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抽样调查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调查(2)——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调查(2)——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10.1统计调查(2)——抽样调查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抽样调查及相关概念.(2)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初步体会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2、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以及自己操作,学会用总体、个体、样本分析数据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体会数学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难点:区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三、教学方法采取情景教学法,师生共同探究,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注重学生体验.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第二环节:探究新知,提炼概念;第三环节:例题示范,学以致用;第四环节:目标检测,及时反馈;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反思提高;第六环节:布置作业,拓展延伸.(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情景:由多媒体播放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提炼概念师生活动:教师举例:一勺汤,而尝满锅之香.或者是幻灯片中小明的做法。

抽样调查: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叫做抽样调查.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举例,从而归纳、思考、概括抽样调查的有关概念,加深对抽样调查内涵的理解,体会抽样调查方法蕴含的统计思想.问题1:某中学共有2 000名学生,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调查.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如果学生回答:用全面调查的方法.教师追问:用这种方法进行调查有什么优缺点?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想到抽取一部分学生调查的方法.结合这个调查,讲解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1.总体:所要考察的全体对象叫做总体.2.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3.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4.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没有单位!)比较概念: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对比表调查方式适应情景调查对象特点全面调查考察对象数量较少,结果具有特殊要求或特殊意义. 全体准确,费时费力,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抽样调查考察对象数量较多,结果具有破坏性或危害性样本省时省力范围小,只能估计出总体的情况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补充和点评.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有哪些区别,面对实际问题时,能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三)例题示范,学以致用1. 在一次考试中,考生有2万名.为省时省力的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平均成绩,抽取了5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调查.总体是________;个体是__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样本的容量是__.2. 为调查电风扇的使用寿命,从一批电风扇中抽取20台进行测试;3.为调查某校七年级学生每周用于做课外作业的时间,从该校七年级中抽取50名学生进行调查.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有关概念.问题2:为了解学校学生的平均身高,小明调查了座位在自己旁边的3名同学,把他们身高的平均值作为全校学生平均身高的估计.(1)小明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2)如果是抽样调查,指出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3)这个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当时的情况吗?为什么?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设计意图:认识到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叫简单随机抽样.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下面几个问题,应该做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1)要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国家标准;(2)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3)调查一个村子所有家庭的收入;(4)调查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5)调查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对建立班级英语角的看法;(6)调查人们对电影院放映的电影的热衷程度。

抽样调查教案初中

抽样调查教案初中

抽样调查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初中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统计学方法在分析数据中的应用。

3. 初中生课外阅读习惯的调查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统计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查。

3. 讲解统计学方法在分析数据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利用平均数、标准差等统计量来分析数据。

4. 课外阅读习惯的调查与分析: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每组选择一个班级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初中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5. 数据收集与处理:学生分组收集调查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6. 成果展示与评价:各组学生展示调查成果,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统计学方法在分析数据中的应用。

2. 实践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课外阅读习惯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调查报告的质量:评价学生在调查过程中的认真程度和报告撰写能力。

2.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准确性:评价学生在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时的正确性。

3.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调查问卷:设计一份关于课外阅读习惯的调查问卷。

2. 统计学软件:如Excel、SPSS等,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调查成果和进行课堂讨论。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抽样调查和统计学方法。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七年级数学上册《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教学设计
4.案例分析,拓展思维:提供一些典型的调查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调查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等方面,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策略:
a.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b.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问卷星、Excel等,辅助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1.教学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调查主题,如学校食堂满意度、课外活动参与度等。
2.小组讨论:各小组针对选定的调查主题,讨论并设计调查问卷,确定调查方法。
3.教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给予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完善调查问卷。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完成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2.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并能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3.掌握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描述的基本方法,能运用图表、统计量等展示调查结果。
4.能够根据调查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分析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6.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参与家庭、社区等实际调查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反馈与评价: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调查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沟通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过于内向,不愿主动发表意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调查实践,提高其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一. 教材分析《普查和抽样调查》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了解不同调查方式的选择。

通过学习本节课,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统计学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对于调查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本质区别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还不清楚。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际调查过程和方法的认知不足,需要通过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选择。

2.难点:对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

2.讲授法:讲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及选择方法。

3.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际调查过程,提高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调查数据。

2.设计好分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3.准备调查工具(如问卷、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如了解某班学生的身高情况,可以采用全面调查(普查),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

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种调查方式。

2.呈现(10分钟)讲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及区别。

普查是对全体调查对象进行调查,数据全面,但工作量大;抽样调查是针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调查,数据较为近似,但工作量相对较小。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讨论如何进行普查或抽样调查,并说明选择的原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2抽样调查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2抽样调查教案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抽样调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回顾时仍存在一些疑问,说明他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能并未完全消化吸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抽样调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数据观念:通过学习抽样调查,使学生能够理解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重要性,形成数据观念,认识到数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逻辑推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进行逻辑推理,学会从样本推断总体,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抽样调查的方法:学习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三种常用的抽样方法,并了解其特点。
4.抽样调查的注意事项:强调在进行抽样调查时,应注意避免样本偏差、提高样本容量、确保数据真实性等问题。
5.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抽样调查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评价与反思:引导学生对抽样调查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调查质量。
-学习抽样调查的方法:重点讲解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三种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抽样调查注意事项:强调避免样本偏差、提高样本容量、保证数据真实性等,确保学生进行调查时能够注意这些问题,提高调查质量。
举例:在讲解抽样调查步骤时,可以以学校食堂满意度调查为例,讲解如何确定调查问题、选择样本、设计问卷并收集数据、最后进行数据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2抽样调查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2抽样调查教案,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2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2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3)介绍系统抽样的原理和操作步骤,让学生了解其应用场景。
(4)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抽样方法的操作过程。
(三)学生小组讨论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各种抽样方法的优缺点、适用场景以及在调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教学过程
(1)各小组针对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共同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2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抽样调查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到抽样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具体操作方法,能运用该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并解释其优点和局限性。
3.理解分层抽样的原理,学会根据总体特征进行分层,并从每层中随机抽取样本。
(3)结合生活实际,强调抽样调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抽样调查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1)结合课本例题,完成课后练习题第1、2、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2)针对课堂学习的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选择一种方法,设计一个调查方案,对学校内某一现象进行抽样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在本节课开始时,我将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入新课——抽样调查。例如,我会提问:“同学们,我们都喜欢吃学校食堂的饭菜吗?如果我们要对食堂的菜品满意度进行一次调查,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呢?”
2.教学过程
(1)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认识到普查的局限性,进而引出抽样调查的概念。
4.了解系统抽样的概念,掌握其操作步骤,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进行实际调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2《查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2《查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2《查抽样调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2《查抽样调查》是统计学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对数据的初步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和意义,知道抽样调查是一种获取数据的常用方法。

2.掌握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抽样调查的概念和意义。

2.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的方法及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抽样调查的原理和方法。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抽样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抽样调查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4.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应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解决。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调查场景,如人口普查、商品满意度调查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调查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从而引出抽样调查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介绍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方法,并通过实例展示这些方法在实际调查中的应用。

让学生了解抽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应用所学的抽样调查方法进行解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抽样调查 》教案(优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抽样调查 》教案(优质)

第2课时抽样调查1.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并能区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重点)2.了解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及简单的抽样调查的方法.一、情境导入妈妈做菜时,为了了解菜品的咸淡是否适合,取了一点品尝,想一想,妈妈的这种做法属于什么调查呢?二、合作探究探究一:抽样调查及样本的选取【类型一】抽样调查的概念下列调查中:①调査本班同学的视力;②调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③为保证卫星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④对乘坐某班次客车的乘客进行安检.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①中,由于考察对象数量较少,可以采取全面调查方式;②中,考察对象具有破坏性,宜采用抽样调查;③中,要保证卫星的成功发射,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所以要对其零部件进行全面调查;④中,为了保证每个旅客的安全,必须对所有乘客进行安检,即全面调查.故选B.方法总结: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两种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在调查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时,要灵活处理,既要考虑问题本身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类型二】样本选择的合理性为了了解学校大门出口处每天在学校放学时段的车流量,以帮助学生安全离校,有下面几个样本来统计大门出口处在学校放学时段的车流量,样本选取合适的是() A.抽取两天作为一个样本B.以全年每一天为样本C.选取每周星期日为样本D.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各选两周作为样本解析:选项A样本容量太小,不具有广泛性;选项B抽取样本难度过大,没有必要;选项C样本不具有代表性;选项D对个体进行分类按比例随机抽取样本,样本具有代表性,符合简单随机抽样的要求.故选D.方法总结:开展调查前,首先要仔细检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是否都有可能成为调查对象,样本要避免遗漏某一个群体,使样本在总体中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其次样本容量应足够.探究点二: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今年某市有4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①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2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0,其中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解析: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每个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个体;20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2000.故正确的是①④.故选C.方法总结:(1)总体、个体、样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所有的个体构成了总体,样本取自于总体,因此,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没有个体就没有总体;(2)在总体、个体、样本中所提到的考察对象都是解题中的数量指标,是“量”而不是“物”.探究点三:用样本估计总体中学生带手机上学的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此某记者随机调查了某市城区若干名中学生家长对这种现象的态度(态度分为:A.无所谓;B.基本赞成;C.赞成;D.反对),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如图①)和扇形统计图(如图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此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多少名中学生家长?(2)将图①补充完整;(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请你估计该市城区6000名中学生家长中有多少名家长持反对态度.解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及扇形统计图中的百分比,利用A的人数÷百分比=总人数;(2)C所占的百分比=1-A、B、D所占的百分比之和;(3)持反对态度的家长人数=总人数×60%.解:(1)30÷15%=200(名).答:共调查了200名中学生家长;(2)统计图补充如图;(3)6000×60%=3600(名).答:估计该市城区6000名中学生家长中有3600名家长持反对态度.方法总结:此类问题考查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表示变化情况.三、板书设计1.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2.样本、样本容量: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就组成了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个数叫做样本容量.3.简单随机抽样:在抽样调查时能保证每个个体都有同等机会被选入样本的抽样方法称为简单随机抽样.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经历收集、加工、整理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0.1.3《抽样调查》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0.1.3《抽样调查》教案

抽样调查教学设计【教材地位分析】社会在向信息时代迈进,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统计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它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根据数据思考和处理问题,通过数据发现事物发展规律是统计的基本思想。

它在本章是受到极大关注的。

特别注意到,本节课用样本估计总体是归纳法在统计中的一种运用。

统计中常常采用从总体中抽出样本,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来估计和推测总体的方法。

统计调查介绍了利用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本节抽样调查是其中的主要内容,蕴含着以上统计思想。

学好本节课非常关键。

【重点、难点】重点:抽样调查、样本、样本容量与总体等统计概念以及用样本反映总体的思想。

难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特点;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正确估计总体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好分析的模拟历程,从中了解抽样调查、样本、样本容量与总体等统计概念;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特点;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数据去估计总体的方法。

能力目标:初步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初步体会用样本来估计总体的思想。

体会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正确估计总体的重要性。

情感与态度目标: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意识到与同伴合作的重要性。

【学生分析】⑴知识掌握上,虽然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一些方法,但还很不熟练,尤其扇形统计图的画法和描述,学生掌握很困难,所以有必要作好复习。

⑵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对于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特征学生在观察和归纳方面说的不准确,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做好示范,适当提示,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调查方法;在选取样本时机会可能不均等,提醒学生选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

【设计理念】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入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当调查具有破坏性和总体数目比较大时应以怎样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如何比较合理地确定调查对象,调查中应注意那些问题等组织讨论,在解决问题时,学习抽样、样本、样本容量、个体等统计概念。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 抽样调查【省一等奖】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 抽样调查【省一等奖】
探究一、问题 某校有2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
如果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不仅花费时间长,而且消耗的人力物力也非常大,你能找出既省时又省力有能解决问题的办法么
学校的全体学生的爱好情况是我们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抽样调查是这样一种方法,它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
2、对样本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的结论可以用来估计总体的情况,这就是统计的思想。
形成概念
1.抽样调查:
采用调查部分对象的方式来收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整体的情况,叫做抽样调查.
2.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3.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4.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5.样本容量:样本中的个体的数目.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例1在一次考试中,考生有2万名。怎样才能既省时又省力的了解到这些考生的数学平均成绩呢
教学重点:分层抽样的方法和样本的分析、归纳
教学难点:分层抽样方案的制定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相反数是学生学习了正负数和有理数之后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数形结合的实例。学生学习相反数的难点在于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建立,以及概念的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难点教学方法
2、经历较复杂问题的处理过程,感受分层抽样的必要性,掌握分层抽样的方法;2、学会从样本中分析、归纳出较为正确的结论,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天,爸爸叫儿子小华去买一盒火柴。临出门前,爸爸嘱咐儿子要买能划燃的火柴。小华拿着钱出门了,过了好一会儿,小华才回到家。

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抽样调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抽样调查》是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的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应用。

本章节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抽样调查的意义,掌握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本章节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的统计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但对抽样调查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一些抽样调查,但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抽样调查的概念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体验抽样调查的过程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能运用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方法进行实际问题的调查。

3.理解抽样调查的意义,并能对调查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

四. 教学重难点1.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2.实际问题中抽样调查的应用。

3.抽样调查结果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和方法。

2.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抽样调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讨论交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调查经验和结果,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相关的生活实例和调查数据。

3.调查工具和材料,如问卷、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学校举办的篮球比赛,引出抽样调查的概念。

提问学生:“如何才能知道哪支球队是冠军?”引导学生思考抽样调查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介绍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各种抽样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抽样调查。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调查方法,并设计调查问卷和记录表。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抽样调查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抽样调查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抽样调查一、教材分析(一)本节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社会在向信息时代迈进,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统计概率所提供的“使用数据实行推断”的思维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

从“课标”看,“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及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

本章内容是第三学段统计部分的第一章,主要内容是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数据整理的方法。

2.难点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案设计、数据分析以及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总体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抽样调查举例的学习,了解抽样调查的两种方法,能从事调查过程,能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实行交流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用表格、析线图反映数据信息。

2.水平目标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活动中,能合理地处理数学信息,逐步学会用数据事实说话,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

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小学生视力情况的抽样调查过程,培养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敢于面对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使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用事实说话的习惯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设计理念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但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探求新知的过程。

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个性差别,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主动与创造中获得发展。

本节课在设计时遵循新“课标”,贯彻新理念,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和谐发展,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活动的机会,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统计调查——抽样调查》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统计调查——抽样调查》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统计调查——抽样调查》学情分析统计调查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全面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现实中存在很多无法或者不必要实施全面调查的情况。

这时,就需要通过抽样调查来收集数据。

与全面调查需考察总体中的所有个体不同,抽样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要求,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然后用所得到的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的情况,其中蕴含着部分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

如何抽取“好”(即有代表性)的样本,客观地反映总体,是本节课最关心的问题。

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简单且实用的抽样方法,它的特点是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

这样抽取的样本,在一定的样本容量下,一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既达到估计总体的目的,又能节省人力、物力,体现出抽样调查的优越性。

教学目的1、学习抽样调查中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量的概念。

2、学习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的过程。

3、熟悉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学习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的过程。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举例子教学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上节课我们对全班50名同学对不同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如果想要了解2000名学生的喜爱情况,该怎样调查?如果想要了解10 0000名学生呢?生:可以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是花费的时间长,消耗的人力物力也非常大。

师:所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二、学习新知某校有2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生:需要寻找一种不作全面调查就能了解全校学生喜爱各类电视节目的情况的方法,达到既省时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目的。

1、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

2、总体全校2000名学生的爱好情况是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抽样调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抽样调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抽样调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知识目标•能够根据问题目的给出具体的问题。

•能够根据问题目的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

•能够从抽样结果推断总体特征,并加以验证。

二、教学重点•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目的、必要性及基本步骤。

•掌握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等抽样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把握抽样误差、认识认识代表性与可靠性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掌握标准误和置信区间的计算方法。

•推断总体特征和检验抽样结果的可靠性。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上一节课中介绍过什么?大家可以将自己的回忆和思考说出来。

2. 师生互动教师请同学们参照下面的问题目的,自己设计一个适合的调查问题:•调查某班50名同学的集体活动习惯,以便设计更适合的活动计划。

•调查全校100名学生的生活习惯,以便设计更科学的健康教育方案。

3. 安排抽样方法教师给出一个具体的网上调查问卷,让同学们小组一起去设计并填写调查问卷。

在填写过程中,教师引导同学们思考:•你将使用何种抽样方法?•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抽样方法?•你的样本量是多少?•你的问卷质量如何?有什么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4. 汇总数据教师让同学们小组内部进行数据汇总,然后采用 Excel 等工具制作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表。

同时,教师指导同学们进行分析:•样本的代表性如何?样本是否足够大?•数据图表有哪些规律?数据分布是否合理?5. 推断总体特征着重讲解标准误和置信区间的计算方法和意义,并结合具体数据和情境进行讲解。

同时,引导同学们思考:•置信区间越窄越好还是越宽越好?•如何进行置信区间的比较和计算?•怎样判断抽样误差对结果的影响?6. 检验抽样结果教师以具体例子为基础,讲解推断总体特征及检验抽样结果的方法和步骤,并引导同学们体验推断总体特征的感性认识和验证过程。

7.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完成一篇关于抽样调查的小论文,要求包括以下内容:•抽样调查的概念、目的、必要性及基本步骤;•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等抽样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标准误和置信区间的计算方法;•推断总体特征和检验抽样结果的方法和步骤。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抽样调查》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抽样调查》
是,因为所抽取的样本具有广泛性和随机性.
【选自教材P140 练习 第4题】
6.请你举出一些不宜用全面调查的例子,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总结
什么是抽样调查?抽样调查中样本的选取应该
注意什么?怎样根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情况?怎样判
断选用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
简单随机抽样 总体
抽取样本,收集数据
估计 样本情况
抽样调查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厨师在煮汤时,尝一口就能知道整锅汤的味道.
考察一批炮弹的杀伤范围.


了解北京某天空气的质量.
调 查
了解一个城市学生的身高情况.
了解外地游客对北京旅游服务行业的满意度.
抽样调查的优点:省时、省力、破坏性小.
某校有 2000 名学生,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
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
明确调查方式特点
调查方式
优点
不足
适用范围
花费多、耗时长
精确度较高、涉及面 较小、事关重大、破
坏性较小
抽取的样本是否
抽样调查 花费少、省时、 具有代表性,直
省力
接影响对总体估
计的准确程度
涉及面太广、破坏性 较大、无法进行全面 调查、全面调查的意
义或价值不大
根据所要考察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调查方式
简单 随机 抽样
抽取
估计
具有代表性
总体
的样本
100
2000
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 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关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程度.
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 简单随机抽样
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统计表如下.

初中初一数学下册《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一数学下册《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教学设计
(2)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表示和解释。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调查主题,如学校食堂满意度、环保意识等。
2.小组内讨论调查问卷的设计,包括问题的设置、选项的制定等。
3.各小组展示调查问卷,其他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完善问卷设计。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提高自身能力: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探究的学习习惯。
2.利用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调查方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软件或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调查方法。
(3)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
3.注重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调查任务的难度,提高他们的挑战性。
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较强的团队意识,但在调查问卷设计、数据分析等环节可能存在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引导他们从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适当降低调查问卷设计的难度,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问卷设计的要点,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抽样调查(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抽样调查(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抽样调查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抽样调查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统计调查抽样调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了解某个群体的情况,但又不可能调查所有人的情况?”(比如了解全校同学的阅读喜好)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抽样调查的奥秘。
4.注重课后反思,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抽样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3)系统抽样的方法;
(4)分层抽样的方法;
(5)样本数据估计总体数据。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据分析观念,提高数据素养;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调查活动的意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概率与统计方法进行科学推理,形成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数学初中抽样调查教案

数学初中抽样调查教案

教案:初中数学——抽样调查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样本数据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抽样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抽样调查的概念和意义。

2. 常用的抽样方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

3. 样本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如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引出抽样调查的概念。

2. 学生讨论为什么需要进行抽样调查,以及抽样调查的优势。

二、新课讲解(15分钟)
1. 教师讲解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个体、样本等。

2. 教师介绍常用的抽样方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一些具体的抽样调查实例,加深对抽样方法的理解。

三、实践操作(15分钟)
1.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如调查学校学生对午餐的意见。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抽样方法进行调查。

3. 学生收集样本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学生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分享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抽样调查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生反思抽样调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局限性。

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的抽样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能够从中得出合理的结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学案例:10.1.3分层抽样调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学案例:10.1.3分层抽样调查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和魅力。通过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和数据信息,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层抽样的概念、特点和实际应用。在知识层面,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分层抽样的基本原理,了解其在实际调查中的应用价值。为此,我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这些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分层抽样的概念、特点和实际应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采用了趣味故事法。我给学生讲述了一个关于分层抽样的实际应用案例:某饮料公司想要了解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对其产品的喜好程度,于是采用了分层抽样方法进行调查。通过这个故事,我引导学生思考分层抽样的概念和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我利用PPT展示了分层抽样的定义、特点和实际应用。在讲解过程中,我运用生动的图片、图表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和原理。此外,我还结合数学公式和概率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分层抽样的数学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抽样调查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
社会在向信息时代迈进,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统计概率所提供的“使用数据实行推断”的思维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

从“课标”看,“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及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

本章内容是第三学段统计部分的第一章,主要内容是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数据整理的方法。

2.难点
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案设计、数据分析以及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总体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抽样调查举例的学习,了解抽样调查的两种方法,能从事调查过程,能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实行交流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用表格、析线图反映数据信息。

2.水平目标
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
活动中,能合理地处理数学信息,逐步学会用数据事实说话,并作出
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

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
要性。

3.情感目标
通过对中小学生视力情况的抽样调查过程,培养学生乐于接触社
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敢于面对活
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使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用事实说话的习惯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设计理念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但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
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探求新知的过程。

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
自主意识和个性差别,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主动与
创造中获得发展。

本节课在设计时遵循新“课标”,贯彻新理念,着
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和谐发展,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
活动的机会,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这个领域的内容对学生来
说充满了趣味性和吸引力。

通过选择典型的、学生感兴趣的和学生生
活紧密相联系的“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为例子实行教学,拓展
课堂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通过让学生
亲自动手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活动充满了乐趣,
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统计思想,建立统计概念。

在教学活动中,以活动
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学会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培养学生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与实践水平。

三、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实行教学,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来掌握统计的方法和原理。

2.采用“调查──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教学,养成用
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分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多渠道信息反馈。

(二)学法
1.指导学生学会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

2.引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3.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活动目标
体验统计调查的全过程,确定统计调查方案,确定样本,收集数据,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五、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确定方案
1.提出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情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电视、电脑的普及,中小学生的视力
普遍下降,专家呼吁要保护学生的视力。

我市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怎样?我们又如何获取这个状况的数据实行分析?
(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自学第156页第一、二和三自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