朝的政治文献,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礼记》则涵盖了古代礼仪制度和人际关系的规范;《周易》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经典之一,探讨了天人关系和宇宙运行的原理;《春秋》则记载了鲁国国君及其周围列国的政治事件和著名人物的事迹。
这些经典著作不仅对于古代的政治决策、道德伦理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影响,对于现代社会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通过学习四书五经,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对于我们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这些经典著作中所蕴含的智慧和理念,也可以成为我们面对现代社会问题时的参考和借鉴,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抉择。
因此,四书五经的研究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加以重视和深入探索。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安排的说明。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详细介绍文章的目录和各个章节的内在联系。
首先,本文分为大纲、引言、正文和结论四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先概述整篇文章的背景和意义,解释为什么我们要讨论四书五经的内容,以及在何种背景下撰写这篇文章。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四书五经是指儒家经典中的四部书和五部经的总称。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经典以其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价值观和政治理念而闻名于世。
首先,四书中的《大学》是后来成为中华文化核心的“格物致知”思想的重要源头。
这部经典强调实践与思考的结合,提倡从实际生活中观察、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真知。
它强调了对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视,被认为是建立正确心态和完善个人修养的基石。
第二部经典《中庸》强调了人的内外和谐的重要性。
它强调了“中道”和“中和”的思想,即在各种冲突和困境中均能保持平衡。
《中庸》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性的充分发展以及政治领导者的守法和公正。
《论语》是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录,记录了孔子的思想、禁令与教育理论。
这本经典强调了仁爱、忠诚和诚实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个人修养和正确行为的重要性。
《论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儒家思想,强调了孝敬父母、敬重老师、友善待人等美德。
最后一部四书经典是《孟子》,它是孟子及其学生们的言行录。
《孟子》主张通过道德自我完善来实现和谐社会。
这部经典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天性本善,受到良好环境的培养和积极的努力可以使善性得以发展。
《孟子》中的概念如“仁”、“义”和“忠”等,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五经中的《诗经》是最古老的一部,以其优美的韵文和深刻的意义闻名。
它是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之一,记录了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爱情和抒情诗歌。
《诗经》对于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非常重要,同时也被视为一种道德教育资源。
《尚书》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记录了两千多年前的政治和法律制度。
它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编纂的历史文书,对后代的政治理念和行政管理有重要影响。
《礼记》主要介绍了古代的礼仪和仪式。
它强调了适应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中华文化典籍导读》习题与答案
《中华文化典籍导读》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的核心著作。
2. 史记: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汉代司马迁编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
3. 水浒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4. 西游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奇幻冒险故事。
5.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描绘了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悲剧和荣宁两府的兴衰历程。
二、填空题:1. 《______》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
答案:诗经2. 《______》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和“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答案:道德经3. 《______》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兵书,由孙武所著,被誉为“兵学圣典”。
答案:孙子兵法4. 《______》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农书,由贾思勰所著,详细记录了农业生产的技术和经验。
答案:齐民要术5. 《______》是明朝时期的一部小说,以讽刺和揭露官场腐败为主题,被誉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代表作。
答案:儒林外史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部作品不属于“四书五经”?()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资治通鉴答案:D2. 下列哪一位作家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 韩愈B. 欧阳修C. 苏轼D. 曹雪芹答案:D3. 下列哪一部作品不属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聊斋志异答案:D4. 下列哪一部作品不是司马迁编撰的?()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答案:BCD5. 下列哪一部作品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典籍之一?()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D. 千金方答案:ABCD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四书五经”?()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E. 周易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作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 韩愈B. 柳宗元C. 苏轼D. 辛弃疾E. 李清照答案:ABC3. 下列哪些作品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A. 孙子兵法B. 六韬C. 三十六计D. 吕氏春秋E. 史记答案:ABC4. 下列哪些作品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农书?()A. 齐民要术B. 农政全书C. 天工开物D. 本草纲目E. 草木春秋答案:ABC5. 下列哪些作品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医书?()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D. 千金方E. 难经答案:ABCDE五、判断题:1. 《庄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是表现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伦语》、《孟子》。
五经则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是儒家先哲们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轨迹,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其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也是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
几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警句。
“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书。
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
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
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己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
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曾子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
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
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
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
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
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
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前年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在朱注《四书》里。
四书五经指的是哪些国学书籍
四书五经指的是哪些国学书籍四书五经指的是哪些书籍四书五经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其中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先秦时期,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作为六经。
《乐经》后来失传了,就只剩下了五经。
四书的基本内容简述一,《大学》。
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
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当代很多学者认为是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二,《论语》。
是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合作编撰而成的一部经典,成书于战国前期,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
全书共20篇492章,记录了孔子以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三,《孟子》。
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而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
孟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这部书主要体现的是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和政治行动。
四,《中庸》。
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
相传是由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五,《周易》。
相传是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共六十四卦,每一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
《传》包括上彖一、下彖二、上象三、下象四、上系五、下系六、文言七、说卦八、序卦九、杂卦十,共有十篇,故称《十翼》。
《周易》出自于《易经》,《易经》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何谓四书五经(优秀4篇)
何谓四书五经〔优秀4篇〕“四书五经〞的包含篇一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书五经都有哪些篇二关于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焚书坑儒导致〕,就只剩下了五经。
四书五经的出处出处:《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诗》、《书》《礼》、《易》、《春秋》也。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四书五经》儒家的五种经典,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设立五经博士,奠定了儒家经典的尊贵地位。
五经一、《易》:又称《周易》,包括经、传两局部。
经的局部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
卦辞和爻辞共约5000字,可能是西周初年编定的。
它不仅对于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且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
《易》的传,包括系辞、说卦等十个局部,旧时称“十翼〞,是东周时人们所写的对于《易》经局部的解释。
二、《书》:又称《尚书》,是我国上古时代王室诰命、誓辞和追述古代史迹的著作汇编。
最初只泛称为《书》,其后分为夏、商、周书,以后才称为《尚书》,义谓上古之书。
秦汉之际,《尚书》多亡,独秦博士济南伏生壁藏之书。
汉初,伏生求得其书,存28篇,教授于齐鲁之间。
这部《尚书》以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
此外,汉代还有《古文尚书》,据说比《今文尚书》多出16篇。
三、《诗》:又称《诗经》。
汉初传授《诗》的有齐、鲁、韩三家,都立于学官。
四书是哪四书五经是哪五经
四书是哪四书五经是哪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
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的出现起到什么作用
古代统治阶级主要用以统一的人们的思想,束缚人们的犯罪行为,做为人们效忠统治
阶级的工具。
但是四书五经,特别就是四书在人们犯罪行为思想上的指导,对于今天人们
道德行为的培育也存有十分关键的价值。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犯罪行为纲领,格物、格物、底气、正心、五育、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使人们既有目标、又可以课堂教学,
且易于操作方式,对于的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具备很深的救赎促进作用。
今社会,读四书五经等古书有什么意义?
现在这个时代不是必须爱读古书,也不是一定爱读四书五经的。
但这就是“不一定必须”,可不是“一定不要”。
不好东西就是不分古今中外的,不好的就应该回去学,有些
人指出儒家不如其他诸子,指出中国不如西方,指出人文不如理工。
可以就是搞没“实事
求是”,平常心回去客观看待科学知识和学问。
念了书长见识,就不必问读书存有什么用了,起码不能惹出一些自扇耳光的笑话。
四书五经顺口溜大全
四书五经顺口溜大全
四书、五经、六艺、七谋、八略、九流分别如下:
1.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2.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
4.七谋:《汉书》《资治通鉴》《国语》《三国态老志》《后汉书》《史记》和《新五代史》七部帆答升史书。
5.八略:亦称“新方八略”。
分补略和略、攻略、散略、寒略、热略、固略和因略。
6.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九举衫流按传统分法又可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进士)八举(举人)九解元。
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画家)四流皮(皮影),五流弹唱六流金(卜卦算命),七僧八道九棋琴。
下九流:一流高台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
中国古典文化--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是人们经常遇到的词语,但对其所包含的内容能完整表达出来的却不多。
所谓“三教九流”,是指旧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划分的等级。
简述四书五经
简述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经典文献的总称,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以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
这些经典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
它教导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通过修身养性、明辨是非、诚实守信等道德修养,来达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强调“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不过不及”。
它告诉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衡,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所左右,做到言行一致,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孔子教导我们,要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注重修养品德,追求真理和智慧,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孟子》是孟子的著作,强调人性本善的思想。
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和道德感,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培养,就能发展出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情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它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爱情、友情、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和情感。
《尚书》是记载周朝历史和政治制度的经典,它强调君主的崇德向善和行为规范。
通过揭示历史事件和君主的治理方式,它教导我们要遵循正义和道德原则,建立公正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制度。
《礼记》是记载礼仪制度和社会风俗的经典,它强调人们在各种场合和社会关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礼仪仪式。
它教导我们要尊重他人、注重仪表和礼节,提倡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周易》是古代卜筮经典,它通过六十四卦象和爻辞的解释,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和人生的命运。
它教导我们要顺应自然、把握时机,以达到个人的顺利和社会的和谐。
《春秋》是春秋时期的一部编年史,记载了鲁国的历史事件和国君的行为。
四书五经经典100句
四书五经经典100句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后来亡佚了,就成了五经。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书。
《大学》1、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2、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3、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4、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5、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
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6、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7、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8、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四书五经”具体指什么
“四书五经”具体指什么
简介:
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四书五经”具体指什么
宋代时,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合称“四书”,并作《四书集注》。
此后,它们成为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的作《四书集注》。
此后,它们成为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的官定用书。
“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著作的总称,始称于汉武帝时。
为什么联姻会称为“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是邻国,而且国力相当。
晋献公时,为了加强两国的友好关系,晋献公就把长女嫁给了秦穆公。
此后,两国经常联姻,公子重耳流亡之时,秦穆公还将宗女怀嬴嫁给重耳,并帮助他夺回政权,成为晋文公,晋文公为了感谢秦穆公,让太子姬骧娶了秦穆公的宗女穆嬴为夫人。
这以后,两国在六年的时间里一直友好相处。
后世就用“秦晋之好”泛指两姓联姻。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四书五经是指儒家经典的总称,包括四书和五经两部分。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首,它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提倡追求道德和智慧的全面发展。
《中庸》讲述了做到中庸之道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记录了孔子的思想和教学活动。
《孟子》是孔子的学生孟子的著作,强调人性本善的理论,倡导君主与民众互动的理想。
五经中的《诗经》是中国文化古老的诗歌集合,是反映古代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的宝贵文化遗产。
在《尚书》中,记载了周朝的政治制度、朝廷官吏的任免以及支配国家事务的原则和方法。
《礼记》则详细记录了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和规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仁义的核心原则。
《周易》是一种古老的卜筮方法,也包括了一部哲学著作,讲述了人类与宇宙、自然的关系,被视为儒家思想的基石。
最后,《春秋》是孔子及其弟子所编的一部历史著作,是对春秋时期历史事件的记载和解读。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经典的集大成之作,对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思想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尤其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道德规范和政治治理的原则。
四书五经的研习和教导,不仅对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和教育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影响了邻近亚洲国家的文化和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四书五经也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命题材料,对培养统治阶层的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代表作,内容涵盖了人的修养、家庭伦理、政治治理、社会道德等多个方面。
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推动社会进步和塑造人们行为准则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和传承四书五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我们当代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四书五经的文化常识
四书五经的文化常识
1. 你知道四书五经都包括啥不?四书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呀!就好比一桌丰盛的菜肴,各有各的味道。
比如说《论语》,那里面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多有意思啊,感觉就像在听身边的长辈教导咱一样,能学到好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呢,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深刻啊!
2. 哎呀,五经可了不起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可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呀!想象一下,《诗经》就像一个装满美丽诗句的宝盒,打开来那优美的词句呀,让人陶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多浪漫呀!
3. 咱来说说《孟子》,那里面孟子的言论多犀利呀!就像一把利剑,直刺人心呢!比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不是给咱敲响警钟吗?你看看现在那些成功的人,哪个不是经历过苦难才成功的呀,这道理多浅显易懂啊!
4. 四书五经对咱中国人的影响那可太大啦!就如同阳光和雨露对花朵的滋养。
《大学》里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多大的志向啊,这不就是激励咱不断进步的动力吗?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经典呀!
5. 想想看,要是没有四书五经,咱的文化得缺多大一块呀!《礼记》里各种礼仪规范,那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呀,结婚有啥礼节,祭祀有啥讲究,这可都是文化的传承呢,能不重要吗?
6. 四书五经就像一座宝藏,等待着咱去挖掘呢!《周易》充满了神秘色彩,那里面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多深刻呀,难道你不想去探究探究?这可是咱老祖
宗留给咱的宝贵财富呀,咱得好好珍惜,好好研究呀!总之,四书五经就是咱中华文化的根,咱可不能把它丢了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书五经有哪些篇一:四书五经到底讲了啥?︱一句话概览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到底讲了啥?︱一句话概览四书五经首先,请允许我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大家平时听到“四书五经”大多数都是这样的表情吧?懵懂中带着一丝茫然,茫然中透露着些许哀伤,哀伤中不乏一些无奈……总之,此时的心情用四个字可以概括:不明觉厉!就好像“四书五经”是上古时期的神兽一样:超级厉害,但是我并没有见过。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正在读四书五经,咱们的脑海里常常会蹦头悬梁锥刺股的画面。
碰到这样的人,不管怎样都要先点个赞!记得当年在上大学的时候,认识了几位外国友人,我用一口非常标准的中式英语问他:ni jue de zhong guo zui li hai de shu shi shen me shu?(翻译过来就是:你觉得中国最厉害的书是什么书?)他们的回答都是:丝书乌竟!那么,作为最能代表中华儒家文化的四书五经,连外国友人们都知道一些,如果作为中国人的我们都不了解,岂不是丢人丢出了中国,丢出了亚洲,丢向了世界了?所以,接下来我就为大家科普一下这传说中的四书五经到底讲了一些啥?话不多说,正式开始!首先,四书五经不是指一本书,而是最能代表儒家学说的九部经典著作的合称。
其中“四书”是指代以下四部著作:《大学》、《论语》、《孟子》以及《中庸》。
而“五经”则是指代《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以及《春秋》这五本著作。
(注:《礼记》一般分两部)其实“四书”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露脸的机会还是挺多的,初中课文里就有《论语》、《孟子》和《礼记》的文章了,所以要记下来也不算太难。
而“五经”露脸的机会就比较少了,而且数量上也多了一部,所以记起来比较困难。
这里分享给大家一句口诀,记住这句口诀就能比较快的记住这五部书的名字了:诗书礼记易春秋。
除了《礼记》和《春秋》,其余都是一个字代表一部书,这句话读起来比较顺口,所以多读几遍就能记住了,反正我就是这么记住的。
关键问题来了,仅仅记住名字并没有什么用。
丢人的概率还是偏高。
那么这几本书究竟讲了一些什么内容呢?接下来就逐一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了解这些奇书的梗概。
一、“四书”之《论语》其实这部书不用我过多介绍了,关于这部书的作者啊,内容啊,大家都多多少少了解一些。
我这里就跟大家讲讲书名中的这个“论”字是啥意思。
大家都知道这个“论”字,在这里不能念第四声,要念第二声“lún”,但这个字是啥意思可能知道的人就比较少了。
这个“论”字,是整理、总结的意思。
所以和“语”结合起来,《论语》这个名字就是“把说过的话整理总结成一部书”的意思。
至于是谁说的话呢?地球人都知道是孔子。
所以,假设用一句话来概括《论语》的内容,那就是:大家都别吵了,都听孔老师的!二、“四书”之《孟子》这部书也不用做过多的介绍,跟《论语》的性质差不多,也可以归类到精神偶像这一类。
只不过偶像由孔子换成了他的再传弟子孟子。
书名也更加直白,也许是因为压抑不住对孟子的如黄河之水般的崇敬之情。
所以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的内容的话,那就是:孟老师说的也不错,咱们也听听他的!三、“四书”之《大学》看到“大学”这两个字,智力正常的朋友们都应该知道跟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学”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因为当时还没有大学中学小学这种等级划分概念。
那么这个大学是指什么呢?这就要从这部书的来由说起了。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著。
那么后来为什么会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呢?因为后人(尤其是韩愈和程颐二位)觉得《大学》写的太好了,实在值得独立门户。
那么大学为啥写的好呢?因为它写的是“大学”,是很大的学问!大到什么程度呢?人这一辈子做人做事的学问都包含在里面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大学》的内容的话,那就是:看了《大学》,我的生涯一片无悔。
四、“四书”之《中庸》“中庸”这个词放到现在好像不是什么好词,我们现在说一个人做事太中庸基本上就跟说他很怂是一个意思了。
而实际上中庸可以说是儒家学说最精髓的所在,只是后来被别有用心的人恶意曲解了而已。
可以说《中庸》是很牛的,牛到什么程度呢?跟《大学》一样,牛到可以自立门户--《中庸》也是从《礼记》中抽出来的。
《中庸》跟《大学》所讲的内容在性质上是差不多的,都是在讲做人做事的道理。
但《中庸》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核心观点:中庸之道。
篇二:《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大学》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
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释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中庸》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的结果。
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5、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译文:“中”是天下的大本源,“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
6、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译文:天下和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爵位和俸禄是可以推辞的,明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
7、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译文:君子依据中庸之道行事,有的人却半途而废,可是我却不能中途中止。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
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译文: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要广博地学习,要审慎地询问,要谨慎地思虑,要明晰地辨析,要笃实地履行。
11、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译文:愚蠢的人,喜欢凭主观意愿做事,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喜欢独断专行。
《论语》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3、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三十岁开始自立,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五十岁了解宇宙自然之理,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亲密团结而不想到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亲密团结。
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1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译文:腐朽的木头不可用以雕刻,腐土一样的墙壁是不可以被粉刷的。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不感到耻辱。
13、三思而后行。
译文: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然后才去行动。
1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
聪明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
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