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汽车空调系统 冷凝器总成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企业标准冷凝器总成技术条件(精)

企业标准冷凝器总成技术条件(精)

冷凝器总成技术条件2012-06-06发布 2012-06-06实施有限公司发布目录前言...........................................................................................................................Ⅱ 1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技术要求..................................................................................................................1 5试验方法..................................................................................................................2 6检验规则..................................................................................................................4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5)I前言本标准的编制按照 GB/T 1.1-2000和 GB/T 1.2-2002的要求编制。

制冷系统冷凝器技术要求

制冷系统冷凝器技术要求

制冷系统冷凝器技术要求制冷系统冷凝器是制冷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制冷剂从气态转化为液态,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因此,冷凝器的技术要求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着制冷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冷凝器的热交换效果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冷凝器应具有较大的换热面积,以便更充分地吸收和释放热量。

此外,冷凝器的传热系数也应尽可能高,以提高热交换效率。

为了实现这一要求,制冷系统冷凝器通常采用多管或多排的形式,增加热交换面积,并使用高传热系数的材料,如铜管和铝翅片。

冷凝器的冷却介质流动性良好也是冷凝器技术要求之一。

冷凝器内部的冷却介质流动应均匀稳定,避免出现死角和积液现象。

为了实现这一要求,冷凝器通常设计成具有合理的流道结构,以促进冷却介质的流动,并避免堵塞和积液。

冷凝器的材料选择也是冷凝器技术要求的重要方面。

制冷系统冷凝器需要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以应对制冷剂和冷却介质可能带来的腐蚀问题。

常见的冷凝器材料有铜、铝和不锈钢等,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

冷凝器的外部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制冷系统的实际应用环境。

冷凝器应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以保证制冷系统在高温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此外,冷凝器的结构应紧凑合理,便于安装和维护。

同时,冷凝器的外部设计还应考虑到噪音控制的要求,以减少制冷系统的运行噪音。

冷凝器的清洁与维护也是冷凝器技术要求中的重要内容。

冷凝器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因为灰尘、污垢等原因而影响其热交换效果,因此需要定期对冷凝器进行清洗和维护。

为了方便清洗和维护,冷凝器的结构应设计成易于拆卸和组装的形式,并且冷凝器的内部结构应尽可能简单,减少清洁和维护的难度。

制冷系统冷凝器的技术要求包括热交换效果好、冷却介质流动性良好、材料选择适当、外部设计合理、易于清洁和维护等方面。

只有满足这些要求,冷凝器才能够正常高效地工作,确保制冷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汽车空调冷凝器企业标准

汽车空调冷凝器企业标准

Q/SYS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YS001-2012汽车空调冷凝器2012- 02 - 01发布 2012 – 02 -31实施*******************************发布前言本标准严格按GB/T 1.1-2000 及GB/T 1.2-2000的要求编写而成。

本标准由*************************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本标准发布日期2012-02-01,本标准实施日期2012-02-31。

汽车空调冷凝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制冷装置用冷凝器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空调制冷装置用冷凝器。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9969.1-8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ZB J73027-89 制冷设备清洁度测定的一般规定GB 2516-81 米制螺纹标准QC/T 656-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QC/T 657-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ANSIB 1.1-87 美制统一螺纹标准3要求顾客有要求的按顾客要求(标准、图纸、传真等),在顾客无要求的情况下,按以下要求:3.1 焊接要求3.1.1铝波浪带与铝口琴管焊接应牢固,焊缝均匀,焊接率不低于95%。

每个脱焊处的长度应小于20mm。

铝波浪带焊后不允许变形,不允许烧坏。

焊料不允许堆积、聚积。

3.1.2铝圆管与铝接头和铝口琴管焊后,焊缝应均匀,不允许焊料堆积。

3.2 内腔清洁度3.2.1冷凝器内腔内残存水量应不大于70mg/㎡。

3.2.2 冷凝器内腔残存杂质质量应不得超过20 mg/㎡,且最大长度或半径不得超过0.5㎜。

空调冷凝器总成技术标准--内部设计人员--柳汽设计规范

空调冷凝器总成技术标准--内部设计人员--柳汽设计规范

Q/LQB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LQB C-230—2014空调冷凝器总成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s of condensers for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2014-10-16发布2014-10-25实施前言本标准规范汽车空调冷凝器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与贮存要求。

本标准由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技术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技术中心电子电器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俊、刘晓宇、彭田生、李雁、姚帅、杨文虎、胡明贵。

本标准首次发布。

空调冷凝器总成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空调冷凝器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东风牌乘用车(以下简称乘用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QC/T 238 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Q/LQB C-139 汽车部件可回收利用性标识(乘用车)Q/LQB C-140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乘用车)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冷凝器 condenser将气态制冷剂冷却并冷凝为液体的热交换器。

3.2制冷剂 refrigerant在制冷系统中传热用的介质。

4 技术要求4.1 一般要求4.1.1 冷凝器总成及内部相关的零部件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和安装,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1.2 冷凝器总成的外表面应光洁、无堆积焊渣、无伤痕锈迹及其他有害缺陷,冷凝器芯体翅片焊合率应大于98%;翅片倒伏不应超过2处,且每处不应大于1 cm2;不应存在表面碰伤、擦伤、油漆剥落等损外观的缺陷。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一)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一)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一)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
引言
•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冷凝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负责将热气体变为液体,确保汽车内部的空气保持凉爽舒适。

•本文将介绍汽车空调用冷凝器的相关标准,以确保其品质和性能。

标准一:材料选择
•冷凝器应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如铜、铝和不锈钢等,以保证其长时间的可靠工作。

•材料的选择也需要考虑成本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因素。

标准二:热传导性能
•冷凝器的热传导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空调系统的效率和能耗。

•标准要求冷凝器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以快速将热气体散热为液体。

标准三:尺寸和布局
•冷凝器的尺寸和布局应根据汽车型号和空调需求进行设计。

•标准规定冷凝器的尺寸应合适,以便于安装和维修,并确保整个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

标准四:耐久性和可靠性
•冷凝器需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以经受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标准要求冷凝器在高温、低温和多湿度等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并具备一定的抗振能力。

标准五:制造工艺和检测方法
•制造商应按照标准制定相应的制造工艺和检测方法,以确保冷凝器的品质和性能。

•标准要求制造商对冷凝器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验。

结论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的标准是确保汽车空调系统高效工作的关键。

•符合标准的冷凝器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冷却效果,为乘车者提供舒适的驾乘体验。

以上是关于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的一份简要介绍,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了解和启发。

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障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
汽车空调的冷凝器标准通常由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和评判:
1. 散热效率:冷凝器的主要功能是将汽车空调中冷却剂中吸收的热量散发出去,散热效率是冷凝器的重要指标之一。

散热效率越高,表示冷凝器能更快速、有效地散热,提高空调制冷效果。

2. 外形尺寸和重量:冷凝器通常安装在汽车的前部或侧部,因此尺寸和重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整个汽车的设计和装配。

较小尺寸和轻量化的冷凝器可以减小整车重量,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3. 耐久性和可靠性:由于冷凝器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耐久性和可靠性对整个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关键作用。

优秀的冷凝器应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耐受各种环境条件和温度变化,并且不易发生故障。

4. 制冷效果:冷凝器的设计和制造质量对汽车空调的制冷效果也有直接影响。

较好的冷凝器在制冷过程中能够快速降低冷却剂温度,提高空调制冷效果,使驾乘者获得更好的舒适感。

此外,冷凝器应具备较低的制冷噪音,减少驾驶者和乘客的干扰和不适感。

总体而言,优秀的汽车空调冷凝器在散热效率、外形尺寸和重量、耐久性和可靠性以及制冷效果等方面应该具备较高标准,以满足车辆制造商和消费者对汽车空调性能的需求。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编制说明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编制说明

QC/T XXXX—2020《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由浙江省汽车空调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向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申报申请制定《汽车空调(HFC-134a)用冷凝器》汽车行业标准,并经过工信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同意立项制定《汽车空调(HFC-134a)用冷凝器》汽车行业标准,批准文件为工信厅科【2018】31号,计划编号为2018-1414T-ZJ,项目名称:《汽车空调(HFC-134a)用冷凝器》。

2、主要工作过程(1)QC/T XXXX—2020《汽车空调(HFC-134a)用冷凝器》标准调研工作。

2017年7月28日接到龙泉市经信局通知,申报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材料,2017年8月17日,向龙泉经信局提交材料,提交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申请建议书及标准草案,该项目由“浙江省智能制造标准联盟”运作。

2018年3月9日,杭州“浙江省智能制造标准联盟”培训。

2018年3月22日,北京工信部答辩。

经过专家评审准予立项,浙江省答辩共计10个标准(7个单位),立项3个标准,其余7个标准不予立项及暂缓立项。

浙江省汽车空调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成立了标准制定的内部工作组,组织专人对涉及汽车空调冷凝器标准相关信息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调研,收集国内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包括日本、美国及欧盟的汽车空调冷凝器标准,并收集了大量信息和技术资料,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对该标准参数的确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浙江省汽车空调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浙江省汽车空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车身分技术委员会进行了沟通,讨论座谈关于制定该标准的具体时间安排及制定方式,最后确定由车身分委会牵头,由浙江省汽车空调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为主要起草单位,由全国生产汽车空调蒸发器主要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单位组成工作组共同制定。

(2)第一次工作会议。

2019年5月17日至18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身分技术委员会在浙江省龙泉市召开《汽车空调用冷凝器》工作组第一次会议,车身分委会秘书长张尚娇主持会议,龙泉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松平参加会议并致辞。

乘用车空调系统标准

乘用车空调系统标准
5.5.1 通电运转性能 .............................................................. 3 5.5.2 热敏电阻的阻抗 ............................................................ 3 5.5.3 总成壳体的隔热性 .......................................................... 3 5.5.4 壳体密封性 ................................................................ 3 5.5.5 操作力矩 .................................................................. 4 5.5.6 噪声 ...................................................................... 4 5.5.7 气密性能 .................................................................. 4 5.5.8 热冲击性能 ................................................................ 4 5.5.9 耐腐蚀性能 ................................................................ 4 5.5.10 耐振动性能 ............................................................... 4 5.5.11 含水量 ................................................................... 4 5.5.12 残余杂质含量 ............................................................. 4 5.5.13 爆破压力 ................................................................. 4 5.6 冷凝器总成技术要求 ............................................................ 4 5.6.1 气密性能 .................................................................. 4 5.6.2 耐振动性能 ................................................................ 5 5.6.3 耐腐蚀性试验 .............................................................. 5 5.6.4 含水量 .................................................................... 5 5.6.5 残余杂质含量 .............................................................. 5 5.6.6 爆破压力 .................................................................. 5

(技术规范标准)汽车空调用冷凝风扇技术标准

(技术规范标准)汽车空调用冷凝风扇技术标准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用冷凝风扇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开发的汽车空调用冷凝器风扇(以下称冷凝风扇),如果图纸的技术要求或顾客的协议与本标准不一致时,应优先考虑图纸和顾客的协议。

2. 引用标准QC/T 708-2004 汽车空调风机技术条件GB/T 1236 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 4942.1 旋转电机外壳防护分级(IP代码)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29106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Q/CC JT098-2010 汽车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Q/PbAJ6795 本标准规定空调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额定负载除需实际装车情况外,作压差0Pa处理)。

3.1额定电流 rated current冷凝风扇在额定电压、额定负载、自由通风状态下的电流。

3.2冲击电流 dash current冷凝风扇在额定电压、额定负载状态下启动时所产生的瞬间电流。

3.3堵转电流 locked-rotor current冷凝风扇在额定电压状态下固定住电机转子时所产生的电流。

3.4额定转速 rated speed冷凝风扇在额定电压、额定负载、自由通风状态下的转速。

3.5压差 pressure difference冷凝风扇进风口静压与出风口的全压之差。

3.6风量 flowrate冷凝风扇在规定压差下单位时间内的空气体积的流量。

3.7冷凝风扇 condenser fan汽车空调装置上驱动风叶排出冷凝器热量的风扇,由扇叶、风机和外壳组成的空气驱动组件。

4. 技术要求4.1 冷凝风扇的通用规定4.1.1冷凝风扇的通用要求冷凝风扇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冷凝风扇的外形、安装尺寸和标志应符合产品图纸的规定。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
汽车空调的冷凝器标准通常根据国家或地区的规定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汽车空调冷凝器标准:
1.制冷效率:冷凝器的制冷效率是指冷却系统中传热能力的指标。

一般来说,制冷效率越高,冷却效果越好。

制冷效率通常由制冷剂的换热系数和冷凝器的传热面积决定。

2.压力容限:冷凝器需要能够承受冷却系统中的高压。

汽车空
调系统中,冷凝器需要能够承受来自压缩机的高压制冷剂。

因此,冷凝器的设计需要具有足够的压力容限,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3.耐腐蚀性:冷凝器常常处于潮湿环境中,并且暴露在各种污
染物和化学物质中。

因此,冷凝器需要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以避免腐蚀和损坏。

4.轻量化设计:由于汽车空间有限,冷凝器需要设计得尽可能
轻巧。

轻量化设计可以减少汽车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和车辆性能。

5.环保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汽车空调冷凝器开始采用环保
的制冷剂,如R134a和R1234yf,以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和对
全球变暖的贡献。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车型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标准要求。

因此,
在选择汽车空调冷凝器时,需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法规要求和汽车制造商的建议来进行选择。

Q-FTA037-20XX轻型载货车用空气调节系统技术条件11.13

Q-FTA037-20XX轻型载货车用空气调节系统技术条件11.13

Q/F T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FT A037—200X 轻型载货车用空气调节系统技术条件200X—XX—XX发布200X—XX—XX实施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Q/FT A037—200X目次前言 (Ⅲ)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定义 (2)4技术要求 (3)5试验方法 (7)6检验规则 (12)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5)8质量保证 (16)Q/FT A037—200X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本公司的实际情况,针对使用HFC—134a为制冷剂的空气调节系统而制定的。

为确保轻型载货车用空调装置的质量,对空调装置的性能要求及技术指标等内容给予明确。

本标准对空气调节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作了具体规定和要求。

本标准可作为空气调节系统总成及零部件进厂验收的依据,也可作为整车空调纠纷仲裁的依据。

本标准所规定的检验规则是一项基本要求,各类检验具体实施时允许与本标准的相关规定有所不同,但其抽样方法、判定原则、检验项目至少不能低于本标准检验规则的相应规定。

对于本公司暂时不具备检测能力的进货检验项目,应要求分供方每次送货时提供其有效的出厂检验报告。

在设计开发、生产采购过程中,必须采用通过国家相关认证的空气调节系统。

本标准自200X年X月X日开始实施。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电器研究所、产品管理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军成、石同军、何晓波、赵明建、靳宝生、刘乃胜。

本标准于200X年X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电器研究所负责解释。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FT A037—200X 轻型载货车用空气调节系统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轻型载货车用空气调节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汽车空调用冷凝风扇技术条件

汽车空调用冷凝风扇技术条件

汽车空调用冷凝风扇技术条件1 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汽车空调用冷凝器风扇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汽车空调用冷凝器风扇总成(以下简称风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条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条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条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条件。

GB/T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3 技术要求3.1 外观及尺寸3.1.1 金属件应有良好的防蚀层,不得有涂、镀层脱落和表面锈蚀现象3.1.2 塑料件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裂纹、气泡和影响使用性能及外观美观的变形。

3.1.3 风扇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2 基本要求3.2.1 风扇装配应牢固,不允许有松动和零部件损坏现象。

3.2.2 运转时,风扇应平稳、轻快,无阻滞现象,无异常响声。

3.2.3 旋转方向:应符合产品设计的要求。

3.3 电动机应符合规定。

3.4 风量应符合产品设计的要求。

3.5 噪声应符合产品设计的要求。

3.6 耐振动性风扇经耐振动性试验后,应符合3.2.2、3.2.3、3.4、3.5的规定。

3.7 动平衡性风扇的剩余不平衡量应不大于400μN·m。

4 试验方法4.1 外观及尺寸用符合精度要求的量具测量尺寸,外观目测,测量结果应符合3.1的要求。

4.2 基本要求通过施加试验电压12V d.c.进行检查,试验结果应符合3.2的规定。

4.3 电动机按JW13-2003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3.3的规定。

4.4 风量风扇安装在专用风扇气动性能测试台上,施加试验电压12V d.c使其运转,静压为50Pa,测量其风量,试验结果应符合3.4的规定。

微型汽车空调系统 顶置蒸发器总成技术标准

微型汽车空调系统 顶置蒸发器总成技术标准

微型汽车空调系统顶置蒸发器总成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型汽车空调系统顶置蒸发器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微型汽车空调系统顶置蒸发器总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 8410-1994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3 技术要求3.1 一般要求3.1.1 顶置蒸发器总成应符合本标准之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1.2 外观:顶置蒸发器总成不应存在裂纹、破损、毛刺、变形或其它缺陷,所有接口应用合适的封盖密封。

3.1.3 顶置蒸发器总成的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

3.1.4 顶置蒸发器壳体的材料燃烧特性应满足GB 8410-1994中3.2的规定。

3.1.5 顶置蒸发器上、下壳体应结合紧密。

3.1.6 顶置蒸发器上的风机风轮不得有擦壳及异响。

3.1.7 各线束插接件必须锁止可靠,松紧适宜,无毛刺,线束颜色和位置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

3.2 性能要求3.2.1 顶置蒸发器风机在额定电压下的高档风量应不小于190 m3/h。

3.2.2 顶置蒸发器电机在额定电压下的工作电流应不大于3.5 V。

3.2.3 耐振动性能:在振动频率33.3Hz,振动加速度2.9g的试验台上试验,顶置蒸发器总成应无破损、裂纹、变形,上下壳体结合无松动。

3.2.4 噪声不大于65dB(A)。

3.3 蒸发器芯体要求3.3.1 制冷量和通风阻抗制冷量:不小于1600W。

汽车空调冷凝器通用技术条件

汽车空调冷凝器通用技术条件

汽车空调冷凝器通用技术条件xxx有限公司标准编号:汽车空调冷凝器通用技术条件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校对: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化: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xxx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OR:2011.12汽车空调冷凝器通用技术条件前言本标准根据与汽车空调冷凝器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参照其他先进企业的相关资料,同时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特制订此标准。

本标准自批准之日起实施。

汽车空调冷凝器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冷凝器的技术条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空调冷凝器(HFC-134a)在图样无特殊要求时应达到的一般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1-2000 包装贮运图示标志GB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16N2216-1998 汽车空调冷凝器(管带式)试验方法18N2218-1998 汽车空调冷凝器(管带式)技术规范 3 定义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3.1冷凝器 condenser冷却经制冷压缩机压缩后的高温制冷剂蒸汽并使之液化的热交换器。

4 要求4.1 一般要求4.1.1 冷凝器结构、外形尺寸应符合确认图样。

4.1.2 冷凝器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确认图样。

4.1.3冷凝器各部件之间应根据图样要求连接牢固,不允许松动。

4.1.4 冷凝器外观不允许出现碰伤、擦伤、划伤、掉漆、油污等影响精美化和装配、使用等方面的缺陷。

4.2 性能要求4.2.1 尺寸稳定性冷凝器无明显变形,尺寸变化符合图纸的要求或技术文件的规定。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是车辆空调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件,用于冷却并凝结制冷剂,以便循环使用。

有关汽车空调用冷凝器的标准通常由行业标准组织、汽车制造商或相关技术组织制定。

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到汽车空调用冷凝器的标准:1.SAE J1996 - Performance Testing of Automotive EngineCooling Fans:•这个标准由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发布,着重于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的性能测试,而冷凝器的性能也可能受到关注。

2.ISO 13067:2016 - Road vehicles -- Refrigerant systems usedin mobi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MAC) -- Analysis of system cleanliness:•这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标准,主要涵盖了移动空调系统中使用的制冷剂系统,其中冷凝器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3.ASTM B117 - Standard Practice for Operating Salt Spray(Fog) Apparatus:•ASTM国际发布的这个标准关注盐雾试验,该试验用于评估金属部件的腐蚀性能,包括冷凝器上的金属部分。

4.JASO M652 -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er Evaporator andCondenser Assembly:•这是由日本汽车标准组织(JASO)发布的标准,专门涉及汽车空调用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组件。

5.FMVSS 103 - Windshield defrosting and defogging systems:•美国联邦汽车安全标准(FMVSS)中的一项,涉及挡风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该系统中可能包括冷凝器。

请注意,具体的标准可能会根据地区、制造商和车型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有特定的要求或需要符合某个地区或制造商的标准,建议直接查阅相关标准文件或联系相关的标准组织。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技术要求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技术要求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制冷装置的型式、结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与贮存及质量保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3 型式汽车空调制冷装置型式为非独立式单蒸发器空调装置。

4 结构空调装置主要由以下各总成组成:a)压缩机总成b)冷凝器总成c)蒸发器总成d)管路总成5 要求5.1 一般要求空调装置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2 空调装置的制冷量、压缩机驱动功率、空调装置系统耗电功率空调装置的额定制冷量Q为2800W,实测制冷量应符合QC/T 656-2000中5.2规定,即实测制冷量应不低于额定制冷量的93%,名义工况见表1。

压缩机驱动功率应不大于2600 W。

空调装置系统耗电功率应为280 W。

表1 名义工况空调装置使用制冷剂为HFC—134a。

制冷剂充注量为640g。

5.4 贮液干燥器的要求贮液干燥器应符合规定,同时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5.5 热力膨胀阀的要求热力膨胀阀应符的规定,同时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5.6 管路的要求管路应符合规定,同时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5.7 制冷装置的噪声要求制冷装置在工作状态时,不应发生异常声音;稳定工作状态时,其噪声A声级dB最大值为80dB。

5.8 制冷装置的安全保护要求制冷装置应具有安全保护措施并符合产品设计的规定。

6 试验方法6.1 系统制冷量测量6.1.1 试验装置和测量仪器按规定的试验装置和测量仪器进行试验。

6.1.2 制冷量测量在5.2中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按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应满足5.2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汽车空调系统冷凝器总成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型汽车空调系统冷凝器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微型汽车空调系统冷凝器总成(以下简称“冷凝器总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ASTM G 85-02 改进型盐雾腐蚀试验执行标准3 技术要求3.1 一般要求3.1.1 冷凝器总成应符合本标准之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1.2 外观:冷凝器总成不应存在裂纹、破损、毛刺、变形或其它缺陷,所有接口应用合适的封盖密封。

3.1.3 冷凝器总成的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图的要求。

3.2 耐振动性要求在振动频率33.3Hz,振动加速度2.9g的试验台上试验,冷凝器总成应无破损、裂纹、变形,上下壳体结合无松动。

3.3 冷凝器芯体要求3.3.1 换热量和通风阻抗换热量:不小于8000W。

通风阻抗:不大于150Pa。

3.3.2 制冷剂泄漏率制冷剂泄漏量应小于5g/a。

3.3.3 气密性冷凝器应能承受2.94MPaG的气压,在水中恒压3min,无泄漏。

3.3.4 耐压性冷凝器应能承受4.41MPaG的水压,维持恒压5min,无泄漏。

3.3.5 耐破坏性冷凝器在8.83MPaG水压下维持恒压2min应无破坏。

3.3.6 耐振动性将在振动频率33.3Hz,振动加速度7.0g的试验台上,经宽度方向4h,厚度、长度方向各2h的振动后,冷凝器应无破损、裂纹、翅片松动或其它异常,且仍应满足3.3.3和3.3.4的要求。

3.3.7 耐交变压力特性在80℃±5℃的油浴中,冷凝器芯体内腔经0.3MPaG~3.0MPaG的油压为以0.5Hz的频率交变冲击150000次后,冷凝器应无破裂,切仍应满足3.3.3和3.3.4的要求。

3.3.8 残存水量冷凝器芯体内腔残存水量应不大于30mg。

3.3.9 残存杂质冷凝器芯体内腔残存杂质量应不大于20mg。

3.3.10 耐腐蚀性按ASTM G 85-02试验方法,经480h的 SWAAT盐雾腐蚀试验后,冷凝器应满足3.3.3的要求。

4 试验方法4.1 外观检查:在正常光源下目测或手感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3.1.2的要求。

4.2 用通用量具或专用量具按产品图样要求的尺寸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3.1.3的要求。

4.3 耐振动性能试验将冷凝器总成置于振动频率33.3Hz,振动加速度2.9g的试验台上,经厚度方向振动4h,长度、宽度方向各振动2h后,产品应满足3.2.3的规定。

4.4 冷凝器芯体的试验方法4.4.1 换热量和通风阻抗测试4.4.1.1 测试条件a)入口侧空气干球温度(35±1)℃;b)迎面风速:4.5±0.1m/s;c)入口冷媒蒸汽压力:(1.5±0.01)MPaG;d)入口冷媒蒸汽过热度:(25±0.5)℃;e)出口冷媒液体过冷度: (5±0.5)℃;注:在顾客有特殊要求时,按顾客给定条件进行试验。

4.4.1.2 测试方法按试验方法,在汽车空调台架性能测试室的冷凝器测试风道上进行。

试验结果应符合3.3.1的规定。

4.4.2 制冷剂泄漏率检测采用吸枪法在氦质谱检漏仪检测。

将试件进、出口的一端用专用堵头堵严,另一端与检漏仪的快速接头连接。

检测时先对被检试件抽真空达5Pa以下,然后往其芯体内腔充注0.686MPaG氦气。

设定氦质谱检漏仪的泄漏率为4.07×10-7 Pa·m3·S-1,氦气吸枪依次缓慢扫过试件各焊缝及连接处,同时观察检漏仪有无报警.如吸枪上绿灯一直亮着,则表示试件无泄漏;如吸枪上红灯亮且听到蜂鸣器连续间隔性短鸣,则表示试件不合格。

试验结果应符合3.3.2的规定。

4.4.3 气密性试验将冷凝器芯体进、出口的一端堵住,另一端通入干燥氮气,保持压力2.94MPaG,浸入水中3min,试验结果应符合3.3.3的规定。

4.4.4 耐压性试验将冷凝器芯体注满自来水并排净滞留空气,进、出口的一端堵住,另一端用手动试压泵逐渐加压至4.41MPaG的水压,维持恒压5min。

试验结果应符合3.3.4的规定。

4.4.5 耐破坏性试验在耐压试验完成后不卸压,用手动试压泵缓慢加压至8.83MPaG的水压,维持恒压2min,检查试件有无渗水、开裂、爆破等损坏现象。

试验结果应符合3.3.5的规定。

4.4.6 耐振动性能试验将冷凝器芯体连同专用夹具固定在电动振动试验台上,振动台的试验参数设为振动频率为33.3Hz,振动加速度为4.5g。

依次进行宽度方向振动4h,厚度方向振动2h,长度方向振动2h的振动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3.3.6的规定。

4.4.7 耐交变压力特性试验将冷凝器的进、出口分别与交变压力试验台液压油的进、出油管连接,启动油泵,按下“循环”按钮,使液压油在试件内腔循环流动约5min,以充分排除试件内的空气并保证试件内腔充满液压油。

然后将试件侵入80℃±5℃的油浴中,设定低压0.3MPaG,高压3.0MPaG,按下“交变”按钮,使腔内油压在0.3MPaG~3.0MPaG的范围内以0.5Hz的频率进行交变冲击。

直到完成150000次交变压力试验。

试验结束后试件应无破裂,且应满足3.3.7的要求。

4.4.8 残留水量检测芯体内的残留水分由USI-3型冰箱系统测水仪检测。

测试前先准备纯度不小于99.99%,瓶压不小于1MPaG的瓶装氮气,接好减压阀,用配套的气管将纯氮经减压阀和5A型分子筛干燥器接入测水仪的进气口,并将测水仪A、B气管用于连接试件的两个接头对接连通。

缓慢打开减压阀,控制纯氮气流流量为70±10ml/min。

接通仪器电源,按下“调零”档,将调零旋钮左旋到底,此时纯氮气流吹扫测试气路中积存的水分约2h,直至仪器显示值不大于0.05mg且趋于稳定。

右旋调零旋钮,直到仪器显示值减小为0.001mg~0.005mg,维持调零位置不动,按下“旁通”档,纯氮气流吹扫仪器内部旁通气道约30min,同时断开A、B气管的对接接头,迅速将A、B气管的接头与试件的进口和出口相连。

按下测水仪的“复零”开关,同时立即按下“测量”档,纯氮气流开始载带试件中的残留水分,测水仪开始累积检测,直到测水仪显示值的变化不大于0.005mg/min,可认为试件中的水分以被纯氮气流载带完全,测水仪显示的读数既为冷凝器芯体内的残留水量。

试验结果应符合3.3.8的规定。

4.4.9 残存杂质试验采用振动清洗和吹扫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测试的残存杂质。

试验前取二张洁净滤纸放入70℃烘箱中烘烤30min,用感量值为0.1mg的分析天平称重备用。

堵住蒸发器芯体的进液口,从出汽口注入内腔容积60%的R141b清洗液。

封住出汽口,将试件按厚度方向固定在电动振动台上以30Hz频率和4.5g加速度振动5min,打开出汽口,将清洗液连同携带的杂质倒入一张滤纸过滤。

再次从出汽口重新注入同等容量的R141b清洗液,封死出汽口后将试件按长度方向固定在电动振动台上以相同频率和加速度振动5min,打开出汽口,使清洗液连同携带的杂质倒入同一张滤纸过滤。

然后用另一滤纸封住出汽口,打开进液口,用干燥氮气吹扫芯体内部30s。

将两张滤纸连同杂质放入70℃烘箱中烘烤1h后。

在感量为0.1mg的分析天平上称重,该重量减去滤纸原重,即为冷凝器内杂质重量。

试验结果应符合3.3.9的规定。

4.4.10 耐腐蚀性能试验按ASTM G 85-02规定的盐雾试验方法,在盐雾腐蚀试验箱中进行480h的SAAWT盐雾腐蚀试验,每100h开箱检查试件表面的腐蚀状况。

每一升试验溶液中含42g海盐和10ml冰醋酸,其 PH值为2.8~3.0。

喷雾方式为周期性喷雾,既每喷雾30min后停喷90min,盐雾沉降量调整在(0.8~1.2)ml/(80cm2 .h)范围内。

试验过程中试验箱内的温度控制在49℃±2℃,试验结果应符合3.3.10的规定。

5 检验规则5.1 检验分类本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5.2 出厂检验5.2.1 冷凝器总成应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检验人员签章的产品合格证方能出厂。

5.2.2 检验方式出厂检验采用全检方式;检验项目为外观检查。

5.3 型式检验5.3.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老产品转厂生产时;b)正式生产的产品在结构、材料和工艺上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停产一年以上再生产时;d)产品批量生产时每年至少一次的定期抽检;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5.3.2 型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3.2、3.3所列项目,检验方法为4.3、4.4所述方法。

5.3.3 型式检验的抽样及评定规则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的合格批中随机抽取每型3件作为检样。

型式检验中如有不合格项,允许加倍抽样对该不合格项进行复验,若仍不合格,则判该产品不合格。

6 标志、使用说明书6.1 标志6.1.1 产品标志每件产品应标明:a)制造厂名称或厂标;b)产品名称、型号、件号;c)制造厂编号。

6.1.2 包装标志包装销售的冷凝器,其包装箱外部应标明:a)制造厂名及厂址;b)产品名称、型号及数量;c)产品执行标准号;d)总质量及净质量;e)包装箱外形尺寸;f)出厂年、月;g)符合GB/T191-2000规定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6.1.3 运输包装标志运输包装标志按GB/T 6388-1986的规定。

6.2 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按GB9969.1的规定。

7 包装、运输和贮存7.1 包装7.1.1 产品用防水纸或塑料薄膜包装后,装入包装箱内。

包装箱应牢固。

产品在包装箱内不应窜动。

装箱后总质量不得超过25Kg。

7.1.2 包装箱内应有:a)制造厂检验员签章的产品合格证;b)装箱单;c)使用说明书。

7.2 运输产品用纸箱包装或直接存放于专用货架上,允许用任何方式运输,但应避免雨、雪的直接淋袭和机械损伤。

7.3 贮存产品应用纸箱包装堆码存放或直接存放于专用货架上,并应储存在干燥、通风、清洁的库房内,货架应摆放整齐、有序;产品不得与酸碱等腐蚀性物质或有机溶剂一起存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